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循
针刺辅助手法名。即循法。《针灸大成》列作十二手法之一。“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手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参见循法条。
指三关
人体部位名。
①小儿推拿部位名。又名小三关、虎口三关。即食指三节指骨的腹面。近端指节为风关,中段指节为气关,远端指节为命关。《小儿推拿广意·阳掌十八穴疗病诀》:“指上三关,推之通血气发汗。”
②小儿望诊部位之一。
指切押手法
针刺时押手法之一。亦称爪切押手法。是以左手拇指指甲切压于穴位旁,以便右手持针刺入的押手方法。多用于短针进针。
指捻
针刺手法名。即捻法。《针灸大成》列作十二手法之一。“凡下针之际,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外捻者,令气向上而治病;内捻者,令气至下而治病。”参见捻法条。
指目
脉学名词。指用指尖隆起处按脉脊的一种切脉法。因指尖感觉敏锐,当用一般切脉法脉象不明时,采用此法以确定脉象,获取进一步的脉诊印象。《脉说》:“必以指端棱起如线者,名曰指目,以按脉之脊,不啻睛之视物……”采用此种诊法时需注意诊者指尖毛细动脉搏动处可能造成的误差。
《指迷赋》
针灸歌赋名。元·窦默撰。见《广平府志·艺文略》。赋未见,可能即指《通玄指要赋》。
指留
针刺手法名。指留针。《针灸大成》列作十二手法之一。“如出针至于天部之际,须在皮肤之间留一豆许,少时方出针也。”
指节
人体部位名。见《灵枢·骨度》。手指指骨之间或指骨与掌骨之间相连接处。即指关节与掌指关节。
指甲脱落
病名。手指甲自行脱掉之证。《石室秘录·指甲脱落》:“有人手指甲尽行脱下,不痛不痒。此乃肾经火虚,又于行房之后,凉水洗手,遂成此病。方用六味汤加柴胡,白芍,骨碎补治之而愈。”
指甲缝
指甲与皮肉连接部分。
指甲
解剖结构名。手指足趾的爪甲。又名筋退。爪为筋之余,筋为肝所主,肝与筋的精气盛衰,常反映于爪甲。《素问·五脏生成》:“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其华在爪,其充在筋。”
指骨
解剖结构名。指解剖学上的同名骨。《伤科汇纂》:“两手十指骨,又名竹节骨,共二十八节。”
指风毒
病名。指(趾)关节处明显肿痛之疮疡。出《疡医大全》卷二十七。证治参见青蛇头条。
指肚
人体部位名。即手指掌面各指节间肌肉略突起的部分。
止泻穴
经外穴别名。即利尿穴。见该条。
止火
气功内丹术术语。谓丹功中停止用意而温养成丹。又特指炼精化气阶段的3手功夫。《还乡集》:“药产则采炼而运周天,随采随运,终至药无可采而止。至此当知止火,以免伤丹。夫止火者,即不运周天也。”参见“产药”、“采药”、“封炉”、“炼药”等条。
跖跛
证名。《素问·通评虚实论》:“跖跛,寒风湿之病也。”《素问吴注》卷八:“足前点步谓之跖,一足偏引谓之跛。”多由风寒湿三气侵袭所致,伴有疼痛。可见于风湿痹证、脚气等病。
跖骨
解剖学同名骨。
跖跛
足部病变而致跛行。《素问·通评虚实论》:“跖跛,寒风湿之病也。”
跖
同跖。详该条。
植物名实图考
药物图谱。三十八卷。清·吴其浚撰。刊于1848年。系作者通过广泛访询、采集,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相互印证补充而编成的一部植物学图谱。书中共收植物1714种,分为谷蔬、山草、(阝显)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木等12类,对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产地等叙述较详,绘图较逼真。但也杂有某些唯心观点的解释。本书于195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排印本,重加点校,书末附索引四种。吴氏另编《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共二十二卷,收编植物838种,系辑录前代文献的一部资料性著作。现存清刻本、近代铅印本、1949年后排印本。
直中阴经
病证名。指寒邪不经过三阳经,直接侵犯三阴经。以初起无发热症,而直接表现出恶寒等阴经证候为特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直中三阴
寒邪直接侵犯三阴经。《医学入门·伤寒》:“若不自阳经传来,直中三阴之经,初起厥逆,腹痛自利不渴,太阴自受寒也;上症加之呕吐,少阴自受寒也;又加之小便不利,厥阴自受寒也。”《医学心悟·直中三阴诸证》:“直中者,初起不由阳经传入,而迳中三阴者也。中太阴,宜用理中汤;中少阴,宜用四逆汤;中厥阴,宜用白通加猪胆汁汤。”参见六经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条。
直针刺
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指治疗寒邪痹症稽留于肌表的针刺方法。其法用挟持押手,将患处皮肤提起,然后将针沿皮刺入,针可直入无避,故名直针刺。近代多称为沿皮刺或横刺。
直阳之脉
解剖结构名。即足太阳膀胱经。《素问·刺腰痛论》:“刺直阳之脉上三痏,在蹻上郄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王冰注:“直阳之脉,则太阳之脉,侠脊下行贯臀,下至腘中,下循腨过外踝之后,条直而行直,故曰直阳之脉也。”一说即督脉。张志聪注:“直阳之脉,督脉也。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贯脊直上,故曰直阳。”
直推法
推拿手法名。为推法的一种。用拇指或食中两指指腹在体表一定部位上轻快地作直线移动。《小儿推拿广意·杂症门》:“凡推法必似线行,毋得斜曲,恐动别经而招患也。”
《直鲁古脉诀》
脉学著作。见《辽史·方技》直鲁古本传。卷数不详。已佚。
直鲁古(915-1005年)
辽代医生。吐谷浑人。世善医,其父马上视疾,亦知标本。婴儿时,战乱中为父所弃,被辽太祖、淳钦皇后收养。长成亦习医,专精针灸。辽太宗时(927-947年)以太医给侍。尝撰《脉诀》、《针灸书》,今佚。
直接灸
艾炷灸之一。又称明灸、着肤灸。系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方法。根据灸量的大小及机体反应的不同,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二种。
直骨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小儿温疟,灸两乳下一指三壮”。《针灸集成》列作经外穴,名直骨。并定位“在乳下大约离一指头,看其低陷之处与乳直对不偏者是穴也。妇人按其乳直向下,看乳头所到之处正穴也”。在乳头直下一横指处。主治小儿温疟,咳嗽,气逆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直腹泄
病名。即直肠泻。《不居集》卷二十一:“直腹泄,饮食入口,少顷即出。”详直肠泻条。
直刺
针刺进针时,针体和穴位皮肤约呈垂直刺入的刺法。适用于肌肉丰厚处的穴位。《灵枢·九针十二原》:“正指直刺。”
直肠痈
病名。痈疽发于内而脓从肛门出者。见《张氏医通》卷七:“若脓从大便出者为直肠痈。”相当于盆腔脓肿等病。
直肠泻
病名。饮食不化随即泻出之证。又称直肠泄、直肠、直腹泄。《张氏医通·大小府门》:“药与食入口即泻下者,名直肠泻。”《医略六书·杂病证治》治直肠泻,食入辄下完谷,用健脾温中,涩肠止泻之法,用参附理中汤加诃子、肉果、煨木香。亦有把食入即下之急暴者称直肠症。日久者称录食泻。《症因脉治》卷四:“直肠之症,急症暴症,录食之泻,久病缓病。”参见刮肠、直肠泄、直肠条。
直肠泄
病名。即直肠泻。《医宗必读·泄泻》:“直肠泄,食方入口而即下。”详见直肠泻条。
直肠痢
病名。痢疾之随食随痢者。《六因条辨》:“伏暑痢色如冻,杂如水谷,肛垂里急,随食随痢,完谷不化,此直肠痢也。”治宜温脾涩肠,用桃花汤、赤石脂禹余粮丸、补中益气汤等方。参见痢疾条。
直肠结
病证名。粪便结于直肠排出困难之证。见《医宗金鉴·大便燥结总括》。即大便秘结。《医碥·大便不通》:“燥屎巨硬,结在肛门难出,名直肠结。从导法治之。导法,以蜂蜜炼成条,大如指,沾皂角末,油抹入便门。寒结者加草乌头末,以化寒消结;热结者以猪胆汁导之。”参见大便秘结条。
直肠
①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承筋。见该条。
②大肠的末段。《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
③病名。又称直肠泻。《证治要诀·大小腑门》:“药食方入口而即下者,名曰直肠。”详见直肠泻条。
蜘蛛胀
病名。为单腹胀之俗名。又名蜘蛛蛊。《类证治裁》:“单腹胀俗名蜘蛛胀。腹肿,四肢瘦。由脾气虚极,真脏已伤也。”胀以蜘蛛为名,系指单腹胀腹壁静脉曲张之象形而定,多见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参见单腹胀条。
蜘蛛蛊
病名。见《医学入门》卷五。即单腹胀。又名蜘蛛胀。参见该条。
蜘蛛疮
病名。指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状如蜘蛛者。出《外科启玄》卷七。症见患处皮肤上起小水疱,淡红而痛,五七成群,因其状如蜘蛛,故名。治疗可参见缠腰火丹条。
蜘蛛拔毒法
疔疮外治法之一。指利用蜘蛛拔吸疮疡处脓毒之方法。见《增订治疔汇要》。该法为:“先将疔头用瓷片刺破,寻活蜘蛛一个,越大越好,放置疔疮头,蜘蛛自能奔赴刺破处,吸拔其毒。少时蜘蛛不动即取下,放冷水中自活。如不愈,用原先蜘蛛再行吸拔,或另取新蜘蛛用之,以毒尽为止。”此乃古法,今日临床已不用。
脂塞不孕
病名。见清·叶其蓁《女科指掌》。多因妇女素体肥盛,体脂阻塞胞脉,影响胞宫摄精成孕而致不孕。参见肥胖不孕条。
脂人
指脂肪肥厚的人。《灵枢·卫气失常》:“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
脂瘤
病名。指皮脂郁结而生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亦名粉瘤。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该病多因痰气凝结而成。症见瘤体形圆质软,大小不等,多发于头、面、背部。若生于耳前、颈后者,常呈粉红色。破溃后可见豆渣样物溢出,有时可感染化脓。治疗以外治为主,亦可采用手术切涂。相当于皮脂腺囊肿。
脂瘕
病证名。八瘕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一名胎瘕。因病在脂膜间,证见腰背刺痛,股痛,少腹沉重,大小便血等。《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脂瘕,在脂膜间,猝难踪迹,其苦腰背如刺,左右走腹中而切痛,少腹沉重,身体解(亻亦),大小便血,时甚时止,此症女人独患之。”或因分娩后过早同房,证见精血杂下如脂膏。《类证治裁·痃癖症瘕诸积论治》:“新产交合早,胞伤,子户失禁,精血杂下如膏,宜坐导脂瘕方。”参见瘕、胎瘕、症瘕、八瘕等条。
脂肥
指脂肪肥厚的人。《素问·异法方宜论》:“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
脂
①人体体质类型的一种。这种人形体不很壮大,气血也不很旺盛,而肌肉坚实。《灵枢·卫气失常》:“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
②脂膏,脂肪。《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华食而脂肥。”王冰注:“以食鲜美,故人体脂肥。”
胝
①病证名。皮肤变厚起茧。《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酸,则肉胝(月合)而唇揭。”
②人体部位名。通骶。尾骶部。《灵枢·五色》:“其随而下至胝,为淫。”
肢肿
证名。即四肢肿。因脾虚水气泛滥,血瘀气滞等因所致。《医林绳墨》卷五:“肢肿者,四肢作肿也。”盖四肢者,脾之脉络也。脾有所郁,则气血不调,以见四肢作肿。大率滞于血者,则痛肿难移;滞于气者,则俯仰不便。行血宜芎归汤加丹皮、白芷、秦艽、续断;行气宜二陈汤加厚朴、山楂、白术、黄芩。”《证治要诀·肿》治水流四肢肢肿者,用五皮饮加姜黄、木瓜。又脾虚者治宜健脾利水,用五苓散合五皮饮。参见水肿、四肢肿条。
肢络
解剖结构名。指四肢上的络脉。《灵枢·官能》:“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左右肢络,尽知其会。”
肢胫
指人体下肢。《灵枢·刺节真邪》:“肢胫者,人之管以趋翔也。”
肢节肿痛
证名。四肢关节肿胀疼痛。因风、寒、湿、热侵袭或瘀阻经络所致。《张氏医通·身体痛》:“肢节肿痛,痛属火,肿属湿,盖为风寒所郁,而发动于经络之中,湿热流注于肢节之间而无已也。”《丹溪心法·肢节痛》:“如肢节肿痛,脉滑者,当用燥湿,宜苍术、南星、兼行气药木香、枳壳、槟榔,在下者加汉防己。若肢节肿痛脉涩数者,此是瘀血,宜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及大黄微利之。”《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治肢节肿痛,日夜不休者,用没药散、虎骨丸。
肢节痛
证名。四肢关节疼痛。见《灵枢·百病始生》:“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因风湿、痰饮、瘀血流滞经络,或血虚不能养筋所致。《丹溪心法·附肢节痛》:“肢节痛,须用羌活,去风湿亦宜用之。如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宜南星、半夏;如瘦人肢节痛,是血虚,宜四物加防风、羌活;如瘦人性急躁而肢节痛发热,是血热,宜四物汤加黄芩、酒炒黄柏。”“如倦怠无力而肢节痛,此是气虚,兼有痰饮流注,宜参、术、星、半。”肢节肿痛者,详见肢节肿痛条。本证见于痹证、痛风等疾患。
肢节烦疼
证名。即支节烦疼。见《伤寒来苏集·柴胡汤证》。详支节烦疼条。
肢节
人体部位名。指四肢的关节。《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肢
即四肢。详该条。
《知医必辨》
医论著作。清·李冠仙撰于1902年。本书收评论诸家医书之得失,论述四诊,辨析病证及治法、方剂等医论13篇。皆属李氏学习心得或临床经验之总结。颇具一得之见。如分析《景岳全书》,即肯定其独到的见解,又指出专用温补之法并非景岳之过及是后人学习偏执的结果。作者对吴又可《温疫论》则持贬抑态度。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知聪
南北朝吴(今江苏苏州)人。据传曾于公元562年携《明堂图》及其他医药书一百六十卷到日本,对中日医学交流起促进作用。
汁沫
解剖结构名。出《灵枢·百病始生》。指体内水液。
汁
①煮液。《素问·腹中论》:“以四乌鲗骨一(艹^虑)茹二物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
②浆液。《灵枢·五变》:“久阴淫雨,则皮薄多汁者,皮溃而漉。”
③指饮食中的精微物质。《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④指胃中津液。或痰水。《素问·痹论》:“脾病者,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⑤指水湿之气。《灵枢·上膈》:“寒温不时,则寒汁留于肠中。”
支正
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之络穴。在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一说“去养老一寸七分”(《针灸集成》)。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深层桡侧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以及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末支。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颌肿,癫狂,消渴,肘挛,指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炊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支饮
病名。四饮之一。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因饮邪停留于胸膈之间,上迫于肺,肺失肃降所致。主要症状为胸闷短气,咳逆倚息不能平卧,外形如肿,或兼见头晕目眩,面色黧黑,心下痞坚等。治以温肺化饮平喘为主,方用小青龙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
支义方
五代后周至宋间医家。《宋史·艺文志》载其着《通玄经》十卷,另又有支观《通玄方》,也是十卷,论者疑二人为同一作者,因二书皆佚,未及详考。
支嗽
病名。见《不居集》卷十五。
①即支饮。
②即支咳。
支咳
病名。十咳之一。又名支嗽。证见咳嗽引痛心下硬满。见《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
支节烦疼
证名。亦作肢节烦痛,四肢关节烦热疼痛。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
支节
人体结构名。指四肢骨节。《灵枢·师传》:“身形支形者,藏府之盖也。”
支沟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飞虎。属手少阳三焦经。经(火)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之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正中神经之骨间掌侧神经,以及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前臂骨间掌侧动脉。主治胁肋痛,肘臂痛,暴瘖,呕吐,便秘,耳鸣,耳聋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支膈
证名。胸膈阻塞不适感。出《灵枢·经脉》。《类经·十五别络病刺》:“手少阴之络名通里,在腕后一寸陷中,别走手太阳者也。此经入心下膈,故邪实则支膈,谓膈间若有所支而不畅也。”
支法存
晋代医僧。其先辈为胡人,后移居广州。法存生于广州,习医,遂以医名。适当时北方士大夫于永嘉之际南渡,多患脚弱症,其症多凶险,毙人甚众。法存以其医技治之,存活者不计其数,医名大振,与仰道人同为治脚弱症之高手。所著有《申苏方》五卷,后佚。其佚文散见于后世医着如《千金要方》等。
支秉中
明代儿科医学家。号改斋主人。太仓(今属江苏)人。精于儿科,于痘疹一证,研究尤深,认为医者对介乎可治顺证及不可治之逆证之间的痘疹一必赖医者以药力维持。遂根据痘疹患者之气血、病症之寒热与虚实情况、痘之多寡轻重,随证加以论治及处方用药,且附有病案,编撰成书,题为《痘疹玄机》共三卷。另有《保婴直指》四卷(一作五卷);《支氏女科枢要》,现尚存有残本。据载曾与徐春甫氏组成宅仁医会。
支
①分布。《素问·气穴论》:“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胸胁,支心贯鬲,上肩加天突。”
②分支。《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
③支撑。《灵枢·经筋》:“其病小指支跟肿痛。”《素问·五脏生成》:“腹满(月真)胀,支鬲胠胁。”
④同“肢”。见“支节”。
《症治要言》
书名。一卷。清·罗定昌撰于1882年。本书为《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又名《中西医粹》)的一部分,仿《伤寒论》体例,分十二经记述疾病症治。各经症治先论脉络,次论病情,后论方药。辨明寒热虚实,再列古今治验、方药及其加减。所列方剂皆注明出处,但大多录自《伤寒论》,便于溯源,既切于临床实用而广为流传,又具有较大的文献参考价值。现存《中西医萃》本。后收入《中外医书八种》中。
《症因脉治》
内科著作。四卷。明·秦景明撰。清·秦皇士补辑。刊于1706年。本书论述以内伤杂病为主的各种病证。主张先辨症候,次查病因,再审脉象,最后决定治法,故以《症因脉治》为书名。书中对于每种疾病的辨证,均分列条目,清晰细致,理法分章,选方大多切于实用。1949年后有排印本。
《症方发明》
书名。清·顾靖远撰。十一卷(即《顾松园医镜》卷六-十六)。作者博览前人方书,结合自己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着成此书。论述各科病证证治,剖析病情,介绍治法及治疗方剂颇详。并用医案举例,可供临床参考。现有抄本和《顾氏医镜》本。
郑作霖
清代医家。字解祥。庆云(今属山东)人。邑痒生。教读为业,兼通医学。撰有《劝学四言》、《本草便读》、《药性赋》六篇。
郑子振
清末莫厘(今江苏吴县)人。尝抄录古圣贤名言及经验良方作为“医治心身之善本”。后又编集《集善录》两卷,采录验方及急救诸法,后由同邑席锡蕃载入《惠然公坛》(1918年)。
郑翥
清代医生。字鸿举。福建龙岩人。康熙年间(1662-1722年)随父至广东三水。因其幼弟多病,请佛山龚天锡诊治,其用方皆出万全《幼科发挥》。后得其书,加以校订,名为《幼科发挥大全》(一名《静观堂校正家传幼科发挥秘方》)四卷。
郑麈
清代喉科学家。字玉挥,又字世麈。安徽歙县人。喉科世家。生活于19世纪。祖郑宏绩为邑名医,后代继其业,世称“西园喉科”。承祖业,术益精,时人目为医仙,尊称“西园郑先生”。着《喉科秘钥》二卷,为医家所珍。同邑许佐廷为之刊行(1868年)。
郑重光(1638-1716年)
清代医家。字在辛,号素圃,晚号完夫。安徽歙县人。康熙元年(1662年)父病重,久侍汤药,后亦患病。叹时医之术不精,遂博览《内经》以下诸医书,彻悟医理,治病有奇效。临证详慎周密,于伤寒、温病尤多发明。尝取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删其繁复,增入喻昌、张璐、程郊倩诸家之说,附以己见,撰《伤寒论条辨续注》十二卷(1705年)以补方氏之未备。复撰《伤寒论证辨》三卷(1711年),就证分经,病情详于各证之中。又参校柯琴《伤寒论翼》两卷。注释《温疫论》,撰成《温疫论补注》两卷(1710年)。另着《素圃医案》四卷(1707年)。后世将以上五书合刊为《郑素圃医书五种》行世。尝重刊先世之作《集验简便诸方》。卒后乡里私谥“贞悫先生”。子钟蔚,承父业。
郑钟寿(1806-1863年)
清代医生。字祝三。安徽歙县人。世业喉科,为郑承洛之五子。与其兄钟泰皆承父业,名噪一方。着有《医案》多卷。
郑志昀
清代医家。字容轩。江西上饶人。尝就学于豫章、经训两书院。以诗文名于时。兼习医,常起危证,有医名。着《麻疹证治要略》(1852年),强调“小儿稚阳,不可刬削为最要”。弟子黄秩柄,得其传,擅治麻疹。
郑芝龙(?-1661年)
明末清初将领。字飞黄(一作飞皇、飞虹)。福建南安人。天启年间(1621-1627年)受招抚,累官总兵。后降清,因其子郑成功据台湾不降,芝龙被杀。今有题为郑氏所辑《金枪跌打接骨秘方》,首列“金枪赋”,以五行生克论说创伤,嫌其牵强。后列跌打部位图及诊治方法。
郑之楩
清初医家。字对楠。南皮(今属河北)人。明进士。郑金之孙。幼颖悟,读书过目成诵。稍长发痰疾,常作癫狂状,遂弃学求医。病愈后,乃以攻读医书为志,精内科,四方延请者甚众,诊脉断疾常有应验。着《郑之楩医案》百余卷,未见流传。
郑之郊
明代医家。字宋孟。昆山(今属江苏)人。博学多识,尤精医术。天启年间(1621-1627年)征授太医院吏目,疗疾多奇效,进秩御医。魏忠贤召之视疾,辞不赴,不久告归。着《本草辨疑》十二卷,未见传世。
郑昭
清代抚金(今江西金溪)人。字旋宫。尝官参军。年二十三,患病为峻药所伤,元气亏损。后家中数位亲人病亡,谓皆为庸医所误,遂取医书揣摩。尝辑录群书,编成《医学寻源》两卷(1824年)。书中论述脏腑内景、脉候经络、阴阳运气等理论,尤重脉诊。喜用温补,撰有《姜附赞》。
郑毓琳(1896-1967年)
近现代针灸医生。名常见。河北安国人。师从本村郑老望等学针灸、气功,又随博野霍志顺深造,在本地区行医。1954年调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临证经验丰富,尤善用“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治疗半身不遂等症尤有良效。兼科研和教学工作,发表论文多篇。着有《郑毓琳治疗经验》。
郑玉坛
清代医家。字彤园。湖南长沙人。根据《医宗金鉴》,撰成《伤寒杂病心法集解》四卷(附《医方合编》两卷)、《幼科心法集解》四卷、《彤园妇科》六卷、《外科图形脉证》四卷(附《医方便考》两卷),合为《郑氏彤园医书四种》(1795年。采录各家可互为发明者,附于《医宗金鉴》原文条下,间附己见,指其要义,或附图说明。
郑于丰
清代喉科医生。字缓年,号讱斋。安徽歙县人。生活于18世纪。先祖赤山精医,后世知医者多人。承家学,复得闽人黄明生授喉科善本,遂精其术。其弟于蕃亦出黄氏门下。后归,传术于子侄,由是其后裔皆以喉科名世。其庐名“南园”,故世称“南园喉科”。子宏纲,治喉尤精。
郑谊
明代医家。一名作镒,字尚宜。开封(今属河南)人。以医为业,治病良验。年逾七十,著述不辍。着有《续医说》、《医书百朋》、《杏花春晓堂方》、《方法考》等,均佚。子名河,亦业医。
郑肖岩(1848-1920年)
晚清医家。名奋扬。闽县(今福建闽候)人。晚清秀才。祖德辉,父景陶,均业医。自幼承家学。诊脉处方,每洞见症结。对药物产地、新陈、采收、炮制,均有研究,积四十年行医辨药经验。着《伪药条辨》(1901年),收载药物一百一十种。后由曹炳章撰序、分类、增补订正,成《增订伪药条辨》四卷(1928年)。又取《鼠疫汇编》,厘为八篇,并附个人治验,更名《鼠疫约编》(1901年)刊行。晚年辑有《验方别录》(1918年),录方一千五百首,分正续两集。徐友丞又将所辑《单方选要》、《良方选要》两书增入,分为三册。
郑祥征
清代医家。字继善,号少遇,晚号念山。江苏吴县人。世业女科。潜心研习,治病不泥古方,常取良效。尝辑历代名医议论,编成《灵兰集义》。子维嗣、维业,继其业。
郑文焯(1856-1918年)
清末医学家。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别呈瘦碧,晚号大鹤山人。原籍山东高密,后寓居江苏吴县。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为晚清著名词人,兼善书画金石,通医理。曾入江苏巡抚幕府,为官十余年,往来于苏沪间。清亡后居沪,以行医、鬻书画自给。有感于医善治疫者少,乃溯经方之原旨,辨其要义,评述唐以前医籍,并取经籍传注所记杂家言,为之疏证,按治经学之义例,着《医诂》(一作《医故》)两卷(1890年)。书中医史资料颇多,且观点鲜明,切中时弊。另着《千金方辑古经方疏证》八卷、《妇人婴儿方义》两卷,未见传世。
《郑彤园医书四种》
医学丛书。二十二卷。清·郑玉坛撰。刊于1796年。本书包括《伤寒杂病心法集解》(附《医方合编》)、《幼科心法集解》、《彤园妇科》、《外科图形脉证》(附(医方便考》)四种。系在《医宗金鉴》编次的基础上,旁采诸家医论、医方补订而成。现有清刻本。
郑思聪
清代医生。字敏斋。莫厘(今江苏吴县)人。撰有《汤头歌诀续编》四卷(1899年)。
郑守谦(1889-1969年)
近现代医家。字家作,号啬园。湖南长沙人。世业医。父修诚执教于长沙明道中医学校。自幼随父学医,精通医理,临证多效。尝任教于长沙孔道大学医学专修斑、明道中医学校。1928-1933年创办湖南国医专科学校,任教务主任,后行医于长沙、桂林等地。1949年后任长沙市联合门诊部主任兼卫生局进修斑副主任。1956年调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任妇科主任。精通内、妇、儿科。谓实证有积气、积血、积水三种,虚证有阴伤于里,阳耗于表。治疗宜上损从阳,下损从阴,三焦分途,且能灵活运用。又谓药性有刚柔、动静、升降、浮沉之不同,重视用药矫味,刚柔相济。晚年从事妇科临床,调经种子,重视调气畅肝,尤擅治滑胎。对气功养生亦有研究。撰有《内科杂病浅要》、《四诊讲义》等教材。
郑晟
清代医家。字励明,号莲亭。安徽歙县人。尝任州同知。先世曾每年按期修合药物济人。素嗜方书,遇有验者,则予抄录,历二十余年,终辑成《生生录》三卷(1718年),列述胎产诸证、产后十忌,又载产前十忌及诸证治方,小儿新生诸证调治方法等,末录验方百余首。
郑声
证名。语言重复,语声低弱,若断若续的危重症象。多见于疾病晚期。因正气虚衰,精神散乱所致。《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伤寒绪论》卷下治郑声脉微弱而和,手足温者,用生脉散、人参三白汤;气息短促,脉沉细欲绝者,用附子汤倍人参。
郑三山
明代医家。名钦谕。吴县(今属江苏)人。世业医,尝受业于李垣,为带下医,传至三山,则弘扬医道,博览善知。沉疴痼疾者一经诊治,多能获愈。行医五十年,济人无数。谓医者固须技精,更当存仁心,不然足以杀人。辑秦汉以来医家事迹,编成《医家炯戒》,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