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一、尊古不泥古,立于创新
1、尊歧黄理论、奠定基础
《内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详细描写妇女生理特征的医书,《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 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庞师认为《内经》中这段 论述,阐明了女性整个生长发育的过程,可分为青年,中年(包括更年期),老年三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其生理病理的特点。这个思想体现在她诊治妇科病的各个环节中。
除了将经旨指导自己的临床外,庞师还将《内经》中唯一一张方剂运用于临床,以验其 效。《素问·腹中论》中有一张专治妇女不育的“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即四份乌贼骨一份 芦茹(茜草)加雀卵为丸,治疗妇女血虚闭经不月(育)病。乌贼骨原为酸涩止血收敛之品,何 以治疗闭经?庞师认为乌贼骨药味咸微温,宗“咸以软坚”之理,有化瘀软坚通络之意,配 茜草活血通瘀,雀卵血肉有情滋补阴血,再佐以“桃红四物汤”等组成“通管汤”。治疗胞 脉阻塞不孕症,疗效颇佳。一年内治疗35例,19例妊娠,妊娠率54%。使经典理论得到进一 步的完善和发展。
2、循仲景学说,异病同治
庞师有二十三年的中医内科临床经验,在转向中医妇科后,仍能遵循《伤寒》《金匮》 的辨证规律,诊治妇科病,在中药救治“宫外孕”大出血的病例中,患者一是突然大量腹腔 内出血,引起四肢逆冷,脉沉细,面色苍白,休克等症,表现为气随血脱,有亡阳之虞,与《伤寒论》少阴篇中“四逆汤”专治“脉沉细,但欲寐,大汗出,四肢逆冷”之亡阳症候相 似,当异病同治,回阳救逆;二为下腹剧痛拒按,胚破血流,瘀阻下焦,血不循经,《金匮 ·妇人妊娠篇》中桂枝茯苓丸一条明确指出:“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前三月经水 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血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桂枝茯苓丸主之”. 症痼为害,需用活血化瘀之法,桂枝温散,丹皮凉通,桃仁化瘀,芍药和营,茯苓利导,去 瘀生新,血自循经,故使血止症消;三为气机失畅,腑行受阻,大便不通,有虚中夹实之兆 ,乃应用《伤寒论》少阴篇以“大承气汤”急下存阴之意,用生大黄,枳实等荡涤肠胃,使 气血流畅;四为瘀阻盆腔,极易感染,甚而有痈肿,引起发热,仿《金匮》肠痈有寒者,用 “薏苡附子败酱草”,发热者,用“大黄牡丹皮汤”排脓消散外,加以银翘等清热解毒之药 ,使热退肿消。庞师用以上四法四方治疗六例“宫外孕”大出血的危重病人,竞获成功。其 中一例两次“宫外孕”,已切除一根输卵管,此次保守治疗后,次年怀孕,喜得一子。
对于《金匮》中“己椒苈黄丸”一方,本是治疗“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之 症,庞师在治疗“卵巢癌腹水症”患者伴有便秘、腹胀、关节酸痛的,常用此方加黄芪,益 气行水,疏通经络。不仅如此,还将此方巧用于“更年期综合症”,也获良效。一妇人,年 过七七,月水已绝,腹胀满,心烦不得眠,烘热汗出,口干便秘,小溲不爽。庞师分析此主 症为腹胀二便不通,即用防己、椒目利小便;葶苈、大黄通大便,前后分消,二便通畅,腹胀亦消,顿觉身体轻松,再佐以仙灵脾、知母、黄柏等调整阴阳,不日诸症均减。
3.取叶氏精粹,融古通今
《温病学》对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邪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提出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依据, 庞师从父学医,深得许多诊治急性热病的方法和方剂。在产后发热等症中,庞师宗叶氏之法 ,用“温病”之方,治疗产后发热,温热蕴蒸,身热缠绵,胸闷纳呆,中焦浊气不化之症, 庞师喜用“三仁汤”利湿清热,芳香化浊;治疗产后中暑,身热大汗出,口渴引饮,脉大而 数,庞师认为邪入阳明气分,则用“竹叶石膏汤”“白虎汤”清热生津,每每验效。特别是 治疗一例产后剥脱性皮炎,此患者为高龄初产,生产过程中用过许多西药,产后突然高热不 退,始起臀部皮肤欣红白腐,灼热疼痛,继而浑身皮肤绛红而肿胀,面如酱色,西医用药不 效,请庞师会诊,认为且不论何药引起过敏,但观其症,一派邪入营分之象。心烦口干,恶 心呕吐为胃热熏蒸而反逆,庞师谓此病人斑疹隐隐,其色紫绛,为热窜营分,按卫气营血辨 证,营为血之前身,入营必累及血,故清营凉血并进,用“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化裁 ,其中黄连重用9g 煎汤徐服,一日二剂,次日竟热退身凉,一周后获痊愈而归。
二、重视肝肾,善用补法
1、妇人之疾,肝肾为本
庞师谓“肾有肾精和肾气两个方面,……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又成为月经的基本 物质,精又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肾气的盛衰,主宰着天癸的至和竭”,肾气盛, 则天癸至而促使任脉通,太冲脉通,则月事以时下,阴阳和能有子。
其次,在诊治妇科病人的过程中,庞师也非常重视肝的作用。叶天士在《临证指南》中 曾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而肝为血藏,责无旁代。
又纵观女性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庞师赞同刘河间:童幼属少阴,天癸行属厥阴,天癸 绝属太阴的观点青春期少女的月经病:崩漏,月经过少,月经过多,经期延长,闭经,痛经 等等,多由于先天肾气不足,肾精匮乏,而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血亦不足,加之气虚, 或血热,或宫寒所致,治疗上应补益肝肾,促进卵巢的发育,调节卵巢功能为主。育龄期女 性经历产、乳,又受社会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常常表现了阴血不足,肾虚肝旺的症象。如经 前乳胀,症瘕,恶阻、胎漏,或不孕症,带下、绝经前后诸症等等,治疗当补益肝肾,或疏 肝益肾,庞师除了补肾之外,常用白芍养血柔肝,制香附、郁金,炙乳香、没药,陈皮、青皮等 疏理肝气,协调肝肾之间的平衡,调整阴阳,以平为期。
2.阴血易损,虚证为多
女性的一生,经历经、孕、产、乳,每每损伤阴血。本体易虚;正如《景岳全书·妇人 规》所曰“虚者极多,实者极少”,有实者,也多为本虚标实,或虚实挟杂,故补虚成为重 要的治疗大法,如何“补而不滋腻”“补而不碍邪”,庞师认为:
其一,补养气血,常顾脾胃
脾胃位于中焦,主收纳及运化水谷精微,气血亏虚之人,常有脾运失健。尚若只知投以 补剂,不注意脾胃功能,必定补而无功。庞师在补养气血的同时,常加入白术、制半夏、茯 苓、砂仁等;特别是用龟版,鳖甲之流,更需注意和胃,对于虚不胜补者,如晚期妇科癌术 后化疗患者,元气大伤,纳食不香,舌苔腻者,庞师每每先调理脾胃,用“二陈”“四君” “六君”或“平胃”等辈,待脾醒胃和,纳香苔化,再徐徐进补,缓图其功。
其二,攻补兼施,进退有序
攻与补是一对矛盾,对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的妇科病,庞师主张攻补要分阶段,分轻重 进行,治症瘕伴月经过多,平时理气活血,软坚散结,以攻为主,投以石打穿,夏枯草,生 牡蛎,莪术等,月经期则养血和血止血,以补为主,投以黄芪、当归、花蕊石、牛角腮、仙 鹤草。相反,治疗痛经,则平时滋补肝肾,调养气血,以补为先;月经时理气活血,散寒止 痛,以攻为后。对于痰湿阻络之闭经,如多囊卵巢综合症等,多为实证,治以化痰软坚,活 血通经,然而经净后, 入苁蓉,菟丝子,仙灵脾以提高卵巢功能,促使卵泡发育,成熟。 此谓“通中有补”;晚期妇科癌化疗时,以中药补气养阴,扶正固本,化疗间隙期,佐以清 热解毒,软坚消瘤,此谓“补中有通”,根据疾病和治疗的规律,邪正的虚实,掌握攻补的 时间和主次,使补虚不滞邪,攻邪不伤正,是庞师擅用“补”法的又一个特点。
其三,温凉并用,通涩相兼
温通与凉涩本是相悖的治法,庞师常常将其组合在一张药方里,相互制约,以防药性太 过,使之温而不热,凉而不凝,治疗盆腔炎,或“内异症”痛经中,庞师常用红藤、败酱草、米仁、桃仁,活血清热消炎,以经行腹痛时加入桂心、吴萸、小茴香温阳理气。使血脉流通,通则不痛。治疗经闭,少腹作胀,口干便秘,尿少脉细,曾用理气活血通经无效者,予 以逐水通腑,活血调经,用己、椒、苈、黄,其中,大黄苦寒通下,仙灵脾,锁阳温阳补肾 ,再佐以活血之品,使气顺经调。室女崩漏,常见经来不断,舌红脉数;肾虚夹热之象,庞 师以仙灵脾、苁蓉、菟丝子温补肝肾,黄芩、丹皮、旱莲草清热止血,疗效颇佳。
三、衷中参西,辨证辨病相结合
庞师在大学里及工作后业务时间就系统学习过西医知识。行医后,仍虚心地向西医同道 学习,不耻下问,并关注和吸取现代医学的新知识,不断充实知识。她常说:借助现代医学 先进技术作诊断,以中医传统的辨证施治进行治疗,辨病辨症相结合,是中医发展的方向。 治疗月经病,自古以来,历代医家,不外乎从寒、热、虚、实,脏腑气血对月经的量、色、 质、期进行调理。然而从现代医学理论分析,女性月经是受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控制, 受着内分泌激素反馈的影响,出现的卵巢与子宫周期性变化。卵巢从卵泡发育、排卵、黄体 形成至萎缩;子宫内膜从修复期,增生期,分泌期到月经期,周而复始,一月一行。庞师结 合《内经》中“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的理论,认为“肾-天 癸-冲任-月经轴”学说,是与女性内分泌轴相对应的,是肾阴肾阳消长,气血藏泻的一个过 程。亦可分为四个期:月经后期,排卵期(真机期),经前期,经行期。治疗上经后补肝肾, 健脾和胃,排卵期养精血,通经络,促排卵;经前期,补脾肾调气血;经行期调月经。使中医 辨证施治更加科学化,更加符合女性生理规律。这个治疗思想也贯穿在她治疗不孕症、痛经 等病证中。
妇科癌在祖医学中属“症瘕”范畴,对于这类病症,中医历来有三种主张,主攻派认为 “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已”(《内经》),“症之为病,总是气与血胶结而成,需 破血行气,以推除之,……”(唐容川《血证论》),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以治 之;主补派则认为症积日久,正气耗伤,攻伐恐更伤其正,应扶正固本,“养正积自消”(张 元素);攻补兼施派综合以上二者主张,认为补攻有时,邪盛正不虚,以攻邪为主;邪盛而正 虚,以养正为主。
庞师早在五十年代就主张并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癌,她认为癌肿应尽可能地采用西 医手术治疗,辅以中药扶正善后。对晚期不能手术者可用辨证施治,扶正抗癌。随着“癌细 胞减灭术”,放疗、化疗和早期诊断新技术的不断开展,能接受手术和放、化疗的病人越来 越多,庞师就把中医治疗的着眼点放在恢复患者的体力,减轻放、化疗的副反应,巩固西医 治疗的疗效,抗癌肿的复发和转移方面来。在她的指导下,完成了其经验方“益气煎对小白 鼠化疗后周围血象的影响”,“益气养阴煎减轻卵巢癌术后化疗反应”,“中药益气养阴对 卵巢癌术后T细胞亚群,雌激素受体的影响”等诸多临床和实验室课题,证实了庞师的益气 养阴法确能提高卵巢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升高血白细胞,减轻化疗反应,使卵巢癌的治疗向 前迈进了一步。
另外,在治疗其它妇科病时,庞师也非常重视现代医学的诊断,注意“证”与“病”的 关系。在治疗痛经时,原发性痛经常责之胞宫发育欠佳,给予补肾养血,促进胞宫发育之药 ;继发性痛经则责之并发炎症,给予败酱草、红藤、米仁、桃仁清热消炎活血之品。治疗崩漏 ,除外流产,利用B超和诊断性刮宫,区别肌瘤和功血。肌瘤者,活血止血,佐以软坚散结; 功血者调理月经加调内分泌功能;若是放环后出血,惟恐感染,方中加用黄芩、鹿含草等清热消炎,若无效,劝其诊刮加取环,检查子宫内膜的病变。带下病分清寒热虚实外,有无阴痒,借助白带常规化验检查霉菌,滴虫,如有之,给予对症的抗菌素治疗。经前乳胀,除疏 肝理气外,检查如有小叶增生者,庞师喜用山慈菇、夏枯草、小金丹软坚散结。子宫肌瘤妇 检大于妊娠3月大小,或有变性之虞者,庞师坚决劝其手术治疗,以免贻误病情。庞师在治 疗中不拘门户,尊重科学事实,坚持“疗效第一”的观点,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使临床 疗效不断提高。
四、医患相得,重视心理治疗
《灵枢·邪客篇》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血脉,藏神。 此处所谓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而肝藏血,心行血,心血充盈,人的精 力充沛、思维敏捷。又肾主骨生髓,“诸髓者皆属于脑”,“脑为元神之府”,“人的记性 皆在脑中”,故人的情志活动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脏腑调和,气血充沛,精神乃治。反之 ,情志因素也会影响到脏腑气血的失调而致病。妇科病中,七情致病者甚多。因此,医生治 病,除了运用药物和体疗外,还应重视对患者精神心理的治疗。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疾病 的关系,至关重要。《素问·上古天真》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内无思想之患, 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保持这样良好的精神状态,自然可减少疾病。《灵枢·师传》 所述:对患者要“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只有“数问 其情,以从其意”(《素问·移精受气论》),才能清楚地了解病人心情,采用针对性的语言 疏导,多方设法解除病人心中的疑虑,顾忌,偏见和恐惧等思想,使其心神安定,激发其正 气抗病的能力,发挥病人自身具有对疾病的调抗作用,使所予之药物起到更好的作用。
庞师在诊疗中非常重视心理治疗,特点有二:其一,对病人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 救含灵之苦”,对病家“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 友,华夷愚智”,“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 心赴救”,此乃“苍生大医”。庞师待病人亲如家人,望闻问切体贴入微,除了通晓医道外 ,她还了解许多天文、地理,饮食,起居及风土人情方面的知识,一句乡音,一句“内行话 ”,常使病人一见如故,放松紧张和戒备心理,滔滔诉出其苦恼及病痛,庞师常常从中察出 “症结”所在,细心疏导,加以药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二,对病人深切的信任感。 出于信任,她耐心问诊后,每每深入浅出地向患者解释病情,治疗方法和疾病预后,亦因人 而异,对于不懂医理者,重在解释病情,传授预治方法;对于多虑、恐惧,对预后丧失信心 者,介绍成功病例,鼓起其战胜疾病的勇气;对于略通医道,心理承受力较好者,则直言其 病之深浅,权衡各种治疗之利弊,以期得到病家的配合,提高临床疗效。
不孕症的患者因盼子心切,承受着社会与家庭的各种压力,多有肝郁气结之症象,庞师 除了以药物疏肝解郁外,常告诫患者“欲速不达”,“顺其自然”之理,告之女性内分泌受 着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精神紧张,情绪压抑常常影响内分泌,甚至排卵,以至不孕,待患 者明白其理,再寻找类似成功病例以宽其心,缓解紧张情绪,常有患者,同样治疗,加用心 理治疗后,心结解开,气血流畅,受精成孕。
更年期综合症患者,肾气渐衰,阴阳失于平衡,内分泌水平处于不稳定状态,常常会出 现一些肾亏肝旺,阴虚阳亢之症: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夜寐多梦,甚则悲伤欲哭,除了以 药物滋水涵木平衡阴阳外,庞师谓此类病人心理治疗尤为重要。首先要解除患者恐惧、焦虑 心理。一患者年过五旬,经水将断未断,惊恐,烦闷,烘热汗出已半年,每每就诊长泣不止 ,恐自己患了不治之症,茶饭不思,悲伤欲死。庞师投以“甘麦大枣汤”合“二仙汤”燮理 阴阳,养心安神。再反复劝慰,告之更年期是一个从壮年向老年过渡之阶段,症状虽明显, 并非危症, 焦虑烦躁只会加重病情。惟有平和的心情和适度的药物调理才能过关。经过心 疗药疗双管齐下,使患者愁眉舒展,精神放松,症状明显减轻。
恶性肿瘤患者更是如此,身患绝症,如判死期,原本正气虚弱,手术更伤元气,化疗反 应剧烈,痛苦不堪,很少有豁达乐观者,庞师每每劝解患者要鼓起勇气,面对事实,“既来 之则安之”,争取最佳精神状态和药疗并进,并坚信随着医学的发展,攻克癌肿有日可待, 延长生命就有新的希望。有病急乱投医,屡不见效者;有感前途渺茫,悲观失望者,有体弱 病痛,不耐煎熬者,得此劝慰,疏导,安神定志,悉心配合治疗,诸症均减。一患者为Ⅲ期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术后化疗因反应剧烈而停止,在庞师处服中药,加心理治疗已三载,各 项体检指标均正常,面红肤润,一如常人。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强调“精、气、神”的协调和统一,心理治疗实验是中医治疗 的一个部分,谓治“神”之法,而常被临床医师忽略,庞师将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有机地结 合,使临床疗效得以提高。
证治经验
一、卵巢癌
庞师从79年起从事中西医治疗卵巢癌的研究,即对已行手术和化疗者;或单行手术,未 用化疗者;或手术后复发,转移,腹水症者,辨证施治,使之能减轻化疗反应,提高免疫功 能,升高白细胞,消减腹水,延长患者生命。
1.手术化疗去瘤,中药扶正固本
大多数患者经过手术后,正在进行化疗,庞师将其根据症状分为三型,气虚型、阴虚型 、气阴两虚型。
气虚型患者症见白细胞下降,面色苍白,气促心慌,懒于运动,四肢萎软,纳食不香, 泛恶呕吐,胸闷,口渴不欲饮,大便溏薄,时有面浮肢肿,自汗,脉细小,苔薄白或白腻,舌质胖或有齿印。
辨证为脾肾气虚,中焦运化失司,治拟益气和胃,温补脾肾,方宗“香砂六君”和“四 神丸”化裁: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当归、生地、熟地、白芍、枸杞子、龙眼肉 养血补血;补骨脂、鹿角霜温补脾肾;木香、陈皮芳香醒胃。据庞师的临床体会,黄芪、补骨 脂、鹿角霜、龙眼肉、枸杞子对升高白细胞有一定疗效。
阴虚型患者症见白细胞下降,头晕失眠,精神倦怠,心烦口渴欲冷饮,牙宣鼻衄,小便 色赤,大便不通,烘热盗汗,纳少,脉细小,苔薄或剥,舌红或绛。
辨证为阴亏血少,虚热内扰,治拟养阴生津,清热安神。方宗“天王补心丹”出入:生 地,沙参,天冬、麦冬,天花粉,玄参,枸杞子养阴生津;地骨皮,丹皮,旱莲草清热凉血;当 归,阿胶,白芍养血补血;党参则气血双补,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现代药理提示: 天冬,天花粉有抗癌作用;天冬,麦冬,沙参有促进免疫球蛋白形成,使抗体时间延长,扶 正抗癌,一举两得。
然而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气阴两虚的患者,重病,手术大伤元气,化疗,放疗灼伤阴液, 以上两型症状并见,治疗当益气养阴,方中党参,黄芪,白术,培补元气,天花粉,枸杞子 ,天冬麦冬,白芍养阴生津;鹿角霜,枸杞子补益肝肾,生地、丹皮清热凉血;佛手,木香理 气和胃。化疗间隙期或停用化疗后,再佐以软坚消瘤,加服自制成药“清热消瘤煎”,药用 八味:铁树叶,又名凤尾蕉,活血消肿,《海药本草》谓“消食止咳”,八月札,理气散结 ,治“痃癖气块”(《大明本草》),白花蛇舌草“消热散瘀,消肿解毒”(《泉州本草》), 夏枯草清肝泻火,“破症散结”(《本草正义》),蜂房消肿解毒,活血止痛,“皆取其以毒 攻毒”(《本草纲目》),半枝莲清热毒,利尿消肿。庞师谓:六味药大多入肝经,而卵巢部 位正处足厥阴肝经所循路线上,且现代药理证明六味药均有抗癌作用。再配以陈皮、白术理 气畅中,防苦寒攻伐太过,共奏其效。
2.补其不足,软坚消症
对于少数卵巢癌手术后,因化疗的各种副反应,如皮下紫癜,肝肾功能损害,使之不能 坚持化疗者,或剧烈呕吐,滴水难进,高热,难以忍受而不愿进行化疗者,庞师认为此类患 者本体虚弱,术后虚象更甚,不耐化疗,应审证求因,补其不足。
如皮下紫癜,是谓“血中有热”,化疗药灼热伤阴,加重热象,出现热迫血行,溢于皮 下之症,常伴有口渴唇燥,盗汗腰酸,舌质红,苔少或中剥,治疗以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为 主,药用:北沙参、天冬、麦冬,天花粉养阴清热,天花粉有抗癌作用。白芍、丹皮、女贞子 、旱莲草凉血止血,生地熟地滋阴,佐以半枝莲,蜂房抗癌毒。如头晕乏力加党参、黄芪, 明天麻平肝;夜寐不安加五味子、煅龙骨、牡蛎,胃纳不佳加谷芽麦芽,陈皮、砂仁。待阴伤 血热之象好转,即加重抗癌之力,如炙鳖甲滋阴软坚,亦攻亦补。再另服“清热消瘤煎”, 如化疗后肝肾功能损害者,是谓“肝肾本不足”,庞师常用:生地、熟地、山茱萸肉、补骨脂 、鹿角片、白芍、枸杞子、菟丝子,疏肝以柴胡、香附、八月札、陈皮、青皮,广郁金;和胃用木香、砂仁、鸡内金,健脾利湿则取黄芪、生米仁、茯苓皮、宣木瓜、防己,同样攻补并用,僵蚕、海藻软坚抗癌,长服“清热消瘤煎”。
如化疗后呕吐剧烈,滴水难进,高热者,是谓“气阴本不足”,化疗灼伤胃阴,升降失 司,胃气反逆,呕恶不止,内热薰蒸,高热不退,治疗为气阴双补,降逆止呕,在“益气养 阴煎”基础上加重养胃阴如沙参,石斛之流,再长服抗癌成药。
{2}二、不孕
《妇人良方·无子论》中曰“妇人无子或劳伤气血,或月经闭涩,或崩漏带下,若调摄 失宜,饮食不节,乘风袭冷,结於子脏,亦会无子也”,《巢氏病源》中有“结积而无子” 之说,治疗无外乎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庞师认为循此常法,难以奏效,必须中医辨证和现 代医学辨病相结合,治疗中抓住“通管、促排卵、健黄体”三大关键,辨证施治,才能提高 临床疗效。
1.通管
“通管”即“通输卵管”,临床上“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占40%左右,大多由于输卵管 及盆腔炎症,或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引起,古书虽无明确叙述,但某些记载极为类似,如《石 室秘录》中“任督之间,倘有疝瘕之症,则精不能施,因外有所障也”,庞师认为此“疝瘕 ”即无形之积聚和有形之症瘕阻于脉络,使精不能施,血不能摄,故婚而无子。
本病肝肾之症为多,因肝肾同源,精血互化,根本病机是“气滞血瘀”,症见患者平素 腰酸膝软,少腹酸胀或隐痛,经前乳胀,烦躁易怒;或经行两少腹刺痛,胀痛,以夜为甚, 下血有块,头晕耳鸣健忘,脉弦细或细涩,舌暗或有瘀点。治疗当“理气活血”,然庞师认 为症积既成,病在血分,且病程较长,女子以血为本,若投以峻剂,欲求速效,难免耗血伤 正,故治此病,不能强攻,应选较平和的理气活血软坚之品,常服久服,缓图其功。
内服以《内经》中“四乌贼骨一芦茹丸”中海螵蛸有软坚散瘀,茜草行血凉血,合“桃 仁四物汤”,其中“四物汤”养血活血,桃仁,红花专攻活血化瘀,加香附,路路通,石菖 蒲理气通络,皂角刺,米仁消积除障,红藤,败酱草清热消炎,合之取名为“通管汤”,肝 经瘀阻去“熟地”加柴胡,广郁金;肾虚夹瘀去“红藤”加菟丝子,仙灵脾;肝郁肾虚去“菖 蒲”加柴胡,菟丝子;虚寒去“红藤,败酱草”加桂心,炮姜,经后连服7-10贴,排卵后再 酌加补肾之品。
2.促排卵
卵巢功能失调排卵障碍是不孕症的又一重要原因,临床上又见闭经、多囊卵巢综合症, 月经稀发,功血,或无明显症状,但基础体温单相,经期诊刮为增生期子宫内膜等,庞师认 为其病机主要与肾虚有关,肾为生胎之元,肾气充盛是卵巢功能正常的基础,如素体虚弱, 先天不足,房劳过度,肾气损伤,或阳虚不能温煦胞宫,不能温化痰湿,均难以摄精成孕。 症见久婚不孕,又经后期,稀发,甚则闭经,头晕耳鸣,带下清稀,腰酸腿软,性欲淡漠; 或经来无度,淋漓难净;或形体肥胖,月经停闭,胸胁满闷,面浮足肿,神疲倦怠,脉沉细 或濡细,舌淡肿苔薄或苔白腻。
治疗当“补肾调冲”为主,庞师认为此类患者大多是肝肾不足,胞宫虚寒。补肾要温阳 暖宫,激发卵巢排卵功能,调冲要寓补于通之中,不能见闭经就活血化瘀,见月经淋漓就一 味止血,而应补肾促排卵使经血循经,按期而行,取方以“四物汤”养血和血,黄精、菟丝子、杜仲、苁蓉、仙灵脾,补肾促排卵;紫石英、石楠叶温阳暖宫,茺蔚子、泽兰叶、留行子、牛膝活血通经,或经后“乌鸡白凤丸”及“河车大造丸”连服10天,小腹冷痛加艾叶、小茴香、桂心;乳胀加制香附、柴胡、陈皮、青皮、郁金;月经淋漓去活血通经之品,加女贞子、旱莲草,痰湿重加苍术、制半夏、胆南星、生米仁。
3.健黄体
如果有排卵,基础体温双相,但黄体功能不足,排卵后曲线爬行上升或提前下降(黄体 期<10天),或由于子宫内膜分泌期状态不佳,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或生长,而造成不孕和早 期流产,庞师认为此系排卵期阴阳转化不及或不平衡,肝肾不足,精血亏少,即能摄精也难 于成孕。或由于阴血不足,不能化阳,虚火下迫,症见期中出血,量少淋漓,2~7天方净, 月经失期,量多或少,腰酸乏力,口干燥,心悸失眠,脉细数,舌红苔薄,或由于脾肾阳衰 ,不能统摄,则症见月经色淡,量多,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脉沉细,舌淡苔薄 。
治疗当“补脾肾调气血”,血充气和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庞师强调此方重在“调” 字,即补气兼理气,养血兼活血,然而用药要谨慎,以防受孕,不宜过用理气活血之品,而 选用“当归、川芎、泽兰叶、茺蔚子、香附”之流,活血而不动胎。取方“圣愈汤”为基础 ,加菟丝子、苁蓉、黄精、泽兰叶、茺蔚子,脾肾阳虚者,加仙灵脾、巴戟肉、紫石英,阴虚内热,虚火下迫者,加天冬、麦冬、苁蓉、地骨皮、生茜草、女贞子、旱莲草;肝气郁结者 ,去党参、黄芪,加柴胡、制香附、郁金;肝经郁热者,加丹皮、山栀。
{2}三、痛经
痛经发病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原因。病机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 ”,治疗按寒、热、虚、实论治。庞师谓:治疗痛经要分清标本,守常达变。
1.审证求因固其本
庞师认为,痛经并非是一种单纯的症状,而是一个周期性发作的病证,治“痛”必须审 证求因,标本兼顾。“痛”时治标,“不痛”时固本,贯序用药,才能根除病痛。诚如《素 问》所曰“治病必求于本,”“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对于“原发性痛经”,常见年 青女性,大多伴有子宫或宫颈发育不良,子宫位置异常,庞师认为此乃先天不足,肾气未充 ,肝血不旺,胞宫失于润养,临经易受寒邪侵扰,或胞宫发育欠佳,气血不循常道,脉络阻 滞,不通则痛。故“大补肝肾,调养气血,促进胞宫胞脉的发育”为固本之要。临床常用仙灵脾、巴戟肉温宫助阳,温而不燥;菟丝子、肉苁蓉、黄精补肾填精,补而不腻;生地、熟地、白芍滋阴养血,柔肝益肾;或以“乌鸡白凤丸”“河车大造丸”等血肉有情之品,经后连 服至下次月经前,胞宫虚寒者加桂心,吴萸以温通经脉;气血失畅加当归、川芎、制香附、小青皮以条达气机。对于“继发性痛经”,常见育龄女性,大多由于器质性疾病所引起,如 “内异症”,“盆腔炎”等等,庞师认为,此类病证较复杂,可由房事不慎,人工流产或情 志不畅造成气滞血瘀,湿热下注,热瘀互结,日久症聚下焦,冲任瘀阻。治本关键在“理气 活血,清热化瘀,软坚散结,疏通冲任”,使症化气顺血畅,痛经自愈。临床常用炙鳖甲滋 阴潜阳,破症消症;石打穿、夏枯草、生牡蛎软坚散结,炙乳香、炙没药,米仁,桃仁化瘀止痛;丹皮、丹参、败酱草、红藤清热化瘀消炎;尤其是血竭一味,庞师谓其能活血止血,行气止痛,主治症瘕引起血崩腹痛,作用颇佳;如肝气郁结可加柴胡,郁金疏肝通络止痛。
2.寓补于通治其标
痛经辨证,痛甚拒按属实,喜温喜按属虚。经血夹块,下血痛减属血瘀。腹胀乳痛属气 滞。庞师认为,临床症状虽分虚实但实症所见无几,大多为虚实夹杂,寒热并见或本虚标实 。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经行腹痛》中“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 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如年青女性,本身禀腻不足,经前贪冷感寒,寒湿 客于胞脉,气血凝滞,不通则痛,多见经前腹痛,得热或下血痛减,治疗应以“通”为大法 ,但如强攻猛进,则欲速不达。庞师强调,必须“寓补于通”中,在滋补肝肾的基础上,合 用“温经汤”加减,当归、川芎补血活血,行气调经;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吴茱萸、小茴香 温经散寒;丹皮、牛膝活血散瘀;桂枝改桂心,庞师认为,桂枝走四肢,肉桂温脾肾,桂心能 入下焦盆腔,为温经止痛的一味良药。下血不畅者,加泽兰叶、茺蔚子活血去瘀不伤正;乳 房胀痛者加制香附、延胡索,疏肝理气兼调经;膜样痛经,加花蕊石促进子宫内膜脱落。又 如内有症瘕宿疾之患,久病成症、症痼为害,使气血愈加不通,恶性循环,多见月经量多如 冲,夹血块,腹痛随经量增多而加剧,血去气脱,久则气血必不足,庞师认为,治疗此症应 遵循《内经》“大积大聚,衰其半而止,盖恐过于攻伐,伤其气血也”之意,攻补兼施,特 别是经期要注意扶正。用“四物汤”加炙鳖甲、炙乳香,炙没药、生茜草、艾叶、延胡索、 徐长卿共奏补血滋阴、软坚消症、行气活血止痛之效,重用徐长卿30g,具有镇静作用。 情志不畅加柴胡、郁金;下血块多,加桃仁、红花、牛膝、失笑散;便秘加瓜蒌仁、制大黄, 后者泻热通腑,且有清热消炎之功。
3.守常达变求其功
明·张介宾曰“用药处方,最宜通变,不当执滞也”。对于痛经的疑难病例或久治不愈 者,庞师常常会打破常规,灵活变通地治疗,如对“内异症伴盆腔炎”的顽固痛经,因腹中 有块,兼有炎症多用清热活血消炎之品,屡治不效,临床见经行小腹疼痛抽紧,出冷汗,月 经量多,下血有块,舌黯红,脉弦紧或细数,庞师认为,此症除瘀之外,另有寒邪作崇,或 一味清热化瘀消炎,过用寒凉,使阳气受抑,导致气血愈加凝滞。此时应舍脉从证,活血化 瘀佐以温通阳气,驱散阴霾,用吴茱萸炮姜桂心温阳散寒;艾叶、小茴香暖宫止痛,反获良 效。又如腹痛喜温,口干舌红之下寒上热之症。庞师善于寒温并用,吴茱萸、桂心,艾叶温 下焦虚寒、丹皮、赤芍、生地清血分之热,寒热相济,相反相成,临床收效亦颇佳。
四、崩漏
《医学入门》曰“凡非时血行,淋漓不已,谓之漏下,忽然暴下,如山崩然,谓之崩中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症之一,可见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放环后出血”、“盆腔 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中。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 原则,历来治法多种,最有代表性的为“治崩三法”。即“塞流、澄源、复旧”,庞师治崩 漏不离大法,却有其独到之处。
1.天癸初至,补肾清热
“童幼属少阴”。对室女崩漏,多症见月经初潮过早或偏迟。经来如冲,量多无块,血 色鲜红。或淋漓难净,时多时少,久之面色不华,头晕乏力,脉细数,舌红苔薄黄。庞师分 析此属“卵巢发育欠佳,功能尚不健全”,中医谓“先天肾气不足,肾精匮乏,封藏失司, 冲任不固”,并常兼有气火偏盛,血分有热之象,治疗重在肾,补肾清热,凉血止血。药用 :党参、生地、熟地、山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黄芩、丹皮、荆芥穗、紫石英、花蕊石、仙鹤草,其中生地、熟地、山茱萸肉补肾固本,女贞子、旱莲草、丹皮、甘寒,同入肝肾二经,凉血止血,前二者滋补肝肾,后者兼以化瘀,黄芩、荆芥消炎止血,紫石英、花蕊石温肾止血不留瘀。仙鹤草亦称脱力草。与党参同用补气止血,方中大多数药都“身兼两 职”,即补肝肾又止血,体现了“塞流、澄源”并举的思想。如血止,则要补肝肾,促排卵 ,调周期。上方中去黄芩、丹皮、花蕊石、仙鹤草,加入黄精、苁蓉、菟丝子、地骨皮,便秘者,加首乌、桑棋子;便溏者,加补骨脂、鹿角片;舌质红好转,可加仙灵脾、巴戟肉温补肝肾,提高卵巢功能。久血气虚症象明显,加黄芪、当归大补气血。如见低热不退,舌红苔薄黄腻,凉血不退热者,应以“甘温除大热”,用肉桂,黄芪引火归原。久血不止,庞师还 常加用阿胶滋阴止血,一药收功。
2.天癸既行,清肝祛邪
育龄期女性之崩漏,多见放环后出血、盆腔炎、子宫肌瘤、内异症等引起。宫内置环, 异物干扰,血海不宁,症见经行无期,淋漓难净,短则十几天,长则一月不停,心烦口苦, 头痛腰酸,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或细数,症属肝经有热。外邪入侵,冲任失调,治拟清 肝泄热止血。药用:柴胡、当归、白芍、丹皮、黄芩、制香附、女贞子、旱莲草、花蕊石、 荆芥穗、贯众炭,其中柴胡、香附、白芍,疏肝柔肝,贯众炭荆芥穗寒温同用,贯众亦有清 热解毒之功。如血色紫暗,有臭,邪已化热,内膜发炎加败酱草、米仁、桃仁、生茜草清热 消炎。如症见经多如冲,头晕乏力,动辄汗出,腰酸膝软,则因气随血脱,气血两亏,应益 气固摄。药用:八珍汤补气养血。紫石英,牛角腮,艾叶炭温涩止血,花蕊石止血去瘀,促进子宫内膜的脱落,如仍出血难止,则劝其诊刮取环,以免贻误病情。
房帏不慎,或正虚邪盛,邪热入侵下焦,冲任失调,症见经来无度,淋漓难净,色暗夹 有臭味,少腹疼痛,腰酸如折,低热缠绵,治拟清热消炎,活血止血。药用:柴胡、制香附 、延胡索、小茴香、当归、赤芍、白芍、丹皮、败酱草、红藤、黄芩、黄柏、生米仁、川续断等,其中败酱草,红藤活血散瘀;黄芩,黄柏,清热消炎,当归,芍药,丹皮,养血凉血化 瘀止血,柴胡、制香附、延胡索疏肝止痛,生米仁清补利湿,小茴香性温反佐,理气止痛。 庞师谓此证重在清热消炎。
3.天癸既绝,健脾止血
妇女更年期,肾气渐衰,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又肾为先天,脾为后天,乃气血生化之 源,脾胃虚弱,后天不能奉养先天,统摄无权,亦见崩中漏下,头晕腰酸,烦躁易怒,口干 便秘,夜寐不安,纳谷不香,治拟调整阴阳,滋阴止血。药用:知母、黄柏、生地、熟地、 丹皮、柴胡、广郁金、枣仁、麦冬、黄芩,二至丸,仙鹤草、紫石英、花蕊石、贯众炭、陈 皮。如暴崩气血两亏,气随血脱,症见头晕心慌,畏寒肢冷,面白则用《伤寒论》中“参附 四逆汤”干姜改炮姜,益气摄血;如夹瘀,可加益母草、川芎去瘀生新。血止后,调理脾胃 ,庞师谓年衰肾亏属自然规律,不必强补。健脾益气生血,强壮后天生化之源,可补气以摄 血。
用药特色
一、附子
《本草正义》云:“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 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 不可治。”附子味辛甘,性大热,入心肾脾经,是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的一味要药。治疗亡 阳欲脱,四肢厥冷,呕吐下利,腰酸膝软,脚气水肿,阳痿宫冷等症。因有毒,临床上很少 生用。庞教授平时少用药性峻烈之品,可在关键时刻,选用附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附子配炮姜,温阳止血。对月经过多,暴崩不止,用大补气血难以止血者,或始起尚有 效,日久则无功者,常见面色苍白,头晕心悸,脉沉细或虚大如芤,庞师认为此症为暴崩后 气随血脱,气虚极,必损及阳,益气摄血不见效是“力所不及”,应用附子温振回阳,辅助 参、芪,增加补气之效力,配以炮姜,温涩止血。附子走而不守,炮姜守而不走,动静结合 ,使止血效力大增。
附子配炙鳖甲阴阳双补,晚期妇癌腹水症,重病后期,阴阳俱虚,水湿停留,常症见腹 大如鼓,下肢浮肿,小便不利,形体赢瘦,口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或细数,庞师在此症抗癌 利水的方剂中加入熟附块、炙鳖甲。舌红少苔口干之症,附子性温燥热,本为禁用之药,可 庞师认为此为阳气衰微,鼓动无力,不能通调水道,水湿停留,固然有伤阴之症,然津不上 承,亦会加重口干舌燥,故附子一味破阴回阳,宣通阳气,利水消肿,是谓“益火之源,以 消阴霾”。配以炙鳖甲、咸平软坚,滋阴清热,又能制约附子之燥性,刚柔相济,作用颇佳 。
二、紫石英
《本草纲目》曰:此药“……其性暖而补,故心神不安,肝血不足,及女子血海虚寒不孕者宜之。”《本经》亦有此药主治“女子风寒在子宫”之说。紫石英味甘性温,入心、肝 二经,又镇心定惊,温肺益肾,暖宫止血。治疗虚寒性不孕,庞教授常配伍仙灵脾、苁蓉、 黄精、菟丝子补肾暖宫促排卵;如腰酸背冷,配杜仲、川续断、鹿角霜;治疗月经过多、崩漏 ,则常与花蕊石同用,二者同入肝经,前者甘温暖宫,后者化瘀止血,使止血不留瘀,化瘀 不伤正,相得益彰。
三、八月札
八月札味苦性平,入肝经,疏肝理气散结。《大明本草》曰:主治“痃瘕气块”,临床 用于胸胁疼痛,肝胃气痛、瘰疬等症,亦是庞教授常用的一味药。药理作用提示:有较广谱 的抑菌作用。庞师以八月札与半枝莲相伍,前者疏肝理气抗癌,后者解毒软坚、抗癌利水 ,特别是晚期卵巢癌腹水症,使用更明显。在肝癌的治疗中,配以芍药柔肝养血;配以蜂房 、僵蚕祛风攻毒,软坚散肿止痛。除此外,在治疗经前乳胀,月经失调、不孕症、经断前后 诸症中,常配伍郁金、香附、柴胡、小青皮、合欢皮疏肝解郁,理气散结。
科研成果
“通管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通管汤”是庞师从“桃红四物汤”、“四乌贼骨---芦茹丸”等诸药化裁而成 。主治妇女由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造成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20世纪 80年代 ,庞师指导硕士研究生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该方进行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在临床研究过程中,1982-1984两年间,收集40例患者,均由“子宫输卵管碘油造 影”证实为输卵管阻塞(或部分阻塞),年龄28-40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12年。卵泡期服药 ,辅以ZGL-I型直流感应电疗机穴位治疗,排卵期及黄体期加服补肾促排卵,调经之药,3个月一疗程,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2.5%,妊娠率达50%。
在动物实验中,对29只成年雌兔行“输卵管炎变阻塞”造模,再用“通管汤”连续灌胃 10日后处死,制成输卵管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说明“通管汤”具有抗输卵管炎变作用,其通 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及减少炎细胞浸润这样两条途径来实现。另外,它还能对上皮细胞变 性,维持皱壁存在,从而改善内膜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对比说明,“通管汤”还能 降低血液的粘液性和血细胞的聚集性,增加血液流动,使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局部血流量增 加,促进炎症吸收,促使机化块溶解。
“益气养阴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益气养阴煎”是庞师几十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癌的一张经验方,由“党参、 黄芪、白术、白芍、天冬、麦冬、天花粉、鹿角霜”等中药组成,主治卵巢癌术后化疗、或 不 能进行化疗的,或晚期卵巢癌未手术的气阴二虚患者,亦可用于其他妇科癌,在临床研究中 , 86年庞师等对25例妇癌患者用该方治疗,观察其体液免疫变化,证实中药有调整免疫的作 用(P<0.05);同年又对19例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用“益气养阴煎”治疗半年,除了能改善 症状,对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平均值较单纯化疗组有较明显的提高。
在动物实验中,对化疗后的雌性小白鼠,给予“益气煎”(即“益气养阴煎”减去天冬 麦冬、天花粉)灌胃,与单纯化疗组进行对照,结果发现“益气煎”虽不能保护小鼠周围血 象中白细胞免于化疗药物的杀伤作用,但能促使单次化疗后周围血象中白细胞的代偿恢复。
1988年-1996年,庞师指导博士研究生,对59例卵巢癌气阴两虚患者分单纯化疗组和 益气养阴煎合并化疗组进行对照,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结果发现后组OKT4及OKT4/OKT8 比值较前组明显提高(P<0.01),说明该方有助于提高卵巢癌患者的机体免疫状况。
医案
案一、丁某,52岁,退休
1993年2月因左卵巢浆液性乳头状束腺癌(低分化)手术,术后第二次化疗时出现皮下紫癜被迫停药,转服中药。4月22日初诊,症见头晕痿软,口渴唇燥,尿频尿涩,夜不能寐,右胁肋痛,心嘈盗汗,腰酸,皮肤呈块状紫癜,舌红苔少中剥,脉细小。庞师辨证为:手术化疗,气阴两伤,阴虚血热妄行,肝肾不足,余毒未清,治拟补益肝肾,养阴凉血,清热解毒。
药用:生地12克、熟地12克、补骨脂9克、枸杞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12克、北沙参12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天花粉15天,白芍9克,丹皮9克,半枝莲30克,蜂房10克,碧玉散(包)9克,随证加减,服药一月后,紫癜消退,诸症均减又诉头晕,动辄汗出,易感冒咳嗽,腰背酸楚,证属脾肾气虚,表卫不固,又因停用化疗,恐邪毒未尽,残瘤复发,治拟健脾益肾,扶正攻邪。
药用:党参12克、黄芪15克、白术9克、白芍9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枸杞9克、杜仲9克、补骨脂12克、半枝莲30克、蜂房12克、炙鳖甲10克、海藻12克、夏枯草15克,另予“清热消瘤煎”长服,20毫升,一日3次。
服中药至今已三年余,患者症情稳定,头晕乏力。汗出明显好转,腰酸减轻,纳香寐安,面红肤润,体重增加,舌苔剥转为苔薄,妇检及各项化验指标均正常。
按:此患者治疗分两步进行:第一阶段在手术和两此化疗严重损伤气阴的情况下,用补益肝肾,养阴清热的方法治疗,药用:生地、熟地、补骨脂、二至丸、天冬、麦冬、天花粉、北沙参、丹皮、白芍等,待阴液恢复,血热渐清后,又着重健脾补肾,益气固表,药用:“四君”、天冬、麦冬、生地、熟地、杜仲调补元气,恢之气血流畅,阴平阳秘,在扶正基础上,以炙鳖甲、海藻及“清热消瘤煎”长服既能抗瘤,又无化疗副作用,提高了免疫力,预防了癌肿的复发和转移。
案二、乐某,69岁,退休
1994年8月15日初诊,因“卵巢转移性低分化腺癌,腹水症”,于7月28日行“癌细胞减灭术”,术后化疗一次,半月后,腹水又生,脘腹作胀,疼痛,下肢浮肿,精神萎软,纳食不香,尿少,舌质红苔薄。庞师辨证:正气损伤,症聚下焦,气滞水留,治拟扶正软坚利水,理气散痛。
药用:葶苈子10克,炙鳖甲10克,大腹皮15克,葫芦瓢10克,干蟾皮9克,生米仁12克、,八月札30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蜂房10克,僵蚕10克,制香附15克,丹参9克,丹皮9克,生黄芪15克,徐长卿30克,随证加减,药用二十一贴后,腹胀消,腹水减,腹围自98cm减至86cm,纳食渐香,下肢肿退,仍有食后胸腹不舒,口干脉细,苔薄质红较减,证属同前,击鼓再进,宗原方加砂仁(后)6克。一月后,患者进行第二次化疗,腹水虽退但未净,呕恶,不思饮食,腹胀难忍,大便6日未解,脉弦细数,苔根薄黄,证属癜聚下焦,气滞湿阻,腑气不通,治拟软坚化瘀,利湿通腑。
药用:防己10克,葶苈子10克,椒目6克,制大黄9克,炙鳖甲12克,炙乳香6克,没药6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大腹皮15克,生米仁12克,枳实9克,黄芪15克,木香6克,制半夏9克,砂仁(后)6克,待腑气通,呕恶减,再拟益气养阴,理气和营相配合,共完成四疗程化疗,以后失访。
按语:癌肿未根除,化疗不及时,使邪毒壅盛,癌瘤复发,腹水又生,攻邪行水为当务之急,一方中以八月札,半枝莲,葶苈子,干鳝皮,白花蛇舌草,蜂房等,以攻为主,清热解毒。理气行水,再佐以黄芪,炙鳖甲益气养阴,攻补兼施,腹水消退。再用化疗,气机逆乱,呕恶便秘,以“己椒苈黄丸”利湿通腑,佐以生米仁、木香、制半夏、砂仁健脾和胃,辅助化疗正常进行四个疗程。
案三、王×,25岁,护士
初诊:1993年12月3日。 两年前人流后痛经,至今未孕,月经紊乱,短则30天,长则60天一行,经前乳胀,经行腹痛,量中等,夹血块,基础体温单相,脉细苔薄,庞师辨证为:肾亏肝郁,血行不畅,冲任失调,治拟益肾疏肝,活血调经。
药用:柴胡6克、当归9克、白芍15克、郁金9克、制香附12克、生茜草10克、炙鳖甲12克、生米仁12克、瓜蒌仁12克、杜仲10克、菟丝子12克、紫石英12克、花蕊石9克、败酱草15克、路路通12克,服药两周,乳胀减轻,痛经依然。子宫输卵管造影示:双侧输卵管不通。证属肝肾不足,胞脉不通,不能摄精成孕,治拟补益肝肾,通络调经。
药用:黄芪9克、当归10克、赤芍9克、白芍9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山茱萸肉9克、菟丝子9克、制香附9克、海螵蛸9克、生茜草9克、败酱草30克。随证加减,用药二月,月经如期而至,基础体温呈双相,再以米仁12克、桃仁12克、菖蒲9克、路路通12克,加重活血通络之力,辅以“毫米波”治疗及输卵管通液两次,回流渐少,9月6日因停经45天,基础体温上升20天,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惊喜而归。
按语:患者肝郁气滞,血行不畅,阻于胞脉,使输卵管不通,又肾虚血亏,胞脉失养,不能正常排卵,经行无期,庞师在此案中消补并用,以柴胡、当归、制香附、川楝子、海螵蛸、生茜草、败酱草、米仁、桃仁、菖蒲、路路通活血化瘀通经络:以生地、熟地、山茱萸肉、菟丝子、杜仲、炙鳖甲补肝益肾促排卵,加减调理,使胞脉通,经候如期,受精成孕。
案四、姚×,17岁,未婚,学生
初诊:1994年8月22日,月经15岁初潮,每每经行腹痛。临经第一天疼痛剧烈,肢冷汗出,四肢厥冷,甚则呕吐,卧床不起,痛时喜温喜按。血下痛稍减,末次月经8月16日×6天,脉细,舌淡苔薄,庞师辨证室女肝肾不足,胞宫虚寒,治拟温宫活血,调补肝肾。
药用:黄芪15我,当归12克,白芍,炙甘草6克,桂心6克,制香附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苁蓉12克、黄精10克,仙灵脾9克,小茴香6克,吴茱萸6克,菟丝子12克,陈皮6克,经后随证加减,行经前加徐长卿30克,艾叶9克,川芎6克,泽兰叶15克,延胡索15克,下月行经,疼痛大减,无呕吐,肢冷,经量较前增多,色暗转红。
治疗四个月,患者痛经缓解,经量增多,按期而行,时逢考试停药,2月后痛经又起,但较前减轻,仍守前法化裁,继服两月,症状消除,嘱以“乌鸡白凤丸”每日两粒,经后连服十日,促进胞宫胞脉发育,以巩固疗效。
按语:室女痛经,多见本体肝肾不足,加之胞宫虚寒,血行不畅,故经后以补肝肾,温胞宫治其本,经行前去苁蓉、黄精、菟丝子,加入活血止痛之品,重用徐长卿30克,延胡索,理气止痛,艾叶温经散寒,川芎,泽兰叶活血调经,体现了庞师“不痛”时固本,“痛”时治标的治疗思想。
案五、陶×,19岁,学生
初诊:1978年10月14日。十四岁月经初潮,经期提前,行则量多如冲,且淋漓不净,屡用中西药治疗达三年,无显效。此次经行半月,量多如小便状,面色萎黄,口干唇燥,头昏神疲,脉细数舌质苔薄黄,唇红。庞师辨证室女肾阴不足,虚火下迫,血海不固,当分经行、经后阶段治疗。
经行时: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生地9克,熟地9克,黄芪9克,黑荆芥9克,丹皮9克,党参9克,白芍9克,阿胶9克,地骨皮9克,旱莲草15克,仙鹤草15克,炒山栀9克。
经初净:养阴清热,益气补血。
党参9克,生地9克,熟地9克,地骨皮9克,白芍9克,麦冬9克,阿胶9克,当归9克,黄芪12克,女贞子9克。
排卵期:大补肝肾,以促排卵。
枸杞9克,杜仲9克,苁蓉9克,首乌9克,熟地9克,菟丝子9克,麦冬9克,白芍9克,当归9克,紫石英10克,阿胶9克。
以上三法,随证加减,调理三个月后,经期正常。
按语:室女年方十四,天癸初至,肾气充而不盈,下血如冲,气阴两伤,阴虚内热,迫血愈加妄行,故经期应以“两地汤”加减养阴清热,凉血止血,配以黄芪,党参补益元气,经初净,立即益气补血为主,排卵前大补肝肾,促进卵巢功能以排卵,调整周期,使经行有期,气血足,虚热除,使经血循络。
案六、宗×,49岁,已婚,教师
初诊:1979年2月13日,一年来经事紊乱,此次经行已27天未净,初则崩冲,色淡红,继则淋漓不断,近日量又增多,头晕欲呕,形寒肢麻,口淡面苍,曾诊刮诊断为:“功血”,脉右虚大无力左沉细,苔白质暗淡,肾气渐衰,脾不统血,冲任失固。
经行时,用固本止崩,温补脾肾。
熟附子(先煎)6克,党参9克,白术9克,白芍9克,炮姜5克,炮甘草5克,阿胶(烊冲) 9克,紫石英10克,花蕊石9克,煅龙骨15克,牡蛎15克,菟丝子9克
上药服五贴经净,心慌艰寐,饮食不香。
经后期:补益心脾。
党参9克,黄芪12克,白芍9克,白术9克,当归9克,熟附子(先煎)6克,木香6克,制半夏9克,茯苓9克,枸杞9克,远志6克,菟丝子9克,五味子5克,煅龙骨15克,牡蛎15克。
调理三个月后,第二次经行正常。
按语:年已七七,肾气渐衰,月事已乱。脾虚统摄失司,经行无度,又暴崩气随血脱。气虚报,损及阳,故治疗时单用参、芪,无回天之力,以熟附块温振阳气,助党参以补气,再配以收涩止血之品,才见疗效,经后再补益心脾,使气血充盈,第二次经行正常。
案七、钱××,54岁,已婚,会计
初诊:1994年19月17日,年过半百,经事未绝。91年起经行时而量多如崩,时而淋漓难净,曾先后三次刮宫,诊断为“更年期功血”用中西药及住院治疗,多方求医,疗效甚微。刻下经行已一月,淋漓难净,乳房胀痛,头晕腰酸,心悸怔忡,夜寐多楚,脉虚大而数,重按则微,苔薄中裂质红,庞师辨证气血两亏,肝肾不足,冲任失固,治拟益气养阴,滋肾清热,调理冲任。
药用:党参12克,黄芪15克,白芍15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15克,生地9克,熟地9克,丹皮9克,知母9克,黄柏9克,紫石英12克,花蕊石9克,贯众炭9克,黄芩9克,荆芥穗9克,仙鹤草15克。
药用五贴血止乳胀消,仍有头晕泛恶,夜寐多梦证属气阴两伤,治拟益气养阴,清热固经。
党参15克,白芍9克,白术9克,生地9克,熟地9克,麦冬12克,龟板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15克,制香附9克,广郁金9克,紫石英12克,仙鹤草15克,焦六曲9克。
以上方随证加减,调理一月多后月经来潮量中。4天净,诸证均减。
按语:患者就诊时主诉甚多,情绪激动,乳胀,肝旺之症较明显,然而庞师按其脉虚大而数,重按则微,观其舌,苔薄中裂质红,认为其病久气血两亏,脾肾不足,冲任不固,治拟益气健脾,滋水涵水,用党参、黄芪合“知柏地黄丸”加减,血止乳胀消,再益气养阴,调理冲任,庞师谓此类患者不必调周期,顺其自然,治疗关键为固本止血。
案八、石××,女,39岁,职员
初诊:1994年5月4日。患者1993年12月因卵巢肿瘤破裂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术”,术后病理:“卵巢交界性囊腺瘤”,3月5日停化疗,刻下精神萎靡,乏力,喉痒咳嗽,盗汗,潮热,纳可便调,脉沉细,舌淡红边有齿痕苔少。
证属:术后气阴两伤, 肺失濡养。
治拟:益气养阴,润肺止咳。
黄芪12克,党参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山茱萸肉9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北沙参12克,半枝莲30克,鹿角胶9克,菟丝子12克,仙灵脾9克,炙甘草9克,大枣5枚 14贴
复诊:5月8日,服药后喉痒止,咳嗽瘥,仍有轰热自汗,遇风易鼻塞流涕,夜寐欠安,脉细,舌淡胖苔薄。
证属:气阴两伤,阴阳失调
治拟:益气养阴,调整阴阳
党参12克,黄芪15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山茱萸肉9克,知母9克,黄柏9克,八月札30克,半枝莲30克,煅龙骨15克,牡蛎15克,枣仁12克,生米仁12克,枸杞9克,补骨脂12克,防风9克,白术9克。 14贴
以上方加减,患者诸症均减,精神好转。
复诊:8月4日,患者感下腹隐痛不适半月,大便不实,3-4次/日,B超示:右盆腔肿块5cm2大小,脉细,苔薄质淡。
证属:气虚症瘕结聚
治拟:扶正消散
炙鳖甲9克,党参12克,黄芪15克,炒白术9克,生米仁12克,败酱草15克,八月札30克,半枝莲30克,煅龙骨15克,牡蛎15克,象贝母9克,生牡蛎15克。 14贴
按:以上方出入,一月后复查B超:盆腔肿块缩小4×2.6×2.5cm3,腹痛消,患者术后加化疗,耗伤气阴,肺阴亏损,出现喉痒咳嗽,不必止咳,润肺即可止咳;气虚症瘕结聚,需攻补兼施,以党参、黄芪、白术扶正,半枝莲、贝母、生牡蛎软坚,炙必甲亦补亦攻,可获良效。
案九、陈××,女,29岁,职员
初诊:1994年6月8日,月经紊乱十一年,患者18岁月经初潮,每每延后,甚则半年一行,婚后时而一月两行,时而两月一行。末次月经:5月初,淋漓不净一月余,BBT单相,脉细,舌尖红苔薄腻。
证属:肝肾不足,热扰冲任
治拟:补益肝肾,清热固冲
党参2克,生地9克,熟地9克,黄芩9克,荆芥穗9克,贯众炭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15克,制香附12克,紫石英12克,仙鹤草15克,白芍15克 7贴
复诊:6月14日,药后经净,腰酸绵绵,带下少,纳食欠香,大便二日一行,质硬,脉细苔薄,血内分泌:FSH21.3;E2 54.6
证属:肝肾不足,冲任失调
治拟:补益肝肾,调理冲任
黄芪15克,当归9克,白芍15克,川芎9克,生地9克,熟地9克,苁蓉12克,黄精10克,菟丝子12克,制香附12克,牛膝15克,枸杞12克,砂仁(后打)6克。 7贴
用上方随证加减,腰酸减轻
复诊:7月9日,末次月经:6月上旬自测BBT上升5天,最高达36.8℃,有透明白带分泌,纳渐香,大便日行一次,脉细苔薄。
证属:肝肾不足,冲任失调
治拟:补肝肾,调冲任
黄芪15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生地9克,熟地9克,香附12克,苁蓉12克,黄精9克,仙灵脾9克,牛膝15克,泽兰叶15克。 14贴
复诊:8月12日。末次月经:8月3日。7天净,量中等,无腹痛,腰酸不甚,脉细,舌淡红苔薄。
证属同前,再拟补肝益肾,养血调经。
上方去泽兰叶15克,加炙山甲9克,路路通12克,继服。
按:久血必有热,首诊滋阴清热,凉血止血,血止后补益肝肾,以黄精、苁蓉、菟丝子、枸杞促进卵巢功能,使BBT上升而行经,经后加炙山甲9克、在补肝肾基础上加软坚穿透之品以促进排卵,这是庞师“补中有通”的用药方法。
案十、徐××,女,42岁,干部
初诊:1994年5月9日,经行腹痛三年余,91年B超示:子宫肌腺瘤,每每临经腹痛,下血痛不减,经量多夹血块,乳胀,末次月经:5月2日,经行第七天,量极少,脉弦细,舌暗苔薄。
证属:气滞血瘕,症聚下焦,不通则痛。
治拟:理气活血消散止痛
炙鳖甲10克,炙乳香6克,没药6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制香附12克,夏枯草15克,生牡蛎15克,石打穿15克,失笑散(包)10克,党参12克,白术9克。 14贴
复诊:5月23日,药后无腹痛,惟腰骶酸楚,近日轻度乳胀,脉细弦,苔薄舌暗边有瘀点。
证属:肝郁肾亏,气血失畅
治拟:疏肝益肾,理血调冲
柴胡6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郁金12克,制香附12克,生牡蛎15克,生茜草12克,花蕊石12克,失笑散(包)12克,艾叶9克,党参12克,川续断12克。
复诊:6月7日,末次月经:5月29日,历时7天,经量减少,夹血块,腰痛较前明显减轻,腰酸,脉细舌暗苔薄。
证属同前,治守初诊方出入。
按:以上方随证加减,经后以活血软坚消症为主;经行时以理气活血调经止痛,分阶段用药,庞师认为气滞血瘕,日久成症,症聚下焦,阻碍气血,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故调畅气血为本症治疗的关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方能获放。
案十一、吴××,女,34岁,会计
初诊:1994年9月30日。患者92年4月人工流产后至今未孕,曾经B超、CT,腹腔镜检查:双侧输卵管不通,盆腔粘连,经期尚准,量中等,无痛经。经前乳胀,经引少腹隐痛,BBT双相,脉细苔薄舌质红。末次月经:9月24日。
证属:肝郁血滞,气血失调,胞脉不通
治拟:疏肝理气通管
柴胡9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川芎9克,制香附12,生茜草12克,海螵蛸12克,菖蒲9克,生米仁12克,败酱草15克,路路通12克,陈皮6克,青皮6克。 14贴
复诊:10月14日,服药后乳胀,腹痛均除,略有腰酸:BBT已上升,脉细,苔薄舌质红。
证属:肝肾不足,气血失调
治拟:补益肝肾,活血调冲
柴胡9克,当归12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川芎9克,制香附12克,菟丝子9克,肉苁蓉9克,黄精10克,泽兰叶15克,茺蔚子15克,路路通10克。 14贴
复诊:10月28日,末次月经:10月26日,经行第三天,量渐少,无血块,乳胀较前明显减轻,略有腰酸,少腹作冷,脉细舌红苔薄。
证属同前,治守原意,加重补肝肾之药。
柴胡6克,当归9克,赤芍9克,白芍9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菟丝子12克,仙灵脾12克,紫石英12克,制香附12克,败酱草15克,生茜草12克,菖蒲9克,路路通10克,旱莲草15克 14贴
按: 以上方加减煎服,至11月2日“子宫输卵管通液”示:输卵管通畅。首诊中患者以肝郁气滞,胞脉不通之症为主,故治疗中以四物汤合海螵蛸、菖蒲、路路通以理气活血通管,败酱草消炎。后乳胀、腹痛消,症见腰酸,少腹作冷之肝肾不足之本症。庞师又以仙灵脾、紫石英、菟丝子、生地、熟地补肝肾,暖胞宫,兼以通胞脉,寒湿并用,灵活变通而奏效。
案十二、王薇,女,15岁,学生
初诊:1994年10月7日,经阻三月,体重增加。患者11岁月经初潮,曾一度闭经,服中药后月经正常,停药诸症又起。末次月经:10月5日×7天,白带较多,喉间有痰,嗜睡,脉细舌淡苔薄腻。
证属:肝肾不足,痰阻脉络
治拟:补益肝肾,化痰通络
黄芪15克,当归12克,白术12克,白芍12克,川朴9克,菖蒲9克,陈胆星9克,制香附12克,菟丝子12克,苁蓉12克,泽兰叶15克,红花6克,怀牛膝15克。 14贴
复诊:10月21日,药后感下腹坠胀,阴道少量出血,色暗,旋即净,晨起喉间有痰,脉细苔薄。
证属:肝肾不足,冲任不通
治拟:补益肝肾,活血通经
黄芪15克,当归12克,白术12克,白芍12克,川芎9克,制香附12克,黄精9克,苁蓉12克,牛膝15克,红花9克,泽兰叶15克,丹参12克。 14贴
复诊:11月4日,服药后末次月经:10月27日×7天,量中等,色鲜红,无血块,腹胀消,喉间痰鸣已除,脉细苔薄。
证属:同前,治拟补肝肾,化痰通络。
生地9克,熟地9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制香附12克,菖蒲12克,陈胆星6克,苁蓉12克,黄精9克,淮牛膝15克,王不留行子12克。 7贴
按:患者形体较胖为痰湿之体,喉间痰鸣,嗜睡均为痰阻之症,又室女闭经多为卵巢发育欠佳,责之于肝肾。故庞师在补肝肾治其本基础上,化痰通络。行经期加用活血化瘀之品,使月事及时下。可见治疗闭经应辨证辨病相结合,才能有效。
案十三、王某,女,25岁,护士
初诊:1993年12月3日。人流后两年未孕,91年人流后开始痛经,月经紊乱,短则30克,长则60天一行,经前乳胀,经行腹痛剧烈,量中等,有血块,BBT单相,脉细,苔薄白。
宫体后位,稍偏左正常大小。峡部有条索状增粗,触痛。附件:左侧扪及3×3cm2囊块,涨痛。
证属:肝郁血滞,冲任失调
治拟:疏肝理气,活血调经
柴胡6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郁金9克、制香附12克、生茜草12克、生米仁12克、炙鳖甲12克、杜仲10克、菟丝子12克、紫石英12克、花蕊石9克、败酱草15克、路路通12克 14贴
复诊:12月18日,末次月经:12月10日×4天,“子宫输卵管造影”示:两侧输卵管不通,精神欠佳,便秘,脉细滑,舌淡苔薄。
证属:肝肾不足,胞脉不通
治拟:补益肝肾,通络调经
黄芪9克、当归9克、赤芍9克、白芍9克、山萸肉9克、菟丝子9克、制香附12克、川楝子9克、肉苁蓉9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海螵蛸9克、生茜草9克、败酱草30克 14贴
以上方加减出入,月经逐渐规则,痛经减轻。
复诊:94年2月16日。用药后月经按时而行。末次月经:1月24日,BBT上升8天,乳胀腹痛均较前减轻,大便通畅,脉细,苔薄舌淡。
证属同前,再拟益肝肾,理气血,通胞脉。
黄芪9克、当归9克、白芍15克、川芎9克、制香附12克、苁蓉12克、黄精10克、败酱草15克、路路通12克、菖蒲9克、米仁12克、桃仁12克 14贴
按:从94年1月起,患者BBT双相,示有排卵,痛经缓,月经调,精神好转,几个月后怀孕,年底喜得一子。“四乌贼骨----芦茹丸”为《内经》中一张治疗血枯经闭的精典方。庞师以咸以软坚,海螵蛸(乌贼骨),加生茜草(芦茹)便血行血,佐以败酱草,米仁,桃仁,菖蒲,路路通活血消炎行瘀通络;生地,熟地,山茱萸肉,白芍等补肝益肾促排卵,双管齐下,气血充盈,胞脉通畅,方能摄精成孕。
案十四、王××,女,31岁,工人
初诊:1994年2月2日,去年11月难免流产后,腰酸膝软,疲乏无力,经期尚准,BBT双相不典型,纳呆寝差,脉沉细舌淡苔薄。
证属:肾脾亏损,胎元失固
治拟:健脾益肾,滋养胞宫
党参12克、黄芪15克、白术9克、白芍9克、菟丝子12克、杜仲10克、苁蓉12克、黄精10克、制香附12克、当归9克、生地9克、熟地9克、山茱萸肉9克、砂仁(后打)6克 14贴
复诊:3月2日,服药后腰酸明显减轻,纳谷渐香,末次月经:2月6日,BBT上升11天,呈梯形,最高36.9℃,带下绵绵,脉细,舌淡苔薄。
证属:肾亏带脉失约
治拟:益肾固带
党参12克、黄芪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9克、苁蓉12克、黄精10克、菟丝子12克、淮山药12克、生地9克、熟地9克、山萸肉9克、益智仁12克、石楠叶15克 14贴
复诊:3月16日服药后腰酸缓,带下减少,末次月经:3月8日,历时5天,经间3期有透明白带,脉细舌苔薄。
证属:脾肾不足,胞宫失养
治拟:健脾益肾,濡养胞宫
党参12克、黄芪15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川芎9克、苁蓉12克、黄精10克、制香附12克、生地9克、熟地9克、山萸肉9克、仙灵脾9克 14贴
按:上方随证加减,诸症均减,月经按时而行,于94年底怀孕,次年生育一女,庞师认为肾为先天,脾为后天,肾气盛,气血足。方能孕育胞胎,此患者脾肾二亏,故要坠胎,产后应从健脾益肾入手,益智仁一药温补脾肾,固涩止带;一举两得:石楠叶可强筋骨,治腰膝酸软,又能暖宫调经,左右兼顾,合参、芪、熟地、山萸肉等共奏其效。
案十五、夏××,女,38岁,已婚,职员
初诊:1993年12 月8日,曾难免流产三次,均在孕2月左右,末次为93年9月28日,流产后月经量少,2-3天净,腰酸,口干,脉细舌淡苔薄。
证属:肝肾不足,阴血亏耗
治拟:补益肝肾,滋阴养血
生地9克、熟地9克、山茱萸肉9克、菟丝子12克、杜仲12克、桑寄生9克、狗脊9克、补骨脂12克、当归9克、白术9克、白芍9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砂仁(后打)6克、首乌12克 14贴
复诊:94年6月12日,以上方随证加减,患者腰酸减轻,月经量较前增多,夹小血块,“子宫输卵管造影”: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末次月经:6月7日,脉细舌淡苔薄。
证属:肝肾不足,气血失调
治拟:补肝益肾,调理气血
黄芪15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制香附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杜仲10克、菟丝子12克、枸杞12克、生米仁12克、败酱草15克、菖蒲9克、路路通10克 14贴
复诊:94年12月29日,半年来上方随证出入,避孕一年后,患者末次月经:11月19日,经阻40天,泛恶,腰酸,无阴道漏红,自汗,脉细苔薄舌质红。
证属:肾气亏损,胎元不固
治拟:补肾安胎
党参12克、黄芪15克、白术9克、白芍15克、防风9克、杜仲10克、菟丝子12克、桑寄生9克、苏梗9克、狗脊9克、苎麻根15克、陈皮6克 14贴
按:以上方加减服用至患者孕3月半,胚胎正常,庞师认为滑胎多由先天肾气不足,后天失养所致,故流产后必须避免6月至一年,待气血充足,冲任脉盛,方可摄精受孕,孕后立即补肾安胎,至孕3月以后,切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以致坠胎,此患者首先补肾养血,后加用活血通管之药,怀孕后立即安胎,避免了第四次流产之虞。
案十六、陶××,女,34岁,已婚,工人
初诊:1994年1月30日,1988年曾难免流产刮宫,后经期虽准,但经前乳胀,临经腹痛,经量不多,淋漏7-8天方净,腰酸,白带绵下,BBT双相不典型,末次月经:1月20日,脉弦细带数,苔薄质红。
证属:肝肾不足,气血失畅
治拟:补肝益肾,理气和营
柴胡9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郁金9克、制香附12克、丹皮9克、丹参9克、黄芩9克、菟丝子12克、杜仲12克、苁蓉12克、黄精10克、生地9克、丹皮9克、紫石英12克 14贴
复诊:2月20日,末次月经:2月16日,经行第四天,经前乳胀,临经腹痛略减,仍有腰酸下坠,经量不多,未净,脉细,苔薄质暗红。
证属同前,再拟调和气血,补益肝肾
黄芪15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川芎9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制香附12克、杜仲9克、菟丝子12克、黄精10克、苁蓉12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15克、石楠叶15克、花蕊石9克、紫石英12克 14贴
复诊:5月29日,服上方出入,临经腹痛轻微,乳房胀轻,末次月经:5月9日,经量较前增多,期中有透明白带,刻下BBT上升5天,脉细弦,舌红苔薄。
证属同前,治拟培补肝肾,理气和营。
黄芪15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川芎9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制香附12克、菟丝子12克、杜仲10克、苁蓉12克、黄精10克、丹皮9克、枸杞12克、益智仁12克、山茱萸肉9克、路路通12克 14贴
按:服上方BBT上升>20天,测尿HCG(+),乳头作痛,腰酸,再给予补肾养血安胎,8月B超:胚胎发育良好,见胎心胎动,此症为肝郁肾亏,气血失调,以柴胡、郁金、香附疏肝,苁蓉、菟丝子、黄精等补肾,四物汤调气血,共奏其效。
案十七、应××,女,34岁,已婚
初诊:1993年10月17日,三年前难免流产一次,至今未孕,夫妻同居,B超示:右卵巢巧克力囊肿“经期准,临经腹痛,量不多,经前乳胀”,末次月经:9月22日脉红,舌红苔薄。
“子造”示:双侧输卵管通畅
证属:肝郁气滞,血滞瘀聚
治拟:疏肝理气,活血消瘀
当归10克、川芎9克、白芍15克、生地9克、熟地9克、炙鳖甲10克、制香附12克、花蕊石9克、菟丝子12克、炙乳香6克、没药6克、苁蓉12克、黄精10克、丹皮9克、桃仁12克 14贴
复诊:10月31日,服药后末次月经:10月22日×4天,腹痛除,乳胀消,经量略增,BBT:双相,黄体不足,脉细,舌红苔薄。
证属:肝肾不足,气血失畅
治拟:补益肝肾,调理气血
黄芪15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制香附12克、炙鳖甲10克、杜仲9克、菟丝子12克、苁蓉12克、黄精10克、枸杞12克、生地9克、熟地9克、炙乳香6克、没药6克、路路通12克、小青皮6克 14贴
按:以上两方随证加减,经后补肝肾,促排卵;排卵期后理气止痛,活血调经,月经周期准,量渐多,乳胀消,痛经缓。末次月经:12月10日,BBT上升22天明查尿(HCG):补肾安胎,次年喜得一子。
案十八、李×,女,32岁,已婚
初诊:199年6月22日,素有痛经史,每每临经腹痛,第二天尤甚,量多有块,经前乳胀,腰酸,末次月经:6月20日,脉细弦,舌淡红苔白。
证属:瘀聚胞宫,气血失和
治拟:理气活血消瘀
炙鳖甲10克、炙乳香6克、没药6克、制香附12克、丹皮9克、丹参9克、艾叶9克、紫石英12克、花蕊石9克、女贞子9克、生茜草10克、白芍15克、徐长卿30克、玄胡索15克、炙甘草6克 7贴
复诊:6月29日,药后腹痛减轻,8天净,腰酸,脉细,苔薄白舌质淡。
证属同前,治拟益气养血,软坚散结。
黄芪15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炙鳖甲10克、炙乳香6克、没药6天、紫石英12克、花蕊石9克、女贞子9克、生茜草10克、制香附12克、夏枯草15克、生牡蛎(先)15克、徐长卿30克 14贴
复诊:7月20日,末次月经:7月16日,量多腹痛较甚,畏寒肢冷,腰酸,脉细弦,舌淡暗苔薄。
证属:寒凝胞宫,气血失和
治拟: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炙鳖甲10克、炙乳香6克、没药6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制香附12克、生茜草10克、桂心6克、吴茱萸6克、艾叶10克、小茴香6克、徐长卿30克、紫石英12克、玄胡索15克 14贴
复诊:8月17日,末次月经:7月16日×5天,腹痛明显减轻,腰酸缓,经阻一天未行,尿(HCG)+。补肾安胎,“寿胎丸”出入,次年生育一女。
按:子宫肌腺痛,继发性痛经,多由气滞血瘀所致,首诊以理气活血止痛为手。经间期则活血软坚瘀,后痛经伴有畏寒四肢厥冷,庞师认为多夹有寒邪,故要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以“桂心、小茴香、艾叶、吴茱萸”暖宫止痛,症状大减,气血流通,摄精成孕。
案十九、王××,女,12岁,学生
初诊:1994年10月23日,月经12岁初潮,经来无度,淋漏难净,时而量多如,末次月经:9月3日,至今未净,量少色暗,用止血药效不显,脉细带数,舌红苔薄。
证属:室女冲任未充,热扰奇经
治拟:补益肝肾,清热固经
党参12克、生地9克、熟地9克、龟版9克、白芍15克、黄芩9克、荆芥穗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15克、紫石英12克、苁蓉12克、仙鹤草15克、藕节10克 14贴
复诊:11月6日,服药后二天血止,末次月经:11月2日,经行第四天,较前量多,色红无血块,脉细带数,舌红苔薄。
证属:肝肾不足,热扰冲任
治拟:补肝益肾,清热调经
党参12克、生地熟地9克、白芍15克、黄芩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15克、龟板9克、紫石英12克、制香附12克、苁蓉12克、仙鹤草15克、黄精10克、阿胶(烊冲)10克 14贴
复诊:11月27日,药后五天血止,一周前阴道少量见红,四天净,脉细,舌质红苔薄。
证属同前,再拟补益肝肾,清热调经
党参12克、黄芪15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苁蓉12克、黄精9克、龟版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15克、菟丝子12克、紫石英12克、制香附12克、杜仲9克、阿胶(烊冲)9克 14贴
按:服药后,末次月经:12月25日×8天,量较多,色红,庞师认为:室女崩漏,多由于肝肾不足,冲任失充,并常夹热,故经血淋漏难净,治疗中除了补肝肾外,以龟版等血肉有情之品滋补阴血,黄芩,旱莲草清热止血,对于久血不止,庞师还常用一味“阿胶”滋阴养血止血而收功。
案二十、朱××,女,35岁,工人
初诊:93年12月24日。流产后不孕2年,结婚6年,婚后两次难免流产,末次为92年1月,平时经期正常,经前乳胀,经量不多,临经少腹隐痛。末次月经:12月21日×3天,脉细,舌淡红苔薄。(子宫输卵管造影:正常,BBT双相,黄体期上升缓慢)
证属:流产后肝肾不足,气血失和
治拟:补益肝肾,调理气血
黄芪15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川芎9克、制香附12克、菟丝子12克、苁蓉12克、黄精10克、柴胡6克、郁金9克、生地9克、熟地9克、山茱萸肉9克、巴戟肉9克、石楠叶15克 14贴
复诊:94年1月18日,药后月经5天净,1月10阴道少量见红,2天净,刻下经期将临,乳胀,腰酸,脉细弦,苔薄。
证属:肝郁肾亏,冲任失调
治拟:疏肝益肾,活血调经
当归12克、川芎9克、白芍15克、生地9克、熟地9克、制香附12克、郁金9克、泽兰叶15克、茺蔚子12克、杜仲9克、菟丝子12克、艾叶9克、小茴香6克、路路通12克 14贴
复诊:94年2月4日,药后末次月经:1月21日,乳胀除,经量增多,色泽红无块,少腹疼痛已缓,腰酸减轻,BBT未上升,脉细,苔薄。
证属同前,再拟补肝肾,调气血。
方宗12月24日方加减出入
按:以上两方按证加减,症状消除。经量增多,末次月经:5月11日×3天,停经42天时尿HCG(+),本案以产后不孕,责之肝肾不足,气血失畅,故经后补益肝肾,以菟丝子、苁蓉、黄精、山萸肉、巴戟肉、石楠叶;经前理气活血调经,用“四物汤”、香附、郁金、牛膝、泽兰叶、茺蔚子、理气活血不伤正之品。使肝肾足、气血流通,然而摄精成孕。
案二十一、赵××,女,31岁,裁缝
初诊:92年11月4日,婚后曾人流一次,自然流产两次,至今未孕二年,经期尚准,无痛经,经前乳胀,腰酸,脉细,苔薄舌质红,末次月经:10月28日×5天。
证属:肝郁肾亏,气血失调,胞脉不通
治拟:疏肝益肾,理气活血通脉
黄芪15克、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9克、生地9克、熟地9克、制香附12克、杜仲9克、苁蓉10克、黄精10克、巴戟肉9克、路路通12克 14贴
复诊:92年11月18日,药后乳胀,腰酸均减轻,输卵管造影:“右输卵管不通,左输卵管通而不畅。”脉细,舌苔薄质红。
证属:肝郁肾亏,胞脉阻塞
治拟:疏肝益肾,养血通管
黄芪15克、当归9克、白芍15克、川芎9克、苁蓉12克、黄精10克、 菟丝子12克、生地9克、熟地9克、败酱草15克、米仁12克、桃仁12克、菖蒲9克、路路通12克 14贴
复诊:92年12月2日,服药后末次月经:11月25日×5天,量中等,乳胀,面部散在痤疮,两小腹微胀,脉细,苔薄。
证属:肝肾不足,气血失调
治拟:补益肝肾,调理气血
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12克、郁金12克、制香附12克、王不留行12克、淮牛膝10克、丹皮9克、菖蒲10克、败酱草15克、路路通12克 14贴
按:以上三方随证加减,症状消除,于次年怀孕并生育一女婴,屡次流产,肾气亏耗,以第一张方强壮肾气,滋养胞宫;后又以补肾养血通管之品调理气血,酌加王不留行子、淮牛膝以助活血之力,待胞宫滋润,气血流通,胞脉阻塞消除,则摄精成孕。
案二十二、王××,女,21岁,未婚
初诊:94年12月18日,室女,13岁初潮,常淋漓难净,中药治疗时愈时病,末次月经:94年9月19,至今未净,时多时少,曾用丹皮、藕节、赤石脂、地榆等众多药凉血止血无效,12月15日量多如冲,腹胀痛,脉细小,苔薄。
证属:肝肾不足,冲任失固
治拟:补益肝肾,调固冲任
党参15克、黄芪15克、生地9克、熟地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15克、枸杞12克、紫石英12克、炮姜5克、白芍15克、花蕊石9克、制香附12克、仙鹤草15克、阿胶(烊冲)9克
复诊:94年12月25日,药后经净,头晕腰酸均痊,纳食尚香,夜寐安,脉细,苔薄。
证属同前,治守原意
黄芪15克、党参15克、生地9克、熟地9克、枸杞12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15克、紫石英12克、苁蓉12克、黄精10克、白芍15克、黄芩6克、荆芥穗9克、菟丝子12克、阿胶(烊冲)9克 14贴
复诊:95年1月8日,阴道无出血,末次月经:12月15日×7,白带不多,脉细苔薄白。
证属同前,再拟益气血,补肝肾,调冲任。
党参15克、黄芪15克、生地9克、熟地9克、白术9克、白芍15克、苁蓉12克、黄精9克、 女贞子9克、旱莲草15克、紫石英12克、黄芩9克、仙灵脾9克、菟丝子12克、炙甘草6克、阿胶(烊冲)9克 14贴
复诊:95年1月22日,末次月经:1月11日,初二日一极少,色咖啡,第三天稍增,色转红,1月17日经净,日来有少许带下,脉细,苔薄质胖而淡。
证属:肝肾不足,冲任失调
治拟:补益肝肾,调理冲任
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9克、白芍9克、当归10克、苁蓉12克、黄精10克、菟丝子12克、生地9克、熟地9克、山茱萸肉9克、紫石英12克、制香附12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15克、首乌12克 14贴
按:室女,13岁月经初潮即失调,淋漓难净,庞师认为此为先天不足,肾气未充,肝为血脏,藏血失司,亦造成经来无度,病根为肝肾不足,治疗当以补肾为基本大法。此患者先用凉血止血无效,改用补肝肾,紫石英、炮姜暖宫活血止血不留瘀;炮姜亦有助参、芪补气之功,因出血久必有瘀,花蕊石促使子宫内膜脱落,血窦关闭;二至丸、仙鹤草补肝肾止血,阿胶养阴止血,全方温补流通、活血止血,七贴药即见效。
案二十三、陶××,19岁,未婚
初诊:87年10月14日,14岁月经初潮,向来经期提前,行则量多如冲,且淋漓不止,屡用中西药治疗达三年,无显效,此次经行半月,量多如小便状,面色黄,口干唇红,头晕神疲,脉细数,舌质红,苔薄黄。
肾气不足,阴虚内热,夹有气火,下迫冲任,血海不固,当分经行,经后阶段治疗。
经行时,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生地9克、熟地9克、黄芩9克、黑荆芥9克、白芍9克、丹皮9克、党参9克、炒山栀9克、地骨皮9克、旱莲草15克、仙鹤草15克、阿胶(烊)9克。
经净时养阴清热,益气补血
党参9克、生地9克、熟地9克、地骨皮9克、白芍9克、麦冬9克、阿胶(烊)9克、当归9克、黄芪12克、女贞子9克。
经净三天后,大补肝肾,充实奇经。
党参9克、生地9克、熟地9克、枸杞9克、苁蓉9克、菟丝子9克、龟版9克、紫石英10克、麦冬9克、白芍9克、阿胶(烊)9克。
上三法调理三月后,月经逐渐正常。
按:崩漏在临床上以青春期与更年期最多见,青春期崩漏,大多系室女,正在生长发育时期,虽已月事来潮,但先天肾气未充,冲任脉虚,常引起月经失调,或经行量少,或出血与闭经交替而行,常数月一行,行则大下如崩,或崩漏相继,以使失血过多,导致头晕心慌,卧床不起,青春期崩漏肾精不足,封藏失司,冲任不固,重在补肾,有血热之象,用荆芥四物汤加减,按周期疗法,血止大补肝肾,充实奇经。
案二十四、宋××,女,49岁,已婚
初诊:79年2月13日,年七七,一年来经事紊乱,此次经行已27天未净,初则崩冲,色淡红,继则淋漓不断,近日量又增多,头晕欲呕,形寒肢麻,唇淡面白,脉右虚大无力,左沉细,苔白舌质黯淡,曾诊刮诊断为“功血”。
证属:肾气渐衰,封藏失司,冲任不固
经行时固本止崩,温补脾肾
熟附子(先)6克、党参9克、白术9克、白芍9克、炮姜10克、炙甘草5克、阿胶(烊)9克、紫石英10克、花蕊石9克、煅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菟丝子9克
上药服五剂经净,仍有心慌寐艰,纳食不馨
经净后,补益心脾,兼以培肾
党参9克、黄芪12克、白术9克、白芍9克、当归9克、熟附子(先)6克、木香6克、制半夏9克、茯苓9克、枸杞9克、远志6克、菟丝子9克、五味子5克、煅龙骨15克、牡蛎15克
以上方出入调理三月后,经行正常。
按:更年期崩漏,乃因肾气渐衰,封藏失守,冲任不固而引起,妇女至更年期肾气渐衰,本系生理现象,脾为后天之本,脾气旺盛,生化有源,可减缓肾气之衰退,故对更年期崩漏,在经行量多如冲时,应固本止崩,因此常以附子理中汤加温肾固涩之药以止崩。附、姜为温热之品,但附子能助党参回阳益气;炮姜能温中健脾止血,气复阳回,崩冲自摄,如见脉沉细,舌淡苔白者,用之有显效。经净之后,当补益心脾,益以培肾,并加鼓舞胃气之品,如半夏、陈皮,使食旺眠安,延缓肾气之衰退,故更年期崩漏,亦须按月经周期进行调理。
案二十五、陈××,女,26岁,已婚
初诊:95年1月6日,结婚三年未孕,平时经期尚准,婚后有痛经,临经下腹痛甚剧,一天后渐缓解,经色黑,多血块,一周净,带下色黄,腰酸,末次月经:94年12月11日,脉细,苔薄质红。
证属:肝肾不足,湿热互阻,气血失调
治拟:补益肝肾,清利湿热,调畅气血
黄芪15克、当归10克、赤芍白芍(各)15克、制香附12克、败酱草15克、米仁12克、桃仁12克、菖蒲10克、苁蓉12克、黄精10克、丹皮9克、生地9克、熟地9克、路路通12克 7贴
复诊:95年1月13日,双侧输卵管造影:均不通畅,末次月经:1月10日,此次经行腹痛不明显,量多,色鲜红,血块少,脉细,舌质红苔薄白。
证属:肝肾不足,气血失调
治拟:补益肝肾,理气血,通胞脉
黄芪15克、当归12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制香附12克、败酱草15克、米仁12克、桃仁12克、菖蒲10克、生茜草12克、海螵蛸12克、丹皮9克、黄精9克、艾叶12克、煅龙骨15克、牡蛎15克 14贴
按:以上二方加减出入,痛经缓,症状缓解,结合输卵管通液,输卵管通畅,半年后怀孕,生育一子。输卵管不通是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由于炎症引起,临床表现为湿热下注之象,败酱草合米仁桃仁治疗盆腹腔炎症疗效较佳;其又有活血行瘀的功效,促进炎症吸收;生茜草、海螵蛸、路路通活血软坚通管,在内服中药的基础上,配合输卵管通液,使胞脉通畅,摄精受孕。
案二十六、高××,女,32岁,已婚
初诊:94年12月7日,去年1月难免流产未清宫,现经期尚准,但小腹隐痛,腰酸,经前乳胀,经量偏多,下血痛减,平时带下绵绵,脉细,苔薄。
证属:气滞瘀阻,胞脉不畅
治拟:理气和营,益肾通脉
柴胡9克、当归12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郁金9克、制香附12克、杜仲9克、菟丝子12克、苁蓉12克、黄精10克、败酱草15克、路路通12克、淮山药12克、生米仁12克、陈皮6克、青皮6克 14贴
复诊:94年12月28日,末次月经:12月5日,腹痛较前减,5天净,BBT:双相,脉细苔薄。
证属:肾亏气血失和
治拟:益肾理气和营
黄芪15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川芎9克、生地9克、熟地9克、山茱萸肉9克、杜仲10克、菟丝子12克、苁蓉12克、黄精10克、败酱草15克、菖蒲9克、路路通12克 14贴
复诊:95年1月18日月经过两周未行,尿HCG(+),目前尚无反应,五天前曾有少许带中夹血,口干,中脘不适,脉小滑,苔薄腻。给予补肾和胃固胎元。
(按:流产后久未怀孕,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故乳胀,腰酸,下血痛减,以柴胡、郁金、制香附疏肝理气解郁,调畅气血,再辅以补肾填精促排卵,气血流通,症状除,摄精成孕。)
案二十七、朱××,女,43岁,已婚
初诊:93年2月3日,一月前在“市一”妇科因“右卵巢黏液性囊腺癌局部病变”,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曾化疗两次,因白细胞下降明显(1800/MM)而停药,恶心,腰酸,寐差,脉细,苔薄质淡。
证属:气阴两伤,余毒未清
治拟:益气养阴,扶正祛邪
党参12克、黄芪15克、白术9克、白芍9克、制半夏9克、陈皮6克、杜仲10克、菟丝子12克、枸杞12克、鹿角片9克、补骨脂12克、八月札30克、半枝莲30克、煅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砂仁(后)6克 14贴
复诊:93年5月16,服中药至今,纳食较香,精神稍好,夜寐梦多,脉较起,苔薄质淡。
生晒参6克、党参12克、黄芪15克、枸杞15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鹿角片9克、菟丝子12克、八月札30克、半枝莲30克、生地9克、熟地9克、当归9克、杜仲9克、砂仁(后)6克 14贴
从93年8月-95年1月,患者症情稳定,以下方出入,多次复查B超(-)、CA125,属正常范围,上全天班。
党参15克、黄芪15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生晒参6克、生地9克、熟地9克、生米仁12克、枸杞12克、首乌10克、菟丝子12克、八月札30克、半枝莲30克、仙灵脾9克、淮山药12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
按:患者因术后化疗,白细胞下降,剧烈呕吐而停药,长服中药。庞师从气阴双补,扶正祛邪入手,参、芪、生地、熟地益气养阴,鹿角片、枸杞子、补骨脂均有补肾、升高白细胞的功能,当归、首乌活血和血,八月札、半枝莲理气解毒消肿,佐以攻邪,全方以扶正为主,以期提高患者自身疫力,预防癌肿复发。
案二十八、刘××,女,61岁,已婚
初诊:1995年1月13日,绝经6年,阴道不规则出血20天,患者89年绝经,去年12月20日起突然阴道出血,量略少于月经,诊刮示:宫颈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刮宫后血止,1月10日起阴道又出血,腰酸,脉细,苔薄腻。
证属:肾元不足,湿热下注,冲任不固
治拟:益肾化湿,清热固经
知母9克、黄柏9克、生地9克,熟地9克、山茱萸肉9克、淮山药10克、丹皮9克、制香附12克、生米仁12克、地榆炭9克、黄芩9克、荆芥穗9克、陈皮6克 14贴
复诊:95年1月22日,药后4天血止,无腰酸,带下少,脉细,苔薄质红
证属:肾气已衰,湿热下注,冲任不固
治拟:益肾清热固冲任
知母9克、黄柏9克、生地9克、熟地9克、丹皮9克、生茜草9克、土茯苓30克、龟版9克、椿根皮12克、白芍15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15克、黄芩9克、荆芥穗9克、地榆9克、砂仁(后打)6克 14贴
以上方加减治疗,阴道出血止,精神好转,腰酸除,2月后再次诊刮:慢性宫颈炎,极少量上皮萎缩,未见腺体。
按:绝经后肾气衰,湿热下注,冲任受损而出血,诊刮病理: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庞师辩病辩证相结合,以知母、黄柏、黄芩、荆芥穗、椿根皮利湿止带,丹皮、旱莲草、地榆炭凉血止血,土茯苓一味重用,清热解毒消炎,加龟版滋阴而降相火,全方利湿而不燥,滋阴而不腻,使血止症减,控制了宫颈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医话
一、功能性子宫出血
在青春期功血中,有血热症状的比较多,有11例患者,有血热的共9例占81%。因此治疗 方法中也就偏于清热。但对血热患者也应分虚实,有的表现为一般气火偏盛,血分有热, 往往脉象细数,舌苔薄黄质红,特别边尖有红刺,属于实症。可用荆芥四物汤加减,清热养 血。如有血虚现象则以清热养血,如先期汤凉血止血,养血调经,阴虚内热的苔中剥或净, 质红绛的可用二地汤。病有虚实之分,即使是实症,也要考虑到本病由于长期出血,如果夹 有热象,也往往是虚热,必须清热养血并进。……而月经停止后,主要是养气血,调肝肾。 因为大部分青春期功血女孩,卵巢功能发育未完全。如果继续有余热,那么还是加些适当的 清热药。但如有个别25岁以上未婚妇女,出现肝郁化火现象,则需解郁清热。……如果没有 血热症状者,还须辨证施治。
更年期功血
绝经期妇女的功血患者,由于肾气渐衰,特别是多产的患者,大多表现为肾虚症状,如 腰酸、脚酸、头晕等。肾虚则封藏失司,而造成冲任不固。冲、任、督、带皆属于肾,所以 治肾是根本,妇女40岁以后有肾气渐衰是生理现象,这时必须依赖于脾。脾为后天之本,如 果脾气旺盛,运化正常,方能统血摄血。同时生化有源,对肾虚也有所补救。因此对绝经期 功血症的治疗,往往在治肾的同时,必须治脾。如只顾治脾,而忽略了肾也会影响疗效,因 为肾是本,治脾又是治标。……肾虚病人的止血药,以固涩药效果为佳。如有小腹疼痛下血 块的病人,可去紫石英,用震灵丹,寓通于涩,既能温肾固涩,又能化瘀理气止痛。
对塞流、澄源、复旧,以及暴崩宜温、久漏宜清等治法的磋商。
我们在治疗功血的过程中,觉得见到出血就塞流(即止血),有的塞住了,有的塞不住, 因此我们认为在止血的同时,不能与澄源绝对分开,要在澄源的基础上塞流,则效果较好, 也就是中医辨证审因的原则。首先分清虚实寒热,在这个基础上加上适当的止血药方能塞住 ,至经净之后,予以复旧。这个复旧不但包括补气血,养肝肾或养脾肾,还应包括平衡气血 阴阳,解郁清热等等治法在内。患者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促使恢复正常,都应称为复旧。 暴崩宜温,久漏宜清等说法,通过临床实践,感到也是需要在辨证的基础上考虑宜清、宜温 。如有一功血病人,经来一个多月不止,应该说是久漏,然而患者面色苍白,行动乏力,腰 酸如折,大便溏薄,脉沉细,苔薄白,舌淡无华,辨证为脾肾阳虚,冲任失固,使用了附子 理中汤再加紫石英、菟丝子、覆盆子等固涩补肾之品。二剂后月经就止住。因此感到只有辨 证施治,才能收到较好效果。至于这些理论,也是通过古人临床总结出的,但不是说可以一 成不变地普遍应用。同样,疾病有他的共同规律,但也有特殊性。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是符合辨证的观点的。
二、盆腔炎
本病往往寒热夹杂,如患者既有舌红口渴等热象,又有腹痛喜按形寒等寒象,则可以寒 湿同用,不必拘泥。如经行量多者,可以炮姜、山栀同用。经行量少,可以桂心山栀同用。
……由于妇科检查均有病变,或有炎性包块,或增厚,或有水肿。所以除了上述分型治疗外 ,还须考虑到清热消肿药的加入,不论在那一类型,急性或慢性盆腔炎中都可加入红藤、败 酱草等药。汉·张仲景即用作消痈排脓汤,用于肠痈有特效,则盆腔炎症或痈脓亦同样有效 ,且本身还有破瘀活血等作用,对包块亦起消散作用。
三、产后发热
产后的外感发热,通常治疗都以养血祛邪。这是大法。但通过临床实践,觉得产后感受 时邪引起的发热,必须通过辨证,运用伤寒论或温病辨证来进行治疗。
1、如感受外邪,形寒骨楚,无汗,……可辛温解表。麻黄汤或荆防败毒散,使其汗出 而解,麻黄汤发汗,不会过多,且解表作用效果好,药后体力不致虚弱。
2、如恶风自汗……可以桂枝汤,桂枝汤调和营卫,不仅热退汗止,不使病人削弱体力 。在病邪初侵表症未解时,不必即加大补气血药,待表解后再顾其本,否则使表邪不能外达 ,反而滞留。
3、如果寒热往来,口苦咽干,邪入少阳者,小柴胡汤效果显著。但柴胡需用至9g以 上,党参可以不去掉,以扶其正气。
4、倘适逢夏令盛暑,易于中暑。我们不必为“产后宜温,产前宜清”所拘,如果有暑 湿夹滞,汗出不多,可用香薷饮或黄连香薷饮。……如有中暑热后,出现大汗出,口渴引饮 等阳明气热者,如舌红,脉洪大,可用白虎汤。但产后津液亏损,则以竹叶石膏汤,清热生 津更为相宜。
5、产后引起热入营分者,亦可以温病辨证治疗。……用犀角地黄汤清热凉营,加黄连 苦降止呕,人参扶正。药后呕止,但苔剥质红。加鲜生地、鲜沙参、鲜石斛(各)30g,守方不 移,直至热退。以中药养阴益气,清热凉营,苦降等方法,使热毒由营转气而向愈。
6、产后适逢黄梅湿令,感受湿邪,蕴蒸发热;胸闷纳呆,倦怠无力,……不能骤用不养 ,以免湿邪粘滞无出路。以三仁汤合藿香正气散芳香化浊,湿浊化而热自退。
验方
一、养血止崩煎
组成:党参9g 黄芪9g 白术9g 白芍9g 炮姜3g 炙甘草3g 阿胶(烊冲) 9克 、艾叶炭9g 当归9g 熟地9g 川芎9g 紫石英12g 花蕊石9g 牛角腮9克
主治:月经过多、崩漏、经期延长
按:在产生月经的机理中,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是运行血脉的动力,气血和调,气 顺血充,则经候如常;如气血亏损,固摄无权,则血溢脉外,经来无度。本方以“四君子汤 ”合“胶艾汤”化裁,健脾益气,补血调经止血,再辅以黄芪助补气之力,紫石英、花蕊石 相伍暖宫止血,牛角腮一味苦温性涩,《本草衍义》谓:“主妇人血崩”,是治疗崩漏经多 ,淋漓难净的一味好药。
二、清热消瘤煎
组成:铁树叶30g 八月札30g 白花蛇舌草30g 夏枯草15g 蜂房9g 半枝莲30 g 白术9g 陈皮6g
主治:卵巢癌及其它癌症
按:卵巢癌在中医辨证中属“症瘕”范畴,它多由本体虚弱,气血不足,而邪毒内侵, 或痰湿凝聚,瘀血内阻交织而成。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加放、化疗,但对于晚期癌不 能手术或化疗者,或术后有残瘤者,或术后预防复发及转移者。庞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摸索 ,制定该方,其由六味抗癌中草药组成:铁树叶,又名凤尾蕉,活血消肿,《海药本草》谓 “消食止咳”,有报道民间以单味药煎汤代茶,治疗肝癌,肿块缩小;八月札,理气散结, 治“痃瘕气块”,《大明本草>;白花蛇舌草“清热散瘀,消肿解毒”《泉州本草》;夏枯草 清肝泻火,“破症散结”《本草正义》;蜂房消肿解毒,活血止痛,“取其以毒攻毒”《本 草纲目》;半枝莲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六味药大多入肝经,而卵巢部位正处足厥阴肝经所 循路线上,且现代药理证明六味药均有抗癌作用。再配以陈皮、白术理气畅中,防苦寒功伐 太过,共奏其效。
三、子宫肌瘤I号片
组成:白花蛇舌草30g 两面针18g 石打穿18g 铁刺苓30g 夏枯草15g 生牡蛎 30g 三棱9g 莪术9g 党参15g 白术9g 木馒头30g
主治: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卵巢囊肿保守治疗者,非月经期用药。
按: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常伴有月经过多,为正虚邪实,故治疗中不能一律用攻逐之 剂,如《医学心悟》所云: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及所积日久, 气郁渐深,湿热相生,块固渐大,法从中治,但邪气久客,正气必虚,须以补泻叠相为用。 庞教授治疗此类病症,主张攻补兼施,分阶段治疗,月经期养血和血止血,以补为主;平时 则理气活血,软坚散结,以攻为先,方中石打穿、夏枯草、两面针清热解毒,软坚散结;铁 刺苓消肿止痛;生牡蛎、木馒头除了散结、活血消肿,还有收敛固涩之功,使月经量减少, 再辅以党参、白术补气扶正,防攻伐太过,全方配伍合理,临床疗效颇佳。
四、通管汤
组成:当归9g 熟地9g 赤芍白芍各9g 川芎9g 桃仁12g 红花9g 生茜草9g 海螵蛸12g 制香附12g 路路通9g 石菖蒲9g 生米仁12g 皂角刺9g 败酱草15 g 红藤15g
功能:活血化瘀,清障滞,通胞络
主治:因盆腔炎症引起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输卵管造影明确诊断者)
方解:本病病机主要为瘀阻,根据《石室秘录》:“任督之间,倘有症瘕之证,则精不 能施,因外有所障也。”由于症瘕积聚,阻于脉络,以致精不得施,婚后无子。症瘕之成, 大都为气滞或血瘀,故本方首选用桃红四物汤为基础,四物汤养血活血,加入桃仁、红花, 功专活血化瘀,以上六味药,皆入肝经,化瘀除滞,但活血必须行气,气机运行,以助活血 ,故用制香附、路路通、石菖蒲理气通络,加入皂角刺,米仁以消积通障,方中生茜草、海 螵蛸二药,即《素问·腹中论》的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原方治血枯经闭。芦茹即茜草,活血 行瘀,海螵蛸咸温以软坚散结,达消积通络之效。本病病期较长,大量攻破,易耗正气,故 以并不峻烈之活血消积而不伤正气之药;同时瘀久常易化热,加入败酱草、红藤,清热凉血 散瘀通络,全方走肝肾血分缓消瘀积,可以久服。
加减运用:由于患者体质、症状有所不同,需随证加减。
(1)经前二下腹刺痛,烦躁易怒,脉弦,苔薄边暗,有肝经气郁者,上方去熟地加柴胡6 g 郁金9g;(2)平素腰膝酸软,小腹隐痛,经行有块,脉细无力,舌质暗淡肾元不足者, 去红藤加菟丝子11g 仙灵脾9g;(3)口渴咽干,大便燥结,脉细数,舌质红,有阴虚内热 者去熟地,加生地9g 丹皮9g 黄芩9g;(4)临经形寒肢冷,腹痛喜热熨,脉细舌淡有寒 者,去败酱草、红藤加桂心5g 炮姜5g 小茴香6g;
再如患者肾元不足,基础体温反映不能排卵或黄体不足者可用通管II号方。
用上方时可配合中药穴位离子透入,(用妇透I号方),每次经净后理疗10次,每日一次 ,每次透入20分钟,10次为一小疗程,三小疗程为一疗程。(妇透I号方另详)。
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57例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8):7
摘要:我科近年来以中药扶正为主,综合应用手术、化疗、放疗等,加以精神、饮食、体锻 等方法,治疗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卵巢癌、肉瘤等,取得一定进展。现将资料完 整的57例总结如下:
辨证施治
本组病例多数在术后用化疗和中药,少数用放疗,部分在化疗停用后予扶正药加清热解 毒、软坚消症之品。
1.化疗期间,化疗抗癌药物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泄、白血球下降,并伴有头晕 、乏力、自汗、失眠、面色苍白或浮肿,中医辨证属气虚、气阴两虚者,施治以补虚为主, 随症加减。
气虚型:白血球下降、面色苍白,胸闷气促,心慌肢软,纳呆泛恶,口渴不欲饮,便溏 ,时有面浮肢肿,自汗,脉细小,苔薄白或腻,舌质胖或有齿印,辨证属肾气虚,中焦运化 失司者,治宜益气和胃,温补脾肾。方用益气煎:党参、白术、白芍、茯苓 、当归、生地 、熟地、补骨脂、木香、鹿角霜、龙眼肉、枸杞子、陈皮(各)9g 黄芪12g。胃纳太差者, 先服香砂六君子方益气和胃,胃纳稍增后服益气煎。
阴虚型:白血球下降,头晕失眠,心烦口渴欲冷饮,时有牙宣,鼻衄,小便色赤,大便 秘结,炽热盗汗,纳少倦怠,脉细小,舌红绛苔薄或剥,辨证属阴亏血少,虚热内扰者,治 宜养阴生津,清热安神。方用育阴煎:生地、白芍、天冬、麦冬、玄参、当归、丹皮、枸杞 子、沙参、地骨皮、党参(各)9g 天花粉、旱莲草(各)15g 五味子5g。
气阴两虚型:见有上述两型症状者即是。治宜气血双补。方用益气养阴煎:党参、黄芪 、白术、白芍、天冬、麦冬、枸杞子、丹皮、鹿角霜、生地(各)9g 佛手片、木香各6g 天 花粉15g 五味子5g。
以上三方均浓煎成500ml,为1周服用量。
2.化疗期或化疗停用后,被抑制的肿瘤随时可能增大或转移,因此治疗不仅要扶正而且 要抗癌,予扶正药加清热解毒,软坚消症之品。方拟清热消瘤煎:铁树叶、八月札、白花蛇 舌草、半枝莲(各)30g 蜂房、白术(各)9g 陈皮6g。浓煎成500ml,为1周服用量。
疗效分析
卵巢癌患者27例,经综合治疗,手术后存活至今5~9年者6例,4~5年者4例,2~3年者8例 ,1~2的者7例,死亡2例(其中1例FIGO分型Ⅲ期,综合治疗3年后因癌肿复发而死亡;另1例, 分型Ⅰb期,综合治疗16年后因骨髓转移而死亡)。4年以上生存率达37%。
宫颈癌患者25例,经综合治疗,手术后存活至今5年以上者7例,2-3年者11例,将满1年者1例,死亡2例(其中1例FIGO分型Ⅲ期,以中药、放疗治疗5年后死亡,另1例,Ⅳ期,以中 药治疗半年后死亡)。4年以上生存率达44%。
宫体癌患者3例,经综合治疗,手术后存活至今2年者1例,另2例将满1年。
子宫肉瘤2例,经综合治疗,1例存活至今已20年,另1例将满5年。
3个月复查1次,作阴道壁或宫颈刮片,并作免疫功能测定;原查2例有1.5×3×2cm卵巢癌肿,其中1例单用中药治疗,1年多后肿块消失,另1例加用化疗后肿块消失;其余患者目 前未见癌肿发展。卵巢癌1例免疫功能测定IgG2960mg%,服中药1年后下降至1950mg%;其 余病例免疫功能稳定在正常范围。
体会
临床实践证明,中药防治癌肿,对病人能扶持正气,增强体质,改善症状,加强和巩固 手术、化疗、放疗的效果。中药配合化疗,能减轻化疗的反应,使白血球较快恢复,使病人 顺利渡过化疗关,对晚期患者能起控制肿瘤,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据观察,清热 解毒、软坚消症类中药副作用小,病人能坚持长期服用;肿瘤发生和病程与情志不遂关系很 大,治疗过程中必须加强病人的思想工作,鼓励病人战胜疾病的意志。
恶性肿瘤术后治法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1984;8(4):12
摘要:庞师在临床实践中得出癌肿病人术后的病理变化及其辨证特点,抓住术后病人以 虚多实少的主要矛盾,拟订癌肿术后病人不同阶段的治疗法则。如术后补气养血为先;放化 疗期间,以益气养阴等扶正为主;其后,根据虚实挟杂为多,以清热消瘤,调补配合的扶正 祛邪原则治之。并拟订适合癌肿术后病人治疗的有效方剂,如育阴煎、益气养阴煎、清热消 瘤煎等。从而促进术后病人的机体恢复、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保障其顺利进行增强综合 治疗效果,控制癌症的发展,使一百多例病人延长寿命,部分病人重返工作岗位。现将癌肿 术后病人,按不同阶段的具体治法介绍如下:
(一)术后治法:
气血两虚型: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眼花,心悸自汗,胃纳不馨,面色白光白,舌 质淡胖,脉细无力。治以扶助脾胃,益气养血。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党参9g 黄芪12克 ,白术9g 炙甘草3g 茯苓9g 当归9g 白芍9g 五味子5g 枸杞子9g 木香6g 陈皮6g 炒谷芽9g。
(二)放疗、化疗期间治法
1.气虚型:四肢无力,心慌自汗,纳差便溏,恶心欲吐,面色苍白,白细胞低,苔白或 腻,舌淡而胖,边有齿印,脉细弱。治以益气和胃,温补脾肾。方用益气煎:党参9g 黄 芪12g 白术9g 龙眼肉9g 茯苓9g 当归9g 白芍9g 补骨脂9g 枸杞子9g 木 香9g 陈皮6g 鹿角霜9g 生地9g 熟地9g。浓煎500ml,每服20ml,每天3次。
2.阴虚型:烦热口渴,少寐口渴,少寐盗汗,头晕眼花,大便干结,牙宣鼻衄,白细胞 低,舌红苔剥,脉细略数。治以养阴生津,清热凉血,方用育阴煎:生地9g 玄参9g 沙 参9g 天花粉15g 天冬9g 麦冬9g 枸杞子9g 地骨皮9g 当归9g 白芍9g 党 参9g 五味子5g 丹皮9g 旱莲草9g 阿胶9g(烊冲)。浓煎500ml,每服20ml,每天3次。
3.气阴两虚型(此型最多见):白细胞低,面色 白,头晕乏力,咽干鼻燥,烘热口渴 ,盗汗自汗,便秘或溏,舌红而胖,脉细偏速,治以益气养阴。方用益气养阴煎:党参9克 ,黄芪9g 白术9g 天花粉15g 枸杞子9g 生地9g 白芍9g 五味子9g 天冬9克 ,麦冬9g 丹皮9g 鹿角霜9g 佛手6g 木香6g。浓煎500ml,每服20ml,每天3 次。
4.阳虚型(此型较少见):白细胞低,头晕眼花,倦怠无力,口淡无味,纳谷不馨,大便 溏薄,尿频清长,腰酸膝软,舌质淡胖,脉沉细。治以温肾健脾,益气养血。
药用:仙灵脾9g 鹿角霜9g 肉桂3g(后),黄芪9g 补骨脂9g 紫河车9g 党参 9g 白术9g 龙眼肉9g 枸杞子9g 茯苓9g 炮姜6g。
5.随证加减:恶心呕吐加姜半夏、竹茹、代赭石、左金丸等;热毒泄泻加白头翁、黄连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车前子等;脾虚腹泻加炒米仁、淮山药、升麻、灶心土、炮姜;五更 泄泻加四神丸;膀胱湿热,尿频涩痛加知母、黄柏、土茯苓、车前草、 蓄、木通等;脘腹胀 痛加川楝子、延胡索、砂仁、大腹皮等;少寐不安加柏子仁、夜交藤、酸枣仁等,牙鼻衄加 白茅根、山栀、茜草、牛膝;口腔溃疡加金银花、碧玉散、淡竹叶等。
(三)化、放疗暂停期间及结束后治法
化疗、放疗停用后或治疗暂停期间,出现癌症反复者,并不鲜见。因此,在这段期间的 治疗成败,关系到前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成效能否巩固,即关系到能否有效地控制恶瘤发 展的关系。但在这阶段,西医已无特殊治法,而中医既不能单纯地扶正固本,也不能同术前 的癌肿病人那样强调以活血化瘀、行气化痰、清热解毒之剂猛攻,必须扶正与祛邪兼顾,是 在扶正方药中加清热解毒,软坚消瘤之品,如本院常用方剂清热消瘤煎:铁树叶30g 八月札30g 夏枯草15g 白术9g 白花蛇舌草30g 半枝莲30g 露蜂房9g 陈皮6g。浓煎500ml,每服20ml,每天3次。气虚加益气煎20ml;阴虚加育阴煎20毫升;气阴两虚加 益气养阴煎20ml;气血两虚选用十全大补汤或归脾汤等加减;肾阳虚加脾肾双补丸(汤)加减 ,肾阳虚选用金匮肾气丸、附桂八味丸、右归饮(丸)等加减伴有感染、热证较显者加消炎煎 :红藤20g 黄柏6g 丹皮6g 败酱草20g 丹参6g 赤芍6g 当归6g 生米仁9g 香附9g 玄参9g 柴胡3g 小茴香15g 川续断6g。浓煎500ml,每服20ml;,每日3 次。伴有血瘀加用生化汤:当归15g 川芎15g 败酱草25g 益母草25g 桃仁6g 炮姜6g 炙甘草6g 浓煎500ml,每服20ml,每日3次。
(四)心理治疗
祖国医学对心理与疾病的关系十分重视。认为,癌症是七情郁结,使脏腑功能失调,以 致气血停滞的结果。
庞师认为,对癌症病人的治疗,药物虽然重要,但必须通过人的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 ,必须重视人的心理因素治疗,否则难以获效。所谓心理治疗,是指医生在诊治中用自 己的语言和行为,来影响和改变病人的认识,使病人建立良好的心理,鼓动其积极性以增强 人体内部的抗癌力量,达到战胜疾病的信心。若医生的语言不慎或对病人的态度不当,常会 造成疾病或使病情加重的原因。所谓“言语能致病,言语能治病”就是这个道理。这对每个有经验的医生来说都有深刻体会的。
中医辨证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出处:中医杂志 1985;(8):35~38
摘要:著名老中医庞泮池从医四十余载,在治疗不孕症及各种妇科疾患方面,有着丰富的临 床经验,我们学习运用庞老师的经验,在曙光医院妇科门诊观察治疗了40例输卵管炎性阻塞 疗法之一。
治疗方法
以化瘀消积为总的治则,采取辨证辨病结合,内外并治,周期给药,三个月为一疗程。
1.卵泡期用药:经期开始服用“通管汤”,每日1剂,排卵期前停服。若服药后经量明 显增多或淋漓不净,可于经后期停服1~2日,待经净再服。通管汤由当归9g 熟地9g 赤芍9g 白芍9g 川芎9g 桃仁12g 米仁12g 红花12g 海螵蛸20g 生茜草9g 制 香附12g 路路通15g 石菖蒲9g 皂角刺9g 败酱草15g 红藤15g组成。肝经瘀阻者 去熟地,加柴胡9g 郁金9g 肾虚夹瘀者去红藤,加菟丝子15g 仙灵脾9g 肝郁肾虚者 去石菖蒲、红藤,加柴胡9g 菟丝子15g。另外,内热明显时,熟地易生地,加丹皮9g 黄芩9g 表现虚寒时,去败酱、红藤,加桂心5g 炮姜9g。
2.排卵黄体期用药:肝郁肾虚型或肾虚夹瘀型病人于排卵期开始服用“通管II号方”, 每日1剂,服至行经。药后,如肾虚证或黄体功能仍无改善,可暂停汤剂,于黄体期投乌鸡 白凤丸或河车大造丸1~2个周期,观察效果。肝经瘀阻病人则可连续服用“通管汤”。通管I I号方由熟地9g 当归9g 白芍9g 川芎6g 桃仁12g 红花12g 菟丝子15g 仙灵 脾9g 肉苁蓉9g 鹿角霜9g 制香附12g 败酱草15g组成。若乳胀甚,加柴胡9g 少 腹痛不解,加延胡索9g 小腹冷痛,去败酱加桂心6g。
3.理疗:采用ZGL-1型直流感应电疗机治疗。阴极放在八 穴,阳极放在关元穴。阴 极部位贴敷浸过“妇透I号”药液的吸水纸。通电后,通过离子穴位透入作用,达到局部活 血化瘀的目的。于经净第三日起,每日1次,连续10日。一般连用3个周期,如治疗有不规则 出血或月经失调,可暂停。妇透I呈方由桃仁500g 皂角刺750g 败酱草750克组成,浓煎制成2000ml药液。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仅以治疗后能否妊娠来判定疗效。治疗后妊娠(经妇科检查、血绒毛膜促性腺 激素测定或尿免疫妊娠试验证实)为治愈,治疗后3个月至2年内仍未妊娠为无效。40例病人 经治疗后有20例妊娠,妊娠率为50%。受妊者中,原发不孕14例,继发不孕6例,平均治疗时 间6.9月。
讨论
一、本文40例,临床辨证以肝郁肾虚、肾虚夹瘀者为多,二者共占90%,可见虚实夹杂 是本病的特点之一。然而,无论因实致虚,出现虚实夹杂,还是因虚致实,出现虚实夹杂, 导致不孕的根本因素都是“瘀”。如《石室秘录》所云:“任督之间,倘有疝瘕之证,则精 不能施,因外有所障也。”
根据这一见解,确定临床治则为化瘀消积,以攻为主。在此前提下,考虑病机的不同, 尚须攻补兼施,以避免“虚虚实实”之弊。给药方法,采取内服中药配合局部理疗,且结合 女性生理规律给药,如此则祛邪而不伤正。
二、本病的另一特点是临床见证以肝肾两经病变居多。临床资料分析表明,肝经症状的 改善与妊娠率较趋一致,说明肝经瘀滞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形成关系较密切。临床辨证用 药,不仅要考虑药物的作用针对病变性质,还应考虑药物的归经与病变脏腑相吻合。“通管 汤”全方16味药中,除红藤、米仁外,有14味药入肝经;“通管II号方”中,除入肝经的药 外,几味补益药都入肾经。二方用药俱走血分,有消瘀积、补精血的作用。
三、“通管汤”中选用海螵蛸、生茜草这一药对。原出自《素问·腹中论》“四乌贼骨 一芦茹丸”,曾有人认为,此方可治输卵管狭窄。二药具有收涩止血,活血消积的双重作用 。使用时,哪种药性占主导地位,取决于整个方药的配伍及疾病本身的性质。此病病机乃气 滞血瘀,而“通管汤”由大队理气通络、活血化瘀药物配伍组成,因而可用其软坚活血之性 ,协同它药疏通瘀阻。
通管汤对家兔输卵管炎的抗炎作用
出处: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7(5):293~294
摘要:本文采用苯酚糊剂造成家兔化学损伤性输卵管炎症模型,以用药及非用药组家兔的组 织学切片及用药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测定作用观察指标进行通管汤的抗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通管汤具有对抗输卵管炎变的效应,并提示此种效应可能是通过改善组织细胞代谢,抑制 成纤维细胞增生,减少炎细胞浸润,以及降低血液粘滞度和血中大分子物质的聚集性,从而 改善血液流变性,纠正局部血循环障碍而实现的。
讨论
根据中医理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基本病机是气滞血瘀,瘀血阻塞胞脉。庞师采用行 气化瘀的通管汤为临床主方,“疏其气血,令其条达”,因而获效。
本实验结果说明,通管汤具有对抗输卵管炎变的效应。无论是输卵管总体,还是输卵管各个层次,用药组的炎变程度都比对照组轻。
在分层对比中,尤以粘膜固有层及浆膜层的差异为显著。这两层的炎变性质有相同之处 :都以纤维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为主。因此,用药组炎变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这一现象 提示了通管汤对抗炎变是通过抑制纤维细胞增生、减少炎细胞浸润这两条途经实现的。而上 皮细胞改变率及皱壁消失率的差异又可说明通管汤还能对抗上皮细胞变性,维持皱壁存在, 从而改善内膜功能。推测是通过改善细胞代谢而实现。这或许是该方抗炎的又一作用途径。
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结果说明通管汤能降低血液的粘滞性和血中大分子物质的聚集性, 因而作为血瘀形成基础的血液浓、粘、聚状态可得到改善。血液流动性增强,一方面可纠正 炎变条件下的血循环障碍,增加局部血流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血细胞附壁,从而也减少了 炎区内炎细胞的浸润。
子宫肌瘤证治
出处:中医药研究 1988;(5)4~6
摘要:通过多年来临床经验,我认为子宫肌瘤的病机,应属血瘀气滞痰阻成症,当用通导、 消症、理气、化痰的治疗法则,但由于肌瘤患者,多数有月经过多,甚则崩冲,血去气弱, 体质虚衰,正气不足之标症,若一味攻伐,易犯虚虚之祸,同时患者在经行以前亦常有肝气 郁结,或肝郁化火等症,特别绝经期妇女兼症繁多,故对子宫肌瘤的治疗还需按月经周期中 出现不同症候,分阶段辨证论治。
一、行经以前,患者常有少腹、乳房胀痛,心情抑郁,易于烦躁失眠,脉弦细,苔薄白 ,或质红。症属肝气郁结,或郁火上扰,可用疏肝理气的逍遥散,如口渴咽干舌红有郁火者 ,加丹皮、山栀、黄芩等清肝之品;下腹胀痛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理气疏肝:有的患者 ,经前头晕,或血压偏高,肝阳偏亢者,可加白蒺藜、珍珠母、钩藤、女贞子等平肝潜阳之品。
二、行经期:①经行第一至第二天,经量逐渐增多,有血块,小腹胀痛,块下痛缓,脉 象由弦转细,苔厚或有瘀斑,症属瘀血初下,气血亦受损,此时需扶正气,但宿瘀未解,未 可骤用止涩,当以生化之法,常用党参、黄芪、当归、川芎、白术、白芍、制香附、紫石英 、失笑散等。如有热象者,可加生地、丹皮、黄芩等。
②经行第三至四天,腹痛已除,块下亦少,但经量增多,有的甚至崩冲,头晕腰酸, 气短乏力,脉细小或细数,舌质淡,症属气血两虚,血不归经,冲任失固,应以补益气血, 摄血固经。用党参、黄芪、白术、白芍、炮姜、阿胶、艾叶炭、当归、熟地、紫石英、花蕊 石、牛角腮等。如肝肾阴虚,舌红有热象者,去炮姜加生地、侧柏叶、麦冬、旱莲草等凉血 止血。
三、经净以后,至下次月经来前,则应化瘀消症软坚,针对肌瘤以治本,我常用下方: 白花蛇舌草30g 石打穿18g 铁刺参18g 夏枯草15g 生牡蛎15g 莪术9g 木馒头30g 党参9g 白术9g。如体质虚弱去莪术加失笑散10g。肝肾阴虚的加:枸杞子、菟丝子 、女贞子、生地、熟地等。上方可制成片剂或丸剂,以便服用。
如年龄已至绝经期,则加用知柏地黄丸每日10g 以清下焦相火,可促使早日绝经。
由于肌瘤生长部位不同,症状各异,同时亦易于与子宫肌腺瘤、卵巢肿块混淆,因此治 疗前必须通过各种检查,如妇科、B超、腹腔镜等,明确诊断。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随 访,如治疗三个月至半年,肌瘤反而增大,或出血有增无减,则还以手术为宜,以免恶化或 胎误病情。
庞泮池治经产验案三则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9;(12):20~21
摘要:庞泮池老中医从事妇科临床与教学五十余载,确实学有见地,医有胆识。兹录庞师临 证医案三则,以献同道。
调经水 脾肾冲任同补
庞师视女子月水不调之候,常归咎于奇经。女科之疾所涉奇经,多责之冲任。贤有曰“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两脉流通,经血渐盈”。而冲任两脉之动力在于肾气,其生化之力则 在于脾气,故庞师调经论治常以脾肾为本,不离冲任两经。
例1 唐×,年30岁,未婚。月经长期错后,甚至闭经3月以上不行。1987年5月19日就诊,言其月事已过10余天未至,末次月经期为:4月7日。基础体温无双相,面部发出痤疮, 苔薄脉细。证属冲任不充,经不以时下。治宜补益脾肾,以调补奇经。拟方:黄芪、菟丝子 、泽兰、牛膝各12g 肉苁蓉10g 制香附15g 当归、白芍、杜仲、龟版、鹿角粉、生地 、熟地、山萸肉(各)9g 14剂。6月9日复诊:经水6月2日已行,5天干净,无乳房作胀,经前 亦无痤疮。脉细带弦,苔薄质红润。再以补益脾肾,调和气血,以资冲任,使胞宫满盈,适 时而泻。两个月后,经水已自行。后因返乡易地,一度闭经,复用上法,月经又复正常。
按:张景岳认为:调经之要,贵在补脾以资养生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知此二 者,则尽善矣。本案之治,庞师即从滋其化源经自通入手,选用菟丝子、肉苁蓉,以调节冲 任气血。又深恐血海之虚,复加龟版、鹿角粉等血肉有情之品。庞师的经验是:重滋化源治 其本,不在攻下治其标。
产后头痛 祛风兼补血海
大凡产后病,前贤所主各异,有言当补,有言逐瘀,而庞师则说:“勿拘于产后,勿 忘于产后最为精当。”
例2 何×,23岁。产后出血甚多,20天后恶露始净。四个月后出现自汗头痛。先是 头汗,头发全湿,汗后头痛始作,连及头皮,梳发亦难,吹风尤甚,腰酸乏力,苔薄脉细。 证属产后出血过多,百脉空虚,风邪乘虚而袭。治宜养血益气,祛风疏邪。拟方:黄芪、旱 莲草(各)15g 防风、白术、白芍、川芎、白芷、当归、杜仲、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各)9g 陈皮6g 8剂。次诊,头汗止,头痛大减,仅疲劳后前额略痛。再拟补益肝肾之剂,填 其空而固上效。复诊,诉头痛已愈,随后未再复发。
按: 产后气血不足,抗病力弱,稍有不慎,邪之易侵也。风为百病之长,其性开泄;伤 于风者,上先受之;头者,诸阳之会也,惟风可及。故该患者汗出腠疏,贼风袭之,头先承 受之。祛风方能止痛,纯补则误。故庞师选用治风主药防风,更配以白芷轻而向上,直达病 所,力重而功专。然产后 体虚,过于发散,犹恐邪去而正亦伤,腠理空疏,卫外不固,贼 风再袭。故祛风同时亦当固表扶正。防风、黄芪、白术为玉屏风散,固卫和营两得其宜,既 敛汗又祛风,乃为御风之屏障,再加气味平和的补益气血之品,如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 等药。补而不滞,充填百脉,亦可鼓邪外出,共收祛邪扶正之妙用。
通胞瘀 内服外疗齐下
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包块、慢性盆腔炎、输卵管阻塞等病,中医辨证属于胞瘀范 畴,治疗较为棘手。而庞师参照西医诊断,结合中医辨证,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巧用中 药多效应,多法同施,既重视内服的整体调治,亦不放过外治、局部用药等法,变一法为多 法,变八法为百法,在这些顽疾的治疗上,显示了她的独到之功力。
例3 陈×,31岁。结婚3年。1985年曾因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而行手术。1986年5月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示:左侧通而不畅。经期提前3~5天,量不多,无痛经。阴道涂片示: 有排卵。末次月经期:3月10日。脉弦细,苔薄质暗红。辨证属瘀阻胞脉。治宜活血化瘀, 理气通络。拟口服方:当归、赤芍、白芍、生地、熟地、川芎、桃仁、菖蒲、皂角刺、肉苁 蓉各9g 红藤、败酱草(各)15g 路路通10g 制香附12g 煎服。另以桃仁500g 皂角刺 750g 败酱草750g 煎浓液于经净3天后外用,即用吸水纸浸透后,放置关元、八髎穴 ,通过中药离子导入法,从而达到局部活血化瘀的目的。
按:庞师采取上述内服外疗的方法,对此类病人的治疗已获得了很大疗效,妊娠率50%[ 即指40例病人中妊娠数。参见中医杂志;1985(8):35治疗原则是化瘀消积内服,重在根本 上消除病灶,并针对病灶局部适当加用外部疗法。既能直接取效,又可更快促进内服药物作 用的发挥。两法同用,双管齐下,取效必也。庞师用药善取双重效应。她认为慢性炎症属气 滞血瘀,恶血凝结,宜用活血化瘀,但更应从辨病方面考虑,结合选用红藤、败酱草等,施 以清热解毒之功。李时珍认为,败酱草善排脓破血,仲景治痈及妇科古方皆用之。现代药理 也证实其对大肠杆菌等皆有抑制作用。此乃庞师必用之药,消炎抑菌,似较单纯清热的观点 为全面。
庞泮池用益气养阴法减轻卵巢癌术后化疗反应的经验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9;(10):17
摘要:治疗方法 19例按中医辨证分为三型:气阴两虚型15例(79%),气虚型3例(16%),阴液 亏耗型1例(5%)。
气阴两虚型:症见头晕乏力,多汗口渴,呕吐便溏或便秘,脉细小,舌红少苔。常用药 党参、黄芪、白术、白芍、天冬、麦冬、枸杞子、天花粉、姜竹茹、制半夏、补骨脂、旋覆 花、五味子、生地、鹿角霜、木香、佛手。
气虚型:症见面色苍白,气促心慌,呕吐便溏,自汗,脉细软,舌淡胖有齿印,苔薄白 或白腻。常用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升麻,加补骨脂、木香、砂仁、龙眼肉、枸杞子、姜竹茹 。
阴液亏耗型:症见大肉尽削,头晕,口干不欲饮,干呕尿赤便秘,盗汗,脉细数,舌红 体瘦苔剥。常用药南沙参、麦冬、天冬、川石斛、玄参、生地、熟地、太子参、白芍、炙甘 草、当归、枣仁、旋覆花、陈皮。
服法:平时一日两剂,化疗时浓煎一剂。三型同一服法。
疗效分析白细胞下降比较:19例同身对照,用中药前,每次化疗后白细胞的平均值低 于4000/mm3的有12例(63%),最低的1700/mm3;用中药后白细胞平均值低于4000/mm3的仅有2 例(11%),最低为2800/mm3。
症状比较:用中药前,整日头晕5例,有时头晕8例,无头晕6例;呕吐不能进食4例,呕 吐少食12例,无呕吐5例;有腹痛8例,无腹痛11例;腹泻2例。药后,整日头晕0例,无头晕13 例;呕吐不能进食0例,呕吐少食6例,无呕吐13例;腹痛1例,无腹痛18例;腹泻2例。服中药 前用“顺铂”后呕吐,尤在化疗第1天最甚,一般停药3~7天症状渐减,服中药后,不仅第1 天症状减轻,一般停药3天内症状消失。
体会运用化疗药物都对患者消化道有不同程度影响。反复呕吐,损伤脾胃,脾运失司 ,气血生化无源;反复呕吐,津液损伤,日久伤阴,故多见气阴两虚。用党参、黄芪、白术 益气健脾,天冬、麦冬、天花粉、五味子、枸杞子、生地补其阴液,制半夏、旋覆花、姜竹 茹、佛手降逆止呕。药理实验证实:制半夏能抑制呕吐中枢,佛手能松弛胃、肠平滑肌的痉 挛。
临床与动物实验均证明,中药有促进化疗后白细胞恢复作用。本组患者用中药前后白细 胞的平均值比较有所提高。动物实验提示,小鼠化疗后用中药灌胃能促使单次化疗周围血象 中白细胞的代偿恢复。由此可见,中药有改善化疗药物对白细胞的作用。药理实验证实,黄 芪、党参、天冬、麦冬、枸杞子有提高机体免疫、升高白细胞的作用。根据中医理论“补气 生血”,党参、黄芪、白术益气健脾生血;补骨脂、枸杞子、健脾补肾纳气,治骨髓伤败; 鹿角 霜温补肝肾,补督脉,以调周身骨节之主,从而改善造血机能,促使周围血象的白细胞代偿 恢复。
妇科肿瘤治疗中如何应用中医药
出处:中医杂志 1993;(2):112~113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多数妇产科肿瘤进行手术及放化疗,但这些疗法均有一定弊病。 我们在治疗期间,广泛开展中医药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化疗期间:化疗时多出现气虚、阴虚和阴阳两虚证候,同一患者证候亦可因病情变化而 出现转化。
气虚:白细胞下降,面色苍白,气促心慌,懒于行动,恶心呕吐,纳食不香,胸闷,口 渴不欲饮,大便溏薄有时面浮肢肿,自汗,脉细小,苔薄或白腻,舌胖或有锯齿。治拟益气 和胃,补益脾肾:党参9g 黄芪12g 白术9g 白芍9g 茯苓9g 当归9g tg 生地、熟地(各)9g 补骨脂9g 木香9g 枸杞9g 鹿角霜9g 龙眼肉9g 陈皮9g。胃纳差,可 加半夏、陈皮,煎水冲上药。
阴虚:白细胞下降,头晕失眠,心烦口渴,欲冷饮,有时牙宣,鼻衄,小便色赤,大便 不通,烘热盗汗,纳少,精神倦怠,脉细小,苔薄或剥,舌质红或绛。治拟养阴生津,清热 安神:生地9g 天冬、麦冬各9g 天花粉15g 玄参9g 五味子9g 当归9g 白芍9克 ,枸杞9g 旱莲草15g 丹皮9g 阿胶9g 沙参9g 党参9g 地骨皮9g。
气阴二虚:既有气虚又有阴虚证候,治拟气阴双补:党参9g 黄芪9g 白术9g 白 芍9g 天冬、麦冬各9g 天花粉15g 五味子5g 枸杞9g 丹皮9g 生地9g 鹿角霜 9g 木香6g 佛手片6g。
化疗间歇期或停用化疗后:在此期间为防止肿瘤复发或转移,不能单纯予扶正药物,必 须加入清热解毒、软坚消瘤药物:铁树叶30g 八月札30g 白花蛇舌草30g 夏枯草15g 蜂房9g 半枝莲30g 白术9g 陈皮6g。
放射性直肠炎的处理:治疗除益气养阴扶正外,还需根据患者体质随证加减:便血多者 加槐角、侧柏叶、阿胶等止血之品;便溏阳虚者加炮姜、补骨脂、淮山药等温中止泻;溲赤者 加碧玉散、赤苓、猪苓清利湿热;苔黄,大便有粘冻者加黄芩、米仁、白头翁、脏连丸等;纳 差者加谷芽、麦芽、砂仁;带下黄臭,大便秽臭者加土茯苓、蜀羊泉、白花蛇舌草等。
庞泮池治闭经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4年11期36~37页
摘要:闭经乃妇科常见之疾,以未婚女子为多见。对庞老师治闭经之经验今介绍之。
一、对闭经的认识
1.闭经主要原因
闭经之因,不外虚实两种,虚者多为阴血亏损,无血可下;或肝肾亏虚,冲任不充;或脾 胃有病,生化无源。实者多因气血郁滞,痰湿内阻,胞脉不利,无血可下。
2.病因病机分析
肝肾不足----补肝肾,填冲任。
先天肾气不足,精气未充,肝血虚少,冲任失于充养,无以化为经血,乃致闭经。年逾 十八尚未行经;或由月经后期量少逐渐闭经,素体质虚弱,腰酸腿软,头晕耳鸣。治法可采 用补肝肾,填冲任之法,因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而 互相资生,成为月经的基础物质,肾气充,促使天癸成熟,可致任通冲盛,月事以时而下。
气血虚弱----清心养脾,调经行血。
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劳倦,或忧思过度,损伤心脾,营血不足;或大病、久病,或吐 血、下血,堕胎、小产等数脱于血,以致冲任大虚,血海空乏,无血可下,故成闭经。治法 可采用清心养脾、调经行血。如《素问·评热病论》:“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 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此文说明胞脉属心,得心 气下通而为血。又如《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 乃指足阳明胃经属二阳,女子的精血由胃腑水谷所资生,脾主要为胃行其津液,如二阳有病 ,则中焦之汁竭,无以奉心神而经赤为血,此为血虚;水谷之精也无以转输于五脏则肾无所 藏,此为精虚。故女子则月事不得以时下矣。
3.庞师之见
以上论述说明闭经可因心、肝、肾、脾(胃)有病影响胞宫、胞脉,引起精血亏损而发生 冲任二脉的通盛失调。但在病因方面,或因虚,积冷、结气;或因胃气虚,心火盛;或因积痰 阻滞,闭经发病原因繁多,其临床表现不一。因此庞师在辨证施治时,除了根据患者体质症状、脉象、舌苔外,还辨其虚实,病变脏腑,究其病因,或补肝肾;或健脾胃;或清热养阴; 或调理气血;或化痰祛湿。庞师采用了前人的经验,还结合现代医学对闭经的一些新理论,根据妇科检查、基础体温的观察,进行综合治疗。
二、临床治验
1.辨病辨证结合
临床对闭经有多种分型。有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肝郁气滞、痰湿内阻、瘀阻胞络等类 型。在同一患者身上,可以有两至三种类型同时出现。如患者黄某、22岁,经气腹造影诊断 为多囊卵巢,临床症状表现为:平时头晕、乏力、面色灰滞、毛发密集、脉细小、苔薄质红 ,经事延后常数月至半年,需用药方行。庞师认为患者先天肾气不足,冲任不充。头晕面色 灰滞、舌质红则为肝肾阴亏。妇科检查盆腔有块则为瘀阻胞脉。辨证当为虚中挟实。治疗时 采用攻补兼施。应用四物汤加鳖甲、牛膝、补肾阴,调任脉;加失笑散、穿山甲、丹参、茺 蔚子、赤芍、丹皮、香附、王不留行子等活血化瘀、理气通经。获效,以后连续服药两月经 事如期而至。
2.脏腑辨证
患者金×,24岁,月经初潮17例,开始月经尚正常,自1975年9月(24岁)去干校劳 动闭 经半年,1976年3月回沪后,经期失常,经行量少,一到二天即净,甚至经闭。日见消瘦, 纳食不香、呕吐,以致不能进米饭开水。来诊时只能吃四分之一两蛋糕,口渴便秘,面色萎 黄,毛发枯黄。当时体重只有55斤,不能久坐(患者系家中第七个孩子,足月产)。庞师认为 该患者本是先天不足,其标为后天脾胃运化失司,采用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先宜益气养胃和 中,方用太子参、川石斛、麦冬、天花粉、竹茹、旋覆花、代赭石、藿香、苏梗、生麦芽、 生米仁、枇杷叶。服药后情况有所好转。胃肠摄片,胃中度下垂、十二指肠有轻度郁滞现象 。中医认为:脾胃为生化之源。生化乏源,气血则无以生,女子无血则月事不得以时下。经 过一个阶段的益气养胃和中,患者体力逐渐恢复,体重增至82g,再增至95g。第二阶段则 采用标本同治。用益气健脾,调补肝肾之法,使患者月事得通,虽不能按期而行,但得肾气盛,则月事以时而下也。
3.传统辨证
闭经一症,病因多端。即使同属虚证,亦因体质不同,治法各异。患者俞某,1977年12 月妊娠足月,临产时并发黄胆型肝炎,产后大出血输血2000~3000ml,胎盘早剥,产后亚 急性黄色肝萎缩,经抢救治愈。但产后两月,无乳汁,毛发脱落严重,至产后四月指甲亦脱 ,经行不定时,以致经闭不行,性欲淡漠,腰酸无白带。庞师认为患者气血两虚,冲任亏损 ,结合脉症,脉细小,苔薄质淡。主要为肾阳不足、血海空虚,故当先温补肝肾佐以养血通 经,病虽未全愈,但经事得通,顽疾稍动,为进步之佳兆。庞师治闭经不拘泥理气活血或一 味通经,而是以治病求本为原则,往往能获喜效。
4.周期性治疗
在治疗闭经时,庞师认为不能按照辨证一成不变,因患者有时有内在变化时,不一定出 现症状。如患者李某,基础体温在经后20多天左右,可以看到逐步缓慢上升,但患者毫无 症状,庞师就依照其内在变化,经净后应用补益肝肾的汤剂或丸药(乌鸡白凤丸),一旦出现 体温上升现象,让其服用养血活血理气通经的汤剂或丸剂(四制香附丸或四物益母丸),可以 促其体温较快上升,十多天后月经自行。通过类似病例的启发,联系西医人工周期治法,在 中医中药方面,也可以进行周期性治疗,在中医中药方面,也可以进行周期性治疗。即使对 基础体温无双相者,庞师在患者经净后给予服用补肝肾的药物十至十四天,继而应用养血活 血理气通经的药物14天。对某些患者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用中药进行周期性治疗闭经的 疗法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综上所述,闭经病因和症状非常复杂。必须牢牢掌握祖国医学的辨证施治,学习老师的 临床经验,结合西医的论断方法,不断实践以提高自己的临床治病水平。
T细胞亚群测定与卵巢肿瘤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
出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14(6):334~336
摘要: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克隆抗体技术测定了73例卵巢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 亚群,试图阐明卵巢肿瘤患者各证型之间的免疫状况。结果显示:卵巢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与辨证分型有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虚证、实证及其免疫状况的敏感指标,为中医治疗卵巢肿瘤提供了客观依据。
讨论
自Hoffman等首次报告用微量全血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人体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来,该方 法地临床,并被公认为是测定T细胞亚群最精确的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利用新技术来探 讨肿瘤患者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以及肿瘤对机体免疫调节的影响,但有关卵巢肿瘤患者 外周血T细胞免疫水平的研究,国内报道甚少。
本实验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对73例卵巢肿瘤患者进行了外周血T淋巴细 胞检测,比较观察了卵巢肿瘤患者辨证分型中实证、虚证及各型的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显 示T细胞亚群检测,对卵巢肿瘤患者较为敏感,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卵巢良性肿瘤实证组患者,由于正气未衰,T细胞亚群变化不大,但OKT4/OKT8比值下降 ,提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下降的趋势,但不紊乱。而虚证组多见于卵巢癌中晚期患者, 正气已损,邪气旺盛,免疫功能严重失调,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与健康人及实证组患者相 比均有明显差异,这与中医辨证同属虚证的看法一致。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值经多因素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与辨证分型密切 有关。表现为辨证分型从气虚型到气阴两虚型,OKT4进行性下降,OKT8明显上升,这表明T 细胞亚群的测定,客观地论证了中医学对卵巢癌形成的病机及病理变化的认识,即当症瘕( 卵巢癌)内生于脏腑组织,必然耗损人体正气以自养。脏腑组织的功能失调,不断加剧虚弱 证候,初期伤气,继而耗及阴血,最终气阴两虚,致辅助性T细胞明显下降,抑制性T细胞显著上升,说明卵巢癌虚证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并随病情的发展而加重。为此 ,T细胞亚群的测定,能初步地反映出是早期还是晚期的患者,为临床判断虚证以及虚损程 度提供了客观实验依据。
本组实证患者的T细胞亚群接近正常,辨证以气滞血瘀,痰湿阻滞为主。治疗应采取活血消症、清热解毒、祛痰化湿等祛邪的原则;卵巢癌虚证患者,其特点是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和低下,其证候多以正气虚弱为主,这提示我们应采用扶正固本治虚的原则,以促进和改善 机体免疫状况,从而提高卵巢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
通管 促排卵 健黄体 庞泮池治疗不孕症的经验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5年12期1~2页
摘要:庞泮池教授对于女性不孕症有独到的见解,治疗上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服与外 治并用,抓住“通管、促排卵、健黄体”三大关键,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一、通管
“通管”即“通输卵管”。临床上“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占不孕症的40%左右,大多由 于输卵管及盆腔炎症,或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引起。古书虽无明确叙述,但某些记载极为类似 。如《石室秘录》中指出:“任督之间,倘有疝瘕之症,则精不能施,因外有所障也。”庞 师认为此“疝瘕”即积聚和症瘕阻于脉络,使精不能施,血不能摄,故婚而无子。
本病肝肾之症为多,因肝肾同源,精血互化,根本病机是气滞血瘀。临床上可见患者平 素腰酸膝软,少腹酸胀或隐痛,经前乳胀,烦躁易怒,或经行两少腹刺痛、胀痛以夜为甚, 下血有块,头晕耳鸣健忘,脉弦细或细涩,舌暗或有瘀点.治疗当理气活血,然而庞师认为 瘕积即成,病在血分,且病程较长,女子以血为本,若投以峻,欲求速效,难免耗血伤正, 故治此病,不能强攻,应选较平和的理气活血软坚之品常服久服,缓图其功。
内服选用活血和血的桃红四物汤为基础,取四物汤养血活血,桃仁、红花专攻活血化瘀 ;加香附、路路通、石菖蒲理气通络;皂角刺、米仁消积除障;海螵蛸软坚散结;茜草行血凉血 ;红藤、败酱草清热消炎,合之取名为“通管汤”。肝经瘀阻去熟地,加柴胡、郁金;肾虚夹 瘀去红藤,加菟丝子、仙灵脾;肝郁肾虚去石菖蒲,加柴胡、菟丝子;虚寒去红藤、败酱草, 加桂心、炮姜。于经净后连服7~10贴,排卵后再酌加补肾之品续服。
外用ZGL-I型直流感应电疗机,阴极于八髎,阳极于关元,阴极部位贴敷浸过“妇透I 号”(桃仁、败酱草、皂角刺浓煎药液)吸水纸,通过离子穴位透入;或用HZ-I毫米波治疗, 探头放在两侧输卵管部位,每次20~40分钟,达到局部活血化瘀的目的。经后第3天起,每日 1次,连续10天,三个月为一疗程。
二、促排卵
卵巢功能失调,排卵障碍是不孕症的又一重要原因。临床上可见于闭经、多囊卵巢综合 征、月经稀少,“功血”,或是无明显症状,但基础体温单相,经期诊刮为“增生期子宫内 膜”等。庞师认为其病机主要与肾虚有关。如素体虚弱,先天不足;房劳过度,肾气损伤;或 阳虚不能温煦胞宫,不能温化痰湿,均难以摄精成孕。症见久婚不孕,月经后期,稀发,甚则闭经,头晕耳鸣,带下清稀,腰酸腿软,性欲淡漠。或经来无度,淋漓难净;或形体肥胖 认为此类患者大多是肝肾不足,胞宫虚寒。补肾要温阳暖宫,激发卵巢排卵功能;调冲要寓 补于通之中,不能见闭经就活血化瘀,见月经淋漓就一味止血,而应补肾促排卵,使经血循经,按期而行。取方以四物汤养血和血;黄精、菟丝子、杜仲、苁蓉、仙灵脾补肾促排卵;紫石英、石楠叶温阳暖宫;茺蔚子、泽兰叶、王不留行子、牛膝活血通经;或经后乌鸡白凤丸及 河车大造丸连服10天。小腹冷痛加艾叶、小茴香、桂心;乳胀加制香附、柴胡、陈皮、青皮 ;月经淋漓去活血通经之品,加女贞子、旱莲草;痰湿重加苍术、制半夏、胆南星、生米仁。
外用HZ-I毫米波治疗,探头放在两侧卵巢部位,每次20~40分钟,经后连续治疗1周,3个月为一疗程,以助活血通络促排卵之力。
三、健黄体
如果有排卵,基础体温双相,但黄体功能不足,排卵后曲线爬行上升或提前下降(黄体 期<10天),亦可由于子宫内膜分泌期状态不佳,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或生长,而造成不孕或 早期流产。庞师认为此系排卵期阴阳转化不及或不平衡,肝肾不足,精血亏少,即能摄精也 难于成孕,或由于阴血不足,不能化阳,虚火下迫。症见期中出血,量少淋漓,2~7天方净 ,月经先期,量多或少,腰酸乏力,口干烦热,心悸失眠,脉细数,舌红苔薄。或由于脾肾 阳衰,不能统摄,则症见月经色淡、量多,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脉沉细、舌淡 苔薄。治疗当补脾肾调气血,血充气和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庞师强调此法重在“调”字 ,即补气兼理气,养血兼活血。然而用药要谨慎,不宜过用理气活血之品,而选用当归、川 芎、泽兰叶、茺蔚子、香附之流,活血而不动胎。取方圣愈汤为基础,加菟丝子、苁蓉、黄 精、泽兰叶、茺蔚子。脾肾阳虚者,加仙灵脾、巴戟肉、紫石英;阴虚内热,虚火下迫者, 加天冬、麦冬、黄芩、地骨皮、生茜草、女贞子、旱连草;肝气郁结者,去党参、黄芪,加 柴胡、制香附、郁金;肝经郁热者,加丹皮、山栀。
临床上庞师循上述三法,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疗效颇佳。如患者王×,25岁。1991 年“人流”后痛经,继发不孕两年余。月经紊乱,30~60天一行,经前乳胀、腰酸,便秘, 基础体温单相,输卵管造影示双侧输卵管不通。脉细,苔薄。庞师认为此系肝郁肾亏,血行 不畅,脉络不通,不能摄精成孕。经后给予“通管汤”加柴胡、瓜蒌仁、炙鳖甲、菟丝子、 杜仲等,辅以“毫米波”治疗;排卵后,补肝肾,调气血,圣愈汤加泽兰叶、生茜草、延胡 索,随证加减。两月后月经如期而至,基础体温转双相,痛经减轻。在继续治疗基础上,曾 做两次输卵管通液,回流渐少。半年后,诸症均减,基础体温上升21天,脉细滑,查尿妊娠 试验:阳性。
庞泮池运用标本兼顾法治痛经经验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1996;(1):11
摘要:
1 审证求因固其本
庞师认为,痛经并非是一种单纯的症状,而是一个周期性发作的病症,治“痛”必须审 证求因,标本兼顾,“痛”时治标,“不痛”时固本,贯序用药,才能根除病痛,诚如《素 问》所曰“治病必求于本”,“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对于“原发性痛经”,常见于 年青女性,大多伴有子宫或宫颈发育不良,子宫位置异常,庞师认为,此乃先天不足,肾气 未育,肝血不旺,胞宫失于润养,临经易受寒邪侵扰;或胞宫发育欠佳,气血不循常道,脉 络阻滞,不通则痛。故“大补肝肾,调养气血,促进胞宫胞脉的发育”为固本之要。临床常 用仙灵脾、巴戟肉温宫助阳,温而不燥;菟丝子、肉苁蓉、黄精补肾填精,补而不腻;生地、 熟地、白芍滋阴养血,柔肝益肾;或以“乌鸡白凤丸”、“河车大造丸”等血肉有情之品, 经后连服至下次月经前,胞宫虚寒者加桂心、吴茱萸以温通经脉;气血失畅者加当归、川芎 、制香附、小青皮以条达气机, 于“继发性痛经”,常见育龄女性,大多由于器质性疾病 所引起,如“内异症”、“盆腔炎”等等,庞师认为,此类病症较复杂,可由房事不慎,人 工流产或情志不畅造成气滞血瘀,湿热下注,热瘀互结,日久症聚下焦,冲任瘀阻,治本关 键在“理气活血,清热化瘀,软坚散结,疏通冲任”,“使症化气顺血畅,痛经自愈,临床 常用炙鳖甲滋阴潜阳,破瘀消症;石打穿、夏枯草、生牡蛎软坚散结;炙乳香、炙没药、米仁 、桃仁化瘀止痛;丹皮、丹参、败酱草、红藤清热化瘀消炎;尤其是血竭一味,能活血止血, 行气止痛,主治症瘕引起的血崩腹痛,作用颇佳;如肝气郁结可加柴胡、郁金疏肝通络止痛 。
庞师通过长期临床观察,证实治疗痛经,先探病由,审因而治求其本,确能缩短疗程, 提高疗效,并使之愈而不易复发。
2 寓补于通治其标
痛经,在临床上可由于气滞、血瘀、寒凝、阳虚、气血不足所致。多见痛甚拒按属实, 喜温喜按属虚。经血夹块,下血痛减属血瘀,腹胀乳痛属气滞。庞师认为,临床症状虽分虚 实,但实症所见无几,大多为虚实夹杂,寒热并见或本虚标实。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 经行腹痛》中“凡妇人经行作痛,挟虚者多,全实者少”, 《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 ·月水来腹痛侯》中“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 损伤冲任之脉”。如年青女性,本身禀赋不足,经前贪冷感寒,得热或下血痛减,治疗应以 “通”为大法,但如强攻猛进,则欲速不达。庞师强调,必须“寓补于通”中,在滋补肝肾 的基础上,合用“温经汤”加减。当归、川芎补血活血,行气调经;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吴 茱萸、小茴香温经散寒;丹皮、牛膝活血散瘀;桂枝改桂心,庞师认为,桂枝走四肢,肉桂温 脾肾,桂心能入下焦盆腔,为温经止痛的一味良药。下血不畅者,加泽兰叶,茺蔚子活血去 瘀不伤正;乳房胀痛者加制香附、延胡索疏肝理气兼调经;膜样痛经,加花蕊石促进子宫内膜 脱落。又如内有症瘕宿疾之患,久病成症,症痼为害,使气血愈加不通,恶性循环,多见月 经量多如冲,夹血块,腹痛随经量增多而加剧,血去气脱,久则气血必不足,庞师认为,治 疗此症应遵循《内经》“大积大聚,衰其半而止,盖恐过于攻伐,伤其气血也”之意,攻补 兼施,特别是经期要注意扶正。用“四物汤”加炙鳖甲、炙乳香、炙没药、生茜草、艾叶、 延胡索、徐长卿共奏补血滋阴、软坚消症,行气活血止痛之效,重用徐长卿30g具有镇静 作用。情志不畅加柴胡、郁金;下血块多,加桃仁、红花、牛膝、失笑散;便秘加瓜蒌仁、制 大黄,后者泻热通腑,且有清热消炎之功。
庞师谓,此类患者病程久矣,治疗要有耐心,只要辨证确切,就要坚持用药,攻补适时 ,缓图其功。
3 守常达变求其功
明·张介宾曰:“用药处方,最宜通变,不当执滞也。”对于痛经的疑难病例或久治不 愈者,庞师还有一些打破常规的独特经验,如对“内异症伴盆腔炎”的顽固痛经,临症见经 行小腹疼痛抽紧,出冷汗,月经量多,下血有块,舌黯红,脉弦紧或细数,庞师认为,此症 除瘀之外,另有寒邪作崇,或一味清热化瘀消炎,过用寒凉,使阳气受抑,导致气血愈加凝 滞。此时应舍脉从证,活血化瘀佐以温通阳气,驱散阴霾,用吴茱萸配桂心温阳散寒;艾叶 、小茴香暖宫止痛,往往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又如腹痛喜温,口干舌红之下寒上热之症, 庞师善于寒温并用,吴茱萸、桂心、艾叶温下焦虚寒;丹皮、赤芍、生地清血分之热,寒热 相济,相反相成,临床亦收效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