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鹏(全本)

学术观点

一、崇尚仲景学说 撷采诸家论述

先生从事临床40余年,逐步形成以仲景学说为经,诸家论述为纬的学术思想由来和渊源。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是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总结古代医学的精华,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所写成的。他创造性地阐明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法则,从此奠定了祖国医学临床治疗学的思想体系,使后世医家拥有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准绳。正如清·徐灵胎所说:“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先生精通伤寒,崇尚仲景学说,在80年代,先生就发表了长达数万字的“《伤寒论》要义”,认为:整体观念是《伤寒论》的基本精神;辨证准确是《伤寒论》的精髓所在;论治严密是《伤寒论》的特色;六经提纲是《伤寒论》的辨证要领;合病并病是《伤寒论》的常中之变;而汤证对比分辨异同指导临床,更是后世医家处方的楷模。

先生对伤寒六经有深入的研究,且有独到的见解。早在六十年代,就发表了“对《伤寒论》与《内经·热论》有关六经的论述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所谓联系,是从发展上来认识,《伤寒论》六经名称,渊源于《内经》;所指区别,是从内容实质上来考察,仲景的六经论述较之《内经》有了不同的涵义和不同的内容,因此,在实质上和《内经·热论》有了原则性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六经主要证状不同,六经传变规律不同,六经治疗法则不同三个方面。先生的论点曾在学术界引起争鸣,得到不少从事伤寒论研究专家的赞赏。”

先生在85年还发表了有关厥阴病中寒厥和热厥、以及从厥阴病探讨危重症的辨治法则等多篇文章。关于《伤寒论》的厥阴病,历代医家争论颇多,而先生从临床实践观察中认为:厥阴病并不少见,特别在不少危重病人临终前有厥阴病的厥证表现。特别指出:寒厥有里真寒,外假热之象;热厥有里真热,外假寒之候。因此识别寒厥与热厥,特别是热厥的辨证和急救,在临床上是首要一环。先生遵仲景“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之旨,应用承气汤之类攻下通里治疗不少热厥邪盛的患者,喜获良效。

仲景之方,药简效捷,配伍严谨,立方之意,深隐其中,只有潜心研究,方能解其理,悟其法,得其旨。先生善用经方于临证。如桂枝汤治外感风寒表虚证、营卫不和谐自汗症以及雷诺氏症、冻疮等;桂枝麻黄各半汤治汗出不彻外邪不解证及身痒证;麻杏石甘汤治邪热壅肺之咳喘证;芍药甘草汤治胃肠痉挛及肌肉挛急证;小陷胸汤不仅可治消化系统的痰热互结证,也可治呼吸系统的痰热互结;主汤辛开苦降治心下痞胃气不和以及寒热错杂偏于湿热的消化道疾病;小柴胡汤常治寒热往来半表半里少阳证,也曾加大剂量治肾周围脓肿之寒热往来而取效;大柴胡汤治胰腺炎,还治肝脓疡;茵陈蒿汤治阳明发黄,肝胆湿热所致的阳黄;白虎汤为阳明经症之主方,又治病毒性脑炎有效;大承气汤攻下通腑,多用于急腹症,收到满意效果,同时对中风闭证有釜底抽薪之妙;四逆散先生非常推崇,常说此方是柴胡疏肝散、消遥散的祖方,以疏肝解郁、升降气机、调和透邪见长,可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邪热内郁以及情志不遂等多种疾病;四逆汤回阳救逆治少阴阳虚而阴寒内盛之证,并可统治各种疾病发展到阳气虚脱,周围循环衰竭,休克之证。

先生学宗仲景,旁及诸家,既悟经方之旨,也集时方之长。对汉唐以后的各家学说,善于吸收,研究各家学说不先存成见,而是独立思考,临床验证,为我所用。金·张子和强调汗吐下三法,先生认为:其以汗吐下攻治疾病很有独特,但也有缺陷。然对张氏的“良工之治病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之论,先生颇为赞同,成为临床上“祛邪为先”的理论依据。明代张景岳学识广博,张氏《类证》、《景岳全书》集前人理论,加以本人思考,很有见地,所组新方颇多创新。理论上亦有创见,有新解。众所周知的左归丸、右归丸,兹不多赘。我们观察到先生治咳喘,寒者从《伤寒论》选用小青龙汤,热者从《景岳全书》选用桑白皮汤, 不囿一家之见。赵养葵在论述命门相火时指出:“命门有两窍,右出相火,左出真阴真水,上行至脑,泌其津,注之于脉,外营四肢,内主五脏六腑,亦随相火潜行周身,人体十二官,无不受其影响。”赵氏喻如走马之火,有之则走,无之则停。其上行于脑,泌津之论,与现代医学中所称肾上腺皮质激素、脑垂体功能之说吻和,对后世颇有启迪。先生由成形成肾为机体调控中心,从肾着手诊治杂病的经验。

明代杰出的传染病学家吴又可,创立“杂气”学说,指出瘟疫均为“杂气”传染,主张治疗用药针对病因,确为真知灼见,可称中医学上的重大突破。吴氏的“邪为本,热为标,结粪又其标也”,“热由邪生,不祛邪,热焉能清”,主张祛邪以宣通为主,急症急攻,常用下法,喜用大黄,先生十分欣赏,并在黄疸、中风、肠梗阻、中毒性休克、肝胆疾病中使用,得心应手。

先生也熟悉叶天士的温病学说,认为叶氏的逆传心包,验齿、察斑疹白喑,用药主张养阴生津、芳香开窍等,的确补充了《伤寒论》的不足。先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推敲总结,如治疗昏迷、谵语病人,既遵《伤寒论》阳明腑实症以攻下通腑,又从温病逆传心包理论,配以芳香开窍之药;又如治邪热壅肺,既用麻杏石甘汤清泄肺热,也加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从而提出“伤寒温病统一溶化论”,创热病分期分类的辨证纲要。《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气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熄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先生很赞赏此段有关中风的论述,结合《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的著名论断,从而提出中风发病重在“气血逆乱”。

清·王清任治病重视人体的解剖,重视实验,不盲从古人,认为凡血瘀能致多种疾病,治疗上常采用活血化瘀。先生佩服王清任也敢指出前辈不能自圆其说矛盾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尤其是活血化瘀法,对后人很有启发和推广使用的价值。曾撰写“王清任瘀血学说与常见心脑病的临床探讨”一文,参加全国王清任学术思想讨论会(84年7月,河北)。先生临床常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后遗症、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瘀滞型肝炎黄疸、肝硬化腹水及各种疑难杂症。

清·余霖治疫所创“清瘟败毒散”,是白虎、犀角地黄、凉膈散合剂加味,余氏治病不循卫气营血规律,大胆用清瘟败毒饮,重用石膏和清热解毒药,为先生治疗外感热病,大胆用药,提供了借鉴。

清·陈士铎的《辨证录》,先生非常推崇,指出陈氏辨证细致,用药精当,在某些药物上剂量较大,有异军突起之妙,符合抓住事物主要矛盾,解决主要方面的辩证思维逻辑。先生在用药构思时,某种程度上引进了陈氏的观点。

总之,先生尊重历史,更注重时代的变迁,从实际出发,融合汇通,形成坚持发展,重在实效的治学思想。

二、重视系统观念 主张多元辨证

作为一位成功的名医,诚然需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从前人的肩膀上汲取祖国医学无比深厚的精华,但没有有效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指导,那也是无法达到兼收并蓄,融汇贯通,发展壮大的。本世纪二十年代奥地利学者贝塔朗菲在研究理论生物学时首先提出的系统科学,正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系统科学虽然没有哲学那样高的普遍性和世界观的意义,但由于它的横向学科性质,从某一侧面揭示了客观世界和人类知识中共同性的东西,从而能够在各个学科、各个领域发挥它的方法论作用。四十年代,美国贝尔公司在发展微波通讯网络时,首创了系统工程学的名称。六十年代,美国电子工程师学会设立了系统科学委员会,至此,系统工程已形成一门学科。七十年代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系统工程进入到解决和研究更复杂的系统--社会工程,并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合作。

我国从五十年代中期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主持,开始了系统工程的研究。八十年代,先生有幸与钱学森博士会见,对钱氏渊博的学识非常敬仰。现在,不但有一大批系统工程的专业联合会,还有一大批科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教育学家等等正在各个临域从事系统理论的探索研究和开发应用。

可以这样说,系统科学是一种观察问题的方式。作为它的研究对象,不但各个要素的联系、要素与系统的联系,而且系统和环境的各种联系、现在的联系和状态与未来的联系和状态等等,都被纳入了考察问题的参考系之中。因此,系统论研究的主要不是“物理”而是“事理”,包括着人的因素的“事理”的联系。

现代科学表明,物质世界普遍具有系统形式或属性。整个自然界,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天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原生生物到人,一般地说,都是由部分组成,而具有一定层次和结构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整体即系统。生命机体可以说是最典型的系统,因此,系统论对人体科学具有特别重大的理论和方法论价值。现代医学已从分析时代逐渐转向“系统中心论”,如神经内分泌学说、应激学说、免疫学说、受体学说等等,从不同方面揭示出人体的统一性与集成功能。人们的思维,开始从细胞、分子等“实物”转移到微观与宏观、结构与功能、物质与运动、人体与环境等种种“关系”上来,医学已走向“辨证综合阶段”。

先生非常重视系统科学的发展及其与中医学理论的相关性。认为:系统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整体性”、“巨系统”、“母系统”、“子系统”、“多层次观念”、“加和性与非加和性”、“综合性原则”等,在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天人相应”、“三因论”、“脏象论”、“元气学说”、“辨证论治”等等中,几乎都可以找到某种原始思想。早在八十年代,先生就应“光明日报”之约,撰写一篇“中医学理论与现代科学发展总趋势相适应”的文章,并得到北京有关人士的好评。系统观念也包括生物圈的概念,医学气象学研究的兴起,使天人相应的观点得到重视。先生八十年代与上海中医学院有关专家合作,进行了日全食对人体有无影响的观察研究,主要负责观察日全食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电图、血压、症状的影响,客观地揭示了天人相应观点的正确性。此项研究,获得了科研奖。

先生从系统观念出发主张多元辨证,提从多层次、多侧面、多因素、多变量、多方位地考虑疾病的始因与变化。运用系统观念的“关系”,辨人、辨时、辨地、辨病位、辨病因、辨病态、辨病机等等,对疾病的认识不但要看到现在症状,还要了解过去症状,同时要预测未来的症状。就辨证而言,中医有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七情辨证等等。医者,必须整体出发,全面审察,统筹考虑,优化选择,不能执一而论,失之偏颇。在多项式的辨证过程中,必然导致运用综合调节原则。疾病是复杂多变的,证候的显现有真象也有假象,故有“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的理论。还有,在治症、治病、治人上,何者为先,何者为急,都必须在系统整体观念上,采用综合的原则去认识疾病,分析疾病,处理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其本”,这个“本”是指凡属一切造成这疾病的因素的综合性名称,治其本也就是综合调节,使生命回复到一定的轨道上。

先生对疑难杂病尤宗综合调节,采用温凉并进,从本施治的方法。如曾治风湿性心脏病伴心肾衰竭,见全身浮肿,心悸气促,腹胀难忍,不能平卧,小便五日不利,舌质暗红,脉沉细而促。中医辨证阳气衰微,水湿泛滥,气机升降失常。急予扶正与祛邪相兼,理气与化瘀并举,用制附子90克,肉桂、黑白丑、五加皮、白术各15克,生黄芪、丹参、茅根各50克,木香、葶苈子、桃仁、砂仁各10克,大腹皮20克,益母草30克,茯苓60克,红枣5枚。药后小便200-300毫升,效不更方,后水肿退,脱离危险出院。

三、明察邪正态势 果断攻补有序

先生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各自不同的功能在生理上即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而一旦外感六淫邪毒,内伤七情郁结,或气化功能障碍产生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或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机体的这种依赖和制约失衡,则疾病就应变而生。取决于疾病是逐渐向愈,还是日趋严重,这其中的关键所在,是人体的邪正态势。有时扶正为了祛邪,有时祛邪为了正安,医者要根据邪正态势,来正确掌握祛邪与扶正。先生正是善于从众多的症状中抓住要领,分清邪正盛衰,主次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观察疾病邪正的走势,不失时机地运用有效的攻与补,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

这个学术思想充分体现在肝病的治疗中。先生认为:肝病的发病,感受病邪是主要因素。无论甲型肝炎还是乙型肝炎,整个疾病演变过程,是因邪致病,表现为邪实为主。虽然可以因病伤正,由实致虚,从而出现虚中夹实、虚实错杂的情况,但“邪实伤正”应该是肝病的主要徵结所在。先生在1989年第4期发表于“中国医药学报”的“清解活血法治疗病毒性肝炎240例临床观察”一文中,所提到的240例均属于邪实为主的病证。疾病的邪正态势,与 性质,邪入途径、受邪轻重、机体状态及体质因素关系非常密切。如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急,来势凶,有强烈的传染性,先生认为是感受时行疫疠之邪,具有外感热病中瘟疫病的特征。肝胆湿热,热毒内盛是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机。因此治疗着眼于消除疫毒,疏理肝胆。急性期以祛邪泄热为主,稳定期以调整机体为主。祛邪不要太猛,扶正不宜蛮补,理气防止过分香燥,疏肝注意耗伤阴液。先生以上述方法治疗甲型肝炎肝功能持续异常者240例,临床治愈率达96.7%。半年后随访,仍达到基本治愈标准。甲型肝炎多数有黄疸,先生往往用茵陈、大黄来攻下退黄,收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不但急性肝炎是这样,慢性肝病也是实证为多。如先生在1963年发表于《上海中医药杂志》的“中西医合作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观察及中医分型的初步探讨”一文中,收治的72例患者,其中除按中医辨证为脾虚湿阻型的9例为虚实夹杂外,其余的湿热潴留型、肝郁气滞型、血瘀痞块型均属实证。临床按证型的不同,以中药或清热化湿,或疏肝理气,或化瘀软坚,或健脾化湿,再配以口服复合维生素B,临床有效率达79.1%。

再如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异常增高的临床征象。其发病原因,多数为营养过度,与较长时期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饮食有关;也有少数营养不良,食物中缺乏疏白质、维生素;还有肝细胞中毒,内分泌障碍等引起。先生认为此多由膏粱厚味,酒食内积,肝郁气滞,痰湿内壅,瘀阻肝络所致。此类患者如为单纯性脂肪肝,多数肥胖,有高脂血症,先生认为此类患者既有可攻之症,又有可攻之体,用降脂理肝法,重用大黄,化痰攻下治疗脂肪肝,取得了临床93.35%的有效率。至于夹杂有肝功能异常、肝脏肿大、乙型肝炎的脂肪肝,先生则依照不同态势或降酶、或化瘀、或清热。

又如肝硬化,其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有再生小结形成,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导致肝脏逐渐变形、变硬,后期可出现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症、腹水和多系统受累的各种表现。先生认为此系邪毒久恋,痞塞中焦,脾不运化,肝失疏泄,气郁血凝,肝络瘀阻,脾肾两虚,三焦壅塞,气化失司,水湿内停所致。正虚为本,瘀浊阻结为标,是虚实夹杂、寒热交错的复杂重证。治疗主张攻法与补法相结合,内服与外治相结合。内服汤剂重在辨证施治,调节整本,提高免疫功能。当见到肝硬化腹水,胸腹膨胀绷急,气急不能平卧,饮食不下,大小便少而难解,苔腻,脉弦数有力者,先生常用舟车丸、葶苈子等攻下逐水;外敷利于药物吸收,直达病所,疏通经络,改善门静脉血流。先生认为:病达肝硬化腹水阶段,已是邪既实而正却虚,攻逐腹水,虽可缓一时之急,但毕竟是权宜之计,临证要根据患者的寒、热、虚、实、气滞、血瘀、兼湿、夹痰、脏腑虚损的不同,结合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具体情况,分清主次先后,何时可攻,何时则补,做到攻补有序。一般采取首先退黄疸,依次是降酶、降球蛋白、升白蛋白,三阳转阴。先生以此法治疗87例肝硬化患者,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都获得良好效果。其中41例腹水患者有22例B超复查腹水退净。

明察邪正态势,果断攻补有序,作为一种治病方法,先生亦用于其它疾病的治疗中。曾治一肺炎患者,先予麻杏石甘汤治疗,患者服药后症状有好转,但发现患者面色苍白,汗出较多,脉细无力。表现为阳气不足,先生认为:此患者有邪实的一面,但不能忽视阳气虚的另一面,故采用麻杏石甘汤中加入附子治疗,果然药到病除。

总之,掌握邪正的不同态势,做到攻补有序,说到底是正确处理邪正关系,祛除邪气,匡扶正气,冀以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疾病向愈的转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先生在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比较推崇“祛邪为本”,“邪去则正乃安”,“祛邪即是扶正”。这充分反映了先生治病如用兵,主动出击,掌握有利时机,进退有节,积极进取的将军风度。

四、汲取时代新知 为我临床所用

先生有很深的中医学理论造诣,是中医领域的专家,但他从不满足,而是不断学习一切时代新知,为我临床所用。先生早年又从陈大年、章次公、曹惕寅诸名医为师,后又参加上海市开业医师学术研究会医学进修班学习现代医学知识,不断补充时代新知,由此被领导选派到综合性医院筹建中医科病房。其后,先生在综合性医院当过多年的中医科主任,与西医同道密切合作,经常中西医联合大查房,建立了很好的友谊。先生从不排斥西医,而是不断学习先进的诊断方法、手段和用药规律。先生一向认为,中西医互有长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不要有门户之见。先生强调,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作为一名中医,临床诊断疾病,已不能仅满足于中医病名,因此,常采用中西医知识参合,力求达到简明扼要,使患者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更利于配合治疗。先生在治疗中风中脏腑、肝昏迷病人及尿毒症病人时,经常使用鼻饲、高位保留灌肠的西医给药途径,来保证药物的有效摄入。先生认为广泛的给药途径,本无中医或西医之分,只要对病人有利,谁都能加以应用。

现代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但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无疑加重了人们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不容。这也是近几年来治病中出现的新动态。先生不失时机地学习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结合祖国医学在治疗七情致病方面的有效方药应用于临床。早在86年就在《中医心理学论丛》上发表了“不寐的心理过程与治疗”一文,分析了不寐形成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策。在心理障碍的疾病中,先生主张要在“松”字上下功夫,这“松”字既包含了药物的治疗,更多的是通过语言,以合情合理的分析、安慰、诱导,为患者打开精神上的“结”,调整患者的心态,医病又医心。这种医学模式的改变,反映了中医的特色,同时也是先生治病疗效显著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中药药理的研究及其新的进展,先生在临床实践的同时,不断予以关注。如威灵仙治痛风、蒲公英治胃炎及胆囊炎、石苇治尿蛋白、葛根治脑血管疾病、芦荟软化血管、马鞭草抗肝纤维化、黄芩降血压、水牛角解毒保肝、苦参治心动过速、桂枝治心动过缓等。先生常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提高了临床疗效,再如黄芪除在传统的补益中气的功能外,很多实验研究提到其有调整机体免疫的作用,先生据现代医学认为乙型肝炎的组织损伤并非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增殖的直接结果,而是通过一系列免疫反应产生的,自创了“解毒调控免疫方”治疗乙型肝炎。方中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性寒。归心、肺、肝、大肠经。清热解毒,抑制体液免疫,使E抗原转阴的作用,是从实的方面考虚的。生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补中益气,具有提高补体水平,增强T细胞功能,诱生干扰素,抑制乙肝病毒繁殖的作用,是从虚的方面悟出来的。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凉血活血,对已沉着的免疫复合物有促进吸收和清除的作用,是从改善肝脏病理出发的。郁金,味辛、苦,性寒。归心、肝、胆经。行气解郁,具有清除血中过剩抗原,防止免疫复合物形成的作用,是从恢复肝脏功能着眼的。四药共奏清热解毒、益气活血、抑制病毒、调控免疫之功。先生既采用传统的常用药物,同时又重视民间野生草药,如研究云南小红参治疗心血管疾病、用江西与福建的叶下珠治乙肝等等。先生经常关注中医药研究动向和新信息,有报道提到温病气分证已存在微观血瘀病变,并提供了动物实验及电镜依据,提出在清气分热药物中加丹参、赤芍治疗较传统的白虎汤更有效。先生表示赞同,认为这是从实际出发的,因为先生在医疗实践中发现,外感热病的各阶段均存在程度不等的微循环障碍,如肺炎,虽在卫气同病阶段,但每每加入活血药就会缩短疗程,有利肺炎的吸取。先生还将这种思路用于慢性病的治疗,对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以及一些难证和怪病,在临床尚未发现明显的血瘀征象前,即加入活血化瘀药,果然提高了疗效。

先生善于吸取前人的有效经验,更时刻关注着现代科学的新进展,以此来不断开阔、充实和提高自己,从而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有新思路、新方法、新方药形成,随师侍诊3年,我们经常被先生渊博的知识,引经据典的娓娓道来,参古论今、灵活清晰的思路火花所折服。先生常说,只要有益于患者,有益于疾病的恢复,都可以为我临床所用。但先生的拿来从不盲从;为我临床所用,但从不被其所惑;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立足于中医,立足于临床,立足于疗效,为中医事业不断作出贡献。这是先生一贯的主张和信念。

证治经验

一、热病力创分期分类论治

热病辨证,历来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先生认为:三种辨证方法都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虽名称各不相同,但它们讨论的基本内容同是热病,立论的基础都是辨证施治,思想方法均从整体观点出发,因此,它们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是受《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启发,温病学说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的,而历代温病学说在病因、辨证、诊断、治疗方面的进展,则羽翼了《伤寒论》的不足,是对《伤寒论》的发展与补充。长期以来,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争论不休,前者强调六经,后者强调卫气营血;前者强调用药必须辛温,后者强调用药必须辛凉;前者强调阳虚,后者强调伤阴等等。先生认为,两种学说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故主张“统一溶化论”,各取所长,补其所短,综合运用。

先生在伤寒与温病的争论中,参古酌今,博采众议,敢于创新,结合自己治疗外感热病100例的经验,提出以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三者相结合的独特的热病五期八类辨证纲要,以指导临床实践。观察的100例均为体温在38℃以上急性发热的住院患者,临床疗效就发热而言为96%。

1.恶寒期

一般多见表证。即太阳病,卫分证,上焦手太阴肺证。

(1)表寒类乃感受风寒之邪,客于皮毛肌肤而成。主要证状:翕翕发热,恶寒较甚,口不渴为特征,头痛、骨节疼痛,舌苔薄白,脉浮,治以辛温解表为原则。100例中属此类者3例。具体病案从略(下同)。

若有汗,脉浮缓,为风邪客表,肌腠空虚,宜桂枝汤,辛温解肌。若无汗,脉浮紧,为寒邪束表,玄府闭寒,宜麻黄汤,辛温发汗。若发热、恶寒、头痛,而脉反沉,则为素质阳虚,太少合病,宜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散寒。

(2)表热类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合皮毛,肺与表卫同时为病,或素质阴虚,受寒化热。主要证状:发热,微恶寒,口渴,舌苔薄白,脉浮数,治以辛凉解表为原则。100例中属此类者21例。

若头痛、咽痛、口干引饮而恶寒极轻,为表热较甚,上犯清窍,宜银翘散加减,辛凉清热。若咳嗽,胸闷,鼻塞涕多,为风邪犯肺,清肃不行,宜清风宁嗽汤加减,辛苦宣肺。若发热微恶寒,而下利不止,为温邪化热,下陷于肠,宜葛根芩连汤,逆流挽舟,解表清热。若头重、肢倦,胸闷苔腻,脉濡而浮,为湿邪伤表,宜藿香、佩兰、苏叶、米仁、茯苓之类疏表化湿。

2.化热期

病邪由表入里,此期常见于少阳病,阳明病,气分证,中焦实证。

(3)半表半里类:

此为少阳病,属邪正交争,相持不下的局面,病邪不全离于表,又不全入于里。主要证状:寒热往来,胸胁闷痛,食欲不振,口苦心烦,舌苔白腻或淡黄腻,脉弦数,治以和解少阳,宜小柴胡汤为主方。100例中属此类者5例。

若大便秘结,宜大柴胡汤,表里双解。

(4)气热类

病邪在表,若不外解,邪从热化,由表卫而入气分,温邪内袭,肺胃应之。主要证状:发热炽盛,不恶寒反恶热,有汗热不解,烦渴,舌苔白或黄,小溲黄赤,脉浮数而有力,治以清热解毒为主。100例中属此类者39例。

若身热口渴,心烦懊侬,苔黄白相兼,脉数,为气分初热,宜栀子豉汤加味,清透邪热。若高热,咳嗽,气急,为热壅于肺,肺气上逆,宜麻杏石甘汤,清热开肺。若大渴引饮,蒸蒸发热,汗出,脉洪大,为热炽阳明,无形热结,宜白虎汤加味,大清气热。若烦热,口燥咽干,烦躁不宁,为温热炽盛,漫及三焦,宜黄连解毒汤加减,清热泻火。若发热肢倦,胸闷口渴溲赤,舌苔黄腻,为湿热留恋,三焦不畅,宜甘露消毒丹加减,清热化湿。

(5)里实类

外感六淫之邪,由表入里,盘踞肠胃,热毒内结为患。主要证状:高热,神昏,腹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腻,脉数,治以清热通里为原则。100例中属此类者19例。

若潮热,神昏,抽搐而便秘者为阳明内实,腑气不通,宜承气汤加味,荡涤积热。若高热,神昏,下利频迫,为热毒蕴结,血分受灼,宜白头翁汤,清热止利。若发热、黄疸,胁痛便秘,为湿热郁结,宜茵陈蒿汤,清泄湿热。

3.营血期

病情严重,则进入营血期。出现营分证,血分实热证,上焦手厥阴心包证。

(6)血热类

此为温热时疫之邪,传入心包,营血热炽,甚则扰乱神明。主要证状:高热烦躁,舌质红绛,脉数,甚则昏迷,抽搐,动血,治以清热凉血为原则。100例中属此类者4例。

若高热、神昏、烦躁,为热入营血,神明受蒙,宜犀角地黄汤加味,凉血解毒。若手足抽搐,脉象带弦,为热极动风,宜犀角、羚羊之类,凉血熄风。若肝火炽盛,可参用龙胆泻肝汤,泻肝经实热。

4.伤阴期

热病后期,邪留正虚,可出现伤阴期,包括血分虚证,下焦证,厥阴病,少阴病。

(7)阴虚类

患者素体阴虚或热邪久羁,真阴受灼,由实转虚。主要证状:咽干口燥,齿黑唇裂,手足心热,神倦瘛从,舌质红、绛或紫晦,脉细数,治以养阴清热为原则。100例中属此类者5例。

若夜热早凉,热退无汗,口干唇燥,脉细数,此为热自阴来,宜青蒿鳖甲汤,养阴清热。若下午发热,颧红口渴,此为阴虚生内热,宜清骨散加减,养阴清火。若心烦口干,夜间盗汗,舌红绛,脉细,此为阴虚火旺,宜当归六黄汤,滋阴泻火。若便坚难行,舌红欠润,此为阴亏液涸,宜增液汤,增水行舟。若口干心悸,汗多,舌质红,脉虚软,此为气阴衰微,宜生脉散,益气敛阴。

5.

疾病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少阴病,太阴病,下焦证,中焦虚证。

(8)阳虚类

患者素体阳虚或久病致虚,正气衰弱,邪气易受。主要证状:发热不高,头昏肢倦,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软。治以扶阳扶中为原则。100例中属此类者4例。

若大汗淋漓,呼吸急促,脉微欲绝,为心阳暴脱,宜独参汤或参附汤,扶正救逆。若发热自汗,神疲食少,脉虚大无力,为中气不足,宜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若终日倦怠有恶寒者,为阳虚或气血不足,宜十全大补汤或合龟鹿二仙胶加减,峻补气血。

先生治热病从临床出发,认为关键要抓住化热期。先生治疗100例发热病中,辨证属于化热期的共63例,占63%。这与有学者对1896例热病的统计,化热期为52.32%接近。化热期在热病中占的比例,反映了疾病性质和总趋势。可以这么说,抓住了化热期的治疗,也即抓住了热病治疗的大多数。其次,化热期是正邪相争的关键时期,如能准确大胆地用药,截断疾病的传变,既可以控制病邪蔓延深入,还可以避免正气的过度损耗。从临床角度来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生认为:化热期临床表现为:有热有毒,热由毒生,毒不除则热不去,热不去则必生逆变,故强调要重用清热解毒药。对外感热病的治疗,其实也充分反映了先生祛邪为本的学术思想。

二、高血压病临床初步研究

高血压病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兹结合临床实践,对本的病机、中医辨证论治及其与现代医学的关系等,提出以下初步观察资料。

临床资料

1.本组155例,性别:男50例占32%,女105例占68%。年龄:最小21岁,最大70岁;其中21-30岁者5例,占3%;31-40岁18例,占12%;41-50岁76例占49%;51-60岁者42例占27%;61-70岁14例占9%。

2.职业:工人85例占55%;干部24例占16%;教师20例占13%;技术员13例占8%;会计5例占3%;营业员4例占3%;医务人员、退休各2例占1%;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无明显差别。

3.病程:1年以内20例,2-5年72例,6-10年38例,11-30年25例。

4.症状:以头晕、头痛、心悸、失眠、腰酸为多见。

5.脉舌:本组脉细者80例,占52%,细弦者54例占35%,弦者14例占9%,弦紧、细结各2例,均占1%,细紧、弦数、细数各1例,均占0.6%。舌质微红106例、尖红13例、红7例共126例占82%,其次舌紫者19例可见瘀者3例、舌淡者5例、淡红者2例;舌苔以薄白为多占90%。

6.尿常规检查:本组155例中正常者138例占89%,尿蛋白者16例占10.3%,尿红血球者1例占0.6%。

7.血脂:胆固醇增高者32例占23%,甘油三脂增高者17例占40%,β脂蛋白增高者49例占8%。

8.眼底检查:共查104例,其中正常者6例占6%,Ⅰ级51例占49%,Ⅱ级41例占39%,Ⅲ级4例占4%,出血2例占2%

9.X线胸部透视:142例中,正常者39例占27%、主动脉增宽54例占38%、左心室增大49例占35%。

10.心电图(从略)

11.中医辨证分型:155例中阴虚阳亢64例占41%,(其中兼瘀血6例,兼痰湿2例),肝肾阴虚43例占28%,其中兼瘀血8例);冲任不调24例占16%;瘀血阻滞12例占8%(其中兼阴阳两虚1例、兼阳亢1例);;痰湿郁阻2例占1%;阴阳两虚10例占6%(其中兼瘀血1例)。

12.现代医学分期:根据1974年冠心病、高血压病普查预防座谈会标准。本组155例中属Ⅰ期(甲)12例占8%,Ⅰ组(乙)51例占33%,Ⅱ期81例占52%,Ⅲ期11例占7%。

13.中医辨证与西医分期的关系:阴虚阳亢集中在Ⅱ期与Ⅰ期(乙),肝肾阴虚多在Ⅱ期,而冲任不调则散见于各期,淤血阻滞多于Ⅱ期,阴阳两虚见于Ⅱ期、Ⅲ期,不见于Ⅰ期。

14.疗效:我们主要统计降压疗效,其评定标准,根据1974年冠心病、高血压病普查预防座谈会。本组155例,显效70例占45%,有效74例占48%,无效11例占7%,总的有效率为93%。

中医辨证分型

1.阴虚阳亢

主证:头痛,眩晕,口苦咽干,失眠多梦,舌质较红苔微黄,脉弦或弦细或弦紧。

治则:育阴平肝

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

药物:天麻6克 钩藤30克 黄芩10克 桑寄生15克 夏枯草15克 地龙10克 珍珠母30克 夜交藤15克 牛膝15克 葛根30克 枸杞子15克 白芍10克

加减法:口苦烦躁甚者,可酌加龙胆草6克,木通3克。头项强痛者,重用葛根,加蜈蚣2条。筋惕肉跳者,可酌加全虫5克,蜈蚣1条。

本型亦可用高血压Ⅰ号方:钩藤30克 葛根30克 槐花15克 桑寄生15克 灯盏花15克 陈皮6克 泽泻15克 黄芩9克 地龙9克 朱灯芯三扎。

2.肝肾阴虚

主治:头昏,耳鸣,视物模糊,腰腿酸软,舌质红或绛,苔少,脉细或细弦。

治则:滋养肝肾

方剂:复方首乌丸加减

药物:制首乌30克 枸杞子15克 女贞子15克 xi莶草15克 菟丝子15克 牛膝15克 桑椹子15克 黑芝麻30克 菊花15克 丹参30克 葛根30克

加减法:心慌易惊、神志不宁者,可酌加枣仁15克,远志5克,灵磁石30克。血管硬化,可用桃仁、红花、xi莶草、海藻、地龙等。眼底出血者,加槐花15克,花蕊石30克。

3.冲任不调

主证:头部烘热,升火出汗,腰酸失眠,浮肿,月经不调,舌质微红,苔薄腻,脉细弦或细数。

治则:调理冲任。

方剂:二仙汤加减。

药物:仙灵脾10克 当归15克 知母10克 黄柏10克 白芍10克 益母草15克 车前子10克 牛膝10克

加减法:汗多加淮小麦30克,牡蛎30克。头痛加珍珠母30克,潼蒺藜15克,刺吉力15克。

4.瘀血阻滞

主证:眩晕,头痛,麻木,胸闷或痛,舌质紫或有瘀斑,脉细,或涩,或细结。

治则:活血化瘀

方剂:通窍活血汤加减

药物:赤芍10克 川芎10克 桃仁10克 红花5克 葛根30克 丹参30克 地龙15克 山楂15克

加减法:胸痛者加郁金10克,全瓜蒌15克,降香6克。肢麻重者加xi莶草30克,牛膝15克。

5.痰湿郁阻

主证:眩晕,头重,胸闷,心悸,纳呆痰多,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或滑。

治则:化痰除湿

方剂:温胆汤加减

药物:陈皮10克 法半夏10克 茯苓30克 竹茹10克 泽泻15克 钩藤30克 焦山楂15克 黄芩10克 菖蒲5克

加减法:血脂偏高者,可加决明子30克,荷叶10。为湿偏寒,可用苓桂术甘汤加减。

6.阴阳两虚

主证:头晕,耳鸣,腰酸,健忘,肢冷,尿频,阳萎,遗精,或气促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或结。

治则:养阴助阳

方剂:右归丸加减。

药物:大熟地15克 山药10克 山茱萸肉10克 仙灵脾15克 巴戟天10克 当归15克 菟丝子10克 朱茯苓15克 附子15克

加减法:精神呆滞者酌加地龙15克,丹参30克。左心室肥厚者酌加丹参3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肾功能差尿蛋白加茅根30克,石苇15克,黄芪30克,党参30克。阳虚水泛浮肿显著者,可用真武汤加减。

讨论与体会

1.对病因与病机的探讨

有关高血压病发病的理论,历来有数说,从《内经》角度认为与“风”有关,从河间学派的观点看与“火”有联系,按丹溪主张则与“痰”不无牵联,根据东垣论点则应想到“虚”等问题。这是从各个不同角度来阐述其发病原理,都为高血压的下论治奠定了基础,但也有不足之处。从我们临床实践观察,其发病原因大体是七情郁结、肾气不足、嗜食肥厚、内伤虚损等四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内经·举痛论》说:“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思则气结。”等指出了七情可以伤及五脏之气,使气血升降混乱,阴阳平衡失调而致病。

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又为真阴真阳之原,如肾气不足,必延及于肝,肝为刚脏,赖肾水以滋养,肾阴不足则肝失所养而肝阳上亢。肾水亏损则水火失济而心火上炎。肾精不足则影响冲任。肾阴虚损,又能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

饮食不节,嗜食肥厚,肠胃受戕,则湿浊内生,痰阻脉络;亦有湿郁生痰,痰湿化热,即所谓“无痰不作眩”之说。

内伤虚损的原因较多,尤其脑力劳动过度,耗伤气阴,气虚血衰,虚阳内动;亦可阳气不足,经脉郁阻。气为血之帅,气病及血,可见瘀血阻滞之象。

在病机、病程转归的认识上,有两种看法。第一种:阳亢→阴虚阳亢→阴虚→阴阳两虚。第二种:阴虚→阳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笔者倾向于第二种看法,因为本病的发生与肝心肾脾四脏功能失常有关,但与肝肾关系尤为密切,从发病原理看,病变在肝,发源在肾,阴虚为本,阳亢为标,阴虚与阳亢往往先后同时出现,或偏于阴虚,或偏于阳亢。阴虚主要是肾阴虚,阳亢主要是肝阳亢。本病虽以阴虚为主,其间也有挟风、挟火、挟痰等证,形成本虚标实之象。

2.临床征象与肝肾

本组病例之15种症状中,以眩晕的发生率最高(占100%);其次为头痛、心悸、失眠、腰酸;再次为目糊、肢麻、耳鸣,均为肝肾阴阳失调的征象。有人认为:高血压病,多系肝病,又因血管多硬化,脉必弦。但我们体会高血压病脉弦,并不是绝对的,弦 脉者往往血压并不甚高,脉弦的出现与性别、年龄、血压没有固定的关系。本组155例中脉细者占52%,细弦者占35%,脉弦者只占9%,这似意味着肾气不足,气血失调占优势。舌诊的观察,辨舌质知机体阴阳、气血的虚实,辨舌苔探病邪、胃气的性质和变化,本组155例舌质属红、微红、尖红者中82%,而淡红、淡者占4%,这就提示本病的基础在于阴虚而不是阳虚,阳虚是阴虚发展的结果。我们也注意到舌有紫、瘀点中14%,说明高血压病有瘀血阻滞的情况。舌苔的变化90%属正常范围。从症状与脉舌来看求因,可知本病以肾阴虚为源,肝阳亢为果,阴损于前,阳亏于后。

3.中医辨证分型的意见

全国各地对高血压病的辨证分型作了不少研究,有的以阴阳分型,有的以脏腑经络分型,有的以脏腑经络分型,有的以脏腑、八纲、病因、病机、病名相互结合分型,也有以虚实分型,还有以高血压病分期结合分型。本文分为阴虚阳亢、肝肾阴虚、冲任不调、瘀血阻滞、痰湿郁阻、阴阳两虚六个类型。对瘀血阻滞一型,文献较少提及,但临床确有所见,本组155例中,定为该型者有12例,兼有瘀血者15例占17%。痰湿郁阻,较为忽视,临床见有舌苔淡黄腻等,投以温胆汤加减,可得到较好的疗效。关于冲任不调一型,有的作为附录,有的将二仙汤加减作为阴阳两虚型的处方,似觉不妥,冲任属奇经八脉,把它运用到高血压病方面,是一个新发展,冲任经脉与肝肾经脉相连,所以说,冲任隶于肝肾。阴阳两虚,不宜用二仙汤,而二仙汤适用于冲任不调。本组冲任不调24例,均系女性,与月经异常有密切关系。

4.中医辨证分型与现代医学分期的关系

中医辨证分型是根据症状、舌苔、脉象而归纳出来的,而现代医学分期,则主要根据血压、器官的病理改变而区分的。我们对二种分类法,作了对照,阴虚阳亢、肝肾阴虚,似可认为以早期为主,而阴阳两虚12例,无1例属于Ⅰ期者,病为阴损及阳,心肝肾阴阳俱病,与现代医学心脑肾器质及功能性损伤,似有相吻合之处。冲任不调,临床症状变化较多,而又散见各期,无相似之点。痰湿郁阻,可见于早期,而瘀血阻滞,则多见于Ⅱ、Ⅲ期,符合祖国医学初病在气,久病累血,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和现代医学高血压病后期血液循环和血管功能障碍,以及组织缺氧等病理变化。上述资料表明,二种分类法,既有它互相一致的一面,又有互相不平行的一面,它们不呈绝对平行的关系,但在临床上采用中医辨证与西医分期相并列的方法,对于患者症状差异性、机体反应性、病毒严重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入了解,是有积极意义的。

5.治疗体会

作者临床观察绝大多数高血压的演变过程中,表现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征象,因此,以滋阴平肝降火为主,但平肝降火之药,不宜长期服用,注意苦寒伤胃。如属于阴阳两虚偏阳虚者,亦可用真武汤加减。总之,要从调节人体阴阳,促使恢复自然调节功能为出发点。

在降压过程中,如遇疗效不满意,多考虑用活血化瘀药物,应用活血化瘀的指征:①舌质有瘀点、有紫气,②口唇发紫,③胸透,左心室扩大,④心电图,左心室肥厚、心肌劳损,以上四项出现任何一项即可。

如大便秘结,应充分应用润肠攻下之药,务必保持大便通畅。如小便短少,亦应加强分利小便之品。

血压相对稳定后,用平补肝肾法,巩固其疗效。

三、中风证型及治疗要点探讨----附178例临床分析

中风一病,已占我国城市人口死亡原因之首位。笔者近三年来,收治中风病人多例,现据资料完整之178例进行如下分析,试以探讨本病之证候类型及治疗规律。

临床分析

(一)性别与年龄:本组共178例,其中男性119例,女性59例,男女之比约为2:1,年龄40岁以下者5例,占3%,40-49岁13例,占7%,50-59岁44例,占25%,60-69岁的62例,占35%,70岁以上54例,占30%,其中以60岁以上者发病率为高。

(二)病因:本组有高血压病Ⅱ、Ⅲ期者131例,占74%;脑动脉硬化者40例,占22%;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硬化5例占3%;风心病1例占0.5%:原因不明1例占0.5%。

(三)西医分类:出血性中风49例占27%,其中脑溢血4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缺血性中风129例,占72%,其中脑血栓形成97例,脑栓塞1例,一过性脑缺血31例。

(四)中医辨证:中经络122例,占总数的69%。分为三个类型:1.痰证27例占22%,其中湿痰者21例,热痰6例。2.瘀证32例占26%,其中气虚血瘀者21例,气滞血瘀者11例。3.风证63例占52%,其中阳亢风动44例,阴虚风动19例。中脏腑者56例占总数的31%。分为二种类型:1.闭证42例占75%,其中阳闭31例,阴闭11例。.2.脱证14例占25%,其中阳脱12例,阴脱2例。

(五)治疗法则:1.中经络者共120例计有三法:用豁痰通络法28例占23%,活血化瘀法33例占28%,平肝潜阳法59例占49%。2.中脏腑者共49例计有四法用芳香开窍者14例占29%,豁痰宣窍法14例占29%,回阳固脱法11例占22%,通腑攻下法10例占20%,尚有9例患者系西药主治。

(六)疗效:1.基本治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能独自徒手步行,生活自理者66例占37%。2.显著好转,症状与体症明显好转,能步行者62例占35%。3.未愈者,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者4例占2%。4.死亡46例占26%。其中中脏腑者41例,中经络者5例,往往因合并肠麻痹、冠心病心肌梗塞、肺部感染等。

体会与讨论

(一)证候划分考虑经与纬

中风病是一复杂多变的病种,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及辨证分型的标准。《内经》虽无中风之名,但有“厥证”、“煎厥”、“大厥”、“薄厥”、“喑痱”、“偏枯”的记载,颇与中风病相似。《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将中风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四类。我们曾采用此法,作为治疗常规证候类型划分的依据。因为考虑先细合粗较易,先粗分细则难。孙思邈《千金方》将中风分为偏枯、风痱、风懿、风痹四类,但风痹一证,其云:“风寒湿诸痹类风状,风胜则周身走注疼痛,寒胜则骨节掣痛,湿胜则麻木不仁”,则属风湿关节为病,与现所称中风无关。至于元《医经溯洄集·中风辨》将中风分为真中风与类中风二类,与唐宋以前主张外风说,金元以后多持内因论有关,实质上是将两论作调和折衷之说。由于内因得到普遍重视,故类中风之称,亦为医者运用。

近有人主张以病机来划分证候类型如曾氏分为阴虚阳亢、肝阳生风类、血虚生风类、阴阳两虚类。也有人以病程来划分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但这些方法往往不能反映本病的特征,因此,我们以中经络,中脏腑为经,以痰、瘀、风、闭、脱为纬,来划分证候类型,是符合临床要求的。

(二)卒中救治围绕清与宁

中脏腑者以神志不清为特征,抢救之法应围绕清与静,积极采取措施,使“不清”转化为“清醒”与“安宁”。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体会约有四法:

1.芳香开窍法:中风闭证是以邪实壅盛为主,此因风阳暴张,气血上逆,挟痰蒙闭清窍,遂突然神志不清,横窜经络,络道瘀阻,则见偏瘫、口眼歪斜等症。按热象之有无,又分为阳闭与阴闭,治当分凉开与温开,正如尤在泾所说:“风邪中人,与痰相搏,闭其经隧,神暴昏,脉暴绝者,急与苏合、至宝之属以通之。盖惟香药,为能达经遂通神明也。”

如风阳挟痰火内闭,治以辛凉开窍,可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牛黄清心丸、醒脑静注射液或麝香0.1克,牛黄0.3克,冰片0.3克研末送服,佐以清肝熄风之品,如钩藤羚羊,石决明,黄芩,菊花等。

如肝风挟痰湿上壅内闭:面白唇清,痰涎壅盛,舌苔滑腻,脉沉滑此为阴闭。治以辛温开窍,可用芳合香丸,佐以熄风豁痰之药如天麻,钩藤,菖蒲,郁金等。

2.通腑攻下法:卒中大多见肝阳暴亢,痰风上扰,血随气逆,血菀于上,正如《内经》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治应急使血之气向下并走,方能急流挽舟。临床上往往可见便闭不通,口有浊味,舌苔黄腻或黄燥;此时浊气上熏,肝阳火更盛,心神受蒙难清,急于承气汤攻下:亦可用生大黄30克水煎150毫升,保留清肠,每日一次,直至得便为度,番泻叶亦可效。只有腑通热泄,引血下行,气随血下,亦即釜底抽薪之意。下其燥结,热即孤立,风即自消,邪热燥结者,中焦气机通,气血运行条达,则中风诸症可随之缓解。

3.豁痰开窍法:朱丹溪论中风“有气虚、有血虚、有痰盛。”“西北二方,真为风所中者有之,东南之人皆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尤在泾说:“或因风而动痰,或因痰而致风,或邪风多附顽痰,或痰病有如风病,是以掉摇,眩晕倒仆,昏迷等证”。故提出:“逐痰涎”一法,涤痰汤和清心散二方,治痰迷心窍之证。

中风者常见喉中痰鸣,痰瘀壅盛,我们用竹沥、莱菔汁。如风痰寒痰,可用小白附子,制南星,半夏,白芥子,皂荚。如痰热则用贝母,竹茹,瓜蒌,天竺黄,青礞石,黛蛤粉等。亦可用猴枣散0.5g冲服,姜汁频频饮服,还可与菖蒲。郁金同用,使痰浊除而心窍清,神明出而智慧爽。

4.回阳固脱法:中风脱证是以正不胜邪,阴阳离决为主,按阴阳离决之情,又分阳脱与阴脱以及失血气脱之证,但以元报衰微。阳气虚脱更为险恶。证见神昏不语,二便自遗,气息低微,冷汗淋漓,目合口张,脉沉细欲绝,治当回阳固脱。速用人参,附子,龙骨,牡蛎,黄芪,五味子或四逆汤注射液。阴脱者,神志不清,目合口张,面赤,足冷,心烦不宁,脉大无根,可用人参,黄芪,熟地,山茱萸肉,元肉,山药,枸杞,茯神,枣仁,龙骨,牡蛎,甘草等化裁,生脉散注射液静滴。

由于中脏一证,病情复杂,变化多端,闭证脱证既有真假之分,又有浅深之别,有实闭似脱,实脱似闭;闭证和脱证可以互相转化,又可以同时互见,如内闭外脱者,可人参、附子与羚羊,竹沥,姜汁至宝丹,导痰汤等同用,应全面辨证,审证精确。

四法者,言其要领也,有一法独用,有数法并进,还有凉血清热,凉肝熄风,滋阴潜阳,活血化瘀诸法,亦当推究其因,辨别虚实,分清缓急,参合用之。

(三)治疗始终抓住气与血

中风《内经》称之为“大厥”,《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又称为“薄厥”《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景岳全书》:“凡风痰等证,当辨其在经,在脏,……然在经、在脏虽有不同,而回阴回阳,则无不本乎气务,但知气血之缓急,知阴阳之亏盈,则尽其善矣。若必曰某脏某经,必用某方某药,不知通变,多失其真。”

清代汪廷珍说:“血虚者补其气而血自生,血滞者调其气而血自通,血外溢者,降其气而血自下,血内溢者,固其气而血自止。”

卒中期,多为气血逆乱,肝风狂越,气升血升、火升、痰升、直冲巅顶,或损伤脑络,或瘀滞神明之腑而危证丛生。气有余便是火,气横逆必及血,故药用清气降火,折其肝风之源;潜阳凉血,有降逆止血之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滞而血瘀者,当以理气而化瘀。又有气虚而血瘀者,当以益气而活血;有痰瘀互结者,豁痰化瘀则有疏通经脉之力;还有血虚生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采用活血祛风,通经活络之法,尤为恢复期常用之法。

近年来,对“活血化瘀”作了深入研究,同时对“瘀血”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在中风的临床治疗上,取得了很多的宝贵经验。特别对缺血性中风,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四、常见心脏病临床经验

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统称,它包括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等。在中医学中属于“心悸”、“怔忡”、“胸痹”的范畴。几十年来张云鹏主任悉心研究心脏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法则,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他认为心脏病的发病原理,虽然与心脏有关,但又不完全限于心脏本身,而与肺、肝、脾、肾诸脏的关系密切。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很多,但可概括归纳为一个基本的辨证要点和治疗法则。

心气虚弱:心悸气短,疲倦乏力,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或结或代。本证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治疗原则:益气养心为主,可用自拟益气养心汤:黄芪10克,党参10克,炙甘草5克,茯苓12克,五味子6克,川芎6克,当归1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5克,炙远志6克,淮小麦30克。

心阳不足:心悸甚,胸闷(痛)气促,畏寒肢冷,头晕,舌淡而胖,脉沉细或结或代。本证多见于冠心病,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治疗原则:温阳养心为主,可用自拟桂枝甘草新加汤: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黄芪15克,生晒参3克,五味子10克。

心阴亏虚:心悸易警,口咽干燥,五心烦热,舌质尖红苔少,脉细数或促。本证多见于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治疗原则:养阴补心,可用自拟养阴补心汤:太子参、玄参、丹参、茯苓、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各15克,五味子、当归、天冬、麦冬各10克,远志、桔梗各6克。

心血亏损:心悸怔忡,精神疲乏,头晕失眠,面色萎黄,口唇色淡,舌质淡白脉细弱或代。本证多见于贫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治疗原则:补心养血,可用自拟养心补血汤:党参、当归、熟地、柏子仁各15克,炙黄芪3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

心脉瘀阻:心胸阵痛,如刺如绞,固定不移,入夜为甚,心慌怔忡,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脉沉涩或结或代。本证多见于冠心病。治疗原则:活血化瘀,可用自拟丹参通脉汤:丹参、黄芪各15克,白檀香6克,砂仁5克,川芎、赤芍各10克。

优郁伤神:神志抑郁,善太息,心悸烦闷,舌边尖红,脉细弦。本证多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律失常。治疗原则:解郁安神。可用自拟疏肝宁神汤:柴胡、炙远志各6克,当归、赤芍、白术、丹参、生地、制香附各10克,酸枣仁20克。

心肝火旺:头晕胀,头痛心悸,烦躁易怒,口干手麻,呼吸困难,血压偏高,舌尖较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涩。本证多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治疗原则:泻火活血。可用自拟泻肝散血汤:天麻、菊花、山栀子、黄芩各10克,钩藤、夏枯草各30克,龙胆草6克,益母草、丹参各15克。

心肺气虚:心悸咳喘,气短乏力,动则尤甚,胸闷,痰液清稀,面色苍白,头晕,舌质淡苔白,脉沉弱或结或代。本证多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原则:补肺养心,轻症用钟乳补肺汤加减:党参12克,五味子、桔梗各5克,款冬花、紫菀、白术各10克,钟乳石、白石英、茯苓各15克,淮小麦30克。重症用人参蛤蚧散加味:生晒参3克,蛤蚧1对,杏仁、川贝母、桑白皮各10克,茯苓、淮小麦各30克,知母6克。

心脾两虚: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不华,倦怠无力,夜寐多梦,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本证多见于慢性风湿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克山病。治疗原则:补心健脾。可用自拟补心益脾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龙眼肉、陈皮各10克,黄芪、当归12克,酸枣仁20克,远志、木香、炙甘草、五味子各6克

心肾阳虚:胸闷气喘,唇青,肢冷面浮,足肿,舌质淡,瘀斑青紫,脉沉细或迟。本证多见于慢性心力衰竭,病状宝房结综合症。治疗原则:温肾回阳,可用自拟温阳利水汤:制附子、干姜各10克,黄芪、白术、车前子、丹参各15克,茯苓30克,肉桂6克。

心阳虚脱:烦躁暴喘,面色青紫,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血压下降,舌质紫暗。本证多见于心源性休克。治疗原则:急救回阳,可用回阳救急汤:制附子、白术各15克,肉桂8克,生晒参、五味子、炙甘草各10克,干姜12克。

张老认为心脏病的发生,发展是由于心、肾、肝、脾、肺等脏腑功能低下,气血循环运行障碍以及感受时邪,情志不和,饮食失宜,起居不慎等综合因素作用,使整个机体不相协调的结果。治疗时要分清寒、热、虚、实,辨证施治。同时在治疗期间要尽量避免精神上的刺激,给予良好的安静环境,充分休息,加强生活护理,对本病恢复也有辅助作用。

五、中医对冠心病病因、病机、分型及其治疗途径的探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冠心病病因、病机、分型及其治疗途经,有一些初步的体会与认识,兹分述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冠心病的诊断依据,均按1974年普查预防座谈会修订的标准,在100例中确诊冠心病84例、隐性冠心病5例,可疑冠心病11例。

(一)性别、年龄、职业的分布:100例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1岁;其中32-40岁12例,41-50岁44例,51-60岁28例,61-71岁16例。年龄与性别的关系,32-40岁以女性为多,61-71岁以男性为多,41-60岁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本组脑力劳动73例,体力劳动25例,其它2例,以脑力劳动为主。

(二)症状与舌苔脉象的变化:症状以胸闷、头晕、心悸、心绞痛、气急、腰痛为多见、舌质以微红、舌苔以薄白为多见。脉象以细、细弦、涩、弱为多见。

(三)胆固醇、血压、眼底与心电图:本组100例均作胆固醇测定结果<200毫克%30例;200-300毫克%64例;>300毫克%6例。血压的变化舒张压低于91毫米水银柱72例;舒张压超过90毫米水银柱28例。眼底检查的情况:在本组100例中无法查与未查者9例,实际检查数91例,其中正常者12例,异常者79例,按动脉硬化分级,Ⅰ级57例;Ⅱ级20例;Ⅲ级2例。心电图变化,在休息时心电图有异常者60例,其中ST段T波变化占多数,心律紊乱亦较常见。负荷试验有异常者40例,其中多数是经过普查后发现的。

讨论与体会

(一)祖国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没有冠心病这个病名,冠心病在祖国医学中究属何病,有的说是“厥心痛”、“真心痛”,也有说“心痹”、“胸痹”,还有说“心胃痛”。在中医学术上的确往往以证候为病名,而且名词也比较紊乱,需要我们进行分析整理。如《灵枢·厥病篇》说:“厥心痛,痛如以锥刺其心,心痛甚者。”又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些症状的叙述预后的推测与现代医学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是十分相似的。但是厥心痛,真心痛症状,并不是所有冠心病都是持续存在。本组100例中具有心绞痛典型症状的占78%。在《素问·痹论》指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它是从病机出发而定名,认为该病由于“痹”引起,这个“痹”表现为“脉不通”,这与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有类似之处。但急性心肌梗塞或心绞痛发作,无一有喘的表现,故此症亦可能有心力衰竭者。本组症状中的心悸占80%,气短或气急者占72%,有人把“心痹”与冠心病联系起来,是不无理由的。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说:“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心悬痛”又说:“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医宗金鉴》解释说:“胸痹之病,轻者即今之胸满,重者即今之胸痛也。”由此可见“胸痹”一症,涉及不同程度的心绞痛。本组症状中胸闷占87%。应该提出的,通观《金匮要略》中的胸痹,是以心血管疾患为主,但也兼及呼吸或消化系的疾病,因此不能把胸痹与冠心病等同起来,它与冠心病的关系,不若如真心痛或厥心痛为密切。至于“心胃痛”大多数是指消化系统疾患,其中极少数是提冠心病伴有消化道症状的病例。

综上所述,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厥心痛,真心痛,心痹,胸痹等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发病部位,症状的性质和表现,包括放射部位以及严重的预后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吻合,它们可能同为心脏疾患的表现,前两者属于冠心病中心绞痛的表现,后两者可能与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有联系,但不能把其中的任何一个病名,简单地、绝对地与冠心病划上一个等号。

(二)关于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讨论

近来各地中西医对冠心病的病因和病机的认识,有些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同志认为是“气滞血瘀”所致;有的认为“气滞血瘀”为标,脏腑虚弱为本;有的认为“痰滞血瘀”为本。我们从临床观察认为本病是饮食、情绪、寒邪为诱因,心肾肝脾四脏功能低下为本,痰凝、气滞、血瘀为标,心脏为发病的场所,肾虚为发病的基础。

在发病的机理上,心的功能低下以及心阳和心阴相对的平衡失调,占重要的地位,心主血、主脉,如心阳衰微或心气不足,则血液失去心力的推动,心阴虚则不能濡养心脏,而循行受阻,亦即所谓“气行血亦行,气滞血亦滞”而见血液凝滞,心脉不通,不通则痛,也就是《内经》指出:“心痹者脉不通”有道理,所谓“气滞”可能是心脏对血液的推动力不足和冠状动脉缺血的病理变化,所谓“血瘀”可能是冠状动脉阻塞血栓形成的病理变化。

金代刘完素说:“诸心痛者,皆少阴厥气上冲也。”指出肾在冠心病的发病机理上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认为肾在本病的病机和起源上的确是有很大的关系。

1.首先从经络关系上来看,心与肾属少阴,心属手少阴,肾属足少阴,两者是贯串的联系的,而且是“同气相通”的。

2.从生理上来看,肾为先天,为真阴真阳之所在,又是精神所舍和元气所系的脏器,特别是肾阳式微,命门火衰,对心气不足,痰凝、气滞、血瘀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内经·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杭……。”把女子35岁,男子40岁看作人的生理过程中肾气衰退的开始,本组病例最小者32岁,最大者71岁,41-60岁占72%。应该提出的,32-40岁12例中,以女性为多,女性9例,男性只有3例。说明冠心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的人而女性的年龄较男性为小,这与中医所说的女子五七、男子五八肾气开始衰退的趋势,是有密切联系的。

3.从临床症状上,可有腰痛脚软,乏力头晕,发白或早脱,尺脉细弱等肾虚的病证,本组病例头晕有81%,腰痛58%,脉细弱占45%。第四,从治疗上来考察,我们采用补肾药物后,可以提高疗效,浙江医科大学用滋肾为主治疗冠心病取得一定的疗效。从经络关系、生理过程、临床表现、治疗效果来看,肾虚是本病发病的基础。

饮食因素与脾不健运,对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如金代张子和的《儒门事亲》明确指出:“夫膏梁之人……酒食所伤,胀闷痞膈酢心。”所谓“膏粱”是指油脂性丰富的食物。也就是说这类食物可引致冠心病一类病证。祖国医学认为:脾主运化,又为生痰之痰涎滞结则阻遏心阳,心阳痹塞遂导致冠心病。本组100例中,血清胆固醇超过正常值者占70%。也正说明了这一点。这与现代医学认为高脂肪饮食,脂质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看法也是一致的,中医的“痰凝”也可能是高脂血症斑块形成的病理变化。

情绪激动与肝失疏泄,容易诱发本病,明代龚信《古今医鉴》中指出:“素有顽痰死血,或因恼怒气滞……”肝主疏泄,有舒通调节血管的作用,如长期精神刺激,情志变化郁怒伤肝,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脉络失养,舒通不利,气血运行不畅,影响心血不通,可致气滞血瘀痰浊内阻心脉而发生心痛,这与现代医学观点认为高级神经系统活动障碍和体液内分泌紊乱所致脂质代谢和血管壁运动障碍的看法相似。

至于寒邪因素,很早就有记载,如《素问·举痛论篇》说:“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卷,缩卷则脉绌急……故卒然而痛。晋代王叔和指出:“厥心痛者,乃寒气客于心包络也。”说明了无论外来的寒邪或内生的阴寒,都会影响血液的流通而凝涩,同时感寒还可以使血管缩卷、拘挛,阻碍血流形成一种凝血症或导致血栓形成,血流不畅,“不通则痛”,据“1973年全国冠心病座谈会专题讨论综合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塞以华北,及京津地区较其它地区明显地增高,这是否与寒冷有关,值得探讨。在我们临床实践中,也发现冠心病心绞痛在冬季寒冷气候变化时发病较其它季节为多且重,同时对寒邪因素的认识,在中医治疗上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的初步意义

冠心病的辨证分型,目前尚无统一的意见,根据各地资料,有的以阴阳分,有的以脏腑分,有的以气血分,也有的以症候分,又有以标本分,还有以病期分。我们认为辨证分型,以临床实践为基础,通过四诊所获得的资料,结合阴阳脏腑病机八纲的学说,加以综合分析,现将冠心病初步分为气阴两虚型,阴虚阳亢型,心阳不振型,心血瘀阻型,心肾阴阳两虚型。各型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既有独立的特殊的一面,又有共同的不可分割的一面。兹把各型辨证施治叙述于下:

1.气阴两虚型:主证:胸闷发憋或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乏力,腰酸,舌质正常或胖或暗紫,苔薄白,脉细而弱。

病机:胸闷心痛,多为心气不足,血阻心包,心失营养,血流不畅,疼痛发作,心悸气短为气阴两虚,心血活动无力,脉细或弱,为虚证之脉,腰酸为肾虚之兆,本型多见于隐性冠心病,或单纯心绞痛,心绞痛缓解期。心电图多为ST段、T波变化或运动试验阳性。眼底检查,多为Ⅰ级或正常。血压一般不高。本组病例中属于此型者占50%。

治法:益气养阴补肾通络。方剂:养心汤加减。药物:黄芪、党参、黄精、五味子、当归、川芎、丹参、枣仁、远志、制首乌、郁金、白檀香等。

2.阴虚阳亢型:主证:胸部闷痛,头晕且痛,烦躁易激动,四肢发麻,手足心热,舌质红,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弦或紧或牢。

病机:平素肝郁气滞,郁久化热,耗伤肝阴或年老肾虚,水不涵木。痰浊瘀血阻于心脉则胸部闷痛,肝阳偏亢故有头晕且痛,烦躁易激动之象,肝风暗动筋脉失养,故四肢发麻;手足心热,舌质红,此为阴虚生内热,脉弦紧牢为肝旺血脉失养之徵。本型多见于冠心病合并有高血压者。心电图多为ST段变化或运动试验阳性。眼底检查多为Ⅱ级或Ⅰ级。血压多升高,本组病例属于此型者占17%。

治法:育阴潜阳、活血化瘀。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物:天麻、钩藤、菊花、地龙、珍珠母、全瓜蒌、菖蒲、郁金、丹参、红花、丝瓜络、赤芍等。

3.心阳不振型:主证:胸闷或痛,心动有间歇感,喜欲自按,气少不足为息,舌质较淡或微红,苔薄白,口唇发紫,脉细迟或结代。

病机:本型较气阴两虚,心气不足更进一筹,心阳虚损不能维持自身的阴阳平衡,而心动有间歇感,喜按,阳气不足则气少不足以息,阳气不振则阴寒痰浊易于阻滞,故见胸闷或痛;阳气不振,血运不足,一时无以补偿故见脉迟、结、代。本型多见于冠心病而传导阻滞者。心电图可见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室内传导阻滞。眼底检查多为Ⅰ级或Ⅱ级。血压一般不高。本组病例中属于此型者占8%。

治法:温扶心阳,活血宣痹。方剂:桂枝甘草汤合瓜蒌薤白汤加味。药物:桂枝、甘草、瓜蒌、薤白、党参、干姜、白术、丹参、川芎、细辛、郁金等。

4.心血瘀阻型:主证:胸部窒闷重压感,或突然急剧疼痛,或放射臂背,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情绪恐惧,舌质有紫色或瘀点,苔白脉细 是心血瘀阻的表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微弱又是心气衰惫,阴阳离决之兆。本型多见于冠心病重度心绞痛、心肌梗塞。心电图多有心肌梗塞或ST段变化。眼底检查多为Ⅰ级、Ⅱ级,血压一般偏低。本组病例属于此型者占12%

治法:芳香开窍,活血化瘀,扶正救逆。①胸痛剧烈者用冠心苏合丸半粒或一粒,一日1-2服。②气滞血瘀者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支2cc,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③阴阳欲绝出现休克或低血压倾向,采用独参汤、人参粉、参附汤扶正救逆。④病情稳定,精神倦怠可用益气通阳活血法,药物:黄芪、当归、丹参、桂枝、郁金、延胡索、制香附、陈皮等。

5.心肾阴阳两虚型:胸闷或痛,头晕耳鸣,心悸不安,气急浮肿,腰痛肢冷,或夜间多尿或口干,或健忘,舌质淡红,苔薄或无苔,脉细或细促或散。

病机:心气虚则胸闷或痛,心悸不安,肾气虚则气急浮肿,腰痛健忘,阳虚则肢冷,阴虚则口干,心肾两虚阴阳不足故脉细、促、散。本型多见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或伴有脑动脉硬化,心电图多为房颤,ST段变化或伴有左心室肥厚。眼底检查多为Ⅱ级Ⅲ级,也有Ⅰ级。血压基本正常,本组病例中属于此型者占13%。

治法:补养心肾,阴阳两顾。方剂:地黄饮子加减。药物:大熟地、石斛、山茱萸肉、丹皮、苁蓉、桂枝、巴戟天、丹参、当归、茯苓、灵磁石。阳虚明显者加附子、肉桂。

(四)冠心病治疗途径的探讨及其评价

中医防治冠心病方面,摸索了不少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疗效,归纳起来,有芳香温通法,活血化瘀法,宣痹通阳法,益气养阴法,益肾宣痹法,辩证论治等六个途经,在我们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同治疗途经各有所长,亦有所短,如芳香温通法,用冠心苏合丸治疗心绞痛,是有较好的疗效,在较长时间使用后,剂量要适当增加,才能达到初服时的效果,冠心苏合丸,主要药物苏合香油,白檀香等,均为芳香开窍理气之品,按中医观点,长期服用可伤阴耗气,有些病人服药后可见口干咽喉之感,对气虚或阴虚病人,似不宜久服。其中尚有朱砂一味,其主要成分含硫化汞,是重镇安神药,持续服用,亦非所宜。但冠心苏合丸对缓解心绞痛仍不失为有效药物之一。

活血化瘀的途经,是应用最多疗效较好的方法,大家抓住气滞血瘀这个环节,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是显著的。我们开始治疗冠心病,是以活血化瘀为主,既取得了一定疗效,又积累了一些体会,如病例70,史××,男性,诊断为冠心病,比较长期用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后,患者出现脚酸无力,不能久立,步履不稳,后考虑活血化瘀恐有损正气,何况患者肾气不足,则加重其虚损的一面,后用益气补肾药如参、芪、熟地、苁蓉、续断之品,症状逐渐好转。参三七治疗冠心病也有一定疗效,但在临床上有少数病例出现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或大便出血。病例62,杨××,女性,诊断为冠心病,曾在××医院用参三七治疗,白细胞由8000下降至3000,血小板20万下降至5万,出现浮肿耳鸣,脉细弱,心率64次/分,一派虚损现象,而胆固醇仍持续在240毫克%。又如病例88,董××,女性,诊断为冠心病,用参三七粉每天一钱,8天后大便出血,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毛冬青制剂治疗心绞痛各地疗效不同,在治疗中发现有少数病人白细胞下降,如病例95,周××,男性,诊断为冠心病,注射毛冬青,白细胞下降至3000左右,最低2400,精神极度疲乏,气短,脉由细弦转变为细软,血压亦下降,后用益气养血补肾法及西药后,白细胞才逐步上升至4600。我们认为活血化瘀是一个较好的途经,主要作用于血管方面,改善血液循环,对心脏本身在和调节整体,似乎没有明显、直接的作用。长期作用活血化瘀药物,特别是正气衰弱,肾气不足的病人,还有一定的流弊,因此,只靠活血化瘀法,不够全面的,还应辨证地把活血化瘀与扶正结合起来,才能提高疗效和防止流弊。

冠心病在临床上,有阴寒痰凝为标,心阳不振为本的表现,所以治疗上有通法与补法相结合,宣痹通阳就是“以通为补”“通补兼施”的一种治疗方法,宣痹通阳一般多与痰浊联系在一起,痰浊可分为寒痰与热痰两大类,治寒痰有南星、白芥子、陈皮、姜半夏。化热痰有瓜蒌、天竺黄、竹茹、海藻、莱菔子。痰往往与湿在一起,有一部分高血脂病人,舌苔上有腻、粘腻、黄腻痰湿的表现,目前有些降脂中药,如茵陈、泽泻、决明子都具有清利痰湿的作用,我们用茵陈,莱菔子降脂,取得一定的疗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宣痹通阳法有一定局限性,须与其它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益气养阴法与益肾宣痹法,包括灵芝、首乌之类,都是着眼于扶正,调整机体阴阳的平衡,以及提高心脏本身的活动能力。我们在临床上采用党参、黄芪较附子为多,因为冠心病大多数患者有气阴两虚的表现,本组病例舌质微红,红占62%,附子能回阳救逆,但久服则耗损阴津,附子能调整心律,用之不当也能紊乱心律。党参、黄芪特别是黄芪对衰弱的心脏,有强壮的效能,并有扩张血管与利尿的作用,它们都是补气而不伤阴。在仲景用药的规律上,《伤寒论》少阴篇心肾阳虚,阴寒内践,多用四逆辈,回阳救逆,挽生命于顷刻上。在《金匮要略》杂病中,慢性心脏衰弱者,多用黄芪、人参,而不用四逆辈,这是仲景用药的心法,也是他长期临床观察的结果。补肾药与抗衰老药用于冠心病,近年来有所指导,我们临床实践中也有同样的体会,可以提高和巩固疗效。应该提出须把补肾药与助阳药区别开来,不要混为一谈。至于阿胶用于冠心病,似乎不恰当。阿胶为驴皮熬制成的胶块,含有明胶蛋白,在中医临床上用于止血,若内有瘀滞,则不宜应用,这与冠心病的病理变化是有矛盾的。我们曾遇一病例42,杨××,男性,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经常出现过早搏动,脉时结时涩,在××医院予炙甘草汤,每剂阿胶三至五钱,服二十余剂后,胆固醇由250上升311毫克%,在服药期间,患者未多摄取高脂肪饮食,推测“阿胶”可能是影响胆固醇升高的外原性因素。益气养阴,益肾宣痹等法,是针对正虚而设,是一种治本的方法,但在某些情况下,芳香温通,活血化瘀,亦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因此,在治疗冠心病时,应根据临床具体症状、体征、心电图、血脂等情况,辨证地选择运用各法。

我们初步设想,心绞通重度发作时,用芳香温通法,缓解疼痛,作为一时性或短期疗程的措施;心痛程度发作或心前区隐隐作痛,可用活血化瘀法为主,扶正为辅,作为中期疗程的治则;心痛缓解后惟有胸闷重压感,可用益气养阴,或益肾养心法为主,活血为辅,作为长期疗程的方法。回阳救逆法则为急救之用;宣痹通阳法在各法中可以互参运用;阳亢降之,阳虚扶之,又当灵活应用。总之,在治疗中要着重整体,注意变化,看到共性,也要看到个性,既从中医观点来分析,又要考虑现代医学的理论,两者结合起来,探讨冠心病的治疗途经。

本文是从临床分析着手,探讨中医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分型及其治疗途经,结合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我们的临床实践,提出一些不成熟的体会与设想,希同志们指正。

本文的病例,来自冠心病专科门诊,中医门诊,中医会诊以及胸外科转来,眼底检查,均请眼科医师协助,心电图室,化验室作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说明与感谢。

六、不整脉的特征及中医治疗探讨

(一)脉的概念

中医学认为:“夫脉者血之府也,”“诸血者,皆属于心。”“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脉”,“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指明脉为血脉,源出于心,而脉搏是心动能的具体表现。

“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为脉。”这是说明血管的缩张,血液来时壅遏血营则脉管必然扩张,血液过后则脉管回缩,其脉管的一张一缩,引起波动,是产生脉动的又一因素。

“脉乃血脉……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营者阴血,卫者阳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谊。气如橐跃,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明确地阐述了血在脉中,随气运行以及脉搏的产生是资始于肾间动气,资生于胃中谷气的情况,从而心脏、血管、血流、脉气四者结合,形成血行往复,脉动不息。

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考气血的盈亏,参阴阳的盛衰,探内脏的病变。明邪正的虚实;为辨证指出了方向,为施治找到了依据。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二)不整脉的特征与脉机

1.结脉的特征与脉机

结者滞也,是形容脉搏的波动遇有停歇,阻碍之势。

(1)《难经·十八难》:“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

(2)《伤寒论》:“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

(3)《脉经》“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

(4)《濒湖脉学》“结脉缓而时一止”。

这些关于“结脉”的记载说明:(1)“结脉”的速率缓慢,脉搏跳动60-70次/分;(2)节律不整,但有两种情况:偶而出现一次间歇,上无定数;或一次间歇后有若干微弱快速,次数不清的搏动,因而脉搏表现强弱不等,节律不齐。

结脉的机理:一由气血痰食饮邪积滞不散,阻碍血行所致。心阳阻滞,脉来迟缓中止;一由气血渐衰,精力不断,心阳不振,因之气亏则血流不畅以致迟缓中止。一由久忧暴惊,七情郁结,气机受阻而见结脉。

2.代脉的特征与脉机

代,替代也,如力不支给,欲求代也。

(1)《伤寒论》“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

(2)《脉经》“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

(3)《濒湖脉学》“动而中止,不能还,复动因而作代者”。

(4)张景岳认为:“忽见奂弱,乍数乍疏,乃脉形之代,其断而复起,乃至数之代,两者皆称为代”。

这些关于“代脉”的记载说明,“代脉”的节律不齐:(1)脉搏歇止的时间长,(2)脉搏跳动歇止有规律,跳动一次有一个间歇,或跳动两次有一个间歇,或跳动三次有一个间歇,(3)歇止自还或不能自还是区别结代脉的要点,代脉间歇有常数,结脉间歇无定数。

代脉的机理,大致原因有:一是因脏气衰微,气血两虚,不能推运血行而致脉来歇止,不能自还,良久复来;二是因卒逢惊恐,跌打损伤,风家痈家,影响脉气,以致脉气不能相接所致;三是妊娠二、三月,谷入既少,血气尽并于胎息,是脉气不能连接而见代脉。

3.促脉的特征与脉机

促是形容短与速,如趋而蹶的状态。

(1) 《脉经》“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

(2) 《濒湖脉学》“来去数,时一止复来,如蹶之趣,徐疾不常”。

这些关于“促脉”的记载说明:(1)促脉的速率如“数脉”脉搏跳动次数100次/分以上;(2)脉搏跳动时有间歇,但无一定规律。

促脉的机理:李中梓说:“促脉之故,得于藏气乖违者十之六七,得于真元衰惫者十之二三,或因气滞,或因血凝,或因痰聚,或因食壅,或因外因之气内因七情,皆能阻其运行之机而为促也”。滑伯仁说:“促,阳独盛而不能相和也。或怒气逆上,亦令脉促,为气粗狂闷,为瘀血发狂”。

4 散脉的特征与病机

散者不聚之名,是散漫无统纪,无拘束之义。

(1)《脉经》“散脉大而散……”

(2)《脉诀》“虚甚则散,散漫不收”。

(3)《濒湖脉学》“散是扬花散漫飞,来去无定至难齐”。

(4)《脉理求真》“举之散漫,按之无有,或如吹毛,或如散叶,或如羹上肥”。

(5)《脉学简摩》“乍大乍小,乍疏乍数,至之散也,乱如麻子,形之散也”。

这些关于“散脉”记载说明(1)散脉涣散不收,(2)至数不齐,(3)强弱不匀。

散脉的机理,是因心力衰竭,阳气散离,阴阳不敛,气虚血耗,无力鼓动于脉。

5.雀啄脉的特征与脉机

如雀啄食,速速搏指。

(1)《难经·第十五难》“啄啄速属,其中微曲”。

(2)《四诊抉微》“雀啄脉,如雀啄食,速三五至忽止,良久复来”。

这些关于“雀啄脉”的记载说明:(1)脉来急数,(2)三五不调,不间歇。

雀啄脉的机理:是由于阴精虚损或阳热亢热,或孤阳亢上,为心肾俱衰阴阳离诀之前趋,预后多不良。

6.屋漏脉的特征与脉机

(1)《内经·平人气家论》:“如屋之漏,……曰脾死”。

(2)《难经·第十五难》“如水之下漏,是脾衰所见也”。

(3)《四诊抉微》:“屋漏脉,如残漏,良久一滴”。

这些关于“屋漏脉”的记载说明(1)脉来极慢,(2)间歇不匀。

屋漏脉的机理是脏气衰败,脾气脱绝,命门头惫,精气衰竭,失其气血运行之力,是临危之脉。

(三)不整脉的产病之因

1.情志所伤:《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虚无所宁,故气乱矣”。气乱则脉失调匀。

2.痰湿阻络:《濒湖脉学》云:“老痰结滞者沉吟”。“时时喘咳皆痰积”指明痰湿阻络与结脉促脉都有密切关系。

3.寒邪凝滞:《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可见寒邪导致脉道中的血流不畅而形成不整脉。

4.热邪亢盛:《脉经》云:“热病七八日……脉代,舌焦干黑者死。”《濒湖脉学》“促脉数而时一止,此为阳极欲亡阴”。说明热邪能使脉中血流迫急,出现促脉,再如热毒炽盛耗伤阴血,血运不畅,则为代脉。

5.气滞血瘀:《濒湖脉学》云“结脉皆因气血凝”。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血凝滞,血脉不通,痹阻心阳,脉因而不整。

6.气血不足:《素问·脉要精微论》云“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指出不整脉与气血虚衰有关。

7.脏气虚衰:心主血脉,而血脉资始于肾,资生于胃,先后天之阳气是血脉发生的根本;肺朝百脉,肝藏血,主疏泄,血脉的调节有赖于肝与肺,因此心,肾,脾,肝,肺等脏的虚衰与功能失调,均能影响血脉的运行。

(四)分辨虚实,确定治则

1.结脉虚实辨

(1)脉来有力而结,为阴寒内盛,气滞血瘀,用阴寒内盛,阳气不伸,气血瘀滞属实,治疗应以温经散寒,理气活血,养心安神为主。

(2)脉来无力而结,为心阳虚衰,因心气不足,心阳虚衰,鼓动无能,血瘀不行属虚,治疗应从扶正益气,改善心动能着手。

2 代脉虚实辨

(1)脉来无力而代,为心阳虚衰,脏气衰微,因心气不足,气血衰败,为虚证,疗法应以扶正益气改善心功能为主。

(2)脉来有力而代,为气机不畅或心神不宁的反应,因气血运行不畅,心神不宁,并非脏气衰微,故脉来有力而代,为实,治疗应以调理气血或养心安神为主。

3.促脉虚实辨

(1)脉来促而有力为阳盛火亢,邪毒炽盛,《濒湖脉学》有“三焦郁火炎炎盛,进必无生,退可生”。治以清热解毒为主,若因痰积可用滚痰丸以消除痰湿。

(2)促脉而无力,为心气虚损,真无衰惫,伴有心惊气短浮肿喘咳之心脏疾患,属“脏气违”“真元衰”的表现,治当以温补为主。

(五)脉证参合、辨证施治

1.心气不足

主证:心悸惊恐,气短乏力,多梦易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促或代。

治则:益气安神

方药:党参 黄芪 茯神 远志 苦参 琥珀 菖蒲 淮小麦

加减法:(1)肝气郁结加制香附、郁金、佛手。(2) 脾虚者加白术、干姜。

2.

主证:心悸不安,心烦少寐,头昏目眩,舌质红,脉细数或促,或疾,或雀啄。

治则:滋阴养心

方药:生地 玄参 天冬 麦冬 苏条参 丹参 苦参 枣仁 柏子仁 五味子

加减法:(1)心火旺盛加淡竹叶,山栀。

(2)肝阳偏亢去五味子,加菊花,石决明,钩藤。

(3)热毒内蕴加板蓝根,连翘,贯众。

(4)脏气衰惫加朝鲜白参。

3.痰湿痹阻

主证:心悸,胸闷,纳呆,恶心,呕吐,苔腻,脉弦结或迟,或退,或促。

治则:化痰宣痹

方药:陈皮 半夏 茯苓 枳实 竹茹 远志 菖蒲 枣仁 郁金

加减法:(1)寒痰加制南星,白芥子,薤白,桂枝。

(2)热痰加黄连,瓜蒌,苦参。

(3)顽痰加蒙石滚痰丸。源,脾胃由于饮食失调,如经常摄取膏梁厚味,则运化失常而使痰浊内生。

4 阴阳两虚

主证: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头晕目眩,舌质淡红,苔白,脉代或结或促,或雀啄,或屋漏。

治则:益气滋阴,温阳复脉

方药:炙甘草 生地 阿胶 麦冬 党参 龙眼肉 肉桂 枣仁

加减法:(1)偏阴虚加桑椹子,玄参。

(2)偏阳虚加附子,仙灵脾。

(3)兼血瘀去阿胶,加丹参,红花,川芎。

5 瘀血阻络

主证:心悸怔忡,胸闷不舒,胸痛阵作,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迟或结或代。

治则:活血化瘀

方药:当归 川芎 丹参 赤芍 红花 葛根 白檀香 砂仁 琥珀末

加减法:(1)心神虚加桂枝,黄芪,甘草,仙灵脾。

(2)阴虚阳亢加桑椹子,黄芩,钩藤。

6 心肾阳虚

主证:心悸,面色苍白,肢冷畏寒,头晕目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迟,涩,结,代,屋漏。

治则:温阳益气

方药:党参 人参 黄芪 附子 桂枝 熟地 枸杞子 仙灵脾 巴戟天

加减法:(1)兼脾阳虚去熟地,加干姜,白术。

(2)兼血瘀加当归,丹参,三七。

7 心阳暴脱

主证:心悸头晕,突然昏厥,神志不清,舌苔白,脉细微,痰促,或雀啄,或结或代。

治则:回阳复脉

方药:人参 麦冬 五味子 附子 龙骨 牡蛎

加减法:(1)四肢抽搐加苏合香丸。

(2)心律缓慢者加干姜、桂枝、甘草。

七、肝炎辨治的探讨

传染性肝炎是由两种(或多种)嗜肝组织的病毒所引起的全身传染病。

祖国医学文献上没有它的病名记载,但从本病的症候和转归来看,有类似本病的记载,如《内经》中指出:“目黄”“溺黄赤”,《伤寒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晋《肘后方》提到:“时行发黄”“热毒入内”,《医门法律》:“症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等等。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一般都概括在“黄疸”、“胁痛”、“症瘕”、“鼓胀”的范畴。

病因与病机

近年来,不少作者对本病的发病原因提出一些看法,如有的根据“六郁相因”的理论(康良石),有的主张《伤寒论》六经分证的学说(杨志一,朱炳麟),有的运用五行生克的原理(朱梅南),有的运用运气学说(盛国荣),大多数学者认为,由于“湿热外侵”、“毒邪郁滞”所致。

我们从临床实践中体会:本病的病变藏器以肝和脾胃为主体,病因病机以湿热与寒湿,气滞与血瘀为主要关键。

本病多由于感受湿热或疫病之邪,加之饮食不慎或嗜好饮酒,多食油腻,或劳倦伤中,脾胃素弱,情志抑郁,思虑过度,机能低下,内外相因,以致湿郁热蒸,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而发病。

如湿从热化者为阳黄,湿从寒化者为阴黄,湿热挟毒,邪陷营血则为“急黄”。

肝为刚脏,性喜舒畅条达,若脾虚肝郁,肝失条达,则可见肝脾不和,肝郁气滞之象。

气为血之帅,气行血乃行,且肝为藏血之脏,肝郁气滞之后,必然延及血分,而致血瘀,气滞血瘀壅塞经脉而成痞块。

若日久不愈,可见肝、脾、肾同病,脾虚不能运水,肾虚不能化水,造成水湿停滞而致鼓胀。

辨证施治

(一)、湿热熏蒸

主证:面肤发黄,口苦纳呆,胁痛小溲深黄,舌苔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

①热重于湿:

A 身黄色鲜明,腹胀满,大便秘结,可用茵陈蒿汤《伤寒论》加味。

茵陈30克 山栀9克 大黄9克 龙胆草9克 枳壳9 郁金12克

B 烦热口渴,大便不秘结,身黄桔子色,可用栀子柏皮汤《伤寒论》加味

栀子12克 黄柏9克 生甘草6克 茵陈30克 郁金12克 板蓝根12克

②湿重于热

主证:身体困重,胸脘痞满,口干不欲饮,舌苔厚腻脉濡。

治法:利湿开郁

方剂:化疸汤《沈氏尊生书》加味

药物:茵陈30克 苍术9克 木通6克 山栀子9克 茯苓12克 猪苓12克 泽泻9克 米仁15克 藿香15克 姜半夏9克 郁金9克

③湿热并重

主证:发热口渴,小便色黄或不便,大便或秘或溏

治法:清化湿热

方剂: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加味

药物:茵陈30克 黄芩9克 滑石15克 藿香12克 菖蒲6克 川贝6克 木通9克 射干3克 连翘12克 薄荷6克 白蔻仁6克 郁金9克

(二)寒湿内蕴

主证:面目肌肤黄而晦暗,腹满便溏,神疲畏寒,舌质淡苔腻,脉沉濡或沉迟

治法:温化寒湿

方剂:茵陈术附汤《医学心悟》加减

药物:茵陈15克 苍术白术各9克 制附子30克 干姜9克 川朴6克 茯苓12克 泽泻9克

(三)热毒内蕴

主证:突然出现黄疸,逐步加深,高热烦躁,口渴,神昏谵语或有痉厥,或有出血,舌质红绛,苔黄腻干燥,脉弦滑而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剂:犀角散《千金方》加减

药物:犀角0.9克 黄连9克 山栀9克 茵陈30克 板蓝根15克 丹皮9克 生地30克 石斛9克 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神犀丹选用

(四)肝郁气滞

主证:胸胁胀痛,精神抑郁,纳呆嗳气腹胀,舌质薄白,脉细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剂:四逆散《伤寒论》加味

药物:柴胡9g 赤芍9g 枳壳9g 生甘草4.5g 郁金12g 制香附9g 陈佛手9g 当归12g 丹参15g

(五)肝脾不和

主证:胸闷胁痛,食少腹胀,精神倦怠,舌苔薄腻,脉细

治法:健脾和胃

方剂:健脾丸《证治准绳》

药物:白术12g 木香6g 黄连3g 甘草3g 茯苓15g 党参15g 神曲12g 陈皮6g 砂仁6g 麦芽30g 山楂9g 山药9g 肉豆蔻9g

(六)肝肾阴虚

主证:胁痛腰酸,口干苦而燥,手足心热,舌质较红,脉弦细带数

治法:滋肾养肝

方剂:一贯煎《柳洲医话》加味

药物:沙参12g 麦冬9g 生地15g 枸杞子9g 川楝子9g 当归15g 白芍9g 制首乌15g

(七)血瘀痞块

主证:胁痛如刺,腹部胀急,面色较晦黑,或有鼻衄,舌质紫黯,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

方剂: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味

药物:五灵脂9克 当归15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 丹皮6克 赤芍9克 乌药6克 玄胡索9克 甘草3克 制香附9克 红花3克 枳壳9克 炙鳖甲12克

(八)水湿停滞

主证:胸腹臌胀绷急,气急不能平卧,饮食不下,大小便少而难解,舌苔腻,脉弦数有力

治法:攻下逐水

方剂:舟车丸《河间方》

药物:黑白丑 甘遂 芫花 大戟 大黄 青皮 陈皮 木香 槟榔 轻粉

每服6至9克,每日一次,清晨空腹温开水送服

说明:①水湿停滞是标,阴阳两虚是本,其特点是本虚标实,故治疗时当审其标本缓急,或先标后本,或先本后标,或标本同治,舟车丸,十枣丸均是治标之法,治标只能暂用,至腹水消退十之七八时要适当减量或停服,要注意调补正气。

②在治标时,还当注意阳虚与阴虚的区别。阳虚者,用温阳利水法,附子理中五苓散加减,如附子、干姜、白术、桂枝、茯苓、猪苓、泽泻、大腹皮、葫芦瓢之类,阴虚者,用养阴利水法,一贯煎加减,如苏条参,生地、枸杞子、车前草、冬瓜皮、泽泻、玉米须、茅根之类。

③如有肝脾不和与气滞血瘀可酌情加疏肝健脾,理气活血之品。

④逐水药吞服与煎服效用相差很大,吞服药效大,副作用亦大,煎服效小,副作用亦小。

对传染性肝炎治疗原则的体会

本病的治疗方法,急性期,活动期以祛邪泄热为主;稳定期、恢复期以调整机体为主。祛邪不要太猛,扶正不宜蛮补,理气防止过分香燥,疏肝注意耗伤阴液。理气时应兼以活血,祛瘀时亦当注意行气。苦寒之品最易伤中,可与温药同用。理气之药也能耗气,可与健脾佐之。扶正与逐水,当衡量缓急使用,扶正防其胀满,逐水亦避克伐过甚。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能提高疗效。

肝功能异常的治疗

(一)对谷丙转氨酶过高的治疗

在我们临床实践中,观察到谷丙转氨酶增高的病人,大都表现为湿热壅塞的实证,当然也有虚中挟实的病证,大多数采用祛邪泄热的药品,如龙胆草,小蓟草,蒲公英,虎杖,老勿大,板蓝根,大青叶,大黄,青叶胆,平地木,荷包草,苦参,大叶金钱草,山豆根,紫草,垂盆草,夏枯草,牛黄解毒片,连翘糖浆等。也有用滋养敛肝的五味子降低谷丙转氨酶,还有用活血化瘀法降低转氨酶。我们认为:谷丙转氨酶增高的病人,属于急性实热者,可用祛邪泄热的药物,慢性衰弱者,可用滋养敛肝的五味子,若持续不降者,可用活血化瘀法,如下瘀血汤《金匮要略》(大黄,桃仁,庶虫)。

(二)对浊絮异常的治疗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对浊絮异常的治疗可用养血活血健脾的药物,特别是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当归,丹参,桃仁,红花,鳖甲,郁金之类。活血化瘀药物可能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微细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及抑制炎性肉芽肿的形成,并可能作用于增生或变性的结缔组织,因此,活血化瘀药对肝炎浊絮异常的治疗有一定作用。

(三)对血浆白球蛋白倒置的治疗

对血浆白球蛋白倒置的治疗,可考虑采用健脾益气,补肾活血的药物,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龟版,紫河车,当归,白芍等。在此阶段时,以补为主,健脾与养肝,似以健脾为先,养肝次之,肝脾两虚者可用归芍六君平补肝脾。

血浆白蛋白偏低,而见阳虚气虚者,可用党参,黄芪,当归,白芍,白术,仙灵脾,菟丝子,紫河车等。若见阴虚血虚者,可用苏条参,当归,白芍,白术,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龟版等。

八、清解活血法治疗病毒性肝炎240例临床观察

1988年1月,上海市突发甲型病毒性肝炎,我们对肝功能持续异常者240例,采用清解活血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兹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性别与年龄 本组240例中,男性64例占68.3%,女性76例占31.7%。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59岁;其中10岁以下者4例,占1.66%;11-30岁92例,占38.34%;31-40岁139例,占57.92%;41岁以上5例,占2.08%。

2.

3.舌象(从略)

4.脉象分析(从略)

5.肝功能情况(治疗前)

5.1 谷丙转氨酶升高组179例,其中>40u86例,>100u57例,>200u36例,(正常值是40u);伴有黄疸者37例,总胆红素>17.10umol/L30例,>34.20umo/L,68.4umol/L3例。

5.2 总胆红素增高组38例,其中>17.10umol/L21例,>34.20umol/L8例,>68.40umol/L9例。

5.3絮浊试验异常组23例,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异常者23例,硫酸锌浊度试验异常者17例。

6.合并症 本组240例,均明确诊断为甲型肝炎,其中21例患者,具有乙肝病史,占8.75%。

7.治疗方案 清解活血法基本方由黄芩10克,山栀10克,连翘30克,郁金20克,丹参20克,金钱草30克,车前草30克组成。

8.疗程 以1个月为1疗程,本组治疗1个疗程者为174例;2个疗程者为62例;3个疗程者为4例。

9.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1984年南宁肝炎会议制定的方案,临床治愈者232例,占96.7%;好转者7例,占2.9%;无效4例,占0.4%。临床治愈病例,半年后随访结果,均无异常改变,达到基本治愈标准。

讨论

1.审证求因辨析病机

从本组临床表现所见,具有口干者占63.3%,小便深黄者占61%;黄疸者占34.2%。追溯病史,始发时,黄疸者195例,占81.2%;发热者201例,占83.7%;便秘者占32.1%,而便溏者仅占3%。可见本病以肝胆湿热为本,二者之间,尤以热毒以主。

从舌象观察,舌质红、边尖红占61.2%。舌质红,主热证、里证、实证,当然,阴虚者亦可见之。然本组240例中,黄腻苔占45.4%,白腻苔者占15.8%,厚腻苔占0.8%,三者相加,腻苔类占62%,而苔少者,仅有1例。由此可以认为,本组舌质红,多属热毒内盛之故。病之后期,可能出现阴虚之象,但还记其湿邪未清,余热内蕴,如早用滋养肝肾之品,可导致湿热留恋,肠胃壅滞而生变。

本组以弦脉类为主,共占96.7%,符合弦主肝胆疾病。肝胆湿热,邪气壅滞,则疏泄失常,脉气因而紧张,形成弦脉。在弦脉之中,弦细脉占52.1%。细脉的出现,可为气血两虚所致,但湿邪阻压脉道,亦可见细脉,今脉弦而细,则为湿邪羁于肝胆。脉数者64例,按数脉性状,可分有力与无力,本组数脉均为有力之数,系热毒内盛,气血运行加速所致。

胁痛者占71.6%,因足厥阴经脉属肝络胆,布于胁肋,故胁痛是肝病的特定症状。腹胀者占58.8%,纳呆者占36.3%,胃胀者占28.7%,乃湿热壅滞,肝郁而脾胃不和。腰酸痛者占56.75,为湿热蕴结,邪移肾府。心悸者占21.7%,提示本病累及于心,而心神不安。以上资料表明,病毒性肝炎病变,不仅在肝与胆,还乘脾与胃,犯肾与心,是一种多脏腑受损的疾病。

2.宜辨明虚实先后

病毒性肝炎,以虚致实,抑由实致虚,不少医家,各抒已见。我们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时行疫邪,饮食不当,肝胆湿热,热毒内盛,气血失调所致。疾病的演变,是一个由实致虚的过程。

据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上海此次暴发流行共有31万余人发病,平均罹患率为4082.6/10万,如此暴发流行,与中医历史上所见于“瘟疫”病相似。患者92%均有食毛蚶史,经上海市医学检验部门所证实,这批毛蚶被甲型肝炎病毒所污染。患者中86-955血清胆红素增高,正如《伤寒论》所说:“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孙思貌指出:“凡遇时行热病,必多内瘀着黄。”吴又可更明确指出:“疫邪传里……其传为疸”等。诸贤论述,与我们临床实践相似,综观黄疸,口干,便秘,舌质红,苔腻、脉弦之证,似应辨为实证无疑。诚然,病之后期,可由实致虚,可出现肝热脾寒、气不足、神不安、肝肾阴虚等虚实错杂的局面。

或曰乏力症状,可视为虚证,其实不然,病毒性肝炎,乏力一症,应作辨证分析,本组乏力者占77.1%,冠诸症之前。肝者罢极之本,主一身筋脉及肢体的运动,故肝病可以使机体耐受疲乏的能力减低而显示乏力的症状。本病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出现乏力,其辨证宜分清虚实两端,实证有湿热壅盛、气滞、血瘀之分;虚证有肝肾不足、气虚、血虚之别;不可一概责之于虚,而妄投补剂,宜全面审证,舌脉互参,细心辨证,才能提高疗效。

3.抓住共性制定治则

对肝病的治则:《内经》提出用“甘缓”、“辛散”、“酸泻”等法治肝;张仲景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王旭高提出治肝三十法。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一般是根据肝及其相关的脏腑的生理,结合肝炎的病因病理来确立治疗原则的。有人提出,应有治肝、脾、肾三经为主,以治胆、胃、肠三经为辅,抓住湿、热、痰、瘀不放,气畅血和勿忘。我们从甲肝为时行疫邪,肝胆湿热,热毒内盛,气血失调的病机出发,抓住疾病的共性,着眼于消除病毒、恢复肝功能、改善肝脏病理三个基本环节,综合考虑,提出清解活血法为基本治疗原则。

本法主方的选用,黄芩有清热燥湿解毒之效,有除酶作用,能减轻肝实质炎症,中和毒素。山栀,有清肝泻火,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有利胆退黄降酶的作用。连翘,果实含有齐墩果酸,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对急性肝炎损伤有治疗作用,可使肝脏解毒功能增强,减少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丹参,具有凉血活血,消痛除烦的功效,有降酶、降浊的效果,对已沉着的免疫复合物有促进吸收和清除的作用。郁金,具有行气解郁,凉血活血,利胆止痛的功效,有降浊退黄的作用,能防止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改善微循环以及结缔组织代谢。金钱草有除湿退黄,清热利水的功效,有促进胆汁从胆管排出和降酶、降浊的作用。车前草有

用药特色

一、桂枝

用量6克-45克,主要用于冠心病(胸痹型心绞痛型);心律失常(心悸不整脉);腹水(各种原因引起);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脉痹);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相搏证);类风湿性关节炎(wang 痹);普通感冒(外感发热);疲劳综合症(中气不足虚劳证);遗精(阴阳两虚);自汗(营卫不和);闭经(瘀阻)等。桂枝功能颇多,贵在通阳,外感用量宜轻,杂病剂量可重。

二、附子

用量3克-90克,主要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低血压病(肾阳不足);支气管哮喘(肾阳不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肾两虚);风湿性心脏病(心肾两虚);病态窦房结综合症(阳气衰微);慢性胃炎(脾胃阳虚);慢性过敏性结肠炎(脾肾阳虚);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寒痹);慢性肾炎尿毒症(浊阴上逆);虚人感冒(阳虚受寒);肺炎(阳气不足)等。应用附子时注意耐药性与当地用药惯例,掌握辨证要点,注意配伍恰当。亡阳时,用附子可以温阳救逆,挽死亡于顷刻之间。如邪盛正虚者,亦可寒温并用,而获奇效。既要注意毒性反应,又要不能因噎而废食,关键在于审因辨证。

三、大黄

用量3-70克,主要用于病毒性脑炎(暑温);中毒性休克(热厥);胆囊炎、胆结石(胆热郁结);急性肠梗阻(肠结关结);中毒性肠麻痹(肺热及肠);败血症(热入营血);中风(闭证);黄疸(肝胆湿热);脂肪肝(痰瘀互结);肝脓疡(邪壅肝络);肝硬化(水与气结);原因不明发热(三焦有热)等。大黄攻下既要得其时,又要得其法;邪实而正不虚者,可用攻下,邪虚而正虚者,宜扶正攻下并举,剂量由小到大,但亦有极量。遵循果断与谨慎相结合的原则。

四、黄芪

用量10-150克,主要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慢性肾炎(脾肾两虚);乙型肝炎(实中夹虚);慢性支气管炎(肺虚咳喘);贫血(气血两虚);胃下垂(中气下陷);中风偏瘫(气虚血瘀);汗症(气虚不固);月经过多(脾不统血);手术后创口愈合迟缓(气血不足);肢体微循环障碍(血痹)等。黄芪一般均生用,补虚时方用蜜炙。虚证用之,因黄芪能补五脏诸虚不足;实中夹虚者用之,寓攻补兼施之意;有微邪者,亦可用之,因能扶正祛邪。

五、苁蓉

用量10-30克,主要用于不育症(肾精不足);直立性低血压症(髓海空虚);乙型肝炎(肾虚邪伏);冠心病(肾气不足);骨质增生性疾病(肝肾不足);缺血性脊椎病(督肾两虚);闭经(肾虚宫寒);精血(肾虚失固);老年性痴呆(肾脾两虚);肌营养不良症(痿证)等。苁蓉入肝、肾、大肠经,为平补之品,有黑司令之称,温而不燥,补而不腻,滑而不泄。有填精益髓,强筋健身,延缓衰老之功,故喜用之。

科研成果

1.时间:1974年-1978年

课题名称:肝炎辨证探讨

意义:对肝炎病机的分析、辨治施治以及对肝功能异常的治疗研究,单独负责

获奖情况:有社会效益,获昆明市卫生局1979年科技二等奖

2.时间:1975年-1979年

课题名称:高血压病临床研究

意义:临床观察155例得到西医内科、眼科协助,单独负责

获奖情况:有社会效益、学术意义,获得昆明市卫生局1980年科技一等奖

3.时间:1980年2月-3月

课题名称:日全食对人体有无影响的观察研究

意义:1980年2月16日昆明地区看到日全食,上海中医学院与我们共同研究,主要负责人之一

获奖情况:对气象医学有重大意义,获得昆明市卫生局1980年科技三等奖

4.时间:1978年-1981年

课题名称:攻下法在急症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意义:在临床实践中研究其应用广阔性与现实性,丰富急症的治疗手段,单独负责

获奖情况:有积极的学术意义,获昆明市卫生局1981年科技三等奖

5.时间:1981年-1982年

课题名称:不整脉的特征及中医治疗研究

意义:研究不整脉的脉机、产病之因及脉证参治,独立工作,得到心电图室协作

获奖情况:有积极的学术意义,获昆明市卫生局1982年科技三等奖

6.时间:1980年-1983年

课题名称:中风证候类型及治疗要点的研究

意义:临床观察178例主持负责研究,得到科室人员的共同协作

获奖情况:有社会效益、学术意义,获得昆明市卫生局1983年科技一等奖

7.时间:1982年-1983年

课题名称:不整脉与心电图及临床诊断辨证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意义:临床观察100例主持负责研究,得到心电图室人员的协作

获奖情况:有学术意义,获得昆明市卫生局1983年科技三等奖

8.时间:1983年-1984年

课题名称:脉塞通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研究

意义:三七提取物制成针剂治疗中风,疗效满意,主持负责研究,得到药厂与科室人员的合作

获奖情况:有社会效益、学术意义,获得昆明市卫生局1984年科技二等奖

9.时间:1983年-1984年

课题名称:王清任瘀血学说与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意义:探讨活血化瘀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主持负责研究科室人员合作

获奖情况:有社会效益和学术意义,获得昆明市卫生局1984年科技二等奖

10.时间:1980年-1986年

课题名称:中风临床治疗规律及诊断疗效标准的研究

意义:由北京中医学院牵头,全国协作进行,本人担任部分工作

获奖情况:有重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获卫生部1986年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

11.时间:1990年-1994年

课题名称:姜春华教授临床思路与方法的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意义:以姜春华学术思想为中心,临床经验为重点的研究,本人为负责人,得到有关人员的协作

获奖情况:有社会效益和学术意义,出版“姜春华学术经验精粹”专籍,获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成果奖1998年局级三等奖

12.时间:1994年-1996年

课题名称:肝病辨治心法

意义:对甲肝、乙肝、肝硬化进行临床研究,提出独特的治疗方法,主要负责人

获奖情况:有社会效益和临床有指导意义,获世界传统医药突出贡献国际优秀成果奖。1996年美国

13.时间:1995年-1998年

课题名称:脂肪肝防治思路新探

意义:对脂肪肝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分期辨证论治的规律,主要负责人

获奖情况:有临床指导意义,获第四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国际优秀成果奖,1998年美国

14.时间:1996年-1998年

课题名称:脂肪肝防治要领

意义:提出多向调节,综合施治是脂肪肝防治要领

获奖情况:有社会效益,有经济效益,有实践意义,获98世界中医药杰出成果优秀奖,1998年马来西亚,槟城

医案

案一、上呼吸道感染

巫姓,男,34岁,住院号8073

翕翕发热已6天,体温在38℃左右,汗出热不解,口不渴,头痛、恶寒,微咳,胸闷,骨节疼痛,脉浮紧带数,舌苔薄白。血常规检查:白血球10.2×10↑9/L,嗜中性0.67。胸部X线透视:肺门阴影增深,无活动性病灶发现。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风寒外袭,稽留肌表,治以疏解其肌,微开其表。处方:

麻黄3g 桂枝5g 白芍6g 杏仁10g 生姜3g 大枣5枚 炙甘草3g 陈皮6g 茯苓12g

次日复诊:药后微汗,头痛减轻,体温37.4℃。继用桂枝汤加味,服2剂后,热退,其他症状亦消失。

案二、右下肺炎

朱姓,男,39岁,住院号:21705

发热,咳嗽,头痛已10余天,蒸蒸发热达39.4℃,不恶寒,头痛如劈,胸痛,咳嗽咯痰不畅,痰性粘稠,呼吸急促,纳谷不佳,口渴唇干欲饮水,小溲黄赤,脉浮数有力,舌苔薄白,舌质微红。血常规检查:白血球13.9×10↑9/L,嗜中性0.72。胸透:右下肺炎。西医诊断:右下肺炎。中医辨证:热灼肺胃,肺气上逆,治以开肺气,清胃热。处方:

净麻黄5克 生石膏30克 杏仁12克 生甘草5克

复诊:服上药一剂,体温即恢复正常,头痛减轻,口渴亦除。后用宣肺化痰健脾之剂,四天后血常规检查:血象接近正常,有轻度咳嗽。

案三、病毒性脑炎

马性,男,37岁,住院号:37044

患者以头痛发热,意识不清一天而入院,经腰穿脑脊液检查西医诊断为:病毒性脑炎。7月10日邀请中医共同治疗,诊得:神志不清,烦燥不安,循衣摸床,大便数日未行,舌质尖红,苔黄腻,脉弦细,证属暑温邪陷,阳明腑气不通,邪热上熏心包,治则通腑泄热,清心开窍。处方:

生大黄(后下)15g 芒硝(兑服)10g 枳实15克g 板蓝根30g 连翘10m 菖蒲15g 黄芩20g 黄连10g 远志10g 郁金15g 竹叶10g

安宫牛黄散3支,每次1支,早晚吞服

药后未见更衣,究其因无生大黄之故,后至院外购得,以生大黄15克泡水频饮,果得褐色燥矢数枚,腑气一通,烦燥遂平,黄苔略退,饮食稍增。药后1周,神志渐清,能作简单对答,8月2日,全愈出院,无后遗症。

按:本病发病急骤,传变迅速,无卫分过程,而见高热昏迷,苔黄等证,使用下法,在于驱逐热邪,是仿《温病条辨》牛黄承气之意。

案四、肝脓疡

李姓,男,30岁,住院号:23646

寒热往来,1日二三度发,发作时体温高达39℃以上,先有寒颤,持续时间在2-3小时,经全身汗出淋漓而热渐解,右胁疼痛颇甚,发热时疼痛加重,心烦、口苦,时欲泛恶,大便三日未通。检查:神志清楚,巩膜无黄疸,肝上界在第5肋间,下界刚扪及,肝区呈明显叩击,胆囊点无压痛,病理反射(-)。白血球计数9.6×10↑9/L,嗜中性0.74。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84单位,黄疸指数7单位,胆红质0.6毫克%。超声波检查:于第6肋锁骨中线及第7肋腋前线,可见液平。西医诊断:肝脓疡,胆道蛔虫症。中医辨证:病在少阳,兼及阳明之府。中西医综合治疗,中药治以清肝胆郁火,导阳明腑气。处方:

柴胡12克 黄芩12克 赤芍12克 枳实6克 姜半夏9克 生大黄6克 芒硝6克(冲) 银花15克 制香附10克 连翘15克 郁金12克 甘草5克

次日复诊:大便得通,寒热往来次数减少,胁痛有所减轻,仍守原法加减,服药四剂后,热退清,尚有恶寒,汗出减少,胁痛未全止。上药又服十九剂,胁痛基本消除,好转出院。

案五、急性胆道感染伴休克

患者袁某,男,38岁。

患者于11月25日突然右上腹疼痛,放射至右肩部,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有发热。体检: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明显,腹肌紧张,血压60/40mmHg,血白细胞28.8×10↑9/L,中性0.95。西医诊断: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伴中毒性休克。遂邀请中医会诊。诊得神志尚清,巩膜黄染,发热腹痛,以右上腹为甚,腹满,饮食不下,小溲黄赤,大便5日未行,四肢不温。舌质红,苔焦黄而腻,脉弦细带数。先生认为:此乃湿热郁结,邪热炽盛,腑气痞塞。虽有四肢不温,实乃热深厥深、阳气郁闭于内,不达四肢所为。热势鸱张,病情笃重,当不重剂速驱。治以清泄湿热,通利攻下。药用:生大黄(后下)、银花、连翘、郁金、金钱草各30g,黄芩、山栀、枳实、厚朴、芒硝(冲)各15克,木香18克,茵陈60克,赤芍10克。药一剂后,大便2次色褐,右上腹拒按减轻。其后仍守上方,略减其量,再服2剂,腹痛消失,饮食好转,大便通畅四肢转温,舌苔薄白而不黄,脉细而不弦。后以疏肝解郁、健脾利湿之剂善其后,血象正常,血压上升并稳定,黄疸减退,体温正常出院。

按:攻下药加入清热败毒药,共具泻热减毒,通便逐邪的作用。可使邪热从大便而出,加速肠道有毒物质的排出,有利于疾病的治疗。热厥贵在速战速决,遵仲景“厥应下之”之旨,先生遇热病感染性休克,常用此法而取效。

案六、脓毒血症

倪姓,男,28岁,住院号:23069

入院前一周,右侧臀部有一肿块,疼痛,直径约4厘米,其后逐渐向左侧腰背部蔓延,并在体克出现小脓泡,高热40℃,呼吸急促,口渴恣饮,烦躁不安,咳嗽不畅,大便三日不通,脉弦滑而数,舌质绛,苔干黄。检查:神情恍惚,咽红,肺部有罗音,肝可触及,有压痛。白血球30.5×10↑9/L,嗜中性0.85(内有毒性颗粒)。西医诊断:脓毒血症。中医辨证:热毒入营,邪势鸱张,内迫神明。病情危急,中西医共同救治,中药用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法。

处方:广犀角10g 鲜生地30g 赤芍15g 丹皮10g 银花30g 连翘15g 桃仁10g 生米仁30g 生大黄6g 黄芩10g 黄连5g 芦根2支 紫雪丹3g吞 六神丸20粒(分2次服)

复诊:上方加减服二剂后,体温逐渐下降,服药九剂后,体温恢复正常,后用调理脾胃之剂。

案七、病毒感染后

王姓,男,35岁,住院号:21092

因病毒感染而入院,发热38.1~39.8℃,不恶寒,汗出,全身酸痛,纳差,胸透(-),血培养无致病菌生长。8月25日诊得:夜间烘热热气外窜,随即汗出浸衣,头昏乏力,眠差梦多,大便干结,舌质微红苔薄,脉细带数,中医辨证:邪气虽去而未尽,病势虽缓而正虚,阴虚火旺之候,拟予扶正养阴,清热止汗。处方:

当归10克 黄柏6克 黄芩6克 黄芪15克 女贞子10克 麦冬10克 五味子6克 牡蛎15克

复诊:药后二剂,夜间烘热,汗出大减,又五剂,烘热退,盗汗止,眠佳纳增。

案八、肺炎并发中毒性肠麻痹

唐某,男,8岁。

发热恶寒,咳嗽口干,有痰色黄,呼吸急促,听诊双肺有罗音。查血白细胞15.2×10↑9/L,中性0.91,胸透:肺炎。3日后,腹部胀痛,大便不通。脉弦数,舌质红,苔厚腻。西医诊断:肺炎并发中毒性肠麻痹。中医辨证:肺热及腑,热毒壅滞。治宜攻下泻肺,清热解毒。处方:

生大黄6g(后下) 玄明粉6g(冲) 枳壳10g 桑白皮10g 葶苈子6g 银花20g 连翘20g 黄芩10g 山栀子10g 杏仁6g。

药后,大便得通,发热减轻,但仍腹胀,守原意加减,十天后病情稳定向愈。

按: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温邪袭肺,热邪内盛,以致肺气不降,可直接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而出现阳明腑实之证。有人主张麻杏石甘汤合小承气汤,吴鞠通提出宣白承气汤,先生仿其上下合治之义而延伸其法。还有人提出,治疗急性肺炎,先用生大黄、芒硝、玄参、甘草组成的泻热汤1-3天,以突击泻热,对以后治疗有利。这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有所充实。

案九、肠梗阻

石某,男,36岁。腹痛呕吐,发热恶寒1天,腹壁肌肉紧张,压痛明显,肠鸣音低下。血白细胞23.7×10↑9/L,X线检查:高位小肠梗阻。诊得腹痛腹胀拒按,时欲呕吐,脉实,舌苔薄白。西医诊断:高位肠梗阻。中医辩证:阳明腑气不通,肠结关络,通降失常。治宜通里攻下,理气开结,佐以清热活血。处方:

生大黄15克(后下) 芒硝6克(冲) 枳实15克 厚朴15克 乌药6克 莱菔子15克 黄连6克 蒲公英30克 黄柏12克 赤芍9克 桃仁9克。

一剂后,大便4次,有矢气,不呕吐,腹痛腹胀明显减轻。续服1剂,梗阻解除。

按:大黄与理气药同用,可加强肠蠕动与泻下的作用,如大小承气汤中应用厚朴、枳实。多用于急腹症。急性肠梗阻,是由于肠腑气机痞塞,升降失度,水谷精微不能上升,糟粕浊物不得下降,可见痛胀吐闭的临床表现。攻下通里与理气开结同用,以通肠腑,开肠结为主要目的,以便下快利,矢气频转为主要标志。

案十、高血压病

患者郭某,男性,57岁。

原有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经常波动在180-195/110-120mmHg,主诉头晕头痛,手足麻木,口干耳鸣。诊得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偏弦。测血压180/110mmHg,心率84次/分,律齐。眼底动脉硬化Ⅱ级。化验血总胆固醇6.0mmol/L,甘油三脂3.8mmol/L。西医诊断:高血压病Ⅱ期,高脂血症。中医辨证:肾水不足,肝木偏亢。治宜滋水涵木,降火潜阳。处方:黑芝麻、制首乌、甘枸杞、女贞子、嫩钩藤(后下)、粉葛根、紫丹参各30克,菟丝子、淮牛膝、桑椹子各15克,白菊花、嫩钩藤30克(后下)、黄芩各10克。上方服用1月后,眩晕、头痛、肢麻均消失,耳鸣口干减轻,舌质,红改善,脉弦得缓。血压稳定在135/90mmHg。复查血总胆固醇4.2mmol/L,甘油三脂3.2mmol/L,均较治疗前改善。

按:高血压一病,先生认为病变在肝,发源在肾。阴虚为本,阳亢为标,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先生曾系统观察155例高血压病人的症状、脉舌,均为肝肾阴阳失调的征象。因此认为本病肾阴虚为源,肝阳亢为果。故而在本病的治疗中,先生喜用黑芝麻、甘枸杞、桑椹子、制首乌、菟丝子以滋养肾水,而以钩藤、菊花、黄芩以平肝阳。肾水得滋,肝木得养,病人机体内环境调整,疾病自然告愈。

案十一、冠心病

患者李某,男性,52岁。

心悸胸闷时痛病史10余年。曾经运动试验阳性诊断为冠心病。近日胸闷心悸加重,腰酸膝软,小溲频数,动则气短,脱发明显。诊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时有结脉。心率80次/分,可闻5次早搏。胸片:左心缘稍饱满。心电图:心肌缺血,室性早博。西医诊断:冠心病。中医辨证:心肾两虚,气虚血瘀,心脉痹阻。治则:补益心肾,益气和血,温通心脉。处方:仙灵脾10g,制首乌30g,益智仁10g,灵芝10g,生黄芪15g,太子参30g,紫丹参30g,檀香6g,广郁金10g,川桂枝6g,炙甘草10克。上方服16贴后,胸闷心悸明显改善,小溲频数好转。遂去益智仁,续服13贴,复查心电图已正常。胸闷心悸消失,腰酸基本缓解。

按:先生曾临床系统观察本病100例,认为是以心肾肝脾四脏功能低下为本,痰凝、气滞、血瘀为标,心脏为发病的场所,肾虚为发病的基础。先生还认为:从经络关系看,心肾同属少阴,两者是贯串联系,而且是同气相通。从生理看,肾为先天,为真阴真阳之所生,肾阳式微,命门火衰,对心气不足,痰瘀、气滞、血瘀的形成有很大关系。而冠心病以41-60岁为多发,这与肾气衰退是有密切联系的。从临床症状看,多有腰酸膝软,乏力头晕,发白早脱,尺脉细弱等肾虚症。从治疗效果看,采用补肾药物确实提高疗效。先生治疗本病,常用仙灵脾,厚杜仲,桑寄生,制首乌,灵芝,黄芪,太子参,补肾养心为先,丹参,川芎,檀香等活血化瘀之品辅之。肾虚得补,心气既充,瘀血得畅,疾病则愈。

案十二、急性心肌梗塞

黄某,男,44岁,干部。

主诉心前区疼痛间歇发作9小时,无明显诱因引发,伴胸闷烦躁,口干,汗出,恶寒,舌红,苔薄白,脉沉细。查:心率59次/分,律齐。心电图示:前间壁急性心梗,低电压。西医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中医辨证属心脉痹阻,心气暴脱。治以益气固脱。处方:杏林红参20g,浓煎分服。并以丹参注射液、激化液静滴。治疗1周后,心前区疼痛消失,汗出恶寒亦除,脉仍沉细,舌质红有所好转。心电图示:心梗较前好转。续以固本化瘀、益气养阴法。处方:制何首乌30g,桑寄生、黄芪、黄精、玉竹各15g,丹参20g,砂仁(后下)6g,灵芝、仙灵脾、郁金、乳香、延胡索、佛手、川芎、红参(另煎兑服)各10g。上方加减服32剂后,心电图示:①窦性心率,②低电压。心率76次/分,病症基本治愈出院。

按:对冠心病的治法,张老师主张以匡护元气为主,补虚固本为治疗大法。中医认为:“阳本乎阴,心本乎肾”。肾之阴阳为五脏阴阳之根本,同样为心阴心阳之化源,临证心阴心阳亏损明显者大多与肾亏有关。这种心肾关系,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故临证中,张老师常兼选补肾之品。对冠心病出现因虚致实者,虽虚不避攻邪,根据辨证,理气、活血等辅之。用药关键,着眼于整体。

案十三、风心病心力衰竭并发肾衰

胡姓,女,54岁,住院号:内科790

近半月来浮肿加重,咳嗽气促,心悸,尿少,检查:口唇及指(趾)发绀,颈静脉充盈,两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心尖博动散,心尖部有收缩期震颤,心浊音界后左右扩大,心率86次/分,房颤,心尖区可闻及Ⅲ-Ⅳ级的Sml及Dm,肝于肋下5cm,剑突下7cm,质中等,轻度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腹水征(++),双下肢明显的凹陷性水肿,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血NPN64mg%,肌酐2.36mg%,尿酸12mg%,血钾24.5mg%,二氧化碳结合力40.2容积%。西医诊断:风心病,二狭二闭,心房纤颤,心力衰竭Ⅲ°,并发肾衰。给予抗菌,利尿,强心等病情危急,中西医共同抢救。中医诊得:神情淡漠,疲惫不堪,连续五日无尿,腹胀难忍,呼吸急促,昼夜不能卧床,扶坐床边,呻吟不止,舌质暗红,苔少,脉沉细而散,病属心肾阳衰,水邪泛滥,脉络瘀阻。治疗原则:攻补兼施,温阳逐水,理气化瘀。处方(5月6日):

制川附子(先)90g 上肉桂15g 黄芪50g 木香10g 大腹皮20g 葶苈子10g 大枣5枚 黑白丑各15g 益母草30g 丹参50g 五加皮15g 砂仁10g 白术15g 茅根50g 茯苓60g 桃仁10g

药后喜得小便200-300CC,但尚感涩而不畅,仍守原法,略有加减,10剂后每日尿量约500CC,水肿减退,30剂后病情明显好转,尿量增至700CC,下肢浮肿消失,已脱险境。

按:水肿一证与心肺脾肾三脏功能障碍有关,病之末期,阳气衰微,水湿泛滥,气机升降失常,症见全身浮肿,胸腹痞闷,小便不利,形成本虚标实之证,应急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扶正以温阳为先,祛邪以逐水为主,挽生命于顷刻之间。

案十四、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患者殷某,男性,71岁。

患者素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史20多年,近1年来气急加重,动则尤甚,夜不能平卧。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大,不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昨日因受寒,咳嗽加重,痰色白、粘稠,不易咳出。夜间需加用舒喘灵喷雾才能平卧,两下肢有压迹。诊得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稍数。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肺气肿,肺心。中医辨证:痰浊内蕴,肺肾两虚。治当分清标本,急则治其标宣肺为先。处方:炙百部15g,炙紫菀10g,炙苏子10g,葶苈子30g,鱼腥草30g,冬瓜子30g,全瓜蒌15g(打),金银花30g,净连翘30g,黄芩10g,白茯苓30g,紫丹参15g,灵芝10g。服上方5贴后,咯痰较前畅,痰变稀,痰量减少。但仍动则气急,苔脉同前。标证既解,缓则治其本,再以补肾平喘纳气为治。上方去鱼腥草,冬瓜子,金银花,加肉苁蓉10g,巴戟肉10g,仙灵脾10g,生黄芪10g。上方加减服用3周,诸症明显改善,夜间停用舒喘灵喷雾。停服汤剂,以左归丸,右归丸各6g日2次服用,以资巩固。3月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已可下楼活动。

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依其症状,属中医喘证范畴。先生常说,治喘既要分清标本缓急,更要注意益肾固本。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本病与肺和肾的关系颇为密切。肺金为母,肾水为子,母病可以及子。患本病日久,其肾必虚。肾虚 能纳气,影响肺主气作用,喘证就容易发作。故补肾培元则肾坚而气固,喘可少发。先生认为:治喘要随机持重,标急于本者治标,本重于标者治本,解其一端则一端自平,但谴方用药,始不忘益肾固本这一基本大法。有肾虚见证可用,无肾虚见证者亦用。先生喜用巴戟肉,肉苁蓉,蛤蚧,五味子等补肾纳气。但痰稠且多者,五味子则不常用。先生随证论治,得心应手,每每效验如神。

案十五、蛛网膜下腔出血

孟某,男,29岁。

患者突然头痛,烦躁不安,旋即不省人事,偶有一刹那清晰,目不了了,面色红晕,呼吸气粗,两手掣动,体温39.6℃,大便数日不通,小溲黄赤,脉弦数有力,舌干少津,边尖红刺,苔滑腻,唇焦,瞳孔散大0.7cm,睛不和,对光反射迟钝,角膜反射消失。腰椎穿刺得均匀血性液体,颈项强直,双侧巴彬基氏征阳性。血压110/76mmHg,血白血球16×10↑9/L,中性0.94,淋巴0.06。西医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辨证:气血逆乱,血与气并走于上,阳明腑实,热毒内蕴。除西医常规救治外,中医治以通腑泄热,引血下行,解毒开窍。药用:生大黄(后下)、熟大黄各6g,银花30g,大青叶、连翘各15g,芦根、茅根各60g,玄明粉(冲)、黄芩、鲜石菖蒲、郁金各10g,莱菔汁1杯冲,至宝丹1粒研末吞。灌服1剂,药后大便得通,神识完全清楚,但体温持续不下,仍守原意加减。又服2剂后,体温降至正常,继用化痰解毒之剂8剂,最后以健脾养心为主调服6剂而出院。

案十六、脑梗塞高血压病

患者陈某,男,65岁。

主诉左侧肢体偏瘫1月余手不能持物,足不能步履,神清对答切题,但言蹇流涎,纳差,小便色黄,咳嗽有痰,脉弦细,舌质淡红,苔薄黄腻。血压140/90mmHg,心率64次/分,律齐。心电图:左心室肥大。胸片:主动脉迂曲,左心饱满。西医诊断:脑梗塞,高血压病Ⅲ期。中医辨证:气血逆乱,横窜经脉,痰瘀阻络。治以益气活血,祛瘀通络。药用:生黄芪、地龙、丹参各30g,水蛭、地鳖虫、淮牛膝、陈皮、制南星、茯苓各10g,蜈蚣2条,全瓜蒌、xi莶草各20g。服上方1月后,左上肢已能触摸到右侧耳廓,握力增加,并可单独在室内行走,左上下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案十七、血脑基底部梗阻

吴某,男,54岁。1996年9月18日初诊。2月前右半身不遂,失语。CT检查:丘脑基底部梗阻。经住院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右半身肌张力增高,右手臂肿胀,活动不利,右下肢行走受限,口角左偏,舌质微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属气虚血瘀,络脉痹阻。治拟益气活血,疏通经脉。处方:生黄芪50克,地龙30克,丹参10克,水蛭10克,xi莶草30克。服药21剂后,水蛭加至15克,又服21剂。因病情改善不理想,生黄芪逐渐增至90克,蜈蚣加至3条,再加桂枝10-30克,以增强通阳之力。服药84剂后,CT检查示丘脑基底梗阻明显改善,肢体活动自如。

案十八、黄疸型肝炎

患者居左,70岁,以往有肝炎病史,近二周来倦怠、乏力、纳呆、溲黄,周身肤痒,面色晦滞,大便2-3天一行。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28.1umol/L↑,SGPT129U/L↑,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断为黄疸型肝炎,中医辨证为疫毒内伏、肝胆湿热、腑气不通,治宜清解疫毒,除湿通腑,利胆退黄。先生以茵陈蒿30克,生山栀10克,生大黄10克(后下)为主药,因该患者腑气不通,更助其疫毒湿热之虐势,故加用玄明粉10克(冲服)以加强泻腑除祛之功,并可促使胆汁通利和排泄。另用黄芩10克,败酱草30克,胡黄连6克,清热除湿以助退黄,白花蛇舌草30克,垂盆草30克,六月雪30克,清热解毒有助降转氨酶。郁金10克,赤芍20克,丹参15克,佐理气活血以解疫毒湿热交结之势。患者药后来电诉:大便次数日近十次,但精神尚振。嘱其继续服药,勿需惊慌,服药二周,诸症改善,复查肝功,总胆红素及SGPT均降至正常。

案十九、胆囊炎、胆石症、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增高

患者施右,70岁,有胆石症史18个月之余。反复黄疸起伏,一个多月前又因胆石症、胆囊炎而急诊。肝功能SGPT及黄疸指标均高于正常.经西医保守治疗,病情缓解,但黄疸不退,难以彻愈。转诊中医。先生临证,望其巩膜黄染,肤色黄绿泛灰,面色晦滞,问其有肝胆区胀痛波及中脘,倦怠神萎,肤痒难忍,纳差稍进流质,大便尚能日行1次。现肝功指标:SGPT697u/l↑,总胆红素86umol/L↑,结合胆红素53.8umol/L↑。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来滑实。此为肝胆湿热日久,瘀阻血络,治宜清泄肝湿热,破逐血分瘀阻为先,拟方:丹参20克,郁金30克,赤芍30克,水蛭10克,石见穿30克,莪术30克,生大黄10克(后下),胡黄连10克,金钱草30克,垂盆草30克,虎杖30克,六月雪30克,半枝莲30克,败酱草30克,水牛角粉10克(包煎),生米仁30克,炙鸡金30克。服药一周,肝胆区胀痛明显减轻,皮肤瘙痒隐退,面色较前有泽,肌肤、巩膜仍黄染而晦,自觉倦怠,进食改以半流质为主。大便日行4~5次,溏薄。舌质微红,苔白腻,脉弦滑。此为湿热清解有余,黄疸消退不足,故以上方增赤芍至40克,水蛭至20克,生大黄至15克(后入),加强活血凉血,泻下利胆之力,继服药七贴,肝胆区已无痛感,巩膜黄染明显减退,肤痒已消,效不更方,仅将赤芍继续加量至50克,大黄增至20克(后下),加陈皮10克防苦寒伤中。四诊时,患者肤色基本已恢复正常,面色转华,精神转振,告知复查黄疸已退,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正常。遂变前法为疏肝利胆健脾运中以善后。

案二十、肝硬化、黄疸(阴黄)

赵姓,男,62岁,住院号:21503

患者因胆道结石合并中毒性休克而行急诊手术,术中因血压不好,并发现有肝硬化,仅于胆总管取石,放置T形管引流,术后黄疸迟迟不退,精神不振,遂邀中医会诊。1975年10月8日诊得精神萎软,虚弱无力,纳谷不佳,血压偏低,巩膜有明显黄染,但不鲜明,踯卧而肢不温,舌质淡而有瘀斑,苔灰白而腻,脉细而略弦,中医辨证:正气已虚而湿浊内蕴,瘀血阻滞而痞块已成。治疗原则:扶正退黄,活血化瘀,软坚利胆,方用茵陈附子汤加减主之。处方:

淡附子30克 茵陈30克 党参15克 川朴10克 白术12克 木香10克 郁金30克 三棱10克 莪术10克 桃仁10克 神曲10克 金钱草15克

上方连服三贴后,患者精神为之一振,已能坐起,纳食增加,黄疸减轻,二便通畅,舌脉同前,仍守原方,又进六剂,巩膜黄染消退,已能下床活动,症状缓解出院。

按:此阴黄也,黄疸而色晦滞,舌质淡,而苔灰白,踯困而肢不温,则阴黄之徽,故用茵陈附子汤之属,术中发现有肝硬化病变,外候见有舌质明显瘀斑,因此,并用三棱,桃仁,郁金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药,而使症状迅速缓解,此亦可称为温阳利湿与活血化瘀同用之法也。

案二十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核心抗体转阴

患者陆某,男,27岁。患者有乙肝史6年,肝功能经常反复。近日市六医院检查谷丙转氨酶84u/L,总胆红质68umol/L,HBsAg阳性,HBcAb阳性,抗HBc-IgM阳性。患者自诉胃脘不适,泛恶,两下肢酸软,乏力倦怠,五心烦热,小溲色黄,大便日二次质烂。诊得舌质尖红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断: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肾气不足,疫毒内伏,肝胃不和。治宜补肾益气,清解疫毒,疏爰胃。处方:白花蛇舌草30克,净连翘30克,黑玄参20克,桑寄生30克,垂盆草30克,生山栀30克,绵茵陈30克,田基黄30克,紫丹参30克,广郁金10克,姜半夏15克,广陈皮10克。上方服14方,复查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质均恢复正常,但仍感腰膝酸软,倦怠乏力。遂去垂盆草,绵茵陈,田基黄。加肉苁蓉15克,生黄芪20克。上方增减服用3月,市六医院复查HBsAg转阴性,余仍阳性。上方再加厚杜仲15克,女贞子15克,甘枸杞15克,继服3月 ,患者精神振作,腰膝酸软改善,复查HBcAb及抗HBc-IgM均阴性。

按:本病属时行疫毒,因肝失疏泄,肾失调控所致。疾病表现为由实致虚,虚中夹实,虚实错杂的多脏器受损的演变过程。先生从临床观察200例的基础出发,提出治疗要从整体着手,主张调控免疫与清除病毒双管齐下。由于乙肝的组织损伤并非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增殖的直接结果,而是由一系列免疫反应产生的,因此,调控免疫在乙肝的治疗中显得更为重要。由于肾在人体所处的重要地位,而且乙癸同源,母子相关,故可以认为补肾是调控免疫的重要环节。基于以上思路,先生在治疗乙肝时喜用白花蛇舌草、净连翘、垂盆草、六月雪、贯仲、水牛角清解疫毒,同时常用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苁蓉、锁阳、巴戟天、杜仲、枸杞子等补肾药来调控免疫。使邪去不伤正,扶正不留邪,清解疫毒与调控免疫并举,起携手互济,共同促进疾病向愈的作用。

案二十二、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增高

任某,女,25岁。

乙型肝炎病史8个月,肝功能经常反复。5月15日查SGPT188u/L,GOT150u/L,球蛋白37g/L,肝区疼痛,乏力腰酸,大便不畅,小溲色黄,脉细弦,舌质尖红,苔薄白。西医诊断:乙肝活动期。中医辨证:疫毒内伏,厥阴与阳明同病。治宜攻下解毒,疏肝理络。处方:生大黄10克(后下),丹参15克,赤芍15克,郁金15克,水牛角粉10克(包煎),青黛10克(包煎),垂盆草30克,枳壳15克,败酱草30克,生米仁30克。药后大便通畅,肝区不痛。6月14日化验:SGPT22u/L,GOT37u/L,球蛋白30g/L。其后随访一直正常。

按: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谷丙转氨酶增高,多为疫毒内伏,湿热壅滞,肝失疏泄。如大便不畅,阳明腑气不通,则邪无出路,疫毒愈伏,湿热更盛,形成恶性循环,治宜攻下与解毒并进,活血与行气同用。应该指出应同大黄在此具有截断清除的重要作用。

案二十三、脂肪肝

蒋某,男,51岁。

体检B超发现脂肪肝。查血甘油三脂3.04mmol/L。体形肥胖,口苦腰酸。脉细,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西医诊断:脂肪肝。中医辨证:痰瘀互阻,肝络不和。治宜攻下化痰,降脂理肝。药用:生大黄10克(后下),白芥子30克,莱菔子30克,海藻30克,荷叶10克,决明子30克,泽泻30克,丹参10克,郁金10克,莪术10克。药后感觉良好,其后,生大黄剂量逐步增加至40克,体重由79公斤减至75公斤。四个月后B超复查:肝脏脂肪浸润堆积现象消失。临床口不苦,腰不酸,舌不腻。血脂恢复正常。

按:脂肪肝古代无此病名,现代却成了文明时髦病之一。或云:属于“痰证”,因痰证泛指痰涎停留于体内的病证,多因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吸收排泄障碍所致。或云:应属“瘀证”,因瘀证含有瘀积之义。由于血液运行受阻而滞留于经脉内,以及阏积于器官内,现代研究又认为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组织病理反应,也可视为瘀证。或说可列入“积证”,因积证是指腹内有结块,或胀或痛的病证,《张氏医通》指出:“积者五脏所生”。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先生认为:“痰瘀互阻,肝络不和”为脂肪肝病机关键所在,攻下化痰降脂和络为治疗脂肪肝的法则要领,以此达到降脂理目的。

案二十四、脂肪肝伴谷丙转氨酶异常

许左,37岁,门诊号:001007

一年前体检时B超发现患者脂肪肝,伴SGPT升高,常在100u/L左右波动,肝区胀痛,倦怠乏力,腰酸,口苦口干,纳谷正常,大便日行二次,质软。视其形体肥胖,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来细弦。综上诸症,辨证为痰瘀互结、肝经有热,肾气不足。考虑到该患者肝功异常,正处肝细胞受损活动期,故急以治标为主,拟清肝降酶,化痰活血,兼以益肾扶正为法。药用:垂盆草30克,虎杖30克,小蓟草30克,生大黄6克(后下),延胡索15克,大腹皮15克,清肝降酶为先,辅以丹参15克,郁金15克,决明子30克,泽泻30克,海藻30克,荷叶10克,莪术30克,水蛭10克,化痰活血,既助祛浊降酶,也为降脂理肝所用。佐以杜仲、桑寄生、生黄芪各15克,益肾扶正,增强机体抗病免疫功能。上药服一周后,复查肝功能,SGPT降至正常,继续守上法治疗共四个月左右,其间热盛加黄连、竹茹;气机不畅加八月札,全瓜蒌。生大黄渐增至24克,水蛭增至15克。因肝功能恢复正常,故去垂盆草、小蓟草、虎杖等。患者所有自觉不适之症均消失,在大华医院复查B超提示:脂肪肝消失。

案二十五、肝硬化腹水

瞿某,男,39岁。

腹胀二个月,下肢浮肿明显,尿少,口干,牙宣。大便日行一次。查HBsAg阳性,抗HBC阳性,球蛋白32g/L,B超示:肝硬化腹水,脾肿大。诊得脉细弦,舌质微红,苔薄白。西医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中医辨证:邪毒久恋,瘀阻络脉,水湿停滞。治宜逐水攻下,活血化瘀,扶正祛邪。处方:生大黄10克(后下),葶苈子30克,黑白丑10克,莪术20克,丹参15克,郁金15克,炙鳖甲10克,山甲片10克,地鳖虫10克,石见穿30克,大腹皮30克,玉米须30克,紫河车6克,生黄芪15克。服药二个月,腹已不胀,复查B超,腹水消退。

按:臌胀一病,历来医家一般分为“气臌”,“血臌”,“水臌”,“虫臌”,但气血水三者,每多相因为患,仅有主次先后之分,而非单纯为病。肝硬化腹水是由于邪毒内伏,肝郁血瘀,肝络痹阻,气化失司,水湿内停,三焦壅塞,致肝脾肾三脏俱损,属本虚实之重症,逐水攻下法为治标的重要手段之一,虽说属于权宜之计,但有积极的治疗意义。成败的关键在于掌握攻补的时机与分寸。本例采用攻补兼施的方法而获效。其中生大黄、葶苈子起推动荡涤的作用。

案二十六、尿毒症

李某,男,58岁。

慢性肾炎史十年。因头痛发热,下肢浮肿,尿蛋白+++,血肌酐高达5mg%而入院。经诊断为尿毒症。除西医治疗外,邀中医会诊:诊得浮肿尿少,腹胀腰酸,头晕颇甚,心慌气急,肢冷纳差,食后呕吐,舌质紫,苔白腻,脉弦滑。为阳虚血瘀,浊阴上逆。治宜攻下降浊,温阳活血。处方:生大黄9克(后下),制附子30克,党参、黄芪各15克,桃仁9克,桂枝6克,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各9克,姜半夏15克。连续服二十天,肌酐降至3mg%,尿量增多,肢肿消退,头晕明显好转,同意出院。

按:在肾病后期,由于脾肾衰败,湿浊凝聚,郁阻中焦,胃气不降,浊阴上逆,经脉瘀阻。症见面色晦滞,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头痛烦躁,甚者昏迷抽搐,常以攻下降逆和温阳扶正药同用而获效。取金匮大黄附子汤、千金温脾汤之义。

案二十七、直立性低血压

戴某,女性,70岁。

患者有直立性低血压史十年,经多方检查原因不明。患者头晕甚,不能坐起,长期卧床,腰酸耳鸣,倦怠乏力,口干喜饮。因闻先生善治疑难病,特请出诊。查血压卧位12/6kpa,坐位8/4kpa。诊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辨证:髓海空虚,气血两虚。治宜补肾添髓,益气养血。处方:巴戟天20克,蒸黄精30克,龙眼肉20克,甘枸杞20克,生黄芪30克,太子参30克,灵芝10克,全当归10克,炙甘草10克,大红枣11枚。另生晒参3克/每日。上方服21贴,患者头晕明显改善,已可坐起,精神明显较前为振,苔脉同前。守原意。巴戟肉增至30克,生黄芪增至50克,加肉苁蓉20克,继服21贴,测血压坐位16/10kpa,患者诸证皆平。三月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能在室内自己行走,血压维持在16/10kpa左右。

按:盖肾主骨生髓。本案患者年已七旬,精血两亏,髓海空虚。故见腰酸膝软,头晕不能坐,脉沉细无力。先生用补肾添髓的巴戟天,肉苁蓉,蒸黄精及益气养血的全当归,生黄芪等治疗,精血得养,肾虚得补,机体失衡状态调整,血压恢复正常,走向顺境。

案二十八、粒细胞缺乏症

刘姓,女,37岁,住院号:2251。

全身乏力,消瘦已一个多月。入院前发热已三天(38.4℃),喉痛、头昏、精神萎顿,面色晦暗,心烦,睡眠易醒,大便干燥,脉沉软,舌苔白腻,尖红。检查白血球10.5×10↑9/L,嗜中性0.01,淋巴球0.99,骨髓涂片:内有核细胞数极少,细胞形态正常,白血球系统内成熟细胞比例减低,表示细胞成热受到抑制。西医诊断:粒细胞缺乏症。中医辨证:气阴两虚,虚火上浮。中西医合作治疗,中药用益气养血,兼清虚火。处方:

移山参6克,黄芪12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生甘草5克,制首乌12克,玉竹10克,川石斛0克,南沙参12克,竹茹6克,瓜蒌皮10克,陈皮5克

复诊:服一剂后,发热退净,但神情仍萎顿,脉仍沉软。移山参改为别直参3克(研末吞)先后加肉桂,龟鹿二仙胶、熟地、川芎等,服药八剂,热退,咽痛已除,纳谷尚佳,白血球2300,中性13%。又服五剂,白血球5350,中性55%,好转出院。

案二十九、风湿性关节炎

患者,陈某,女性,68岁。

风心史十二年。现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得温则舒,行动欠利,腰膝酸软,胸闷恶心,乏力倦怠。现口服肠溶阿斯匹林650mg二次/日。西医诊断:风湿性关节,风心。中医辨证:肝肾虚损,经脉痹阻。治宜补益肝肾活血通络蠲痹。处方:

大生地30克 桑寄生30克 厚杜仲15克 肉苁蓉15克 淮牛膝15克 紫丹参20克 鸡血藤20克 五加皮15克 广地龙30克 络石藤30克 灵芝10克。服上药二周,关节游走性疼痛明显好转,胸闷心慌均愈。上方鸡血藤增至30克,另加蜈蚣1条。再服20贴,诸症皆平,患者停服阿斯匹林,继以上方巩固治疗一月,已能自行去大连游玩。

按:痹证一病,先生认为其本在肝肾。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亦主骨。肝主藏血,亦主筋。痹证的病变部位在筋骨关节,筋骨有赖于肝肾中精血之充养,又赖肾中元阴元阳之滋润及温煦。古代治痹名方独活寄生汤既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药为主药。先生遵古方,创新意。以大生地,桑寄生,厚杜仲,肉苁蓉补肾强筋除痹,益以广地龙,蜈蚣虫类药祛风止痛通络,淮牛膝,五加皮,络石藤强筋骨,补虚损,祛风湿,紫丹参,鸡血藤活血养血。先生组方严谨,配伍精当,临床用来,确有卓效。

案三十、室女闭经

成某,女性,15岁。

患者12岁月经初潮,最初周期仅14天,量少,以后月经周期逐渐正常。本次经水四月不行,倦怠乏力,四肢不温,手生冻疮,腰酸时作而来就诊。诊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西医诊断:继发性闭经。中医辨证:肾虚宫寒,冲任不调。治宜补肾暖宫,疏肝调经。处方:

柴胡6克,白芍10克,当归20克,陈艾6克,苁蓉30克,巴戟天30克,续断10克,桂枝10克,红花6克,泽兰10克,益母草30克,生黄芪20我,白术10克,丹参20克,制香附20克。

服上方3贴,经水得转,量少,经行3天。月经净后,再次就诊。四肢仍不温,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再守原意,桂枝增于15克,当归增至30克。继服20贴,第二月月经按时来潮,后每于经前一周服药到经来停药,如此巩固疗效,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后停药,经水一直按时至告愈。

按:室女闭经,先生认为,关键是命门火衰,胞宫失其温煦,寒凝血瘀,所以经闭不行。故先生临证多重用巴戟天,苁蓉,续断,以补肾中元阳,陈艾,桂枝温经暖宫通胞脉,又女子肝为先天,故用柴胡,白芍,香附以疏肝理气,辅以红花,泽兰,益母草,丹参,当归养血活血,白术,黄芪补脾益气,经治愈者颇多,本案仅举例而已。

医话

一、中风气血论

中风之始因与病机,可概言之为“气血逆乱”四字。《黄帝内经》虽无“中风”之名,但有“中风”之实。细阅《内经》“薄厥”“大厥”“煎厥”,则与“中风”颇为相似。

中风中脏腑者,以气血逆乱为要旨已明矣。半身不遂者又何如?半身不遂,是以痹阻脉络为共同基础,脉络不通,皆由血气滞涩所致。然血气兼证,各有所因,有因于风者,有因于湿者,有因于痰者,有因于热者,但气血为病则一。

病机由于机体内外气血逆乱为基础,引起体内的风火、痰、瘀相互为虐,阻塞经络,或脏或腑而成。

若论治法,要始终抓住气与血为要领。卒中期,多为气血逆乱、肝风狂越、气升、血升、痰升、直冲巅顶,或损伤脑络,或瘀滞神明之府,而气闭急证丛生。气有余便是火,气横逆必及血,故常用通腑攻下,引血下行,气随血下,亦即釜底抽薪之意,下其燥结,热即孤立,风即自清,邪热燥结去,中焦气机通,气血运行畅达,则中风诸证可随之缓解。作者因此法治疗中风闭证患者10例,均获一定疗效。如中经络者,证见腑气不通,亦用此法。

肝风暴涨上窜清窍,用清气降火,抑其肝风之源,潜阳凉血,有降逆止血之功,临床每多用山栀,黄芩,石决明,丹皮之类,血外溢者,降其气而血自下,血内溢者,固其冲平血自止。

如正不胜邪,阴阳离决,失血气脱速用参附四逆之类回阳固脱,用此法者11例。

恢复期以经脉痹阻、气血滞涩为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血瘀者,当以益气活血,可用补阳还五汤治之。临床上又见到中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痰瘀互阻症象,治以当豁痰化瘀之品,如瓜蒌、胆南星、丹参、桃仁、大黄、芒硝,具有疏通经脉之力,还有血虚生风者,当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采用活血祛风通络之法,尤为恢复期常用之法,据上所述“中风”以气血立论之理,可谓明矣。

二、卒中救治务求“清”

中风,又名卒中,其中脏腑者以神志不清为特征,抢救之法应围绕一个“清”字,积极采取措施,使“不清”转化为“清醒”,故曰卒中救务求“清”。据余临床实践所得,约有四法。

其一,芳香开窍法:中风闭证是以邪实壅盛为主,此因风阳暴张,气血上逆、挟痰蒙闭清窍,遂突然神志不清,横窜经络,络道瘀阻,则见偏瘫,口眼歪斜等症。热象之有无,又分为阳闭与阴闭,治当分凉开与温开。正如尤在泾所说:“风邪中人,与痰相博,闭其经隧,神暴昏,脉暴出者,急与苏合,至宝之属以通之。盖惟香药,为能达经隧通神明也。”

如风阳挟痰火内闭,治以辛凉开窍,可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牛黄清心丸,醒脑静注射液,或麝香0.1克,牛黄0.3克,冰片0.3克研末送服。佐以清肝熄风之品,如钩藤、羚角、石决明、黄芩、菊花等。

如肝风挟痰湿上壅内闭:面白唇青,痰涎壅盛,舌苔滑腻,脉沉滑,此为阴闭。治以辛温开窍,可用苏合香丸,佐以熄风豁痰之药。如天麻、钩藤、菖蒲、郁金等。

其二,通腑攻下法:卒中大多见肝阳暴亢,风痰上扰,血随气逆,血菀于上。正如《内经》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治应急使血之与气向下并走,方能急流挽舟。临床上往往可见便闭不通,口有浊味,舌苔黄腻或黄燥。此时浊气上熏,肝阳痰火更盛,心神受蒙难清,急予承气汤攻下,亦可用生大黄30克,水煎15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一次,直至得便为度;番泻叶亦可奏效。只有腑通热泄,引血下行,气随血下,亦即釜底抽薪之意,下其燥结,热即孤立,风即自清。邪热燥结去,中焦气机通,气血运行条达,则中风诸症可随之缓解。

其三,豁痰宣窍法:朱丹溪论中风有气虚,有血虚,有痰盛,“西北二方,真为风所中者有之,东南之人皆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尤在泾说:“或因风而动痰,或因痰而致风,或邪风多附顽痰,或痰病有如风病,是以掉摇,眩晕倒扑,昏迷等证。”故提出“逐痰涎”一法,涤痰汤和清心散二方,治痰迷心窍之证。

中风者常见喉中痰鸣,痰涎壅盛,余每用竹沥,莱菔汁;如风痰寒痰,可用小白附子、制南星、半夏、白芥子、皂荚;如痰热则用贝母、竹茹、瓜蒌、天竺黄、青蠓石、黛蛤粉等,亦可用猴枣散0.5克冲服,姜汁频频饮服,还与菖蒲、郁金同用,使痰浊除而心窍清,神明出而智慧爽。

其四,回阳固脱法:中风脱证是以正不胜邪,阴阳离决为主。按阴阳离决之情,又分阳脱与阴脱以及失血气脱之证,但以元气衰微,阳气虚脱更为险恶。证见神昏不语,二便自遗,气息低微,冷汗淋漓,口合口张,脉沉细欲绝。治当回阳固脱,速用人参、附子、龙骨、牡蛎、黄芪、五味子,或四逆汤注射液。阴脱者,神志不清,目合口张,面赤,足冷,心烦不宁,脉大无根,可用人参、黄芪、熟地、山茱萸肉、桂元肉、淮山药、枸杞、茯神、酸枣仁、龙骨、牡蛎、甘草等化裁,生脉散注射液静滴。

由于中脏一证,病情复杂,变化多端。闭证、脱证既有真假之分,又有浅深之别,有实闭似脱,实脱似闭;闭证和脱证可以互相转化,又可以同时互见。如内闭外脱者,可以人参、附子、羚羊、竹沥、姜汁、至宝丹、导痰汤等同用,应全面辨证,审证精确。

四法者,言其要领也,有一法独用,有数法并进,还有清热凉血、凉肝熄风、养阴潜阳、活血化瘀诸法,亦当推究其因,辩别虚实,分清缓急,参合用之。

三、治温良机在气分

问曰:天士以营分证为关键,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以此论指导临床意义如何?

答曰:叶氏之言,似可商榷。余则认为,抓住气分证候是治疗热病之良机,其理由有三:

其一,从外感热病卫、气、营、血比例数观察,气分证候占多数。有学者对1896例温病患者进行分析,属卫分者652例,占34.38%;气分者992例,占52.32%;入营者75例,占3.96%;人血者177例,占9.34%。余等观察外感热病100例,其中属气分者63例,占63%,临床采用和解清热法,治邪在半表半里,方用小柴胡汤或大柴胡汤;用清气退热法,治邪热炽盛,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方用白虎汤。清热利湿法,治病为湿热并重,用甘露消毒丹之类。攻下实热法,治病为阳明腑实、痞、满、燥、实,分别选用三承气汤。化痰清热法,由于痰浊胶固,热难清解,化痰是清热之基,治胸脘痞闷、按之则痛、吐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的痰热互结之证,方用小陷胸汤加味。

其二,从病情演变过程考虑,如抓住气分证候,及时正确地大胆用药,不使传变入营,方为上策,若病涉营血,热入心包,神志昏愦,不省人事,方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等芳香开窍之品,顿挫病势。

其三,病入营血,亦需清热解毒,如邪入血分当予凉血清热,方用犀角地黄汤;还有瘀热互结用化瘀清热法,方用解毒活血汤。清热解毒,为热病之必不可少者,即在清营凉血之中,亦属如此,如清营汤中有银花、连翘、竹叶、黄连等。因此,清热解毒法基本上贯穿热病的全过程,而清热解毒,又为治疗气分证候之主法。

古人有曲突远薪,以防火患之议,对热病治疗抓住气分勿使入营之见,其理相通,如对医家临床有所裨益,则幸矣。

四、厥逆释义与临证

厥者,其义概言之有二,一指四肢厥冷,冷至肘膝,此即《伤寒论》:“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一指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而致卒然昏厥,不省人事。《内经·厥论》言之甚详。《大奇论》亦曰:“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方盛衰论》述其病机“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除此二义尚有《奇病论》脑逆头痛,“病名曰厥逆”;“癃之危者,病名曰厥”亦不可不知。

厥证多喘,分类亦繁,李中梓有阴、阳、寒、热、煎、薄、痰、食、气、血、尸、蛔等十二种厥;林佩琴又将厥发为寒、热、气、血、食、酒、痰、尸、骨、痛、肾、色、暴、疟等十四种。但可概约为寒厥、热厥二纲。

寒厥与热厥。《伤寒论》与《内经》对此有异。《伤寒论》之厥,其外证必寒,而其内则有寒者,有热者,寒厥宜温,热厥可攻;《内经》之厥,热厥则其内热而外证亦热,寒厥则其内寒而外证亦寒,热厥当补阴,寒厥当补阳。余临证多宗《伤寒》之说。

寒厥证,乃阴寒内盛,阳气衰微,不能达于四肢所致,有因心肾阳衰,有因阳气素虚,外邪侵入易为寒化;故临床多见手足厥冷,脉细欲绝。值此,非用火温之剂,不能还阴阳之气于顷刻,故仲景提出:“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余治一例心肾阳衰、手足厥冷、脉细而迟,经用通脉四逆汤获效。再举一例,下利呈水样,完谷不化,恶寒肢冷,舌淡苔薄,脉细,此阴阳俱虚,脾肾两衰,给予茯苓四逆汤加味,药后得效。

厥证用温阳之品,因为治厥之常法,但更应注意热厥,因其邪热深伏于里,阳被阻,为真热假寒之病,临床最易为假象所惑。故汪琥叹曰:“今医治厥,每以热证作寒治者,其误良多”。余亦有此感。仲景对热厥之治,早有明训,论曰:“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前言“诸四逆者,不可下之”是为寒厥而设。今日“厥应下之”是对热厥而言。此为仲景抢救危重急证临床经验之结晶。余在内科温热病临证实践中,对热厥应用攻下通里,有一心得。举例明之:吴某,胁痛拒按,身黄,四肢不温,时有谵语,气促,腹胀满,已四日未更衣,小溲黄赤,舌质红,苔焦黄而褐,脉伏,血压下降,有时为零,白细胞21100/mm3,中性97%。病由肝胆热毒,腑气闭塞,阳气不外达所致,属热厥邪盛之证,投以大承气汤加清热解毒之品,一剂而神清;大便得通呈黑色,脉伏较起而肢温,继后血压与血象正常,热厥亦除。

热厥之治疗,应正确及时,识别热邪内伏之病机,透过现象,探索本质,不失时机,予以清热,或用攻下,使热毒外泄,则病易愈,如失治误治,邪气内盛则危矣。

或问:热厥能否转化。答曰:如邪盛正衰或治疗不当,热厥可转化为寒厥,临证时当审证候之缓急,度邪正之虚实,可先祛邪,后扶正,或祛邪与扶正同时并举。总之,应遵循辨证论治法则,以免失误。

五、攻下法拾零

攻下法是泻下邪热,攻逐结滞之法,凡热邪博结,燥屡停滞、瘀血积聚,痰滞水结之证,均可用之。吴又可提出:“急证急攻”,实为临床经验之谈。余在临床急证中,应用攻下法,常建殊功,略抒一得之见。

中风闭证,多因肝阳暴亢,风痰上扰,血随风逆,血菀于上,临床上往往可见便闭不通,余遇此证,治以承气汤通下,兼以豁痰开窍,清热平肝,使腑通热泄,引血下行,气随血下,而得救者不少。

热厥之证,亦即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唐容川擅治热厥,强调速战速决,以防疾病发展,主张用“急下存阴法”。余曾治肝胆热毒,腑气闭塞,热厥邪盛,治以复方大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汤,攻下与解毒并举,而热厥得除。

暑温发病急骤,传变迅速,无卫分过程,而见高热昏迷,苔黄等证。余曾治暑温邪陷,阳明腑气不通,邪热上薰心包,治以牛黄承气加芩、连、菖蒲、郁金、远志之品,竟获全功,并无后遗之证。

温热之邪,深入血分,血热炽盛,必见舌绛神昏高热烦躁,余治一例热毒内陷,邪势鸱张,内迫神明,给以凉血之品与攻下之药合用,其效满意,血象恢复正常。正合叶天士“凉血散血”之义。

阳黄热重,临床多见面目俱黄,胁痛腹满等证,余治此证,恒以通下与祛痰解毒同用,均能获效,患者之肝功能亦可改善。

患肾病后期,由于脾肾衰败,湿浊凝聚,浊阴上逆,症见面色晦滞,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头痛烦躁,甚则昏迷。余曾治阳虚血瘀,浊阴上逆,使用攻下法与扶正同用,仿温脾汤之意,温阳降浊,活血利水,不仅临床症状解除,而且肾功能亦得改善。

患水肿后期,阳气衰微,水湿泛滥,小便不利,胸腹痞闷,全身浮肿,形成本虚标实之证,余以温阳与逐水并用,可挽生命于顷刻之间。曾治一例心肾阳衰,水气内停,脉络瘀阻,处以附子90克,肉桂15克以温阳,葶苈子10克,黑白丑15克以通水,并加理气活血之品,竟获奇效,脱离险境。

攻下法,在内科急证领域中,确有卓越之功,但不是万能之法,应做到:下之既要得其时,又要得其法。得其时谓不宜失下,得其法谓不得妄下。审证候之缓急,度邪正之虚实,察病机之原委,辨积滞之有无,遵循辨证论治之法则。

验方

一、抗偏瘫方

组成:生黄芪15-60g 地龙10-30g 丹参10-30g 水蛭6-10g 蜈蚣1-2条

主治:出血性中风或缺血性中风出现偏瘫属气虚血瘀,经脉痹阻者。

用法:水煎服,分2次温服

二、降压饮1号方

组成:黑芝麻30克 黄芩10-30克 夏枯草30克 天麻10克 葛根30-60克

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Ⅰ期Ⅱ期

用法:水煎服,分2次温服

三、冠心乙方

组成:制首乌30克 桑寄生15-30克 生黄芪15克 白檀香3-6克 丹参10-30克

主治: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

用法:水煎服,分2次温服

四、降脂理肝方

组成:泽泻30克 决明子30克 丹参10克 郁金10克 海藻30克 生大黄10克(后下)

主治:脂肪肝,高脂血症,肥胖病

用法:水煎服,分2次温服

五、解毒调控免疫方

组成:白花蛇舌草30克 丹参15克 郁金10克 生黄芪15克 水牛角粉(包煎)10克

主治:乙肝 HBsAg(+) HBeAg(+) 抗HBC(+) HBV-DNA(+)

用法:水煎服,分2次温服

六、益气固表方

组成:黄芪10克 白术10克 防风5克 太子参10克

主治:正气不足,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冒者

用法:水煎服,分2次温服

七、理中新加方

组成:党参10克 炮姜10克 白术10克 黄连6-10克 茯苓10克 乌梅6-10克

主治: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或结肠过敏

用法:水煎服,分2次温服

八、防衰老方

组成:枸杞子15克 黄芪15克 丹参15克

主治:未老先衰,有补肾补脾、益气活血之功,共奏防衰老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分2次温服

论文

标题:脉塞通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研究

出处: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云南分会 1984年学术年会

标题:中风证型及治疗要点探讨(附178例临床分析)

出处:云南中医杂志 1984年3期13页

标题:不整脉的特征及中医治疗探讨

出处:云南中医杂志 1984年6期358页

标题:王清任瘀血学说与常见心脑病的临床探讨

出处:全国王清任学术思想讨论会 1984年7月 河北

标题:外感热病治疗要点探讨

出处: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84年4期18页

标题:中医科研思路管见

出处:新中医 1985年2期10页

标题:厥阴病中寒厥和热厥的探讨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5年3期41页

标题:从《伤寒论》厥阴病探讨危重急症的辨治法则

出处:云南中医杂志 1985年5期5页

标题:应该重视抗衰老的临床研究

出处:实用科技信息 1985年1期13页

标题:益气活血法对老年病的防治

出处:实用科技信息 1985年4期11页

标题:《养老论》与老年消化系统功能观察

出处:实用科技信息 1985年5期14页

标题:卒中救治务求“清”

出处:《名老中医医话》 科技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1985年326页

标题:眩晕证175例临床观察

出处: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第二次学术交流大会 1986年10月 成都

标题:心脑血管病应用虫类药临床探讨

出处: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第二次学术交流大会 1986年10月 成都

标题:清代名医“风温”医案选析

出处:云南中医杂志 1986年5期35页

标题:不寐的心理过程与治疗

出处:中医心理学论丛 1986年65页

标题:攻下法拾零

出处:长江医话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年90页

标题:中风气血论

出处:长江医话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年123页

标题:厥逆释义与临证

出处:长江医话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年126页

标题:治温良机在气分

出处:长江医话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年157页

标题: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专题座谈

出处:中国医药学报 1988年4期51页

标题:清解活血法治疗病毒性肝炎240例临床观察

出处:中国医药学报 1989年5期37页

标题:姜春华

出处:中国医药学报 1990年4期74页

标题:急性脑血管病治疗研究探讨

出处:上海地区“抗栓防衰”研讨会 1990年 上海

标题:张云鹏治疗乙型肝炎经验举隅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1年9期24页

标题:姜春华学术观点与临床思路举要

出处:中医药研究 1992年2期5页

标题:治肝三步撷菁华 张云鹏治疗肝病出新招

出处:长寿 1992年5期27页

标题:张云鹏运用攻下法经验

出处:山东中医杂志 1993年5期46页

标题:中风调治重在气血 张云鹏治中风经验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993年6期241页

标题:张云鹏治冠心病验案

出处:江苏中医 1993年9期24页

标题:中风发病原委研究现状

出处:陕西中医 1988年9期422页

标题:中风的中医防治

出处:名医坐堂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期137页

标题:中风病治则研究述评

出处:中韩首届学术研讨会 1994 北京

标题:清除病毒调控免疫双管齐下治乙肝

出处:大众中医药 1991年1期16-17页

摘要:本文介绍我们如何根据中医的理论和治则,在治疗肺结核病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临床科研,逐步创制出“芩部丹”等一系列新药,以冀探索中医临床开展科研的思路和途径。

一、正确认识“虚”和“实”的辨证关系,促进临床科研的不断深入

肺结核是慢性病,久病必虚。《内经》、《金匮要略》等古代医籍中已有“虚劳”、“虚损”等记载。后世朱丹溪、喻嘉言进一步发挥了“劳瘵主乎阴虚”以及“阴虚者十之八九”的论点,在当时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际意义。古人的经验,是启发我们临床思路的宝贵源泉。但是时代在演变,尤其是近三、四十年以来,许多抗生素和化学抗痨药物的大量应用,以及自然环境和不同的社会因素的影响,病人的情况也必然有所变化。为此,我们制订了临床科研计划。首先根据拟定的辨证标准,摸清肺结核病的证型分布。结果在1000例各种类型的肺结核病人中,属阴虚者605例,占60.5%。这使我们体会到:阴虚在肺结核病中虽非十之八九,但也确实比较多见,古人的经验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过临床验证,我们有意识地对辨证属阴虚的病列采用滋阴方药为主来治疗。实践一段时间后,看到某些病例咳嗽、咯痰等症状有所好转,但痰中结核杆菌及X线胸片复查却改变不明显。由此我们感到必须广开思路,进一步探索疾病的内在联系和发病规律。

其实,任何一种疾病,没有绝对的“虚”,也没有绝对的“实”。肺结核病的“虚”和“实”也是相对而言,无非是在不同阶段有所偏重而己。何况本病病程较长,病情错综复杂,临床上反映为“虚中夹实”、 “实中有虚”的情况不少。我们应作动态观察,权衡以重,辨证用药。

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为我们深入思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晋唐以来,逐步以本病有传染性,进而创立了“内传毒气”、“骨蒸痨热”以及“痨虫”、“瘀血”等病因病机。此外,根据本病的不同临床表现和病变类型,提出了诸如“尸注”、“劳瘵”、“伏连”等等的病名。治疗方面也提出了“除蒸解毒”、“行瘀杀虫”等等法则。这些见解为我们进一步发掘有效中草药打开了思路。

我们经过反复的临床实践,终于发现黄芩、百部清肺泻火,丹参、桃仁行瘀生血,用以治疗对西药抗痨药物已产生耐药性的开放性肺结核患者,除临床症状好转外,痰菌阴转率达47%,部分病例空洞关闭。后来为了方便服用及推广应用,经过剂型改良,制成“芩部丹”,为耐药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再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从“养阴保肺”到“泻火行瘀”,看起来提高了疗效,那么是否就说明“泻火行瘀”比“养阴保肺”更有效呢?事实上也不尽如此。“阴虚”与“火旺”本来就是有内在联系而互为因果的。滋阴可以降火,降火也可以保津,何取何舍,要视疾病的具体情况及病情的轻重缓解而定。我们在30多年临诊中,看到一些不规则治疗或用药不足的病例,虽然一时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可是往往容易复发,尤其是咳声低怯,动则喘促,头昏腰酸等所谓肾虚证候者,更易旧病重犯。如果及时补肾保肺,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则可增强抗病能力,这为后来我们试制“保肺片”提供了依据。

当然,在肺结核发病过程中,往往是“虚实夹杂”,有时需要“攻补兼施”。我们体会,任何一种疾病,都有其各自的病因、病理和证候三个环节,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本质是一致的,治疗效果就好,否则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效果。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则来看,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容,必将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充实与提高。

二、通过“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开拓临床科研的途径

不同的疾病可以用同样的治法来处理,这叫做“异病同治”。譬如说,青霉素可以治疗很多革兰氏阳性细菌性疾病。然而,中医在这方面更有其独特的涵义。举例来说,“芩部丹”除了治疗肺结核病,目前已延用到眼科、喉鼻科、皮肤科、妇科、骨科等领域的结核病上去了。不仅如此,我们在遇到某些类似肺结核症状、经过细菌学及X线胸片等检查诊断为慢性纤维性变“机化性肺炎”的患者,用“芩部丹”治疗也收效。

反过来说,同一种疾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这就叫“同病异治”了。我们在临床上遇到某些肺结核病,胸痛,发热,痰黄或带腥臭者,X线胸片常呈现空洞壁较厚或有液平的所谓“张力性空洞”者,用“芩部丹”治疗往往效果不显,根据辨证,近似中医的“肺痈”症,我们应用鱼腥草、鹿含草、夏枯草等来治疗,进而试制了“三草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我们在“三草片”治疗肺结核并发化脓性疾患的经验上,加入野荞麦根、黄芪等托脓排毒,用于比较难治的结核性脓胸,初步看到可喜的苗头。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辨证关系,引导我们的临床科研不断发展和深入。

三、“审证求因”,“探本求源”,提出新课题,扩大临床科研成果

一种疾病具有各种症状,有全身性的,也有局部性。有的是本病引起的,有的则与本病的关系不大,或是间接地由并发症和附加症等所引起的,这就要求医者分清主次,提高“审证求因”和“探本求源”的水平,针对主症下药。这不仅为取得症状学上的疗效,更是为了治愈疾病。

当肺结核病呈活动性时,发热是主症之一,往往在午后体温上升,中医称为日晡潮热,是一种消耗性发热。治疗通常不用退热剂,因其仅起一时的作用,停药后热度又起。为此,尽量选择强有力的抗痨药物,以控制病程,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我们审证求因,从古今治疗“骨蒸痨热”的处方中,寻找和筛选治疗本病的强效药物。通过反复的临床探索和广泛验证,几年来创制了“雪花冲剂”(由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和六月雪等配制)及“复方功劳叶针剂”(由功劳叶、一见喜组成),除口服外,还采用了穴位注射等给药方法,为本病开创了新的治疗途径。

当然,治疗长期发热的肺结核患者相当艰巨,不少的病例疗效尚不够理想。但是我们看到,用药后如能达到逐渐退热的效果,则往往不再反复,说明疗效比较巩固。这是否意味着上述治法能调整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控制病情?还是这些中草药直接有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或两者兼而有之?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又一课题。

同时,我们对本病另外一些主要症状也进行了探索性治疗观察,如用清热止血的侧柏叶、茜草根治疗咯血,进而又试制了“新芩部丹”等药。就这样通过不断的临床科研实践,为结核病患者提供了一系列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新药,而且一般没有副反应,与西医疗法取长补短,充实了结核病治疗学的内容。

标题:肝硬化腹水治验----张云鹏主任临床经验举隅

出处:陕西中医 1995年8期359页

标题:中风治则的研究

出处:中国医药学报 1995年1期42-44页

标题:降脂化浊汤治疗脂肪肝30例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5年11期13页

标题:探求虚实把握要领治肝病----张云鹏治肝经验

出处:吉林中医 1995年增刊62-63页

标题: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肝硬化87例----张云鹏学术经验

出处: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1995年5期11-14页

标题:张云鹏治肝验案四则

出处:中医文献杂志 1996年3期27-29页

标题:张云鹏运用攻下法治疗肝脏病的经验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1997年6期250页

标题:张云鹏治疗脂肪肝经验举要

出处:中医函授通讯 1997年5期11-12页

标题:多向调节是治疗脂肪肝的关键

出处:中医文献杂志 1997增刊9-10页

标题:中风病中药康复治疗探讨

出处:WHO脑血管病中医康复学术讲座暨全国脑病专业委员会中风康复学术经验交流会议论文 1996 北京

标题:肝病辨治心法

出处: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暨世界传统医学优秀成果大奖得奖论文 美国 1996

标题:脂肪肝防治思路新探

出处:世界传统医药第四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获奖作品文集 世界科技出版社 1998 11-13页 美国

标题:脂肪肝防治要领

出处:98世界医药成果博览暨现代医学论坛大会 1998 马来西亚 论文集98-99页

标题:张云鹏遣药特色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8年1期14-15页

标题:张云鹏应用桂枝临床举要

出处:中医文献杂志 1998年4期

标题:中风痰瘀气血关系探讨

出处: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年6期57-58页

标题:张云鹏老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经验介绍

出处:新中医 1998年12期9-11页

标题:张云鹏治热病学术经验举要

出处:中国医药学报 1998年增刊350-352页

标题:张云鹏善用大黄心法举隅

出处:山东中医杂志 1999年2期84-85页

标题:张云鹏从肾论治杂病经验

出处:山西中医杂志 1999年2期9-10页

标题: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脂肪肝临床观察

出处:河北中医 1999年4期221-222页

标题:深思明鉴 广取巧配----擅治肝胆心脑血管疾病的张云鹏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911期

标题:审因辨证独到,秘方选药举隅

出处:《中国传统医学名医特技荟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6年版36页

摘要:我们对矽肺之具有肾虚见证的患者,通过补肾治疗,试图以冷压测验为观察指标,探讨肾虚与植物神经功能的关系。兹将资料完整的34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经确诊的34例男性矽肺患者中,Ⅰ期的16例,Ⅱ期的13例,Ⅲ期的5例。年龄在37-66岁间。平均工龄为12.5年,工种为轧石、喷砂、清砂、坑道、砌炉、配料、造型、石匠、磨粉等。平均有7年左右气急史。分别具有喘息、耳鸣、腰酸(外伤、劳损等原因外),夜尿频数,畏寒,头昏眼花等三项以上肾虚症状,其中偏肾阳虚者30例,偏肾阴虚者4例。

观察方法 冷压测验检查前,静卧15分钟,左臂缚以血压波动不超出2毫米汞柱为止,以最后一次血压作为试前血压,然后将右手腕关节以下浸入0~4℃水中,分别于30秒及1分钟各测血压1次,并立即使手腕离水,擦干后,再在2、5、10、15分钟各测血压1次,直至稳定或恢复试前为止。刺激后各次血压与试前血压之差,即为血压波动幅度。

测定后,给以补肾治疗。以保肺片(补骨脂、川续断、当归、胡桃肉、熟地、甘草、菟丝子、覆盆子、女贞子),日服2次,每次5片。和补肾健肺糖浆(仙灵脾、黄精、女贞子、狗脊、桑寄生、海浮石、川楝子、陈皮),每日2次,每次20毫升。一般连续服药3个月为1疗程。

结果 治疗前后的冷压测验1分钟血压上升绝对值:治前最高50mmHg,平均为17.5毫米汞柱;治后最高24mmHg,平均为13.5mmHg。治疗前后血压波幅:治前20毫米汞柱以上的12例,以下的22例;治后分别为5例和29例,经T与X2检试,P值均<0.05,有显著性意义,说明血压波动幅度有明显下降趋势。治前出现负峰者23例,治后为22例,改变不大,但负峰幅度有所改善;双峰出现率较少;一般均在15分钟后恢复正常。但出现负峰者,除2例外,恢复期相应延长。

讨论

矽肺的中医治疗,一直根据石末伤肺的论点,补用养阴益肺,攻用活血散瘀和软坚散结等法。但久病除咳嗽、胸痛外,往往兼有喘促,气短,肺病及肾,肾不纳气的肾虚证。并出现腰酸,耳鸣,畏寒,夜尿,易汗等肾虚综合征,此时,治疗偏重于补肾,收效满意。说明补肾对植物神经功能有调整作用。

标题:张云鹏治疗心脏病的临床经验

出处:《名老中医经验精要》香港医药出版社 1998年版166-170页

标题:中国历代中医格言大观 主编

出处:文汇出版社 1992年

标题:姜春华学术经验精粹 主编

出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4年

标题:中国中医独特诊断大全 主编

出处:文汇出版社 1999年11月

标题:中风病 主编

出处: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北京 2000年2月

标题:心脏病基本知识 合编

出处:云南人民出版社 1974年第一版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77年第二版 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三版

标题:历代中医学术论语通解 编委并统稿

出处: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1年

标题:中国当代高级科技人才系列词典 编委

出处: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4年

标题:全国专科特长名医选编 编委

出处: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4年

标题:神经衰弱中医辨证分型论治探讨(231例临床观察)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2年6期30页

摘要:我们对矽肺之具有肾虚见证的患者,通过补肾治疗,试图以冷压测验为观察指标,探讨肾虚与植物神经功能的关系。兹将资料完整的34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经确诊的34例男性矽肺患者中,Ⅰ期的16例,Ⅱ期的13例,Ⅲ期的5例。年龄在37-66岁间。平均工龄为12.5年,工种为轧石、喷砂、清砂、坑道、砌炉、配料、造型、石匠、磨粉等。平均有7年左右气急史。分别具有喘息、耳鸣、腰酸(外伤、劳损等原因外),夜尿频数,畏寒,头昏眼花等三项以上肾虚症状,其中偏肾阳虚者30例,偏肾阴虚者4例。

观察方法 冷压测验检查前,静卧15分钟,左臂缚以血压波动不超出2毫米汞柱为止,以最后一次血压作为试前血压,然后将右手腕关节以下浸入0~4℃水中,分别于30秒及1分钟各测血压1次,并立即使手腕离水,擦干后,再在2、5、10、15分钟各测血压1次,直至稳定或恢复试前为止。刺激后各次血压与试前血压之差,即为血压波动幅度。

测定后,给以补肾治疗。以保肺片(补骨脂、川续断、当归、胡桃肉、熟地、甘草、菟丝子、覆盆子、女贞子),日服2次,每次5片。和补肾健肺糖浆(仙灵脾、黄精、女贞子、狗脊、桑寄生、海浮石、川楝子、陈皮),每日2次,每次20毫升。一般连续服药3个月为1疗程。

结果 治疗前后的冷压测验1分钟血压上升绝对值:治前最高50mmHg,平均为17.5毫米汞柱;治后最高24mmHg,平均为13.5mmHg。治疗前后血压波幅:治前20毫米汞柱以上的12例,以下的22例;治后分别为5例和29例,经T与X2检试,P值均<0.05,有显著性意义,说明血压波动幅度有明显下降趋势。治前出现负峰者23例,治后为22例,改变不大,但负峰幅度有所改善;双峰出现率较少;一般均在15分钟后恢复正常。但出现负峰者,除2例外,恢复期相应延长。

讨论

矽肺的中医治疗,一直根据石末伤肺的论点,补用养阴益肺,攻用活血散瘀和软坚散结等法。但久病除咳嗽、胸痛外,往往兼有喘促,气短,肺病及肾,肾不纳气的肾虚证。并出现腰酸,耳鸣,畏寒,夜尿,易汗等肾虚综合征,此时,治疗偏重于补肾,收效满意。说明补肾对植物神经功能有调整作用。

标题:中西医合作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观察及中医分型的初步探讨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3年1期13页

标题:对《伤寒论》与《内经·热论》关于六经问题的我见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3年9期13页

标题:急性发热的辨证施治探讨(附50例临床分析)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5年8期10页

标题:青木香治疗23例高血压病的初步观察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56年1期19 页

标题:沉没培养灵芝与人工裁培灵芝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

出处:云南医药 1974年4期21页

标题:小红参针剂治疗冠心病的初步临床观察

出处:云南医药 1975年1期32页

标题:中医对冠心病病因病机分型及其治疗途径的探讨(100例临床分析)

出处:云南医药 1976年1期52页

标题:发热初议(100例分析讨论)

出处: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全国第一届中医学术会议 1979 北京

标题:肝炎辨治的探讨

出处: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78年4期17页

标题:发热辨治初探

出处:云南中医杂志 1980年1期29页

标题:《伤寒论》要义(连载七篇)

出处:云南中医杂志 1981(6):33 云南中医杂志 1982(1):53 云南中医杂志 1982(2):42 云南中医杂志 1982(3):45 云南中医杂志 1982(5):47 云南中医杂志 1982(6):51 云南中医杂志 1983(1):38

标题:攻下法在急症领域治疗中的地位

出处:全国中华中医学会首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 1981 武汉

摘要:支气管哮喘至今还是难于防治的、反复发作性疾病之一。现将我院二年来的住院病例以中医治疗为主的50例分析如下:

讨论

(1)关于病因病机的探讨:有关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见于中医书籍的喘急、气喘、喘咳、咳逆、喘逆、哮喘、哮吼以及上气、短气等门类中。《内经》中论及喘,咳之证者很多,《金匮》更有咳嗽上气篇专论;后世则多把“哮”与“喘”分论,“哮”是指呼吸时候间有痰鸣声为主,“喘”则专指呼吸急促。也就是把《金匮》所说“咳而上气”为喘,“喉中水鸡声”为“哮”,故中医书中所说的哮喘,事实上是包含了一种气急而伴有哮鸣音的症候群,它除了包括现代医学所谓支气管哮喘外,泛指一切能引起“哮喘症”的疾病、如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性哮喘及心性哮喘等,也概括了肺组织大面积损坏性疾病,以致肺功能丧失而引起的呼吸困难等。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甚为复杂,现代医学归之为过敏因素及神经体液学说等 。祖国医学多主张先天的禀赋体质,以及七情六欲所伤、饮食失节,起居失常等因素;张景岳说:“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在饮食失节致病方面,以描述“哮”症的较多,如醋哮、酒哮、盐哮、糖哮等,《赤水玄珠》及《沈氏尊生书》等均有论及。至于病机方面,一般认为以肺肾二脏为主。巢氏《诸病源候论》说:“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具体说明了因支气管痉挛(肺管不利)而引起呼吸道不通畅(气道涩)的呼吸困难。祖国医学理论中,按五行而论,肺与肾为母子关系;肺为气主,肾为气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支气管哮喘症久病之后,以致肺气虚而“金不生水”,损及肾的机能,出现“肾不纳气”的症状;临床上往往见到在屡发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常伴有肺气肿甚至导致肺性心脏病的并发症。本文病例中有合并肺气肿者10例,亦或多或少具有近似“肾不纳气”之证,在治疗中亦往往要照顾到肾虚方面。叶天士说:“在肺为实,在肾为虚。”确是对本病纲领性的概括。

(2)关于辨证及其类型问题:祖国医学对“哮喘”的分类法很多,有以阴阳分,有主张寒热分,也有以五脏分为肺喘、脾喘及肾喘的,也有以六淫分为火喘、湿喘、暑喘、 痰喘、风寒外束喘等;这可能是各家对疾病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因而各有偏重。但各种分类均有其优缺点,要找出完整的分类,确也很困难。但是,我们认为把疾病来归纳分类,目的是为临床诊治更好地服务,要易于掌握,所以必须删繁就简,但又必须照顾全面,具有代表性。本着这样精神,我们觉得张景岳所论哮喘,很为实用;张氏说:“气喘之病……欲辨之者,亦惟二证而已;所谓二证者,一曰实喘,一曰虚喘也。”张氏又把实喘分为寒热二种,概括为风寒及火邪,并对虚喘亦作进一步分析。本文所述的分类方法,主要根据实际病例的症状、脉、苔等临床情况,参考张氏分类法,分为“发作期”与“不发作期”二大类;在发作期中,以虚实为纲,实喘中又分为偏寒、偏热,虚喘中又分为偏阴虚、偏气虚。对不发作期,则主要根据病人体质情况及一般表现的症状,分为虚证与无虚证,虚证中也分偏阴、偏阳。

在临床所见,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往往不很单纯,有时寒热虚实相互交织,或虚中挟实,或寒热交往,或阴阳二虚互见,造成辨证分类中的困难;故分类不能太细琐复杂。我们根据其主症表现,权衡轻重,而作出“偏寒、偏热、偏阴、偏阳”等分类方法,主要在便于指导临床实践及总结经验。

本文所报导的50例中,入院时发作的33例,以偏寒喘为最多,占15例,偏热喘4例;虚喘中以偏气虚的略多,占9例,偏阴虚占5例。在不发作期的17例中,体质情况属虚证的13例,其中偏阳虚的6例,偏阴虚的7例,没有虚证表现的也有4例,此4例为入院作进一步检查及割治疗法的病例,一般为病程较短,年龄尚轻的患者,在发作缓解后尚无虚象出现。

关于支气管哮喘的症状、脉象和舌苔方面,在发作的33例中,以气急及咳嗽为最多,各占33例(为100%),所以不少中医书籍中把喘咳放在一起讨论,也有其一定依据。咯痰方面,在发作时往往咯痰量少或不爽(有咯痰症状的28例中,21例是如此),但在缓解初期,则常因支气管痉挛解除而咯出多量痰液。此外胸痛为多见,各占23例及7例。

脉象方面,发作期33例有记载的31例,其中以浮滑数为最多,除2例细数脉外,其余均呈弦、滑或带数,但在不发作期的15例中,脉浮滑数者仅1 例,可见浮滑数脉在发作与否上有一定联系。在不发作期中,其脉象以弦滑为主;弦与滑均主痰饮,尤其在病期较长而有并发症的患者较为多见,这可能与久病体虚、痰饮不能及时运化有关,说明了不发作时要注意“扶正”的重要性。

在舌苔方面,白苔较黄苔为多见。45例中白苔占39例,白苔中薄白苔最多,白腻苔次之,厚而白腻苔者最少,这可能是本文病例以单纯性支气管哮喘为主有关;在临床上,我们的印象是:哮喘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严重的患者,其舌苔以白而厚腻者为常见。

(3)治疗原则及其疗效的探讨:

根据病人的体质、症状、年龄、性别、病期的长短以及不同的地区、条件而予以不同的治法,这是对任何疾病治疗的通则,但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也有一定的规律。本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朱丹溪认为:“未发时以扶正为主,即发时以攻邪为主”。我们根据“实喘在肺、宜清宜破、虚喘在肾、治宜补肾”的原则,制定了治疗原则。支气管哮喘是长期慢性疾病,“病久必虚”这个概念,在本病的情况体会起来倍觉深刻;所以在表散、攻破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扶正;而且,正因为“正虚,”痰饮等不能及时运化,易致痰浊停留,故在不发作时病人的脉象亦多带弦带滑。我们很赞同曹惕寅老大夫治哮喘的三句话“表防伤正,攻防伤气,补防碍痰”,这确是经验之谈。

在疗效观察方面,33例发作期患者中,先后在1~31天内缓解,平均缓解日期7天;虽然,支气管哮喘有其自然缓解的可能性,但本组病例有1/3以上在1~3 天内缓解,且33例中包括了治前呈持续性发作的病例,所以疗效是肯定的。但是,本病除有自然缓解的特性外,尚有其反复发作及季节的周期性,本文资料随访期较短,有待今后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从缓解日期与类型看来,实喘中偏寒类,其缓解日期要比热喘为早,为3.7:7.4,且3/5病例在1~3 天内缓解,这是否与寒症尚在表在肺、而热症已入里入胃有关?过去,我们在临床上也有这样经验:大凡支气管哮喘属寒喘的、而符合小青龙汤症的,效果较著。

在虚喘方面,偏阳虚的要比偏阴虚的缓解日期显著为快,为6.6:12.3;且偏阴虚的4/5病例,其缓解日期在8天以上。我们在临床上也有这样的概念:对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肺结核等)在治疗过程中,其偏阳虚的要比偏阴虚的容易见效、本文资料,也具体证实了这个情况。

小结

(1)报告本院住院支气管哮喘50例的临床资料。对发作期的33例,按临床症状、脉象、舌苔等分为虚实二型,实喘中又分偏热、偏寒,虚喘中又偏气虚、偏阴虚。实喘19例,其中偏寒15例,偏热4例,虚喘14例,其中偏气虚9例,偏阴虚5例。不发作期的17例中,属虚证的13例,没有虚证表现的4例。

(2)根据不同类型,提出治疗法则及应用主方,并分析治后观察及疗效。发作期的33例中,平均缓解日期为7天,有13例在1~3 天内缓解。并提出缓解后症状、脉、苔等的变化。

(3)讨论祖国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扼要列举文献作为引证,提出了我们的看法。在祖国医学上对本病的分类方面,主张应以临床实用为主,分类不可过繁,但又须全面照顾而具有代表性。

(4)讨论了治后的疗效观察。在近期疗效上,以缓解日期及症状改善为主要依据,并对疗效及类型的关系加以分析讨论。

标题:日全食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症状的影响

出处:科研论文汇编 上海中医学院 1980年1期8页

标题:日全食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的影响

出处:科研论文汇编 上海中医学院 1980年1期14页

标题:高血压病临床初步研究(155例临床观察)

出处:云南中医杂志 1981年3期13页

摘要:支气管哮喘在广大农村发病率较高,目前尚缺乏根治方法,但如何及时控制发作,解除症状,对减轻病人痛苦,预防并发症及肺气肿的产生,可有很大帮助。我们在防治本病过程中,发现镇平片对本病有一定控制症状的作用,体会如下:

1.镇平片是一种哮喘治标药,对哮喘发作有对症治疗的效果,但在哮喘治疗中,如何来考核该药对哮喘发作有控制作用,尤其在门诊病人中,往往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病人配了药回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服?服药的时候哮喘发作程度怎么样?服药后多少时间感到好转?等等,隔了几天来复诊,往往讲不清楚,如果其间又同时服了些其它治喘药,再加上哮喘病本身就能自行缓解的特点,那就很难肯定该药的疗效。

我们估计到这些因素,因此,进行了一些设计,选择均是一次持续发作较长的病例(本文40例,最短3小时,最长已持续发作35天)作为观察对象,立即服药,并且在服药后一小时内复查,复查内容除主诉外,并配合客观指标(听诊及简单的肺功能),然后作出了即期疗效依据,是比较全面的考核方法。

考核哮喘的疗效,要尽可能全面,但哮喘病人在发作的时候,气已很急,不能胜任更多的检查负担,如其它各种肺功能项目的测验等,我们认为第一秒时间肺活量及中期流速,是比较行之有效而省力的办法,操作简便,用一个筒单肺量计即可,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特别是中期流速它能在呼气困难的情况下,敏锐地反映气道阻力现象。

从上述考核资料看来,用镇平片能完全控制哮喘发作的占40%,有效率为80%,反映了一定的疗效。

2.镇平片由洋金花、远志、甘草三味药组成,主药洋金花别名很多,又称曼陀罗花,风茄花等,性辛温,功能祛风湿,止哮喘,并能镇咳镇痛,过量易引起副交感神经的麻痹作用,文献上亦有因服用过量而中毒的报道。我们认为成人一次口服镇平片不超过三片(内含洋金花生药四厘二),副作用一般不大,另外,适当的配伍亦很重要,远志能安神散郁,化痰通气,甘草缓和畅中,减少洋金花的毒性作用,可以相得益彰。

标题:日全食对人体有无影响的观察研究

出处:昆明科技 1980年2期1页

标题:日全食对心血管疾病有无影响的研究

出处:云南医药 1981年3期1页

标题:日全食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影响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1年11期45页

标题:攻下法治疗急症介绍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982年10期443页

标题:关于人体特异功能真实性的联合测试报告

出处:人体特异功能研究 1983年1期9页

标题:“透视”人体诊断疾病的验证与应用研究

出处:人体特异功能研究 1983年3期122页

标题:从《滇南本草》探索心病之用药

出处:兰茂纪念会专辑《曲靖医药资料》 1983年2期53 页

标题:不整脉与心电图及临床诊断辨证相互关系的研究

出处: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云南分会 1984年学术年会

三淡益养生 乐观能延寿

张云鹏,主任医师,生于1930年,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擅长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

张云鹏的学医之路是艰辛的,成才道路是曲折的。他不是中医世家出身,但他始终奉行“唯物求是、以和为贵、精诚服务、旨在奉献”的信念,毕生付诸实践。

学以至精 融会贯通

在中医临床、科研、教学、文献研究40余年的实践中,张云鹏逐步形成以仲景学说为经、百家论述为纬,兼收并蓄、融合会通、坚持发展、重在实效的治学思想。对中医理论《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外感温热论》、《温热经纬》的研究有深邃的造诣。对思邈、河间、子和、东垣、丹溪、景岳等学术思想,均能取其所长,为我所用。张云鹏识疾治病,主张整体出发,多项辨证,明析标本、分清缓急、坚定果断、机动灵活的原则。医术精湛、临床丰富、辨证细致、疗效卓著。对热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脂症、中风、脑血管疾病有独到见解与用药新招;治疗乙肝、脂肪肝、肝硬化、肝癌也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颇有特色;对妇科月经不调、不孕症、老年病、养生保健等亦有深入研究。辨证深思明鉴,用药广取巧配,铸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自成一体。擅治疑难杂症,总的思路是全局着眼、调理脏腑、分清虚实、标本兼顾、抓住难点、综合施治。常用虫类及补肾温阳药治疗疑难杂病;善用攻下及清热解毒法以救危急,屡建殊功。

在对疾病的诊治和对疑难病症的探索中,他享受了治愈疾病、解除患者病痛的愉快和欣慰。

“三淡”养生 永葆青春

张云鹏奉行“三淡”养生观,乐观心境笑开颜。他虽年已耄耋,但仍保持着青春的朝气和儒雅的风度。乐观者寿,他不仅能从生活中获取欢乐,自得其乐,而且阳光普洒,给人以欢乐。

“三淡”最能反映张云鹏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和养生心态。“三淡”即淡泊荣辱,淡忘年龄,淡漠名利。与争名逐利、好高骛远、欲壑难填、贪得无厌,形成鲜明对比。张云鹏愿意与各种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交朋友。与年长者交往,能够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感悟;与博识者交往,知识能打开一道门,能铺就一条通往神秘世界的路;与年轻人交往,与他们融成一片,能够回复年轻的心态。

张云鹏平易近人,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如果不知底细,谁也无法相信,他曾经两次因重病住院接受手术治疗。与他的谈话中最先感受到的是其乐观心态,他常会发出爽朗的笑声,令人受之感染。受别人尊重,必先自重。他平时注重仪表,即使住院期间,外来客是熟人抑或是年轻的晚辈,他也不草率见客,总是仪表堂堂头发光洁一丝不苟,以示对客人的尊重,这是他内在涵养和人格魅力的表现。

精诚服务 旨在奉献

张云鹏的人生信条有十六字:待人接物信奉“唯物求是,以和为贵”,对待病人信奉“精诚服务,旨在奉献”。他的座右铭有八字:“宽容、至诚、创新、求效。”其中也包括了对人对事对工作等几个方面。张云鹏的斋室命名“原道轩”,取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著作《原道》。“原”者,剔抉爬罗,推详研究,穷源学问之意;“道”既指医学之道,又指处世为人的仁爱之道。这些都反映了张云鹏的道德情操和心灵境界。

乐观能延寿,心态对于健康和寿命有很大影响。古人懂得“怒伤肝”,愤怒和忧虑对肝脏不利。张云鹏强调心情开朗,情志畅达,无论对养生还是对保肝都有重要意义。保持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才能防病抗衰,益寿延年。在张云鹏的生命历程中无论生病还是挫折,他始终是乐观的。张云鹏接受的中国儒家思想比较深厚,他主张调和折中、宽容诚挚、与人为善的厚道态度。

张云鹏总是视工作为乐趣,不断在工作中释放情感,获取快乐。将快乐带给别人。他精力旺盛,精神世界充实。他接待病人无数,既没有双休日,也难得有节假日,不知疲倦地忘我工作。实在太忙了,有人问:是不是可以推掉一些,他却深情地说:病人难弃,旨在奉献啊!(楼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