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
病证名。出《素问·移精变气论》。
①损伤病证分类之一。一般指扑击跌仆所致皮肤、肌肉、筋骨的损伤。
②相对于七情内伤而言,指六淫外邪所伤,如伤风、伤寒、伤湿、伤暑等。
外疝
病名。梅毒发于阴部之结肿。《外科正宗》卷二:“近之生于小腹之下,阴毛之旁结肿名曰横痃,又名外疝是也。”证治参见横痃条。
外荣
诊断学名词。指五脏精气充足,面部呈光泽明润正常之色。《素问·五脏生成篇》:“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
外热内寒
病证名。见《伤寒论》。
①外假热而内真寒。参见真寒假热条。
②表热与里寒同时并见。详表热里寒条。
外热
证名。皮肤肌表发热。亦称表热。《素问·调经论》:“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寿世保元·发热》:“伤寒发热,是寒邪入卫,与阳气交争,而为外热。”《景岳全书·杂证谟》:“凡热病之作,亦自有内外之辨。如感风寒而传化为热,或因时气而火盛为热,此皆外来之热。”
外取
治疗学术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即外治。详该条。
外丘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之郄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穴。一说在“外踝上六寸”(《循经考穴编》)。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肌支。主治头项痛,胸胁痛,腿痛,脚气,下肢麻痹,胆囊炎,肝炎,坐骨神经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经穴别名。见外勾条。
外命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复溜。见该条。
外漏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生于两睥之外,或流脓,或流稠臭水,胀痛则流出,不胀则略止。其害目迟于各漏,久而失治则睥坏气泄,膏水耗损。目亦坏矣。”先与人参漏芦散,后用千金托里散加葱白治之。
外陵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另说“在天枢下半寸”(《千金要方》);“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腹痛,泄泻,痢疾,痛经,疝气,腹胀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外廉
人体部位名。见《灵枢·经脉》。指外侧缘。
外劳宫
经外穴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主治落枕,五谷不消,腹痛泄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发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外科证治全书》
外科著作。五卷。清·许克昌、毕法合撰。刊于1831年。卷一-三总论外科证治,并按头、面、眼、鼻、耳、口、唇、齿、舌、喉、项、胸、乳、腋、胁、肋、肩、膊、臂、手、背、腰、腹、二阴、股、膝、胫、足的次序分述各部病证;卷四为发无定处证、内景证治、外因杂伤证治等;卷五治法,包括针、砭、灸、熨、药物方剂及中毒急救。全书采集群经,论述明晰。1867年重刻此书时,书后附有王洪绪医案及外科丹药方。现存多种清刻本、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外科证治全生集》
外科著作。又名《外科全生集》。一卷。清·王维德撰。刊于1740年。本书分6部分,即①论证,总述痈疽的诊治要点;②治法,按人体上、中、下三部分论各种外科症证的治疗;③医方,共载外科效方75首;④杂证,载内、妇、儿科杂病验方48首;⑤制药,介绍200余种药物的主要性能及其炮制;⑥作者治案。王氏治痈疡,反对滥用刀针,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全书内容简明实用,是近代外科学中流传较广的一种。现存几十种清刻本、多种石印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另有清末马文植评注本。
《外科正宗》
外科著作。四卷(又有十二卷本,内容相同)。明·陈实功撰。刊于1617年。全书共分157篇。卷一为外科总论,包括痈疽原委、治法、五善、七恶、调理及痈疽图形等15篇;卷二-四论流注、乳痈、肠痈、脏毒、痔疮、鱼口便毒、杨梅疮等14篇;卷四为阴疮、伤寒发颐等119篇。各病除介绍病因、病证、治法外,多附作者验案。全书论述外科系统而全面,对后世外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及校订排印本。
《外科真诠》
外科著作。二卷。清·邹岳撰于1838年。上卷为疮疡总论及身体各部发有定位的疮疡;下卷为发无定处的疮疡、小儿诸疮及奇怪疮毒;强调整体辨证,虚实寒热,较有影响。末附以经络内景图说、脉学提要、杂症、药品揭要、及吴锦堂、胡俊心二氏的外科医案。现存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外科选要》
外科著作。二卷。清·唐黉辑,刊于1776年。此书系选录《外科正宗》、《外科大成》、《证治准绳·疡医》等书中重要而实用的内容汇编而成,于初学及临床医生皆有参考价值。现存乾隆年间作者自刻本,和《中国医学大成》本。
《外科心法》
外科著作。
①七卷。明·薛己撰,约撰于16世纪中期。本书是以外科医论和医案为主的著作。卷一-二集录各家外科诊治大法;卷二-六多系作者治疗多种外科病证的医案;卷七总列以前各卷所用方剂并附经验方。现存明、清刻本及石印本。
②十卷。清·黄黉辑。刊于1775年。系节录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一书,内容并无新的补充。现存初刻本、清刻本等。
《外科图说》
外科著作。四卷。旧题清·高文晋辑。刊于1834年。此书内容绝大部分(包括文、图)均系抄录《疮疡经验全书》,仅作了部分次序的调整。现存几种清刻本和石印本。
《外科枢要》
外科著作。四卷。明·薛己撰。刊于1571年。卷一载疮疡诊候辨证共21论;卷二-三以病证为纲,分论全身各部疮疡共30余病的证治,并附验案;卷四总列疮疡各证治疗方剂。现存三种明刻本等。现有《薛氏医案》本。
《外科十三方考》
外科著作。张觉人编。《外科十三方》约为明代著作。原书记述外科病的13个有效方剂。作者姓张,佚名,是一位民间医生。本书依赖师徒授受,相互抄录流传至今。有多种传本,因珍秘而从未刊印。编者根据所看到的几种抄本,加以校勘考证,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并将自己的一些其他验方附入其内,编撰而成。1955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印行(修订本)。
《外科钤》
外科著作。二卷。明·张介宾撰。本书为《景岳全书》第四十七卷-四十八卷的单行本。上卷为总论部分,包括经义、脉候、论证等41篇;下卷分别记述发背、脑疽、耳疮等39种病证的治疗。此外,又有《外科钤古方》一卷,为《景岳全书》第六十四卷。
《外科启玄》
外科著作。十二卷。明·申斗垣撰。刊于1604年。卷一-三总论疮疡的病候、诊法及治则,共72论;卷四-九分论外科约200种疾病的证治,并绘有图形;卷十附入《痘科珍宝》一卷。卷十一-十二为治疗方剂。现存初刻本等四种明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外科精义》
外科著作。二卷。元·齐德之撰。撰年未详。卷上为外科医论,共有论疮肿诊候八式法等35篇。其中包括疮肿的辨识、脉法、内服及外治诸法,五发疽、附骨疽、阴疮、时毒、疔疮、瘰疬、痔疮等病的证治;卷下为汤丸膏丹,共145首外科方,并附论炮制诸药,及单方主疗疮肿法。内容简要。选方也较实用。现存明、清刻本等。1949年后有影印本。
《外科精要》
外科著作。
①宋·陈自明撰。三卷。刊于1263年。本书是在李迅、伍起予及曾孚先等人的外科学著作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整理而成。全书共60篇,重点叙述痈疽发背的诊断、鉴别及灸法、用药等,内容简要。作者认为外科用药,应根据经络虚实,因证施治,不可泥于热毒内攻,而专用寒凉克伐之剂。明·薛己曾对此书予以增损补注,并附若干验案,收入《薛氏医案》中。此外近代又有将本书改题《外科宝鉴》者。现存明刻本等。
②清·冯兆张撰。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外科经验方》
外科方书。一卷。明·薛己撰,约撰于16世纪中期。本书分述肿疡、溃疡、疔疮、乳痈、瘿疬、咽喉口齿、囊痈、下疳、痔疮、便毒、悬痈、臁疮、汤火疮、小儿丹毒诸病的一些外科验方。其内容与作者另外《外科心法》、《外科发挥》两部著作的内容互有参差,现存明刻本等。
《外科辑要》
外科方书。四卷。清·邵澍辑于1829年。本书所辑录外科治疗方剂,不按病证分类,只记各方的适应症,缺乏论述和发挥。现存1919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
《外科活人定本》
外科著作。四卷。明·龚居中撰。撰年不详。卷一为调治心法,秘传口诀,十善十恶证候,常用外科药方,图形七症,十症、十三症等30个病证;卷二为图形十一症,又十一症,十三症、十五症等50个病症;卷三为瘿瘤、流注、麻疯、杨梅、疮癣及头、面、耳、鼻、口舌、牙、喉诸疮;卷四为外伤、中毒虫兽伤等。末附经验通用方。现存明、清刻本。
《外科方外奇方》
外科方书。四卷。清·凌奂撰。撰年不详。本书收集作者常用的外科经验方(包括五官科及皮肤科),分为升降部(系化学制剂类)、围药部、内消部、内护部、化毒部、拔毒部等共21类,附补遗方1类。现有《三三医书》本和《珍本医书集成》本。
《外科发挥》
外科著作。八卷。明·薛己撰。刊于1528年。书中简要论述了肿疡、溃疡、发背、脑疽、肺痈、肺痿、瘰疬、咽喉、杨梅疮等31类外科疾患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剂。每一类外科疾病的论述之后,均详细记述了作者治疗该病的验案,使全书有论有方而又有临床实践。文字简明,切于实用。现存明刻本、石印本和《薛氏医案》本。
《外科大成》
外科著作。四卷。清·祁坤撰于1665年。卷一为总论部,阐述痈疽等病的诊治要点、各种治法及常用方剂;卷二-三为分治部,按照头面、颈项、背、腰、胸腹等身体部位分列各种外科疾病的证治、验案;卷四为不分部位的大毒与小疵(包括各种内痈、疔疮、流注、瘿瘤、金疮等全身性疾病)及小儿疮毒的证治。本书在外科辨证和治法方面均较详细,章法严谨而又比较规范,清代官修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即以此书为蓝本。现存十多种清刻本和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外科传薪集》
外科方书。一卷。清·马培之撰。撰年不详。本书记述作者的外科临床备用方剂共200余首,不分类,说明也较简略。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外科
学科名。中医学以外科命名本专科者始于宋。见宋代伍起予《外科新书》,为存目外科专书。宋代以前之外科多以疡医之类名之。是研究体表病证的病因、病理、证候、诊断、治法、医疗技术等之专门学科。包括有痈、疽、疮、疡、疥、癣、伤折等等疾病。宋以后此类疾病之专门著作多以外科名之。
外灸膏
敷贴用方药之一。《杨氏家藏方》:“外灸膏:治一切虚寒,下利赤白,或时腹痛,肠滑不禁,木香、附子(炮去皮脐)、蛇床子、吴茱萸、胡椒、川乌头,已(以)上六味各二钱,右件为细末,每用药末三钱、白面二钱,生姜自然汁打作糊,摊在纸上,当脐上贴之,衣物盖定,用熨斗盛之武火熨之。”
外经
解剖结构名。出《灵枢·刺节真邪》。指行于四肢和皮肤的经脉。《黄帝内经太素》:“……十二经脉,入府藏者,以为内经,行于四支(肢)及皮肤者,以为外经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外金津玉液
经外穴名。见《芒针疗法》。在颈部中线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廉泉穴直上1.5寸,两旁各开0.3寸处。局部有颈外动脉分支和颈神经分支。主治中风失语,流涎,及舌面溃疡,舌肌麻痹或痉挛,口腔炎等。向舌根方向斜刺0.5-1寸。
外踝疽
病名。生于足部外踝部之痈疽。见《证治准绳·疡科》卷四。又名脚拐毒、穿拐毒、鞋带痈。与内踝疽相对应,证治相似。但因所发部位在三阳经,故宜内服内托羌活汤。参见附骨疽条。本病与现代之踝关节结核或慢性骨髓炎相似。
外踝尖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足外侧面,外踝的凸起处。主治淋病,脚气,牙痛,白虎历牙风痛,小腿外侧肌群痉挛等。点刺出血。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外踝
解剖结构名。出《灵枢·骨度》。又名核骨。指腓骨下端向外的骨突。
《外候答问》
诊断学著作。十二卷。陆锦燧辑于1920年。书中以问答体例先论脉诊、舌诊,次按人体身形各部依次论述其相应的证候。所列证候,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对每一证候所属的阴阳、脏腑、病原及有关预后等。对于明确诊断,辨别病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存1920年铅印《(鱼孚)溪陆氏医述》本。
外寒失血
病证名。寒邪郁于经络而致吐血。见《不居集》卷十三。因寒邪不能发散,壅遏于经络,逼血外出,因而吐血。须当发散寒邪。
外寒内热
病证名。见《伤寒论》。
①外假寒而内真热。参见真热假寒条。
②表寒未解,里热已盛。参见表寒里热条。
外寒
病证名。见《素问·调经论》。
①外感风寒。因寒邪袭表,阳气不得宣通透泄,可致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脉浮紧等症。
②指体表阳气不足,形寒怕冷。
外关内格
脉学术语。脉象。出《难经·三难》。脉来上溢于鱼际。为阳气关闭于外,阴气格拒于内,故称。
外关
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之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正中神经之骨间掌侧神经,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前臂骨间掌侧动脉本干。主治感冒,头痛,发热,耳鸣,耳聋,目痛,咽肿,口眼斜,瘰疬,胸胁痛,手颤指麻,肘臂屈伸不利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外勾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东医宝鉴》作外丘。即伏兔。见该条。
外格
病证名。出《灵枢·终始》。阳气亢盛之极,盈溢于外,不能与阴气相交所致的格拒现象。
外感中暑泻
病证名。夏秋之季感受暑湿所致泄泻。见《症因脉治》卷四。症见忽然腹痛,烦闷口渴,板齿干焦,暴泻粪水,肠鸣飧泄,痛泻交作。治宜清暑利湿,脉虚细,体弱者,用藿香参桔煎;脉洪滑,热重者,用黄连香薷饮;热轻者,用木通汤。均宜调服六一散。参见暑泻条。
外感中热泻
病证名。内有积热,外中热邪所致泄泻。见《症因脉治》卷四。症见发热口渴,唇干齿燥,面赤烦躁,小便赤涩,小腹中一汛即泻,一泻即止,少顷复痛复泻,肛门如火,粪色色黄。治宜清热止泻,脉浮数者,热在表,用柴葛芩连汤;脉沉数或数实者,为里热重,用家秘枳壳黄连汤调六一散;二便涩滞者,宜八正散清热利湿。参见热泻条。
外感燥痰
病证名。因时令燥热干犯肺胃所致燥痰证。亦称火痰。见《症因脉治·外感痰症》。症见发热唇焦,烦渴引饮,喘咳短息,时作时止,吐咯难出。治宜清热润燥,降火化痰,用竹叶石膏汤、二母石膏汤、二母二陈汤等方。参见燥痰条。
外感遗尿
病证名。外感热病中出现小便失禁。见《症因脉治》卷一。因温邪逆传心包,神识昏迷,故令小便自遗,尿色黄赤,脉数。治宜清心泻火为主,用导赤各半汤。里实腹满便秘者,用三化汤;外用表邪者,用羌活防风汤;挟痰挟滞者,用导痰汤、枳实消滞汤。参见遗尿、小便不禁条。
外感腋痛
病证名。感受风寒、燥热等外邪所致的腋痛。见《症因脉治·腋痛论》。详腋痛条。
外感腰痛
病证名。感受外邪所致的腰痛。见《症因脉治·腰痛总论》。有风湿腰痛、寒湿腰痛、湿热腰痛、风腰痛、风寒腰痛、风热腰痛、湿腰痛等。以实症居多。治疗以祛邪通络为主。详各条。
外感牙衄
病证名。外感风热侵入阳明经所致齿牙出血。《症因脉治》卷二十:“外感牙衄之症,身发寒热,烦闷不安,目痛头额痛,鼻干不眠,牙血暴出。”因太阳表邪,侵入阳明,或阳明本经热甚所致。治宜清热解表,可选用葛根羌活汤、干葛防风汤、干葛清胃汤等方。参见衄血有关条。
外感休息痢
病名。因外感失表,过早收涩,致邪伏肠间,痢疾时作时止,经久不愈。为休息痢之一。见《症因脉治》卷四。详休息痢条。
外感泄泻
病证名。因感受外邪所致的泄泻。见《症因脉治》卷四。包括外感风泻、外感寒邪泻、外感中暑泻、外感中热泻、外感湿泻及肺燥作泻,详见各条。
外感小便不利
证名。感受外邪所致小便不利证。见《症因脉治》卷四。包括运气小便不利、伤寒小便不利、阴寒小便不利。详各条。
外感温病
指感邪即发的温病。见《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王士雄注。与伏气温病相对而言。详见温病有关条。
外感胃脘痛
病证名。感受寒邪、湿热所致的胃脘痛。见《症因脉治》卷一。寒症多见于中气素寒,热症多见于内有积热者。寒邪入胃,凝结痰饮食积者,其人向无此症,偶值时令暴寒,心下卒然闷痛,恶寒厥冷,二便清利,口吐冷沫,先用五积散,继用温胃汤。湿热所伤者,于时令暴热,心下忽见绞痛,手足冷而头额多汗,身恶寒而口燥舌干,大便泻而溺色黄赤,治用清中汤。参见胃脘痛条。
外感吐血
病证名。内有积热,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吐血。《症因脉治》卷二:“外感吐血之因,内有积热,诸经火盛,外有风寒,束其肌表,血络热甚,不得外越,妄行上冲。”外感风热者,兼见发热头痛,鼻干口燥,或有咳嗽,脉象浮数,宜外散风热,兼清热凉血,用桑杏汤加藕节、茅根之类。外感风寒者,兼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宜外散风寒,内清里热,用羌活冲和汤加减。若表邪已解,仍吐血发热,目痛不眠,为阳明热盛,宜清阳明里热与清热凉血兼顾,用干葛石膏汤、犀角地黄丸等方。亦有寒邪郁于经络而致吐血者。详外寒失血条。
外感吐酸水
病证名。素有湿热郁结,复冒外寒所致吐酸症。见《症因脉治》卷二。症见发热,呕吐酸水,甚则酸水浸渍胃脘,吐出酸水令牙关酸涩不能合,脉多带弦。属本热标寒之症,不宜骤进苦寒,治当辛散。脉弦数者,用防葛平胃散、家秘神术汤,甚者加栀子、黄连。脉弦迟者,用辛热辛散,宜草豆蔻丸、姜桂大顺饮、连理汤。参见吐酸条。
外感头痛
病证名。感受外邪所致头痛。起病较急,头痛持续不解,位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骨节疼痛、咳嗽等症,多属实证。外感头痛由于外邪性质、受邪部位和疾病发展阶段不同,有伤风头痛、伤寒头痛、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伤暑头痛、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等不同名称,详见各条。
外感嗽血
病证名。因外感时邪损伤肺络所致的咳嗽带血。见《症因脉治》卷二。因风寒外束肺热内郁者,症见发热形寒、咳嗽、脉象浮大,宜清热解表,用泻白散加荆芥、防风、葛根之属。因风热犯肺者,症见发热口干,脉象浮数,宜宣肺清热,用桑杏汤。因燥火伤肺者,症见鼻干咽燥,舌红脉数,宜清燥润肺,用清燥救肺汤。如血出较多,加茅根、藕节等药。本证见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等病。
外感湿泻
病证名。湿邪外侵,脾气不运所致的泄泻。见《症因脉治》卷四。症见水泻肠鸣,腹反不痛,或呕而不渴,身重身痛,脉多濡软,或细涩,或浮缓。治宜祛湿、利小便,用胃苓散、平胃散。表症较重,见身热身痛脉浮者,用败毒散、羌活胜湿汤解表祛湿。参见湿泻条。
外感湿痰
证名。外感湿邪,与体内水湿互结所致的病证。湿痰证之一。见《症因脉治·外感痰症》。多因坐卧卑湿之地,或感受雨湿,与体内水液交凝而致。症见身发寒热,面目浮肿,恶寒头痛,身痛不能转侧,呕吐恶心,烦满不渴。治宜散风除湿,用羌活胜湿汤、化痰二陈汤、平胃散等方。参见湿痰条。
外感三消
病证名。感受外邪引起的消渴病。见《症因脉治》卷三。有燥火、湿火之分。详见燥火三消、湿火三消、消渴条。
外感呕吐
病证名。感受外邪所致的呕吐。见《症因脉治·呕吐论》。常并见恶寒发热、头痛、脘腹痛、泄泻等外感表症与肠胃症状。外邪呕吐有风气呕吐、寒气呕吐、暑气呕吐、湿气呕吐、湿热呕吐、燥热呕吐等,详见各条。
外感衄血
病证名。感受外邪所致的鼻衄。见《症因脉治》卷二。其症恶寒身热,头疼身痛,鼻孔出血。多因外感风热;或内有积热,外冒风寒;或太阳失表,热郁于经;或阳明失下,热郁于里;或温病误用辛温,扰动经血所致。外感风热,有表证而见发热口干,头痛目瞑者,治宜清解,方用桑菊饮加丹皮、茅根、黄芩等。阳明失下,热郁于里者,多兼漱水不欲咽,治宜清下,用养营承气汤去归、朴,加丹皮、牛膝、茅根。温病误用辛温,扰动经血致衄者,治宜清热凉血,用黄芩芍药汤、犀角地黄汤加连翘、玄参、葛根、茅根之类。参见鼻衄条。
外感痢疾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痢疾论》。为寒湿痢、湿热痢、燥热痢、疫痢的总称。详各条。
外感咳嗽
病证名。感受外邪所致的咳嗽。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医门法律》卷五:“风火热湿燥寒,皆能乘肺,皆足致咳。”表现为起病较急,声盛而浊,兼见寒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咽干、喉痒等外感症候。多属实证,治宜祛邪宣肺。由于外邪性质和兼感的不同,有伤风咳嗽、伤寒咳嗽、伤热咳嗽、伤暑咳嗽、伤燥咳嗽、伤湿咳嗽、风寒咳嗽、冷热嗽、时气咳嗽等不同,详见各条。
外感结胸
病证名。因外感病邪内陷与胸中痰饮互结所致的结胸。结胸有内伤、外感之别。《医学衷中参西录·论结胸治法》:“外感结胸,伤寒与温病皆有。伤寒降早可成结胸,温病即非降早亦可成结胸,皆外感之邪内陷与胸中痰饮互相胶漆也。”无论伤寒、温病,治法皆同,俱可用《伤寒论》之大陷胸汤及大陷胸丸,斟酌病之轻重浅深,分别用之。参见结胸条。
外感肩背痛
病证名。因感受外邪所致肩背痛。或因火热伤肺;或肺素有热,风寒外束肌表所致。见《症因脉治》卷一。火邪伤肺者,症见背痛肩痛,发热不恶寒,反恶热,烦躁不宁,便闭便赤,口渴唇焦,用家秘泻白汤、清燥清肺饮。风寒伤肺者,症见背痛肩痛,头痛发热,内虽烦躁,外反恶寒,用羌防泻白散。参见肩背痛条。
外感寒邪泻
病名。感受寒邪所致的泄泻。见《症因脉治》卷四。如寒邪直中三阴经,症见恶寒身痛,不发热,口不渴,小便清白,腹中疼痛,泄下水谷,脉沉迟,用理中汤、真武汤等方。若肠胃有热而寒邪外束,则泻而恶寒、发热、身痛、口渴、脉浮,用葛根黄芩黄连汤、羌活汤等方。
外感腹胀
病证名。感受六淫之邪所致的腹胀。见《症因脉治·肿胀总论》。有伤寒腹胀、风湿腹胀、湿热腹胀、寒湿腹胀等,详各条。
外感风泻
病证名。风邪入于肠胃所致泄泻。见《症因脉治》卷四。症见恶风发热,自汗头汗,头痛额疼,泻下水谷或清水。治宜解表利水,有表证者当解表,兼利小便。可用柴胡防风汤调五苓散,干葛防风汤调六一散,防葛汤调胃苓散等方。参见风泄条。
外感恶寒
病证名。恶寒证之一。由感受外邪所致恶寒。《张氏医通》卷三:“外感、内伤……皆有恶寒,非阳独虚也。”外感恶寒者,兼见脉浮紧,头痛拘急,身疼微恶寒,发热。参见恶寒条。
外感呃逆
病证名。感受外邪所致的呃逆症。见《症因脉治·呃逆论》。邪传半表半里,症见身发寒热,呕逆作呃,脉弦大者,治宜和解,用小柴胡汤。热邪结里,症见内热口渴,唇焦便赤,脉沉数者,治宜攻下热邪,用承气汤;若胃热便利,用泻心汤;胃中兼痰火攻冲,呃逆乍发乍止,连续不已,脉滑大而数者,宜栀连二陈汤。参见呃逆条。
外感短气
病证名。外邪袭肺所致的气短不能相续。见《症因脉治》卷二。因六淫之邪侵袭肌表,继入于里,致气道受阻,呼吸不能接续。症见身发寒热,呼吸不利,短息出入,似喘而不急促。脉紧为寒邪,洪数为风热,躁疾为燥邪,弦急为肝胆邪逆。治以祛邪为主,冒寒用三拗汤,冒风用防风泻白散,伤燥热用石膏泻白散、清肺饮。脉见促结,用宣通法;脉见沉伏,用升散法。参见短气条。
外感喘逆
病证名。由外感六淫引起的气喘。见《症因脉治·喘症论》。包括风寒喘逆、暑湿喘逆、燥火喘逆等。详各条。
外板
解剖名称。为牙齿所在之处。《奇效良方》卷六十二:“外板则为牙,内床则为齿。”
外八卦
推拿穴位名。位于左手掌背中心周围。《针灸大成》卷十“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外八卦,通一身之气血,开脏腑之秘结,穴络平和而荡荡也。”参见八卦条。
啘
啘通“哕”。指干呕。《类证活人书》卷十:“干呕者,今人所谓啘也。”《医经溯洄集·呕吐干呕哕咳逆辨》:“无啘与哕,盖字异而音义俱同者也。”详见哕、干呕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