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第三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足少阴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少阴肾经。参见该条。

足少阳之正

十二经别之一。出《灵枢·经别》。即足少阳经别。参见该条。

足少阳之别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阳络脉。参见该条。

足少阳之本

即足少阳胆经经气起始处。参足少阳标本条。

足少阳穴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苦腹中不安,身躯习习也,刺足少阳治阳,在足上第二指本节后一寸是。”所指似为足少阳胆经之临泣穴。也有说在足背第二趾正中线第二跖趾关节之后方1寸处者(《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足少阳疟

病名。疟发于足少阳者。《素问·刺疟篇》:“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亻亦),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参见三阳疟条。

足少阳脉

早期经脉名。即足少阳胆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载:“足少阳脉:出于踝前;支于骨间,上贯膝外廉,出于股外廉,出胁;支之肩髆;其直者,贯腋,出于项、耳、出枕、出目外眦。其病:病足小趾次趾废,(月谷)外廉痛,(月谷)寒,膝外廉痛,股外廉痛,髀外廉痛,胁痛,头颈痛,产马,缺盆痛,瘘,聋,枕痛,耳前痛,目外眦痛,胁外肿,诸病此物者,皆灸少阳脉。”

足少阳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该络脉从足外踝上五寸的光明穴处分出,走向足厥阴肝经,向下网络足背。其病变,实则气逆而厥;虚则下肢痿废不用,不能起坐。”

足少阳经筋病候

病证名。又名孟春痹。《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其病小指(趾)次指(趾)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月少)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椎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

足少阳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月少)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颌,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指该经筋从足第四趾起始,向上结于外踝,上沿胫骨外缘,结于膝外侧;它的分支,自腓骨处别行,上至髀,前面结于伏兔部(股四头肌),后面结于骶(尻)部;它直行的一支,上至胁下,经季胁,走腋前,联系乳部,结于缺盆(颌骨上窝)。直行的复从腋部,通过缺盆,出行在足太阳经筋之前,沿耳后,上额角,在头顶交叉,下行至颌,上结于鼻旁;其分支结于目外眦,形成“外维”。

足少阳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灵枢·经别》:“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颌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指该经别从足少阳胆经的髀部分出。绕过髀枢部而进入阴部毛际,与足厥阴肝经相合;它的分支,上行进入十一、十二肋软骨之间,进入胸腹,属于胆,散行上至肝脏,通过心脏部位,挟着食管,浅出下颌、口旁,散布面部,联系目系——眼球与脑相连的组织,在目外眦部,归属入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穴

归属于足少阳胆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少阳胆经所属穴计有:瞳子髎、听会、上关、颌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液、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共四十四穴。

足少阳胆经病

足少阳胆经所发生的病候。《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又《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本经主要病症为:头侧痛,目外眦痛,面色灰暗,耳聋,颈部肿痛,腋下肿,瘰疬,寒热,疟疾,口苦,嗳气,心窝及胁下痛,经脉所过部痛。

足少阳胆经

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阴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出页),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本经自外眼角(瞳子髎)起始,向上到达头角(头维),再向下行至耳后,治着头颈,行走在手少阳三焦经的前面,至肩上,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然后退回向前,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上,浅出耳前,到达目外眦后方。它的另一条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行到大迎穴部位,上与手少阳三焦经分布在面颊部的那条支脉相会,到达眼眶下边;向下经过颊车穴部位,下行到颈部,与上一条经脉在锁骨上窝处合后,由此下行胸部,贯穿膈肌,联络肝,属于胆,沿着胁肋里面,浅出于腹股沟中央的气街部,绕过阴部毛际,横行进入髀厌(股骨大转子)部。它直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下行腋部,沿着侧胸,经过季胁,下行与前支经脉在股关节部会合,由此向下,沿着大腿和膝部的外侧,向下行走在腓骨前边,直到绝骨(腓骨下端),浅出于外踝骨的前面,沿足背进入第四趾的外侧端(足窍阴)。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足背(临泣)分出,沿着第一、二跖骨之间,出足大趾外侧端(大敦),回过来贯穿爪甲,出行在爪甲后方的丛毛之中。脉气由此与足厥阴肝经相接。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口苦,叹气,心窝及胁下疼痛,面色灰暗,皮肤干燥,头痛,目外眦痛,颔痛,锁骨上窝及腋下肿痛,瘰疬,疟疾,胸、胁、髋关节及下肢外侧本经脉过处疼痛,足第四趾不用,足外侧灼热,出汗,怕冷等。

足少阳标本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窍阴之间,约当于窍阴,侠溪之处;窗笼之前,约当听宫、听会之间。参见十二经标本条。

足少阳

经脉名。出《灵枢·经水》。即足少阳胆经。参见该条。

足上廉

经穴别名。见《圣济总录》。即上巨虚。参见该条。

足三阴经

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总称。《灵枢·逆顺肥瘦》:“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足三阳经

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总称。《灵枢·逆顺肥瘦》:“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详见各条。

足三里

经穴名。《灵枢·本输》原名三里、下陵。《圣济总录》名足三里。别名鬼邪、下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土)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分支,腓深神经,及胫前动、静脉。主治胃痛,恶心,呕吐,呃逆,噎膈,纳呆,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乳痈,目疾,喉痹,头痛,失眠,眩晕,心悸,怔忡,气喘,虚劳,黄疸,水肿,癫痫,下肢痹痛,瘫痪或麻痹,脚气,急、慢性胃肠炎,溃疡病,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并有强壮作用。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30分钟。

足软

证名。见《理虚元鉴·阳虚三夺统于脾》。又称脚软,详该条。

足清

病状名。足部清冷。出《灵枢·五脏生成》。

足窍阴

经穴名。《灵枢·本输》原名窍阴,《圣济总录》名足窍阴。属足少阳胆经。井(金)穴。在足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布有趾背神经,趾背动、静脉和趾底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主治偏头痛,目眩,目痛,耳聋,胁痛,失眠,多梦,热病,及高血压,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足面疔

病名。生于脚背部之疔疖。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二。证见其状如粟米样,微肿痛痒,尤以痒为甚,宜速隔蒜灸之多效。

足悗

病状名。足部酸胀,行走不利。《灵枢·百病始生》:“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

足临泣

经穴名。《灵枢·本输》原名临泣。《圣济总录》名足临泣。属足少阳胆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带脉。输(木)穴。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和足背动、静脉网,第四跖骨背动、静脉。主治胁肋痛,目眩,偏头痛,目外眦痛,乳痈,疟疾,月经不调,足跗肿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足髎

经外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阳交。参见该条。

足两踝

经外穴名。见《千金要方》。亦称内、外踝穴。《备急灸法》定位在“足两踝尖”。在内者称内踝尖(亦名吕细、踝尖),在外者称外踝尖。主治小儿不语,霍乱转筋,牙痛,扁桃体炎等。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足厥阴之正

十二经别之一。出《灵枢·经别》。即足厥阴经别。参见该条。

足厥阴之别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厥阴络脉。参见该条。

足厥阴之本

即足厥阴肝经经气起始处。参见足厥阴标本条。

足厥阴穴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消渴口干烦闷,灸足厥阴百壮。”又“治卒(疒^颓)……又灸足厥阴,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三壮,在足大指本节间。”《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定位在足拇趾背侧中线,跖趾关节部,灸治消渴,(疒^颓)疝等。

足厥阴心痛

病证名。外邪侵犯足厥阴经所致的心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足厥阴心痛,两胁急,引小腹连阴股,相引痛。”参见心痛条。

足厥阴气绝

病证名。指足厥阴肝经的经气衰竭。主要证候是唇青,舌卷,卵缩。《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

足厥阴疟

病名。疟发于足厥阴者。《素问·刺疟篇》:“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参见三阴经疟条。

足厥阴脉

早期经脉名。即足厥阴肝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足厥阴脉循大趾间,以上出胻内廉,上踝八寸,交泰阴脉,循股内,上入xx间。其病,病xx搔,多溺,嗜饮,足跗肿,疾痹,诸病此物者,皆灸厥阴脉。”

足厥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经胫上睾,结于茎。”该络脉从内踝上5寸的蠡沟穴处分出,走向足少阳胆经;它的支络,沿胫骨向上,至睾丸,结聚于阴茎部。其病变,实则强阳不倒;虚则阴部搔痒;脉气上逆则睾丸肿胀、疝气。

足厥阴经筋病候

病证名。又名季秋痹。《灵枢·经筋》:“足厥阴之筋,……其病足大指(趾)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秋痹也。”

足厥阴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入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该经筋从足大趾的上边起始,向上结于内踝之前,沿着胫骨内侧,结于内辅(胫骨内踝)的下方,直沿大腿内侧,结于阴器(生殖器),于此联络各经筋。

足厥阴经病

病证名。系十二经病之一。即足厥阴肝经《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俯仰,大夫(疒^贵)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尿,闭癃。”

足厥阴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灵枢·经别》:“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本经别从足厥阴肝经的足背部分出,向上至阴部毛际,与足少阳经别合而并行。

足厥阴肝经穴

归属于足厥阴肝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和《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厥阴肝经所属穴计有: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共十四穴。

足厥阴肝经病

足厥阴肝经所发生的病候。《灵枢·经脉》载:“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俯仰,丈夫(疒^贵)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本经主要病证为:胁痛、胸闷,疝气,小腹肿,咽部干,面色灰黯,头痛,眩晕,呕吐,泄泻,遗尿,癃闭等。

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本经自足大趾背侧外际(大敦)起始,向上沿着足背内侧到达内踝前一寸(中封)的部位,再向上在三阴交穴处与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相会,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叉到足太阴脾经的后面,上至腘窝内缘(曲泉)沿着大腿内侧,分布于阴毛部位,绕过阴器(外生殖器),到达小腹,挟着胃的旁边,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贯穿膈肌,分布在胁肋部,沿着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联系目系(眼与脑相连的组织),上出额部,与督脉会于巅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行到口颊里边,环绕唇内。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肝分出,贯穿膈肌,进入肺中,由此回复到手太阴肺经。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腰痛,疝气,妇人少腹肿,咽干,面色灰暗,胸满,呕逆,飧泄,遗尿,癃闭等。

足厥阴标本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腧也。”行间上五寸所,指中封穴,标在肝俞。参见十二经标本条。

足厥阴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厥阴肝经。参见该条。

足巨阳脉

早期经脉异名。即足太阳膀胱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足巨阳之脉系于踵,外踝娄中,出郄中,上穿臀,出厌中,挟脊,出于项上、上头角,下颜,挟頞,系目内廉。是动则痛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运,腘如结,腨如裂,此为踝厥,是巨阳之脉主治。其所产病头痛,耳袭,项痛,枕强,疟,背痛,腰痛,尻痛,痔,郄痛,腨痛,足小趾痹,为十二病。”

足巨(巨)阳脉

早期经脉异名。同足太阳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足巨阳脉:潼外踝娄中,出却(脚)中,上穿(辰),出厌中,夹脊,出于项,□头角,下颜,夹(骨曷)(頞),系目内廉。是动则病;潼(肿)、头痛,□□□,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运,腘如结,腨如裂,此为踝蹶(厥)。是巨阳脉主治其所产病:头痛,耳聋,项痛,耳疆(强),疟,背痛,要(腰)痛,尻痛,(月寺)(痔);(月谷)(腘)痛,腨痛,足小指痹,为十二病。”

足胫肿痛

证名。两脚小腿部肿胀疼痛。多因风湿,或湿热下注所致。《寿世保元·脚气》:“风湿气,足胫肿痛。”“湿热脚气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胸胁不利,兼遍身疼痛。”参见脚气、足胫痛条。

足胫肿

证名。足及小腿浮肿。即胫肿。多因脾虚湿胜所致。《素问·平人气象论》:“足胫肿曰水。”《灵枢·水胀》:“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参见胫肿条。

足胫痛

证名。两脚及小腿部作痛。出《素问·平人气象论》。多由阴寒湿邪下注所致。见于脚气、痹证等。

足胫冷

病证名。病人自觉足胫冷,或医生按之冷而不温。主阳虚。

足胫胕肿

证名。两脚小腿部浮肿。多因脾虚湿胜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胜,火气内郁,……头重,足胫胕肿。”《类经·六气相胜病治》:“脾胃不能胜湿,则足胫胕肿。”见于水肿、脚气等证。

足节

即趾骨关节。

足牮法

医疗技术名。肩、髋关节脱臼以足蹬整复之方法。见《伤科汇纂》卷一。又名足蹬法。其法因肩、髋关节之不同,或左、右不同而有差异。以右肩关节脱臼为例:令患者仰卧,术者面对患者坐于伤侧,将右脚跟部放置于患侧之腋窝内,并用双手紧握患者右腕,配合足牮对抗拔伸牵引,使脱位之骨恢复原位。其他关节以此类推。

足瘊

病名。足部疣、粉瘤之俗称。按其不同形状与性质而有多种名称。如:寻常疣之刺瘊子,扁平疣之肉瘊子,粉瘤之粉瘊子等。多因局部之物理性刺激所致。一般痛痒轻微,或不知痛痒,或不即治,久则转为脚垫、垫黄或垫核,可成疼痛明显之病证。治宜手术切除,修脚业者手术熟练。亦可外用药腐蚀之。

足胻(héng衡)肿

病证名。胻,一作(骨行),与胫同。指小腿连及足背浮肿。为水肿病常见证候,多与脾病有关。《素问·脉要精微论》:“脾脉……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骨行)肿,若水状也。”

足寒

证名。两足感觉寒冷。因阳气虚弱,阴寒下盛所致。《素问·解精微论》:“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

足骨

解剖结构名。足部踝骨以下各骨的统称。包括跗骨、跖骨、趾骨。详各条。

足跟痛

证名。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由肾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肾阴虚者,足胫时热而足跟痛,用六味丸加龟板、肉桂;肾阳虚者,不能久立而足跟痛,用八味丸;挟湿者,重着而肿,用换骨丹、史国公药酒;肥人湿痰流注,用导痰汤加木瓜、萆薢、防己;虚人用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血热者,用四物汤加知母、黄柏、牛膝(见《医学入门·脚气》)。参见脚跟痛条。

足跟疽

病名。痈疽之发于足跟部者。出《外科证治准绳》卷四。多因涉水、局部外伤,或湿热流注郁结,或脏腑积热所致。初起时,证见局部肿胀、红紫疼痛,若破溃则脓水淋漓而难敛。或其局部状如兔咬者,或疮深达于骨者,终难治愈。治宜于初起时速行隔蒜灸,内服仙方活命饮加味;若已溃烂,则宜选服补中益气汤,或人参养荣汤等补气血滋养之品。如疮口久不收敛者,除内服补益品外,可选盐汤冲洗溃烂部,洗后外敷化腐生肌之剂。该证类似慢性跟骨骨髓炎,或跟骨骨结核。可参考附骨疽、附骨痰等条之治疗法治之。

足跟发

病名。痈疽之发于足跟部者。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一,多因涉水或远行伤损脚根,或由湿热流注于此而发。其证之初起多不引起患者之重视,痒痛肿胀均不明显,终止痒痛明显,红肿成脓,溃后脓水淋漓不止,缠绵不愈,终难敛口。初起者当急用艾灸之法,继则视是否成脓及破溃后之脓汁状况辨证施治。参见痈疽疮疡之有关证候投以内服外敷之剂。休息与抬高患肢对治疗是重要的。

足跟疮

病名。生于足跟部之慢性溃疡。出《外科枢要》卷三。又名兔啮。多因患部痈疽失治,或局部受压磨擦,使湿热郁结而不化,邪滞血瘀而不去所致。初起可见局部肿胀疼痛,色呈红紫如熟枣,破溃脓出,虽治之多不易收口,时久则成烂疮,甚则肉烂骨出,终难收敛愈合之功。治疗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双补气血为要。内服方药可选仙方活命饮加减,溃烂者宜服补中益气汤。外用生肌散敷贴,或参有关条。

足趺

趺同跗。足跗。即足背。

足短形

证名。髋关节后脱位出现之证候之一。证见:由于髋关节后脱位使患肢变形而出现患肢短缩,名曰足短形。详胯骨出条。

足第二趾上

经外穴名。《类经图翼》:“足第二趾上穴,主治水病,灸足第二指上一寸,随年壮。”《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名二趾上,定位在足第二、三趾夹缝上一寸,当内庭与陷谷之间处。

足底

指足下面,即足掌。又称脚底板。《外科正宗》:“又或足底弯曲之处,痒湿皆然。”

足大趾丛毛

指大敦穴。《千金要方》:“魇,灸两足大指丛毛中各二七壮。”足厥阴肝经即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丛,一作“聚”。

足长形

证名。髋关节脱位引起之畸形。指患肢脚较正常脚变长,多见于髋关节前脱位证候之一种,对确诊很有参考价值。参见胯骨出条。

足叉发

病名。热毒之发于脚趾之间者。出《外科真诠》卷上。多因湿热毒邪郁结脚趾叉之外面或内面者,证见局部痒痛,或间渗湿。若失于诊治,常可溃烂肿痛,湿痒明显,甚则因肿痛明显而步履艰难。治于初起宜内服红花散,外用蜜酒捣菊花叶如糊状敷贴局部。肿痛溃烂严重者,取桑树根之白皮,捣烂入白酒瓶内,重汤者十沸,取服之。外治宜参见脚发条。

足不收

证名。两足软弱,行走时收引无力,举步艰难。多因脾肾气虚,精血不足所致。《灵枢·经脉》:“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本证见于痿证、半身不遂等病。

足痹

病名。足部麻木疼痛不能行走的痹证。多由气血不足所致。《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足阳明之下,……血气皆少则无髯,有则稀、枯悴,善痿厥,足痹。”

①人体踝以下部分。由踝、跖、趾组成,上接胫。

②足部,指下肢部。《灵枢·阴阳系日月》:“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

③充实,充足。《灵枢·口问》:“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上不足,脑为之不满……。”

④值得,足够。《素问·气交变大论》:“余诚菲德,未足以受至道。”

走注

病名。风邪游于皮肤骨髓,往来疼痛无定处之证。行痹的别称,俗称鬼箭风。《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夫风走注者,是风毒之气,游于皮肤骨髓,往来疼痛无常处是也。此由体虚,受风邪之气,风邪乘虚所致,故无定处,是谓走注也。”《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风胜为行痹,游行上下,随其虚处,风邪与正气相搏,聚于关节,筋弛脉缓,痛无定处,古名走注。……俗有鬼箭风之说。”参见风痹、鬼箭风条。

走阳

病名。

①性交时精泄不止之证。《医宗必读·遗精》:“更有久旷之人,或久欲之人,与女交合,泄而不止,谓之走阳。”治宜益气回阳,用独参汤、参附汤等方。

②俗称遗精为走阳。详遗精条。

走马牙疳风

病名。《喉科心法》卷上:“生于上下牙根,初起疼痛腐烂,臭秽不堪,色黑坚硬,齿落穿腮。”治宜清热解毒祛腐。可选用芦荟消疳饮加减。脾虚者,上方与参苓白术散加减化裁。详见走马牙疳条。

走马牙疳

病证名。见《外科启玄》。简称走马疳。指患牙疳而发病急速,势如走马者。多见于小儿。由病后或时行疫疠之邪,余毒未清,复感外邪,积毒上攻齿龈所致。病势险恶,发展迅猛。初起齿龈边缘或颊部结硬,红肿疼痛,继之腐烂,色灰白,随即变为黑色,流出紫黑血水,气味臭恶。此时因其气味臭秽,故亦有臭息之称。溃部微痛而痒;若溃烂渐深,则见鼻及鼻翼两旁或腮或口唇周围出现青褐色,甚者唇腐齿落,腭破腮穿,鼻梁塌陷;或可从鼻旁烂洞处望见咽部。治宜解毒清热祛腐,用芦荟消疳饮加减。脾虚者,兼服人参茯苓粥(人参、茯苓共为细末,同粳米熬成粥)。先以盐汤嗽口,后食粥,或以绿豆煎汤常服。参见牙疳条。

走马黄

病证名。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走马黄者,眼目黄赤,烦乱狂言,走卧不安,气力强壮,唯爱嗔怒,怒目高声,打骂他人,犹如癫醉。若厥逆者难治。”治用竹叶汤等方。

走马喉疳

病名。见《白喉中医疗法》。亦称寒热喉结,多由咽喉肿痛,腐溃迅速,气促痰鸣,势如走马,一家有病,沿门传染。本病多由感受时行疫疠所致。内治宜清热解毒,消肿祛腐,外吹丕钥匙散,针刺少商或委中等。参见疫喉、白喉等条。

走马喉痹

病名。系指喉痹暴发暴死,势如走马的病证。见《儒门事亲》卷三。多由肝脾火闭,气热内结,痹而不通所致。症见咽喉肿痛迅速,连及项颊,汤水难咽,呼吸不利,壮热烦闷,口臭便秘,脉洪大等。《喉科秘旨》卷上:“内外俱肿,此系急症,肝火火痹不通而为痹,或发寒热,脉洪大者生,沉细者死。”治宜清热、泻火、消肿、解毒。可选用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参见急喉痹条。

走马喉闭

病名。见《古今医鉴》卷九。即走马喉风。参见该条。

走马疳

病名。《外科正宗》卷四:“走马疳言患迅速,不可迟延故也。其患多在痧痘余毒所中;又有杂病热盛而成者。其患牙根作烂,随便黑腐作臭,甚至牙根脱落,根柯黑朽;不数日间,以致穿腮破唇。”治宜解毒清热祛腐,方用芦荟消疳饮加减;详见脾虚者,兼服人参茯苓粥,或煎绿豆汤常服。详见走马牙疳条。

走马

推拿穴位名。《厘正按摩要术·立法》:“走马在琵琶下,斗肘之上,以大指按之,发汗。”

走精黄

病证名。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走精黄,病人昏昏饶睡,四肢疼痛,面目俱黄,舌上紫色,甚则舌面坼裂,及加黑色,此是走精黄。”

走火

气功学术语。谓炼外丹时因火力过猛,造成铅汞飞失。内丹术用指练功中因方法不当(一般为用意过紧,又突然意识失控),出现内气不循经而乱窜的现象。轻则胸腹胀痛、头胀如箍;重则外动不已,泄欲遗精等。其纠正方法有多种,如停止练静功,注意力外向,多观外景以息其火;或做六字诀,着重在嘘、呵、呬字诀以散火;或多做搅海咽津,以滋阴降火等。严重者须采取中西医药治疗。

走缓

病名。痈疽发于内踝部引致步履缓慢之谓。《灵枢·痈疽》称:“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即内踝疽,证治参该条。

走罐法

拔罐法的一种。亦称推罐法、拉罐法。指拔罐时将火罐推拉移动,以扩大作用面的方法。此法宜选用罐口光滑的大罐,在罐口和治疗部位上分别涂上一层凡士林或油膏之类的润滑剂,当火罐吸着后,用手捏住罐体慢慢来回推移若干次,待局部充血出现红晕为止。多用于腰背部及四肢肌肉丰满处,适用于风湿痛,失眠,胸闷等症。

走哺

①病名。因下焦实热而致二便不通,呕吐不停。出《千金要方》卷二十。《张氏医通》卷四:“下焦实热,其气内结,不下泌糟粕。而淤浊反蒸于胃,故二便不通,清逆不续,呕逆不禁,名曰走哺。人参汤主之。”

②生理名词。指下焦。《中藏经》卷中:“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又名玉海、水道。上则曰三管,中则曰霍乱,下则曰走哺,名虽三而归一,有其名而无形者也,亦号曰孤独之腑。”

邹志夔

明代医家。字鸣韶,号丹源子。祖籍为丹阳(今属江苏)。初习举子业,屡试不弟,后改习医,遂精于医。主张灵活变通,反对泥古不化,治病每获奇效。集张仲景、王叔和以下诸家有关脉理,参以己见,着成《脉理正义》,行于世。

邹元标

明代官吏。知医。江西吉水县人。每于政事之余,辑集医方,着有《李司马章验方》、《刘司马彰赐堂集方》、《墨宝斋集方》、《海上奇方》等,并合为一帙,曰《仁文书院集验方》,行于世。

邹铉

元代医家。字冰壑,号敬直老人。福建泰宁县人。于养生颇有研究,对陈直之《奉亲养老书》进行增补,续增三卷,成《寿亲养老新书》,刊行于世。

《邹氏纯懿庐集》

医学丛书。清·邹汉璜撰于1840年。此系稿本,内容系作者个人对古典医籍的注释和临床经验总结。包括《素灵杂解》、《难经解》、《伤寒卒病论笺》、《伤寒翼》、《金匮要略解》、《寒疫论》、《千金方摘抄》及《疮疡》共八种。现存1840年稿本。

纵酒泄泻

病证名。见《不居集》卷二十一。又称酒泄。详该条。

①证名。纵,弛纵,纵缓之意。属筋脉、关节病变,如筋纵、百节皆纵之类。《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灵枢·经脉》:“脾之大络,外曰大包……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

②脉象。《伤寒论·平脉法》:“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水行乘木,金行乘木,名曰纵。”《注解伤寒论》卷一:“金胜木,水胜火。纵者,言纵任其气,乘其所胜。”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

总收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又称收诊法。用一手食指掐按小儿的肩井穴。另一手捏住小儿的食指和无名指,伸摇数次。不论何种病症进行推拿治疗,都以本法为结束手法,故名总收法。《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诸症推毕,以此法收之,久病更宜用此。”现在临床上常将此法简化为仅以双手按陷肩井穴。《幼科铁镜·卓溪家传口诀》:“井肩穴是大关津,掐此开通气血行,各处推完得此掐,不愁气血不周身。”《保赤推拿法》:“不拘何症,推拿各穴毕,掐此(肩井)能周通一身之血。”

总经

推拿穴位名。见总筋条。

总筋

推拿穴位名。又名总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中指处。能清心火,退心经热病。治口内生疮,遍身潮热,夜间啼哭,四肢抽掣,惊风等症。《小儿按摩经·六筋》:“诸惊风,掐总筋可治。”

总按

诊断学名词。三指同时按寸、关、尺三部以测脉象的方法。清·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诊脉之指法,见于经论者,曰举、曰按、曰寻、曰推、曰初持、曰久按、曰单持、曰总按。”

棕子喉

病名。系指咽喉内形似粟米小而密的黄疱成板,外托红盘,头身疼痛的病证。其病因是感受风寒湿邪,肺气雍塞所致。治宜祛风除寒湿宣肺,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综合手法

针刺手法分类名。与基本手法、辅助手法相对而言,系指针刺手法中由一些单一的手法互相组合起来的较复杂的方法。如《金针赋》所载的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等法均是。其中有的属补法,有的属泻法,有的属补泻结合法,有的属行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