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瑞舫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医院
症状,简单的说就是病人不适的感觉,是病人最初的表现或体会。主症是最能反应疾病病因、病理、病性的症状,是主要矛盾所在,也是临床辨证的关键因素。主诉则是病人自认为最不舒服的症状,往往也是病人就诊的最初原因。中医认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疾病的病理本质虽然藏于内,但必有一定的症状或体征反映于外。因此中医诊病讲究司外揣内,病人的主诉也就成了临床诊治疾病的重要依据。多数情况下,主诉即是主症,但也有不少情况,主诉未必就是主症,今天就遇到了这样一位病人。
曹某,男,36岁。自汗已30余年,伴疲倦乏力,胃脘疼痛,泛酸,胸骨后灼痛,饥饿时明显,手足心热,腰沉困重,二便可,形体胖,舌体中,舌质淡,尖红,苔薄白,脉细弦。治疗:柔肝缓急,清胃祛湿热。治法:丹参20克,檀香10克,砂仁(后下)9克,百合15克,瓦楞粉(布包)20克,青蒿12克,吴茱萸3克,黄连6克,醋柴胡10克,川楝子9克,生谷麦芽各20克,炒枳实12克,甘草6克。
上述病案不难看出,病人的主诉是“自汗30余年”,但是如果依据主诉作为主症进行辨证,其外延就过于广泛,针对性不强。而在病人叙述的其他症状中“胃脘疼痛,泛酸,胸骨后灼痛”无疑是辨证的重要症状,再结合病人“手足心热,腰沉困重”等其他兼证,则很容易得出“肝胃不和,湿热内蕴”的病机,而湿热内蕴,迫津外泄,自汗之因一目了然。
路老说:“治病必求其本”,病本也可以理解为病因,而主症正是彰显病因的关键症状。尽管主诉是病人认为最突出的不适表现,但是病人自己并不会去区分症状与疾病病因病机的关系,而且往往加有很多个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有时不可避免有夸大其词的过度描述,临证如果单纯依据主诉辨证难免有失偏颇,这就需要医者能够细分缕析,查找出真正的主症,这是辨证的技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