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症状:病人多有大便后有剧烈而持久的疼痛,点滴状出血,血色鲜红,部分病人有肛口潮湿、搔痒不适。疼痛往往可延续半天至1天,严重的2~3天。待大便后,再度疼痛加重,呈间歇性发作。病程长者可达数年、十数年之久。一旦形成皮下瘘(或盲瘘)和哨痔后,疼痛往往减轻,而此时肛口常有过多的分泌液和潮湿不适之感。体征:肛裂可发生于肛管后正中(截石位6点处),前后位(截石位6点和12点)同时发生,但亦以后位裂口较深。发生于后位的较多,单发于前位(截石位12点)的较少,裂口局部呈梭形溃疡,表面覆有银白色之纤维组织,称谓栉膜带,裂口外侧有赘皮痔,或称哨痔,此三体征是陈旧性肛裂的基本特征。
治疗方法:病人取侧卧位,在常规消毒与局麻下,切除哨痔、皮下瘘、梭形溃疡(包括上覆增厚银白色栉膜带),以及附近之肥大乳头、炎性肛窦。此时创面显露环形肌纤维束,手术应切除该部部分环行肌纤维组织,然后向外下方倾斜30度延长切口,至肛缘皮肤,切除肛缘附近之肌纤维组织(外括约肌皮下部),使切口呈顶小底大的倒“V”字形创口。仔细止血,术后创口用红油膏二宝丹棉嵌8至5天后,改用红油膏九一丹棉嵌7至10天,再以白玉膏生肌散棉嵌至收口,单发肛裂6点位或12点位,均可按上述方法进行。前后位双肛裂,只需在6点位作上述深切术,12点位仅切除赘皮、浅表溃疡即可,不必深切环形肌纤维组织。
病人于手术后疼痛迅速缓解,除在排便时擦伤创口有轻度疼痛外,不再有持续数小时之剧烈疼痛。普遍反映术后大便增粗,肛口紧箍狭窄感解除。一般无发生肛门失禁或滴漏稀粪的现象。手术创口愈合时间,一般在2周到1月左右,有的术后发现肉芽过度生长,创口愈合不良,经再次手术修除后,始渐收敛。因此病程延长,约在4~5周,个别在5周以上。有的发生肛口潮湿,系术后并发隐窝炎之故。木后随访:手术后半年至3年进行随访,未见复发。有的主诉夏令暑热或劳累后,肛门有潮湿感,但经肛门检查,创口手术疤痕愈合良好。可能亦系并发隐窝炎或肛门溢液症。
典型病例:单××,女,35岁。住院号:58212,住院日期:1982年6月29日至7且26日。入院主诉:便后疼痛出血,反复发作已有10年,疼痛较烈,可持续4~5小时,便血色鲜红,点滴状,肛口有时分泌液较多。检查:截石位6点有一梭形溃疡,上覆银白色栉膜带组织,肛口有肥大乳孔哨痔及皮下盲瘘。人院诊断:陈旧性肛裂。治疗经过:在常规消毒与局麻下,作截石位6点(偏5点方向)肛裂深切手术,切除哨痔,梭形溃疡及两侧覆盖之银白色膜带组织,切除皮下盲瘘。肥大乳头,切断创口下层之环形肌纤维束,使切口向外下右肛缘皮肤倾斜30度,而呈倒“V”字形。在倒“v”字形顶端切取环形纤维组织送病理检查,为平滑肌,病理号82—1022。手术创口以红油膏二宝丹棉嵌5天,红油膏九一丹棉嵌10天,白玉膏生肌散棉嵌至收口愈合,7月26日出院。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大便通畅。
唐师在临床中认为深切手术应注意以下几点:对前后位双肛裂的患者,只需在截石位6点作倒“V”字深切手术,而在12点仅作哨痔、肛瘘、溃疡裂口之修除。不必深切至环形内括约肌束。切口方向应避开正中,偏向截石位5点(或7点)、1点(或11点),以有利于术后创口引流和创口愈合。据笔者经验,切口方向偏5点、1点更妥。因7点、11点为母痔区,手术时容易引起术中出血或发生术后出血。有的于术后发现出血,经检查,创面有活动性出血的,缝扎加压后,方始血止。此出血多发生在7点位创口。所以,手术时除注意止血完全外,手术切口尽量选择偏离母痔区之1点、5点位。
唐师结合常期的临床经验,分析创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认为:深切手术后创口换药,要求用小棉絮或小纱条蘸红油膏二宝丹(或九一丹〕松松填嵌创口。换药方法不正确,常是创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之一;创口处于肛口前后端,排便时前后位张力大,创口受牵拉扩张,更加上粪便污染引起感染,是愈合不良的原因之二;陈旧性肛裂患者之肛管大多紧箍狭窄,若手术深切不彻底,术后肛管仍然容易引起痉挛,致创口引流不畅,这是创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之三。有的创口于术后15天发生肉芽过度生长,及创口桥形、倒钩、假性等愈合不良情况,此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较高的。但是经过及时修除后,创口迅速得到痊愈。因此,尚需不断提高手术操作水平,保持术后创面清洁,引流通畅和注意换药事宜等,以减少创口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