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第一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五伤

五种病证名。即带下三十六疾中之五伤。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五伤者,一者穷孔痛,二者中寒热痛,三者小腹急牢痛,四者藏不仁,五者子门不正引背痛。”

五善

证名。指痈疽疮疡病程中出现的五种顺证。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五种顺证之出现是判断化脓性感染预后的重要依据,外科文献多与七恶或五逆之证相并论述。其内容为:动息自宁,饮食知味,一善也;便利调匀,二善也;脓溃肿消,脓色鲜而不臭,三善也;神采精明,语音清朗,四善四;体气和平,五善也。外科医家临证,一般认为化脓性感染之病患能有三善者即为顺证,易治易愈,预后良好。五善之具体内容,外科文献记述虽各家有异,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五疝

病名,五种疝之总称。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皆因脏腑虚弱,饮食不节,血气不和,寒温不调之所生也。即石疝、血疝、阴疝、妒疝、气疝。参见有关各条。

五色主病

青、赤、黄、白、黑五种病色所主的病证。

①诊断学名词。以五色配五脏。青主肝病,赤主心病,黄主脾病,白主肺病,黑主肾病。但必须结合病理实际,不宜机械套用。参见五色命脏条。

②诊断学名词。以五色辨疾病性质。青主风、主惊、主寒、主痛;赤主热;黄主湿;白主血虚、主寒;黑主痛、主血瘀、主劳伤。

五色油丹

病名,即五色丹。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详该条。

五色疡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古人以五行配五色,将发于眼部的木疡、火疡、土疡、金疡、水疡统称为五色疡。各疡形成的原因不尽一致,因而证治也有所不同。可参见各有关条。

五色五味所入

中药学术语。系药物归经内容之一。古人从五行学说出发通过五色、五味与五行所属而与脏腑经脉相结合的说法。即色青,味酸,属木,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色赤,味苦,属火,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色黄;味甘,属土,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色白,味辛,属金,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色黑,味咸,属水,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这种说法,只供参考,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五色命脏

诊断学名词。指五色与五脏相配。《灵枢·五色》:“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五脏有病,常见其相应的病色。例如,青色可见于肝风,黄色多见于脾湿。临证须结合四诊,全面分析。

五色痢

病名。痢下脓血呈现多种颜色者。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证多因止涩太早,或下之末净,热毒留滞肠中所致;虚证多因痢症久延,脏气受损,脾肾两伤所致。亦有正虚邪恋,虚实夹杂者。痢下五色,病机各别。《痢证汇参》卷二:“痢有五色之辨,如下痢肠垢之属,无非气之所化也。但白者其来浅,浮近之脂膏也。赤者其来深,由脂膏而切肤结出。纯下赤者,多以血为热迫,故随溢随下,此则最深者也。若紫红紫白者,则离位稍久,其下不速,而色因一变。纯血鲜红者多热证,以火性速,逼迫而下也;紫红紫白者少热证,以阴凝血败损而然也;纯白者多寒证,脏寒薄滑而然也。又有黄黑二色,则色滑而秽臭者为热证,亦有寒者;若浅黄色淡,不甚臭者,此即不化之类,皆寒证也;黑而脓厚大臭者,多火证;若青黑而腥薄者,此肝肾腐败之色也。”《温热经解》治痢色赤,或先白后赤,或赤多白少者,银查芩连汤;痢色黄者,葛根芩连汤;痢色绿者,陈苓术芍甘连汤;痢色纯白,姜苓术草汤、理中汤,脉沉迟者加附子;痢色纯黑如漆,银查姜桂大黄汤。一般以初起者为实,日久者为虚;脉实有力者为实,脉虚无力者为虚。补虚以补火生土法,泻实以清痢荡积法。

五色黄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由脾热引起身黄。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若脾更移热于它脏,则于身面、眼目、舌下并可出现该脏之色。如脾移热于肝则可见眼青黄,面色青,脉亦青;如脾移热于心,则其人身热而发赤黄,眼赤高视,心腹胀满,脉赤;如脾移热于肺,其人身热发黄白,舌下生白垢;如脾移热于肾,则其人身热发黑黄,唇黑眼黄,舌下脉黑等。

鹜泄

病名。出《宣明论方》卷十。又称鹜溏、鸭溏、鹜泻。《医宗必读·泄泻》:“鹜泄,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鸭粪,澄彻清冷,小便清白,附子理中汤。”参见寒泄条。

鹜溏

证名。《素问·至真要大论》:“寒清于中,感而疟,大凉革候,咳,腹中鸣,注泄鹜溏,名木敛。”《张氏医通·大小府门》:“鹜溏中,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鸭粪,所以澄彻清冷,小便清白,湿兼寒也。附子理中汤。”《金匮翼·泄泻诸症统论》:“鹜溏者,水粪并趋大肠也。夫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气衰弱,不能分布,则津液糟粕并趋一窍而下,《金匮》所谓脾气衰则鹜溏也。又寒气在下,亦如令人水粪杂下,而色多青黑,所谓大肠有寒则鹜溏也。”参见寒泄条。

寤生

出《左传·隐公元年》。

①指产妇在睡眠中生下孩子,醒后方知。

②指婴儿娩出之际,立即能睁眼视物者。

③即逆生。详该条。

④指婴儿生下,闷绝不啼。见阎诚斋《临证须知评知》。

《悟真篇》

气功内丹术专着。北宋张伯端撰。成书于熙宁乙卯(1075年)。自序谓:“罄所得成律诗九九八十一首,号曰《悟真篇》。内七言四韵一十六首,以表二八之数;绝句六十四首,按《周易》诸卦;五言一首,以象太乙;续添西江月一十二首,以周岁律。其如鼎器尊卑、药物斤两、火候进退、主客后先、存亡有无、吉凶悔吝,悉备其中矣。于本源真觉之性有所未尽,又作为歌颂氏府及杂言等,附之卷末,庶几达本明性之道,尽于此矣。”本书继承《周易参同契》之学,融儒道释三家内修之说为一炉,详论内丹由初生到丹成之修炼经过与方法,叙述全面、准确,是内丹术重要经典之一。本书对后学有重大影响,但通篇隐言,不易理解。收入《道藏》。历代注本甚多。

误下

治疗学术语。指误用泻下之法治疗不应泻下的病证。往往使病情加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

误吞针

指不慎将针误吞入,哽于喉间者,见《肘后备急方》卷六。宜急取之。中国古代很早即有磁石取针法。如《口齿类要》有:“磁石磨如枣核大,钻眼,以线穿令吞喉间,针自引出。”

误吞水蛭

指因误吞水蛭而致病者。见《口齿类要》。水蛭即蚂蝗。如误吞蚂蝗,应急食蜂蜜以治之。

误搐

病证名。出《幼幼集成》。指伤寒误治,其邪抑遏而致壮热抽搐。详搐条。

物损真睛证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

①指黑睛的外伤。

②泛指眼珠的损伤。

物伤睛突

病名。系指眼眶骨骨折或眼珠周围的筋骨损伤,因挤压或血瘀肿胀,迫使眼珠向前突出甚至脱出眶外的病证。见茹十眉《五官病》。目系未断裂者,可外涂黄连眼膏,内服七厘散等。

物偶入睛证

病证名。系指尘沙、谷壳、麦芒等异物飞溅、碰撞入眼引起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异物入目。表浅者,宜冲洗或轻轻拭出;深陷牢固者,应及时无菌手术取出。严禁揉擦或以不洁之物挑拨。

物触

病证名。指小儿心神受到拂逆所致的精神神经症状。《古今医统》:“小儿随其心性,不可触逆;凡有所爱之物,不可强直取之。心神所好,若不遂欲,心气解散,神逐物近,不食不言,神昏如醉,四肢垂亸,状如中恶者,称为物触。”

戊己

古人用十干以纪日,戊己即戊日与己日。戊己属土,土分阴阳。戊为阳土,内应足阳明胃经,故胃经旺于戊日;己为阴土,内属足太阴脾经,故脾经旺于己日。《素问·脏气法时论》:“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

戊癸化火

运气术语。指凡逢戊癸为火运。《素问·天元纪大论》:“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天干的第五位。常用以纪年、纪日。

《务中药性》

药学著作。十八卷,另附卷首及卷末各一卷。清·何本立撰。刊于1845年。作者字务中,因此为名。本书自《本草纲目》中选出药物约560余种。将每种药物的功用主治和临床应用均编成七言歌诀,附加注解说明,并校注音释。是为该本主体。首卷为脏腑用药式、引经报使,及十四经脉图、脏腑图、十四动脉图、五脏之俞皆系于背图、内景真传图等图说;卷末为四言脉诀及运气图说部分。现存1845年刻本。

《勿药元诠》

养生学著作。一卷。清·汪昂撰。撰年未详。本书以传统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南,记述导引、气功、摄养等防病健身的方法和对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以及饮食起居等方面应予注意的问题。是较切实用的养生防病著作,现存两种清刻本及多种附刊本。

《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

医经著作。又名《新编俗解八十一难经图要》。七卷(包括首卷一卷)。明·熊宗立(勿听子)撰与1438年。本书卷首为八十一难经纂图,共绘有解释《难经》本文的图表28幅。正文部分则逐条作注,对于难释的字、词及主要内容都作了较通俗的解释。原为初学而作,故书名“俗解”。现存日本刊本,1983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武之望

明代医家家(?-1629年)。字叔卿,号阳纡。自署关中(今陕西临潼)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为关中鸿儒,为人恭而不阿,直而不抗。因幼年多病,遂习岐黄,《内经》以下至金元诸家医籍无不熟读,精通医学,尤长于妇科。根据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加以重订条列,遂成《济阴纲目》五卷(1626年),引录资料丰富,选方较详尽,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继又广集名医高论,分类论述内、外、五官诸科证治,撰成《济阳纲目》一○八卷(1626年),以与《济阴纲目》成二仪并育之意。另着《疹科》(或作《慈幼纲目》)一卷,已佚。

武兆麐(lìn麟)

清代医家。字善甫。密云(今属北京市)人。邑贡生,精医术。戚里偶染时疾,治之多愈。辑有《妇科辑要》、《伤寒抉微》等,均佚。

武台

①小儿头面部望诊的部位。即耳前锐发下,平耳壳根前方,相当于和髎之处。《奇效良方》:“太阳脉红至太阴,内外有热;又连文台,热极不解;至武台,渐生变证。”

②推拿穴位名。即虎角,参见该条。

武鸣冈

明代医生。介休(今属山西)人。父惟真为邑名医,得其家传,亦精于医。同郡医生何三泉,患怔忡头晕,四肢无力,久不愈。鸣冈诊之,曰:“汝躬炮炙,坐卧药室中呼?脏腑弱,毒气所侵也。”服甘草汤数碗乃愈。其效验皆类此。

武火

①中药学名词。指火力大而急。煎药时多先武后文,即先急火后慢火。有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只用武火,如发散药、芳香药等。

②气功内丹术术语。指炼功中用意重紧急运之谓。与文火相对而言。《金仙证论》:“紧重谓之武火。”用武火时须配合舐吸撮闭四诀。《海琼传道集》以“奋迅精神,驱除杂念”为武火之要。采药及昏沉时需用武火。《性命圭旨》:“未得丹时籍武火凝之。”用武火采炼,称为武炼。

《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

医学丛书。清·柯逢时辑。刊于1904-1911年。包括《经史证类大观本草》、《本草衍义》、《活幼心书》、《伤寒论》、《伤寒总病论》、《伤寒补亡论》、《大观本草札记》、《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其中《大观本草札记》为柯氏所撰。各详专条。

武(王献)

明代医生。字大器。介休(今属山西)人。聪敏至孝,母有宿疾,时医无能疗者,乃苦研《内经》、《难经》诸医书三年,自觉脉学未熟识,复远游访师,得高人传授,遂精脉法。治疑难重症,不循常法而巧思治之,辄奏效。曾着文告诸子孙,若非甚明理,有救人之心者,勿轻学医。子惟真亦能医,疗疾不计酬;孙鸣冈,继家学,亦精医术。

伍起予

南宋时代医家。其生平及履贯欠详,知医。家藏治背疽验方,颇有效验。辑有《外科新书》一书,乃以外科命名之始。其书已佚,惟宋陈自明之《外科精要》中有其引文。

午后嗽

病证名。咳嗽午后发作者,亦称劳嗽。为阴虚所致,治宜补阴降火,用六味地黄丸壮肾水,滋化源为主,以补中益气汤养脾土、生肺肾为佐。或用知柏四物汤等方。

午后昏蒙

证名。午后视物有昏蒙感之证候。《古今医统》认为:“因阴虚不足,滞而不行,血至午后则敛,而气不充其血”之故。治宜滋阴、益气、补血之剂。内服可用回阳汤之类加减。

①地支第七位。常用以纪年、月、日、时等。

②指代南方。《灵枢·卫气行》:“子午为经,卯酉为纬。”

五走

指五味所走的脏器组织。

①《灵枢·九针》:“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

②《灵枢·五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骨。”(《素问·至真要大论》“先走”作“先入”,其义相同)

五椎

人体部位名。指第五胸椎。《素问·刺热篇》:“五椎下间主肝热。”

五主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即五脏所主。详该条。

五中

解剖结构名词。即五脏。《素问·阴阳类论》:“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生,何藏最贵?”王冰注:“五中谓五脏。”

五痔

病名,肛门痔五种类型之合称。《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夫五痔者,一曰牡痔,二曰牝痔,三曰脉痔,四曰肠痔,五曰血痔。”其实早在马王堆汉墓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已记有脉者、牡痔、牝痔、血(月寺)(痔)等病名。其治疗方法与技术也很丰富。详见各条。

五治

①指春、夏、长夏、秋、冬等季节的正常气候。《素问·六节脏象论》:“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②治疗学名词。指治病的五种方法。即和、取、从、折、属等。详各条。

五志化火

病证名。喜、怒、忧、思、恐等各种情志活动失调所变生的火证。情志和气的活动密切相关,长期精神活动过度兴奋或抑郁,使气机紊乱,脏腑真阴亏损,出现烦躁、易怒、头晕、失眠、口苦、胁痛,或喘咳、吐血、衄血等症,都属于火的表现。

五志过极

病因病理学名词。五志:喜、怒、忧、思、恐五种情志,亦泛指各种精神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为其物质基础的。这些活动过度,就会损及五脏精气,或影响脏腑气机失调,产生疾病。参见五志化火条。

五志

指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的变动。《内经》认为情志的变动和五脏的机能有关,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

五趾骨

解剖结构名。即趾骨。左右共28块,较之指骨粗短。

五指节

推拿穴位名。位于拇指间关节背面横纹及食、中、无名、小指近端指间关节背面横纹处。《厘正按摩要术·取穴》:“五指中节有横纹为五指节。”能祛风化痰,苏醒人事,通关膈闭塞。

五指骨

解剖结构名。又名锤骨。即掌骨。详该条。

五之气

主气之第五气。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为阳明燥金之气,主秋分后60日又87.5刻。亦即由秋分至小雪,其中包括寒露、霜降、立冬三个节气。参见主气条。

五蒸

骨蒸、脉蒸、皮蒸、肉蒸、内蒸的总称。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五蒸证候:骨蒸其根在肾,旦起体凉,日晚即热,烦躁,寝不能安,食无味,小便赤黄,忽忽烦乱,细喘无力,腰疼,两足逆冷,手心常热。蒸胜过伤,内则变为疳,食入五脏。脉蒸其根在心,日增烦闷,掷手出足,翕翕思水,口唾白沫,唾即浪言,或惊恐不定,脉数。若蒸盛之时,或变为疳,脐下闷,或暴利不止。皮蒸其根在肺,必大喘鼻干,口中无水,舌上白,小便赤如血。蒸盛之时,胸满,或自称得注热,两胁下胀,大嗽彻背连胛疼,眠寐不安,或蒸毒伤脏,口内睡血。肉蒸其根在脾,体热如火,烦躁无汗,心腹鼓胀,食则欲呕,小便如血,大便秘涩。蒸盛之时,身肿目赤,寝卧不安。内蒸,亦名血蒸,外寒而内热,把手附骨,而内热甚,其根在五脏六腑,其人必因患后得之,骨肉自消,饮食无味,或皮燥而无光。蒸盛之时,四肢渐细,足趺肿起。治用五蒸汤、五蒸丸等。

五脏之俞

五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五个俞穴。《灵枢·背腧》:“愿闻五脏之腧。”即肺俞、心俞、肝俞、脾俞和肾俞。这些穴位与五脏之气相通,临床上具有诊察和治疗本脏病证的作用。

五脏之长

人体器官名。指肺在体腔脏腑中位居最高,真气的充养全身,水谷津液的敷布,都必须依赖肺气呼吸宣化,故肺为五脏之长。《素问·痿论》:“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张志聪注:“脏真高于肺,朝百脉而行气于脏腑,故为脏之长。”

五脏胀

病证名。心胀、肝胀、脾胀、肺胀、肾胀五脏胀病的合称。见《医钞类编》卷九。详见各条。

五脏郁证

脏腑本气郁结所致的病证。见《证治汇补·五脏郁证》。心郁昏昧健忘,肝郁胁胀嗳气,脾郁中满不食,肺郁干咳无痰,肾郁腰胀淋浊,不能久立。详见心郁、肝郁、脾郁、肺郁、肾郁各条。

五脏遗精

病证名。因五脏病变所致遗精的统称,分称肝遗、心遗、脾遗、肺遗、肾遗。五脏各得其职,则精藏而治。若一脏不得其正,甚者必影响心肾藏精功能而致遗精。独因肾病遗精者治其肾,由他脏而致者,则与肾脏两治之。

五脏相关

生理学名词。系脏象学说的一个重要观点。心、肝、脾、肺、肾五脏之间在生理功能上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之间必须相互协调,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状态,否则就会出现各种病证。如心肾相交,水火相济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心肾不交,阴阳升降失常,就可发生心悸、失眠、遗精等病证。

五脏痫

病名。肝痫、心痫、脾痫、肺痫、肾痫的合称。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治法皆以清痰降火为主,或加五脏补养之药。有风者驱风,有痰者豁痰,因气者清气,因惊者镇惊,各随所得之由加减用药。详见各条。

五脏所主

生理学名词。简称五主。指五脏与体内组织的联系。《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为五主。”

五脏所恶

生理学名词。简称五恶。《素问·宣明五气篇》:“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详见各条。

五脏所藏

生理学名词。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是以五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因而精神状态的异常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五脏热

病证名。见《幼科证治准绳》。小儿五脏偏热而引起热证的合称。即心热、肝热、脾热、肺热、肾热。详见各条。

五脏气

①生理学名词。泛指五脏正常机能。

②病证名。指五脏气机升降失常的主要特征。《灵枢·九针论》:“五藏气: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语,脾主吞,肾主欠。”

五脏疟

病证名。因疟邪深伏所致肺心肝脾肾五脏疟疾。见《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详见各条。

五脏衄

病证名。指因七情太过引起五脏功能失调所致的鼻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积怒伤肝,积忧伤肺,烦思伤脾,失志伤肾,暴喜伤心,背能动血,蓄聚不已,停留胸间,随气上溢,入清气道中,发为鼻衄,名五脏衄。”临床上应审证求因,辨证用药。详见鼻衄条。

五脏六腑之海

①指足阳明胃经。《素问·痿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

②指胃。《灵枢·五味》:“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③指冲脉。《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

《五脏六腑图说》

综合性医书。又名《经络图说》。一卷。清·高思敬撰。本书用白话文将脏腑的形态,对照《内经》、《医林改错》以及西医的解剖图形分别绘出对照说明。在中西医有关解剖学的合参方面作了一些初步尝试。书后附有五脏药性补泻温凉歌、三百六十穴歌和各经的经脉经穴图等。本书收入《高憩云外科全书十种》,现存光绪十五年南昌天禄阁刻本及1917年排印本。

五脏苦欲补泻

中药学术语。系一种用药法则。根据五脏生理特性及病变采用补泻法则。《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五脏化液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五液与五脏的功能活动、经脉所过或开窍有关。《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张志聪《素问集注》:“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因此,五液分泌的异常,可作为五脏辨证和津液辨证的参考。

五脏刺

五脏病证的取穴针刺方法。出《灵枢·五邪》。《黄帝内经太素》中称五脏刺。

五脏病

出《小儿药证直诀》。五脏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证候,包括心病、肝病、脾病、肺病、肾病。详见各条。

五脏痹

病名。肝痹、心痹、脾痹、肺痹、肾痹的总称。见《证治准绳·杂病》。详见各条。

五脏

人体器官名。指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脏是指胸腹腔内那些组织充实致密,并能贮存、分泌或制造精气的脏器。《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灵枢·本脏》:“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根据脏象学说,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精神意识活动分属于五脏,加上六腑的配合,把人体表里的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五运三气

运气术语。又名五运三纪。五运之气的太过、不及、平气等三种变化的合称。

五运

五行学说术语。即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的合称。土、金、水、木、火在地为五行;五行之气运化在天,故称。古人认为自然气候的转变是由于阴阳五运轮转运动、往来不息、周而复始的结果。《素问·天元纪大论》:“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

五阅

诊断学术语。即察阅五官的表象来推断五脏的病变。出《灵枢·五阅五使》。张景岳注:“五脏主于中,五官见于外,内外相应,故为五脏之阅。”

五郁

五种郁证的总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后世将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称为五郁。《景岳全书·杂证谟》谓《内经》所说五郁,是指五行之化,气运如有乖和,则生五郁之病。详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等条。

五有余

病因病理学名词。出《素问·调经论》》。指神、气、血、形、志五者邪气有余。神有余则笑不休,气有余则喘咳上气,血有余则怒,形有余则腹胀、二便不通利,志有余则腹胀、飧泄。神、气、血、形、志为五脏所藏,其有余,实质是指五脏之邪气有余。

五硬

病证名。

①《古今医统》:“头硬不能俯视,气壅胸膈,手足心冷如冰而硬,名曰五硬。”多因禀赋不足,真阳大虚所致。急用六君子汤加炮姜、肉桂、柴胡、升麻,以益气温阳固元。

②《幼科铁镜》指肝受风邪,头颈手足强直的病证。治宜平肝熄风,可参照痉证治法。

③《幼幼集成》指手硬、脚硬、腰硬、肉硬、颈硬。

五瘿

病名,五种瘿病名之总称。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有五瘿丸方。其瘿瘤第七列“治石瘿、气瘿、劳瘿、土瘿、忧瘿等方”。《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五:“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是为五瘿。”大凡各按其瘿之形状、软硬、病人体质、病因等而分别命名者。因此,五瘿之名在历代医着中其内容多有小异。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所述五瘿则系石瘿、、肉瘿、筋瘿、血瘿、气瘿。证治参各该条。

五音健运

运气术语。即以古代宫、商、角、征、羽五音分别代表土、金、木、火、水五运,用以推演其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地为木,在音为角;在地为火,在音为征;在地为土,在音为宫;在地为金,在音为商;在地为水,在音为羽。”

五音

出《灵枢·邪客》。指宫、商、角、征、羽五音。古人把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征,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五阴气俱绝

病证名。指五脏精气衰竭。五脏的精气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衰竭时,则神志活动障碍,出现转眼不视,神志昏迷等危重症状。《灵枢·经脉》:“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

五疫

病证名。系多种疫病的总称。古人借五行而分木疫、火疫、土疫、金疫、水疫等。《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

五宜

出《灵枢·五味》。指谷、肉、果、菜适合于五脏病者,如脾病宜秫米、牛肉、枣、葵;心病宜麦、羊肉、杏、薤;肾病宜大豆芽、猪肉、栗、藿;肝病宜麻、犬肉、李、韭;肺病宜黄黍、鸡肉、桃、葱。五宜的说法附会于五行学说,实际意义有待探讨。

五液

生理学名词。

①五脏所化生的液体。即汗、涕、泪、涎、唾。《素问·寒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参见五脏化液条。

②水谷所化生的津液,包括汗、溺、唾、泪、髓等五种。见《灵枢·五癃津液别》。

五噎

病证名。

①气噎、忧噎、食噎、劳噎、思噎五种噎证。见《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皆由阴阳不和,三焦隔绝,津液不行,忧恚嗔怒所生。

②因气滞、血瘀、火炎、痰凝、食积五者所致噎者。见《证治汇补》卷五。

五养

养生术语。古代养生家依据“因时制宜”的原则,以五脏养生与季节相配合,认为春天宜养脾,夏天宜养肺,秋天宜养肝,冬天宜养心,四季都宜养肾,谓之五养。

五阳

生理学名词,指五脏的阳气。《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

五牙

道教炼养术语。亦称五芽。指五行之生气。《黄庭内景经》:“存漱五牙不饥渴。”《悟真篇·自序》:“如炼五芽之气,服七曜之光。”道教认为服食五行真气,可炼养五脏,延年驻寿。

五癣

病名。五种癣名之合称。出《疡科选粹》卷六。即:一曰湿癣,痒如虫行,搔之有汁出;二曰风癣,搔之间有白屑;三曰顽癣,全身癣处不知痒痛;四曰牛(皮)癣,癣处皮厚坚硬如牛之领部;五曰马癣,微痒而白点相连。如此之谓。治疗参见各有关条。

五畜

指牛、犬、羊、猪、鸡等五种畜类肉。《素问·脏气法时论》:“五畜为益。”

五虚

病证名。五脏精气虚损的综合证候。《素问·玉机真藏论》:“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王冰注:“虚谓真气不足也。然脉细心也,皮寒肺也,气少肝也,泄利前后肾也,饮食不入脾也。”病程中,五虚并见,反映五脏功能严重衰退,预后不良,急当培补元阳,维护胃气,如经治疗后饮食能进,泻利能止,乃元阳、胃气已恢复,是病情趋向好转的标志。

五形志

生理学名词。即形,形态;志,情志、精神。指五种不同形志的人,发病时有不同的神志表现。《素问·血气形志篇》:“形乐志苦,病生于脉,……形乐志乐,病生于肉,形苦志乐,病生于筋,……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是谓五形志也。”

五行

五行学说名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个古代哲学名词。五行学说是古代自然哲学之一。医学上的五行学说主要是以五行配五脏为中心: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基本内容有二:一是在以五脏为中心的基础上,通过经络以联系全身,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并通过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医学实践联系到五方、四时等,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医疗实践证明,怒可以伤肝,肝病患者有易怒、头晕、目眩、抽搐以及筋和眼的一些症候,采用治肝的方药或针灸肝经的穴位,能收到效果。二是用五行的生、克和相乘、相侮等理论以阐述五脏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与阴阳学说贯通一起,可以认识到一些防治疾病的道理。《类经》:“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五行学说,随着医药学的发展,内容有所丰富。但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以五行通套一切,也不免有某些牵强附会,脱离实际的内容。应予批判地继承。

五心烦热

证名。心中烦热伴两手足心有发热感觉。见《太平圣惠方·治骨蒸烦热诸方》。多由阴虚火旺、心血不足,或病后虚热不清及火热内郁所致。是虚损劳瘵等病的常见症之一。治宜滋阴降火,清热养阴,清肝理脾等法,可选用清骨散、升麻散、《千金》竹叶汤、逍遥散、茯苓补心汤等方。火郁而宜升发者,用火郁汤加减。

五泄

五种泄泻的总称。

①《难经·五十七难》:“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

②《宣明论方》卷十:“五泄有溏泄、鹜泄、飧泄、濡泄、滑泄。”详见各条。

五邪刺

刺法理论。见《灵枢·刺节真邪》:“刺有五邪,”《黄帝内经太素》名五邪刺。论述对不同的病情宜用不同的针具和刺法。五邪指痈邪(疮疡)、大邪(实邪)、小邪(虚邪)、热邪、寒邪。其治法:“刺痈者用铍针”,以消散排脓;“刺大者用锋针”,以泻其有余;“刺小者用圆利针”,以补其不足;“刺热者用镵针”,以泻热却病;“刺寒者用毫针”,徐往徐来刺之,以温益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