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7年7期28~29页
摘要:本文介绍我们如何根据中医的理论和治则,在治疗肺结核病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临床科研,逐步创制出“芩部丹”等一系列新药,以冀探索中医临床开展科研的思路和途径。
一、正确认识“虚”和“实”的辨证关系,促进临床科研的不断深入
肺结核是慢性病,久病必虚。《内经》、《金匮要略》等古代医籍中已有“虚劳”、“虚损”等记载。后世朱丹溪、喻嘉言进一步发挥了“劳瘵主乎阴虚”以及“阴虚者十之八九”的论点,在当时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际意义。古人的经验,是启发我们临床思路的宝贵源泉。但是时代在演变,尤其是近三、四十年以来,许多抗生素和化学抗痨药物的大量应用,以及自然环境和不同的社会因素的影响,病人的情况也必然有所变化。为此,我们制订了临床科研计划。首先根据拟定的辨证标准,摸清肺结核病的证型分布。结果在1000例各种类型的肺结核病人中,属阴虚者605例,占60.5%。这使我们体会到:阴虚在肺结核病中虽非十之八九,但也确实比较多见,古人的经验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过临床验证,我们有意识地对辨证属阴虚的病列采用滋阴方药为主来治疗。实践一段时间后,看到某些病例咳嗽、咯痰等症状有所好转,但痰中结核杆菌及X线胸片复查却改变不明显。由此我们感到必须广开思路,进一步探索疾病的内在联系和发病规律。
其实,任何一种疾病,没有绝对的“虚”,也没有绝对的“实”。肺结核病的“虚”和“实”也是相对而言,无非是在不同阶段有所偏重而己。何况本病病程较长,病情错综复杂,临床上反映为“虚中夹实”、 “实中有虚”的情况不少。我们应作动态观察,权衡以重,辨证用药。
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为我们深入思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晋唐以来,逐步以本病有传染性,进而创立了“内传毒气”、“骨蒸痨热”以及“痨虫”、“瘀血”等病因病机。此外,根据本病的不同临床表现和病变类型,提出了诸如“尸注”、“劳瘵”、“伏连”等等的病名。治疗方面也提出了“除蒸解毒”、“行瘀杀虫”等等法则。这些见解为我们进一步发掘有效中草药打开了思路。
我们经过反复的临床实践,终于发现黄芩、百部清肺泻火,丹参、桃仁行瘀生血,用以治疗对西药抗痨药物已产生耐药性的开放性肺结核患者,除临床症状好转外,痰菌阴转率达47%,部分病例空洞关闭。后来为了方便服用及推广应用,经过剂型改良,制成“芩部丹”,为耐药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再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从“养阴保肺”到“泻火行瘀”,看起来提高了疗效,那么是否就说明“泻火行瘀”比“养阴保肺”更有效呢?事实上也不尽如此。“阴虚”与“火旺”本来就是有内在联系而互为因果的。滋阴可以降火,降火也可以保津,何取何舍,要视疾病的具体情况及病情的轻重缓解而定。我们在30多年临诊中,看到一些不规则治疗或用药不足的病例,虽然一时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可是往往容易复发,尤其是咳声低怯,动则喘促,头昏腰酸等所谓肾虚证候者,更易旧病重犯。如果及时补肾保肺,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则可增强抗病能力,这为后来我们试制“保肺片”提供了依据。
当然,在肺结核发病过程中,往往是“虚实夹杂”,有时需要“攻补兼施”。我们体会,任何一种疾病,都有其各自的病因、病理和证候三个环节,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本质是一致的,治疗效果就好,否则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效果。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则来看,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容,必将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充实与提高。
二、通过“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开拓临床科研的途径
不同的疾病可以用同样的治法来处理,这叫做“异病同治”。譬如说,青霉素可以治疗很多革兰氏阳性细菌性疾病。然而,中医在这方面更有其独特的涵义。举例来说,“芩部丹”除了治疗肺结核病,目前已延用到眼科、喉鼻科、皮肤科、妇科、骨科等领域的结核病上去了。不仅如此,我们在遇到某些类似肺结核症状、经过细菌学及X线胸片等检查诊断为慢性纤维性变“机化性肺炎”的患者,用“芩部丹”治疗也收效。
反过来说,同一种疾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这就叫“同病异治”了。我们在临床上遇到某些肺结核病,胸痛,发热,痰黄或带腥臭者,X线胸片常呈现空洞壁较厚或有液平的所谓“张力性空洞”者,用“芩部丹”治疗往往效果不显,根据辨证,近似中医的“肺痈”症,我们应用鱼腥草、鹿含草、夏枯草等来治疗,进而试制了“三草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我们在“三草片”治疗肺结核并发化脓性疾患的经验上,加入野荞麦根、黄芪等托脓排毒,用于比较难治的结核性脓胸,初步看到可喜的苗头。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辨证关系,引导我们的临床科研不断发展和深入。
三、“审证求因”,“探本求源”,提出新课题,扩大临床科研成果
一种疾病具有各种症状,有全身性的,也有局部性。有的是本病引起的,有的则与本病的关系不大,或是间接地由并发症和附加症等所引起的,这就要求医者分清主次,提高“审证求因”和“探本求源”的水平,针对主症下药。这不仅为取得症状学上的疗效,更是为了治愈疾病。
当肺结核病呈活动性时,发热是主症之一,往往在午后体温上升,中医称为日晡潮热,是一种消耗性发热。治疗通常不用退热剂,因其仅起一时的作用,停药后热度又起。为此,尽量选择强有力的抗痨药物,以控制病程,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我们审证求因,从古今治疗“骨蒸痨热”的处方中,寻找和筛选治疗本病的强效药物。通过反复的临床探索和广泛验证,几年来创制了“雪花冲剂”(由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和六月雪等配制)及“复方功劳叶针剂”(由功劳叶、一见喜组成),除口服外,还采用了穴位注射等给药方法,为本病开创了新的治疗途径。
当然,治疗长期发热的肺结核患者相当艰巨,不少的病例疗效尚不够理想。但是我们看到,用药后如能达到逐渐退热的效果,则往往不再反复,说明疗效比较巩固。这是否意味着上述治法能调整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控制病情?还是这些中草药直接有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或两者兼而有之?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又一课题。
同时,我们对本病另外一些主要症状也进行了探索性治疗观察,如用清热止血的侧柏叶、茜草根治疗咯血,进而又试制了“新芩部丹”等药。就这样通过不断的临床科研实践,为结核病患者提供了一系列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新药,而且一般没有副反应,与西医疗法取长补短,充实了结核病治疗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