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新药研究主要由大专院校和国家的研究院所来承担,制药企业不能成为医药技术创新的主体,新药研制与市场间存在严重脱节。这种脱节表现在软件环境方面,就是科研资源的巨大浪费。其中在人才资源使用和评估机制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已成为本土企业创新研发原动力不足的直接原因。
“化学药品97%仿制”的现状,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国内研发人员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但来自另一方面的信息却相当乐观。国际制药企业协会联合会前经济政策总监韦伯博士曾表示,中国的人才资源已经具备。诺华中国区原总裁刘保罗也指出,“中国不乏研发人才,科学家、工程师、医药学院学生等组成了研发人才梯队。中国已经具备一定的研发基础。”对于这种矛盾状态,专家的解释是,中国不缺少研发人才,但相对缺少的是以高水平科研成就为唯一标准的客观评估体系和相应的研发体制。科研院所许多科研人员将新药研发视为实现晋升职称,刊发论文,获得奖励,以及增加招收研究生数量的手段,对价值终端的忽视致使很多科研项目最终变成废纸。而企业内的研究人员迫于利润压力,只想将项目尽快变现,因此关注重点集中在仿制药领域,缺乏新药研发的耐心和长远眼光。
“在医药行业,企业家离开科学家寸步难行,科学家离开企业家一事无成。”研发和产业化的相互割裂,正在让企业家与科学家渐行渐远。为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加快科研院所转制速度,比如投资建立推动产学研结合的操作平台。但行政干预只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处理方式,并不具有广泛的市场兼容性。对于更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日益面临生存压力的医药企业而言,通过转换观念和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重获生机,显然更具可行性。
CSO模式无疑是这一思路的一个最佳的着力点。
CSO,即首席科学官。在跨国药企中,首席科学官是一个常设的职位,而且在企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不仅在产品研发上起主导作用,而且对产品相关的市场因素,如市场反馈、技术发展、药政管理、创新药物等方面的决策也拥有实际的权力。目前国内的研发体制中,新药研发主要还是由总工程师牵头,但总工程师的主要职责在于公司制药生产的技术、工艺技术、人员培训、技术监督,确定产品研发方向和判断市场销售综合形势,显然非其所长。
CSO的出现,代表产品的技术含量成为利润率的主要决定因素,获得市场决策权力。此外,CSO也是企业给予科技人才高额回报的一种法定承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薪金水平是决定人才流向的重要因素。创新机能与高管职位挂钩,是现代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主流模式。23.6万元(上海市2004年公司高管平均年薪)的高额付出与百倍千倍的利润预期相比,当然微不足道。更为重要的是,CSO以及CSO背后的市场化研发团队,是决定企业市场定位的重要指标。CSO机制设置和运转的有效程度,与企业长远利益息息相关。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近几年内,药品研发人才成为中国最紧缺的职位之一。目前医药市场竞争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再单方面倾向于其基础技能和研发能力。一个合格的CSO及其团队,同时还要具有较深的医药行业经营管理知识,良好的组织、领导及协调沟通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敏感度,较强创造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让科研资源能以更强势姿态介入到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这将是企业在最终挑起新药研发大梁前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