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10):26
摘要:《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气生百病,变化万千,然概括起来不外乎“气不和”与“气不通”。气不足或气有余是气不和的表现;气滞、气逆是气不通的征象。《灵枢·百病始生》说:“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凝蓄、蓄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儒门事亲·五积六聚治同郁断》:”忧思郁怒,气机不和,日久聚而成积。”说明了气不通是肿瘤最基本的病理变化。
从临床角度看,中医强调“辨证求因”,而肿瘤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症”,常可见“气滞”、“气郁”之象。如胃癌、食道癌病人多见胸脘胀闷,嗳气、疼痛等症;肠癌病人常出现下腹部胀痛,大便时里急后重等症;乳腺癌病人常出现肝区郁结、乳房胀痛等,凡此种种,都不难辨出,气滞是最基本的“病因”和“病机”。
气滞为肿瘤最基本的病理变化,因此理气药在肿瘤的治疗上十分重要。在肿瘤的病因治疗方面,理气药既能治癌,又能改善由癌细胞影响机体造成的多种紊乱状态。如乌药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44。8%;莪术常治症瘕积聚,前人谓之“理气中之血”,现证明对癌细胞核酸有一定影响,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日本有人对抗癌剂有强耐药性的宫颈癌患者JTC-26细胞株筛选800种中药,发现抑制率在90%以上的有大茴香、枳实、沉香、厚朴、木香、丁香等理气药。在肿瘤的对症治疗方面,理气药的适应范围则更为广泛,如健胃、调整代谢等。因此,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若能重视气机的协调平衡,合理、准确地使用理气药,往往能得到较好的疗效。如一结肠腺癌,手术后不到半年,癌肿复发转移,在脐右下腹出现核桃大小肿块,质坚硬,引起腹痛、腹泻、胃纳不佳等症,根据辨证为气滞湿聚,应用枳壳、木香、陈皮、佛手、八月札、茴香、香附、白术等理气健脾化湿之品,和青皮、枸桔李、桔叶、苍术、莪术、丹参、赤芍、乳香、没药等行气活血消肿之品,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不仅症状减轻,肿块也慢慢地开始缩小,以至消失。
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病情兼挟的不同,予以适当的配伍,如气滞而兼血瘀,在使用理气药的同时就应配合丹参、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药一起应用;如气滞而兼痰凝,就应配合半夏、南星、昆布、海藻、象贝等化痰软坚药一起应用;如气滞而兼湿阻就应配合苍术、白术、米仁、茯苓等化湿利湿药一起应用;如气虚兼气滞者,就应与黄芪、党参、甘草、扁豆等药一起应用。诚然,理气药大多辛香而燥,重用久用或动用不当,会有化燥、伤阴、助火等弊病。但只要配伍运用得当,即可防止上述副作用的产生。切不可因噎废食,而贻误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