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大声也。)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五脏生成篇曰∶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脉要精微篇曰∶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言热在手之三阳经。)
玉机真藏篇曰∶心脉者,南方火,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又曰∶数则烦心。
□
《神珍》云∶虚烦之病,非止一端,究其大概多是体虚者也。摄养有乖,荣卫不调,使阴阳二气有所偏胜。或阴虚而阳盛,或阴盛而阳虚。
经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此固不易之论。而今虚烦之病,多是阴虚生内热所致。如虚劳之人,肾水有亏,心火内蒸,其烦必躁。吐泻之后,津液枯竭,烦而有渴。惟伤寒及大病后,多有虚烦之证,却无霍乱。临病之际,又宜审之。治法宜用平和之药,清心实下,不可峻用补药。又若妇人产后去血过多,虚烦发热,又当以各类求之。烦躁甚者,内外不安,反复颠倒,谓之懊 。详见伤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