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善用下法

王氏认为,从生理上讲,肺为水之上源,能通调水道,又与大肠相表里,两者关系极为密切。大肠责司传导,需依赖肺气之下降而排泻通畅。从病理上讲,大肠积滞不通也能影响肺气之肃降。当肺部有疾患时,调节水液平衡的功能就会失控,表现在咳喘患者出汗特别多,耗损大量体液;哮喘发作时,呼吸道内分泌的痰涎增多,呼吸加快,通过肺部蒸发消耗的水份要比平时大大增加;此外哮喘患者有不少服用氨茶碱,它的利尿作用,使小便增多,从而使肠中津液减少,而出现大便干结。且今独生子女大多偏食,蔬菜吃得少,由于纤维素的缺乏而影响肠管蠕动,也助长了大便的秘结。大便的秘结会影响肺气的清肃功能而导致哮喘症状的加剧。诚如《素问·五藏生成》所曰:“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这是王氏善用下法的理论上的认识,也与王氏深受张子和“凡积聚陈(艹坐)cuo于中,留结寒热在内,都应逐去,宜用下法”之影响有关。小儿哮喘患者大便干结者约占60%。王氏早年用桃仁、郁李仁、麻仁、生首乌,生赤芍等润肠之品,

而晚年则善用生大黄,并认为大黄本身有治喘作用。如《金匮》之厚朴大黄汤治支饮胸满,己椒苈黄丸治痰饮水走肠间,皆为治喘方;又如《千金要方·咳嗽》紫菀汤、五味子汤。这些治咳喘之方皆用大黄。故大黄治喘本是经典之法。王氏亦很赏识《寒温条辨》中之升降散(僵蚕、蝉衣、姜黄、大黄四味研末吞服),认为是一张有效而值得推广之好方。王氏认为只要咳喘而痰稠之患者见有:(1)汗多,大便干;(2)舌尖红,口干;(3)脉数,大便干,即使患者每日有大便亦可用大黄,不必待便秘才用。

他说大黄有消炎消积、清肠豁痰、凉血祛风、祛瘀通络等功用,不能把大黄单纯看成泻药,张子和的下法必须从广义角度去理解。如邓×,男,6岁。1991年4月7 日来诊。有哮喘史1年,前日食海鲜及冰西瓜,咳喘突作,来势急骤, 急诊处理后稍见缓解,今日仍喘咳不止,大便如常,咯痰不畅,两肺听诊闻散在哮鸣音,舌红苔根白腻,脉细。药用炙麻黄5g 杏仁9g 生甘草4g 荆芥5g 僵蚕9g 蝉衣4g 大力子6g 前胡9g 桔梗3g 莱菔子9g 紫菀9g 百部9g 枳实9g 生大黄(后下)6g。7帖。药后大便稍糊,哮喘控制。

王氏说张子和的“良工之治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亦有不治其虚时”,对青少年哮喘来说是适用的,因为青少年毕竟体质较好,抗病力较强,恢复亦快。但对老年哮喘伴肺气肿、老慢支、肺心及体质虚弱者,应用攻法亦宜谨慎。急则主攻中病即止,此即顺其生机,因势利导。缓则治本,宜邪正兼顾,不可纯补,以其内有伏饮,膈有胶固之痰,胸有壅滞之气。然反复发作肺气已虚,久病之人必累及脾肾,故当培本以复生机,亦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