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第七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胃毒小舌

病名。《喉科指掌》卷六:“此症因毒结胃家、发于小舌,胃脉沉而洪大者,真结毒也。”治宜清胃解毒,方选黄连解毒汤、黄连上清丸等加减。

胃疸

病名。

①多食多饮之证。见《素问·平人气象论》。《外台秘要》卷四:“胃疸,食多喜饮,栀子人主之。”

②九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由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瘀热所致。以身面皆发黄,食多喜饮为特征。

③即谷疸。《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如食已头眩,寒热,心中怫郁不安,久则身黄,谷疸也,因饥饱所致,亦名胃疸。以胃气蒸冲得之。”参见黄疸、谷疸等条。

胃喘

病名。外感病邪,胃热上壅的气喘。见《证治准绳·喘》。《赤水玄珠·喘门》:“胃喘则身热而烦。经云,胃为气逆。又云,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入六腑则身热不得卧,上为喘呼。又云,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治宜清胃热、降肺气,用加减白虎汤等方。

胃虫病

病名。九虫病之一。证见呕吐、哕逆、嘈杂、嗜食泥炭、生米等异物。《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胃虫,状如虾蟆,……依肠胃之间。若府藏气实,则不为害;若虚,则能侵蚀,随其虫之动,而能变成诸患也。”《东医宝鉴·虫》:“六曰胃虫,状如虾蟆,令人呕吐,哕逆,嘈杂,爱吃泥炭、生米、茶、盐、姜、椒等物。”参见九虫病条。

胃仓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下动、静脉后支。主治胃脘痛,腹胀满,饮食不下,脊背疼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胃不和卧不安

出《素问·逆调论》。原为胃逆气喘不得安卧之意,后世释为内伤不得卧之症。因胃强多食,脾弱不运,停滞胃腑,成饮成痰所致。其证胸前满闷,不思饮食,嗳气吞酸,恶心呕吐,或头目眩晕,睡则气逆。治宜和胃化湿祛痰,用二陈平胃散加石菖蒲、海石或加栀子、黄连;大便坚结者,用导痰汤;胃脘作痛者,用滚痰丸,甚则小胃丹(《症因脉治》卷三)。参见不寐条。

胃不和

病状名。即胃气不和。《素问·厥论》:“胃不和则精气竭。”《素问·逆调论》:“胃不和则卧不安。”参胃气不和条。

胃病

病证名。由客寒积热、饮食不节或胃气虚弱所致。主证呕逆飧泄,痞满疼痛,(月真)胀嘈杂。《灵枢·邪气脏府病形》:“胃病者,腹(月真)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辨证治疗须分寒、热、虚、实。《中藏经》卷上:“实则中胀便难,肢节疼痛,不下食,呕吐不已。虚则肠鸣胀满,引水滑泄。寒则腹中痛,不能食冷物。热则面赤如醉人,四肢不收持,不得安卧,语狂目乱,便硬者是也。病甚则腹胁胀满,吐逆不入食,当心痛,上下不通,恶闻食臭,嫌人语,振寒喜伸欠。胃中热则唇黑,热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颠狂不定,汗出额上,鼽衄不止。虚极则四肢肿满,胸中短气,谷不化,中消也。胃中风,则溏泄不已。胃不足,则多饥不消食。”根据辨证,分别采取温胃散寒、清胃泻火、益气建中、消导化滞等治疗。参见胃病各条。

胃痹

病名。即胸痹。见《症因脉治》卷三。详胸痹条。

①人体器官名。六腑之一。主受纳与腐熟水谷,所化生的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化,输布于五脏六腑,营养全身。《灵枢·五味》:“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灵枢·玉版》:“人之所受气者谷气,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血气之海也。”

②推拿部位名。出《小儿推拿广意》。位于拇指近端指节的腹面。

③解剖结构名。足阳明胃脉。《灵枢·本输》:“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指内次指之端也。”

④脉学术语。指脉象中的胃气。《素问·平人气象论》:“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病,但弦无胃曰死。”

⑤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胃、神、根

脉学术语。指脉象是否有胃、有神、有根,是判断正气虚实的重要依据。有胃,指脉来去从容,节律整齐;有神,指脉来充实有力,有柔和之象;有根,指尺部沉取脉仍有力。《素问·玉机真脏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脉诀》:“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凡见有胃、有神、有根之脉,则知正气不衰,病情虽重,仍有转机。

畏明

证名。即羞明。出《证治准绳·杂病》:“若目不赤痛而畏明者,乃不足之证,为血不足,胆汁少而络弱不能运精华以敌阳光之故。”详参羞明条。

味痰

病证名。见《泰定养生主论》。即酒痰。详见该条。

①泛指各种食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食味”,“味伤形。”

②味道,滋味。《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③泛指药物的五味。《素问·至真要大论》:“正其味,则其要也,左右同法。”

④专指厚味的药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⑤量词。方剂配伍中,药物一种称一味,二种称二味……。

⑥引申为体会、钻研。《本草纲目·原序》:“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

①地支的第八位。常用以纪年、月、日、时。

②副词。不;没有;还没有。

卫在脉外

生理学术语。卫指卫气,为水谷精微所化生,运行于脉管外。《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

卫营同病

病证名。病从卫分逆传心包,或入营分而卫分证仍在。临床表现既有发热、夜热甚、神志昏蒙、舌质红绛等营分证,又有恶寒、咳嗽、舌苔薄白等卫分证。治宜清营结合透解表邪。

卫汛

东汉医家。一作卫沈、卫沉、著名医家张仲景的弟子,河东(今属山西)人。据史书载,卫汛着有《四逆三部厥经》、《妇人胎藏经》及《小儿颅囟方》等,均佚。其《小儿颅囟方》尚存有若干条文于《永乐大典》,已有人辑出并刊行。

卫嵩

唐代医家,生平履贯不详,官至翰林博士。《新唐书·艺文志》载其着有《医门金宝鉴》,一作《医门金鉴》,皆有关脉学验证之理,后佚。

《卫生易简方》

方书。十二卷(一作4卷)。明·胡濙撰。约刊于1410年。作者任礼部侍郎时出使四方,留心医学20余年中,广泛收集各地民间单方验方编成此书。书中分为诸风、诸寒、诸暑、诸湿等145类病证,共396方,主张方宜简易,多数方剂药仅一、二味且多为易得之品。本书还附有服药忌例22条及兽医单方47首。现存多种明、清刊本。

《卫生要术》

养生学著作。一卷。清·潘蔚辑。刊于1858年。本书系辑录《十二段锦》、《分行外功诀》、《内功静坐气功图说》、《易筋经》及《却病延年法》(实即《延年九转法》,删去原标题者)等几种有关按摩、导引的著作而成。

《卫生家宝汤方》

医方著作。三卷。宋·朱端章撰。刊于1184年左右。本书收录临床常用方药300首。原书内容有所佚失,现仅存卷上,有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医方84首。

《卫生家宝方》

医方著作。又名《卫生家宝》。六卷,另有卷首一卷。宋·朱端章辑,徐安国补订,刊于1184年。本书为作者历年所收集和试用效方的汇编。卷首为方剂目录,药件修制总例(记录300余种药物的炮炙法);卷一-六分为内、外、妇、儿各科病证验方,共43门,880余方。现中国仅存日抄残本(缺卷一及卷六)。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书名。八卷。宋·朱端章撰,刊于1184年。卷一-七主要是产科的方论;汇集了宋以前胎产诸疾的证治与方药。介绍前人的经验并收载产科中“借地、禁草、禁水”三法,有利于减少产褥期并发证。卷八为初生儿保育法,较全面、深入地讨论了新生儿护理法及婴儿常见病治疗法。书中引录前人有关妇产科病证论述,内容较丰富,所选方药大多可取,系宋以前妇科临床治疗的一部重要文献。现存宋淳熙十一年刻本、清光绪间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和排印本。

《卫生鸿宝》

方书。六卷。清·祝补斋(西溪外史)撰。刊于1844年。本书广泛收集临床各科有效的成方,单验方及各种外治法等多系近人试效之方,内容又较通俗,便于读者临床运用。卷一内科;卷二外科;卷三幼科;卷四痉科;卷五女科;卷六伤科。皆分病列方,有条不紊,便于检阅,切合临床。现存多种清刻本。

《卫生宝鉴》

综合性医书。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元·罗天益撰,撰年不详。罗氏为李东垣门人,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氏的学术经验,但又旁采诸家,参以个人心得编成。卷一-三为药误永鉴,结合病案,阐析一些误治病例以为鉴戒;卷四-二十为名方类集,针对以内科为主的各科较常见病证,选用古今效方,详其主治及服用法,是为本书的主要组成部分;卷二十一药类法象,简述常用药的性味、功能;卷二十二-二十四医验记述,联系临床实例予以阐述,诊治思路活跃,每能圆机活法,颇多经验之谈。补遗一卷,系后人所增订。选辑张仲景以来历代名家治疗外感等病之经验方剂,亦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存明、清刻本。

卫气营血辨证

诊断学名词。辨证方法之一。用于温病辨证,清代叶天士所创。即以外感温病由浅入深或由轻而重的病理过程分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阶段,各有其相应的证候特点。病变按卫、气、营、血逐步发展至营分血分者为逆传。其中两分的证候同时出现者称同病。卫分为表证阶段,应鉴别不同的病因;气分为热盛阶段,应区别热邪是否结聚;如属湿热,则应区分热和湿的轻重;病邪深陷营、血分为伤阴引致内闭或出血的阶段,并须明辨心、肝、肾等脏的病变,由此从病因、阶段、部位、传变及病变程度确立辨证的内容。

卫气同病

病证名。指表邪入里化热,气分的热势已盛而表证仍未消除的病证。症见壮热、口渴、心烦、汗出,伴有恶寒、身痛,舌苔薄白微黄或黄白相兼。治宜清热解表、表里两解。

卫气

①生理学名词。属于阳气的一种。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脉外,其性刚悍,运行迅速流利;具有温养内外,护卫肌表,抗御外邪,滋养腠理,开阖汗孔等功能。《灵枢·本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②《灵枢经》篇名。

卫侣瑗

清代医生。字友玉。山西曲沃人。颇精于脉理,常以脉决人生死。为人谦逊,着有《家传纂要针灸全书》。

《卫济宝书》

外科著作。原书一卷,二十二篇。宋代作品,原撰人佚名,东轩居士增注,约撰于12世纪初。原方已佚清代编写的《四库全书》时予以辑佚,析为二卷,但已不全。卷上为痈疽论治,“五发”(癌、瘭、痼、疽)图说,试疮溃法,长肉、溃脓法、打针法、骑竹马灸、灸恶疮法等;卷下为正药指授散等40首外科方剂及乳痈、软疖的证治等。虽卷帙不多,却有独到之处。1949年后有影印本。

卫分证

病证名。指外感温病的初起阶段,邪犯人体卫外的表层之证,以恶风寒或微恶风寒、发热、苔薄白、脉浮数为特点,或见鼻塞咳嗽,或肢酸身疼头痛等。

卫朝楝

清代医家。字去墀,江苏青浦人。为人朴厚,尤精于针灸术,尝着《明堂分类图解》,惜未见传世。

①生理学名词。指卫外的功能。《素问·生气通天论》:“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②卫气的简称。《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捍气也。”

③温病辨证名称,指一个部位或阶段。《温热论》:“肺主气属卫。”详卫分证条。

《韡(wěi伟)园医书六种》

医学丛书。清·潘霨辑。刊于1883年。包括《伤寒论类方》、《医学金针》、《女科要略》(附《产宝》)、《理瀹外治方要》、《外科症治全生集》、《十药神书》。潘氏对其中部分著作加以增辑或校注。现存光绪刻本。

腲腿风

病证名。古称猥退风。一名腲腿。《万病回春·中风》:“腲腿风者,半身不遂,失音不语。”参见猥退风、中风条。

腲腿

病证名。见张杲《医说》。即腲腿风。参见该条。

痿腮漏

病名。《外科启玄》卷七:“因疮忽黑烂,出黑水是也。”泛指患漏有以上症状者。

痿瘘

病证名。指痿证和鼠瘘。《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肺脉急甚为癫疾……微缓为痿瘘。”

痿漏

病名。指无头疽生于外踝部昆仑穴处者。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筋疽。详见该条②。

痿厥

病证名。痿病兼见气血厥逆,以足痿弱不收为主证。《灵枢·邪气脏府病形》:“脾脉……缓甚为痿厥。”《类经·刺四支病》:“痿厥者必体废,张其四支而取之,故血气可令立快也。”《张氏医通》卷六:“足痿弱不收为痿厥。有二,一属肾与膀胱。经云:恐惧不解则伤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是肾伤精脱也,都气丸;审系阳虚,用八味丸。又云: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其痿厥腨XX,是膀胱在下发病也,五苓散。一属脾湿伤肾。经云:凡治痿厥发逆,肥贵人膏粱之疾也,肾着汤加萆薢。又云: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小青龙汤去麻黄、加羌活……”。伸不能屈、屈不能伸,腰膝腿脚肿痛,用安肾丸;目中流火,眩晕耳鸣,行步不正,腰膝无力,腰以下消瘦,加味虎潜丸;老人痿厥,再加附子。属于膏粱厚味,火郁于内,阳盛拒阴者,用滋肾丸。属于湿热者,用潜行散、二妙散。参见痿及有关条目。

痿黄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义同萎黄。指身黄而色偏于晦暗,而目无黄疸之色。参见萎黄、黄胖等条。

痿疮

病名。指生于体表之急性化脓性疾病。《外科真诠》卷下:“痿疮初起形如绿豆,色红,大如梅李,血不出,脓不生,痛不止,久则延及遍身。”该病因火毒而成。治宜清热解毒凉血,余证治可参见疔疮条。

痿躄

病名。痿之又名。主要指四肢痿弱、足不能行。《素问·痿论》:“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顾氏医镜》:“言五脏之痿,皆因于肺气之热,致五脏之阴俱不足而为痿躄。五痿虽异,总曰痿躄。”参见痿条。

病名。多指下肢痿废,甚则肌肉萎缩;也包括四肢痿软无力,失其伸展、行步功能。一名痿躄、痿疾、痿证。《素问·痿论》:“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灵枢·根结》:“阳明为阖,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五脏与皮、肉、脉、筋、骨相合,肺热而波及五脏,可生痿躄,而阳明经脉虚,血气少,不能濡润宗筋;或劳乏过度,地处卑湿或阴雨连绵,亦可致病或诱发此病。《医学原理·痿症门》:“痿者,痿弱无力,不能收持之谓也。”《证治要诀·杂病》:“痿者,手足痿软而无力,百节缓纵而不收也。”《儒门事亲》卷一:“躄者,足不能伸而行也。”张仲景认为汗、吐、下治之不当可成痿证;酸伤筋、咸伤肾亦可致痿。朱震亨倡肾水不胜心火、火上烁肺成痿,并指出湿热、湿痰、瘀血亦能导致痿证发病。后世另有暑痿、夏痿、食积痿、血虚痿、气虚痿、肝肾下虚痿等名。痿证之治,《素问·痿论》有“治痿者独取阳明”之说。汪石山《医学原理》谓:“宜用东垣健步丸加燥湿清热之剂,如苍术、黄芩、黄柏、牛膝之类为主,详其挟痰、挟热、挟湿、挟气虚加减施治。……”朱丹溪主张“泻南补北”。细分其治法,又有清热燥湿、清热润燥、滋阴养血、益气健脾、补养肝肾、化痰、行瘀等法。《张氏医通》卷六:“痿证……大都起于阳明湿热,内蕴不清则肺受热乘而日槁,脾受湿淫而日溢,遂成上枯下湿之候。举世糜不以肾虚为事,阳明湿热从无齿及之者。……”痿证宜配合针灸、按摩推拿治疗。多见于中枢或周围神经、肌肉、内分泌及其他系统的多种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

猥退风

古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八。一名腲腿风。属中风(杂病)一类的病证,以肢体偏瘫、失音为主症。参见中风、喑痱条。

萎黄

病名。皮肤色黄枯槁不泽。见《证治心得》。多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虚证。常兼神疲倦怠,语言低微,畏冷便溏,脉形无力等证。治宜培补脾胃,补养气血。因虫积引起者,则当驱虫消积,再予补益。本证多见于贫血等慢性病。

痏(wěi,音委)

①瘢痕。即针刺的痕迹、针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也。”

②针刺的刺数。《素问·刺腰痛篇》:“刺之三痏。”

③指穴位。《灵枢·热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三痏。”

④疮疡。《章太炎医论集》:“《本经》言其主治恶疮火疡,则肠中疮痏自除矣。”

委中毒

病名。痈疽之发于腘窝委中穴处者。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又名曲鳅。多因胆经积热流入膀胱壅遏不行而成。初起木硬肿痛微红,屈伸艰难,故名曲鳅。重者寒热,疼痛日剧,寒热不退,则已成脓。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利湿,舒筋散邪之剂。内服可选用活血散瘀汤,或仙方活命饮,或黄连解毒汤加减。外用金黄膏涂贴。若脓已成则应手术切开排脓,不可待其自溃而失治致残。切开引流务需通畅,或换药后宜患肢固定在屈曲位。经切开引流及内服方药,寒热等症即可控制,患者自觉明显好转,此时即当自动或被动之膝关节屈曲运动,以防止致残。

委中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郄中、血郄、中郄。属足太阳膀胱经。合(土)穴。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布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主治中暑,衄血,癫痫,疟疾,下肢痿痹,膝肿痛,腰脊强痛,及急性胃肠炎,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等。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

委阳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三焦之下合穴。在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布有股后皮神经,腓总神经和膝上外侧动、静脉。主治腰脊强痛,腘筋挛急,小腹胀满,小便不利,下肢痿痹等。直刺1-1.5寸。

委委

壅容自得貌。《灵枢·通天》:“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

委和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中,木运不及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不及奈何?……木曰委和。”王冰注:“阳和之气,委屈而少用也。”高世栻注:“委和,阳和不敷而委弱。”

尾翳

经穴别名。《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后《针灸甲乙经》等书列作鸠尾穴之别名。见该条。

尾穷骨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腰卒痛,灸穷骨上一寸七壮,左右一寸各灸七壮。”《针灸集成》列作经外穴,名尾穷骨。在尾骨尖上一寸及其左右各一寸处,共3穴。主治腰痛,尾骶痛,淋病,便秘,尿闭,痔疮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尾闾痈

病名。发于尾闾骨部位之痈疽。《外科启玄》卷五:“此痈发于尾闾穴,是督脉之经,疼痛难忍,难得脓,宜大托里加乳香、没药,排脓止痛,外用敷贴,戒气怒房事,否则漏而难痊。”若脓已成则宜早作切开引流以促速愈。

尾闾骨伤

病名。尾骨骨折伤。见《伤科补要》卷二。尾闾骨即尾骨,又名橛骨、骶端、穷骨,俗名尾桩骨。多因跌打压撞时尾骨部直接外力撞击所伤。证见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活动可闻骨声,步履、坐卧、翻身均受限。治宜手法复位固定。内服药可助康复,法当舒筋止痛,活血消肿,可选紫金丹,加味以为引。外用定痛散敷贴,或以烧热之烙铁温熨。或参见背脊骨骨折条诊治。

尾闾发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鹳口疽。详见该条。

尾闾

①骨名。即尾骨。详尾骶骨条。

②推拿部位名。即龟尾。位于尾骨端。

尾骶骨痛

证名。脊椎下段尾骶骨部位作痛之证。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或因肾脏精气亏耗,督脉受损,或寒湿侵袭,或血瘀气滞所致。疼痛常连及腰部,难以挺直。肾阳虚喜暖怕冷者,治宜温肾、补督脉,用温肾散、桂附八味丸;肾水不足者,用六味丸、左归丸等;寒湿侵袭者,治宜祛寒化湿;瘀血停滞者,宜活血化瘀。见于坐骨神经痛、腰椎肥大等疾患。

尾骶骨伤

病名。尾骶、骶椎部位之骨折伤。见《伤科补要》卷二。又名尻骨伤。多因跌打斗殴,压撞冲击所损伤。证见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步履、坐卧多所困难,尤其仰卧、翻身受限。治宜“当先柔筋合其和软,内服紫金丹,敷定痛散,烧红烙铁熨之,贴混元膏。”手法复位固定,或参背脊骨折条。

尾骶骨

骨名。又名尻骨、尾底骨、尾脊骨。是尾骨和骶骨的合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尾骶骨,即尻骨也。其形上宽下窄,上承腰脊诸骨,两旁各有四孔,名曰八髎,其末节名曰尾闾,一名骶端,一名橛骨,一名穷骨,俗名尾椿。”

尾骶

尾骨和骶骨所在部位。《灵枢·骨度》:“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参尾骶骨条。

尾翠

经外穴名。《太平圣惠方》:“黄帝疗小儿疳痢,脱肛体瘦,渴饮,形容瘦瘁,诸般医治不差者,灸尾翠骨上三寸骨陷间,三壮,炷如小麦大。”《经穴治疗学》列作经外穴,名小儿疳瘦;《腧穴学概论》名小儿疳痢。《经穴汇解》名尾翠。在尾骨尖端直上3寸。主治小儿疳痨羸瘦,消化不良,腹痛下痢,脱肛等。沿皮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尾椿

骨名。即尾骨。详尾骶骨条。

《伪药条辨》

药学著作。四卷。清·郑奋杨撰。刊于1901年。本书是鉴定药物真伪的专着。内容主要对于110种药物的名称、形、色、气味,进行了较详细的辨析,1930年曹炳章又在本书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对勘,进行了整理和补注,改名《增订伪药条辨》,内容更加充实。现存1928、1959年铅印本。

维厥

四肢厥逆。《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心脉……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癫疾。”

维筋相交

指维系筋的络脉互为牵连,互有影响的现象。《灵枢·经筋》:“从左之右,右目不开……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

维筋

维系筋的络脉。《灵枢·经筋》:“其病……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

维会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脐中。参见该条。

维宫

经外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在髂前上棘下方凹陷(维胞)斜下1寸处,或于维道穴斜下2寸处取穴。主治子宫下垂。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维道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外枢。属足少阳胆经。是少阳、带脉之会。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枢前下0.5寸。一说“对章门直下七寸”(《针灸集成》)。布有髂腹股沟神经和旋髂浅、深动、静脉。主治少腹痛,腰胯痛,疝气,带下,及子宫脱垂,盆腔炎等。直刺0.5-1寸,或斜刺2-3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维胞

经外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在髂前上棘下方凹隐处;或于维道穴斜下1寸处取穴。主治子宫下垂。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惟睹三光

古代眼科名词术语。系指患眼视力减退至仅存光感的地步。《秘传眼科龙木论》:“不辨人物,惟睹三光。”详见犹见三光条。

围药

药剂名。外科用涂敷疔疽周围以截断其向外扩散之药剂。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九,《医学源流论·围药论》:“凡毒之所最忌者,散大而顶不高,……惟围药能截之,使不并合,则周身之火毒不至矣,其已聚之毒不能透出皮肤,势必四布为害,惟围药能束之,使不散漫。”用法与敷药不同,无需敷贴其疮(包括痈疽顶头)之全部表面,只用将调合之药涂布痈疽之四围,要之必须中央空出其疮头,以泄火毒之邪气。

韦宙

唐代官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任支郎中、太原节度副使等官职,兼通医术,所撰有《集验独行方》十二卷,原书已佚,后代医书,如《图经本草》存有少数佚文。

韦文贵(1902-1980年)

原名霭堂。现代眼科学家,浙江东阳人。出身世医,其父韦尚林曾在清太医院供职。韦文贵年青时随父学医,与其兄韦文达、韦文轩同以医名。以擅治角膜溃疡,视神经萎缩,尤其擅长金针拨障术。1955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建院,由全国聘请著名中医任职,韦文贵在应聘之列,后任该院广安门医院眼科主任之职。又任该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获主任医师职称。其著作有《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并发表若干论文,介绍其治疗各种眼病之经验。

韦驮献杵

气功功法名。出《易筋经》。有三势,方法为:取立位,两足分开与肩宽,安定精神,调匀呼吸,然后两手徐徐上提至胸前成捧球状。继之两足趾用力着地,两手分开,向两侧推移成侧平举状。再身体挺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两手高举过头顶,指尖相对,掌心向上,目往上视,舌舐上腭,调息,最后两手握空拳,缓缓收至腰间,足跟同时落地。

韦慈藏

唐代医学家。名讯,以字行,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初为道士,精于医术,于武则天时任侍御医(684-704年),后于中宗景龙间(707-709年)任光禄卿,主管宫廷饮食,与当时名医李虔纵、张文仲齐名。晚年告老辞归,为乡里所重,人尊之为“药王”,常于药王庙中塑象祭祀之,以示敬重。

为之

经穴别名。出《医学原始》。即长强。见该条。

煨针

即火针。《针灸聚英》:“火针即煨针也。”见火针条。

中药炮制法之一。利用湿面粉或湿纸包裹药物,置热火灰中加热,至面或纸焦黑为度,可减轻药物的烈性和副作用,如煨生姜、煨甘遂等。

微诊

精细诊断。《素问·五脏生成篇》:“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

微针

针具名。指毫针等纤微细小的针具。《灵枢·九针十二原》:“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

微者逆之

治疗学名词。系治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轻浅单纯的病证,可逆其病气而治之。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参正治条。

微甚

①相气十法之一。即通过诊察病人面部颜色的浅淡以了解疾病的虚实的方法。《望诊遵经》:“色浅淡者谓之微,色深浓者谓之甚。微者正气虚,甚者邪气实。自微而甚,则先虚而后实;自甚而微,则先实而后虚。”

②形容同类性质的脉象的差异程度。如浮脉有微浮、甚浮;数脉有微数、甚数等。

微热

证名。指轻微发热,可见于多种疾病。

①阳明里实证的一种热型。《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②轻度感冒之发热,多在38℃以下。

③指阴血虚所致之慢性、低度发热,《证治准绳·杂病》:“有每遇夜身发微热,……饮食如常,既无别证可疑,只是血虚、阴不济阳,宜润补之。”

④指阴证发热,《类证活人书》卷四:“身微热,烦躁而赤,脉沉而微,此名阴证似阳。”

⑤指五脏微热。《景岳全书·杂证谟》谓:“治五脏之热,当察微甚,如心经之微者,宜二阴煎、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导赤散之类,皆可随证酌用。”

⑥临床各科之感染性疾病(包括胶原性疾病)往往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均可呈现低热。参见有关发热诸条。

微脉

脉象名。脉极细而软,按之欲绝,似有似无。主阴阳气血诸虚。心肾阳衰及暴脱的病人,或慢性虚弱病后元气大虚等。

微黄苔

病状名。指属邪热熏灼所致,主热证。如苔色微黄而滑,是风邪化热,尚未伤津,仍可清热透表;微黄而干,是邪已入里,津液已伤,法当清热。

微风

病证名。指筋肉不自主地蠕动。《素问·调经论》:“肌肉蠕动,命曰微风。”多因风邪伤卫,亦可由内风所致。参见肌肉蠕动等条。

①程度轻浅。《素问·八正神明论》:“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素问·咳论》:“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病形有微甚,生死有早晏耳。”

②微弱。《素问·脉要精微论》:“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灵枢·动输》:“余气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

③稍,渐。《素问·脉要精微论》:“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

④稍,略。《灵枢·禁服》:“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

⑤精妙,深奥。《素问·玉版论要》:“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微,在速迟。”《素问·脉要精微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⑥轻,与“重”对。《灵枢·上膈》:“微按其痛,视气所行。”

⑦指细小、珍贵物质。《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⑧指微脉,搏劝微弱无力之脉象。《灵枢·热病》:“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

⑨细致,仔细。《灵枢·五色》:“故相气不微,不知是非。”

⑩微细。《灵枢·逆顺肥瘦》:“明于日月,微于毫厘,其非夫子,孰能道之也。”

威宁

推拿穴位名。即威灵。参见该条。

威灵

推拿穴位名。又名威宁。用掐法或揉法治头痛、耳鸣、急惊风、手不能屈伸等症。

①位于腕背横纹的尺侧端(见《小儿按摩经》)。

②位于手背第二掌骨基底部的桡侧。见《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③位于手背第2-3掌骨间,约与外劳宫相平处。见《幼科推拿秘书》。

④参见精宁条④。

危亦林(1277-1347年)

元代医学家。字达斋,南丰(今属江西)人。其祖均为名医,高祖云仙精大方脉,其伯祖危碧崖则精于小方脉,其伯熙载长于眼科,亦林遍学各科,通晓内、妇、儿、眼、骨、喉、啮诸科,尤对骨科最为精研。以十余载之精力,选编古今验方,依十三科分类,编出《世医得效方》十九卷,经江西医学提举司送太医院审阅,并于至正五年刊刻行世。其中之悬串骨折复位法、骨折脱臼之整复法、麻醉法等,均有所创新,于我国骨伤科学发展史上,颇有重要意义。

《望诊遵经》

诊断学专着。二卷。清·汪宏撰于1875年。作者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其他著作中搜集有关望诊资料予以归纳整理而成此书。内容丰富,持论悉遵经义。上卷叙述望诊的重要性及其掌握运用的基本原则,并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结合周身部位、四时、五方、气质等因素,阐明气色与病症的关系;下卷列述体表各部位的望诊提纲,论述汗、血、便、溺、痰、月经等的变化情况在某些疾病的辨证论治中的特殊意义。全书既有前人论述,又有个人经验,可供临床参考研究。现存初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望诊

诊断学名词,系四诊之一。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体表各部、舌体与舌苔、大小便和其它分泌物等,从而获取与疾病有关的辨证资料。一般以望神色和舌诊为重点。

望形态

望诊内容之一。形指形体,包括肌肉、骨骼、皮肤等;态是动态,包括体位姿态及活动能力等。因为人体是内外统一的整体,可以通过体表了解内脏的变化,所以从望形态不但可知病者的体质、发育及营养状况,而且有助于了解气血的盛衰、五脏的虚实、邪正的消长和伤痛的部位等。

望齿

望诊内容之一。包括牙齿与牙龈两部分。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胃的经脉络于龈,故望可了解肾和胃的病变。清代温病学者对验齿辨病有所创见,认为齿的润泽枯燥,反映了肾液、胃津的变化;齿的有垢无垢,反映胃浊、胃阴的情况。这对温病辨证,有一定临床意义。牙龈肿者多属胃火,陷者多属虚证。色深赤为邪实,色淡白为正虚。齿缝出血兼痛者是胃火,不痛者是肾火。临床牙龈形色的变化,与月经、妊娠亦有一定的关系。

望诊的简称。详该条。

妄语

见《难经·十七难》。即妄言。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