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默沙东公司生产的、被疑长期使用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抗炎镇痛药“万络”的回收工作已近尾声。
与“万络”的黯然退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最大的制药公司——辉瑞生产的同类药物“西乐葆”风头渐劲,趁机加速进军我国市场的步伐,其与“万络”在我国市场上平分秋色的格局被彻底打破。但据专业人士透露,本土药品企业将很难在“万络”退场后的市场上分到一杯羹。
默沙东万络撤身
由于一份报告指出“万络”长期使用疑可引起心血管疾病,默沙东于10月1日正式在全球范围召回“万络”。默沙东(中国)公司有关人士透露,10月5日前国内所有的一级代理商均获停止发货的通知,默沙东还协助一级代理商与各地二级代理商、药店、医院药房积极联系,进行撤药工作。截至10月22日,公司已回收了其在中国42家一级经销商库存的4万多盒“万络”。这意味着“万络”在中国销售的大部分产品已被回收。
默沙东(中国)对外事务及政策部高级总监陈阮幸贤女士认为:“制药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我们需要利润,但我们不是为利润而工作。”默沙东显然有更深远的考虑。自愿召回不仅能避免直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可能指控,更可以向广大消费者展示公司的社会责任意识。
辉瑞觊觎市场空缺
据了解,“万络”自1999年上市以来,全球的处方量已经超过8400万片,是默沙东公司最畅销的产品之一。2003年该药销售额达25亿美元。“万络”在中国的销售虽然没有完整的统计数据,但据了解,我国至少有1亿关节炎患者,该药2001年在我国上市后,曾经使用的患者约为200万人左右。由此推算,“万络”回收后空出的市场相当可观。
“万络”退场后无疑使此前一直与其平分秋色的辉瑞公司的“西乐葆”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契机。“西乐葆”和“万络”同为第一代Cox-2抑制剂,两种药品自上市起销售就一直你追我赶,难分高下。2003年两者的销售额分别为30亿美金和25亿美金。据透露,在默沙东发表声明在全球召回“万络”之后,辉瑞公司即通告所有商业合作伙伴包括药品批发企业、药品连锁店和其他医疗机构,保证旗下的“西乐葆”足以满足患者可能的需求。与此同时,辉瑞(中国)公司加快了抢占中国空缺市场的步伐。近日,它在中国公司网站上登出大量有关“西乐葆”的内容,与“万络”划清界限,强调对“超过6000名患者长期临床研究未发现‘西乐葆’影响心血管安全的证据”。其广州地区医药代表说,“西乐葆”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中国,销售量一直都高于“万络”,“万络”回收事件发生后,相信销量会大幅增长。
对于空出的市场,默沙东并不甘心彻底撒手,该公司宣称,目前已经有一种名叫AR-COXIA的新型替代药物在全球47个国家上市。尽管这种药物还没有中国名字,但公司已经向我国相关部门提交了上市申请,但这需要时间。陈阮幸贤女士说:“目前,在中国市场投放一种新药需要几年的时间。如果中国市场像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允许我们早一些引进新的药物,对默沙东来说也是很好的商机。”而默沙东正在进行的工作之一就是研究制定一些战略性决策,以使该药更早地进入中国市场。
国产药势单力薄难吃“蛋糕”
据了解,近日广州医院“西乐葆”的临床使用量明显增多,另一外企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生产的“莫比可”的用量也因价格(比“万络”及“西乐葆”便宜50%以上)优势呈上涨趋势。可见,在默沙东召回药物后空出的大片市场上外资药仍占绝对优势,国产同类药物在市场上基本难觅踪迹。
据广东省骨科学会主任委员刘尚礼介绍,除了进口药外,合资公司生产的同类药物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如芬必得、乐松等;但国产药物在这一领域势单力薄,其主要以中药制剂为主,在疗效、安全性等方面与进口药和合资药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很难在空缺的市场中抢到“蛋糕”。
对于这种现象,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秘书长王锦霞也表示无奈。她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制药行业主要以仿制药为主,生产追求“短、平、快”,真正意义上的新药研发比较少,受到资金、人才、专利等各方面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