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23岁,未婚,医生。病历号188333
患者大便带血1年,近2个月便血增多,大便有凹陷,大便时伴有左下腹及肛门疼痛。1971年3月9日赴中山医院就诊,经乙状结肠镜检查:“距肛门12厘米9点钟处有3×3cm2大小,呈菜花状肿块。”取活检病理切片证实为:乙状结肠腺癌。患者坚持拒绝手术。
1971年4月9日初诊:大便带血,日行3-4次,伴有左下腹及肛门疼痛,脉象小弦,舌苔薄白质淡。证属脾气虚弱、湿毒蕴结下注于肠,气血淤滞凝结不通所致。治宜健脾理气、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处方:党参12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菝契20克、红藤15克、苦参15克、野葡萄藤30克、乌梅肉12克、炮山甲12克、生枳实12克、瓜蒌仁30克、白毛藤30克、贯众炭30克、半枝莲30克、凤尾草15克、生山楂 15克、八月札15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并将本方煎剂的1/3左右(约200ml)保留灌肠 ,每日1-2次。另吞服天龙粉1.5克,1日3次。治疗后,腹痛及肛痛均减,大便减少,每日仅1-2次,已无便血,唯大便仍有凹陷迹。3个月后,于1971年7月27日大便时从肛门内排除一约4×3.5cm2大小菜花样肿块,经病理切片证实为“乙状结肠息肉样腺癌。”药已显效,仍以原方继续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大便通畅,变粗,无便血,无腹痛及肛门疼痛等症状。治疗5个月,于1971年8月4日行乙状结肠镜检查:“距肛门11cm左右后方,可见0.3cm大小,向肠腔内突出新生物、无出血”。继续中药治疗。无自觉症状,并于1971年10月9日、12月6日及1972年4月10日、1972年7月29日4次乙状结肠镜检查均示:“距肛门11cm左右后方,可见原病变部位已被粘膜完全覆盖,无血迹”。以后每半年至1年做乙状结肠镜检查1次,均未见复发和转移征象。1978年4月27日乙状结肠镜检查示“肠镜顺利放进15cm,未见原发灶,未见乳头状隆起,可见苍白区,考虑为疤痕。”全身情况佳,大便正常无自觉症状,治疗迄今已31年余,恢复全天工作已28年。1982年结婚并育一子,获得临床治愈。
按:肠癌属于中医“脏毒”、“长蕈”、“症瘕”、“下痢”等范畴,肠癌一般又可分为湿热下注和脾肾阳虚两型,但临床上以虚实夹杂为多见,因脾虚运化失司,湿毒内生,久而蕴热下注肠道,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湿毒淤滞凝结成积,故本方用经药理筛选有抗癌或抑癌作用的清热解毒、利湿、理气、化瘀的中草药以治癌,同时以党参、白术益气健脾以扶正培本,并采用内服与保留灌肠并用的方法,使药物与癌灶直接接触,更好地发挥了治疗作用,从而取得临床治疗的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