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紫龈案

毕××,女,9岁。初诊:9月1日。

主诉:上下牙龈发紫多年,西医检查原因不明。

诊查:面色晦暗,唇色黯滞,胃纳一般,大便日行,小溲通长,夜梦惊叫,口气臭浊,时有鼻衄,舌淡苔少,脉象弦急,家长觉得近二年来患儿生长缓慢。

辨证:上述诸证,实属阳明瘀热,兼有肾气不足。

治法:先拟玉女煎加味以清胃热为主。

处方:生石膏30g(先煎) 大生地12g 淮牛膝12g 知母6g 麦冬9g 山茱萸肉6g 藕节9g 白茅根30g 丹皮9g 黑山栀9g 7帖

二诊:9月8日。药后牙龈较润,口气仍臭,舌质淡红,胃纳仍差,二便均调。前方尚合,原法为主。

处方:生石膏20g(先煎) 淮牛膝10g 知母6g 麦冬9g 大生地12g 茯苓9g 白茅根30g 炒藕节9g 清甘草3g 糯稻根9g 浮小麦9g 7帖

二诊后,牙龈颜色转润。

按:本例患儿牙龈发紫已有多年,西医检查原因不明。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辨证应属胃火偏旺,兼有肾气不足。何以见之?牙龈发紫,口气臭浊,夜梦惊叫,时有鼻衄,脉象弦急,均属胃火偏旺;而面色晦暗,口唇黯滞,生长缓慢,舌淡苔少是由于肾气不足之故。联系到经络学说,前贤有龈为胃之络,齿为骨之余之说,故与胃肾两脏有关是有理可据的。本案重在明理、辨证,一旦辨证精确,立法选方亦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