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豉汤(一)
栀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升半,去渣,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此剂分两最小,凡治上焦之药皆然。
发汗吐下后,诸法俱用,未必皆误,而正气已伤矣。虚烦不得眠,虚为正气虚,烦为邪气扰。发汗吐下,实邪虽去,而其余邪,因正气不充,留于上焦,故阳气扰动而不得眠也。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反复颠倒,身不得宁也;心中懊,心不得安也。栀子豉汤吐之。此非汗下之所能除者,吐之而痰涎结气,无不出矣。
按∶汗、吐、下之后,而邪未尽,则不在经而在肺胃之间,为有形之物,故必吐而出之,反复颠倒,心中懊。摩写病状,何等详切,凡医者之于病患,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烦热且窒,较前虚烦等象为稍实。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误治。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外内之邪,俱未解,结痛更甚于窒矣。栀子豉汤主之。按∶胸中窒,结痛,何以下用小陷胸?盖小陷胸症,乃心下痛,胸中在心之上,故不得用陷胸。何以不用泻心诸法?盖泻心症乃心下痞,痞为无形,痛为有象,故不得用泻心。古人治病,非但内外不失厘毫,即上下亦不逾分寸也。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胸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以上皆阳明本症,非因误治而得者。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汗多阳虚。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即前以火逼汗,亡阳惊狂之意。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以前因用三法,未必合度,故病不解,各有现症如此。舌上苔者,此句乃要诀,舌上有白苔,则胸中有物,而可用吐法。否则,邪尚未结,恐无物可吐也。栀子豉汤主之。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表邪未尽。手足温,不结胸,无实邪。心中懊,饥不能食,痰涎停结。但头汗出,阳邪在上,欲泄不泄。栀子豉汤主之。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上濡者,濡者,湿滞之象,非窒非痛也。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栀子甘草豉汤(二)
栀子汤原方加甘草二两(炙)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升半,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便止。
栀子生姜豉汤(三)
栀子汤原方加生姜五两。先煮栀子、生姜,余俱如前法。得吐者,止后服。
凡用栀子汤,病患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此服栀子汤之戒。
按∶栀子清越上焦之火,与肠胃亦无大害,微溏者,即不可服,未知何义?想因大肠之气滑脱者,肺气不宜更浅也。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甘草能补中气。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此二条言凡遇当用栀子汤之病、见此二症,则加此二味也。
按∶无物为呕,有物为吐。欲止其呕,反令其吐。吐之而呕反止,真匪夷所思也。
栀子干姜汤(四)
栀子(十四枚,擘)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下未必误,以丸药大下则误矣。身热不去,外有微邪。微烦者,下后而烦,即虚烦也。栀子干姜汤主之,下后故用干姜。
栀子浓朴枳实汤(五)
栀子(十四枚,擘)浓朴(四两,姜灸)枳实(四枚,水浸去稂炒)煮服法同前。
伤寒,下后心烦,即微烦。腹满,卧起不安者,烦而加之腹满,则卧起俱不宁矣。浓朴枳实,以治腹满也。栀子浓朴汤主之。
栀子檗皮汤(六)
栀子(十五枚,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升半,去渣,分温再服。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本草》∶柏皮散脏腑结热黄胆。
枳实栀子豉汤(七)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枚,擘)豉(一升,绵裹)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又一煮法,浆水即淘米之泔水,久贮味酸为佳。取四升,纳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渣,分温再服,覆令微似汗。此不取吐而取汗。
大病瘥后劳复者,劳复乃病后之余症,不在吐法,故取微汗。枳实栀子豉汤主之。劳复因病后气虚,邪气又结于上焦,其症不一,故不着其病形,惟散其上焦之邪足矣,后人以峻补之剂治劳复,则病变百出矣。若有宿食者,纳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此指劳复之有宿食者,治食复之法,亦在其中矣。
可吐篇云∶宿食在上脘,当吐之。
按∶栀子汤加减七方,既不注定何经,亦不专治何误,总由汗吐下之后,正气已虚,尚有痰涎滞气,凝结上焦,非汗下之所能除。《经》所云∶“在上者因而越之。”则不动经气而正不重伤,此为最便,乃不易之法也。古方栀子皆生用,故入口即吐。后人作汤以栀子炒黑,不复作吐,全失用栀子之意,然服之于虚烦症,亦有验,想其清肺除烦之性故在也。终当从古法生用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