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论于“因邪致瘀”的发病观点

周围血管病是指原发性和继发性四肢血管的损害,以循环障碍为主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分为缺血性和郁血性两类。两类疾病虽致病因素各异,病理、生理有别,但也有共同的或相似的病理过程,表现为血管内膜受损,管腔狭窄,血流缓慢,血液粘度增高,血栓形成,为现代医学的血栓性疾病,属中医的血瘀证。中西医理论都认为“无因不成瘀”。从中医理论而论,认为:

(1)“病由因异”,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可引起不同的血管疾病;

(2)“瘀随证变”,血瘀的个性,即可由病因不同而有差异,又可随病情演变而出现“新瘀与旧瘀”之间的相互消长。

因此,病因与血瘀,在周围血管病的发病概念上,具有“因”与“果”的关系。中医对“病”与“证”的认识,有因病、因人、因时而异的动态发展观念,所以因瘀治瘀、执活血化瘀大法通治一切周围血管病,虽有一定疗效,但不完全符合中医传统的“辨证求因”与“审因论治”的整体观,也难以反映致病因素与病理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

“因邪致瘀”之中医探源。早在《内经》即有论述。《灵枢》云:“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热、或寒、或痹......变化无穷,此皆邪气之所生也”。因此“邪”被视为导致各种脉管病的致病因子。邪与血气凝滞可使脉管发生肿硬作痛的形态改变,正如《内经》所述:“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不可按之,按之则痛”。这些生动的临床描绘,十分类似于静脉血栓的体征,而邪留络脉可致血管闭塞的病机,《内经》则有:“邪客于皮毛,入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阐明了邪留络脉的发病过程是“邪留”而致小血管闭塞,进而发展成大血脉病变的“奇病”。奇病之名,唐代医学家王冰氏特别指出:“病在血络,是谓奇病”。综上可以看出各种致病因子(邪)的侵入留滞是导致血管闭塞、血流障碍(瘀)的主要成因,这是祖国医学中血管病的病因与病机的卓越理论基础。

奚氏认为: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理论是以“邪”为致瘀之主因,由邪(各种致病因子、炎变反应等)--致瘀(血管痉挛、新血栓形成、旧血栓机化)--损伤(缺血或郁血症)。因此邪盛则生新瘀,导致病情急性或亚急性进展,邪去新瘀渐转为旧瘀则病缓。又由于邪正相争的盛衰,血瘀的新或旧也随之消长。“邪→瘀→虚”三者主次比例的动态变化,必然引起临床缺血或郁血征象或急或缓的更替。所以认为:“邪是标、瘀是变、损是果,虚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