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细胞涂片或组织切片上进行免疫染色。一般程序是:①标记抗体与标本中抗原反应结合;②用PBS洗去未结合的成分;③直接观察结果(免疫荧光直接法);或显色后再用显微镜观察(免疫酶直接法)。在此基础上发展出间接法,多层法,双标记法等各种方法,将在本书各有关章 节 内详述。
在免疫染色中应特别注意增强特异性染色,减少或消除非特异性染色。在各种免疫染色中都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增强特异性染色的方法
(1)蛋白酶消化法:其作用是暴露抗原,增加细胞和组织的通透性,以便抗体与抗原最大限度的结合,增强特异性染色和避免非特异性染色。这种方法已广泛用于各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常用的蛋白酶有胰蛋白酶、胃蛋白酶以及链霉蛋白酶(pronase)等;也可用3mol/L尿素处理切片,达到酶消化的目的。各种酶的配制和使用方法详见附录。酶消化的时间和温度因各种抗原对消化的敏感性不同,应根据酶的活性通过预试验确定,消化的时间还与组织固定的时间有关,一般是陈旧固定组织所需时间长,以37。C为宜。消化时间短的组织可在室温中进行。消化处理时间过长能损伤组织,易使切片脱落,应使用切片粘附剂,消化时间尽量缩短。
(2)合适的抗体稀释度:抗体的浓度是免疫染色的关键,如果抗体浓度过高,抗体分子过多于抗原决定簇,可导致抗体结合减少,产生阴性结果。此阴性结果并不一定缺少抗原,而是由于抗体过量。这种现象类似于凝集反应中的前带效应(Prozone effect )。因此,必须使用一系列稀释作“棋盘式效价滴定”检测抗体的合适稀释度,以得到最大强度的特异性染色和最弱的背景染色。抗体稀释度应根据:①抗体效价高,溶液中特异性抗体浓度越高,工作稀释度越高;②一般讲,应用的抗体稀释度越大,温育时间越长。③抗体中非特异性蛋白含量、只有高稀释度时才能防止非特异性背景染色;④稀释用缓冲液的种类、标本的固定和处理过程等也可影响稀释度。所以合适的稀释度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测定。抗体的稀释主要是指第一抗体,因为第一抗体中特异性抗体合适的尝试是关键,应用高稀释度第一抗体仅显示主亲和力的特异性染色反应,减少或消除其中交叉抗体反应。
(3)温育时间:大部分抗体温育时间为30-60min,必要时可4。C过夜(约18h)。温育的温度常用37。C,也可在室温中进行,对抗原抗体反应强的以室温为佳。37。C可增强抗原抗体反应;适用于多数抗体染色,但应注意在湿盒中进行,防止切片干燥而导致失败。
(4)多层染色法:对弱的抗原可用间接法(双层)、PAP和ABC法(三层)、四或五层PAP法或ABC法,或PAP和ABC联合染色法等,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敏感性,获得良好结果。
(5)显色增敏剂的应用,如在过氧化物酶底物中加入氯化镍,可提高显色敏感度4倍。
2.减少或消除非特异性染色的方法组织中非抗原抗体反应出现的阳性染色称为非特异性背景染色,最常见的原因是蛋白吸附于高电荷的胶元和结缔组织成分上。最有效方法是在用第一抗体前加制备第二抗体动物之非免疫血清(1:5-1:20)封闭组织上带电荷基团而除去与第一抗体非特异性结合。必要时可加入2%-5%牛血清白蛋白,可进一步减少非特异性染色。作用时间为10-20min。也可用除制备第一抗体以外的其它动物血清(非免疫的)。有明显溶血的血清不能用,以免产生非特异性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时,可用0.01%伊文氏兰(PBS溶液)稀释荧光抗体,对消除背景的非特异性荧光染色有很好的效果。当然使用特异性高、效价高的第一抗体是最重要的条件。洗涤用的缓冲液中加入0.85%~1%NaCl成为高盐溶液,充分洗涤切片,能有效的减少非特异性结合而减少背景染色。
3.显色反应的控制免疫酶染色应注意控制:①成色质浓度和温育时间可调节 ,增加成色质的量和/或增加底物温育时间,可增加反应产物强度。着色太深可减少温育反应时间。②过氧化物酶显色时,H2O2较大浓度将使显色反应过快而致背景加深;过量H2O2可能抑制酶的活性。
4.复染根据所用的染色方法和呈显颜色等,可选用适当的复染方法。如阳性结果呈红或棕色,则用苏木素将细胞核染成兰色,以便定位检测。也可用1%~2%甲基绿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