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三剑客"率先登场凸显中小企业板选股策略

时间
2004-06-17

截至6月10日,随着华兰生物首次发行2,200万股,由新和成、华邦制药以及华兰生物3只来自医药行业的新股组成的“三剑客”将很快登陆中小企业板,而医药“三剑客”占第一批拟上市中小企业板8只新股的37.5%,居全国各行业之首。

医药“三剑客”率先在中小企业板“热身”的同时,又为中小企业板选股策略做出了怎样的诠释呢?

现实业绩高成长

与原拟推出的创业板存在明显的区别,此次中小企业板对“登陆者”有明确的经营业绩标准,除了潜在的业绩高成长性之外,更重视业绩高成长的现实性。此举显然旨在为中小企业板向未来创业板平稳过渡奠定牢固的市场基础。

以医药“三剑客”之一的新和成为例,2001年、2002年及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3,910.01万元、69,128.46万元及95,096.77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227.61万元、5,084.7万元及6,926.69万元。数据显示,新和成前三年经营业绩的高成长相当显著。

又如华兰生物,2001年、2002年及2003年其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2,436.99万元、17,266.04万元及25,290.55万元,年均成长率为42.65%;净利润分别为1,544.97万元、2,885.14万元及3,549.03万元,年均成长率为54.88%,且效益增幅明显大于速度增幅。

随着募集资金到位,医药“三剑客”业绩高成长可望延续。

从中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板选股策略既侧重企业的现实业绩,又顾及到国家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渐进性质,而诸如医药“三剑客”被优先遴选,则有利于目前中小企业板与主板市场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更有利于未来设立完整意义上的创业板。

民企似成主力军

投资者注意到,第一批拟登陆中小企业板的8家中小企业,企业性质均为非公有制企业。其中医药“三剑客”首次发行前后,皆由自然人或自然人组成的家族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这种选股策略或许能够体现中小企业板长期发展定位的某种取向,但估计绝不是惟一取向。也就是说,中小企业板不会变成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专有的市场,而在条件成熟时,同样会向国有中小企业敞开大门。不过,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板有可能成为中小企业板的主力军。

有报道说,新和成原申请主板上市,不知何故一直未能遂愿,于是辗转登陆中小企业板。新和成首次发行3,000万股后,原大股东新昌合成化工厂实际控制人胡氏兄弟,仍以69.09%持股绝对控制新和成。新和成第一个亮相实际上为中小企业板选股定下了基调。

从表面上看,华兰生物发行新股2,200万股前是“中外合资”企业:第一大股东为华兰技术,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安康,占华兰生物股本33.4%,而第三大股东为香港科康,占华兰生物股本25%;但细读招股说明后发现,香港科康的实际控制人同为安康。这表明,华兰生物早前以合资身份出现,主要是基于企业税务优惠的考虑,仍属于民营企业性质。华兰生物首次发行后,安康及其家族成员实际持股占46.36%,为相对控股股东。

华邦制药登陆中小企业板后,其第一大股东张松山、赵丹琳夫妇及其家族控股情况,与华兰生物极为相似。因为张松山为华邦制药主要创始人及主要技术研制人之一,并担任董事长,其相对控股地位牢固。

产品优势较突出

从第一批登陆中小企业板的8家中小企业看,虽然它们的资本规模和经营规模相对大中型企业而言均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它们在行业内均为佼佼者。医药“三剑客”情况亦类似,其优势集中表现在它们在医药子行业中处于相对领先位置。

这里且不再重复新和成主营VA、VE类维生素系仅次于瑞士罗氏、德国巴斯夫之后第三大全球制造商及供应商。单说华兰生物,其主营血液制品在全国名列前茅,是国家定点生产血液制品的主要厂家之一。

资料显示,华兰生物2000年经当时的外经贸部批准由“中外合资”企业改为股份制公司。其主要产品有人血白蛋白、静注丙种球蛋白、肌注丙种球蛋白、PCC以及ⅤⅢ因子等;2002年在全国同行销售排名中位居第8名,2003年跃升至第4名。而2003年华兰生物投浆量688吨,名列全国第一位。

华邦制药主营以处方药为主,主要包括皮肤科药及抗结核类药。2002年治疗银屑病药迪银片销售额6,162.35万元,国内市场占有率约21%;另一类药品如力克肺疾、费安、费宁等抗耐药性结核病药物2001年、2002年分别实现销售额3,437.08万元、4,004.36万元,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6%和67%左右。

医药行业受青睐

尽管当前药品价格尚在调整过程中,医药类公司股票在主板市场上走势不过是差强人意,但从中小企业板管理者力推医药“三剑客”首批登陆的动向看,中小企业板对朝阳行业——医药行业的中小企业似乎情有独钟。

在中小企业板管理者看来,经过行业结构及产品结构调整,医药企业尤其是医药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医药“三剑客”就是近5000家医药中小企业的突出代表。

事实上,经过近几年跃宕起伏的购并、参股、联合及重组,一批新的制药企业正在崛起,其管理体制先进、经营机制灵活、技术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具有较稳定的业绩支持。正是它们显示着医药行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反映着医药行业持续发展与进步的希望。

随着医药“三剑客”顺利跻身中小企业板,受此激励,相信一大批医药中小企业将加快股份制改造或资产重组步伐,并推进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而登陆中小企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