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布食品污染物监测情况

时间
2003-10-20

9月10日,湖北省卫生厅公布了2000~2002年食品污染物监测情况。监测结果显示,该省食品中存在沙门氏菌、李斯特氏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其中李斯特氏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是该省首次在食品中检出。

据了解,2000年卫生部指定湖北省为全国“两网”(即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联合监测省份之一,负责湖北地区食品污染物监测。3年来,该省共检测样品2175份,其中对食品中致病菌检测的1029份样品中,分离出沙门氏菌16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8株,李斯特氏菌7株,表明湖北省食品中存在上述三种病菌污染,有关部门表示,虽然从食品中检测出这三种病菌,但情况不是很严重,市民不必恐慌。

检测结果显示,该省荆门市食品污染程度最高,检出率为18.5%,武汉次之,检出率为3.9%,后面依次为十堰、荆州、宜昌、鄂州和孝感。据了解,在监测的6类食品中,各种致病菌以肉类食品检出率最高,其中生肉类食品比熟肉类食品检出率高。但检查的253份牛奶、冰激凌、酸奶类食品,没有检出上述三种病菌,这三类食品在该省暂未受到污染。

据专家介绍,此次首次检测出来的李斯特氏菌,已被列为20世纪90年代四大食品致病菌之一,能引起人畜共患性疾病,可使人和动物患脑膜炎、败血症等疾病,死亡率较高。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常见于中毒食品为各类熟肉制品、冷荤、牛肉及牛肉制品、生牛奶,其次为蛋及蛋制品、乳酪及蔬菜、水果、饮料等食品,中毒原因主要是受污染的食品食用前未经彻底加热。

据悉,该省今年将加大对蔬菜的检测力度,主要监测黄瓜、生菜、香菜和西红柿4种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