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第十三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振掉

病状名。指肢体振颤,动摇不定的一种症状。《素问·脉要精微论》:“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振颤法

推拿手法名。又称颤法、颤摩法。用指端或手掌按压在治疗部位上作连续不断的有节律的颤动。使治疗部位发生幅度很小而速度较快的振动。常用于治疗胸腹胀痛,消化不良等症。

振胞瘀痛

病证名。指外伤后胞睑青紫肿痛,睑重难睁,重者瘀血可渗入另侧胞睑内,使呈青紫色。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内服七厘散、桃红四物汤、云南白药等,外敷云南白药、跌打丸、七厘散等。

振埃

刺法名。五节刺之一。以刺而愈病,犹如振落尘埃命名。《灵枢·刺节真邪》:“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也。”阳病属外,故针刺循行于四肢体表的经脉(外经)予以治疗。例如对胸满、喘息等阳气逆上的病证,可取天容、廉泉等穴针刺以降逆。

①振颤,摇动。参“振寒”、“振掉”、“振拉”。

②奋起,暴发。参“振发”。

鸩酒毒

病名。鸩是一种毒鸟,相传以鸩毛或鸩粪置酒内有剧毒。泛指饮毒酒所致中毒者。《辨证录·中毒门》:“人有饮吞鸩酒,白眼朝天,身发寒颤,忽忽不知如大醉之状,心中明白但不能语言,至眼闭即死。”

疹筋

病证名。亦作“狐筋”。证见腹痛,两臂筋脉拘急,脉数。《素问·奇病论》:“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此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按《甲乙经》“疹筋”作“狐筋”。似是。)

疹后失音

病证名。出《治疹全书》。又名疰痖。麻疹没后失音,为热毒闭塞肺窍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用儿茶散。

疹后肺痈

病证名。指麻疹后并发肺痈。《治疹全书》:“疹后久嗽,痛引胸胁,或吐脓血,或吐如米粥者,此肺内生毒也,名肺痈。”治宜泄热豁痰,解表排脓。用宁肺桔梗汤。

疹后肺痿

病证名。指麻疹后并发肺痿。《治疹全书》:“疹后久咳不止,时吐白沫如米糊者,为肺痿。”由火热伤肺,津液受损所致。治宜泄热养阴化痰,用加味二冬汤,继服门冬清肺汤。

证名。

①指温热病发疹。见《伤寒九十论·发斑证》。又称疹子。《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或云头隐隐,或琐碎小粒者为疹”。“疹从血络而出,属经。”由风热郁肺,内闭营分,从血络外出所致。为皮肤上发出之红色小点,形如粟米,抚之碍手,并见发热烦躁,咳嗽烦闷,口渴,舌绛等证。疹色以红活为佳,紫赤者为热盛,紫黑者为毒重。疹为邪气外达,治宜透发。疹出而神情清爽,为外解里和。若神志不清,系热毒炽盛,正不胜邪,有内陷之象。治宜宣肺达邪,清营透疹。《温病条辨·上焦篇》:“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神昏谵语者,清宫汤主之,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参见斑疹条。

②指疮疹。《丹溪心法·斑疹》:“疹即疮疹。”

③指久病。《素问·奇病论》:“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王冰注:“疹,久病也。”

枕陷

病证名。出《幼科发挥》。即枕骨内陷。可由婴儿卧久所致。如兼囟陷,下凹成坑,则为禀赋不足,元气大亏的重证。参见囟陷条。

枕骨

①骨名。又名后山骨、玉枕骨、乘枕骨、后枕骨。详后山骨条。

②窍阴(头)穴之别名。见《类经附翼》。属足少阳胆经。位于乳突后上方。

枕矼(gōng)法

医疗技术名。用于腰椎骨错位整复之方法。见《伤科汇纂》卷一。其法:系令腰椎骨错位的患者,俯卧于宽长板凳上,腹部垫以布垫,肩胛部与两腿部均以布带固定于板凳上,然后用手或木杠轻轻按压或滚动按压腰椎错位之凸起部位,促其渐渐平正恢复原位。今多不用。

枕骨的简称。《素问·骨空论》:“头横骨为枕。”

《诊宗三昧》

脉学著作。全称《石顽老人诊宗三昧》。一卷,共十二篇。清·张珞着,张登编纂,书成于1689年。前篇阐明撰着此书宗旨,并批判前人的某些脉学著作,提出“入门宗脉不慎,未免流入异端”,力陈“吾当以三昧水涤除尘见。”故撰此书。三-六篇,叙述脉位、脉象、经络;第七篇师传三十二则,详述浮、沉、迟、数等32种脉象;第八篇口问十二则,列叙古今辨证论脉之异同;第九-十二篇为逆顺、异脉、妇女及婴儿诸脉等。全书分析脉学理论比较全面深入,在医学界确实具有较大的影响。但书中也有部分芜杂的内容,如论述清脉、浊脉时,未完全脱出太素脉之臆说。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诊指纹

又称诊络脉。系小儿诊法之一。即诊察小儿食指掌面表浅络脉。古称小儿指掌面络脉为指纹。小儿皮肤薄嫩,指纹比较明显,故三岁以下幼儿,常用诊指纹辅助切诊。此法始见唐代王超《水镜图诀》,是由《灵枢》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主要观察指纹颜色、形态和充盈度。医者用左手握小儿食指,以右手大拇指在小儿食指上由指端向指根部缓缓推动,力度适中,使指纹更加明显,然后察看。正常指纹红黄隐隐而鲜明,一般不超过第一指节(风关)。病变情况下,指纹浮现,多属表证;深沉多属里证。色淡多属虚证、寒证,紫红多属热证,青紫可见惊风、风寒、痛证、伤食、风痰等,黑色多属血瘀。指纹见于风关(第一指节),示邪浅病轻;伸至气关(第二指节),示邪深病重;延至命关(第三指节),则病势危重;若直达指尖,称射关透甲,病更凶险,预后不佳。形态为单枝、斜形,多属病轻;弯曲、环形、多枝、多属实证病重。现代研究认为,指纹的变化与静脉压有关,静脉压愈高,指纹充盈度愈大,愈向指尖方向延伸。指纹色泽则与缺氧、贫血等病变有关。因此,指纹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疾病性质和轻重。

《诊余举隅录》

医案著作。二卷。清·陈廷儒撰于1897年。作者强调按证论治。每一验案皆注重辨证、审脉和病人的体质因素。夹叙夹议,不厌其详。医理与治案结合较好。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诊余集》

医案著作。清·余听鸿撰。刊于1918年。作者擅治内外科疾病,本书所载医案以内科为主,多为作者治愈之大症及疑难杂症,兼及平日搜集师友间治案。皆可以立论而于己于人多有启发者。这与作者辨证论治细致灵活,切于病情,颇为合契。于某些病并能阐析其治疗规律,便于读者掌握要领。1949年后有排印本,并改名为《余听鸿医案》。

诊虚里

诊断学术语。系切诊内容之一。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属胃之大络。人以胃气为本,虚里又为宗气汇聚之处,故诊虚里可以了解胃气和宗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按之微弱为不及,属宗气内虚;其动应衣为太过,属宗气外泄。搏动过速,多为胸腹积热,邪气亢盛,或虚阳外脱;若停止搏动,则宗气已绝。《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诊脉三十二辨》

脉学著作。清·管玉衡撰。本书论述了诊脉大法,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领。所统二十九脉的阴阳所属及其形象;详细辨析十二经脉源流、循行及病状,对于切脉法也作了较为深刻的探讨。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等。

《诊家直诀》

脉学著作。《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之一。二卷。清·周学海撰。本书撷取《脉义简摩》、《脉简补义》之精要,综论脉象、指法及主病。并用两两对比的方式阐述二十四脉之脉象,又以位、数、形、势、微、甚、兼、独八字真言作为分析正脉、变脉之提纲,内容较为简要。本书后经作者增补了不少内容,改名《重订诊家直诀》。现存光绪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诊家正眼》

脉学著作。二卷。明·李中梓撰于1642年。原刻本已散佚,1667年,李氏门人尤乘将此书与《病机沙篆》、《本草通玄》合刊为《士材三书》,后世或单行镌版,但内容已经尤氏增补。卷一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主论述脉学基本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文中还征引王叔和、李东垣、朱震亨、滑寿、戴共父、李时珍等诸家脉诊学说,予以分析阐论,作者本人则另加注按,颇有发挥;此外,还择要地叙述了望、闻、问三诊;卷二考核各家脉学理论,用四言歌诀的形式分述28种脉象;并对高阳生《脉诀》进行了辨误和评述,末附脉法总论以为结语。本书曾多次刊印,现有多种清刻本。1966年上海科技出版社作了删节,重于出版。

《诊家索隐》

脉学著作。二卷。清·罗浩辑。刊于1799年。罗氏参阅《脉经》以下有关论脉的著作45种,其中辑录崔紫虚、余抑庵、张石顽三家学说尤多。取其精华,参附自己的见解,加以归纳整理而成此书。书中以李士材所论二十八脉为主体,益以张石顽所增附之脉;又据宋·刘立之以浮、沉、迟、数为大纲,对诸脉的脉象、考证、主病及参变等方面给予简要的论述。现存初刻本、抄本。

《诊家枢要》

脉学著作。一卷。元·滑寿约撰于1359年。首论脉象大旨及辨脉法,结合临床实践,颇多独到的见解;继之阐析浮、沉、迟、数等29种脉的脉体、脉象及其主病。后述妇人及小儿,阐明妇女、小儿因生理特点所决定的不同脉法。本书有清·周学海评注本,周氏于卷后附录诸脉条辨(出程丈囿《医述》)及持脉总论(出李中梓《士材三书》)。现存明、清刻本等。1949年后有影印本。

诊籍

古代记载病人诊疗情况的记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今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以故表籍所诊,期决死生,观所失所得者合脉法,以故至今知之。”可知西汉时已有诊籍记载。后世演变为病历医案。

诊法

①泛指诊病的方法。包括四诊和辨证两个过程。即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诊察病情,并以之为根据进行辨证,对疾病作出诊断。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物理和化学等检验法正在被广泛结合应用,丰富了诊法的内容。

②专指诊脉的方法。《素问·脉要精微论》:“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诊尺肤

诊断学术语。系切诊内容之一。尺肤指从肘关节内侧至掌后横纹处的皮肤。诊察尺肤的缓急、滑涩、寒热等情况,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灵枢·论疾诊尺》:“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

《诊病奇侅》

腹诊专着。二卷。日本·丹波元坚撰。此书专谈腹诊,认为腹诊非四诊正法,故名“奇侅”。作者广泛收集有关腹诊资料,并联系各科病症予以阐发。书末附载五云子诊腹法。1888年由丹波氏再传弟子松井操译成汉文刊行。

①诊断,诊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灵枢·玉版》:“如饮酒使人醉也,虽勿诊,犹可知矣。”

②诊断部位。《素问·风论》:“愿闻其诊及其病能。岐伯曰:肺风之状……诊在眉上,其色白。心风之状……诊在口,其色赤。肝风之状……诊在目下,其色青。脾风之状……诊在鼻上,其色黄。肾风之状……诊在肌上,其色黑。”

箴石

①可作砭石用的石头。《山海经·东山经》:“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晋·廓璞注:“箴石,可以为砥(砭)针,治痈肿。”参见砭石条。

②针与石的合称。《汉书·艺文志》医经下颜师古注:“箴,所以刺病也;石,谓砭石,即石箴也。”

甄权(541-643年)

唐代医家。许州扶沟(今属河南)人。与其兄甄立言皆因母病学医。后亦以医名,精针灸术,亦谙养生,获一百零三岁高龄,唐太宗曾亲临其家咨询药性,并视其饮食,赐以衣服、几杖,并授朝散大夫。其所著有《针经钞》、《明堂人形图》、《针方》及《脉经》,均未见行世。

甄立言

唐代医家。许州扶沟(今属河南)人,因母病而学医,后医术高明,于唐武德年间官至太常丞。尝治愈御史大夫杜淹之风毒流肿病,预言其必不治;又治愈尼僧明律虫疾,名噪内外。着《本草音义》、《古今录验方》等,均未见行世。

砧骨

耳骨之一,即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砧,故名。

真珠翳

病证名。即指黑睛生翳似真珠状者。见《仁斋直指方》。详参翳条。

真中风

病名。外中风邪而致的中风病。见《医经溯洄集·中风辨》。简称真中。与类中风之风从内生者不同。《医略十三篇》:“真中风者,真为风邪所中。”证见猝然倒仆,昏不知人,或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能言。外见寒热等六经形证者,治以疏解风邪为主,用小续命汤加减;内有二便不通,形气尚盛者,治以通利为主,宜三化汤或局方麻仁丸;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仅见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半身不遂等症者,宜养血祛风,用大秦艽汤加减。中风闭证,痰涎壅盛,昏不知人者,先与开窍,宜至宝丹之类;脱证见口开、手撒、眼合、遗尿、鼻鼾、汗多者,治宜扶正固脱,用大剂理中汤或参附汤。本病见于脑血管意外等疾患。参见中风条。

真中

病名。即真中风。见《景岳全书·杂证谟》。详真中风条。

真脏之气

不兼含中和胃气的单纯本脏脉气。《素问·玉机真藏论》:“真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

真脏色

病状名。指五脏精气衰败而显露于外的颜色。其本脏色显明不泽,枯槁无华。《素问·五藏生成篇》描述的“青如草兹”、“黄如枳实”、“黑如炲”、“赤如衃血”、“白如枯骨”等,均是真脏色的表现,说明内脏有较严重的疾病。

真脏脉

脉学名词。一种病情危重、难治,预后险恶的脉象。其脉胃气极虚,毫无柔和之象,属于胃气衰竭,五脏真气败露的反映。因病脏不同,其性状各有差异。《素问·玉机真藏论》:“真藏脉见乃予之期日。”又:“诸真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真脏

脉学名词。即真脏脉。《素问·阴阳别论》:“所谓阴者,真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素问·玉机真藏论》:“见真藏曰死。”

真元虚损疬

病名。指患有瘰疬且伴见真元虚损,气血两亏之证者。《疬科全书》有:“环颈破烂,臭秽不堪,久不收口,此乃根本虚极,气血两亏之症,名真元虚损疬。”临证除有瘰疬局部症状外,还见有全身虚衰,气血两亏之象。治宜内服加减补天大造丸,外用羊屎散敷搽患处。

真元下虚

同肾阳虚衰。详该条。

真元耗损喘

证名。肾虚不能纳气的气喘。见《证治准绳·杂病》。由喘证久延,或大病后元气受伤,真阳虚惫、肾气不能归元,孤阳浮越所致。《医贯·喘》:“真元耗损喘,出于肾气之上奔。其人平日若无病,但觉气喘,非气喘也,乃气不归元也。视其外证,四肢厥逆,面赤而烦躁恶热,似火非火也,乃命门真元之火离其宫而不归也。察其脉,两寸虽浮大而数,两尺微而无力,或似有而无为辨耳。”治宜补肾纳气,用八味丸、安肾丸、养正丹之类,煎人参生脉散送下。喘稍定后,以大剂参芪补剂加破故纸、阿胶、牛膝等。八味丸加河车为丸吞服亦可。参见喘证条。

真阴内损失血

病证名。阴精虚涸导致的吐血咯血。《不居集》卷十三:“真阴内损失血:凡吐血咯血,因劳损而气虚脉静,或微弦无力,既非火症,又非气逆,而血有妄行者,此真阴内损,脉络受伤而然。惟用甘醇补阴,培养脉络,使营气渐固,而血自安矣。”治用一阴煎、左归饮、六味地黄汤、小营煎等方。

真阴不足

同肾阴虚。详该条。

真阴

即肾阴。与真阳相对而言。肾为元真所在,藏先天之精,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基本的物质,称称。参肾阴条。

真要

正确、珍贵的理论、方法或技能。《素问·天元纪大论》:“谨奉天道,请言真要。”王冰注:“明言天道,至真之要旨也。”

真阳

即肾阳。与真阴相对而言。详该条。

真牙

指智齿。王冰:“谓牙之最后生者。”《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真眩运

病证名。突发头目昏晕旋转,伴有恶心、呕吐的病证。《医林绳墨·眩运》:“其症发于仓卒之间,首如物蒙,心如物扰,招摇不定,眼目昏花,如立舟船之上,起则欲倒,恶心冲心,呕逆奔上,得吐少苏,此真眩运也。”见于耳源性眩晕、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等。参见眩晕及痰晕等条。

真虚假实证

证名。正气极虚之时,反见实证的假象。如内脏气血不足,运化无力,出现腹满、腹胀、腹痛、脉弦等类似实证的现象。《景岳全书·传忠录》:“至虚之病,反见盛势。……如病起七情,或饥饱劳倦,或酒色所伤,或先天不足,及其既病,则每多身热、便闭、戴阳、胀满、虚狂、假班等证,似为有余之病,而其因实由不足。”《医宗必读·疑似之症须辨论》:“至如至实有羸状,误补益疾;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脾胃损伤虚也,甚则胀满而食不得入,气不得舒,便不得利,皆至虚者有盛候也。”参见真实假虚证条。

真心痛

病名。心痛之极危重者。《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诸病源候论·心病诸候》:“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医碥·心痛》:“真心痛,其证卒然大痛,咬牙噤口,气冷,汗出不休,面黑,手足青过节,冷如冰,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不治。不忍坐视,用猪心煎取汤,入麻黄、肉桂、干姜、附子服之,以散其寒,或可死中求生。”其证心痛恰在心窝之中,伴手足冰冷,面目青红(见《辨证录·心痛门》)。寒邪犯心者,用人参一、二两,附子三钱急煎救之;火邪犯心者,用救真汤。亦可用苏合香丸、丹参注射液等药。并可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病。参见心痛、寒厥心痛、热厥心痛等条。

真心跳

证名。不因惊恐等因而自心跳不宁的病证。《张氏医通》卷六:“有真心跳,乃血少,非惊悸也。”详见心悸、怔忡条。

真心脉

脉学名词。即心的真脏脉。其脉象短实劲急而坚,为心气败绝之危候。《素问·玉机真脏论》:“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真邪

真气与邪气的合称。《素问·气交变大论》:“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素问·离合真邪论》:“真邪以合。”

真西山先生卫生歌

养生歌诀。南宋·真德秀撰。《遵生八笺》载其歌诀为:“万物惟人为最贵,百岁光阴如寄旅。自非留意修养中,未免病苦为心累。何必餐霞饵大药,妄意延龄等龟鹤。但于饮食嗜欲间,去其甚者即安乐。食后徐徐行百步,两手摩胁并腹肚,须臾转手摩肾堂,谓之运动水与土。仰面仍呵三四呵,自然食毒气消磨。醉眠饱卧具无益,渴饮饥餐犹戒多。食不俗粗并欲速,宁可少餐相接续。若教一饱顿充肠,损气损脾非是福。生食粘腻筋韧物,自死禽兽勿可食。馒头闭气不相和,生冷偏招脾胃疾。鲊酱胎卵兼油腻,陈臭腌藏皆阴类。老年切莫喜食之,是借寇兵无以异。炙煿之物须冷吃,不然损齿伤血脉。晚食常宜申酉前,间夜须防滞胸膈。饮酒莫教饮大醉,大醉伤神损心志。酒渴饮水并吃茶,腰脚自兹成重坠。尝闻避风如避箭,坐卧须教预防患。沉因饮后毛孔开,风才一入成瘫痪。不问四时具暖酒,大热又须难问口。五味偏多不益人,恐随肺脏成残咎。视听行藏不必久,五劳七伤从此有。四肢亦欲尝小劳,譬如户枢终不朽。卧不厌缩觉贵舒,饱则入浴饥则梳。梳多浴少益心目,默寝暗眠神晏如。四时惟夏难将摄,伏阴在内腹冷滑。补肾汤药不可无,食肉稍冷休哺啜。心旺肾衰何所忌,特忌疏通泄精气。卧处尤宜绵密间,宴居静虑和心意。沐浴盥嗽皆暖水,卧冷枕凉皆勿喜。瓜茄生菜不宜食,岂独秋来多疟痢。伏阴在内三冬月,切忌汗多阳气泄。阴雾之中勿远行,暴雨震雷宜远避。道家更有卧生旨,第一令人少嗔恚。秋冬日出始求衣,春夏鸡鸣宜早起。子后寅前睡觉来,瞑目叩齿二七回。吸新吐故毋令误,咽嗽玉泉还养胎。摩热手心熨两眼,仍更揩擦额与面。中指时将摩鼻频,左右眼耳擦数遍。更能干浴遍身间,按(月比^土)时须纽两间。纵有风劳诸冷气,何忧腰背复拘挛。嘘呵呼吸吹及呬,行气之人分六字。果能依用力其间,断然百病皆可治。情欲虽云属少年,稍知节养自无愆。固精莫忘伤神气,莫使苞羽火中燃。有能操履长方正,于名无贪利无竞。纵向邪魔路上行,百行周身自无病。”

真头痛

病证名。头痛危症。证见剧烈头痛,连脑户尽痛,手足逆冷至肘膝关节。《灵枢·厥病》:“真头痛,头痛甚,脑心痛,手足寒至节。”《辨证录·头痛门》:“人有头痛连脑,双目赤红,如破如裂者,所谓真正头痛也。此病一时暴发,法在不救,盖邪入脑髓而不得出也。”治宜急灸百会穴,服黑锡丹、大剂参附汤或救脑汤等。参见头痛条。

真水

即肾阴。详该条。

真数

精要的理论或技能。《素问·气穴论》:“非圣人之易语也,世言真数开人意。”

真实假虚证

证名。病邪盛实,反现虚弱的假象。如热结胃肠,痰食壅滞,大积大聚,致使经络阻滞,气血不能外达,而见嘿嘿不语,身寒肢冷,目睛昏花,脉沉伏或沉涩等证。《医宗必读·疑似之症须辨论》:“积聚在中,实也,甚则嘿嘿不欲语,肢体不欲动,或眩运昏花,或泄泻不实,皆大实有羸状也。”

真肾脉

脉学名词。即肾的真脏脉。其脉象沉实、坚硬,毫无柔和胃气,为肾气败绝之候。《素问·玉机真藏论》:“真肾脉至,博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

真色

正常面色。《灵枢·五色》:“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

真人

古人尊称。对养生达到最高境界者的尊称。他们能掌握自然法则,顺应自然变化,超越世俗,身心合一,生命可达于极限。《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以终时,此其道生。”

真热假寒证

证名。内热炽盛而外见寒象的证候。即阳证似阴。因内热过盛,阳气闭郁不能外达所致。《景岳全书·传忠录》:“阳极反能寒厥,乃内热而外寒,即真热假寒也。假寒者,火极似水也。凡伤寒热甚,失于汗下,以致阳邪亢极,郁伏于内,则邪自阳经传入阴分,故为身热发厥,神气昏沉,或时畏寒,状若阴证。”其证又见声壮气粗,形强有力,或唇焦舌黑,口渴饮冷,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因多饮药水,以致下利纯清水,而其中乃有燥粪及矢气极臭,六脉皆沉滑有力,则为阳证真热。内实者,宜择用三承气汤,潮热者以大柴胡汤解而下之。内不实者,以白虎汤之类清之。至于杂证之假寒者,或为畏寒或为战栗,以热极于内,而寒侵于外,寒热之气两不相投,因而寒栗。察其内证,或为喜冷,或为便结,或小便热涩,或口臭躁烦,脉滑实有力,当以凉膈散加芩、连之属,使内热既除,则外寒自伏。参见阳证似阴、寒热错杂证条。

真铅

气功内丹术术语。铅本为化学元素,是古代方士、丹家烧炼丹药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后被内丹家借用,以指肾间动气(元精)。《玄肤论·铅汞论》:“先天之炁为真铅。”

真气

①真元之气,参“真”。《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

②经脉之气。《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又:“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

③正气,与“邪气”相对而言。《灵枢·邪客》:“如是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是谓因天之序。”

④肾气。《素问·评热病论》:“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

真脾脉

脉学名词。即脾的真脏脉。其脉象弱软无力,节律失常而无柔和胃气,为脾气败绝的危候。《素问·玉机真藏论》:“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青黄不泽,毛折,乃死。”

真脉

脉学名词。即真脏脉。《素问·阴阳别论》:“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

真灵

即真灵之气。古人谓此存在于广袤的宇宙之中,是一种具有原始生命机能,能化生万物的精微物质,为万物之本源。《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廖廓,肇基化元……布气真灵,揔统神元。”

真火

即肾阳。详该条。

真寒假热证

证名。阴寒内盛而外见热象的证候。即阴证似阳。因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致。《景岳全书·传忠录》:“寒热有真假者,阴证似阳,阳证似阴也。盖阴极反能躁热,乃内寒而外热,即真寒假热也。假热者,水极似火也。凡病伤寒,或患杂证,有其素禀虚寒,偶感邪气而然者;有过于劳倦而致者;有过于酒色而致者;有过于七情而致者;有原非火证,以误服寒凉而致者,凡真热本发热,而假热亦发热,其证则亦为面赤躁烦,亦为大便不通,小便赤涩,或为气促咽喉肿痛,或为发热,脉见紧数等证。昧者见之,但认为热,妄投寒凉,下咽必毙。不知身虽有热而里寒格阳,或虚阳不敛者,多有此证。”其证口虽干渴而不喜冷,即喜冷饮亦不多,或大便不实、先硬后溏,或小水清频,或阴枯黄赤,或气短懒言,或色黯神倦,或起倒如狂而禁之则止,或斑如蚊迹而浅红细碎,脉沉细迟弱,或虽浮大紧数而无力无神。真寒宜温,用四逆汤、八味丸、理阴煎、回阳饮等方。参见真热假寒证、阴证似阳等条。

真骨

即健壮坚固的骨骼。《灵枢·逆顺肥瘦》:“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

真汞

气功内丹术术语。汞本为化学元素,是古代方士、丹家烧炼丹药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后被内丹家借用,以指元神。《脉望》卷七:“卓壶云云:真汞即我之游魂也,心实主之,神实统之,不可真指,曰心,曰神也,谓之元神。”

真肝脉

脉学名词。即肝的真脏脉。其脉象弦细而坚劲,毫无柔和胃气,为肝气败绝的危候。《素问·玉机真藏论》:“真藏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

真肺脉

脉学名词。即肺的真脏脉。其脉象虚浮无力,无根,为肺气败绝的危候。《素问·玉机真藏论》:“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

真德秀(1178-1235年)

南宋学者。字景元,后改景希。浦城人。尊朱熹学派,人称西山先生。撰有《西山甲乙稿》、《大学衍义》、《西山文集》等书。其《真西山选先生卫生稿》通俗易懂,为养生佳篇。

真喘

证名。声高气粗而长,以呼出为快的证候。即实喘。由外感六淫,痰火水饮等袭肺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真喘者,其责在肺。”“肺主皮毛而居上焦,故邪气犯之,则上焦气壅而为喘。气之壅滞者,宜清宜破也。”详实喘等条。

真产

见清·刘斋甫《妇科三字经》。即正产。详该条。

①真实,不虚伪。《素问》第四篇篇名:“金匮真言论。”

②准确无误。《素问·宝命全角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素问·金匮真言论》:“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

③真元之气。系人体先天元气与后天水谷之气相合而成,为生命的动力。《素问·上古天真论》:“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④正气,与(致病的)“邪气”相对。包括人体生命活动机能,抗病力和必需的营养物质等。《素问·离合真邪论》:“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素问·气交变大论》:“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

⑤真正是,实在是。《素问·示从容论》:“公何年之长而问之少,余真问以自谬也。”

⑥要旨,要诀。《灵枢·经水》:“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珍珠囊药性赋》

药学著作。又名《雷公药性赋》、《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四卷。原题李杲编辑。本书卷首有“元山道人”的原叙一篇,自称为本书的作者,但无年月。实不知为何人何时之作。内容有总赋,包括寒、热、温、平四赋,其次为用药发明,总论用药大法;再次为主治指掌,记90种常用药的功用和主治;再次为用药须知;最后(卷三、卷四部分)分别将玉石、草、木、人、禽兽、虫鱼、果品、米谷、蔬菜等9部中主要药物的性味、功能和主治编成歌赋,便于习诵。以其深受众多医家喜爱,故版本较多、流传较广,适用于初学药性的名著。现存几十种清刻本及多种近代刊本。

珍珠喉

病名。指咽喉内生点状渗出物的珍珠的喉疾。似今之咽喉炎。多由风热邪毒犯肺,上攻咽喉所致。治以疏外清风,方选防风通圣散加减。

珍珠毒

病名。指舌上起物如珠,先赤紫后黄白的病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小儿饮甘甜热物,或母喜饮,或因胎中受热,或因火毒犯心经所致。”证见舌上起有珍珠样物,色多先赤紫而后黄白,疼痛剧烈难忍。治宜凉血解毒、泻火消肿。方选凉膈散或犀角地黄汤加减,或选用导赤散加减。

《珍本医书集成》

医学丛书。裘庆元辑。刊于1936年。裘氏从众多的祖国医学文献中,选取较实用的精本、孤本、抄本、未刊稿等九十种分门汇聚而成此书。计医经类五种、本草类五种、脉学类三种、伤寒类四种、通治类八种、内科类十二种、外科类三种、妇科类四种、儿科类二种、方书类十七种、医案类十五种、杂着类(医话、医论)十二种。内容丰富,校勘较为精细。尤其可贵的是有一些著作不见于《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也被辑到本书中来。这对保存祖国医药学文献有重要意义。

针助教

古代医学教师名。唐代太医署中设有医、针、按摩、咒禁四科,针科中除设博士外,还设有助教,其官阶为从九品下,协助针博士主管针灸教学。参见针博士条。

针内障后法

眼科护理方法名称。即指眼科金针开内障术后的护理方法。见《审视瑶函》。金针拨治内障术后,宜封眼仰卧三日。痛甚则用熨法,呕吐者以乌梅止之。七日内只进温粥,不能用力咀嚼,大小便时起身轻缓并予以扶持,勿令高声言谈等。

针麻预测法

针刺麻醉效果的预测方法。因针刺麻醉效果的优劣存在着个体差异,而这又与某些客观指标呈平行关系,故可利用这些指标进行预测。常用的预测方法有:中医辨证分行预测法、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预测法、体液因子预测法、感知觉预测法、心理预测法、综合预测法。

针麻诱导期

针麻术语。指针刺麻醉过程中,从针刺入穴位后获得针感,到达到手术镇痛效果的这一段时间。一般以15-30分钟为宜。时间的长短与所用穴位的特点和刺激方法有关。若针刺穴位在神经干或支上时间可稍短,如针刺穴位远离手术区时间可稍长;手法刺激的时间一般比电针刺激的略长。

针麻仪

针刺麻醉时所用的医疗仪器。见电针机条。

针麻三关

针麻术语。针麻过程中迄今存在的镇痛不全、肌肉紧张及内脏牵拉反应三个不足方面,简称针麻三关。这些不足方面有碍手术的顺利进行,目前正在研究探讨以求解决。

针麻个体差异

针麻术语。针刺麻醉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研究中发现,如在手术病种、针麻穴位、针刺方法、辅助用药等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个体所取得针麻效果不同,这种差异称针麻个体差异。它和患者的精神类型,基础痛阈,耐针力或耐电力,辨证类型等因素有关。

针麻

手术时麻醉方法之一。即针刺麻醉。见该条。

针烙法

医疗技术名。以烧红之刀针治疗痈肿之方法。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其方法与适应症各有不同。其一为切开排脓,用于深部脓肿,或慢性脓肿之排脓不畅者,或痈肿皮厚小口,脓水出之不快者,或疖肿皮薄内溃成脓者。即可用烧红之刀针,以一般切开引流之方法切开脓肿,或扩大疮口,该法可免出血与伤口速愈之苦。其二用于消肿,凡鱼口便毒、横痃冷疔等不溃不消之顽证,针之以引毒外出。其法系桐油灯上烧红针尖,对准疮顶针入三、四分拔出,以棉拭净脓血,贴拔毒膏药。此法不宜用于治疗红肿热痛之急症。

《针灸纂要》

针灸著作。二册。吴炳耀撰,吴韵桐绘图。书成于1933年。上册论内景、阴阳、五行、诊法、经络等中医基础理论、针灸法及各种病症的针灸取穴法;下册包括十四经的经穴分寸歌、循环歌、主病歌等,便于读者记诵,每经绘有精细的经脉经穴彩色图,图上逐一标明各穴部位,图后附记该穴之局部解剖。图文并茂,足资参考。

《针灸资生经》

针灸著作。七卷。宋·王执中撰。刊于1220年。本书广泛参考历代针灸文献,结合作者本人的针灸临床经验和心得对针灸作了较系统的介绍。卷一论人体各部分的腧穴,并附图46幅;卷二论针灸法;卷三-七为多种疾病的针灸用穴。本书很重视医疗实践,提出不可拘泥于人神禁忌的主张,同时纠正了古书中的一些错误。现有元刻本,明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针灸指南》

针灸著作。

①即《医技便巧针灸指南》。四卷。作者佚名。刊于1925年。本书卷一-三针灸指南说,泛论有关性命,摄养等内容;其后又有山灵示德图、行乐图,似与医学无关;卷四载多种病症的针灸取穴,将穴位分为头阳(前)、头阴(后)、胸腹、背脊、手阴、手阳、足阴、足阳等,并附其中的要穴图。这种分法与前人略有不同。

②三卷。余纯编。全书分歌诀总要、穴位总要。病状总要三部分。1953年由上海明善书局出版。

《针灸择日编集》

针灸著作。一卷。明·金循义、金义孙撰。刊于1447年。本书主要辑录历代文献中有关针灸选择日时的资料,加以比较对照,此种针法来自古代“人神流注”学说。是否与现代“时辰生理学”有相似之处,尚须进一步研究。现存几种清刻本。

《针灸易学》

针灸著作。二卷。清·李守先撰于1798年。卷上为针灸源流、手法和认症三部分,重点介绍了针灸的方法及要穴的应用,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卷下记述十四经穴及奇穴。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

《针灸学简编》

针灸著作。中医研究院编。共六篇:针灸的发展及特点、经络、穴位、针法、灸法、临床治疗,书中根据中医理论体系,对传统的针灸文献加以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可供西医学习针灸及中医进修参考。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初版。1976年二版时又补充了若干新内容。

《针灸学》

针灸著作。

①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教研组编。分经络、腧穴、刺法、灸法、治疗、参考六篇。系统整理了古代针灸学的主要成就。是参考各种针灸文献及临床教学编写的讲义。195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②上海中医学院编。分经络篇、穴位篇、刺灸法篇、治疗篇。此书除较系统地整理了古代针灸学文献外,并记载了1974年以前中西结合的部分资料。取材广泛,是针灸临床教学等常用的参考书。197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