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新药研发“抱团” 谋解创新困局

时间
2008-09-01

日前,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发布公告,两家公司将分别出资500万元参与发起成立华南新药创制股份有限公司,各占该公司5%的股权。与此同时,作为广东科技企业加速器的头号项目,华南新药创制中心落户广州科学城。在与跨国公司研发实力悬殊日益明显之时,国内医药企业研发“抱团”模式崭露头角。

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表示,将发动企业投融资和政府资金达10亿元,利用广东乃至华南地区优势,整合、提升和完善现有医药创制资源,建立医药产业联盟,力争创制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原创新药。

据广州药业介绍,华南新药创制股份有限公司以重大新药创制为目标,由广东省科技厅牵头,医药企业、科研院校出资和政府资助组建。除广州白云山制药公司和广州药业外,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也投资华南新药创制中心筹建项目1000万元。

在这个“研发联盟”成立的背后,是国内外医药企业研发实力天壤之别的事实。我国有400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但97%的药品都是仿制药,没有专利,同质化现象严重。国内医药产业总体产值很低,加起来才400多亿美元,而美国辉瑞公司的年销售额就达500多亿美元。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在研发实力方面悬殊巨大。跨国公司研发投入约为年销售额的10%-20%,一个新药的研发时间约为8-15年,花费12亿-15亿美元,这样巨大的投入国内医药企业根本无法企及。低收入—低投入—价格战—更低收入,国内医药企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中国获得飞速发展。据了解,目前我国用药金额比重为:进口药品占1/3,三资企业药品占1/3,数千家国内医药企业只能在剩余的1/3拼个你死我活。

新的“集团作战”方式为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能。广州白云山制药公司总经理陈矛表示,目前北京、上海都在成立相关研发中心,各大跨国公司也在华南地区设立区域性研发机构,华南新药创制中心的成立可以提高华南地区的新药研发能力。

“这样做可以采各家之长,集中骨干企业优势,在新药筛选、评价、测试、孵化等方面整合资源,有望在肿瘤、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方面取得突破。”达安基因负责人认为,新平台有利于该公司快速介入分子诊断高端领域,分享科研成果转化收益。

事实上,国内医药企业“集团作战”已有先例。7月初,首个整合全国优秀中医药资源的中医药防治病毒性传染病产学研联盟由钟南山、李连达等5位院士领衔,中华医学会、同济医院、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等50余家大学、科研机构、医院、企业共同发起成立。该联盟秘书长李楚源表示,这种联合作战的方式具体到产业和公司、单位,具有很强的资源整合优势。

产学研各方携手的新方式或许能为国内医药企业研发杀出一条血路。“创新投入无论多少都是好事,企业对药品研发各种新模式都值得探索。”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于明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