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长荣(全本)

学术观点

一、衷中参西,可以扩展中医内涵

邵教授早年攻读西医八年,后又学中医三年,承中西医名医点拨,熟谙中西二套医学模式,且数十年精业于中西医结合的教学、科研和临床。他常以实践体验告诫学生: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扬长避短,衷中参西,才能使中医的内涵得到新的扩展。

西医近二百年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寻找疾病发生的原因,从器官到组织、细胞,又从细胞进入了亚细胞结构、基因、分子的超威结构水平,从生物物理到生物化学,详尽地探知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机制,因此西医对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客观的认识。西医是以对任何一种疾病都须尽力弄清病原(体)、病位及病理改变,并以杀灭病原体,消除致病因素,纠正病理改变的“因果决定论”为治疗主导思想;它认为任何疾病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相同的病因必然引起相同的疾病,治疗则是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特殊方法。如咳嗽,或确诊为大叶性肺炎引起的,则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若确诊为肺结核引起的,则用雷米封等抗结核药物治疗;若确诊为肺肿瘤引起的,则用手术或抗肿瘤药物治疗。诚然,西医的诊疗思想有诊断与治疗一体化、规范化,且重复性强等优点,但是,由于现代还有许多属于个体医学多脏器疾病,病因复杂隐匿,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牵制,涉及脏器广泛,因此用固定的、规范的生物医学模式的诊治方法往往难以取得成效。同时,这种方法又往往容易忽视人体自身的防卫抗病能力和自我修复的主动性。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着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所以单纯地依靠因果决定论来认识它,并以此来治疗疾病,是有一定局限的。

西医学之短,恰恰是中医学之长。中医的理论核心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将人体视为一个开放着(与自然界相统一)的、进行着有序的生理活动的整体功能系统。人体的五脏六腑不是独立存在的结构单位,而是通过经络气血与全身各部的器官、组织联系在一起的,互相协调,互相制约,发挥着生理功能。“辨证论治”是指一旦由于人体内在或外部原因,诸如气候、地理、乃至社会活动等各种因素对人体本身,包括心理、体质,以及使脏腑的影响,出现整体不协调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证”,通过辨识“证”,然后采用中药或其它手段调整整体的不协调,动员人体自身的抗病机制,恢复脏腑间的调控能力,最终达到“证”的改善。辨证论治具有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特点,还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作动态处理。整体观是中医的指导原则,辨证论治是整体观在中医诊断和治则上的具体体现。中医的“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等方法都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医学检测仪器的不断发达,一些疾病往往在毫无自觉症状时的初萌阶段就被发现,或有一些疾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得以缓解,但是客观检测指标仍然显示异常,如果一味地囿于辨证,难免误诊或漏诊,所以中医的医学模式就此来说也是有其局限性的。

中医要发展,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邵教授主张中医的辨证论治要与西医的辨病相结合。这是因为,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发病时的脏腑功能状态不同,无疑会整体的外在反应不同,因此,中医的“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反映了疾病的“个体”;而西医“病”的确立,是以客观的临床病因病理学为基础的,所以,它反映了疾病的某些“共性”。辨“证”和辨“病”的结合,实际上是“个性”和“共性”的结合、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衷中参西,扩展了中医的传统内涵,使中医更具生命力。譬如邵教授在治疗肺结核病时发现,慢性纤维增殖型肺结核,由于病灶内有干酪样坏死,外有增殖纤维包裹,造成血液淋巴运行受阻,仅按辨证论治治疗难以取得全效,因此,他参照西医的病理,结合中医“祛瘀生新”的理论,在原有的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了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丹参,使疗效得到明显的提高。又如邵教授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时指出:在看到患者由于长期的呼吸困难,气道阻力逐渐增加,心脏负荷加重使静脉回流受阻,出现下肢和面目等部浮肿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患者的肺间质和气管粘膜水肿存在,而肺内的水肿势必加重呼吸机能的减退,用温阳化饮、利水消肿的中药不仅可以消看得见的颜面、肢体浮肿,也可以利外表看不到的肺中之水饮,使得水清饮除,肺野清轻,气道通畅,从而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改善血液循环,缓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症状。可见中西医结合不是单纯的简单组合,而是有机地将西医的理论洋为中用,使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内涵更具有现实意义,提高了中医的疗效。对中医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二、整体辨证,提高疗效

中医历代门派纷起,各派治法随机,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上病下取”、“下病上治”、“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等等治病方法。而其玄妙就在于中医的整体辨证思维。邵教授经常告诫学生:整体观是中医的灵魂,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脏器之间、局部和整体之间维系紧密。临证思维只有以此为基点,才可以多方位地进取,广开思路,左右逢源,而不至于穷途末路,束手无策。如肺科临床常遇到这样的病例:患者是支气管扩张病人,平时反复咯血,来诊时又诉受寒感冒。由于肺热盛于内,寒邪迫于外,因此患者往往呈现外寒内热的病证,治疗较为棘手,若用温散寒邪之法则有助内热之忧,而用苦寒清肺之品则有更伤卫阳之虑。邵教授则以整体辨证的思维,随机取巧地采用祛风宣肺,疏肝泄热的方法,以“荆防败毒散”加平地木、丹皮、芍药等治疗。因为“风乃百病之长”,六淫皆随风和,方中荆芥、防风、羌活、独活之类乃温而不烈的轻扬之品,长于祛散风邪,可俾寒随风而去;又支气管扩张患者肺热的原因大多属久咳伤肺,气郁化火所致。而肺与肝同主气机,方中柴胡、枳壳、前胡、桔梗肝肺同治,使气机升降有序,肺之郁热得以疏散;且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最易受风火相煽而升发太过,导致“木火刑金”、丹皮、芍药、平地木、则可凉血、柔肝、降火;诸药相伍,则祛寒而热不扬,泄热而寒不盛。邵教授从肝治肺的观点在临床上运用很为广泛,如用疏肝理气的“金铃子散”治疗慢性咽喉炎;用平肝清肺法治疗痰热壅盛的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等;用清肺养肝益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喘咳”,如此等等均体现邵教授非常重视脏腑间的整体协调作用。

邵教授在临床上还善于运用整体的相关效应,将局部和整体的相关融合于辨证论治中,以提高疗效。譬如:邵教授临床有“三问”:问鼻咽、问汗、问大便。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肺与咽喉相通”,而邵教授根据临床经验也发现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支气管扩张和慢性副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咽喉炎有着密切关系。所以邵教授将鼻、咽喉视为“肺之门户”,临床每遇此类患者必详问有无鼻或咽喉病史,然后仔细检查鼻、咽喉部,最后依据问诊和检查结果在辨证肺部疾患的同时加兼治;或在无肺系疾时强调对鼻、咽喉的突出治疗,旨在坚固门户,防微杜渐,从而有效的减轻了肺部疾病的发作,并且也起到了防止复发的作用。同样经常多汗,则说明“肺主皮毛”失职,皮腠松疏尤如藩蓠失固,焉能挡贼寇于户外,所以固表止汗法也是邵教授常用的治疗和预防肺疾手段之一,临床上也确有防患于未然的疗效。又如中医谓“肺与大肠相表里”,咳喘病人邵教授必问大便情况,如有大便艰难或数天一行者,急投通腑之药,以免腑气不通而加重肺气之壅塞;或遇痰热壅肺者,以通腑之法泻热逐瘀,使痰热随大便而出,肺气得以通畅。因此灵活运用中医局部和整体的辨证关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治病用药应当眷眷以正气为念

“治病用药应当眷眷以正气为念”,也是邵教授主要的学术观点之一。《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按现代医学语言:正气是人体的抗御病邪,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物质,包括自身的调节功能和既病之后的康复能力。机体的防卫机能、组织修复、机能代偿、免疫功能等,都属中医正气的范畴。故应此而言,人之所以患病,皆因正气虚而致。为医治病用药必须重视正气,“衰者补之,损者益之”,因此邵教授治病尤为重视扶正,而且选方用药则力求避免过于g伐正气。譬如对容易反复感冒或经常肺部继发感染的易感病人,邵教授认为致病的原因主要是这类患者往往自幼体虚多病,不耐六淫、时行病毒的侵袭,又常常医治不当,如过用或滥用抗生素等原因,g伐正气太过,使得原本禀赋不足,虚弱之肺脏更加亏虚;或因素体多汗易汗者,皮毛腠理疏松,邪气易由外入内,折伤肺气;抑或由于素体脾胃亏虚或因病使脾胃受损,使脾失健运,化源衰少,精气不能上输于肺,则母子同病,也是肺气亏乏难复的一个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的机理,主张对于这几类患者应多采用一些“补肺之气”、“固肺之合”、“强肺之母”的方法,使肺气充实,以增强抗邪能力。临床上邵教授通常用“参芪汤”及“玉屏风散”补肺之气、固肺之表;多汗易汗者则在补肺的基础上再加糯稻根、麻黄根、瘪桃干、淮小麦、五味子等敛摄止汗以“固肺之合”,其中以60g大剂量糯稻根煎汤代水尤为特色,对小儿多汗易感者效果极佳。因为小儿脾胃亏虚,病后营卫失调而虚汗淋漓,因汗致腠理疏松而容易受邪感冒,而糯稻根能补肺止汗,又能健脾益胃,且性味甘平易为儿童接受,所以用大剂量煎汤代水以扬其长,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对脾虚者则“强肺之母”,用六君子汤加减或丹溪的“参术汤”来培土生津。根据表虚易感者的发病特点,急性发作时先及时治标,一旦邪势减弱,症状减轻时便渐进扶正,使正气来复,以助药力逐邪外出;邪清后,更要不失时机的筑篱实内,以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使肺强而邪不可干。此外,临床还时常碰到一些患者“咳”、“痰”、“喘”等症状,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奏效。而追问病史,则素有胃疾,或感邪致病后,出现胃纳呆滞、脘腹胀满、大便不实或泄泻;又苔见白腻或黄腻,脉细濡。邵教授便考虑是由于脾胃素亏,或因受邪致脾胃有累,使津液不归正化,形成痰湿。而“湿性粘滞”,恋邪碍正,所以看似顽疾,病程缠绵。对于这类病人若在治主症的同时“佐以治脾”,加用健脾燥湿的四君、六君、二陈汤、平胃散、参苓白术散等祛湿又不伤正气的方药,使得湿化,正气振作,取效明显。再如邵教授用自创“三桑汤”(桑白皮、桑椹子、桑寄生)治疗虚证咳喘,正气振作,取效明显。他认为人之呼吸以肺肾为本,还必须靠肝的疏泄功能相助。虚证咳喘主要是由于肺虚痰郁,肝肾不足引起的。既然是虚证,用药当缜密,以虚虚之戒。方中桑白皮清肺降气,李东垣谓:“桑白皮,甘以固元之不足而补虚,辛以泻肺气之有余而止咳”;桑椹子补肝肾之阴,又不过于滋腻碍邪;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又能祛风湿、通络活血;三药相配,攻补兼施,攻不伤正,补不敛邪。若偏于痰郁肺阻,可加清肺化痰的平地木、冬瓜子、瓜蒌仁等,或加温肺化痰的苏子、前胡、半夏等;若偏于肝肾不足,则加调补肝肾阴阳之品,如附子、仙灵脾、补骨脂、巴戟天、杜仲或女贞子、枸杞子、首乌、山茱萸肉等;更多时采取阴阳双补的方法,其旨源于张景岳所云: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总之,见虚不补或恣意伤正,势必久而成损,加重病情,乃为医之大忌。

证治经验

一、治疗咳嗽(咽喉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经验

邵师从医40余年,擅治呼吸系统疾病,学验具丰,临床精于辨证,衷中参西,思路独特。现将其治疗慢支等疾病的特色经验初步归纳如下。

1.久咳木郁,疏肝润肺以达之

久咳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特征。他受《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启发,在灵活的辨证中,重视从肝治咳是邵师的一大特点。他认为,久咳常为表邪内郁,少阳枢机不利,以致肺失宣肃,气血、津液流通输布受阻,痰饮停聚。其状咳嗽胸闷、两胁胀疼、寒热往来,口苦咽干,面红头昏,舌边红,苔薄白或薄白腻,脉弦。与《医醇(月 )义》指出的“肝经之咳,痰少,胁痛,易怒,头眩”基本相一致。此证投以常规的宣肺止咳之品往往不能奏效。对此,邵师则喜用柴胡配前胡,以柴胡疏散少阳郁热,转动少阳枢机;配前胡宣达肺气,润肺化痰,并可防柴胡燥烈伤津。临床根据不同症状,还可灵活化裁。如兼风邪可与荆芥、防风、羌活、独活配伍,取荆防败毒散之意;兼表虚证可与桂枝、白芍配伍,取柴胡桂枝汤之意;兼痰热内结者可与黄芩、枳实配伍,取大柴胡汤之意;兼肝气郁结甚者可与枳壳、香附、青皮、陈皮配伍,取柴胡疏肝散之意;凡此种种,不一枚举。

2.痰湿恋肺,健脾益气以化之

呼吸之机,全赖胸中大气之鼓动,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而聚湿生痰,痰湿上犯于肺,肺失宣降,气逆而咳。祖国医学认为脾阳虚弱,不能运化水湿,久则聚为痰浊。治病必求本。健脾才能使其运化功能恢复。可起到除湿消痰的作用。邵师认为脾虚湿滞的现象,可采用健脾化痰之法。方用陈皮4.5g,姜半夏9g,苍术、白术(各)12g,黄芪12g,川芎9g,旱莲草12g,车前子12g,陈葫芦30g,江剪刀草30g。方中半夏除湿痰,陈皮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化则痰亦化。因为痰从湿生,配用白术、川厚朴、陈葫芦加强健脾利湿之功,黄芪益气补脾,以促进培土生金的作用,使元气恢复,而邪不侵。值得一提的是邵师在方药中加用车前草及江剪刀草,凉性药与半夏、陈皮温性药相配,清热而不寒,化痰而不燥。

3.久咳伤肺、肾不纳气,宣肺纳肾以平之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皮毛而居上焦,故邪气犯上则上焦气壅而为喘者,宜清宜破也,肾主精髓而在下焦,若真阴亏损,精不化气,则下不上交而为促,宜填之精也。”慢性支气管炎病程日久,见喘促者众多。邵师认为喘有虚实之分,但临证所见,常虚中有实,实中夹虚。治当攻补兼施,宣肺纳肾兼之。只是根据临床情况有所偏重耳。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证属气逆痰阻,肾气不足。治拟宣肺化痰,补肾纳气。方用:黄荆子9g 桑叶、桑白皮各9g 青皮、陈皮各9g 姜半夏9g 嫩射干12g 胡颓叶12g 川芎9g 石菖蒲12g 鹅管石18g 冬瓜仁9g 炙紫菀9g 桑寄生12g 桑椹子9g 杜仲9g 女贞子9g。

本方中的黄荆子是邵老用药的独到的经验积累,体会较深。对于年老体弱而患有高血压、 心脏病者,他常用黄荆子易麻黄,盖黄荆子.功同麻黄而无麻黄之加快心率、升高血压之弊。射干和胡颓叶及川芎和石菖蒲为二对对药:射干利咽降气,胡颓叶敛肺平喘,两药相配降气平喘效颇佳;川芎活血化瘀,石菖蒲化痰开窍,二药相配化痰瘀之郁而使气调喘平。肾阳不足者,常选用补骨脂、仙灵脾,两药都具有补肾壮阳、温肾纳气之功,且二药均可降低气道高反应,解除气管平滑肌痉挛。阳虚畏寒偏甚者加用附子、 肉桂以温阳平喘。肾阴不足为主者,常选用桑椹子、桑寄生、杜仲、牛膝、女贞子等以填精、纳气平喘。医学证明:慢性肺气肿患者常有抗蛋白酶减少或缺如现象,而邵师从80年代的一项临床实验表明运用补肾药等可增加此酶,改善肺功能,防止肺气肿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为“肾主纳气”理论提供了微观上的依据。

4.“咳、喘、肿”并作,宣通三焦以利之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情发展到晚期,可出现咳喘,胸闷,短气,不能平卧,痰量多,其形如肿,浮肿可见面部或下肢,中医称之为“喘肿”多见于现代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后期及肺心病阶段。邵师认为“喘肿”的病理基础是久病五脏俱损,三焦气化失利,导致痰饮、水气等诸邪互结,形成正虚邪实的局面。治疗重在助三焦气化而通利水道。通过宣肺、温肾、疏肝、健脾等 诸法以助三焦气化而水道通利,从而可以消水气,化痰饮。而且利水不伤气,乃本治法的优越之处。

对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早期肺源性心脏病。症属肾阳不振,三焦气化失权,水饮内停。治拟温阳而助三焦气化,通利水道,化饮平喘。方用: 熟附片9g 川桂枝6g 赤芍、白芍各18g 细辛4.5g 嫩射干12g 胡颓叶12g 青皮、陈皮各9g 姜半夏9g 姜竹茹9g 车前草12g 猪苓、茯苓各18g 防己9g 鹅管石30g 仙灵脾12g 川芎9g 石菖蒲9g 陈葫芦30g。

5.气郁痰壅、腑气不畅,解郁通腑以顺之

气郁痰壅常伴有腑气不畅之症状,邵老治疗此类病证除了解郁调气外,还要加入通泻药物。“肺与大肠相表里”以承气汤为代表的通下药能通腑气,开导阴邪,荡涤肠胃,通利水谷,起开门逐盗的作少。腑气一通,全身的气机也随之而畅,痰浊亦随气而下。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大黄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促进肠蠕动,从而加速血液淋巴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在用药剂量上则根据患者的体质及耐受量调整,既不伤正气,又可达到治疗目的。对西医诊断为慢性咽炎。支气管炎。多次反复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辨证为气郁痰凝,腑气壅塞,治拟解郁通腑导痰法。处方: 柴胡、前胡、赤芍、白芍、平地木、细辛、蚤休、半边莲、全瓜蒌、大黄、枳壳、枳实、江剪刀草、野菊花。

二、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

1.从体质论治哮喘

哮喘病情错综复杂,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存在,“喘有夙根”,综合临床种种情况发现“夙根”和体质有一定关系,邵师认为凡是体质呈“虚寒”、“痰湿”、“瘀郁”型者,哮喘往往反复发作,且迁延难治。所以治疗上不失时机地纠治体质的虚实偏颇,确是哮喘治疗上的经验之谈。

(1)虚寒体质

虚寒体质的病人,哮喘往往自幼发病,经常有畏寒怕风,自汗,容易感冒,晨起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涕症状。并且常常因气候变化、过于疲劳诱发。邵师认为病起幼年,多与先天不足,肾气虚衰有关。先天不足,体质虚弱,必然容易感受外邪;外邪又最容易损伤肺,肺伤气耗,就难以司其实卫固表,宣发降之职。而肾为气之根,肺为气之主,肺肾亏虚则气无所主,气无所归,哮喘必然不治,临床每遇这类病人,邵老师多在哮喘急性发作控制后,及时用温肾补肺之品从本论治。温肾常用:补骨脂、菟丝子、杜仲、狗脊、附子、巴戟天、仙灵脾之类,温补真阳,使肾气充足,气能归元。早在80年代邵师就以临床和实验的详实资料证明:温阳补肾之品不仅可以祛寒强身,还可以增强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而气道高反应正是现代医学所证实的支气管哮喘反复发病的重要因素。补肺则以玉屏风散为主,可以起到补肺固表,抵御外邪的作用,使感冒次数减少,也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2)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者,哮喘病期较长,缓解期仍咳痰不止,并伴有胸闷不适,身重乏力,口淡乏味,胃纳不振,泛恶欲吐,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舌体淡胖,脉濡细。且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哮喘。这类病人往往脾胃本虚,运化无力,饮食不归正化,湿从内生;又不耐饮食之寒湿生冷相侵,内外湿相聚,凝集成痰,上阻于肺,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性胶固,湿性粘滞,痰湿形成,每多迁延难却。邵师在治疗这种体质的病人时,无论是在哮喘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都加入健脾化湿,和胃利湿之品,如青皮、陈皮、姜半夏、苍术、白术、姜竹茹、厚朴、吴茱萸、毕澄茄、谷芽、麦芽、焦六曲。若寒湿日久难化,则酌加湿阳散寒之品,如附子、肉桂之类,以助除湿之功。

(3)瘀郁体质

瘀郁体质者,多见于哮喘顽固性发作的病人。这类病人经常出现情绪烦躁,胸满胁痛,气促紫绀,口干作苦,头眩目糊。舌质紫黯,脉弦涩等症状。且常因情志不畅而症情加重。久病不愈,往往使病人气躁郁闷,多思多虚。正气留而不行则为“气结”。

邵师对这类病人治疗时通常在平喘药中加入疏肝解郁、宽胸理气、行气活血之药,如:柴胡、黄荆子、郁金、川楝子、平地木、粉丹皮、 川芎、赤芍、白芍、当归、丹参等,使气机通畅,气行血流,呼吸自然,为根治哮喘创造条件。邵师曾对气行活血的川芎嗪研究发现,川芎嗪在平喘的同时,还能改善哮喘患者发作时的肺动脉高压状态,降低哮喘发病的重要介质----血栓素的作用。

哮喘从本质论治,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思维特色,是从本论治哮喘的一种途径和方法。

2.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的经验

祖国医学认为哮喘自幼发作者,多与先天不足,肾气虚衰有关,邵师应用补肾法有独到见解。补肾的中药不仅用于培本,逐渐解除对激素的依赖,同时也可纳气平喘,用于治标。在临床过程中,有许多哮喘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来控制哮喘发作。但有些病人由于用量大、周期长,往往形成激素依赖,容易产生多种副作用。对这类哮喘患者,邵教授近年来使用平肝纳肾法治疗取得独特效果。因为大多数顽固性激素依赖型哮喘,常有虚肿、疲劳、易汗且大便干结、情绪烦躁、易激动等症状。邵师认为,这类患者往往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木g金,肺气不降之病机。另一方面,追问病史自幼有奶癣史及鼻炎等先天不足之宿根。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纳气”,“肝主条达”是邵师使用平肝纳肾法的依据。

三、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经验

1.清肺通腑抗感染: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反复感染性疾病。病人多有反复长期应用多种抗生素的经历,然而临床上并不能完全控制症状,咳吐浓痰、绿痰,反复咯血。伴有发热、口渴、口臭、便干结。常发生在肺部感染时。舌苔黄腻,脉细滑数。证属肺热壅盛,胃肠热结,热伤肺络。治拟清肺通腑法。药用:鹿衔草、黄芩、侧柏叶各18g,鱼腥草、开金锁、败酱草、白茅根各30g ,连翘、蚤休、炒藕节、枳壳、枳实、生大黄各9g,桔梗6g,辨其原因,邵师认为由于痰热壅遏所致,更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不通,胃肠之热熏蒸于上,痰热壅肺不解,肺失宣肃而致咳痰不止。鹿衔草为祛风湿药,民间多用于肺热咯血。邵师用此药合大剂量黄芩取其清肺凉血之功,再配以蚤休、鱼腥草、败酱草增强清肺热、化脓痰作用,加入桃仁、生大黄润肠通腑,达到祛痰消炎的效果。

2.软坚消结祛顽痰:临床上经常遇到痰浊阻肺,缠绵难愈的支扩病例,常用的清肺化痰药物疗效平平,邵师认为此乃老痰也。因为宿痰伏肺,气机郁滞,升降失常,常可影响血脉运行,出现痰瘀胶结不解,邵师常用自拟的三海汤,即海浮石、海藻、海蛤壳。其中海浮石、海蛤壳入肺经,具有软坚化痰清肺之功。《本草衍义补遗》称此药具有“消积快、化老痰”之效。

3.平肝清火疗咯血:肝脉上注于肺,肝失疏泄,肝火偏旺,木火刑金,灼伤肺络,而出现肝火肺热之咯血症状。邵师认为,支气管扩张咯血除了疲劳、用力过度引发外,还与患者情绪抑郁或性情急躁有关。支气管扩张的急性发作,患者胸胁胀痛,口干口苦,大便偏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数。证属肝火犯肺,血逆妄行,治拟平肝清肺,凉血止血法。药用柴胡、前胡、青黛、丹皮、炒蒲黄,六月雪、茜草根各9g,平地木30g海蛤壳,野菊花12g。胸胁胀痛明显者,加瓜蒌皮、徐长卿、郁金各12g,以疏肝通络解郁。对于少量咯血,长期不愈的患者,邵师认为,反复咯血往往有瘀血交叉存在,治疗要在平肝清火的基础上加入几味活血祛淤的药物,如川芎、桃仁等,这是行血和止血的辨证关系,往往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邵师经常告诫我们:治疗支气管扩张是一个缓慢过程,用药宜渐消缓化。如果猛剂急攻,则痰未消正气已伤,必须权衡邪正虚实,缓急轻重。必要时用攻补兼施的方法,可酌加功劳叶、仙鹤草益气补虚,提高免疫力。

4.副鼻窦炎与支气管扩张同治:副鼻窦炎,中医称之鼻渊。慢性副鼻窦炎经久不愈,浓涕沿着咽喉,气管壁向下流,沉积于小支气管,使反复感染,久而久之造成支气管扩张的重要原因。以右下肺多见。而支气管扩张又常因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复发,尤其是合并副鼻窦炎者,使支气管扩张的防治更为复杂。在处方中适当加入治鼻的药外,应嘱病人去五官科同时治疗为宜。

四、肺科疑难病症辨治经验

邵师认为,任何一种疾病,没有绝对的“虚”和“实”,而无非是在不同的阶段有所偏重而已,而对于疑难病症而言,则更常常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并常可见寒热相夹、表里并存之象。通过反激逆从法,即用性味功效及作用趋势相反的药物配伍,从而相辅相成,突破单相治疗的局限,以双相调节的方式激发出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效应,为疑难病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门路。

(一)肺间质纤维化验案

蔡姓女患者,52岁,患间质纤维化病史1年余,激素治疗半年无效。症见咳嗽气促,胸闷,面潮红,头昏心烦,口苦怕冷,腰酸乏力。易感冒,苔薄质瘀暗,脉沉细。邵师认为此乃本虚标实,寒热夹杂,治拟温肾柔肝,清热活血,化痰散结。方用:桑叶、桑白皮9g、黄芩12g,丹参15g,石菖蒲12g,赤芍、白芍各18g,海藻12,海浮石18g、莪术9g、牡蛎30g、黄荆子9g等。方中攻补兼施,温清并用,治疗近半年,咳嗽、气促明显好转,其他诸症也见不同程度的改善。CT显示:其肺间质毛玻璃样改变较半年前有明显改善。

(二)肺结核球治验

早在60年代初,邵师开始摸索对西药产生抗药性或有药物反应的肺结核病例运用中医治疗,他使用清肺泻火法使部分病人除症状改善外,痰菌也转了阴性。但对于那些痰多、痰黄、病灶纤维化较多患者,效果却不佳,按照西医理论,这些病人因肺部病变造成的大量纤维增殖和干酪样坏死,病变局部淋巴血管破坏和瘀阻,从而造成病变不易愈合而疗效不高。为此邵师在原有的清肺泻火基础上大胆加入活血化瘀法治疗许多难治性肺结合,提高了疗效。一些常咯血的病人用了活血药后反而血止了,有的病人不仅痰菌转阴,多年的空洞也闭合了。曾治一蔡姓男患者,因咳嗽、痰血、易患感冒而就诊。胸片见右上有4cm×4cm结核球,曾用西药抗药,因药物反应而中止,西医考虑肺病应予以手术切除。患者要求试服中药,即予黄芩、百部、丹参、功劳叶等组方煎服,每日1剂。1年后复查胸片,病灶未缩小,但咳嗽明显好转,咳血消失,不再经常感冒。仍以上方加减,继服1年,复查胸片见病灶缩小至2.4cm×2.4cm。随访10年,病情稳定。

(三)顽固性气胸(多发性)治验

一般而言突发性气胸起病较急,来势较猛,而且都在剧烈的运动或其它诱因下突然发作,初起多属实证。而气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来势缓慢,有时在无任何诱因下发病则往往因肺气虚损,以致肺性胸泡薄弱,容易破裂,肺气不能肃降,气促而喘,反复发作后常成气阴二虚。

病例:患者柳×,男性,17岁,学生。住院号71756。于1985.9.24因胸闷、气急伴肢体乏力,自汗盗汗,大便干结。肺部检查发现左下肺呼吸音明显降低,X线胸片检查:左侧自发性气胸,肺压缩约25%~30%左右,伴左下积液而入院。同年6月份以来,左侧自发性气胸反复发作,而且发作频繁,短则半月,长则一月,发作时以胸闷气促为主,三月中抽气8次,作左侧胸腔封闭引流术数次,因不愿手术,休学在家疗养。经人介绍来我院服中药治疗。邵师根据患者的症状及多次气胸发作,结合脉细小无力,舌苔薄白,舌质偏红等,辨证属肺气亏损,肺阴不足。审证求因,故以补气养阴着手,处方如下:黄芪30g 黄精12g 孩儿参12g 玄参12g 白术18g 丹参9g 五味子4.5g 平地木15g 功劳叶15g 桑寄生9g。每日一剂,服药一周,胸闷,气急明显好转,大便通畅,胸透复查左肺基本复张,左下积液吸收,继服上药,随症加减。月后患者又感胸闷,胸透示左侧气胸复发,继续上方,加重黄芪量18g 莪术12g 丹参12g,胸全片复查,情况良好,以后门诊随访中,随症加减,邵师在养阴基础上加入补肾纳气的狗脊、补骨脂、杜仲等药后,体重增加,全身情况良好,恢复上课,随访数年左侧气胸未再复发。根据“虚则补之”这个理论,采用益气养阴法,方中大剂量黄芪及白术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细胞免疫功能,且明显增高血清IgG。配合黄精、太子参、玄参、五味子补肾润肺之品滋补而不腻。至于多次发作病例必要时加入丹参,活血生血;莪术健脾通络,往往可以提高效果。邵师认为肺为上焦,比较娇嫩,易伤肺阴,所以在气胸吸收后,还需服用些中药如生脉饮、玉屏风散,补益元气,养阴敛肺,有利于疾病痊愈、肺泡的修复,巩固疗效,减少气胸的复发。

(四)机化性肺炎的验案

田××,男性,50岁,干部。1971年初因发热,胸痛,咳嗽,时带痰血而就诊。X线检查发现左中近肺门处有一个团块状阴影,经一般抗炎处理,阴影无变化,乃疑为肺结核病,用过链霉素100余g,对氨基水杨酸钠及异菸肼等治疗近2年。1972年底肺片复查,左中块状阴影依旧存在。后经上级医疗单位会诊,进一步用肺部分层摄片及碘油支气管造影术等检查,诊断为机化性肺炎,需作手术切除。患者有顾虑,乃于1973年7月要求中药治疗。来诊时病人体质一般,伴有咳嗽、痰血、胸痛、胸闷等症,纳食尚可,脉象小滑,苔薄黄腻,舌质红少津。因患者家住沪郊金山县,交通不便,邵老用自拟的治疗肺结核有效中成药“芩部丹”(黄芩、百部、丹参)及“三草片”(鹿衔草、鱼腥草、夏枯草)带回交替作用。服药一年后,诸症见改善。胸片复查左中块状阴影大小如前,粗阴影密度已变淡解疏,继续用上二方,三年后左中块状阴影基本吸收消散,仅留少纤维条状阴影。1980年停药随访十余年情况良好。

按:本例以久咳、痰血、胸痛胸闷、舌红苔黄为见症,证属痰热伤肺、阴液耗损。所用中成药所以见效,是因为其方剂配伍:黄芩、百部清热润肺;鱼腥草为民间治肺痈验方,能够化痰排脓;鹿衔草、大丹参活血止血,祛痰生新:夏枯草除清热解毒外,尚能软坚散结,用于肺结核的“芩部丹”和“三草片”辨证确切同样可以治机化性肺炎,体现了中医“异现同治”治则的优越性。

(五)肿瘤型肺门淋巴结核验案

竺××,男性,39岁,干部。1970年4月来我院门诊就诊。1969年7月,患者因低热、消瘦、纳减、盗汗等症到当地医院就诊,经胸透及拍片,发现二侧肺门阴影增宽,呈团块状。侧位片显示肺门处有一卵圆形巨大块状物(4.5cm×6.5cm)。阴影致密。曾诊为“纵膈肿瘤”,经化疗,放射等治疗,病灶未见缩小。同年8月,右上锁骨下发现1cm-2cm肿大的淋巴结,乃作活体检查,病理报告为淋巴结核。用链霉素、异菸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合并治疗,半年后肺门阴影依旧存在,乃转我院肺科中医治疗。当时患者主诉胸痛、咳呛、消瘦。即停用链霉素及对氨基水杨酸钠,维持异菸肼口服,并加用我院治疗淋巴结核的验方小金片,每次5片,每日2次口服。2月后胸痛、咳呛等症稍有改善,但胸片复查未见好转。继服小金片3月,复查胸片,2上肺门横径为7.0cm,侧位片显示卵圆形阴影大部分吸收消散,乃于同年10月停药(共服小金片6月),恢复工作。12月胸部正、侧位片复查:二上肺门横径6.0cm,已恢复正常;侧位片肺门肿块已完全消失连续随访11年,于1981年6月随访胸片示:二肺野及肺门阴影均呈正常X线相,病情未见复发,并一直正常工作。

按:1.本例虽维持应用异菸肼口服,但开始就合并应用三种抗痨药物达6月之久,未见疗效,而改用小金片5月后,肿块即完全消失,说明小金片对淋巴结核是有显著功效的。2.本方组成药物中,有几味是有毒性的,如马钱子等。但如果配伍确切,用量适中,炮制得法,如本例虽用药半年之久,亦未见副作用。

(六)结核性脓气胸治验

结核性脓气胸是比较难治的疾病,往往伴有支气管胸膜瘘的形成,病情缠绵,外科手术也不易根治。我们应用祖国医学清热解毒等发攻其邪,以益气托脓等法扶其正,兹报道如下:

病例汪××,男,54岁。门诊号:80-19381。肺结核病史40年,左上空洞形成,先后经卫生营养疗法及2次人工气胸术共6年,以后又服异菸肼等治疗,空洞愈合。1980年1月起,长期发热,痰多稠黄,兼带脓性,胸片检查发现左侧脓胸伴左上液平存在,经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及链霉素注射乏效;又经利福平、乙胺丁醇及卡那霉素等治疗,发热未退,乃停用西药,胸片显示脓气胸同前。

1980年5月29日来我院中医治疗,主诉日晡潮热,体温38℃左右,黄痰多,胸闷不畅,面色少华,精神萎靡,脉滑,舌质红剥少津。胸片显示左侧胸膜广泛增厚粘连、左上液平存在。拟清肺育阴,宽胸化痰法治之:

鹿衔草、鱼腥草、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蚤休、功劳叶、平地木各30g,玄参、全瓜蒌、广郁金、川楝子各9g。

药后身热未清,易汗,仍宗前方去川楝子,加沙参、青蒿、地骨皮各12g,糯稻根60g煎汤代水。上方加减连服一月,6月25日复诊,午后低热稍减,但仍有37.7℃~38℃左右,少气,动则喘促,神疲乏力,纳谷不香,脉来濡细。呈中气不足,清阳下陷之象。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光凭攻邪不能奏效,必须加入益气和中之剂,攻补兼施:

黄芪9g 炙甘草4.5g 鹿衔草30g 半枝莲30g 蚤休9g 白花蛇舌草30g 连翘9g 鱼腥草30g 青蒿9g 银柴胡4.5g 秦艽9g 牡蛎30g 野荞麦根3g。7帖。

药后二周,低热已减,最高在37.5℃左右,易汗,眠少,前方佐以孩儿参9g,大枣5只,淮小麦30g 脱力草15g。以后在上方基础上,根据辨证,稍有加减,连服两月,咳痰均减,潮热明显好转,同年8月胸片复查,左上脓腔阴影明显吸收好转,液平消失。治后1年随访,情况良好。

体会 结核性脓气胸,根据其不同的临床阶段,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急性发作时类属中医的肺痈病,慢性阶段又近似于肺痿症。《金匮要略》把肺痿、肺痈等归纳在一起介绍,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原文说:“肺痈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实际上已是对这类疾病两个阶段的描述。

本病例除痰多黄稠等症外,潮热经久不退,因此首选清热消痈的鱼腥草、鹿衔草与夏枯草。此三药是“三草片”的组成内容,我们用来治疗肺热痰多,空洞形成的肺结核患者。同样考虑到本例脓腔较大,病情远较空洞复杂,因此配伍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蚤休等加强其解毒排脓的作用。

此外,值得提一下的是,邵老重用野荞麦根除清热解毒的作用外,尚有活血散瘀之功,于本病有一定疗效。

本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患,病程长,易导致体质亏损。如何调理其整体,托脓排毒,不失时机地运用攻法和补法相辅相成,对这些难治性疾病是很关键的问题。

用药特色

一、黄芩

黄芩苦寒,能清三焦实热,尤善泻上焦肺火,是肺科疾患的要药,其用法概括为:(1)清肺化痰,治疗肺热咳嗽,如肺气闭塞不通,常用黄芩配伍麻黄、桔梗、前胡、桑叶等;肺热夹痰,肺部感染者则可配野乔麦根,江剪刀草,板蓝根,若咯痰黄脓再加鱼腥草、鹿含草、夏枯草;肺热内壅兼腑气不通的咳嗽,常配全瓜蒌,枳壳、枳实,莱菔子以通腑清肺,兼有小便不利加用车前草,焦山栀清上利下:阴虚燥热者常配玄参、天冬、麦冬、五味子、南沙参;(2)清肺抗痨治疗肺结核;用黄芩配伍百部、丹参,是邵老多年的经验方,有清肺行瘀杀虫之效,治疗肺结核伴有胸痛,盗汗,潮热等症见效明显,难治性肺结核,对有耐药性的患者有显著效果,如加用功劳叶,一见喜针剂,作穴位注射可提高疗效。(3)清热止血治疗咳血症,黄芩功能清热,有止血作用,常配伍茜草根、生蒲黄、丹皮、仙鹤草、白茅根、侧柏叶,用于久咳痰血或咯血之证:如支扩咯血伴有黄痰,腥臭痰者,再加鹿含草、连翘、鱼腥草、山海罗。

二、柴胡

柴胡苦微寒,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作用。邵师则还用于止咳,平喘,化痰,散结之中。(1)治肝止咳,咳嗽之症,虽然病因各异,兼症不一,但揆共要,无不由于气机违和,气血津液代谢受扰,痰浊停滞而发为咳。为治之道,贵在求通,通调气机,以疏通肝气为先。柴胡为疏肝要药,邵师治久咳必用还常与前胡配合,取柴胡疏肝止咳,散发外邪,前胡下气化痰,一升一降,互通有用,疏肝祛风常用柴胡、前胡配合荆芥、防风、赤芍、白芍、川芎、羌活、独活、蚤休、半边莲、枳壳、枳实,治疗咳嗽兼有风邪之症。平肝化痰:木火刑金,烁津为痰,上逆而发为咳者,用柴胡、前胡配平地木,菊花,夏枯草,瓜蒌皮,白蒺藜,射干,如伴有胸胁疼痛再加延胡索、川楝子、徐长卿。(2)通腑逐瘀:气郁痰壅伴有腑热烦闷而致咳嗽引发喘息,用柴前胡合茵陈、全瓜蒌、川大、大白芍、款冬、桑白皮、蝉衣等,使腑气畅通,肺肠热清,肺气清降则咳喘自平。(3)软坚散结:治痰治瘀以治气为先,气顺痰易清,气行血亦活,治疗痰结,痰核一类病症,兼有胶痰,顽痰则用柴胡前胡配海蛤壳,海浮石、海藻、莪术、郁金、达到痰瘀消散的目的。

三、射干

射干性味苦寒,而能开泄顽疾,清热散结,化瘀平喘。(1)清热利咽;射干苦寒降火,是治疗咽喉疾患之要药,常配伍板蓝根、野乔麦、桑叶、黄芩、桔梗、大力子等药,治疗咽部滤泡增生再加入柴胡、赤芍、白芍、山海罗、海藻等药化痰散结。(2)化瘀平喘:射干具有利咽清肺,还有活血散结之功,而咽喉乃肺气出入之要道,咽利路通则哮喘也可平,故所射干用于哮喘之症,其机会有时多于麻黄,常配伍牡丹皮、川芎、地龙等药共奏奇效。治疗肺肾虚所致的久咳虚喘,则用射干合补骨脂,五味子纳肾平喘,上敛肺气,下纳肾气。

四、胡颓叶

胡颓叶性平微苦,有止咳平喘作用。用于止咳常配伍半边莲,莱菔子,枳壳枳实等药。《中藏经》载此药能治“喘嗽上气”,《本草纲目》曰其能补“肺虚短气”。因而此药既可治喘,又能补气,攻补兼任。取其酸涩轻散,收敛肺气之功,故所更多地用于治疗哮喘,胡颓叶配合麻黄、桂枝、赤芍、白芍、射干等药可提高宣肺平喘的功效,胡颓叶合太子参,是古方《清肺散》演变而来,可提高患者免疫机能,对支气管上皮有修复作用,防止或减少感冒,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哮喘的复发,因而治疗少儿哮喘常奏奇效。

五、赤芍

赤芍味苦微寒,功有凉血清热,活血化瘀为肝家血分要药,专泻肝火,通利散邪,可治肺中邪气,行血中之滞,对于肝气郁结,肝火有余的咳喘痰嗽患者,邵师常用此药配合白芍,抑木安金。盖白芍益脾理气,和中泻木,与赤芍、白芍同用,气血同治,泻肝补脾,则肺自宁。对肺急胀逆喘之症常可辨证加减,如:(1)温阳平喘,以赤芍,白芍配合桂枝、熟附块、细辛、射干、麻黄。(2)清肺散瘀,常配用桑白皮、连翘、玄参、川芎、桃仁。(3)疏肝止咳,用赤芍,白芍合柴胡、前胡、白蒺藜、川楝子、平地木等,如伴有胸膈烦闷不畅,食欲不振者则加用藿香,茵陈宣畅中气,疏肝悦脾。(4)活血化瘀治疗矽肺,石棉肺等肺部职业病,用赤芍白芍配桑寄生、大丹参、广郁金、莪术、地骷髅、鹅管石、夏枯草、海蛤壳、昆布等。

六、细辛

细辛辛温,有祛风散寒,温经平喘,祛痰通窍的作用,是肺部疾患的要药。祛风平喘常配用川芎、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温肺平喘常配用干姜、五味子、川桂枝、炙麻黄、黄荆子、赤芍、白芍、柴胡、前胡,祛痰通窍是配用苍耳子、辛夷、川芎、菖蒲、杜衡、黄芩、鱼腥草。

七、鹿含草

鹿含草味甘苦辛平,为清肺祛湿药,且有补肾强骨,祛风湿作用,一般用于风湿疼痛,肾虚腰痛。民间有用作肺热咯血,治疗肺结核。邵师常以此药治疗支气管扩张,黄脓痰,腥臭痰患者,用此药配合大剂量黄芩、鱼腥草、山海罗、败酱草清肺热化脓痰。治疗支气管炎咳嗽痰黄以鹿含草合野乔麦根、江剪刀草、蚤休、黄芩、半边莲清热排痰,化湿止咳效果很好。

八、陈葫芦

陈葫芦味甘苦性辛,为利水消肿药,邵师常用于治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或肺心病,中医名为喘肿。患者咳嗽、咳泡沫痰,久治不愈,且还伴有颜面或肢体浮肿,严重者出现喘息不宁,呼吸困难。古人曰:“喘肿者,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肺为娇脏清虚之府,不耐邪侵,若风寒束肺,肺气闭塞,无以通调水道,水饮内盛,停于娇脏则为咳为喘,溢于肌肤而为肿,邵师用陈葫芦配合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细辛、赤小豆、葶苈子宣肺通阳利水法治疗。脾为制水之脏,脾虚生湿,痰湿阻肺亦为咳喘,邵师以陈葫芦配合苍术、白术、猪苓、茯苓、防己、车前草健脾利水化湿祛痰。病久脾肾阳虚者,病人表现为阳气衰微,藩篱疏撤,闭塞气道。治疗以陈葫芦合熟附块、桂枝、仙灵脾、防己、猪苓、茯苓、苍术、白术、川芎、赤芍、白芍温阳化饮健脾利水法治之。

九、黄荆子

黄荆子味苦辛温,有祛痰下利,止咳平喘化湿理气止痛作用,用于咳嗽气喘患者,实验证实有平喘镇咳,祛痰抗菌,降低肺动脉压力作用。邵师治疗哮喘兼有高血压患者,常以黄荆子代替麻黄,临床配伍按辨证用药原则,兼寒痰者配用炙麻黄、桂枝、细辛、桔梗、姜半夏、兼有热痰者则合黄芩、前胡、桑白皮、紫菀、鱼腥草,痰壅气郁者与杏仁、苏子、江剪刀草同用,兼有肿胀者加葶苈子、冬瓜子、半边莲等。

科研成果:川芎平喘合剂”防治支气管哮喘临床及实验研究(摘要)

“川芎平喘合剂”是我们长期以来用于治疗哮喘有效的经验方。由上海市科委立题资助,从1990年1月~1993年6月完成。本课题通过建立豚鼠过敏性哮喘模型,观察中药对豚鼠离体支气管平滑肌的影响,并测定其血浆TXB2的动态,以及观察中药对豚鼠经抗原攻击诱发哮喘各级反应的潜伏期、哮喘发生的阳性率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芎平喘合剂”能明显拮抗由His和Ach所介导的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降低豚鼠血浆TXB2含量,延长豚鼠的引喘潜伏期、降低哮喘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意义,且豚鼠的哮喘潜伏期延长与TXB2值降低显著负相关。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扩大样本:中药组100例,西药组50例,检测哮喘患者血浆TXB2及肺功能的动态,总体评定“川芎平喘合剂”临床疗效。在哮喘患者中, “川芎平喘合剂”能提高FEV1%(64.07±14.16→72.18±11.01,P<0.01)和降低血浆TXB2值(127.36±39.5→92.05±27.35,P<0.001)。总体疗效亦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62%,(P<0.01)。讨论中指出:1.气道变应性炎症及炎症介质的病理作用是哮喘形成及发作的重要病理基础;2.TXA2是哮喘过程中重要的介质之一,临床可作为评定疗效的一个生化指标。 “川芎平喘合剂”对实验性哮喘模型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临床应用亦取得了理想疗效,具有拮抗TXA2合成及释放、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改善肺功能的作用,而无副作用。

出处:课题论文发表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文版1994;(8):465~468 英文版1996;(2):91~94)。1997年获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

医案

案一、王××,女,52岁。

初诊:1998年12月。

主诉:反复咳嗽2~3年,加剧2周。

现病史:患者二年之前感受风邪引发咳嗽,迁延至今。经西药治疗,咳嗽不断。疗效欠佳 ,近两周来咳嗽又增,半夜尤甚,胃脘作胀。

检查:胸片:二肺未见炎症病灶及占位病变。

舌象:质红苔黄腻。 脉象:脉小滑。

辨证分析:痰热壅肺,肺失宣降。

治则治法:清肺化痰。

处方:黄芩12g 连翘12g 蚤休9g 半边莲30g 吴茱萸5g 炒白术12g 云茯苓12g 江剪刀草30g 生甘草9g 平地木30g 紫菀9g 冬瓜子、冬瓜仁各9g 前胡9g 七剂

中医诊断:咳嗽(痰热壅肺)。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二诊:4月19日。

咳嗽仍剧,痰白咯不畅,大便干结难解,拟平肝清肺化痰润肠。

处方:鹿含草18g 黄芩18g 蚤休9g 半边莲30g 平地木30g 江剪刀草30g 柴胡9g 前胡9g 赤芍18g 白芍18g 海浮石18g 冬瓜子9g 生甘草9g 荆芥9g 防风9g 威灵仙9g 制川大黄9g 7剂

三诊:4月26日。

药后咳嗽咯痰明显缓解,再拟前方巩固。7剂。

案二、柴胡桂枝汤治愈久咳

林×× 女 51岁。

初诊:1997年11月5日。

主诉:反复咳嗽一年半。

现病史:96年5月感冒后断续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一年半,近半年来痰量增加至每天200毫升,伴喉痒,腰酸,乏力,纳差,易出汗,寐差等症状。诊断:支气管感染。反复使用抗菌素加对症治疗。症状未见好转。97年8月摄胸片:阴性。9月痰培养找到白色念珠茵,支原体抗体阳性。刻诊:怕冷,易感冒,易汗,便畅,口干欲温饮。

舌象:苔薄质红。 脉象:脉小弦。

辨证分析:太阳少阳合病。

治则治法:治拟双解。

处方:川桂枝6g 赤芍8g 白芍8g 平地木30g 细辛4.5g 柴胡9g 前胡9g 青皮9g 陈皮9g 蚤休9g 半边莲30g 江剪刀草30g 款冬9g 紫菀9g 川芎9g 石菖蒲9g 防己9g 车前草12g 7剂

中医诊断:咳嗽(太少合病)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二诊:11月12日。

药后咳嗽已好十之八分再拟前方去江剪刀草,半边莲加猪苓、茯苓、苍术、白术、藿香7剂获愈,随访3月未复发。

按:患者素体表虚,久病表邪内郁,证属太少合病,方用柴胡桂枝汤加味,法切病机,药到病除。

案三、王××,女,49岁。

初诊:1997年7月6日。

主诉: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

现病史:患者有慢性咳嗽咯痰史10余年,痰多白粘,伴胸闷,喜叹息。口干苦不欲饮,胃纳不馨,平时容易感冒打嚏,有副鼻窦炎史。外院X线胸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支气管扩张症,经常服用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初期奏效,渐而欠效。

舌象:舌淡胖边有齿印,舌苔白腻。脉象:脉濡。

检查:听诊两肺少量湿罗音。

实验室检查:胸片示慢支合并支扩症。

辨证分析:脾虚失运,痰湿阻滞。

治则治法:治拟健脾化痰。

处方:苍术9g 白术9g 猪苓9g 茯苓9g 川厚朴4.5g 陈皮9g 半夏9g 炙紫菀9g 黄芩12g 藿香9g 石菖蒲9g 焦六曲9g 7剂

中医诊断:咳嗽(脾虚痰湿型)。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支气管扩张。

二诊:7月13日。

药后痰量骤减,苔腻渐化,前方加减。

前方加黄芪15g 防风9g 14剂。

三诊:药后诸症悉除,食有滋味。拟六君子汤加减,补气健脾以善后。

按:脾阳虚弱,不能运化水湿,久则聚而成痰。健脾可助其运化,以达除湿祛痰之功。肺病而治脾,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临床思路。

案四、张×× 女 68岁。

初诊:1997年6月12日。

主诉:反复咳嗽6~7年,发作2月。

反复咳嗽6~7年,遇冬好发。咳则半年不愈。刻诊:咳嗽痰白而多,状如泡沫,面浮,肢肿,伴自汗乏力。舌象:舌质胖苔白腻。脉象:脉小滑。

检查:听诊两肺呼吸音低,未闻明显干湿罗音。

实验室检查: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轻度肺气肿。

辨证分析:脾虚痰湿贮留,肺失宣肃。

治则治法:健脾利湿,化痰止咳。

处方:黄芪15g 防风9g 防己9g 苍术9g 白术9g 米仁18g 猪苓12g 茯苓12g 青皮9g 陈皮9g 赤芍18g 白芍18g 桃仁9g 芦根30g 七剂

中医诊断:咳嗽,喘肿(脾虚痰湿型)。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二诊:1997年6月19日。

咳嗽减轻。前方加车前子18g 陈葫芦30g 14剂。

三诊:1997年6月26日。

药后患者咳嗽痊愈,浮肿消退,胸闷自汗缓解。

按:患者年老体弱,久咳不已。邵老根据患者咳嗽吐痰如泡沫伴面浮、肢肿、自汗乏力、苔白腻、脉小滑,认为脾虚是主要矛盾。因脾胃为后天之本,补土可以生金。故选用黄芪配防风,健脾调卫,用防己配米仁,猪苓,茯苓,陈葫芦,车前子健脾化饮,平喘止咳,并可消除肺野水肿及脸面、下肢浮肿。合用赤芍、白芍、桃仁使肺部郁血畅通。故此肺野轻清,浮肿消退。久咳得平。

案五、 李×,男,36岁。

初诊:1995年12月6日。

主诉:反复咳嗽一年。

现病史:1994年1月,感冒后持续咳嗽达半年余,经抗炎治疗后愈。同年10月又开始咳嗽伴胸闷气急,西医对症治疗无效,后用中医治疗10月余仍不见效。胸透示:两肺纹理增生;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刻下:患者咳嗽痰多,稍稍畏风,咽喉梗塞,伴头昏、多汗、胸闷,平时易感冒。

舌象:苔薄。脉象:脉弦。

检查:咽喉壁见淋巴滤泡增生。

辨证分析:症属肝气郁滞,风邪束肺。

治则治法:祛风疏肝,利咽止咳。

处方:荆芥9g 防风9g 川楝子9g 炒延胡索9g 柴胡9g 前胡9g 赤芍18g 白芍18g 细辛4.5g 炙款冬9g 蚤休9g 半边莲30g 茅根30g 芦根30g 佛耳草12g 江剪刀草12g 青皮9g 陈皮9g 半夏9g 7剂

中医诊断:咳嗽(表邪内郁型)

西医诊断:咽炎,支气管炎。

二诊:1995年12月13日。

药后咳嗽减少,咽喉梗塞减轻。但微感咽疼,痰多略黄,苔薄脉弦。拟守法加味。

前方加西青果9g 牛蒡子9g 开金锁30g 14剂

三诊:95年12月20日。

药后咳痰量明显减少。咽已不疼,稍感咽痒。再拟前方去西青果,牛蒡子,加蝉衣4.5g、玉蝴蝶4对。前方加减治疗三月,咽喉舒利,咳嗽已愈。随访一年咳嗽基本不发。

按:临床上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咽炎者众多,由于慢性咽炎常反复感染,细菌沿着咽喉壁流向气管、支气管,使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故邵师反复强调治疗咽炎的重要性。如患者感到咽喉梗塞,邵师认为症属肝气郁结,当从肝论治,用金铃子散疏肝气而利咽喉。如患者诉有咽疼,表示有急性感染,可选用牛蒡子、西青果、射干之品以清利咽喉,如患者有咽痒之状是属风邪留恋咽喉,当祛风利咽,可用蝉衣、玉蝴蝶之属。本例通过利咽止咳法的治疗,使咽利而咳止,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源的整体治疗观。

案六、朱××,男,53岁。

初诊:98年11月3日。

主诉:反复咳嗽20余年,加重一年。

现病史:有慢支史20余年,常年咳嗽,喉中有痰,遇感冒则咳嗽加剧。近一年来自觉症状加重,咳嗽白天为甚,伴咽痒痰多,纳便调和,怕热易汗。

检查:胸片示慢支。

舌象:苔薄质红。脉象:细弦。

辨证分析:肺热肝旺。

治则治法:清肺平肝。

处方:桑叶9g 桑白皮9g 桑椹子9g 黄芩18g 连翘12g 鹿含草18g 青皮9g 陈皮9g 姜半夏9g 佛耳草18g 蚤休9g 开金锁15g 冬瓜仁9g 车前草12g 江剪刀草30g 柴胡9g 前胡9g 茅根30g 芦根30g 七剂

中医诊断:咳嗽(肺热肝旺型)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

5剂的后咳嗽明显好转,前方加淮小麦30g 炙甘草12g 炒枣仁9g 14剂

三诊:11月24日。

药后咳嗽尽除,与玉屏风散巩固。

案七、李×,男,28岁。

初诊:1998年10月20日。

主诉:咳嗽痰多三月。

现病史:患者咳嗽三月,痰多黄脓。两天前曾发热,痰咳又增多,伴胸痛畏寒,大便干结,纳食一般。

检查:胸片示肺慢性炎症。

舌象:舌苔薄白,质干。脉象:脉细滑小弦。

辨证分析:风邪外袭,痰热内蕴。

治则治法:祛风解表,清肺化痰。

处方:荆芥9g 防风9g 羌活9g 独活9g 柴胡9g 前胡9g 赤芍18g 白芍18g 细辛5g 辛夷5g 桑叶9g 射干9g 胡颓叶9g 桃仁9g 冬瓜子9g 车前子12g 款冬9g 七剂

中医诊断:咳嗽(风邪犯肺)

西医诊断:肺部感染

二诊:10月27日。痰量减少,胸痛未作,发热已退。舌苔薄腻脉小弦。治拟疏肝化痰。

柴胡9g 前胡9g 赤芍18g 白芍18g 细辛5g 川芎9g 石菖蒲9g 嫩射干9g 藿香9g 枳壳9g 石决明30g 广郁金9g 白茅根15g 山豆根9g 蒲公英30g 7剂

三诊:11月4日。药后咳嗽缓解,诸证悉除。前方七剂巩固。

案八、 陈× 女 13岁

初诊:97年11月19日

主诉:反复咳嗽2月。

现病史:今年10月中旬突然咳嗽,咯黄痰数口,痰粘不畅,气急,不能平卧。经急诊抗炎加对症处理后症状控制。于本月9日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当时检血白分为13000/立方米,胸透:两肺纹理增多。平时易感冒,易打嚏流涕。不怕冷。

舌象:咽红,苔薄,质红。脉象:脉弦细。

检查:咽充血,两肺呼吸音粗。

实验室检查:检血白分为13000/立方米,胸透:两肺纹理增多。

辨证分析:风邪入侵,气机不畅。

治则治法:祛风疏肝。

处方:柴胡9g 前胡9g 荆芥9g 防风9g 羌活9g 独活9g 平地木30g 功劳叶12g 青皮9g 陈皮9g 姜半夏9g 佛耳草12g 江剪刀草30g 蚤休9g 生甘草9g 桔梗4.5g 7剂

中医诊断:咳嗽(表邪内郁型)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二诊:11月24日。

2剂药后,咳嗽减,7剂咳嗽除。再拟玉屏风散调治。

按:风邪外袭,表邪内郁,气机不畅,症见咳嗽咯痰不畅,用祛风疏肝法治之,风散气畅,咳嗽自止。

案九、史×,女,16岁。

初诊:97年9月15日。

主诉:咳嗽半月余。

现病史:患者咳嗽半月余,初期口唇干燥,继而鼻孔干燥,咽喉疼痛,夜半尤甚,顿咳不止。咯痰粘稠量少,右侧牙龈红肿,偶尔耳中鸣作响,双目干涩,大便不畅,西医诊断为急性咽喉炎,胸片:(一),经中西医治疗无效。

舌象:舌苔薄白略黄。脉象:脉寸口细速。

检查:咽峡红肿。胸片(一)。

辨证分析:燥邪上受,肺气受郁。

治则治法:清润止咳。

处方:桑叶10g 野菊花12g 连翘12g 蝉衣6g 桔梗6g 桑椹子9g 桑寄生9g 淡竹叶9g 木通3g 苦丁茶12g 莱菔子12g 活芦根30g 7剂

中医诊断:咳嗽(肺燥型)

二诊:10月3日。

3剂药后夜咳已止,继服之咳止便畅,再拟清肺化痰。

桑叶9g 桑白皮9g 桑椹子9g 桑寄生9g 野菊花12g 白前9g 前胡9g 桔梗6g 蝉衣5g 冬瓜子9g 黄芩12g 玉蝴蝶4对 江剪刀草30g 嫩射干9g 生甘草9g 7剂

三诊:10月10日。药后诸症尽除,嘱每日服孛荠5枚以清润。

按:燥热病邪侵扰上焦头目,症见咽喉疼痛,牙龈红肿,双目干燥,口鼻咽燥,舌边见红,脉数而浮。投以清宣润燥之剂,法切病机,故而见效。

案十、黄×,女,4岁。

初诊:1997年5月4日。

主诉:感冒咳嗽10日余。

现病史:患者出生为早产,先天不足,素体虚弱,易感冒且缠绵难愈,胃纳不振,大便燥结,手足心热,面色不华,近感风寒,感冒发热37.8度。咳嗽流涕。

舌象:舌苔薄白。脉象:脉浮速。

检查:咽红(++),听诊:两肺呼吸音粗。

辨证分析:证属风邪袭表,痰热内壅。

治则治法:治拟疏风清热,化痰健脾。

苏梗9g 藿梗9g 羌活6g 独活6g 柴胡5g 前胡5g 姜半夏9g 川芎9g 莱菔子9g 大白芍9g 枳壳6g 枳实6g 陈皮9g 焦六曲9g 桔梗3g 生甘草6g 5剂

中医诊断:咳嗽(内热型)

西医诊断:咽炎,支气管炎。

二诊:5月11日。

药后热退咳止,胃纳转佳。拟玉屏风散巩固。

按:小儿反复感冒,多为脾虚肺弱所致,感冒时,疏风不忘健脾,土旺可以实金,故用本法治疗小儿感冒,效果甚佳。

案十一、李×,男,3岁。

初诊:1997年4月11日。

主诉:咳嗽二周。

现病史:咳嗽二周,无发热流涕,用各类抗生素不效,愈咳愈烈 。日轻夜重,每日可达10次阵咳,咳剧伴吐。胸胁胀痛,夹有痰血,纳便尚可。

舌象:苔薄质红。脉象:脉弦紧。

检查:咽红(+),两肺呼吸音清。

辨证分析:肝气不疏,胃气上逆,肺失宣肃。

治则治法:疏肝理气,降逆止咳。

处方:柴胡5g 白芍5g 茯苓9g 白术9g 紫菀9g 百部9g 地龙5g 甘草6g 陈皮9g 桔梗3g 白芨3g 谷芽9g 代赭石10g 川楝子9g 7剂

中医诊断:咳嗽(胃气上逆型)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二诊:1997年4月18日。

药后咳嗽明显减轻,治拟健脾益肺育阴。

太子参9g 白术9g 白芍9g 麦冬9g 玄参9g 紫菀9g 桑叶9g 桑白皮各9g 桑椹子9g 茯苓9g 防风6g 黄芪6g 7剂

按:风热之邪入肺,由肺及肝,鼓动肝经阳升风动,两风相合,肺气上逆。用疏肝理气法配解痉镇咳化痰治疗,正切病机,故而疗效确佳。

案十二、王××,女,41岁。

初诊:1997年11月2日。

主诉:反复咳嗽7年,加剧一月。

现病史:患者有慢性咳嗽史7年,时轻时重,西医诊断为慢性咽喉炎。经多方治疗,鲜有疗效。近因疲乏后受凉,咳嗽加剧一月,干咳少痰,伴胸闷心烦,口干咽痒。

舌象:苔薄白。脉象:脉弦细。

检查:咽喉壁红肿。

实验室检查:胸片示肺纹增生。

辨证分析:表邪内郁,肺失宣肃。

治则治法:疏肝祛风止咳。

处方:荆芥9g 防风9g 羌活9g 独活9g 柴胡9g 前胡9g 桔梗6g 赤芍18g 白芍18g 川芎9g 枳壳9g 黄芩12g 嫩射干12g 山豆根9g 蚤休9g 半边莲15g 细辛6g 7剂

中医诊断:咳嗽(表邪内郁)

西医诊断: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

二诊:1997年11月9日。

药后咳嗽停止,再拟玉屏风之意调治二月。

三诊:98年115日。

感冒三天,鼻塞咽疼,但无明显咳嗽,苔薄,脉弦细。拟荆防败毒散之意5剂。以后随访半年,咳嗽未作。

按:肝气郁结之体,复感风邪,清虚之体受扰,肺气壅滞不宣,宣肃失司在所难免。临床可见咳嗽时缓时剧,经久不愈,每逢忧虑,烦恼,受风,感寒时咳嗽加剧,伴咽痒,脉弦。邵师用疏肝祛风治法之使风邪疏散,肝气条达,气机调和,肺气宣畅,咳嗽自止。

案十三、丁××,女,53岁。

初诊:98年10月26日。

主诉:反复咳嗽三月余。

现病史:三月前感冒引发咳嗽,反复不愈,曾服中药一月不效,转用抗生素,咳嗽仍不愈。刻下:咳嗽痰不多,色白如泡沫,咳剧则吐,怕冷,不易汗,口干,便调,寐不安,纳不佳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史和高血压史。

舌象:苔薄。脉象:脉弦细。

辨证分析:表邪内郁,气机不畅,肺失宣肃。

治则治法:平肝清肺。

处方:柴胡9g 前胡9g 赤芍9g 白芍9g 青皮9g 陈皮9g 姜半夏9g 佛耳草12g 蚤休9g 江剪刀草30g 半边莲15g 吴茱萸6g 川芎9g 石菖蒲9g 炙紫菀9g 茅根30g 芦根30g 7剂

中医诊断:咳嗽(风寒气郁型)

西医诊断:气管炎

二诊:98年11月2日。

药后咳嗽略减,仍怕怜,苔脉如前,拟前法加宣肺散寒之品。

前方加炙麻黄9g 川桂枝6g 麻黄根9g 嫩射干9g 平地木15g 功劳叶 12g 7剂

三诊:药后咳嗽明显好转再拟前方加焦六曲9g 防风9g十四剂巩固。

按:初诊拟风寒束肺,郁而化热,以平肝清肺法治之,获效欠佳。二诊拟风寒未解而在原法基础上加宣肺散寒之法,获效甚捷。

案十四、徐××,女,36岁。

初诊:98年11月2日。

主诉:反复咳嗽一年,加剧10天。

现病史:患者今年以来反复咳嗽。4月份开始咳嗽持续三月,七月份咳嗽两周,本次咳嗽10天,痰少,咯出不爽,怕冷,不易汗,口干,便调,纳一般,寐欠佳。

舌象:舌苔腻质胖有齿印。脉象:脉细弦。

辨证分析:表虚不固,风寒袭肺。

治则治法:温阳宣肺。

处方:川桂枝6g 葛根9g 赤芍18g 白芍18g 细辛6g 嫩射干9g 蝉衣6g 川芎9g 石菖蒲9g 青皮9g 陈皮9g 姜半夏9g 佛耳草12g 蚤休9g 江剪刀草15g 生甘草9g 7剂

中医诊断:咳嗽(风寒型)

西医诊断:气管炎

二诊:98年11月9日。

药后咳嗽缓解,唯寐不佳依然。拟前方加淮小麦30g 炙甘草9g 炒枣仁9g 7剂

三诊:98年11月16日。药后诸症缓解,拟玉屏风散巩固之。

按:本例患者,反复咳嗽,怕冷而舌胖有齿印,邵师认为此乃表阳不足,外邪久留,拟桂枝汤加味治疗而获佳效。

案十五、付××,女性,65岁。

初诊:1997年4月15日。

主诉:反复咳嗽20余年,发作3月。

现病史:反复咳、痰二十余年,每于季节变化则发,常用抗菌素有效。近来咳嗽三月,痰少,用多种抗菌素无效,。刻诊:呛咳阵作,痰少、口干、腰酸。咳剧则小溲自漏。

舌象:苔少质红。脉象:脉弦细。

实验室检查: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

辨证分析:肝肾不足,木火刑金。

治则治法:平肝补肾而泻肺止咳。

处方:桑叶9g 桑白皮9g 桑寄生12g 桑椹子9g 女贞子12g 麦冬12g 五味子5g 平地木30g 车前草12g 七剂

中医诊断:咳嗽(肝肾不足型)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

二诊:1997年4月21日。

药后咳嗽明显好转,再拟前方加玉屏风散之意7剂。

三诊:药后咳嗽尽除,拟前方14剂巩固。

按:患者久咳后出现阵发性呛咳,少痰、口干、腰酸、苔少质红脉弦细。邵老认为患者咳嗽乃系肝肾阴亏津少,木火刑金。故选用他自己创立的三桑汤为主,即桑白皮、桑椹子、桑寄生以清泄肺热,平补肝肾。再配以养阴生津泻热之品。综观全方,见咳而不止咳,但却收到很好的疗效。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源及整体治疗观。

案十六、黄××,男,70岁。

初诊:1997年5月7日。

主诉:反复咳嗽10余年,加剧2~3年。

现病史:十余年来每逢冬季咳嗽、咯白色泡沫痰,近2~3年呈全年发病,清晨咯白色泡沫痰,每天约50毫升。曾做支气管镜检查为阴性,肺功能测定正常,胸片:两肺纹理增深,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经中医多方治疗一年症状无改善。刻诊:痰白如泡沫,易汗,易感冒,头昏耳鸣,口苦咽痒,腰膝酸软。

舌象:苔薄腻质红而干。脉象:脉小弦。

检查:咽充血,淋巴滤泡增生。听诊:两肺呼吸音正常。

辨证分析:表邪内郁,少阳枢机不利,肺失宣肃,久病及肾。

治则治法:疏肝益肾,佐宣肺化痰。

处方:柴胡9g 前胡9g 赤芍18g 白芍18g 细辛4.5g 平地木30g 功劳叶12g 青皮9g 陈皮9g 姜半夏各9g 桑椹子9g 桑寄生12g 女贞子12g 杜仲9g。 7剂

二诊:5月14日,咳嗽咯痰减少,仍感咽痒,前方加玉蝴蝶4对,蝉衣6 14剂

三诊:5月28日,诸证缓减,原方再服14剂。

四诊:6月12日。患者告知:咳嗽、咯痰己缓解百分之九十以上。再拟原方加黄芪15g,防风9g,苍术12g 白术12g,米仁18g,茅根30g 芦根30g。调治二月,证情霍然,随防半年未复发。

按:久咳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特征。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在灵活的辨证中,重视从肝治咳是邵师临床治疗中的一大特点。邵师认为咳常为表邪内郁,少阳枢机不利,以致肺失宣肃,气血、津液流通输布受阻,痰饮停聚。证见:咳嗽胸闷、两胁胀疼、寒热往来、口苦咽干、面红头昏,苔薄白或白腻,舌边红,脉弦。此证用一般的宣肺止咳药往往失效,邵师则喜用柴胡配前胡,以柴胡疏散少阳郁热,转少阳枢机,配前胡宣达肺气,润肺化痰,并可防柴胡燥烈伤津。临床根据不同症状,一法之中还可化裁百法,异曲同工,治慢支久咳良有神效。如:兼感风邪者可与荆芥、防风、羌活、独活配伍,取荆防败毒散之意:兼表症者可与桂枝、白芍配伍,取柴胡桂枝汤之意:兼痰热内结者可与黄芩、枳实配伍,取大柴胡汤之意:兼肝气郁结甚者可与枳壳、香附、青皮、陈皮配伍,取柴胡疏肝散之意:兼有寒饮者可与细辛配伍:兼有肝肾不足者可与桑椹子、桑寄生配伍,凡此种种,不一枚举。体现了中医灵活的辨证思路。

案十七、罗~,男性,38岁。

初诊:1997年4月24日。

主诉:反复咳嗽史七年余,加重半年。

现病史:自七年前起每遇秋冬季节咳嗽,治疗大多以西药或中成药治疗为主,咳嗽时缓时作,病程常在3个月至半年。半年前感冒后咳嗽又起,并出现痰中带血,X线诊断为:支气管周围炎、右中肺轻扩张。经抗感染和止血治疗,痰血止,但咳嗽反复不止,伴有痰多色黄,胸闷脘胀,头身困重,纳少,大便偏溏、有时一日二次。过去史:吸烟史20年,十二指肠溃疡史12年,平时饮食起居无定时。

舌象:舌苔黄腻。脉象:脉濡滑。

检查:面色萎黄,二肺听诊呼吸音粗糙,腹软,中腹部轻度压痛。

辨证分析:湿热内蕴,肺失清肃。

治则治法:清肺止咳,健脾化湿。

处方:桑叶9g、桑白皮9g、鹿含草18g、黄芩18g、黄荆子9g、平地木15g、开金锁9g、佛耳草18g、全瓜蒌9g、青皮9g、陈皮9g、姜半夏9g、炙紫菀9g、焦六曲9g、谷芽9g、麦芽9g 7剂。

中医诊断:咳嗽(肺热夹湿)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

二诊:5月2日

一周后诉咳嗽曾有两天减轻,之后又复加:痰仍较多,但色转白:舌苔示黄腻减轻。

原方去开金锁、紫菀,加川厚朴4.5g、猪苓12g、茯苓12g、白术15g 14剂。

三诊:5月16日。二周后舌苔转薄,咳嗽明显好转,且胃纳渐增,精神振作。再以六君子汤加减调适。

案十八、方×,女性,43岁。

初诊:98年3月12日

主诉:咳嗽一月余,加重一周。

现病史:自诉经常反复咽痒干咳,且每遇工作紧张,思虑过度或烦躁不悦时发作频繁。本次发病也由于疲劳后起病,服用过多种抗生素和止咳中成药欠效。周前咳嗽加剧,主要是干咳,有气冲咽喉的感觉,咽干声嘶,头痛头胀,胸闷纳呆。

舌象:苔薄少津,舌偏红。脉象:脉细弦。

辨证:肝郁气逆,肺失肃降。

治则治法:疏肝宣肺,降逆止咳,佐以祛风活血,和胃止痛。

处方:川楝子12g,炒延胡索9g,西青果9g,广郁金9g,柴胡9g,前胡9g,

赤芍18g,白芍18g,平地木30g,功劳叶12g,葛根9g,川芎9g,白芷9g,焦六曲9g,谷芽9g,麦芽9g,荆芥9g,防风9g,石菖蒲9g。 7剂

中医诊断:咳嗽(气郁型)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二诊:3月19日

一周后咳嗽明显好转,再以原方加黄芪15g 白术15g 14剂

三诊:4月3日

咳嗽缓解,门诊随访半年,效果持续。

按:该患者从事营销职业,由于工作紧张和思虑过度经常咳嗽,根据临床症状和体证考虑为慢性咽炎合并慢性支气管炎。邵师辨证属肝郁气逆型咳嗽,治拟金铃子散为主方疏肝理气,行滞消郁;西青果清肝利咽,以清咽喉之郁热;柴胡,前胡一升一降,使气机通畅:赤芍,白芍一走血一走气,调和营卫气血;平地木,功劳叶平肝清肺,化痰止咳,葛根,川芎,白芷,荆芥,防风祛风活血,解肌止痛;焦六曲,谷芽,麦芽,石菖蒲和胃醒脾。诸药合作,使肝气得平,肺气得降,营卫调和,气机通畅。

案十九、黄××,男性,72岁。

初诊:98年1月5日

主诉:咽痒干咳四十年。

现病史:有慢性咽炎四十余年,平时容易感冒,且经常出现咽喉干痛,喉中作痛的症状。来诊时诉晨起白痰少许,咽干喉梗不适,时有呛咳,畏寒,易出汗,耳鸣腰酸,胃纳一般,大便正常。

脉象:苔薄,舌偏暗红。脉象:脉弦细。

辨证:肺肾两虚,肝郁气逆。

治则治法:补肺温肾,疏肝利咽。

处方:黄芪15g,防风9g,白术15g,川楝子12g,延胡索9g,平地木30g,女贞子12g,黄精12g,猪苓12g,茯苓12g,补骨脂12g,巴戟天9g,山茱萸肉9g,蝉衣4.5g,炙蜂房9g。十四剂

中医诊断:咳嗽(肺肾不足,肝郁气滞型)

西医诊断: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

二诊:1月19日。

服用十四帖后,咽喉梗塞明显好转,再易邵师自拟的“三桑汤”(桑叶9g,桑椹子12g,桑寄生12g)为主方,并结合原方十四剂。

三诊:2月3日。

治疗二周后,咽喉不适症状消失。之后,病人仍坚持服用中药近一年,自觉几十年的顽疾已基本消除,感冒次数明显减少,畏寒,耳鸣腰酸症状较往年大有好转。

按:该患者以前从事轮船冷气机的维修工作,咽喉部经常受阴寒之气侵袭而感到不适,久而久之导致了慢性咽喉炎。由于患者缺乏重视咽喉部的保护和积极治疗,

形成顽疾,难以根除。现已古稀之年,五脏机能本趋衰,所以难以抵于风寒之袭,便经常感冒,或引发痼疾。邵师以为该患者的辨证治疗,当着重于肺、肝、肾三脏。其理一:咽喉居于肺之上端,是肺之门户;肝经循喉后而入咽颡:肾经则“循咽喉,挟舌本”,说明三脏和咽喉在生理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理二:肺主卫而统一身之表,肺之亏虚则难行其职,故“易感冒,易出汗”;寒气伤阳,患者有长年接触阴寒之气的既往史,又适古稀之年,肾阳日亏,故见“畏寒,耳鸣腰酸”;阴寒之气郁于喉则“咽喉干痛,喉中作梗”,古曰:“气郁者,肝郁为先”。据于二理,且患者来诊时尚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因而采用标本兼顾,虚实同治的方法:先用玉屏风散、黄精、猪苓、茯苓补肺固表;金铃子疏理肝郁之气;杜仲、补骨脂、巴戟天、山茱萸肉、女贞子调补肝肾,填补命门;平地木、蝉衣、蜂房平肝利咽。再用“三桑汤”调治肺、肝、肾三脏,使得三脏相互佐使,发挥有效的功能。

案二十、戴××,女,12岁。

初诊:97年5月28日。

主诉:哮喘病史4年,加剧3天。

现病史:自93年10月感冒后,咳嗽,哮喘发作。以后每年于季节转变时即要发病,对症治疗以后可缓解。2天前哮喘又发,甚剧。经急诊处理后症状略有缓解。幼时曾患奶癣,有过敏性鼻炎史10年。平时易感冒,咳嗽,怕热,易出汗,乏力。刻诊:哮喘晚甚,咯痰不畅,鼻痒,大便2到3天一行,寐少,口干舌红,脉小弦,。证属腑气不通,鼻窍失宣,心神失宁,肺气上逆。治拟理气通腑,宁神开窍,宣肺平喘。

桑叶、桑白皮各9g 炙麻黄9g 赤芍、白芍各18g 细辛4.5g 嫩射干9g 胡颓叶9g 淮小麦30g 炙甘草9g 炒枣仁9g 粉丹皮9g 辛夷4.5g 黄芩9g 路路通9g 瓜蒌仁12g 枳壳、枳实各9g 七剂

二诊:6月4日。

药后寐安,便畅,鼻痒缓,苔薄,脉小弦。拟前法消息,巩固疗效。

黄芪9g 防风9g 白术9g 炙麻黄9g 川桂枝6g 赤白芍各18g 细辛 4.5g 嫩射干9g 胡颓叶9g 粉丹皮9g 辛夷4.5g 苦参9g 黄芩9g 路路通9g 14剂

三诊:6月18日。药后症情稳定,随访一年,哮喘未发。

按:肺开窍于鼻,临床所见哮喘病人合并过敏性鼻炎、大便不通、汗多者众多,这与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相一致。邵师通过宣窍、通腑、宁神、上汗诸法使哮喘缓解,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治疗观。

案二十一、魏××,女,9岁。

初诊:1998年7月7日。

主诉:哮喘病史7年,发作3月。

现病史:自2岁起发哮喘,以往于春秋多发。出生时有奶癣及过敏性鼻炎。今年4月份发哮喘自今未能控制,在外院服中药不佳。刻诊夜喘较甚,打嚏,咽痒怕热,咳嗽痰多,便调,纳可。

舌象:舌尖红苔薄。脉象:脉弦细。

听诊:两肺干罗音,咽壁充血。

辨证分析:肺热痰郁,宣肃失司。

治则治法:清肺化痰。

处方:桑叶、桑白皮各9g 黄芩9g 辛夷4.5g 路路通9g 麻黄根9g 青陈皮各9g 姜半夏9g 射干9g 胡颓叶9g 炙款冬9g 苍耳子6g 广木香9g 蝉衣4.5g 玉蝴蝶4对 银杏4枚 佛耳草9g 地龙9g 7剂

中医诊断:哮喘(热喘型)

西医诊断:过敏性哮喘

二诊:98年7月14日。

药后咳喘有所缓解再拟前方加苦参9g 焦六曲9g 谷麦芽各9g 7剂

三诊:98年7月21日。

哮喘缓解,拟前法巩固。前方21剂。

四诊:98年9月1日。

时入秋季,哮喘又发,服前药已不能控制,拟宣肺化痰。

麻黄根9g 炙麻黄9g 川桂枝4.5g 赤白芍各12g 细辛4.5g 射干9g 胡颓叶9g 川芎9g 石菖蒲9g 炙款冬12g 蝉衣4.5g 炙蜂房9在 地肤子9g 苦参12g 7剂

五诊:98年9月7日。

药后哮喘停发,拟前方加防风9g 白术15g 14剂巩固疗效。

案二十二、顾×× 女 41岁。

初诊:97年4月7日

主诉:咳嗽4月余,伴气急胸闷1月。

现病史:感冒咳嗽4月余,曾用中西药治疗无效,近一月来伴气急胸闷,西医诊断:喘息型支气管炎。刻诊,患者咳嗽频作,痰多色白,伴胸闷气急而喘,大便干结,不畏寒。苔厚腻而糙,脉小弦。症属肝疏不畅,肠燥痰蕴。治拟疏肝润肠。

柴胡、前胡各9g 赤芍、白芍各18g 细辛4.5g 平地木30g 功劳叶9g 青皮、陈皮各9g 姜半夏9g 姜竹茹9g 车前草18g 江剪刀草30g 蚤休9g 半边莲30g 佛耳草12g 瓜蒌仁9g 枳壳实各9g 七剂

二诊:97年4白14日。

服药后,咳喘尽除,痰量明显减少,大便通畅,苔腻尽化,胸已不闷。苔薄,脉细。拟益肺补肾,健脾化痰之剂,扶正固本,巩固疗效。

黄芪15g 防风9g 苍术、白术各12g 猪苓、茯苓各18g 米仁18g 江剪刀草30 g 孩儿参12g 杜仲9g 女贞子12g 姜竹茹9g 蚤休9g

按: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六腑以同为用”。腑气不通,常用导致气滞痰壅,肺气上逆,发为喘咳。本例患者,证见大便不通,胸闷气急而喘,苔腻而糙,邵师认为,此乃气滞肠燥,治当疏肝理气,润肠通便,疏肝以柴胡、白芍、枳实为要药,润肠以瓜蒌仁、枳壳为常用。患者服药后,随着腑气的通畅,全身气机随之疏通,从而使上逆之肺气得以通降,诸症得平,充分体现了中医脏腑相关理论的临床价值。

案二十三、曹××,男,50岁。

初诊:1998年7月20日。

主诉:咳嗽2月,伴气喘。

现病史:患者感冒后咳嗽2月,伴轻度气喘,曾用抗生素静脉点滴,时好时坏,不能完全缓解。刻诊:咳嗽气喘,痰多色白,上楼气急,稍畏寒,口干欲热饮,便调,纳可,寐安。

舌象:苔薄黄。脉象:脉弦细。

X线诊断:慢支,肺气肿。

辨证分析:风寒束肺,郁而化热。

治则治法:温清并用,宣肺化痰:

处方:炙麻黄9g 麻黄根9g 川桂枝6g 赤芍、白芍各18g 细辛4.5g 射干9g 胡颓叶9g 青皮、陈皮各9g 半夏9g 蚤休9g 佛耳草12g 辛夷4.5g 黄芩9g 路路通9g 7剂

中医诊断:咳喘(风寒郁热型)

西医诊断:喘息型支气管炎

二诊:7月27日。

药后喘咯平,仍痰多,怕冷,前方加熟附块9g 柴前胡各9g 平地木30g 功劳叶12g 7剂

三诊:8月3日。

药后喘平咳止,拟健脾补肾法以善其后。

党参12g 苍术、白术各12g 猪苓、茯苓各12g 当归12g 赤芍、白芍各18g  款冬12g 江剪刀草15g 射干9g 胡颓叶9g 青陈皮各9g 姜半夏9g 女贞子12g 杜仲9g 仙灵脾9g 狗脊12g 14剂

案二十四、祁××,男,11岁。

初诊:1997年4月1日

主诉:哮喘史7年,发作一周。

病史:哮喘病史7年,幼年曾患奶癣,4周时患间质性肺炎,以后每逢春秋季节气候转变对即发哮喘,发病时有咳嗽,略黄痰少量,汗多,平时易打喷嚏,以清晨为主。夜间梦多。刻诊:喘促,气急。鼻痒,痰黄。不怕冷,易感冒。

舌象:苔薄。脉象:脉小滑。

检查:两侧鼻粘膜肿胀。听诊:两肺少许干罗音。

辨证分析:肺气不宣,痰阻气道,肺失宣肃。

治则治法:宣肺通窍,化痰平喘。

处方:桑叶、桑白皮各9g 黄芩18g 辛夷4.5g 路路通9g 嫩射干9g胡颓叶12g 炙款冬9g 瓜蒌仁9g 淮小麦30g 麻黄根9g 蝉衣4.5g 玉蝴蝶4对 川芎9g 石菖蒲9g 7剂

中医诊断:哮喘(热喘)

西医诊断:过敏性支气管炎

二诊:4月8日。

服药后痰黄转白,稍喘,拟前方加减:

前方去桑叶皮、瓜蒌仁、款冬、蝉衣、玉蝴蝶。加黄荆子9g 青陈皮各9g 炙甘草9g 炒枣仁9g 粉丹皮9g 7剂

三诊:4月15日。

服药后哮喘平息,鼻炎亦明显减轻。听诊:两肺干罗音消失,拟攻补兼施。黄芪15g,防风9g,苍术、白术各9g,云茯苓12g,川芎9g,嫩射干9g,胡颓叶9g,粉丹皮9g,孩儿参12g,石菖蒲9g,女贞子9g,7剂

按:患者自幼有过敏体质,4岁开始发哮喘。初诊见痰黄、不怕冷,症属热喘。方用桑白皮、黄芩清肺热,辛夷、路路通宣窍通鼻。麻黄根既有宣肺平喘又有止汗功用配淮小麦宁神止汗,加蝉衣、玉蝴蝶、嫩射干利咽平喘,款冬、瓜蒌仁化痰平喘,石菖蒲开窍平喘,胡颓叶敛肺平喘,川芎活血平喘。二诊,见痰转白,故去桑白皮加黄荆子加强平喘力度。三诊见哮喘缓解,拟攻补兼施,既健脾益气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又平喘而抗气道变应炎症。综观整个治疗过程,邵师以中医药性与现代药理相结合,辨证运用被现代药理证实的具有抗变应为症的药物,从而获得了快速的平喘疗效。

案二十五、胡××,男,38岁。

初诊:1997年9月12日。

主诉:反复咳喘20余年,加剧半年。

现病史:患者自幼患奶癣及过敏性鼻炎,12岁开始哮喘,以后每年春秋季均有发作,近半年来呈持续发作。曾用多种平喘解痉之西药,初用有效,现已无明显效果。刻诊:哮喘发作,胸闷烦痒,干咳烦躁,唇色紫暗。

舌象:舌质干紫少津。脉象:脉弦细。

检查:听诊两肺闻及干罗音。

辨证分析:肺失宣肃,气滞血瘀。

治则治法:宣肺解郁,行气活血。

处方:黄荆子9g 炙麻黄9g 柴胡、前胡各9g 赤芍、白芍各18g 川芎6g 石菖蒲9g 藿香9g 地龙9g 细辛6g 杜衡6g 嫩射干12g 胡颓叶12g 炙款冬12g 蝉衣6g 7剂

中医诊断:哮喘(气滞血郁型)

西医诊断:过敏性哮喘

二诊:1997年9月18日。

药后哮喘轻度减轻,白天基本不喘,夜间微喘。再所前方14剂。

三诊:1997年9月13日。

哮喘基本缓解,拟前方加玉屏风散巩固疗效。

按:邵师认为患者病情缠绵,久治不愈,情绪郁结,肺气不宣,气滞血瘀。方中黄荆子,炙麻黄,前胡,嫩射干,蝉衣定肺利咽:柴胡、白芍、藿香、石菖蒲、细辛、杜衡疏肝解郁,芳香开窍:川芎、赤芍、地龙、款冬行气活血,宽胸解痉。诸药配合则气血流畅,呼吸自然,哮喘可平也。

案二十六、陈××,女,53岁。

初诊:1998年5月19日。

主诉:哮喘病史11年,加重2月。

现病史:18年前鼻囊肿术后咳嗽半年引发哮喘,之后每年9月份发作。96年乳癌术后,哮喘发作尤频,无季节性。近2~3月,每天下午起病,用地塞米松,博利康尼,酮体芬等不能完全控制症状。刻下:哮喘夜甚,不能平卧,伴胸闷心悸,汗多,尿频,便溏。

舌象:苔薄黄腻。脉象:脉弦。

听诊:两肺干罗音。

辨证分析:痰湿阻滞,肺失宣肃。

治则治法:宣肺化湿。

处方:黄荆子9g 桑叶、桑白皮各9g 茵陈9g 银杏4枚 嫩射干9g 藿香9g 柴胡、前胡各9g 平地木15g 苦参9g 蝉衣6g 玉蝴蝶4对 胡颓叶9g 地龙9g 生甘草9g 7剂

中医诊断:哮喘(痰湿型)

西医诊断:过敏性哮喘

二诊:5月26日。

药后喘缓而自停激素,哮喘平起,痰不畅,拟前方加辛夷6g 黄芩18g 川芎9g 石菖蒲9g 川厚朴6g 7剂

三诊:98年6月2日。

近期化疗,喘甚伴下肢浮肿,拟前方加:陈葫芦30g,猪茯苓各12g,防己9g,苍白术各12g 7剂

四诊:98年6月10日。

哮喘和浮肿均有缓解,再拟前方加减。

黄荆子9g,川桂枝6g,赤芍、白芍各18g,细辛6g,青皮、陈皮各9g,姜竹茹9g,姜半夏9g, 石菖蒲9g,川芎9g,桑叶、桑白皮各9g,谷芽、麦芽各9g,焦六曲9g,猪苓茯苓各12g,防己9g,陈葫芦30g,嫩射干9g,胡颓叶9g 14剂

五诊:98年6月30日。

药后哮喘缓解,拟益肺补肾。

黄芪15g,防风9g,白术15g,孩儿参12g,女贞子12g,川桂枝6g,赤芍、白芍各18g,细辛6g, 杜仲9g,桑叶皮各9g,桑椹子9g,桑寄生12g,平地木30g,陈葫芦30g,车前子15g

六诊:98年10月12日。

前方加减服用三月余,哮喘一直未发。

案二十七、谢××,男,67岁。

初诊:1998年9月29日。

主诉:咳嗽,气喘4月余。

现病史:四月前感冒后咳嗽,气喘,胸片示:左下肺炎症。用抗生素治疗后炎症基本好转,但咳嗽仍作,夜间气喘。服用博利康尼,氨茶碱无效。刻下:咽痒咳嗽,夜间气喘,不怕冷,易汗,口干欲冷饮,胸闷,纳可,便调。有高血压病史40年。

舌象:苔薄,质偏红。脉象:脉细滑。

听诊:两肺少量干罗音。

辨证分析:肝肾不足,肺热肝旺。

治则治法:平肝清肺。

处方:桑叶、桑白皮各9g,桑椹子9g,桑寄生12g,平地木15g,功劳叶15g,黄芩18g,鹿含草18g,青皮、陈皮各9g,柴胡、前胡各9g,姜半夏9g,佛耳草9g,江剪刀草30g,炙紫菀9g 7剂

中医诊断:咳喘(肝郁肺热)

西医诊断:喘息型支气管炎

二诊:1998年10月8日。

药后仍咳嗽,气喘,痰多。治拟宣肺化痰平喘。

黄荆子9g 桑叶、桑白皮各9g 麻黄根9g 青陈皮各9g 鹅管石18g 猪苓、茯苓各12g 胡颓叶12g 川芎9g 石菖蒲9g 补骨脂12g 石决明9g 平地木15g 炙款冬12g 防己9g 苏子、苏梗各9g 莱菔子9g 徐长卿15g 14剂

三诊:1998年10月27日。

药后痰少喘平,苔薄脉细。拟前法。

前方加仙灵脾12g 14剂

按:喘支先按西医清热消炎法治之无效,继而拟中医喘证论治,用中医宣肺化痰法而获效,显示临床思路的灵活性。

案二十八、冯×,男,73岁。

初诊:1997年6月24日。

主诉:反复咳、痰、喘史十余年,加剧二年。

现病史:反复咳、痰、喘史十余年,以冬季发作为多。发作时咳嗽,痰多,气喘明显。发作缓解时仍感气急,动则益甚。近二年气急尤为加重。平时感胸闷,心慌,腰酸。下肢无浮肿,纳可,两便调。刻下痰多,咳嗽,气急甚,口干。

舌象:苔薄质红。脉象:脉细滑。

检查:两肺呼吸音低,局部少量鼾音。

辨证分析:痰热恋肺,肾气不足。

治则治法:宣肺化痰,补肾纳气。

处方:黄荆子9g,桑叶、桑白皮各9g,青皮、陈皮各9g,姜半夏9g,嫩射干12g,胡颓叶12g,川芎9g,石菖蒲12g,鹅管石18g,冬瓜仁9g,炙紫菀9g,桑寄生12g,桑椹子9g,杜仲9g,女贞子9g

7剂

中医诊断:哮喘(上实下虚型)

西医诊断:喘息型支气管炎

二诊:6月30日

服药7剂后,咳嗽、咯痰、气喘均有缓解,听诊鼾音消失。守方14剂

三诊:咳嗽、咯痰基本消除,气喘明显改善。再拟前方去黄荆子加仙灵脾12g 牛膝12g 补骨脂12g,调治两月。

四诊:9月5日。

已无明显气急现象,随访至今依然。

按:慢性支气管炎病程日久,见喘促者众多。邵师认为喘有虚实之分,但临证所见,常虚中有实,实中夹虚。治当攻补兼施,宣肺纳肾兼之。只是根据临床情况有所偏重耳。

案二十九、吴×× 男 60岁。

初诊:1998年2月12日

主诉:慢性咳、痰、喘史十余年,发作二月。

慢性咳、痰、喘史十余年,冬季、早春易发。刻诊:咳嗽而喘,胸闷气急,心烦口苦,痰黄而粘,面潮红略有浮肿,大便干结。

舌象:苔黄腻。脉象:脉弦。

胸片:慢性支气管炎。

辨证分析:肝郁化火,肺热炽盛。

治则治法:疏肝清肺利水。

处方:柴胡、前胡各9g,赤芍、白芍各18g,平地木18g,青皮、陈皮各9g,姜竹茹9g,姜半夏9g,六月雪12g,瓜蒌12g,枳壳、枳实各12g,车前草18g,防己9g,猪苓、茯苓各18g,黄芩18g7剂

中医诊断:咳嗽,喘证(肝肺郁热)

西医诊断: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源型心脏病。

二诊:1998年2月19日

服药7剂,咳喘明显缓解,面浮尽退。守方十四剂。

三诊:咳喘基本缓解,无明显浮肿,前方加玉屏风散,六君子汤及杜仲,狗脊之品,培补肺脾肾以巩固疗效。

按:平素肝气郁结型病人,由于气机不畅也可影响肺的宣肃功能而使水饮停聚,上迫为喘,外溢为肿,且气机不畅最易郁而化火。此型常见于慢支伴急性感染。本例病人咳喘气急、痰黄,伴胸闷、口苦心烦,面潮红、大便干结乃一派肝郁化火之象,邵师用大柴胡汤加味,并重用黄芩以疏肝清肺,理气化饮。再与活血利水之剂合用,使喘肿得以明显的缓解。

案三十、吴延平 男 60岁。

初诊:1998年2月12日

主诉:慢性咳、痰、喘史十余年,发作二月。

慢性咳、痰、喘史十余年,冬季、早春易发。刻诊:咳嗽而喘,胸闷气急,心烦口苦,痰黄而粘,面潮红略有浮肿,大便干结。

舌象:苔黄腻。脉象:脉弦。

胸片:慢性支气管炎。

辨证分析:肝郁化火,肺热炽盛。

治则治法:疏肝清肺利水。

处方:柴胡前胡各9克 赤芍白芍各18克 平地木18克 青皮陈皮各9克 姜竹茹9克 姜半夏9克 六月雪12克 瓜蒌12克 枳壳枳实各12克 车前草18克 防己9克 猪苓茯苓各18克黄芩18克 七剂

中医诊断:咳嗽,喘证(肝肺郁热)

西医诊断: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源型心脏病。

二诊:1998年2月19日

服药七剂,咳喘明显缓解,面浮尽退。守方十四剂。

三诊:咳喘基本缓解,无明显浮肿,前方加玉屏风散,六君子汤及杜仲,狗脊之品,培补肺脾肾以巩固疗效。

按:平素肝气郁结型病人,由于气机不畅也可影响肺的宣肃功能而使水饮停聚,上迫为喘,外溢为肿,且气机不畅最易郁而化火。此型常见于慢支伴急性感染。本例病人咳喘气急,痰黄、伴胸闷、口苦心烦,面潮红、大便干结乃一派肝郁化火之象,邵师用大柴胡汤加味,并重用黄芩以疏肝清肺,理气化饮。再与活血利水之剂合用,使喘肿得以明显的缓解。

验方

一、川芎平喘合剂

组成 川芎12g 赤芍15g 白芍15g 当归9g 丹参9g 黄荆子9g 胡颓叶12g 细辛4.5g 辛夷4.5g 生甘草6g

主治 支气管哮喘

按: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病理基础是气道变应性炎症及炎性介质的释放,川芎平喘合剂中以川芎,丹参,赤芍,白芍,当归活血化瘀行气,改善微循环,拮抗血小板聚集,可抑制哮喘有关介质的释放,降低血粘度,并能降低肺动脉高压和肺循环阻力,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川芎,丹参还能促进动脉壁PGI2物质生成,扩张微血管,组织器官供血状况,方中辛夷、细辛有宣肺通窍,祛风止咳之效,胡颓叶、黄荆子有敛肺宽胸,解痉平喘之功,这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上不仅可以缓解发作期症状,也是针对病因病理进行治疗。

二、平咳化痰合剂

组成 苍术10g 川厚朴10g 陈皮10g 姜半夏10g 炙甘草10g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哮喘等病表现为肺系痰咳嗽湿阻的病症。

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阳不振,运化失司,水湿留聚,湿胜生痰,上渍于肺,影响气机的出入,肺失宣肃则引起咳嗽。邵师用健脾燥湿法治疗此类咳嗽,健脾以宣肺,即“培土生金”之意,燥湿以化痰浊,是标本兼顾之治。全方以平胃散合二陈汤为基础,苍术燥湿健脾为君,配以理气宽中,降逆化痰的川厚朴、陈皮、姜半夏为佐。临诊时兼气急加麻黄,苏子,痰多壅盛加南星,杏仁,胸闷加枳壳,瓜蒌。

三、芩部丹片剂

组成 百部12g 黄芩18g 丹参12g

主治 耐药性开放性肺结核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按:肺结核病治疗以往大多从“阴虚”着手,但单纯以养阴为治的抗痨效果并不理想,邵师认为肺结核病的阴虚是由于“火旺”津液消耗之故。只有用清肺泻火的方法才能去除病根。但是肺结核的病理改变以浸润、纤维增殖和干酪样坏死为主,常引起病灶周围淋巴血管中断,药物不易进入,邵老拟方芩部丹,方中黄芩、百部清肺泻火,丹参行瘀生血,使抗结核的疗效更为确切。临床如遇有兼症多的,则以本方汤剂加味治疗。如兼有咯血加茜草根、生侧柏叶、仙鹤草,痰多色黄或具臭味者加鹿含草、鱼腥草、夏枯草、连翘,盗汗者加五味子、糯稻根,自汗不止加黄芪、防风,咳嗽加紫菀,姜半夏,海浮石或车前子。

四、保肺片

组成 补骨脂12g 吐丝子9g 杜仲12g 川续断12g 熟地15g 当归9g 复盆子12g 胡桃肉9g 甘草6g

主治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缓解期

按: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日久,久病及肾,咳逆上气,并伴有肾虚的见症,此时患者肺功能下降,出现阻塞性肺气肿的症状,邵老以补肾纳气法治疗。方中补骨脂,吐丝子,杜仲,川续断,熟地,覆盆子,胡桃肉均为补肾纳气药,当归活血祛瘀,而补骨脂则是一味攻补兼治之药,它既是一味补肾纳气之药,还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实验研究也证实,用补肾法可以增强肺功能,提高膈肌波动幅度,尤其是小气道的功能恢复,防止肺气肿的发展。

五、浊阳化饮糖浆

组成 熟附块9g 姜竹茹9g 葶苈子9g 细辛3g 五茄皮9g 云茯苓9g 陈葫芦18g 白术9g 米仁根18g 黄荆子12g

主治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心病,中医辨证为阳虚型。

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患者,常因感冒而使病情加重,经常出现肺气不宣,脾阳不振,肾阳亏损等阳虚痰饮之症。本方中熟附块温肾纳气,白术,茯苓,健脾益气,黄荆子,细辛温肺祛风,姜竹茹,葶苈子,五茄皮,陈葫芦,米仁根祛除痰饮,肺脾肾同治,使患者咳、喘、痰、饮症状得到缓解和改善。

六、三桑肾气汤

组成 桑白皮9g 桑椹子12g 桑寄生12g 五味子4.5g 黄精12g 补骨脂12g 平地木12g 功劳叶12g 鹅管石12g 老苏梗9g 防己9g 昆布9g

主治 久咳久喘,兼有气阴二虚症状者

按:此方中桑白皮清肺泻热,桑椹子,桑寄生,黄精,补骨脂,五味子,功劳叶,平地木为平补肝肾,鹅管石,老苏梗宽胸宣肺,昆布,防己逐痰利水。全方补中有泻,寓泻于补具有攻补兼施之效。

七、三参养肺汤

组成 太子参12g 玄参12g 沙参12g 黄芪皮12g 车前草12g 胡颓叶12g 海蛤壳18g 款冬9g 黄芩9g

主治 阴虚痰热久治不愈兼有气阴二虚之症者,肺虚型哮喘。

按:此方特点是补肺与止咳平喘化痰药结合为一体。方中太子参益气清补,功似人参而力薄,配沙参、玄参,助其补益气阴之力,黄芪皮益气固表,车前草、海藻、海蛤壳利水化痰,胡颓叶、款冬润肺止咳,苍耳子抗过敏,地龙宣肺平喘。此方还常用于防治青少年肺虚型哮喘。

论文

1000例肺结核的中西医辨证

出处:上海中医学院科研论文汇编 1960年3期1页

中医药治疗对抗痨药物产生耐药性后的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5年9期4~8页

摘要:祖国医学对肺结核的发病、病机和治疗等有一定的认识。我们根据中医治疗肺痨的经验,曾采用清肺泻火、配合扶正法治疗肺结核23例,效果尚好。但这些病例的病灶新旧不等,轻重不一,有些病例还配合西药治疗。为了进一步观察疗效,除结合抑菌试验及动物实验性结核病研究外,选择长期应用西药而痰菌仍为阳性、具有耐药性的空洞型肺结核复治病例,进行了单纯应用中医药治疗观察。

结果表明:(1)长期应用抗痨药物后、痰菌检验仍为阳性、且具有耐药性的空洞型肺结核34例,经用清肺泻火、苦寒祛邪为主,佐以祛瘀通络、适当照顾扶正及对症治疗后,在1~3个疗程中,痰菌阴转者16例(47%),空洞缩小或不显者6例。临床症状改善以胸闷为最佳。(2)肺1号合剂在试管中抑菌试验及豚鼠实验性结核病的疗效观察,说明本合剂有中等度抑菌及治疗作用。(3)略述祖国医学对肺结核发病认识的发展,以及祛邪与扶正的治疗原则。在疗效考核方面,强调痰菌检验阴转的重要性。

中医中药治疗开放性空洞型肺结核93例疗效观察

出处:中国防痨杂志 1966年第7卷第1期27-29页

摘要:一年来我们以同样治疗方法又积累了一些病例,包括以前的34例共有93例(全部都是门诊病人)。兹将治疗方法及结果报告于下。

治疗方法:以3个月为1疗程,复查胸片、血沉及痰,痰菌阴转标准一般为每隔3月浓缩2次、培养1次,结果均阴性者,作为阴转。

接受中医治疗的病例,一律停用西药。根据祖国医学“邪正兼顾”的治疗原则,用下列方法治疗:1.祛邪:以清肺泻火为主,重用百部,黄芩,配以丹参,桃仁。2.扶正:养阴或益气,辨证应用,如黄芪,炙甘草,党参,当归,沙参,麦冬等。3.随症加减:咳剧:前胡,杏仁,海浮石,陈皮,半夏等。气急:苏子,桑白皮等。咯血:仙鹤草,茜草根,侧柏叶,藕节炭等。盗汗:玉屏风散加浮小麦,糯稻根,左牡蛎等。

由于本病为慢性病,病程较长,病情变化较少,所以一般病例或病情较稳定的患者,给服百部、黄芩、丹参、桃仁4味做成的浓缩煎剂,每服20毫升,日服3次。

浓缩煎剂每日量60毫升,内含原药为:百部18g,黄芩9g,桃仁9g。

讨论:肺痨是传染病,治法要从“祛邪”入手;肺痨又是一个慢性病,久病多虚,或因原来体质虚弱,而招致结核的,则适当予以扶正补虚,这是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扶正就是维护正气之虚,祛邪就是祛除病邪之实,而扶正又有助于祛邪,即所谓“扶正达邪”祛邪又有助于安正,即所谓“邪去正安”,两者之间,又存在着相反相成的关系。

在临床实践的逐步摸索中,我们参考了《本草汇言》的百部汤,《理虚元鉴》的清金百部汤及百部清金汤,以及《本草纲目》的一味黄芩汤,重用百部、黄芩、丹参、桃仁,清肺泻火,除蒸祛邪及杀虫祛瘀;对虚证较重病人,则配合养阴或益气之品,邪正兼顾。

上述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自觉症状有所改善。但多数患者的咳嗽容易反复发作,尤其伤风感冒季节,这可能与本文病例多属慢性纤维空洞型病灶有关。症状改善中以胸痛,胸闷,盗汗,潮热见效甚为显著,胸痛,胸闷的改善,对方内有祛瘀通络药物有一定关系;至于盗汗,潮热的消退,应归功于清肺泻火除蒸祛邪,而使结核的中毒症状得到控制。

肺结核疗效的考核指标,除自觉症状外,很重要的是客观的指标如X线胸片、痰菌、血沉及体重等等。但从本文病例来说,X线胸片上病灶改变不大,这是意料中的事,因本文病例多数为长期用过抗痨药而持续排菌的顽固性空洞型患者,病灶多呈纤维化,空洞多为厚壁空洞,病灶已属不可逆性,相反向播散或恶化的机会则比较多,本文93例有2例恶化。我们以痰菌阴转为疗效考核的主要指标,因本文93例均为痰阳性的患者。对这种病例,如能达到症状改善,痰菌阴转,已是最好的效果了。

本文93例,在3个月到1年半内,痰菌阴转者44例,占阴转率47.3%,与1964年底总结的34例痰菌阴转率47%很接近,从34例到93例,病例数扩大了,阴转率保持相似水平,初步体现了疗效的稳定性。

养阴法治疗阴虚型肺结核及其对细胞免疫的观察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0年2期19~20页

摘要:我们在以清肺泻火法为主治疗肺结核病的基础上,同徐汇、卢湾、黄浦等区结防所的同志协作,有意识地选择一批中医辨证有显着阴虚症候群的肺结核病患者,作为治疗、观察对象。兹将资料完整的24例报导如下。

治疗方法:病例选择以五心烦热、咽干口燥、眩晕、潮热、升火、盗汗等为主,至少有三个以上的主症,再结合脉搏、舌苔,符合阴虚标准者填写专题表格,经各项检查后,给服中药协定处方,同时停服西药。

肺阴虚基本方:玄参9g,南沙参、北沙参各9g 麦冬9g 百部15g黄芩9g 丹参9g 夏枯草9g。

肺肾阴虚方:上方加黄精9g 首乌9g 女贞子9g。

兼气虚方:上方加黄芪(或党参)9g 白术9g 功劳叶18g。

日服1剂,水煎服用,服药3个月为一疗程。药后均无明显副作用。

讨论:肺结核俗称肺痨,中医辨证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往往虚实夹杂,寒热交叉。本病为慢性病,所谓“久病必虚”,临诊中阳虚、阴虚均有,以阴虚较多见。朱丹溪曾言:“痨瘵主乎阴虚”清·喻嘉言也认为“阴虚者十之八九”。早在1960年,我们曾对1000例肺结核病患者作了分析,从五脏虚辨证,阴虚病例占66%左右,经过中医辨证用药,临床症状均有显著的好转。本文病例也具体反映了这一点,但机体免疫情况有无改变?我们以淋转率作为指标,进行动态观察。从结果来看,治疗后转化率有明显提高,P值<0.01,且转化率的提高以母细胞为主,说明转化作用较强。

再从肺结核主症潮热与盗汗来分析,治前潮热13例,治后11例消失,2例好转,其淋转率平均增加10.9%(61.8%~72.7%);而治前无潮热的11例,其淋转率基本无改变,仅增加0.8%(63.9%~64.7%。治前盗汗14例,治后有2例减轻,淋转率增加7.6%(64.4%~72%);而无盗汗的10例,治疗前后淋转率改变为4.5%(60.6%~65.1%),亦不显著。

肺结核阴虚证与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试验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1986年1期43~44,28页

摘要:1980年我们观察了阴虚型肺结核病人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用阴虚型基本方治疗后,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显着提高。两年后,我们又测试了浸润型肺结核病人的T淋巴细胞100例及B淋巴细胞50例。结果T淋巴细胞计数的平均值低于正常值,呈虚证的更进一步下降。为了进一步探讨本病与细胞免疫的关系,近年来,我们选用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试验作为观察指标,分析肺结核病阴虚证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

讨论:肺结核病是一个慢性传染性疾病,体质虚弱和病邪入侵,是中西医共同认为的两个发病原因。体质虚弱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而导致抗痨能力低下,免疫功能的减退和失调,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结核杆菌是属于胞内菌的范畴,其毒力与细菌在单核巨噬细胞中存活和增殖能力有关。抗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结核患者的病情和疗效与细胞免疫反应的强弱有关,而与体液免疫反应无关,病情重疗效差的无反应型患者几乎无抗结核菌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个体差异对结核杆菌的免疫效应和疾病表现可以有所不同。细胞侵入人体后,由巨噬细胞吞噬,经过处理提纯细菌抗原作用于T淋巴细胞,使其转化,增殖为致敏T淋巴细胞,遇到相应抗原时,即可释放多种免疫效应因子,来激活和增强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这是T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协同作用的结果。

细胞介导细胞毒性试验,能在体外直接检测效应细胞的杀伤作用。本方法仅3小时短期培养,该细胞毒性作用可能是以直接杀伤为主,但也不能排除通过效应细胞分泌介质进行杀伤的可能性。我们在上海肿瘤研究所《简易短期细胞毒试验》的启示下,进行了上述方法的测定。本文56例浸润型肺结核,其杀伤率为32.1±8.2,显著低于正常值,这与我们过去所做过的肺结核病人淋巴细胞转化率等和严碧涯等测定的活性T淋巴细胞,总T淋巴细胞和吞噬百分率均低于正常值是相一致的。

阴虚型肺结核患者,其CMC平均为30.5±7.6,较正常值更为低下,治后阴虚症状好转,而杀伤率亦提高到35.6±7.2,我们以其中效果较好,而又能不同程度反映结核病中毒症状的盗汗和潮热为例分析对照CMC的变化情况,治前盗汗12例,治后11例有效,及CMC有一定提高(32.125±-35.76±6.5)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异。而潮热13例,治后12例有效,CMC也有提高(29.05±6.8-34.62±7.5,T=3.14,P<0.01)统计学有非常显著差异。

我们认为运用中医阴阳虚实的理论,调理其虚证,平衡其阴阳,以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对本病的防治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基本方中的沙参、麦冬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玄参除上述作用外,现合黄芩、百部(黄芩、百部、丹参原为芩部丹的组成方),夏枯草以加强清肺降火的作用。这对本病潮热升火,脉象细数者所谓阴虚兼有火旺的症候来说,更为确切。

肺气肿74例临床分析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4年5期18-20页

摘要:(1)祖国医学对肺气肿的认识

现代医学对肺气肿分为代偿性、间质性、老年性及阻塞性等。本文资料以阻塞性者为主,一般发病缓慢,往往病变弥漫,常呈进行性发展;然本文病例有慢性喘咳史长达40年之久的,且多数有慢性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等。由于久咳及喘促频作,导致肺内压增高,而引起肺泡过度膨胀破裂,且肺泡间微血管受挤及退化,肺部血管床减少,呼吸功能不足而出现气急、紫绀等缺氧症状。

根据其长久的咳嗽、气急、咯痰等主要症状,似可概括在祖国医学“咳喘”、“短气”、“咳逆上气”等范畴中,如有浮肿等情况,则又与《金匮要略》中所说的“支饮”相近似。

巢氏《诸病源候论·久咳逆上气候》说:“肺感于寒,微者,则成咳嗽,久咳逆气。”指出了久咳而致气急的成因及其发展过程。又说:“虚则邪乘于气逆奔上也,肺气虚极,邪则停心,时动时作,故发则气奔逆乘心,烦闷欲绝,少时乃定,定后复发,连滞经久也。”这更确切地写出了因久病体虚,病邪易侵,多见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可能性。

肺气肿的病程很长;由于久咳伤肺,势必造成肺气不宣、肺阴亏损;肺金不足,引起肾水亦亏;况本病多属高龄患者(平均51岁),更易招致肾虚;肾阳不足不能蒸化水气,重加痰浊的逗留;造成恶性循环,而呈进行性的发展。

临床所见,本病多以肺肾两虚为主,但患者平时痰浊素重,全身抵抗力减低者,尤与脾土不振有关。脾阳不足,则不能及时运化津液,温化痰湿,进一步可导致水湿泛滥;又因土不生金,形成肺气更虚;子病及母,而肾阳更虚。所以在治疗中,除以肺肾为主外,有兼以实脾的必要。

(2)关于辨证分型问题

肺气肿发病缓慢,经过久长;“久病多虚”,故辨证中要特别重视其“虚”。一般在无外感、感染及其它并发症情况下,主要临床表现为短气、呼气延长、声怯、乏力、虚弱等“肾气不纳”的症状,这是肺气肿的基本类型。但临床所见属单纯“肾气不纳”的例子并不很多(74例中占14例),我们认为正气不足者,易受外邪侵袭,故容易得感冒;本文病例“兼感外邪”者有13例,且较素来健康而得外感的患者,其病情重而经过长。本病患者,又多见排痰不易,痰液积滞,表现为“上盛下虚”之症,“上盛下虚”型,根据其兼症不同又分为痰湿、痰热2个亚型;痰湿型的主要表现为:在下虚的基础上,有痰盛胸痞、气逆喘鸣、纳呆倦怠等症状,本型比较常见(74例中占31例)。痰热型的病机主要为痰热恋肺,招致肺部继发感染;临床表现为痰稠壅肺、胸痛发热、喘不得卧等症,近似“肺胀”症候,本文病例较少(仅3例)。

肺气肿患者因肺内压增高,右心负担加重,常并发肺原性心脏病,甚致以心力衰竭而急诊入院的不在少数。本文病例并发肺原性心脏病的有23例,心力衰竭的有7例,临床见症为咳逆、心悸、气上冲胸、端坐呼吸、下肢浮肿等属“阳虚水逆型”,与《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的“支饮”症状很相似。巢氏《诸病源候论·水肿咳逆上气候》说:“肾主水,肺主气,肾虚不能制水,故水妄行,浸溢皮肤而身体肿满,流散不已,上乘于肺,肺得水而浮,浮则上气而咳嗽。”与现代医学所说:肺郁血、全身水肿之病理机制及喘咳之由来相符。

肺气肿病人的脉象以弦滑及小弦滑为多见,其次为沉濡及细弱等虚脉。小沉濡及细脉弱均表示正虚,弦滑是痰浊重,反映了肺气肿病人正气不足、痰浊逗留。带数的脉象除表示肺气肿病人因呼吸功能障碍,增加心率以代偿外,与外感及继发感染亦有一定关系。至于少数(3例)结代脉,则主要发生在兼心脏病的患者。

舌苔方面,一般以腻苔为多见,白腻较黄腻多,尤以根腻为显著,当与痰湿有关。舌质以质紫及质红为多见,舌质紫与缺氧有关,同时肺气肿病人因呼吸代偿的需要,血红蛋白一般偏高,本文病例亦然,有高达18g之多者,是否与舌质紫、红有关,因记录不全,未能肯定,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3)对治疗及治后观察的体会

肺气肿病人体质素亏,痰湿又重,兼感外邪时,发表药温散或寒凉太过,均非所宜。在痰热喘满患者,泻肺药宜适当掌握。

再从类型来观察气急改善情况,无效例以肾气不纳为多(5例中有3例),这说明治本的艰巨性;治标中以兼感外邪型见效最佳,其它二型次之,风寒外袭,病尚在表,而“上盛下虚”或“水湿泛滥”诸型,病情当更进一层,疗效不够满意。

在脉象改变方面,治疗前后相比,数脉显见减少,由30例减为11例;而相对地弦滑及沉濡等虚脉增多;数脉的减少,与气急改善及兼症除去有关;弦滑及沉濡等虚脉的相对增多,正反映了肺气肿的一般基本脉象。

以中医补肾法及保肺功为主治疗阻塞性肺气肿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1966年3期188~189页

摘要:我们以中医补肾法及保肺功(中医气功,参合现代医学的呼吸操)为主,来治疗阻塞性肺气肿,兹将治疗三个月以上资料完整者30例的结果,报道如下。

治疗方法

接受中医及保肺功治疗病例,均排除急性发作患者,治疗原则如下。

一、辨证用药:

1.治标:短期应用,一般在1~2周左右,痰湿重者以治降气化痰或健脾燥湿之剂;痰热重者治以清肺化痰;兼外感者治以宣肺达邪等法。

2.治本:以补肾法为主,一般应用3~6个月左右。1)偏肾阴虚者,症见气逆喘息,耳鸣目眩,心悸少寐或见五心烦热,盗汗颧红,腰酸遗精等,脉细弦滑或弦细,舌质红见剥。治以保肺1号片(首乌、女贞子、龟版、熟地、桑椹子、当归、陈皮等制成)。2)偏肾阳虚者,症见动则气急,怯寒,夜尿频而清长,面色苍白无神,脉沉细或濡细,舌质淡胖或青紫。治以保肺2号片(熟地、五味子、巴戟天、仙灵脾、仙茅、蛇床子、大茴香)。3)肾阴阳两虚者,兼见上述二者主证者,治以保肺3号和(补骨脂,胡桃肉,菟丝子,杜仲,川续断,熟地,复盆子,当归,甘草)。

二、保肺功:病人入院后,经过各项检查及初步处理后,即由专职护理人员教功带功,每日二次。每一周学会准备功(第1~3节)锻炼腹式呼吸,配合吐纳练功,为今后各节主功打下基础;第二周开始教练主功(第4~9节),每天教一节,全程二周教完。第10节为结束功,其中各小节内容可穿插在各节主功之后附教。

以后每日早晚各练功1次,教练人员在旁领功,并及时纠正姿势。

讨论

祖国医学虽然没有肺气肿病名,但依据患者均有长久咳嗽的历史,以及它的主要特征为动则气急,甚则不动亦喘,似属中医“虚喘”范围。前人所说“咳喘”“短气”“咳逆上气”中,也往往包括本病在内。

肺气肿发病缓慢,病程缠绵,势必“久咳多虚”。正虚又易感受外邪,不少病人往往虚实并见。在邪实方面,则以肺气不宣,痰浊逗留,痰热互阻等较为多见。在正虚方面,则以肾虚为主,其病机为肾气不纳,也有少数病人兼见中虚气弱,我们在治疗上也适当予以照顾。前人说“在肺为实,在肾为虚”这一论断,极有参考意义。

本病的治疗,当咳嗽、咳痰等症适当控制后,治疗则往往着重在治虚培本方面,其中补肾法为最基本常法。

肺气肿时治肺补肾,固然可以减轻症状,增强体质,但无论中西医治疗,对这种组织衰退性疾病来说,究竟还是迂迥徐缓。要使病人呼吸状态迅速有所回升,早日恢复劳动能力,不使病情进入完全不可逆的地步,一般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呼吸能力的锻炼,特别是膈肌运动的锻炼(膈肌为主要的呼吸肌,占整个呼吸量的3/4)。

我们除了用中医补肾法作为基本治疗外,特以中医气功参合现代医学的呼吸操,动静结合,整理出一套操练方法,把练意志、练吐纳和手足躯体的体操活动配合起来,使呼吸运动深、长、细、匀,中医气功着重练丹田吐纳,其中包括着锻炼腹式呼吸,在肺气肿的治疗上有重要意义。经上述治法处理后,病人气急症状有很大改善,一般病例在1-2个月后见效。治疗前Ⅳ级气急者有13例,治疗后减为1例(该例X线胸片示纤维条纹阴影较广泛、横膈粘连,.对疗效有影响),且多数病例减为I级和不气急的范围。膈肌活动度左右两侧都有非常显著的改善,膈活动上下1厘米,可有270~350ml空气出入,这对气急病人呼吸生理的调整,有很大帮助。杨氏、汪氏等亦有类似报告。此外,肺功能复查中,亦有一定改进。今后拟加强随访,争取病人主动合作,坚持练功,及时服药,防止感染及伤风感冒,生活规律。总之,以上结果说明,中医补肾法及保肺功不失为一个防治肺气肿的有效方法。

温阳化饮法治疗阻塞性肿气肿

出处:中医杂志 1985年11期33~34页

摘要: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痰液中SIgA的研究,已有散在报道,但对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痰液SIgA则介绍不多,尤其是治疗前后的动态观察更属少见。我们选择中医辨证属阳虚型阻塞性肺气肿患者22例,用温阳化饮糖浆治疗,以观察治疗前后痰液SIgA的改变情况。

痰液SIgA检查结果:治前平均877.30微克/ml,治后平均821.27微g/ml,治疗后降低56.03±92.6微克/ml(P>0.05)。

讨论

阻塞性肺气肿以其久咳喘促等证候群的表现,在祖国医学中往往概括在“咳喘”、“短气”、“咳逆上气”等范畴中,笔者已有论述。因本病有较长的病史,久病必虚,在临床上以阳虚为多见,其虚象 肺、脾、肾三脏为主。患者体质虚损,导致抗病能力低下,其主要病机是“阳虚饮停”,患者肺气不宣,脾阳不振,肾阳亏耗,不能运化水湿痰饮,蒸化水气。而且,本文病例大多系老年患者,平均年龄达61岁,阳气渐衰,尤易痰饮积聚。

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在细胞免疫功能方面,一般是减退的,温补法可以提高其水平。但是,呼吸道局部的免疫功能,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更有其重要意义。而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是呼吸道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呼吸道上皮细胞所分泌,具有凝集颗粒抗原,中和病毒,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而局部SIgA水平的下降,则往往招致感染的结果。

至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病人,其痰液SIgA的改变如何,各说不一。我们用温阳化饮糖浆治疗后,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好转。从痰液SIgA动态观察来看,不同年龄组差别不大,是否与本组病例一般多偏于高年有关。但从病程来看,病程在16年以下的12例,治后SIgA的平均值明显降低,考虑是因为病程在16年以下者,病史相对较短,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破坏尚轻,当肺气肿发病时,IgA分泌增多,温肺化饮糖浆治疗后,咳、痰、喘等症改善后,其SIgA也相应下降。同时,从痰认SIgA与病情的关系来看,也反应了这个情况,起病较急,症状较多的一组,其治前SIgA有所增加,治后下降。相反,治前发病较缓,症状较少的一组,其治疗前后改变就不明显。关于病程在16年以上的病例,其痰液SIgA治后有明显增加,考虑是与随着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病程的延长,反复感染使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损伤较多,以及鳞状上皮化生, “分泌片”生成遭受部分或全部破坏,致使SIgA减少有关,应用温阳化饮糖浆治疗后,可能对支气管粘膜起到一定的修复和保护作用,有利于促进IgA的分泌,这是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阻塞性肺气肿培补肺肾后α1抗胰蛋白酶及纤维结合蛋白的观察

出处:中医杂志 1990年2期39~41页

摘要:α1抗胰蛋白酶(简称α1AT)及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简称FN)系高分子糖蛋白。不少学者认为α1AT的缺乏与肺气肿的发病机理有密切关系,而FN的降低并可导致机体抗病能力的损害。本文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48例中医治疗前后上述二项指标变化的观察,探讨和分析培补肺肾后在阻塞性肺气肿方面的有关机理。兹将结果报道如下:

治疗结果:观察组48例中, 获临床控制2例,显效15例,好转2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8%,显效以上率为35.4%;对照组20例中,获临床控制1例,显效4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有效率和显效以上率85%和25%。两组相比较,其临床主症的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的病情往往反复发作,久咳久喘,为造成肺内压增高而导致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理。本文68例,平均有慢性咳喘史15年左右,久病必虚,健脾补肾为本病扶正治本的一个大法。

鉴于患者往往因体质虚弱,经常容易引起感冒及肺部继发感染,因此,我们在拟定协定处方三参养肺汤中,除孩儿参、玄参、沙参、黄芪补益肺气,滋养肺阴外,配以黄芩、地龙清热解痉,款冬花、车前草、海蛤壳等止咳化痰,胡颓叶更是平喘补肺兼效的一味中草药;三桑肾气汤中除桑椹子、桑寄生、五味子及黄精,补骨脂补肾平肝外,佐以桑白皮、鹅管石、老苏梗泻肺通气,平地木、昆布等豁化老痰,攻补兼施。

用补益肺肾方药后,观察组的治后情况,以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和显效以上率分析均高于对照组。所以笔者等认为在平喘止咳化痰等对症处理上,加入培补肺肾等方药,对有较长病程经过的患者来说是可取的,尤其对容易反复发作或易感冒者更为确切。

分别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α1AT变化结果表明,治后的平均增加值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补益肺肾法治疗肺气肿不仅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而α1AT的提高亦与症状改善相呼应。

早在1963年及1965年,瑞典化学家Laurell及Eriksson已经发现α1AT缺乏与肺气肿有一定关系。不少学者认为分叶核粒细胞和肺巨噬细胞在完成其防御作用时,可释放蛋白溶解酶而损伤肺组织,而血清中另有一种酶抑制物,尤其是α1AT能抑制蛋白溶解酶,使二者保持平衡,这是防止肺气肿发生的决定因素。当然,肺气肿的病理、生理甚为复杂,涉及的因素也很多,而三参养肺汤及三桑肾气汤对肺气肿的防治可能有一定的帮助,值得进一步研究。

FN广泛存在于细胞表面和血浆中,由纤维母细胞和血管上皮细胞所产生,因其与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活力有密切的关系,是维持机体完整和防御功能的重要物质。FN降低与感染有关,感染控制后可回升,其水平严重降低则可能提示预后较差。本文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改变,这是因为影响FN的升降有关因素很多,诸凡病程的长短、感染的程度以及病情的轻重,有无并发症等均有一定关系。

宣肺利水治疗伴有浮肿的阻塞性肺气肿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的动态观察

出处:中医杂志 1988年4期33~34页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常因呼吸困难,气道阻力增加,久则右心负担加重,静脉回流不畅,往往出现浮肿,尤以午后下肢肿、晨起眼皮肿胀为明显,中医称为“喘肿”.我们在专科门诊中,对此类患者除治以宣肺平喘辨证用药外,还重用健脾利水消肿之剂,收到良好效果,并进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动态观察,现报道如下。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经辨证往往以肺气不宣、脾肾亏损为其主要病机,在临床上出现了痰浊阻滞、水湿逗留的症状,治疗方法除宣肺平喘纳肾外,重用健脾利水之剂。

基本方:炙麻黄4.5~9g 川桂枝4.5~6g 大白芍18g 嫩射干12g 北细辛4.5g 炙款冬12g 巴戟天9g 补骨脂9g 云茯苓15g 陈葫芦30g 木防己12g 车前草15~30g。畏寒甚者加附子9g;热重者去桂枝、细辛,加黄芩12g 鲜芦根30g;顽痰不畅者加海浮石18g 平地木18g;高血压者去麻黄 巴戟天,加黄荆子9g 杜仲9g。每日一剂,水煎服。疗程一个月。

服用上述处方时,除个别患者于发生继发感染时加用有关抗生素外,一般均停用西药。

讨论

气喘而兼浮肿者与祖国医学有关书籍记载的“喘肿”较为相似,久咳伤肺,肺气闭塞,失于肃降,则不能通调水道,上则为喘,下则为肿,说明其喘、肿病机的一元性。

这类病人往往伴有痰声漉漉、懒言少气等症候,脉象小滑或弦滑,舌苔白腻,尤以根腻为多见。所以除望诊所见的下肢、眼皮浮肿外,还出现肺部水湿滞留的见证。因此,我们在宣肺平喘外重用利水之剂,治疗后其咳、痰、喘、肿四个主症有明显好转,而且无一例产生副反应。从基本方中可以看出:陈葫芦、茯苓、防己、车前草四味,具有健脾消肿、利尿散结之功,消肿利水而不伤正气,临床证实确有良好的消肿效果。

阻塞性肺气肿伴有浮肿者,除通气功能减退外,往往也有换气功能的障碍。从本组测定结果看,患者已属重度肺气肿。

本组肺功能的各项指标治疗后均无显著性改善,可能与治疗时间较短有关,但从临床症状的改善,尤其是气急和水肿的消退,可能与换气功能的提高有一定的联系。

A-aDO2是测定肺泡与动脉血氧分压的梯度,可以作为综合性反映肺内气体交换效率的一项指标,A-aDO2增大说明肺的氧合机能降低,尤其对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本文病例治疗前A-aDO2的增加是多因素的,但联系“喘肿”的情况看来,肺间质水肿的形成除解剖分流因素外,势必影响VA/Q分布不均 中医宣肺利水法治疗后,随着下肢和眼面浮肿的消除,静脉回流受阻现象改善,提高了气体交换效率。本组病例治疗后PaO2有所提高,尤其是A- aDO2降低非常显著(P<0.01),肺部水饮也必相应减退,与祖国医学“肺野清轻,肺气宣通”则气道流畅,咳、痰、喘症改善的认识是一致的。

支气管哮喘50例临床分析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3年11期13~16页

摘要:支气管哮喘至今还是难于防治的、反复发作性疾病之一。现将我院二年来的住院病例以中医治疗为主的50例分析如下:

讨论

(1)关于病因病机的探讨:有关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见于中医书籍的喘急、气喘、喘咳、咳逆、喘逆、哮喘、哮吼以及上气、短气等门类中。《内经》中论及喘,咳之证者很多,《金匮》更有咳嗽上气篇专论;后世则多把“哮”与“喘”分论,“哮”是指呼吸时候间有痰鸣声为主,“喘”则专指呼吸急促。也就是把《金匮》所说“咳而上气”为喘,“喉中水鸡声”为“哮”,故中医书中所说的哮喘,事实上是包含了一种气急而伴有哮鸣音的症候群,它除了包括现代医学所谓支气管哮喘外,泛指一切能引起“哮喘症”的疾病、如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性哮喘及心性哮喘等,也概括了肺组织大面积损坏性疾病,以致肺功能丧失而引起的呼吸困难等。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甚为复杂,现代医学归之为过敏因素及神经体液学说等 。祖国医学多主张先天的禀赋体质,以及七情六欲所伤、饮食失节,起居失常等因素;张景岳说:“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在饮食失节致病方面,以描述“哮”症的较多,如醋哮、酒哮、盐哮、糖哮等,《赤水玄珠》及《沈氏尊生书》等均有论及。至于病机方面,一般认为以肺肾二脏为主。巢氏《诸病源候论》说:“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具体说明了因支气管痉挛(肺管不利)而引起呼吸道不通畅(气道涩)的呼吸困难。祖国医学理论中,按五行而论,肺与肾为母子关系;肺为气主,肾为气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支气管哮喘症久病之后,以致肺气虚而“金不生水”,损及肾的机能,出现“肾不纳气”的症状;临床上往往见到在屡发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常伴有肺气肿甚至导致肺性心脏病的并发症。本文病例中有合并肺气肿者10例,亦或多或少具有近似“肾不纳气”之证,在治疗中亦往往要照顾到肾虚方面。叶天士说:“在肺为实,在肾为虚。”确是对本病纲领性的概括。

(2)关于辨证及其类型问题:祖国医学对“哮喘”的分类法很多,有以阴阳分,有主张寒热分,也有以五脏分为肺喘、脾喘及肾喘的,也有以六淫分为火喘、湿喘、暑喘、 痰喘、风寒外束喘等;这可能是各家对疾病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因而各有偏重。但各种分类均有其优缺点,要找出完整的分类,确也很困难。但是,我们认为把疾病来归纳分类,目的是为临床诊治更好地服务,要易于掌握,所以必须删繁就简,但又必须照顾全面,具有代表性。本着这样精神,我们觉得张景岳所论哮喘,很为实用;张氏说:“气喘之病……欲辨之者,亦惟二证而已;所谓二证者,一曰实喘,一曰虚喘也。”张氏又把实喘分为寒热二种,概括为风寒及火邪,并对虚喘亦作进一步分析。本文所述的分类方法,主要根据实际病例的症状、脉、苔等临床情况,参考张氏分类法,分为“发作期”与“不发作期”二大类;在发作期中,以虚实为纲,实喘中又分为偏寒、偏热,虚喘中又分为偏阴虚、偏气虚。对不发作期,则主要根据病人体质情况及一般表现的症状,分为虚证与无虚证,虚证中也分偏阴、偏阳。

在临床所见,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往往不很单纯,有时寒热虚实相互交织,或虚中挟实,或寒热交往,或阴阳二虚互见,造成辨证分类中的困难;故分类不能太细琐复杂。我们根据其主症表现,权衡轻重,而作出“偏寒、偏热、偏阴、偏阳”等分类方法,主要在便于指导临床实践及总结经验。

本文所报导的50例中,入院时发作的33例,以偏寒喘为最多,占15例,偏热喘4例;虚喘中以偏气虚的略多,占9例,偏阴虚占5例。在不发作期的17例中,体质情况属虚证的13例,其中偏阳虚的6例,偏阴虚的7例,没有虚证表现的也有4例,此4例为入院作进一步检查及割治疗法的病例,一般为病程较短,年龄尚轻的患者,在发作缓解后尚无虚象出现。

关于支气管哮喘的症状、脉象和舌苔方面,在发作的33例中,以气急及咳嗽为最多,各占33例(为100%),所以不少中医书籍中把喘咳放在一起讨论,也有其一定依据。咯痰方面,在发作时往往咯痰量少或不爽(有咯痰症状的28例中,21例是如此),但在缓解初期,则常因支气管痉挛解除而咯出多量痰液。此外胸痛为多见,各占23例及7例。

脉象方面,发作期33例有记载的31例,其中以浮滑数为最多,除2例细数脉外,其余均呈弦、滑或带数,但在不发作期的15例中,脉浮滑数者仅1 例,可见浮滑数脉在发作与否上有一定联系。在不发作期中,其脉象以弦滑为主;弦与滑均主痰饮,尤其在病期较长而有并发症的患者较为多见,这可能与久病体虚、痰饮不能及时运化有关,说明了不发作时要注意“扶正”的重要性。

在舌苔方面,白苔较黄苔为多见。45例中白苔占39例,白苔中薄白苔最多,白腻苔次之,厚而白腻苔者最少,这可能是本文病例以单纯性支气管哮喘为主有关;在临床上,我们的印象是:哮喘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严重的患者,其舌苔以白而厚腻者为常见。

(3)治疗原则及其疗效的探讨:

根据病人的体质、症状、年龄、性别、病期的长短以及不同的地区、条件而予以不同的治法,这是对任何疾病治疗的通则,但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也有一定的规律。本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朱丹溪认为:“未发时以扶正为主,即发时以攻邪为主”。我们根据“实喘在肺、宜清宜破、虚喘在肾、治宜补肾”的原则,制定了治疗原则。支气管哮喘是长期慢性疾病,“病久必虚”这个概念,在本病的情况体会起来倍觉深刻;所以在表散、攻破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扶正;而且,正因为“正虚,”痰饮等不能及时运化,易致痰浊停留,故在不发作时病人的脉象亦多带弦带滑。我们很赞同曹惕寅老大夫治哮喘的三句话“表防伤正,攻防伤气,补防碍痰”,这确是经验之谈。

在疗效观察方面,33例发作期患者中,先后在1~31天内缓解,平均缓解日期7天;虽然,支气管哮喘有其自然缓解的可能性,但本组病例有1/3以上在1~3 天内缓解,且33例中包括了治前呈持续性发作的病例,所以疗效是肯定的。但是,本病除有自然缓解的特性外,尚有其反复发作及季节的周期性,本文资料随访期较短,有待今后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从缓解日期与类型看来,实喘中偏寒类,其缓解日期要比热喘为早,为3.7:7.4,且3/5病例在1~3 天内缓解,这是否与寒症尚在表在肺、而热症已入里入胃有关?过去,我们在临床上也有这样经验:大凡支气管哮喘属寒喘的、而符合小青龙汤症的,效果较著。

在虚喘方面,偏阳虚的要比偏阴虚的缓解日期显著为快,为6.6:12.3;且偏阴虚的4/5病例,其缓解日期在8天以上。我们在临床上也有这样的概念:对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肺结核等)在治疗过程中,其偏阳虚的要比偏阴虚的容易见效、本文资料,也具体证实了这个情况。

小结

(1)报告本院住院支气管哮喘50例的临床资料。对发作期的33例,按临床症状、脉象、舌苔等分为虚实二型,实喘中又分偏热、偏寒,虚喘中又偏气虚、偏阴虚。实喘19例,其中偏寒15例,偏热4例,虚喘14例,其中偏气虚9例,偏阴虚5例。不发作期的17例中,属虚证的13例,没有虚证表现的4例。

(2)根据不同类型,提出治疗法则及应用主方,并分析治后观察及疗效。发作期的33例中,平均缓解日期为7天,有13例在1~3 天内缓解。并提出缓解后症状、脉、苔等的变化。

(3)讨论祖国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扼要列举文献作为引证,提出了我们的看法。在祖国医学上对本病的分类方面,主张应以临床实用为主,分类不可过繁,但又须全面照顾而具有代表性。

(4)讨论了治后的疗效观察。在近期疗效上,以缓解日期及症状改善为主要依据,并对疗效及类型的关系加以分析讨论。

镇平片对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疗效观察

出处:中医杂志 1966年4期15 - 16页

摘要:支气管哮喘在广大农村发病率较高,目前尚缺乏根治方法,但如何及时控制发作,解除症状,对减轻病人痛苦,预防并发症及肺气肿的产生,可有很大帮助。我们在防治本病过程中,发现镇平片对本病有一定控制症状的作用,体会如下:

1.镇平片是一种哮喘治标药,对哮喘发作有对症治疗的效果,但在哮喘治疗中,如何来考核该药对哮喘发作有控制作用,尤其在门诊病人中,往往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病人配了药回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服?服药的时候哮喘发作程度怎么样?服药后多少时间感到好转?等等,隔了几天来复诊,往往讲不清楚,如果其间又同时服了些其它治喘药,再加上哮喘病本身就能自行缓解的特点,那就很难肯定该药的疗效。

我们估计到这些因素,因此,进行了一些设计,选择均是一次持续发作较长的病例(本文40例,最短3小时,最长已持续发作35天)作为观察对象,立即服药,并且在服药后一小时内复查,复查内容除主诉外,并配合客观指标(听诊及简单的肺功能),然后作出了即期疗效依据,是比较全面的考核方法。

考核哮喘的疗效,要尽可能全面,但哮喘病人在发作的时候,气已很急,不能胜任更多的检查负担,如其它各种肺功能项目的测验等,我们认为第一秒时间肺活量及中期流速,是比较行之有效而省力的办法,操作简便,用一个筒单肺量计即可,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特别是中期流速它能在呼气困难的情况下,敏锐地反映气道阻力现象。

从上述考核资料看来,用镇平片能完全控制哮喘发作的占40%,有效率为80%,反映了一定的疗效。

2.镇平片由洋金花、远志、甘草三味药组成,主药洋金花别名很多,又称曼陀罗花,风茄花等,性辛温,功能祛风湿,止哮喘,并能镇咳镇痛,过量易引起副交感神经的麻痹作用,文献上亦有因服用过量而中毒的报道。我们认为成人一次口服镇平片不超过三片(内含洋金花生药四厘二),副作用一般不大,另外,适当的配伍亦很重要,远志能安神散郁,化痰通气,甘草缓和畅中,减少洋金花的毒性作用,可以相得益彰。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补虚后气道反应性测验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8年10期21-22页

摘要:支气管哮喘患者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的特点,2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缓解期服用补肾方剂一个半月后,症状改善,气道反应性明显降低。说明补肾法对根治本病有良好作用。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法

出处: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6年11期685~687页

摘要:治疗措施

支气管哮喘在急性发作时,当务之急是止喘问题,一般病史不长,发作程度尚轻的患者,常规的是给以氨茶碱及其复方制剂。病情较急,要求止喘快效,则往往采用氨茶碱针剂静脉注射或0.25~0.5g氨茶碱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静脉给药,切忌推进速度太快,否则易引起心悸、心律失常或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

对氨茶碱过敏或心动过速的患者,可改用喘定,它是一种二羟丙基茶碱,优点为副作用较小,但效果也较弱。

对茶碱类药物耐药或失效的哮喘患者,进一步可选用交感神经受体兴奋剂,常用的为盐酸麻黄素,肾上腺素、异丙基肾上腺素、邻氯异丙肾等,而羟甲异丁肾(舒喘灵)0.25~0.5%雾化吸入,每次200~400ug,止喘作用快,心悸等副作用小,常为优选之品。此外,双氯醇胺(NAB365)对β2受体兴奋作用有良好的选择性,解痉作用的持续时间亦较长为其优点。

中医治喘的方法与内容也是很丰富的,尤当上述西药乏效时,可互相取长补短,根据辨证论治的法则分为:

一、寒喘:辨证要点为起病急骤,白沫稀痰,畏寒流涕,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浮滑带数,治疗常以小青龙为主方;炙麻黄9g 川桂枝4.5g 大白芍15g 细辛4.5g 姜半夏9g 炙款冬12g 咽喉不利者加嫩射干12g,取麻黄射干汤之意。咽痒打嚏严重者加辛夷4.5g 苍耳子9g 往往可提高抗过敏及解痉作用。

王氏曾以小青龙汤及其主要组成药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进行了观察,发现其有松弛作用,并有抗组胺、乙酰胆碱等作用。其平喘作用。而且细辛、五味子和桂枝的组合煎液,其平喘作用较麻黄、半夏等为佳。另外,曲氏等发现细辛油有类似醋酸可的松样的作用,可抑制组胺及PGE2引起的组织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至于款冬花一味,笔者等已作过报道,它除了润肺止咳外,尚具平喘下气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有减慢呼吸频率及加深呼吸幅度的功能。

治疗寒喘的单方验方很多,有些学者善用含砒制剂,著名的古方“紫金丹”即由砒石配伍明矾、豆豉等组成,俗称“砒矾丸”,每服5ú6粒,每日三次,儿童酌减。对有出血倾向,肝肿大及肝硬化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曼陀罗花做成烟卷吸入,有较好的即刻平喘作用。它是抗胆碱的药物,其有效成分可能是东莨菪碱和阿托品类。笔者曾以曼陀罗花流浸膏1厘4,远志1分4,甘草1分做成“镇平片”,每服2~3片,药后半~1小时平喘有效率为80%。但有口干、皮肤潮红、目糊等副作用,要严格掌握剂量。

二、热喘:辨证要点为胸膈喘满,声高息粗,咯痰黄稠不畅,不恶寒而烦渴,或伴便秘尿赤,苔黄腻,舌质红,脉象弦滑带数。常用方为麻杏石甘汤加减。笔者曾在这二方的基础上,加入一味胡颓叶9~15g,胡颓叶又名蒲颓叶,性味酸平,治咳嗽上气,取其酸涩轻散收敛肺气之功。兼肺气虚者加入人参等分,名“清肺散”,有补益肺气之效,尤其对青少年患者,往往疗效更好。

用于热喘的单、验方不少,如地龙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姜春华老大夫善用单方蛞蝓以大贝粉作赋形药,做成绿豆大丸子,每服10丸,日3次,辅以牛黄解毒片,疗效一般尚可。

支气管哮喘因其个体的差异,病程的长短,复发的频率以及有并发症等的不同,在临床上出现了寒热错杂、虚实兼夹的情况,则需要温凉并用,或攻补兼施,辨证加减治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用中西药物后稍见减轻时,往往根据患者的体质,笔者喜用二个经验方:

1.三参养肺汤:组成药为孩儿参12g 玄参12g 沙参12g 黄芪皮12g 车前草12g 胡颓叶15g 地龙9g 苍耳子9g 海藻12g 海蛤壳18g 款冬9g 黄芩9g。用于肺虚型喘咳。

2.三桑肾气汤:组成为桑椹子12g 桑白皮9g 桑寄生12g 五味子4.5g 黄精12g 补骨脂12g 平地木12g 功劳叶9g 鹅管石12g 老苏梗9g 防己9g 昆布12g。适用于肾虚型喘咳。

上述两方做成浓缩煎剂,平时服用补益肺肾,可预防及减轻哮喘的发作。色甘酸二钠对外源性哮喘的防治方面也有较好效果。其主要作用为稳定肥大细胞的膜,使其在各种过敏原刺激下不易释放介质,用量为每次20ug,日3~4次吸入。近年来研究成功的酮替芬,每次1mg,每日二次口服,有较好的抗过敏作用,能抑制组织胺、慢反应物质和其它活性介质自肥大细胞释放,因而可减少外来因素对哮喘的诱发。

平时痰多湿重的哮喘患者,笔者则经常加用川厚朴4.5g 苍术9g 陈皮4.5g 姜半夏12g 制成糖浆,名“平咳合剂”,平胃散合二陈汤之意。健脾可以除痰,痰去则肺管通畅,有利于哮喘的好转。这就是中医肺病治脾的理论。

哮喘而兼咳痰不畅,胸闷,面部或下肢浮肿的患者,或合并肺气肿者,方中可加入车前草9~15g。车前草甘寒利水,清热祛痰,用于治喘,乃取其除湿消饮的功能。面部或下肢浮肿消退了,同样也反映在肺部水饮的去除,减轻呼吸道的壅塞,起到宣通肺气的作用。配伍陈葫芦30g,则收效更著。

中医治喘除口服用药外,尚有针灸、耳针、敷贴、气功等方法。针刺取穴多以大椎、肺俞、天突、喘息等为主穴。也有报道针刺内关、迎香穴治疗哮喘急性发作者,获效满意。由于剧咳而引起哮喘发作者,针刺鱼际穴,往往收到咳定喘止的速效。

治哮喘常用的为化脓灸法,又称发泡灸,能激发和调动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提高细胞免疫的功能。一般在大伏天灸治。在大伏天除灸治外,尚可采用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敷贴法,涂料用药主要为细辛、甘遂、白芥子、延胡索等四味。

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这是临床上比较疑难的课题。患者对一般平喘药物往往已经失效或低效,经常依赖皮质激素来减轻症状。皮质激素自应用于治本病以来,确实挽救了不少患者的危象和生命,常用的为氢化可的松100~400mg静脉滴注,或地塞米松5~20mg静注或滴注。在静脉给药后往往需要口服强的松5~10mg ,每日三次作短期维持。但是,肾上腺皮质激素也有不少缺点和副反应,其免疫抑制作用常使感染扩散。长期使用会引起垂体-肾上腺功能的减退。因此,使用激素应限于严重发作时,控制症状后应尽快停用。

对“激素依赖者”如需较长时间使用,一般主张采用最小的有效量维持外,近年来应用局部作用较强的二丙酸氯地米松,它是地塞米松的同型物,每次100ug,作雾化吸入,每日3-4次。此外,也有不少学者用中医补肾法来逐渐戒除对激素的依赖。而且根据中医脏腑内在联系的理论,补肾的中草药不仅用于培本,同时可以纳气平喘,用于治标。如谭氏等报道补骨脂对豚鼠完整气管的解痉率为63.8%,临床上止喘近期有效率为81.8%。中草药往往有多功能的作用,补中有攻,攻中有补,也是其优越之处。

关于哮喘呈持续状态的抢救,张氏等应用参蛤散或人参胡桃汤配合西医西药,治疗16例次发作病人,结果临控9例次,显效3例次,好转3例次,作者等认为服用中药后,除哮喘好转外,同时患者安然入睡,皮肤色泽恢复,肌力有所增进,心率减慢, 这些表现单用西医西药难以达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了疗效。

款冬花治疗哮喘及其药理实验的初步观察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4年10月12~14页

摘要:讨论

支气管哮喘及哮喘性支气管炎是反复发作性疾病,病期往往延绵甚久,虽有不少抗过敏及镇痉药可以对症治疗,但久用后容易产生耐药性。

从我们用款冬花醇浸膏治疗36例的观察中,属显着有效者8例,但远期疗效不理想,有的服药时哮喘停止,停药后又复发;多数系一般好转病例(19例)。哮喘有自我缓解及季节气候等因素,本文病例用款冬花醇浸膏后缓解程度不显着,缓解时间亦较长,所以疗效尚难肯定。属无效的9例,一般都是大发作病例。

根据36例的治疗经过来看,我们初步认为:款冬花醇浸膏对哮喘有缓解作用,但作用较弱,尤其是对大发作病例无效,故仅可作为辅助治疗药物。根据动物实验结果,款冬花醇浸膏对呼吸的频率及深度有减慢加深作用,但对支气管的解痉作用不明显;本文中有效病例的缓解机制,有待进一步观察。

从款冬花醇浸膏治疗哮喘取得发作缓解的病例来看,一般咳痰很多者,经加用燥湿化痰的药物(如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效果甚佳;这与哮喘病人在发作缓解后,大量痰液需要清除有关。

服款冬花醇浸膏后较普遍的反应为恶心;从药理实验对血压及支气管的作用来看,有部分成份为升压,亦有部份降压;药物本身就含有拮抗成份,对支气管作用亦然,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及减少副作用,有进一步提纯和改进的必要。

硅肺患者甲皱微循环变化及补肾治疗前后的动态观察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0年6期31~32页

摘要:近年来,微循环研究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国内已有报导的,诸如冠心病、肺心、流脑、流行性出血热、脉管炎、胶原性疾病等。我院在用中医中药治疗硅肺的过程中,结合中医肾虚理论的研究,通过甲皱微循环的检查,观察了硅肺病人的末梢微血管变化,并作了中药治疗前后的动态观察。

讨论:从52例硅肺患者甲皱微循环观察结果分析,各期硅肺患者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主要表现在管腔清晰度差、外形畸变、面色暗红、流速减慢、对冷刺激呈挛缩反应等。我们初步认为,这些微循环障碍的变化,与矽肺本身的病理变化可能有一定的联系。如在早期由于淋巴瘀肿,水肿、肺门淋巴结肿大,所以外周末梢血循环因水肿渗出而使管腔显示不清。Ⅱ期矽肺时,因机体适应代偿,水肿消退,故外周血管之管腔清晰可见。三期之间有极显著差异。同时随肺部阻塞性病变加剧,异形管腔出现率亦增高。另外,由于肺部纤维组织增生,出现代偿性肺气肿,导致气体交换不足,造成机体慢性缺氧。所以表现为外周末梢血管之血色由鲜红逐渐转为暗红。同时,外周微循环变化在某些指标上与肺部病理改变反映出一定的相关性。52例资料指出;各期矽肺间有一定差异,即随肺部病变加剧,外周微循环障碍越明显。如外形上,Ⅰ期矽肺以正常管腔为主,Ⅱ期矽肺以异形管腔为主;从血色上看,Ⅰ期矽肺暗红仅1例(占9.1%),而Ⅱ期矽肺暗红5例(占35.7%),血流速度上也有差别,表现为流速减慢,Ⅰ期矽肺11例中有6例,而Ⅱ期矽肺14例中有11例,要占78.7%。矽肺患者甲皱微循环的上述变化提示,矽肺发病过程中有微循环障碍存在,且与病情之间存在联系,但是,因为微循环的这些变化缺乏特异性,因此,能否作为矽肺辅助诊断指标之一,值得进一步探索。从补肾法治疗前后,32例矽肺甲皱微循环的动态观察分析,在形态学方面清晰度的好转,长度及乳头下静脉丛的增加,可能与补肾药有关。从甲皱微循环改善及肾虚症状的好转来看,两者符合率较高(84.6%),似乎有一定的相关。矽肺病人出现气急、胸痛、胸闷等症候群,祖国医学认为“石末伤肺”,“肺络受阻”,以致气血瘀滞,聚成结节,日久则肺病及肾,导致肺肾两虚,临床上出现“肾不纳气”之症。补肾可以健肺,同时肾气充沛,亦可以调整全身血液循环,促进血脉运行。因此,我们初步认为,甲皱微循环的检查,可以作为中医中药治疗矽肺疗效的考核内容之一。

从“芩部丹”等治疗肺结核病系列新药的诞生谈中医临床科研的思路和途径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7年7期28~29页

摘要:本文介绍我们如何根据中医的理论和治则,在治疗肺结核病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临床科研,逐步创制出“芩部丹”等一系列新药,以冀探索中医临床开展科研的思路和途径。

一、正确认识“虚”和“实”的辨证关系,促进临床科研的不断深入

肺结核是慢性病,久病必虚。《内经》、《金匮要略》等古代医籍中已有“虚劳”、“虚损”等记载。后世朱丹溪、喻嘉言进一步发挥了“劳瘵主乎阴虚”以及“阴虚者十之八九”的论点,在当时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际意义。古人的经验,是启发我们临床思路的宝贵源泉。但是时代在演变,尤其是近三、四十年以来,许多抗生素和化学抗痨药物的大量应用,以及自然环境和不同的社会因素的影响,病人的情况也必然有所变化。为此,我们制订了临床科研计划。首先根据拟定的辨证标准,摸清肺结核病的证型分布。结果在1000例各种类型的肺结核病人中,属阴虚者605例,占60.5%。这使我们体会到:阴虚在肺结核病中虽非十之八九,但也确实比较多见,古人的经验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过临床验证,我们有意识地对辨证属阴虚的病列采用滋阴方药为主来治疗。实践一段时间后,看到某些病例咳嗽、咯痰等症状有所好转,但痰中结核杆菌及X线胸片复查却改变不明显。由此我们感到必须广开思路,进一步探索疾病的内在联系和发病规律。

其实,任何一种疾病,没有绝对的“虚”,也没有绝对的“实”。肺结核病的“虚”和“实”也是相对而言,无非是在不同阶段有所偏重而己。何况本病病程较长,病情错综复杂,临床上反映为“虚中夹实”、 “实中有虚”的情况不少。我们应作动态观察,权衡以重,辨证用药。

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为我们深入思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晋唐以来,逐步以本病有传染性,进而创立了“内传毒气”、“骨蒸痨热”以及“痨虫”、“瘀血”等病因病机。此外,根据本病的不同临床表现和病变类型,提出了诸如“尸注”、“劳瘵”、“伏连”等等的病名。治疗方面也提出了“除蒸解毒”、“行瘀杀虫”等等法则。这些见解为我们进一步发掘有效中草药打开了思路。

我们经过反复的临床实践,终于发现黄芩、百部清肺泻火,丹参、桃仁行瘀生血,用以治疗对西药抗痨药物已产生耐药性的开放性肺结核患者,除临床症状好转外,痰菌阴转率达47%,部分病例空洞关闭。后来为了方便服用及推广应用,经过剂型改良,制成“芩部丹”,为耐药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再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从“养阴保肺”到“泻火行瘀”,看起来提高了疗效,那么是否就说明“泻火行瘀”比“养阴保肺”更有效呢?事实上也不尽如此。“阴虚”与“火旺”本来就是有内在联系而互为因果的。滋阴可以降火,降火也可以保津,何取何舍,要视疾病的具体情况及病情的轻重缓解而定。我们在30多年临诊中,看到一些不规则治疗或用药不足的病例,虽然一时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可是往往容易复发,尤其是咳声低怯,动则喘促,头昏腰酸等所谓肾虚证候者,更易旧病重犯。如果及时补肾保肺,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则可增强抗病能力,这为后来我们试制“保肺片”提供了依据。

当然,在肺结核发病过程中,往往是“虚实夹杂”,有时需要“攻补兼施”。我们体会,任何一种疾病,都有其各自的病因、病理和证候三个环节,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本质是一致的,治疗效果就好,否则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效果。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则来看,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容,必将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充实与提高。

二、通过“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开拓临床科研的途径

不同的疾病可以用同样的治法来处理,这叫做“异病同治”。譬如说,青霉素可以治疗很多革兰氏阳性细菌性疾病。然而,中医在这方面更有其独特的涵义。举例来说,“芩部丹”除了治疗肺结核病,目前已延用到眼科、喉鼻科、皮肤科、妇科、骨科等领域的结核病上去了。不仅如此,我们在遇到某些类似肺结核症状、经过细菌学及X线胸片等检查诊断为慢性纤维性变“机化性肺炎”的患者,用“芩部丹”治疗也收效。

反过来说,同一种疾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这就叫“同病异治”了。我们在临床上遇到某些肺结核病,胸痛,发热,痰黄或带腥臭者,X线胸片常呈现空洞壁较厚或有液平的所谓“张力性空洞”者,用“芩部丹”治疗往往效果不显,根据辨证,近似中医的“肺痈”症,我们应用鱼腥草、鹿含草、夏枯草等来治疗,进而试制了“三草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我们在“三草片”治疗肺结核并发化脓性疾患的经验上,加入野荞麦根、黄芪等托脓排毒,用于比较难治的结核性脓胸,初步看到可喜的苗头。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辨证关系,引导我们的临床科研不断发展和深入。

三、“审证求因”,“探本求源”,提出新课题,扩大临床科研成果

一种疾病具有各种症状,有全身性的,也有局部性。有的是本病引起的,有的则与本病的关系不大,或是间接地由并发症和附加症等所引起的,这就要求医者分清主次,提高“审证求因”和“探本求源”的水平,针对主症下药。这不仅为取得症状学上的疗效,更是为了治愈疾病。

当肺结核病呈活动性时,发热是主症之一,往往在午后体温上升,中医称为日晡潮热,是一种消耗性发热。治疗通常不用退热剂,因其仅起一时的作用,停药后热度又起。为此,尽量选择强有力的抗痨药物,以控制病程,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我们审证求因,从古今治疗“骨蒸痨热”的处方中,寻找和筛选治疗本病的强效药物。通过反复的临床探索和广泛验证,几年来创制了“雪花冲剂”(由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和六月雪等配制)及“复方功劳叶针剂”(由功劳叶、一见喜组成),除口服外,还采用了穴位注射等给药方法,为本病开创了新的治疗途径。

当然,治疗长期发热的肺结核患者相当艰巨,不少的病例疗效尚不够理想。但是我们看到,用药后如能达到逐渐退热的效果,则往往不再反复,说明疗效比较巩固。这是否意味着上述治法能调整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控制病情?还是这些中草药直接有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或两者兼而有之?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又一课题。

同时,我们对本病另外一些主要症状也进行了探索性治疗观察,如用清热止血的侧柏叶、茜草根治疗咯血,进而又试制了“新芩部丹”等药。就这样通过不断的临床科研实践,为结核病患者提供了一系列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新药,而且一般没有副反应,与西医疗法取长补短,充实了结核病治疗学的内容。

川芎平喘合剂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出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年8期465-468页

摘要:川芎平喘合剂是我们长期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方,豚鼠过敏性哮喘模型的实验研究证实,其能明显拮抗由组胺和乙酰胆碱所介导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降低哮喘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在此基础上,扩大临床观察样本,川芎平喘合剂组100例,对照组50例。结果表明,川芎平喘合剂能明显提高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和降低血浆血栓素B2(TXB2)值,总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合剂具有拮抗TXB2的合成和释放,松弛平滑肌和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支气管哮喘辨证用药心法

出处:中医文献杂志 1995年2期33-35页

摘要:“哮喘”在中医学范畴中含义是比较广的。医书载有“咳而上气为喘”,“喉中水鸡声为哮”。下面就其治法结合笔者的临床所得加以概述。

一、发作期的治疗

(一)寒喘:多采用温肺散寒,疏风解痉法。

1.小青龙汤(《伤寒论》),其组成为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是治疗“寒喘”有名的古方。往往在轻、中度发作时有一定的效果。近年来对本方的研究也有所深入,首先是在用量和配伍方面的变化。如麻黄的用量有由3-5g逐渐加到9-15g的趋势,但也带来服本品后性躁、发汗、心悸的副作用。因此,我在加强麻黄用量的同时,加重芍药,五味子的用量,敛肺降气,并有协调平喘,宽胸之功能。而且以我的临床经验认为:赤芍,白芍往往同用,取白芍理气,赤芍理血,这对病程较长者来说,气血同治,但可防止麻黄发汗心悸等副作用,而且可提高平喘效果。至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麻黄仍须慎用或不用。我常采用黄荆子,黄荆子是马鞭科,牡荆属黄荆的果实,性温,味辛苦,有祛风化湿,降气定喘的功效,但无麻黄的副作用。

关于细辛的用量问题,我认为有探讨的必要。因为古代有细辛的用量不过钱(3g)的说法,主要指的是细辛末直接吞服,用水煎也可用到6~10g。一般可掌握在4.5g左右,有时加入杜衡同用,与细辛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杜衡别名马蹄香和土细辛,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有特殊的辛香气,其性二微苦温,可散寒止咳,祛风平喘。

在小青龙汤中加入射干一味,取“射干麻黄汤”之意,对咽喉不利,痰声漉漉者甚为适宜,伴有咽喉耳鼻发痒,及易打嚏流涕等情况,可加入辛夷、苍耳子、藿香、茵陈等品,后二味一般用于治疗哮喘不多见,但我在临床中遇到有胸膈烦满,气机不畅者,加入藿香,茵陈,常可增加芳香解痉,疏理顺气,宣窍宽胸的作用。

遇到痰湿重的病人,小青龙汤效果不甚理想。在临床上多见于哮喘而并发慢性支管炎或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在辨证中常有“痰饮”、 “寒饮”的见证,可加入健脾化痰或温肺化饮之品,如桔皮、姜半夏、姜竹茹、熟附块、肉桂等。我常用石菖蒲、苍术、川厚朴等,可以加强辛开宣窍,化湿逐痰,使气道通畅,有助于哮喘的缓解。至于有“支饮”的见证,除葶苈大枣泻肺汤外,我常加陈葫芦、猪苓、茯苓、车前草等利水湿而不伤正气。

(二)热喘:治疗热喘,常用的有白果定喘汤及麻杏石甘汤等。我则常加入黄芩、蝉衣和地龙、苦参等味。但在临床上,治疗热喘往往疗效不甚理想。近年来通过广泛的临床实践,感到治疗热喘,除注意到热的一面外,还应着重看到有无挟湿、挟痰等另一方面。如痰湿不去,热亦难清。此外,热喘患者往往有口苦、烦躁、胁痛等肝气郁结之象。因此,根据辨证,我常加用疏肝宣肺,通腑泻火等法可以提高效果。

二、缓解期的治疗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扶正固本,历年来报道很多,常用的治法是益肺、健脾和补肾。

(一)益肺 一般用于哮喘病史不长,发作症状较轻,周期较短的患者,以“参芪汤”及“玉屏风散”为代表,常用处方为孩儿参,黄芪,白术,防风,可以补益肺气,祛风固表,增加免疫功能,防止哮喘复发,对感冒亦有预防作用。也可选用黄芪,南枣,即“芪枣汤”的组成,服用方便,一般作为缓解期的保健食疗方。

(二)健脾 哮喘病期较长,缓解期常伴有咳痰不适,并常伴面色萎黄,胃纳不佳,身疲肢软等症,根据辨证,采用健脾和中法或健脾化痰法。常用处方为六君子汤加减,或用朱丹溪的“参术饮”(人参、白术、陈皮、半夏、甘草、当归、熟地、芍药)。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健脾可以强肺,乃培土生金之理论。

(三)补肾 哮喘病情经常反复,久则导致肾元亏损,肾气不纳,即使在缓解期也常伴动辄喘促,腰酸耳鸣,夜尿清长等肾虚见症。这些患者,往往并发肺气肿的存在。在临床上有肾阴亏损和肾阳不振之分。

肾阴亏损以补肾阴法为基本法则,常用药物有熟地、女贞子、鳖甲、龟版、黄精、枸杞、桑寄生、桑椹子等。成方有“七味都气丸”及“左归饮”等。

肾阳不振以温肾纳气为主,常用药物为补骨脂,菟丝子,杜仲,狗脊,附子,巴戟天,肉苁蓉,紫河车,鹿角,胡桃肉,仙灵脾,何首乌等。成方有“金匮肾气丸”及“右归饮”等。

我曾以验方“保肺片”(其组成为补骨脂、胡桃肉、菟丝子、杜仲、川续断、熟地、覆盆子、当归、甘草等九味)作为补肾法,并配合保肺功(一种以气功结合呼吸操的吐纳运动),动静结合以治疗哮喘缓解期合并有肺气肿的病例,取得很好效果。

补肾药物中,我曾选巴戟天,仙灵脾配合生甘草三味,用来解除激素的依赖。此外,补肾可以增加肺功能。我们的科研资料指出,尤其是小气道功能的康复,防止肺气肿的发生和发展,有其积极的意义。同时补肾可以改善气道高反应性,这对减少哮喘的复发,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措施。

补肾法对硅肺疗效的冷压测验变化探讨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981年1期

摘要:我们对硅肺之具有肾虚见证的患者,通过补肾治疗,试图以冷压测验为观察指标,探讨肾虚与植物神经功能的关系。兹将资料完整的34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经确诊的34例男性硅肺患者中,Ⅰ期的16例,Ⅱ期的13例,Ⅲ期的5例。年龄在37-66岁间。平均工龄为12.5年,工种为轧石、喷砂、清砂、坑道、砌炉、配料、造型、石匠、磨粉等。平均有7年左右气急史。分别具有喘息、耳鸣、腰酸(外伤、劳损等原因外),夜尿频数,畏寒,头昏眼花等三项以上肾虚症状,其中偏肾阳虚者30例,偏肾阴虚者4例。

观察方法 冷压测验检查前,静卧15分钟,左臂缚以血压波动不超出2毫米汞柱为止,以最后一次血压作为试前血压,然后将右手腕关节以下浸入0~4℃水中,分别于30秒及1分钟各测血压1次,并立即使手腕离水,擦干后,再在2、5、10、15分钟各测血压1次,直至稳定或恢复试前为止。刺激后各次血压与试前血压之差,即为血压波动幅度。

测定后,给以补肾治疗。以保肺片(补骨脂、川续断、当归、胡桃肉、熟地、甘草、菟丝子、覆盆子、女贞子),日服2次,每次5片。和补肾健肺糖浆(仙灵脾、黄精、女贞子、狗脊、桑寄生、海浮石、川楝子、陈皮),每日2次,每次20毫升。一般连续服药3个月为1疗程。

结果 治疗前后的冷压测验1分钟血压上升绝对值:治前最高50mmHg,平均为17.5毫米汞柱;治后最高24mmHg,平均为13.5mmHg。治疗前后血压波幅:治前20毫米汞柱以上的12例,以下的22例;治后分别为5例和29例,经T与X2检试,P值均<0.05,有显著性意义,说明血压波动幅度有明显下降趋势。治前出现负峰者23例,治后为22例,改变不大,但负峰幅度有所改善;双峰出现率较少;一般均在15分钟后恢复正常。但出现负峰者,除2例外,恢复期相应延长。

讨论

矽肺的中医治疗,一直根据石末伤肺的论点,补用养阴益肺,攻用活血散瘀和软坚散结等法。但久病除咳嗽、胸痛外,往往兼有喘促,气短,肺病及肾,肾不纳气的肾虚证。并出现腰酸,耳鸣,畏寒,夜尿,易汗等肾虚综合征,此时,治疗偏重于补肾,收效满意。说明补肾对植物神经功能有调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