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陆某,男,27岁。患者有乙肝史6年,肝功能经常反复。近日市六医院检查谷丙转氨酶84u/L,总胆红质68umol/L,HBsAg阳性,HBcAb阳性,抗HBc-IgM阳性。患者自诉胃脘不适,泛恶,两下肢酸软,乏力倦怠,五心烦热,小溲色黄,大便日二次质烂。诊得舌质尖红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断: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肾气不足,疫毒内伏,肝胃不和。治宜补肾益气,清解疫毒,疏爰胃。处方:白花蛇舌草30克,净连翘30克,黑玄参20克,桑寄生30克,垂盆草30克,生山栀30克,绵茵陈30克,田基黄30克,紫丹参30克,广郁金10克,姜半夏15克,广陈皮10克。上方服14方,复查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质均恢复正常,但仍感腰膝酸软,倦怠乏力。遂去垂盆草,绵茵陈,田基黄。加肉苁蓉15克,生黄芪20克。上方增减服用3月,市六医院复查HBsAg转阴性,余仍阳性。上方再加厚杜仲15克,女贞子15克,甘枸杞15克,继服3月 ,患者精神振作,腰膝酸软改善,复查HBcAb及抗HBc-IgM均阴性。
按:本病属时行疫毒,因肝失疏泄,肾失调控所致。疾病表现为由实致虚,虚中夹实,虚实错杂的多脏器受损的演变过程。先生从临床观察200例的基础出发,提出治疗要从整体着手,主张调控免疫与清除病毒双管齐下。由于乙肝的组织损伤并非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增殖的直接结果,而是由一系列免疫反应产生的,因此,调控免疫在乙肝的治疗中显得更为重要。由于肾在人体所处的重要地位,而且乙癸同源,母子相关,故可以认为补肾是调控免疫的重要环节。基于以上思路,先生在治疗乙肝时喜用白花蛇舌草、净连翘、垂盆草、六月雪、贯仲、水牛角清解疫毒,同时常用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苁蓉、锁阳、巴戟天、杜仲、枸杞子等补肾药来调控免疫。使邪去不伤正,扶正不留邪,清解疫毒与调控免疫并举,起携手互济,共同促进疾病向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