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五脏发育虽未臻完善,但由于其生机趋于成熟和壮盛,所以宜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疏其土气,适其营养,轻风细雨以助成长。
先生认为,当今父母过多宠爱子女已成其害。如惟恐孺子营养不足,乳哺无时,饮食无节,贪吃零食,饮食偏嗜,以致中州壅阻。更有甚者,滥服人参、桂圆等品,无虚施补,附赘悬疣,反致脾胃受损,轻者食积厌食;重者营养不良、性早熟等。如父母惟恐其子形寒衣薄,厚衣重被,令儿汗出津烁,卫虚肌腠不密肺脏愈加娇弱,偶遇风寒,则受戕残。如小儿终日闭户塞牖,深居简出,少见风日,不沐清风,结果娇嫩脆弱,萎软难长。又如父母恣意纵儿,饭来张口,衣来着身,四体不勤,娇生惯养,不但使儿体质孱弱,性情懦怯,且可出现行为障碍。因此,先生临证每每反复陈词,叮嘱患儿衣勿过暖,食勿过饱,多过风日,劳动其身,“爱子之意不可无,纵儿之心不可有”。遇厌食患儿,必详问饮食习惯,再嘱其定时定量喂养,纠正偏食习惯,鼓励多食蔬菜、水果,限制蛋白质、糖和脂肪的超量摄入。
利用食物性味之偏,以矫正脏腑机能之偏,达到治疗的目的,此即食疗。先生积极倡导小儿食疗保健,因为小儿不耐汤药之苦,多拒服哭闹,而食疗口味香甜,易于接受。而且药物有四气四味之偏,甚至峻猛刚烈,而食疗中所选药物多性味平淡,且得食物相监,平和疗疾。
先生著有《小儿食疗》一书,系统地介绍了40多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食疗方法,并介绍了233种食物的性味、成份和功效,以便临床选用。如治感冒有葱乳饮、芫荽黄豆汤、咸橄榄芦根茶等;治哮喘有蛙椒粉、白果蜂蜜汤、蟾蜍烤鸡蛋等;还有用复合淮山粉治腹泻等等, 不胜枚举。
有些食物能直接治疗疾病,甚至可以代替药物。如乌鱼有温阳利水之功,能消退水肿,用于治疗肾炎或肾病水肿;藕汁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可以治疗鼻衄;山楂片(糕)功能健脾消食,可防治小儿食滞;石榴皮蜜膏(石榴皮煎煮取汁,入蜂蜜调味)治疗久泻、虚泻者有效;粟米糊(去壳捣烂,加水煮成糊状,白糖调味)可治疗内寒腹泻,等等。
由于食物能补充药物治疗的不足,且可引起矫形、矫味,解除或缓解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能较久服用,故对许多慢性疾病、体质虚弱儿尤为适用。如对小儿营养不良症、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等,均有显效。古人有“三分吃药七分养”,“药补不如食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