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百岁”过去只是一句祝福的话语.而今却在千万人身上成了现实。人们多么希望从寿星族群那里觅到几条妙方,作为自己增寿的灵丹妙药。其实这也正是生命科学的研究课题。那么,也让我们来探讨一回寿星们的长寿秘诀罢。
重点养生 远离三症
对百岁寿星群组的研究发现,所谓的老年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癌症的患病率没有升高反而降低。上海的百岁老人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仅为7.9%,而居民平均患病率是40%;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也较少。癌症更少。美国一项对169名百岁老人的调查中,只有3入患有癌症。这些现实告诉我们,患高血压、高血脂和癌症的人是难得长寿的。早防这三症很重要。
胸怀坦荡 心理健康
百岁爱国寿星孙越琦的长寿之道是:“做事无愧于心,不管别人知道与否.也不管别人怎么对待我,我无愧于心,我心安理得,就可以活得长了。特别是老年人对什么事情都要想得开,放得下。”所以他在“文革”期间蒙冤受届时,仍能很好地活下来。
生活质朴 淡泊名利
在全国首届健康老人的评选中,有286位老人当选。百龄寿星张国基就是其中之一。他说:“人不能计较名利。丢掉名利就没有羁绊,没有疙瘩,就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对人类而言,财富不是最重要的.惟有健康才是一切的一切。”他欣赏“知足常乐”。百岁老人刘海粟的座右铭也是“宠辱不惊,淡泊宁静”。
饮食有节 拒绝过剩
刘海粟说:“我饮食很随便,但食欲有节,不瞎吃,定时定量,不偏食。”张国基的饮食以蔬菜为主,很少吃肉。他喜欢吃土豆、白菜、扁豆、西红柿、豆芽、萝卜、黄瓜等,但最爱吃的还是自己做的泡菜。
脑动防痴 体动强身
著名画家朱屺瞻年届百岁,却耳聪目明,口齿清楚,记忆力很好。95岁时还远渡重洋到海外讲学、办画展。105岁生日时.他向人们透露了又一个长寿秘诀:每天绘画。
llO岁的阿根廷老妇费尔南德斯在新世纪到来前重新开始学习文化,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她说:“大家都在为将来做准备,我也想学点文化。”她还说:“我身体硬朗,想再活若干年。”现在.她还一如既往下田劳动。
伉俪恩爱 家庭和睦
山东省菏泽地区曾对82位百岁老人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团结和睦、互敬互爱、亲情融融的家庭。巨野县官李庄村有对恩爱老夫妻,丈夫李钦绪102岁,发妻李白氏104岁。他们虽然一生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但却恩恩爱爱,很少红脸。他们至今不依赖子女,而是靠领取省里发给的“长寿补贴金”独立生活。这双百岁老人一天总是乐滋滋的。
湖南桃江县苏团村有个长寿之家,家中老寿星范香秀109岁,大儿子89岁,二儿子86岁,三儿子73岁,女儿87岁,全家几十口人,五代同堂,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乡邻无不称羡。
笑口常开 童心不泯
保持人类长寿纪录的珍妮·卡蒙特活到122岁零164天(1997年)。珍妮说:“我的长寿秘诀就是笑口常开,我相信我会笑着离开人世。”
特殊嗜好 各有千秋
张国基有一种独特的健身方法。就是晚睡前必洗一澡,不用肥皂.只用一只小桶打点热水淋淋身,这种洗浴张老已坚持了七十多年,在印度尼西亚时,甚至一日三次。张老
说,洗浴后感到浑身舒坦.上床一合眼就睡着了,睡眠质量高,几十年从未失过眠。
长寿之乡的巴马人有食用火麻仁油的饮食习惯,有的老人终生就以火麻仁油、蝴蝶果油等为主要食油。
珍妮·卡蒙特一周吃两磅以上的巧克力。用橄榄油保养皮肤,直到百岁还骑自行车呢。
不畏疾病 敢于抗争
孙越琦1949年就发现患有较为严重的糖尿病,但他自觉遵从医嘱,定量进食坚持了几十年,体重下降30多斤,最终摘掉了糖尿病的帽子。
朱屺瞻曾患过肺结核,但他能凭着对事业、对生活的热爱,在大自然中写生疗养;他喜爱听昆曲和评弹,还爱种花,有丰富的精神生活,终于战胜了结核.105岁时他的血压和心脏还很正常。
戒除恶习 意志坚强
孙越琦一生社交活动频繁,出席宴会无数,但他始终不饮酒。他戒烟的故事更生动。他在北洋大学学会抽烟。到日寇侵华、华北沦陷时,忧国忧民的他平均每天抽烟30支。后来他出国留学,当时华侨纷纷为抗日募捐.他想到自己抽一包烟要2角美金,就下决心将2年烟钱捐出来,从此再也不抽烟。他说到做到、嘴里难受,就吃点咸的,终于靠坚强毅力把烟戒了。
遗传环境 相铺相成
遗传在人类寿命中起一定作用,不过有些百岁老人的家族中却看不出遗传的因素。张国基老人并无长寿家族史。张老曾介绍说,他四岁时丧父,母亲只过了65个春秋;他的三个姐姐和两个弟弟均已过世。看来后天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这在许多长寿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
被誉为世界第五大长寿之乡的广西巴马,全县有百岁老人74人。108岁的老人罗秀珍竟发生了奇异的返老还童现象.白发转黑。还长出了新牙;芦的花三姐妹都是百岁老人,而今儿孙满堂,其乐融融;擅长射弩的兰茂良老人。103岁了还活跃在射弩场上……这里人长寿应该说是遗传与环境的共同杰作。四季常青的亚热带气候,清澈的盘阳河畔植物生长茂盛,清净的空气和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 _元素等为寿星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看了这么多长寿老人的经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使自己活得健康长寿呢?
摘自:《中国医药报》文/王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