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要全面详实--跟师路志正教授日记(二十三)

□ 石瑞舫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医院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问诊“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四诊所获信息,大多数是由问诊得来。临床不仅要善于问诊,重视问诊,还要有技巧,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问诊不但要问病人所苦,有时还要问患者所住地区、居处环境、当地的民俗民风,目的是了解饮食习惯,进而查找病因。

今天有一个病人,路老问诊就颇有特点。患者刘某,男,34岁,某企业负责人。疲劳乏力6年,困倦思卧,头晕,牵及后头项,晨起明显。健忘,怕热,有时胃脘胀痛,大便干,小便黄,睡眠尚可。面色少华,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弦。路老看了看病例,又看看病人的面色、舌苔,问道:你的祖籍是哪里,患者回答:山东人,现在内蒙工作。路老又问:你平时喜欢喝什么水?喜欢吃什么?患者回答:总是感觉燥热,喜欢喝凉水,平时也很喜欢茶道。路老又问:你平时都喝什么茶?怎么喝?患者对路老的一连串问题不很理解,但还是回答道:喜欢喝功夫茶,铁观音,都是大口连续喝上几杯。

路老开始讲到: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的种类繁多,很多人喜欢喝茶。但是,如何品茶,可以达到颐养身心的目的,则知之甚少,大多数人因工作忙,属于豪饮,这样不但不能达到解渴生津的目的,也不能品出茶滋味,而且大量的茶水很快到了胃里,不能及时消化,壅滞胃中,形成饮邪,会感觉脘胀,虽胃中水声漉漉,但是因为水液不能化生津液敷布于咽喉,会感到喝水越多,嘴越干。饮茶,古称品茗,应小口慢品,让胃有吸收的时间,才能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茶道中蕴含着很多学问,绿茶,性寒,清热生津止渴,解暑;红茶,性温,暖胃;普洱茶,属于发酵茶,有安神镇静、消食的作用,适合晚上喝,但是不要太浓。你长期在内蒙地区工作,当地气候寒冷,人们喜食牛羊肉、奶制品,不易消化,且性格豪放,善饮。你的病根源首先是工作紧张,压力大,机体没有得到及时充分的休调,各个脏腑机能下降;其次,饮食习惯不合理,伤及脾胃,湿浊壅滞,气机受阻。

说着路老拟定治法:疏太阳经气,和胃,清化湿浊。处方:西洋参(先下)10克,葛根15克,蔓荆子10克,天麻12克,金蝉花12克,竹茹12克,竹半夏10克,苏荷梗各12克,炒杏仁9克,炒薏苡仁30克,茵陈12克,黄连10克,炒枳实15克,泽泻15克,广木香(后下)10克,六一散(包)30克。水煎服,4剂。

茶饮方:竹节参12克,南沙参15克,桔梗10克,佩兰(后下)10克,生炒薏苡仁各15克,枇杷叶12克,陈皮10克,玉米须20克。7剂,两日1剂,代茶慢饮。

从上面的病历可以看出,病人疲劳乏力,困倦思卧,头晕,健忘,怕热,胃脘胀痛,大便干,小便黄等诸多的症状都是源于脾胃虚弱,阴火内生。《素问调经论篇》中说“病生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患者居北方之地,多食而善饮,这是脾胃损伤的病因。路老正是通过耐心细致的问诊,找出病人脾胃被饮食多饮所伤为病之始因。进而杜病之源,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