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由于受到西方科学主义的冲击,中医的发展出现了危机。但从根本上来说,中医的危机是文化的危机。中医药文化研究就是要重新找回中医自己表达的“语言”,自己生存的固有环境,从而给中医发展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优良土壤。目前,加强中医药的文化研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中医药文化研究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特征,其不仅能促进中医药学术的发展,而且对地域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中医危机是文化危机
中医药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萌生、成长的。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而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中医药学在这种传统文化氛围中能够自然地得以普及。古代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走卒贩隶,各个阶层或多或少都能知医识药,由儒从医者、由官业医者更是不胜枚举。“秀才学医,笼中抓鸡”,一方面形象地道出了具有传统文化知识背景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之现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近百年来,中医的发展出现了危机,一个时期甚至面临被取缔、被消灭的境地。从历史环境中看,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猛烈的抨击,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在这样的语境中,中医成了“失语的中医”,丧失了自己的本体地位。
从现实的情况看,离开了中国传统人文文化教育和传播,中医药执业人员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为一代中医名家(即使一时出名,也后劲不足)。中药也难以保持和发展道地药材与传统炮制方法。与中医药相关的产品、包括中医药文化产品也难以形成良好持久的市场氛围。离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理论也难以得到健康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文化研究既担负着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也担负着推动医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任。
本来,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医药高等院校,应该是最有资格也是最应该弘扬传统文化的地方。但是,现代中医院校完全按照西方科学模式进行构建,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研究中医药。中医院校一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标准化”、“客观化”,而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主干课程???医古文,也越来越被边缘化,在中医师职称考试中也已被取消,而换成能与西方科学接轨的现代语言工具??英语。其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更只是作为中医院校可有可无的选修课。
中医药文化研究应提速
笔者并不反对用现代科学手段、西医标准来研究中医药,作为一种研究途径,应该承认其研究价值。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目前却是文化研究越来越萎缩,甚至很多人主张中医学的文化因素恰恰是落后的、迷信的、应该抛弃的东西,于是现代科技手段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甚至惟一手段。而实际上,中医具有较其他医学更为浓厚的文化属性。医学的对象是人的生命,换句话说,生命是医学的本体,所以生命文化就是医学的元文化。中医在认识生命的本质、规律问题上,有着不同于西方的鲜明的个性色彩。如中医将“气”看成是生命的本源和动力,将阴阳五行看成是生命的过程序列和存在方式;中医将自然人与社会人作动态比附,建构了一个由心神调控的心与身同构、同序的小生命系统和人与宇宙同构、同序的大生命系统。中医比现代医学更能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将中医看成是一门生命科学,倒不如将中医看成是一种生命文化。因此,从生命文化的角度来说,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也是迫切和必要的。
笔者认为,中医要发展,首先要搞清中医的历史文化,也就是从它形成、发展的文化背景诸因素上去作全面的考察。中医药文化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重新找回中医自己表达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给中医发展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优良土壤,或提供中医发展所应需要的营养成分。
中医药文化研究内容广泛
中医药文化研究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征。笔者认为,中医药文化的研究范围,包括中医药学形成的文化社会背景、中医药的语言文献、中医药学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医药学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价值理念、文化功能、人文精神、医德规范,中医药学区别于其他医学的文化特征,中医药学发生发展的总体规律,中医药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历代名医的生平风范、医家学术思想形成的条件及传承等等。此外,中医药文化研究还应该包括地域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企业(包括中药厂、中医院)文化、中医药校园文化的研究。笔者认为,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医药文化学)由以下子学科构成:中医哲学、中医史学、中医文献学、中医语言文字学(医古文)。还包括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如中医伦理学、中医人类学、中医心理学、中医生态学、中医环境学等等。
在这些子学科中,中医哲学无疑是中医文化学的核心。哲学是关于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论的学问,中医哲学就是中医学的世界观、生命观、方法论、价值论。具体地说中医哲学包括中医本体论、中医方法论、中医伦理学、中医价值论等。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部分,中医哲学不仅与易、儒、道、佛哲学有相同的共性,而且还有与易、儒、道、佛哲学不同的个性。当代中医学大家邓铁涛教授在为《中医哲学基础》作书评时说:“哲学是科学之母,与各门自然科学的关系都很密切。世界观、思维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指针与工具。但对中医而言,还不仅于此。中医的理论、概念从传统文化中引申而来,不了解其本源,难于准确把握其实质;有关理论、概念进入医学领域后,又适应人体科学的特点,赋予了特定的医学内涵,不辨析其流变,又不免误解中医为“玄虚”。所以,中医哲学的整理与研究,实在很有必要。对学生而言,了解这些源流与异同,也对学习中医有很大帮助。”
促进地域中医药文化发展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不仅能促进中医药学术的发展,而且也必将促进地域中医药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中医药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从而提高本地区的知名度,带来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进步。
地域中医药文化是该地区宝贵的资源财富。在中国古代,由于交通的不便,再加上气候、地理等诸因素的影响,各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医药文化。如绵延千余年至今而不衰的新安医学、上古名医岐伯故里的庆阳医学、在中医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孟河医学、具有南国特色的岭南医学等等。地域中医药文化是与当地的名医文化密不可分的。如庆阳的岐伯、南阳的张仲景、亳州的华佗、耀县的孙思邈、新安的汪机、蕲春的李时珍、玉田的王清任等,这些名医无疑成为当地的名片,给当地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中医药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需要。企业的文化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品牌。如通过对久负盛名的同仁堂、胡庆余堂等企业文化研究,为医药企业文化提供借鉴,能够形成良好医药行业规范,并对企业持久健康运行提供文化支持等等。从经济、文化、思想、历史渊源等不同角度,考察研究地域医药文化,探求地域中医药文化形成的原因,必将极大地促进当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目前,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相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潮流中,中医药文化一定会展现它充满魅力和生命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