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散风寒

味辛,性温,无毒,入肺经。

其气芳香,其性和融,温中达表,散风解凝。发表而不优于峻,性阳而无损于阴。通鼻塞、行气滞。虚人需发汗,而弱不能投者,当以人参为伍。暑期受寒凉,用辛热而于时有侮者,可与藿香同行。梗∶能下气安胎,胎元复固。子∶可消痰定喘,喘息安宁。

此药温能散寒,香可和气。譬诸盛德之人,可无往而不利。若与橘皮同用,尤为适宜。

治受之藿香正气散,治香港脚之鸡鸣散,均作如此配伍。又可外治,孕妇呕吐不止,以梗、叶煮水,嗅吸其蒸气,能止逆下气,可得平复。尚能解蟹毒。

味甘,性温,无毒。入肺、小肠、膀胱三经。畏萆。

恶干姜、芫花。杀附子毒。色白而润者佳。

散风解表,止痛医疮。清咽喉及口齿,治风疹与搔痒。头目中滞气,经络中留湿,俱可疗也。骨节之烦疼,四肢之挛急,均能解之。

能御防外风,故名防风,乃风药中润剂也。疮科多用之,为其风湿交攻耳。张元素谓其“为手足太阳经之本药。”王好古又谓其“行足阳明、太阴二经,为肝经气分药”。又谓“钱仲阳泻黄散中,倍用防风者,乃于土中泻木也”。《日华诸家本草》谓其“匀气脉”,乃经验之谈。

味辛、性温、无毒。入肝经,反驴肉、无鳞鱼、河豚、蟹、黄鱼。

散风邪∶清巅顶。利咽喉,透麻疹。化瘀血,消瘰。理疮疡,破聚结。

长于治风,又兼治血,何也?为其入风木之藏,即是血海,故能并主。风在皮里膜外者宜之。

味辛、性平。入肺、胃二经。忌枣、蜜、犬、雉肉。

通中发汗,头疼风湿总蠲除。利便开关,香港脚奔豚通解散。专攻喉痹,亦可安胎。伤寒寒热皆宜,面目浮肿亦治。

葱味最辛,肺之药也。故解散之用居多。

多食葱,令人神昏、发落、虚气上冲。

味辛,性热,无毒。入肺、胃二经。

生能发表,熟可温中。开胃有奇功。止呕为圣剂。气胀腹疼俱妙,痰凝血滞皆良。刮下姜皮,胀家必用。

凡中风、中暑、中气、中毒、中恶、霍乱等一切卒暴之证,用姜汁和童便服之。姜汁能开痰,童便能降火也。古方以姜茶治痢,热痢留皮,冷痢去皮,大妙。忌服同干姜。

味辛、甘,性温。入心、肺、膀胱三经。

助阳散寒,温经通脉。达营卫,和表里。无汗能发,有汗能止。理心腹之痛。搜关节之痹。

直行兼为奔豚之向导。

本经疏证云∶“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为桂枝之六大功效。”

味苦、性温,无毒。入心、肺、膀胱、大肠四经。浓朴为使。恶辛夷、石苇。去根节,水煮,去沫。

去营中寒气,泄卫分风邪。发汗仗其温散,消肿在其行水。既主用于实喘,亦伍用于痛痹。

轻可去实,为发散第一药。惟在冬月,真有寒邪在表者,宜之。或非冬月,或无寒邪,或寒邪在里,或伤风等证,虽发热恶寒,不头痛身疼而拘急,六脉不浮紧者,皆不可用。虽可汗之证,亦不宜多服,汗为心液,若不可汗而汗,与可汗而过汗,则心血为之动矣。或亡阳,或血溢,而成大患,可不慎哉。

麻黄乃太阳经药,兼入肺经。肺主皮毛;葛根乃阳明经药,兼入脾经。脾主肌肉,发散虽同,所入迥异。

味辛,性温,无毒。入心、小肠二经。恶黄、山茱萸。畏滑石。反藜芦。

风寒湿痹,头痛鼻塞。下气破痰,头面游风。百节拘挛,齿痛目泪。

味辛,性温,禀升阳之气,而为风剂,辛香开窍,故主疗如上。单服末至一钱,令人闷绝,辛药不可多用也。

细辛发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痰饮,用之得当,收效甚捷。然其性燥烈,凡血

虚内

热,因而头痛咳嗽者,痛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