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OTC市场增速迅猛。2002年,全球OTC市场的销售额是606亿美元,2003年增长到630亿美元,增长了3.8%,2004年,预计可以达到650亿美元。在2003年630亿美元的市场中,北美和西欧分别占了29%,日本是12%,中国是5.7%。
值得关注的是,2003年全球OTC市场增长率达到3.8%,其中中国市场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增长率达到了11%,此外拉丁美洲市场也增长了10.6%。而几个传统的OTC强势市场,北美的增长率为4.1%,西欧为2.4%,低于平均水平,日本市场还较2002年下降了0.5%。
前不久,记者在参加首届国际OTC营运高级培训研讨班之际,采访了国际知名的OTC业务咨询公司——NHC公司的总裁NicholasHall先生和NHC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杰威联讯企划顾问/营销传播公司总经理范群。
OTC市场没有绝对的领导品牌,而是许多高度分散化的小品牌共同分享市场
在中国药品营销界,人们通常将OTC药品营销与快速移动消费品相提并论。对此,Nicholas认为,二者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本质区别。快速移动消费品的品牌更新非常快,回顾过去10年的快速移动消费品市场,70%的市场是由新品牌组成的;相对而言,OTC药品可以称为慢速移动消费品,因为此类产品的购买频率和品牌更新频率都非常慢。回顾过去20年新上市的快速移动消费品,50%获得了成功,而新上市的OTC药品中,只有10%能够获得成功。Nicholas说,与快速移动消费品品牌集中度非常高不同,目前国际OTC市场上没有绝对的领导品牌,而是许多高度分散化的小品牌共同分享市场。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类产品占据最大市场份额,戒烟类产品增长势头强劲
从全球OTC产品领域分析,2003年,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类产品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为27%,治疗咳嗽与感冒的药品为22%,解热镇痛类为16%,胃肠疾病用药和皮肤外用药各占13%。OTC市场的一大亮点是,只占有2%市场份额的戒烟类产品却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此类产品2003年增长率达到7.6%,而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类产品增长率只有3.3%。Nicholas预测,戒烟类产品未来还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因为在成长最迅猛的OTC地区市场,例如中国,吸烟的危害正在被愈来愈多的人们认识,而此类产品目前市场上还非常少。
药店自有品牌产品令制药企业头痛
在国际药品市场上,药店自有品牌的OTC药品令制药企业头痛,在连锁药店比较发达的OTC市场中,无论哪个领域,都受到了来自药店自有品牌产品的强烈冲击。药店自有品牌的OTC药品,因为价格低廉,并且大多在终端货架上与同类价格较贵的品牌OTC药相邻出售,从而给品牌OTC产品生产企业造成了不小压力。Nicholas说,相信不久以后,中国本土药店自有品牌药品也将大量出现。
增长的OTC市场必须是自由的
中国OTC市场在过去的10年中增长了四五倍,随着药品分类管理的逐步完善,尤其是刚刚实施的抗菌药在药店中无方禁售以及2005年底将取消处方药“双轨制”,所有处方药一律凭医师处方销售等举措,可能促使更多本土OTC品牌的出现。同时,更多的国际OTC品牌产品也将登陆中国,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将使市场增长进一步加快。
范群认为,增长的OTC市场必须是自由的,必须满足四个基本属性:自由转换、自由定价、自由分销、自由广告。因此他预言,在未来3~5年内,多数OTC药品将从医疗保险目录中消失,将不再能报销。“因为被列入医保目录,价格受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产品的进入。OTC药品只有被排除在报销范围外,可以自由定价,才能像消费品一样,得到自由发展。”范群说。对于抗生素限售给药店和生产企业带来的影响,范群的观点颇为与众不同,他认为,虽然企业和药店会痛失一定的销售额,但对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老百姓不管什么病都靠抗生素来解决,其他类别的药就很难增长了。长此以往,势必会阻碍整个医药产业的发展。”
中国未来OTC产品的赢利模式将走低毛利高销量之路
中国OTC市场存在一种特别现象:一些品牌知名度很高的产品,在终端却始终不能形成销量。其原因并不是消费者不愿购买,而是代理商或终端药店不愿意卖,因为自己获利太少。针对这种现象,范群认为,OTC产品有两种典型的赢利模式,一是低毛利高销量,另一种是高毛利但低销量。目前国内的OTC产品赢利模式多属于后者,就是利用高毛利,给予终端销售人员好处,对知名产品形成“终端截杀”,但这种做法虽然毛利较高,但产品生命周期一般较短。本土企业的另一种常见的OTC产品推广方式是依赖大规模广告拉动销售,但现在广告的作用已逐渐变得迟钝,而其价格却日渐上涨,仅仅依靠广告迅速启动产品市场的情况已经很难重现了。因此范群说,中国未来OTC产品的赢利模式将像多数医药经济发达国家那样,走低毛利高销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