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上腹及剑突下陈发性疼痛、时发时止年余,曾多次B超检查提示胆囊多发性结石,胆囊收缩功能欠佳,胆囊造影示胆囊显影不良。不愿手术,服中西药治疗无效果而来诊。证见右胁及上腹部疼痛伴肩背酸胀不适,恶心呕吐,厌油,嗳腐吞酸,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有力,体格检查肝脾未能触及,莫非氏征阳性,余无异常。西医诊断:结石性胆囊炎,中医辨证:肝胆气滞,湿热内阻。治法,清肝利胆,攻下排石。胆宁汤加减,茵陈30g 虎杖15g 栀子10g 生大黄9g 郁金9g 金钱草30g 生山楂10g鸡内金10g
青皮、陈皮(各)9g 赤芍12g 服药7剂,诸症明显减轻,大便通畅,舌质红,苔薄,脉弦。以原方减大黄量至6g,再服14剂,服药后大便较稀,微觉腹痛外,其他症状显著改善。照二诊方去大黄,加瓜蒌、白术各12。依上法加减治疗共服药2个月,症状消失,B超检查胆囊内未见结石,胆囊收缩功能良好。
按:结石的形成与湿热阻遏互为因果,结石阻滞气机,影响肝胆的疏泄,有助湿热内结,湿热稽留又助长结石的生长。首诊重点在攻下通腑,顿挫病安。但患者体质较弱,不任长时间攻伐,三诊时据其便稀、腹痛,虑其过于苦寒攻下损及脾胃运化功能,故改甘寒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