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面部及下肢浮肿5天而于1985年6月27日入院治疗。患者入院前半月患猩红热,至入院前5天,面部及下肢浮肿,腰部酸痛,小便短赤,纳呆,口干苦,大便溏薄,日行四、五次,过去无肾炎病史。
体检:体温正常,血压16/10.5kPa,面部轻度浮肿,心肺无异常,两下肢有凹陷性浮肿,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滑。化验:血色素108g/L,白细胞10.2×109/L,血沉65mm/h,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6.6g 非选择性蛋白尿,血肌酐79.5umol/L,尿素氮5.3mmol/L,血浆白蛋白14.6g/L,球蛋白18.4g/L,血胆固醇9.9mmol/L,甘油三酯3.9mmol/L,酚红排泄试验65%,木生氏试验夜尿多于日尿,比重接近,仅相差4。住院后给予益肾清利,活血祛风之剂。鹿含草30g 金雀根30g 菝葜30g 黄柏10g ,苍术白术各15g 丹皮10g 荠菜花30g 川牛膝15g 米仁根30g 陈皮10g 并给服肿节风片1日20片,分4次服。服药3周小便增多,每日在1500~2000ml,浮肿消退,24小时尿蛋白3.57g。继续服原方,肿节风改山海棠片。服药1月余,一般情况好,血压正常(16/10.5kPa),复查24小时尿蛋白0.9g 血浆白蛋白35g/L,球蛋白25g/L,血脂有所下降,胆固醇8.0mmol/L,甘油三酯2.7mmol/L,血沉4mm/h,酚红排泄增至80%,木生氏试验比重相差10,夜尿仍较多。1985年8月26日出院门诊随访。继续服药3月,尿正常,一般情况好。随访1年,情况好,恢复工作。1989年7月因咽痛而浮肿又起,小便少,尿蛋白又增至3.3g 又经治疗1月,肿退,尿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