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阴脉证并治第十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为病。阳邪传里也。太阴之脉布胃中。邪气壅而为腹满。上不得降者。呕吐而食不下虽痛而反下之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脾也。主营四末。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者。风淫末疾也。表邪少则微。里向和则涩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脾为阴主旺于丑亥子。向旺。故云解时。)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经曰。浮为在表。沉为在里。太阴病。脉浮者。邪在经也。故当汗散之。)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为寒在下焦。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为寒在中焦。与四逆等汤。

以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太阴病。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太阴入腑。传于阳明也。今至七八日暴烦。下利十余行余行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表邪未罢。医下之。邪因乘虚。传于太阴。里气不和。故腹满时痛。与桂枝汤。以解表。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大实大满。自可除下之。故加大黄。以下大实。)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腹满痛者。太阴病也。脉弱。其人续自便利。则邪虽在里。未成大实。欲与大黄芍药攻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