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积极干预
为遏制药材价格疯涨,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蒋华良建议:对中药材价格的监管由中医药管理局、工商、物价、公安、卫生等多部门协同进行,对于恶意炒作行为进行公开宣判。
同时,完善价格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在健康的中药材价格形成机制中,政府应该扮演监督者的角色,对企业上报的中药材价格进行审核,限定最高价;建立中药材价格反馈制度,政府在全国各中药交易中心设立中药材价格监督员,及时报告中药材价格异常变动;积极干预中药材的种植与收购,国家应鼓励农民种植中药材,增加中药材种植面积,以适当价格收购中药材。
建立中药专卖制
中药材在被药材商收购之前,是作为“农产品”种植的,因此它可以轻易地像大蒜、黄豆一样,遭遇游资炒作。但问题还不止于此。中药材以农产品范畴来生产,不仅有效成分无法保障,还会涉及农药残留、添加剂等问题。随着中药材价格的上涨,以次充好、或者无效用的“冒充品”会混迹市场,中药材源头监管失序问题会暴露无遗。
为此,上海中医药大学朱邦贤建议,建立中药专卖制度,从用药源头的严格规范和管理上确保药品安全,彻底扭转我国中药材栽培、市场流通的无序局面,以达到中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
中药饮片应实行最高限价
针对中药饮片价格上涨,黑龙江省中医院院长王学军建议,政府应加大对中药饮片价格的监管力度,规范中药饮片定价机制;对中药饮片上涨过快的品种,实行调控价格或规定最高限价,对于中药饮片贵细(或价格较高)品种,实行政府招标采购制度;对中药饮片定期发布宏观指导价格信息及质量报告,从政策层面掌控中药市场价格;建议物价部门对全省中药饮片生产和经销企业实行统一供货价格,严防乱涨价。
对常用品种建立国家储备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周雷认为,涨价是多年积累的结果,其原因包括产量减少、出口多、国内需求量大、产地遭遇自然灾害和不法商人炒作。
事实上,中药材涨价有中药材减产和野生药材大幅减少的原因,但也与我国中药材种植、流通环节的不规范大有关系。中药材种植及流通环节依然处于粗放、传统的状态,已经无法与中药生产的现代化需求相匹配。
周雷表示,希望将来对常用中药材品种建立国家储备,以便起到稳定价格水平的作用,保障群众正常就医。同时,建立起长效的药材市场供求基础数据的收集、发布机制,让药材生产各环节都有的放矢,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