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苦、涩,性大寒,无毒。入肝、胆二经。恶地黄。酒浸炒。
大苦大寒,性沉而降,主肝胆热邪,耳鸣头胀。清下焦湿火,阴痒生疮。火炎上而咽痛,湿蕴中以目黄。小儿高热惊痫,成人伤寒发狂。
禀纯阴之气,但以荡涤肝胆之热为职。
龙胆大苦大寒,苟非气壮实热之证,不能率尔轻投。
味苦,性平,无毒。入肝、肾二经。
滋肝阴以明目,益肾阴以聪耳。黑须发,养精神。膂力加倍,腰膝健壮。合鳢肠成二至之丸,为益阴妙品,龈衄头昏均可治。伍荷叶为二至之茶,乃清上佳饮,额疼眩晕,阳浮巅顶总堪尝。
禀天地至阴之气,故凌冬不凋,气薄味浓,阴中之阴,降也。虽曰补益,偏于阴寒者也。
脾胃虚家,久服之往往腹痛作泻。又尚有女贞子、桑椹子、蔓荆子合用之验方,名
三子
煎,治头风及因虚风动,有抽筋之感觉者。
女贞叶∶味微苦,性平,无毒。
除风散血,消肿定痛。治头目昏疼,祛血凝热肿。口舌生疮,捣汁含用。
味苦,性温,无毒。入肾经。去毛,蜜蒸。
主骨碎折伤,去瘀生新。耳响不聪、牙疼发落。上热下冷、肾虚泄泻。
所治诸症,皆是足少阴肾经。观其命名,想见功力。戴元礼用以治骨痿有效。
经疏云∶“勿与风燥药同用。”
味辛,性温,无毒。入心、脾二经。秦艽为使。恶麻黄。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石生,细而节密者佳。去毛,微炒。
宣五脏,耳聪目明,通九窍,心开智长。和中辟浊,能出音声。风寒湿痹宜求,咳逆上气莫缺。止小便利,理脓疮。
菖蒲,禀孟夏之气,合从革之辛,芳香利窍,辛温达气,心脾之良药也;故善宣通,能除湿痹。
菖蒲香燥,阴血不足者,禁之。惟佐地黄、门冬之属,资其宣导,臻于太和。与远
志伍
,入凉膈散,名转舌膏,可清心宁神,转舌活命。
味苦、涩,性平,无毒。入脾经,兼能通十二经。
能通十二经穴、祛邪辟瘴却瘟。除筋络拘挛,治周身痹疼。通窍活血,通乳行经。利水除湿,肿消全身、熏衣除蚤、辟秽须焚。
此药鼻科、耳科常用之,盖取其通窍活血也。
味辛、性温,无毒。入肾经。恶牡丹皮、莽草。畏石脂。火,醋淬,水飞。
治肾虚之恐怯,镇心脏之怔忡。能消目障、可治耳聋。
镇心益肾,故磁朱丸用之,可暂用,不可久也。咽痛久久不愈,查无所见者,用之能引热下行。
味甘,性苦,气香,无毒。入肝、肾二经。乃取歙县之茶叶以苦丁叶(即枸骨,俗名老鼠刺)同焙制成,故又称角刺茶。
清头目,散肝风。泻肾火,凉胞宫。活血脉,断斯螽。耳流脓,耳鸣或聋。阴浮于上,眩晕。
孕妇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