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

1.从体质论治哮喘

哮喘病情错综复杂,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存在,“喘有夙根”,综合临床种种情况发现“夙根”和体质有一定关系,邵师认为凡是体质呈“虚寒”、“痰湿”、“瘀郁”型者,哮喘往往反复发作,且迁延难治。所以治疗上不失时机地纠治体质的虚实偏颇,确是哮喘治疗上的经验之谈。

(1)虚寒体质

虚寒体质的病人,哮喘往往自幼发病,经常有畏寒怕风,自汗,容易感冒,晨起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涕症状。并且常常因气候变化、过于疲劳诱发。邵师认为病起幼年,多与先天不足,肾气虚衰有关。先天不足,体质虚弱,必然容易感受外邪;外邪又最容易损伤肺,肺伤气耗,就难以司其实卫固表,宣发降之职。而肾为气之根,肺为气之主,肺肾亏虚则气无所主,气无所归,哮喘必然不治,临床每遇这类病人,邵老师多在哮喘急性发作控制后,及时用温肾补肺之品从本论治。温肾常用:补骨脂、菟丝子、杜仲、狗脊、附子、巴戟天、仙灵脾之类,温补真阳,使肾气充足,气能归元。早在80年代邵师就以临床和实验的详实资料证明:温阳补肾之品不仅可以祛寒强身,还可以增强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而气道高反应正是现代医学所证实的支气管哮喘反复发病的重要因素。补肺则以玉屏风散为主,可以起到补肺固表,抵御外邪的作用,使感冒次数减少,也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2)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者,哮喘病期较长,缓解期仍咳痰不止,并伴有胸闷不适,身重乏力,口淡乏味,胃纳不振,泛恶欲吐,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舌体淡胖,脉濡细。且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哮喘。这类病人往往脾胃本虚,运化无力,饮食不归正化,湿从内生;又不耐饮食之寒湿生冷相侵,内外湿相聚,凝集成痰,上阻于肺,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性胶固,湿性粘滞,痰湿形成,每多迁延难却。邵师在治疗这种体质的病人时,无论是在哮喘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都加入健脾化湿,和胃利湿之品,如青皮、陈皮、姜半夏、苍术、白术、姜竹茹、厚朴、吴茱萸、毕澄茄、谷芽、麦芽、焦六曲。若寒湿日久难化,则酌加湿阳散寒之品,如附子、肉桂之类,以助除湿之功。

(3)瘀郁体质

瘀郁体质者,多见于哮喘顽固性发作的病人。这类病人经常出现情绪烦躁,胸满胁痛,气促紫绀,口干作苦,头眩目糊。舌质紫黯,脉弦涩等症状。且常因情志不畅而症情加重。久病不愈,往往使病人气躁郁闷,多思多虚。正气留而不行则为“气结”。

邵师对这类病人治疗时通常在平喘药中加入疏肝解郁、宽胸理气、行气活血之药,如:柴胡、黄荆子、郁金、川楝子、平地木、粉丹皮、 川芎、赤芍、白芍、当归、丹参等,使气机通畅,气行血流,呼吸自然,为根治哮喘创造条件。邵师曾对气行活血的川芎嗪研究发现,川芎嗪在平喘的同时,还能改善哮喘患者发作时的肺动脉高压状态,降低哮喘发病的重要介质----血栓素的作用。

哮喘从本质论治,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思维特色,是从本论治哮喘的一种途径和方法。

2.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的经验

祖国医学认为哮喘自幼发作者,多与先天不足,肾气虚衰有关,邵师应用补肾法有独到见解。补肾的中药不仅用于培本,逐渐解除对激素的依赖,同时也可纳气平喘,用于治标。在临床过程中,有许多哮喘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来控制哮喘发作。但有些病人由于用量大、周期长,往往形成激素依赖,容易产生多种副作用。对这类哮喘患者,邵教授近年来使用平肝纳肾法治疗取得独特效果。因为大多数顽固性激素依赖型哮喘,常有虚肿、疲劳、易汗且大便干结、情绪烦躁、易激动等症状。邵师认为,这类患者往往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木g金,肺气不降之病机。另一方面,追问病史自幼有奶癣史及鼻炎等先天不足之宿根。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纳气”,“肝主条达”是邵师使用平肝纳肾法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