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2、冯××,女,37岁。

因反复右中腹隐痛6年,伴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咽干口苦,夜寐欠安,大便干结,舌淡红少苔,脉细,B超报告:胆囊内充满结石。胆囊造影示胆囊不显影,肝功能正常,因惧怕手术而求治。证属肝阴不足,治以养肝柔肝,佐以疏肝利胆。处方:生大黄、何首乌、黄芪、太子参、枸杞子(各)15g 白术、山茱萸、郁金、茵陈、绿萼梅(各)9g 生大黄6g 每日1剂,水煎服。服14剂后上腹隐痛减轻,精神好转,大便正常,继以原方加减治疗3个月,经胆囊造影示胆囊已显影,B超报告结石较前减少,持续治疗1年后,诸症全消,胆囊功能恢复正常,胆囊内未见结石。随访1年无复发。

按:此二例均为肝阴不足型胆石病,临床症状、体征基本相同,治则、方药相近,前一例年愈花甲,肝肾已虚,正气不足,故用熟地补肝肾,而未用大黄、郁金等通下理气之品,后一例虽表现为“肝阴不足”,但年仅“五七”,尚可通利,且未经手术,病在胆囊,故加用大黄、郁金。病不同而治基本相同,遣药稍异,均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