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有多个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的今天,乙肝病毒耐药已成为当今乙肝治疗领域最大的挑战。10月11日在北京召开的乙肝病毒被发现40周年的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均表示,针对目前乙肝患者存在的一些认知及用药态度上的误区,重视初治,预防耐药,将成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方向。
40年来 抗击乙肝收获颇丰
1967年,美国学者Baruch Blumberg博士及其同事报道了“澳大利亚抗原(Aa)”参与乙肝的形成,明确了这种抗原与乙肝有关。这一发现距今已经40年了。
庄辉教授指出,自乙肝病毒发现后,人类开始了病毒性肝炎研究的新纪元,同时也拉开了与乙肝病毒40年来的拉锯战,对乙肝这一传染病的控制之路一直是在曲折中前进。
发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后,医学界意识到,如果采用适当方法对已被HBsAg污染的血液进行筛查,就可大大减少输血后乙肝的发生。1972年,美国出台法律正式规定每一个献血者的血样必须经过HBsAg的筛查,所有血库对每一个血样进行检查,这样输血后乙肝的发生就非常罕见了。此举为美国每年节省约5亿美元的医疗支出,随后其他国家也相继采取了类似措施来控制乙肝的血液传播。
同时,科研人员加紧了疫苗的研制和推广。1981年,乙肝疫苗研制成功并被推广接种。2002年,乙肝疫苗被我国正式纳入计划免疫;2005年3月24日,我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颁布,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对全国所有新生儿,实行全部免费的乙肝疫苗接种。这些举措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的乙肝感染率。
随着对乙肝临床研究的深入,抗病毒治疗逐渐被发展为有效治疗的关键。1986年,首个干扰素问世,打响了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第一枪”;1999年,首个抗击乙肝病毒的核苷类似物治疗药物拉米夫定上市;2005年,用于耐拉米夫定的核苷类似物新药阿德福韦酯上市;2005年,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上市;2005年,核苷类似物新药恩替卡韦上市;2007年,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和核苷类似物新药替比夫定相继上市。现在,人类已经拥有了多个抗乙肝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机会,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多药”时代 耐多药成为潜在威胁
当前,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慢性乙肝抗病毒药物多了,但用药选择方面的一种说法却耐人寻味:“一年看疗效,两三年看耐药,三年以上看腰包”。尽管这种说法有些偏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有多药选择的今天,如果初始治疗选择不当,产生病毒耐药而导致换药,而后再耐药,再换药或加药……如此序贯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可能面临的是多药耐药,在治疗之路上越走越窄,直至最后无药可用的地步。那时,患者可能花了钱,却又回到了治疗的起点,而比治疗前更可悲的是患者可能没有有效的治疗再可选择。
庄辉教授解释说,乙肝病毒在复制过程中,由于缺乏校正功能,其变异率比其他DNA病毒大约要高10倍左右。减少病毒发生耐药变异,关键是快速强效地降低乙肝病毒(HBVDNA)载量,同时还需考虑耐药所需变异位点的数目。当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相当时,病毒产生耐药所需变异位点的数目越多(即药物具有“高耐药基因屏障”),就越不容易形成耐药;产生耐药所需变异位点量相同时,乙肝病毒载量越低,则病毒复制越不活跃,发生耐药变异的几率也就越低。
在此研讨会上,侯金林教授强调,耐药会导致病情反复、疾病进展、恶化等不良后果,有研究显示耐药病毒株可能发生传播,而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也会给后续治疗的选择带来极大困难。耐药问题已成为慢性乙肝长期治疗过程中最大的挑战。
强效的初治有利于预防和降低耐药
如有可能,初始治疗应选择抗病毒活性强、低耐药的药物。这已经是当今国际医学界对慢性乙肝治疗的共识。
“慢性乙肝治疗时机很重要,而初始治疗药物的选择是关键。若在初始治疗时就选择既强效又低耐药的抗病毒药物,就能保证乙肝治疗的长期有效,最终达到控制乙肝疾病进展的目的。”侯金林教授同时表示,对于已经出现耐药的慢性乙肝患者,主要有换药和加药两种“救援治疗”选择,但治疗效果明显要打折扣,医疗花费都会明显增加。他举例说,4年临床数据表明,初始治疗应用恩替卡韦的耐药发生率均不到1%;已经出现拉米夫定耐药者换用恩替卡韦,两年后的耐药发生率就增长为18%。其他药物也出现类似现象。
他介绍说,在今年4月召开的欧洲肝病年会上公布的最新研究数据表明,在高病毒载量(>108拷贝/毫升)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中,与阿德福韦酯相比,恩替卡韦的降病毒能力更快更强。治疗48周时,恩替卡韦组58%患者病毒载量下降到不可检测水平(<300拷贝/毫升),而阿德福韦酯组的为19%。据表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或替比夫定只需要1个乙肝病毒DNA耐药位点变异就可对其产生耐药,而恩替卡韦耐药则需要乙肝病毒DNA上同时有3个耐药位点发生变异。目前国内现有的研究数据显示,核苷类似物初治患者治疗四年时的耐药发生率分别为:拉米夫定的为71%,阿德福韦酯的为18%,恩替卡韦低的于1%。
在预防耐药发生的操作层面,侯金林教授提出了几条建议:避免不必要的治疗,也就是说某些慢性乙肝病患者不一定需要治疗干预;初始治疗选用强效抗病毒且耐药率低的药物;加强用药监测;运用乙肝治疗线路图观念,对早期治疗无应答患者改用其他药物治疗。“关键的还有一点:要切实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他说。
相关链接
乙肝病毒的发现
公元前2000年,人类首次记录了肝炎的流行。但“它是如何传播的”这个谜直到1947年才被揭晓。英国医生F.O.Maccallam当年提出了由血液传播可引起乙肝的观点。
1963年,现为美国费城福克斯·彻斯癌症中心的著名科学家BaruchBlumberg博士和HarveyAlter博士首次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液中发现一种新的抗原性物质Aa(澳大利亚抗原,后改称HBsAg,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1967年,BaruchBlumberg博士及他的同事们报道了Aa参与乙肝的形成,明确了这种抗原与乙肝有关。BaruchBlumberg博士也因此获得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0年,英国伦敦Middle鄄sex医院的D.SDane博士用电子显微镜发现了Aa阳性患者血样中的乙肝病毒颗粒。该病毒有双层壳病毒颗粒,最外层膜即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疫苗的基本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