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脉搏辨病(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一 脉搏的速率辨病

脉搏速率即指脉搏的速度而言,通常以每分钟搏动次数来计算,简单的方法可测10秒或30秒的脉搏数再乘以6或2,即为每分钟次数,但稍有失准确。

正常人的脉率,可因年龄、性别而有所不同。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男性约为60~100次等分钟;女性可较男性稍快;儿童较快,约90次每分钟,新生儿可达到140次每分钟,老人较慢。另外,脉搏在日间较快,睡眠时较慢,活动后,饭后,精神兴奋时可增快。在病理情况下,脉率可增加或减慢,并通过这种变化来判断某些疾病。

(1)脉率快可见于变热、贫血、疼痛、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功能亢进,心肌炎等。在发烧时,有这样一种规律即体温每升高0.1度,脉搏增加10次。在已知自己基本心率和体温的基础上,则能对自己的发烧程度做一简单的评价。

(2)脉率减慢常见于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高血压、心脏病中的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即脉率比心率少,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一些心律失常造成的,如早搏,房颤等,这时可用手摸心前区心跳最明显处即能比较。

以上简述了脉率的快慢与疾病的关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脉率等于心率,正常人本身心率变异就较大,所以脉率变异也很大。当摸自己脉率过快或过慢时,也不必惊慌失惜,最主要要根据自己当时情况或感觉来自测是否有必要就医。因为脉率太快或过慢时,往往会感觉到有其他异常症状,这时则应尽早进行检查或治疗。所有的脉率异常,必定有其原发的病因,脉率只是其外部表现而已。

二 脉搏的节律辨病

脉搏的节律基本是规律的,就像钟表一样,一下是一下。但有时摸脉时,会发现间隔并不十分规律,尤其是青年人常见。最常见的为窦性心律不齐,往往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但如果心律不齐的同时,伴有心慌、心悸,则应及时就医。往往是由一些较重的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室早等引起。

三 脉搏强弱或大小辨病

是指摸脉搏时,手指所感觉到的脉动强弱。

如果搏动力量非常大,这时多有高热,也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病。相反,如果脉搏细而小,需要用很大的力量摸才能感觉到,多见于一些心功能不全,主动脉瓣狭窄等。

四 脉搏的波形辨病

脉搏的波形?波形怎能摸出来呢?您一定会感到不解。确实,波形需借助仪器才能描记出来,但经过许多临床医生的经验总结,根据摸脉的情况,可间接地反映出波形的大致情况,对一些疾病的认识很有帮助,也容易掌握。

(1)水冲脉摸上去有骤升骤降的感觉,有很突然的感觉,这是由于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差距过大的原故。多见于极度贫血、甲亢和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合。如不能肯定,可高举手臂后再摸,如果是的话,将会非常明显地感觉到。

(2)奇脉是指在深吸气时,突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这样一种奇怪的情况。多为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此时病人情况多比较严重。

(3)强弱不定脉是指摸脉时感觉到脉搏强弱忽高忽低,这是心肌受损的表现,导致心肌收缩强弱变化。在一些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患者中可以见到。

以上向大家简要介绍了一些脉搏异常与疾病的关系,最终目的是想让读者了解到脉搏异常与许多疾病有关,尤其与心脏病关系最密切,当有不舒服的症状出现后,摸一下自己的脉搏,以便在就诊时,给医生提供一个很重要的线索,有利于对疾病的诊断。

[附:中医脉象简介]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脉诊则是这一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古代无数医学家在长期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摸脉搏来诊病的理论,这就是中医脉象学,并将它列为四大诊断方法之一,即切诊。通过指下脉搏的细微变化,再结合望诊、问诊、闻诊,对病人所患疾病做出诊断及治疗,为古代人民的健康服务。

中医学认为脉象的形成,与全身气血及脏腑功能关系密切,气帅血行,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于脉管之中形成了脉搏,据脉搏的深浅、速率、节律、强弱的不同表现,综合而形成了脉象。

桡动脉搏动处在中医学中称为寸口,寸口是中医进行脉诊最主要的部位,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处呢?因为寸口脉属于肺经,全身气血均从肺开始流向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最后仍归于肺,所以通过寸口脉象,就可以知全身脏腑的情况。

寸口诊法,通过几千年历代医学家临床的应用,证实有一定的价值,故今日诊脉,仍为中医诊病的一个重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