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气

①“三气”为本篇篇名,萧本原无,今据仁和寺本补入。仁和寺本此篇前下方有“首四行缺”四小字注文;“三气”之前有“风水论”三字,独占一行,上空二格,其字与题目、经文同大,不知其义,待考。

平按:此篇自“坚”字以上已佚,篇目亦不可考。袁刻从《灵枢·刺节真邪篇》自“黄帝曰:有一脉生数十病者”节录补入。查自“黄帝曰:有一脉生数十病者”至“岐伯曰:此邪气之所生也”一段,已见本书卷二十二《五邪刺篇》,未免重出。兹特从《灵枢·刺节真邪篇》“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以下至“手按之”,补于“坚”字之上。其自“坚有所结”至末,见《灵枢》卷十一第七十五《刺节真邪篇》,又见《甲乙经》卷十一第九下篇。

编者按:此篇自“黄帝曰:余闻有真气”至注文“邪深容之,行□□□□□□白”仁和寺本尚存,今据以补入,并以今本《灵枢》、《甲乙经》校勘。此段文字萧氏未见,故萧本仅以《灵枢》补足经文,并用《甲乙经》对《灵枢》加以校勘。为避免混乱,此数处“平按”均删之。又按:注文“邪深容之,行□□□□□□白”之后,仁和寺本亦缺,空白处有“十二行缺”四小字注文,该处文字仍依萧本照录。

黄帝曰:余闻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

帝举□……□气□间□……□。

编者按:“黄帝曰:余闻”《甲乙经》作“曰:人”。“余闻”后,《灵枢》有“气者”二字。“气,何”二字,仁和寺本缺,今据《灵枢·刺节真邪》补。杨注残缺甚多,“帝举”之后,及“气□间”之后,所缺字数不详。

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为身之不与□谷气合充身□□也。

编者按:“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仁和寺本残缺,今据《灵枢》补。“谷气”《甲乙经》作“水谷”。“充身者也”,《灵枢》无者字。

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

四时之风:春东风,夏南风,秋西风,冬北风,故曰各从一方来也。风从太一所居乡来,向中宫,名为实风;从冲后来,向中宫,名虚风。今四时之风,非虚非实也。

编者按:“正风也”,《甲乙经》无“也”字。“非实风又”四字,《甲乙经》无,注曰:“《太素》云:非灾风也。”考仁和寺本,仍作“非实风又”,或皇甫氏另有所本也。注“名为实风”,“名”字仁和寺本残缺不完,只余下部“口”字,据下文“名虚风”,谨拟作“名”。“今四时”之后原缺一字,谨拟作“之”字。

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为筋挛。

□……□筋有寒收,筋挛,一也;亦名筋痹,二也。

编者按:此段经文仁和寺本残缺甚多,只余“邪……之贼□者也其中人也……”九字,“也”字后残存“深”字右半,旁注“十行欠”三字。今据《灵枢》补足经文。杨氏注文仅存十四字,考其文义,似注释“搏于筋,则为筋挛”二句经文者,故其上所佚文字甚多,待考。又按:考仁和寺本上下数段文字,此节诸“搏”字,均当作“薄”。

薄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

薄,脉有寒,令□□中□□通□塞而不行□□□□□□□也。

编者按:“薄”,《灵枢》、《甲乙经》均作“搏”。“血闭”后《甲乙经》有“而”字。

薄于肉,与卫气相薄,阳胜者则为热,

□□□也,邪□□□,□时阳胜,则为肉热也。

编者按:“薄于肉”,“薄”字,仁和寺本残,惟存上部“艹”,据下文“卫气相薄”,应是“薄”字。《灵枢》、《甲乙经》此字均作“搏”。“肉”后,《甲乙经》有“中”字;“者”字《甲乙经》无。“热”字原钞残,据《灵枢》、《甲乙经》补。

阴胜则为寒,

邪与卫合,其时阴胜,则肉寒也。

编者按:“胜”字后,《灵枢》有“者”字。

寒则真气去,去则寒薄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豪毛淫气往来行,则为痒。

寒气既□□神气□去,故寒独留皮肤之间,以□□病本也。其气发□筋豪行皮中,因此为痒,五也。

编者按:“真气”《甲乙经》作“其气”。“去则”后,《灵枢》、《甲乙经》均有“虚,虚则”。“薄”《灵枢》、《甲乙经》均作“搏”。注“豪”字后疑有脱文,待考。

留而不去,则为痹。

邪在皮肤,与风、寒、湿合,则为痹病,六也。

编者按:“留”字之前,《甲乙经》有“气”字。“而不去”三字,仁和寺本原缺,空四格,《灵枢》、《甲乙经》均作“而不去”三字,疑“去”后尚有一“者”字。“则”《甲乙经》作“故”。

卫气不行,则为不仁。

邪气在于皮肤,卫气不营,遂不知人,故为不仁,七。

编者按:不行《甲乙经》作不去。注“仁”字前,仁和寺本残缺一字,观其剩形,似“不”字,《灵枢》、《甲乙经》均作“不”。又按:据以上数节注文,注“七”字后似脱一“也”字。

虚邪偏容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身半□□□□□□随取半□邪深容之,行□□□□□□白……□。

编者按:“偏容”《灵枢》作“遍容”,《甲乙经》作“偏客”,考下文“发为偏枯”,《甲乙经》义胜。“内居营卫”,“内”字仁和寺本原缺,今据《灵枢》补。注“邪”字残,只余右半“阝”旁,据经文谨拟作“邪”。“营”《灵枢》作“荣”。仁和寺本此处残文后留一段空白,有“十二行缺”四小字注文。

其邪气浅者,脉偏痛。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于筋溜。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①。

□……□息大按之而坚,积病久也。十四。

编者按:此段经文仁和寺本缺,今从《灵枢》补入。杨氏注文“息大按之而坚”以上,应另有数处注文,均佚。

①“坚”字之前,萧本从《灵枢》补入经文,注文均佚。今已从仁和寺本补足。

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

先有聚结,深至骨边,骨与气并,致令骨坏,称曰骨疽。十五也。

平按:《甲乙》“深中骨”作“气深中骨”;“日以益”作“息日以益”。

有所结,中于肉,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

先有聚气为热,营邪居热则坏肉以为痈脓。十六。

平按:《甲乙》“中于肉”作“气中于肉”。“气归之”《灵枢》、《甲乙》作“宗气归之”。《甲乙》“为脓”上无“而”字。

无热则为肉疽。

结气无热,虚邪则坏肉以为肉疽。十七也。

平按:《甲乙》“疽”上无“肉”字。

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

邪气伤人身,无有定处,而有斯十七种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