天疱疮是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皮肤和粘膜的自发性的、松弛性的水疱形成,病理特点是由棘层松解引起的表皮内水疱。临床上可分为寻常型(PV)、红斑型、落叶型(PE)、增殖型、疱疹样型五型。
1.免疫荧光检查应用IIF检查,天疱疮病人中85%~90%血清中有抗表皮棘细胞间抗体(Pab)存在,活动期更高。血清中Pab滴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免疫荧光图形是棘细胞间均一的线型。作IIF检查时,底物很重要。Michael等比较猴食道及豚鼠食道上皮作为PV和PF的底物情况,发现PV以猴食道上皮作底物较好,而PF则以豚鼠食道上皮作底物较好。唐书谦等认为作IIF时首选人表皮和猴食道上皮,而小白鼠食道及大白鼠舌粘膜亦可作为一般常用的底物。我们的经验是,-20℃保存1年的冰冻人包皮切片作底物时,其抗原性无明显减弱,但时间过长,则要影响其滴度;冰冻切片后的皮肤暴露于室温(20℃±)3h即可完全破坏其抗原。
取天疱疮皮损周围皮肤作DIF,对天疱疮的诊断更有意义。如天疱疮的皮损广泛,也可取外观“正常”的皮肤,而不一定要取皮损边缘的皮肤,但皮损边缘的皮肤荧光抗体稀释度较“正常”皮肤者为高。
2.免疫荧光显示的部位在PV中,免疫球蛋白附着的部位一般在基底细胞上棘细胞下层;而在PF中,免疫球蛋白附着的部位在较上层的棘细胞间。与Pab结合的天疱疮抗原位于表皮细胞表面,其细胞间的荧光是细胞表面荧光的延伸。免疫电镜证明天疱疮抗原可能与桥粒列明显关系。
除用免疫荧光法可证明有Pab存在外,目前也用酶标法、ABC法等。
天疱疮抗体主要为IgG,也有部分为IgM和IgA。应用DIF检查时,也发现有C3沉积,但目前认为可能是继发于Ig的沉积。
3.天疱疮抗体与天疱疮的关系可由以下几方面来证明①DIF证明天疱疮病人皮损周围及“正常”皮肤处有IgG的沉积,且其荧光强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平行;②血清中的Pab滴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平行;③进行皮肤器官培养时,加入纯化的Pab可导致天疱疮样的棘层松解;④用血浆交换法去除Pab可导致天疱疮的缓解。
天疱疮抗体是针对表皮细胞膜多糖萼的抗体,其在体内与表皮细胞膜结合后可能使表皮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如u –PA,u-PA在天疱疮发病机理中的作用:1)角朊细胞培养时加入Pab后,上清液中u-Pa ↑;2)抗u-PA抗体可阻止棘层松解发生;3)u-PA的抑制剂如α2-巨球蛋白、STBI以及合成抑制剂Foy、Foy-305、FUT-175、止血芳酸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Pab导致棘层松解的产生。
4.天疱疮样抗体与血型抗体Ahmed及Workman检查1500份正常血清,发现14例有低滴度的抗表皮细胞间抗体,但无天疱疮的临床表现,其中9例用A、B型血型物质吸收后荧光消失,说明其可能为A、B血型抗体,A、B、H血型抗体存在于正常皮肤和口腔粘膜的棘层和颗粒层,但不存在于基底层和角化层,其分布同天疱疮抗原。药疹、烧伤等可有天疱疮样抗体,其与Pab的区别在于前者稀释度较低,荧光染色图形为粗颗粒状、不均一,且部分可用A、B血型物质吸收,而Pab的荧光图型为连续均一的线型,用A、B血型物质吸收后滴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