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 实施五年完成七个项目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3-04

本报记者 向佳

在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能力,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为目标的“973”计划中,中医人做出了越来越多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报将分两次,对其中“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专项”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报道。

“973”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国家科技计划。自2005年起,科技部开始在“973”计划中设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专项”。专项实施5年来,已有21个项目138个课题通过评审立项。目前,2005、2006年立项的7个项目已经完成任务,通过了项目验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2007、2008年立项的7个项目也已通过中期评估,各项目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

首创脉络学说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的“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项目,首次科学诠释和系统构建了中医脉络学说;提出其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总结出“搜剔疏通”的用药规律,在治疗以“微血管损伤”为核心机制的心梗、脑梗、糖尿病并发症三大临床难治性疾病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据介绍,该项目不仅在临床调查与实验研究中,为血管病变“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积极干预策略提供了依据,而且以“营卫承制调平”核心理论指导心律失常与慢性心衰治疗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证实其普适性的临床指导价值。此外,该项目创新了研究方法与实验模型,直接指导了产业和临床研究的发展。

据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吴以岭院士介绍,项目的实施直接推动了中医络病学这一新学科的建立,络病学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同时,研究对药物“通心络”干预血管病变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通心络稳定易损斑块、减少心梗介入后心肌无复流研究被国际主流医学杂志刊登后,编辑部以“传统中医药对现代医学挑战”为题配发了评价:“本研究为未来可能发展为冠心病事件的高危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

系统掌握方剂配伍基本规律

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的“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项目,系统研究了方剂配伍基本规律,建立了组分药性、组分功效的预测方法,探讨了中药组分药性与饮片药性的关系,揭示了组分配伍与饮片配伍的内在联系,并在应用中发挥重要价值。

项目的实施,为创新药物和组分中药的研制提供了指导,如该项目组研制的三叶糖脂清和脂肝清获得临床研究批件;以项目研究平台为基础的“现代中药大品种群系统开发”,解决了制约中药品种做大做强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对传统名优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推动了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

该项目取得的代表性成果还包括,中药有效组分的发现与制备,建立了中药组分制备技术,中药有效组分发现方法、中药有效组分鉴定方法;对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优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定量组效关系的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优化方法并创建了技术实现方法;对中药有效组分作用模式开展研究,提出了组分配伍多维调节作用模式、组分配伍多靶作用模式;对组分配伍的体内过程研究,首次提出了中药的“药代Markers”概念(Markers:标记物),开展了复方丹参方、茵陈蒿汤、参麦方体内过程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平台,以组分配伍创制中药新药的关键技术环节为研究重点,发展了一系列先进技术,从化学、药理和计算预测三方面搭建了相应的技术平台,并开发了相应数据库。

初步构建中医基础理论概念体系

由邓铁涛教授为首席科学家、曹洪欣教授为首席助理,主持完成的“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项目,丰富完善了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与内涵,初步完成对中医基础理论概念体系的构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关键理论的内涵进行了原创性地阐释,促进了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

项目不仅提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应用理论、中医发展理论三大内容范畴构成,还系统构建了温病概念体系,厘清温病理论演变规律,创新了瘟疫辨证方法,丰富了中医温病理论。项目建立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阐明了中医体质类型的特征;形成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为个体化诊疗新模式提供理论支撑与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基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创新重大疑难疾病诊疗理论,通过临床研究,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有效证实了五脏相关学说在指导诊治重大疑难疾病等复杂证候时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以五脏相关学说为指导思想综合论治,为冠心病、阻塞性肺病、重症肌无力、糖尿病肾病、艾滋病等多种重大疑难疾病探索出了新的治疗模式,并取得较好疗效。该项目研究过程中对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与临床诊疗特点的总结和阐发模式,对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及理论创新也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初步证实中医针灸经穴特异性

由梁繁荣教授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的“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项目,以偏头痛、功能性消化不良、原发性痛经、脑梗塞为研究对象,首次综合文献评价、临床评价和生物学基础等多方面研究,初步证实了“经穴效应存在特异性”,并提出临床应用的基本规律并指导临床实践。

该项目最引人注意的是,首次提炼出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理论研成果,总结了经穴效应特异性表现特点和经穴效应特异性基本规律,首次发现经穴效应特异性与穴位敏化状态相关,初步阐明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生物学基础。

项目研究还建立了一系列经穴特异性研究方法与模式,如基于循证医学与数据挖掘技术的经穴效应特异性的文献评价方法;基于多种脑功能成像技术的针刺中枢机制研究方法;从文献挖掘、临床评价、生物信息基础研究三方面综合研究经穴效应特异性的新模式等。

据介绍,他们自主研制的多种研究测试设备和实验技术,如穴位组织片膜片钳技术、“针刺灌流液法”实验技术、光纤传感针等,为深入进行穴位效应机制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此外,他们建立了一支多学科交叉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和多个研究基地,扩大了中国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的国际影响,其学术成果引起了国外学术杂志的广泛关注;路透社、BBC、《香港文汇报》等媒体对研究结果进行了专题报道。

临床疗效评价基本原理得到回答

由刘保延教授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的“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研究”项目,首次回答了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基本原理,创新地提出了辨证论治临床评价理论框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构件。建立了多阶段、多层次、多维度的中医辨证论治临床评价理论框架,为建立适合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评价方法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研究还对证候疗效的内涵及评价途径进行了阐释,在理论上创新性地界定了证候疗效的本质,为证候疗效的评价研究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证候评价困境中的系列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项目指导引进国际通行的PRO(Patient Report Outcome)结局研究,使辨证论治的治疗效应用普遍接受的临床结局进行测量,有效地提高了中医药临床研究成果的国际公认度。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疗效评价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学模式,则首次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到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评价中,具有方法学的可行性,补充了定量研究的不足。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应用于中医辨证论治的疗效评价并通过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创建了两种科学范式相结合的理论模式。

辨证论治临床评价方法及相关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突破了以还原论为指导的现代评价理论及方法学体系。该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项目所建立的相关方法和技术,已在国家重大临床研究项目的实施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中使用。

药性理论研究阐明药性规律

以黄璐琦教授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的“中医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项目,较为深入地研究中药药性理论,阐明了寒热药性及道地性的基本规律,对提升中药产业水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该研究对中药药性赋予了新定义,即中药药性是中药秉承遗传之变化,秉受环境之异同,用于机体之调整,便于临床之辨证,且运用中国哲学方法高度概括而形成的药物属性,包括其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两个方面。

项目提出中药药性包括四气五味、毒性及道地性等,具有可评价的相应指标,并证实了药性具有可拆分、可组合性,具有相应的化学物质基础和生物效应。此外,项目还提出中药药性的认识方法和研究思路可以寻找新的药物和药物的新功效,构建了中药有效成分形成和变异的环境和遗传机制研究平台;建立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道地药材生境特征提取方法,实现了中药有效成分积累的区划,构建了中药有效成分形成和变异的环境机制研究平台等。

该项目基础理论研究结果已经向应用研究转化,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证明洋金花50%洗脱部分具有良好的治疗银屑病效果,正在开发治疗银屑病的五类新药“洋金花胶囊”,该新药的开发还受到国家“十一五”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的资助。

研究开发了附子精制饮片、配方颗粒、中间产物等相关产品,研究发现了附子治疗便秘、心衰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和最佳配伍比例,获得了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成果,促进了四川附子产业的发展,近3年新增产值3.2亿元,创汇200多万美元,尤其为灾区农牧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创新中医病因病机理论

以刘平教授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项目,提出并论证了“毒”邪相关的中医病因病机假说,创新了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为中医药治疗现代复杂性难治性疾病开创新途径提供理论基础,促进了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

研究通过大样本队列研究和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及实验研究,揭示了“毒”在心脑血管疾病、活动期胃溃疡等的临床信息表征和致病特点,宏观整体证候变化和微观病理生理特点。阐释了艾滋病“艾毒”病邪性质和“伤元”的病机特点。此外,研究论证了周仲瑛“瘀热致病”学说、任继学“冠心病伏寒致病”学说、颜德馨“气血失衡致病”学说,创新了名中医经验的传承研究模式。

研究还对肝硬化“虚损生积”中医病因病机说和“多情交织共同致病首先伤肝”假说进行了论证,提出新的情志致病模式,并研制了《愤怒郁怒体质量表》,首次构建了猕猴表情图片数据库并开发出猕猴面部表情模式识别Demo系统(初步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