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26岁 女 未婚 公安人员
初诊:1977年7月5日 十八岁癸水初潮,第二次经转即每行腹痛,甚且昏厥,下瘀块后较舒,临前二天腰酸乏力,75年左侧卵巢囊肿扭转曾施手术,右少腹时感吊痛,昨又值期(周期29天)量少不畅,近且外感寒热急诊后方退,余邪未清,腹部剧痛,又致昏厥纳呆泛恶,心悸便溏,脉细数,苔薄白质微红,寒凝瘀滞,法当温通
炒当归9g 丹参9g 赤芍9g 制香附9g 淡吴茱萸2.4g 木香4.5g 小茴香3g 延胡索9g 五灵脂9g 制没药4.5g 炮姜2.4g (3贴)
7月26日复诊 发热渐退,略有低热,经期将届脉弦,苔属薄白,预为温通。
炒当归9g 川芎9g 赤芍9g 制香附9g 延胡索9g 川牛膝9g 红花4.5g 制没药4.5g 丹皮9g 淡吴茱萸2.4g 失笑散12g 6帖
8月1日又复诊 今经行准期,量适中,腹痛,较前轻减,略胀,腰酸,脉弦,苔薄,拟理气调治。
炒当归9g 白芍9g 丹参9g 川芎6g 制香附9g 川楝子9g 延胡索9g 川续断肉9g 狗脊9g 川牛膝9g 失笑散(包)12g 3帖
8月23日 四诊 上次经痛见减,量不多无块,又将届期,大便不畅,脉细,苔薄 质红,边有齿印,再为通调。
炒当归9g 川芎9g 赤芍9g 丹参9g 制香附9g 延胡索9g 川牛膝9g 红花9g 桃仁泥9g 失笑散(包)15g 5帖
8月30日 五诊 经水将临,略有腰酸,近有胃痛,大便色深,脉细,苔薄白,质红,仍宗前法出入,嘱验大便隐血,如阳性则暂停服。
炒当归9g 川芎9g 赤芍9g 川牛膝9g 制香附9g 乌药9g 制没药3g 丹参9g 延胡索9g 川续断肉12g 失笑散(包)12g 4帖
9月24日 六诊 上月药后翌日经临,量较畅,下块色深且多,腹痛显减,兹感脘疼,通气较舒,脉细,苔薄白,又将临期,再当兼顾。
炒当归9g 川芎9g 川牛膝9g 赤芍9g 制香附9g 乌药9g 木香3g 延胡索9g 制没药6g 鸡血藤12g 失笑散12g 4帖
9月29日 七诊 调治以来,痛经月见好转,昨又临期,腹痛完全消失,纳食如常,便溏次多,显见轻减,临前腰酸乏力右腹吊痛均除,上月量畅下 块色紫,今犹未下,略感腰酸脉细弦,苔薄质红,方虽应手,未许根治再从原议,以冀全效。
炒当归9g 川芎9g 川牛膝9g 赤芍9g 制香附9g 木香4.5g 淡吴茱萸2.4g 延胡索9g 川续断肉12g 狗脊12g 失笑散(包)12g 2帖
另八珍丸90g 分10日服
按:患原发性痛经已甫8年,初潮较迟,75年2月右侧卵巢囊肿扭转手术切除,并伴有肠粘连,肠炎,胃窦炎等症。体质虚赢,在所难免;经来瘀滞,排出困难,疼痛剧烈。体力不支,每致昏厥。加以脾阳不振,肠胃失健,平素易泻。经来辄溏,纳差泛恶,腰酸乏力,中气不足,诸症毕现,经期虽准,通运受阻,体虚症实,两者间杂,鉴于病员每次来诊,均在经期前后,主要矛盾属瘀滞,经痛,脾虚有寒,当予温通经脉。初诊因隔宵寒热达T38.5℃,急诊后方退,余邪未清,故于去瘀理气温中止痛方中,避川芎而用丹参;缘川芎下行血海,当时发热虽退未尽,恐引热入里,药后有所好转,复诊又值发热渐退已甫3天,略有低热是为体虚不足,营卫不和。经期将届,预为温通,拟四物法去地黄,增牛膝,红花下行通经,延胡没药失笑散化瘀止痛,香附理气调经,吴茱萸温中止吐泻,丹皮助赤芍清热行血,因便溏见减,此次未用炮姜,经痛见轻,量不多无块,四诊又凭经前,大便不通,宗前法增桃仁泥,以资通调,并润肠,五诊经犹未至,兼发胃痛,大便色深,恐有胃出血之变,故嘱注意大便,有隐血即暂停上药,诊后第2天即经转量畅,下块色深且多,腹痛显减,当从原法处理,调治后第3次经行,脾痛已完全消失,原每行纳差,泛*,及临前腰酸乏力,右腹吊痛均除,便溏次多亦显差改善。宗前议另处八珍丸常服以巩固之。8年痛经基本治愈,惟体质尚未恢复,仍当继续调理,以杜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