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依方(全本)

学术观点:运用经络学说,指导临床治疗。

望、闻、问、切四诊,是祖国医学在诊病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诊疗手段,它为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但在针灸临床中,除了四诊以外,还离不开经络学说的指导。由于经络是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对人体内外表里起着密切的联系作用,它既可以反映内脏疾病,又可以传导针刺经穴的治疗效应。因此必须熟悉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脉气的输注出入,以及经络病候的寒热虚实,加以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辨证,按照理、法、方、穴的原则进行取穴治疗。《灵枢·经别》曰: “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这说明经络的作用关系到人的生理、病理,防治疾病的各个方面。所以父亲始终教导我们说: “从《内经》到《伤寒》,以及其后历代医家,一直强调经络的重要性,并有‘凡要和汤合药,针灸之法,宜应精思,必通十二经脉‘及’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的古训”。由于经络学说是针灸临床治病的理论基础,因此父亲在临床治疗时十分重视经络学说。

一、经络脏腑,辨证施治,通常达变。

五脏六腑在背部各有背俞穴,在胸腹部各有募穴,两者均与脏器组织邻近,都是脏腑经气输注聚集的地方,均可用于内脏病变的诊察和治疗。《素问·咳论》曰: “治脏者治其俞。”这就是说治疗脏腑疾病,可以用背俞穴和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进行治疗。用背俞穴时也可配合俞募配穴法,例如肺经实证,咳嗽,胸膺胀满,喘息,肩背痛,可取肺俞,中府,也可配本经合穴尺泽,或肾经合穴阴谷,用泻法,取子夺母气,寓实则泻其子之意。如肺经虚证,咳嗽,少气不足以息,可取肺俞,中府配本经俞穴太渊,脾经俞穴太白,用补法,取培土生金,虚则补其母之意。又如在临床上治疗遗尿一般采用温补脾肾,益气固摄的原则。针灸取穴以关元,三阴交为主穴,配以肾俞,太溪、气海、足三里、中极等六疗效颇佳。但父亲在临床中对遗尿的辨证施治,除了原有常规取穴治疗外,还形成一个新的论点。如治患儿凌某,女,12岁。夜尿7-8年,晚上熟睡后不易叫醒,即使唤醒起来亦呈闭眼昏睡状态,东摸西摸,糊里糊涂,甚至起床小便后跑错房间也时有发生。患儿发育正常,舌薄润,脉细。症属肾气不足,下元不能固摄,更兼心肾不济,神明统帅乏力。治以调摄心肾为主,兼以益肾固脬。针灸取穴:印堂,百会,合谷(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双)手针夜尿点(双)(均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二诊:针后夜间无尿床,但仍须家长唤醒,时而仍有昏睡状。针灸:同上加风池(双),人中点刺。三诊:针后症状改善,夜间能自己醒来小便。续治。四诊:治疗以来,夜间无尿床,醒后神志清醒。症状痊愈。父亲以为此案遗尿症与心肾有密切关系,医心肾不济而影响膀胱的司溺作用。祖国医学认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藏神”,这就是说在脏腑活动中,心居首要地位,有统帅其它脏腑的功能,祖国医学所说的“神明”与“神”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人体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而这些功能均由心来主持和体现。所以前人对心的理解除了“心生血”“心主身之血脉”的心脏血液循环系统外,还包含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在内,因此人体脏腑气血在心的这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下,进行统一协调和生理活动。假如“心”有病变,就会失却神明统率的作用,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也会受到影响。这与现代医学所说正常的排尿活动需要在大脑皮层和皮质下等排尿中枢的控制及膀胱机能完善的前提下,才能完成的机理是不相饽的,所以父亲认为小儿遗尿多属功能性,其一是由于排尿反射尚未建立或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另外由于精神,情绪上的紧张或疲劳过度,或睡觉过深不易觉醒等原因造成,这就与神经过极有关。因此在治疗上用提神醒脑升阳开窍和益肾固脬相结合,运用了“病在下者高取之”的治则,促使患儿建立起排尿反射功能并使之发育成熟。

二、经脉所过,主治所在,循经远道,配穴法则。

由于经脉有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相互联系,使四肢肘膝以下根部和本部所在的五输穴的针刺效应可远达于头面躯干的结部和标部,这就产生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在的循经远道取穴法则。师传阴刺法取双太溪穴,治发音嘶哑,咽干嗌痛,效果较好,一则因“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二则是“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三则“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标背俞与舌下两脉”。这说明太溪穴与咽喉部通过经脉联系密切相关。且太溪穴属肾经俞穴,功能滋水益肾,清热降火,所能治发音嘶哑,咽喉疼痛,阴虚咽干之症。又如治许某,男,67岁。右侧胁肋疼痛三月,起于盛怒之下,负重以后,痛引咳嗽疼痛尤其,曾经中西药物内服外敷,均未见效,以致不能参加劳动。当5、6肋间压痛明显。脉弦滑,苔薄黄质红。症为暴怒气逆,操劳负重,肝气郁结,厥阴之络失宣,治以疏泄肝胆。取穴:支沟、阳陵泉、行间,均右侧,用呼吸,徐疾补泻法,痛点加拔火罐。针下痛止,呼吸舒畅,咳亦不痛,一次而愈。由于胁肋为肝胆经脉所布,尤以少阳经脉为主,故此例取足少阳胆经合穴和足厥阴肝经荥穴,就是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在”的“循经取穴”治疗法则,再取与足少阳相接的手少阳三焦经经穴增强通调胁肋经气,既可疏泄肝郁气滞,又可通利气机而收活血化瘀止痛之效。

三、经脉诊法,切摸循按,压痛检查,有助诊断。

在临床上运用四诊检查时,必须在经络部位进行切摸循按,以观察经络有无变动。由于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腧穴是脉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因此内脏有病变,往往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穴位上来,它的反应点即是体表穴位的压痛,酸胀等过敏反应;有摸及皮下硬结,索条状物等异常感觉;也有出现皮肤色素异常或血管充盈等现象。父亲在临床上很重视体表穴位的压痛检查,借以分析内部脏气的病变情况。五脏六腑处于胸腹中,脉气发于足太阳膀胱经,故五脏六腑的俞穴在背腰部。《灵枢·背输篇》说:“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如咳嗽病在肺俞处有压痛;神官症在心俞;消化道疾患在胃俞;胆囊病在胆俞;它如月经病及失眠患者在三阴交穴,颈椎病在肩井,肩周炎在肩内陵,天宗,腰腿痛在十七椎下均有压痛,在这些压痛点上施以针灸,往往可收到满意的效果。在某种情况下,经络诊法可为明确诊断疾病提供参考。如葛某,男,75岁。因患前列腺癌手术治疗已3年,近2个月来下肢少力,不能独前,住院治疗,拟诊为癌症转移,曾作X光腰摄片检查无异常。转上海作CT检查。结论:腰椎无异常。近半月来下肢不能动弹,形成截瘫,伴胸闷气急,不思饮食,乃拟再作B超和腰椎摄片复查。其子用推车推到走廊里,巧与家父路遇,他家久慕医名,值此良机,急邀诊治,经询问病情,家父明知脊髓受压,但未明部位,乃用手在病人背部从腰椎向上切摸,扪及高位胸椎呈角形突出,心中已了如指掌,告知家属:“此为胸椎骨癌转移,症属晚期,已难挽救,应加摄胸片即可确诊。”次日摄片报告为第3胸椎骨癌。10天后即呼吸麻痹衰竭死亡。这次巧遇用摸诊及时查清病灶,使病员死得暝目,家属心服口服。若非经验丰富的老手是难能办到的。

四、经脉之病,以痛为输,疗效卓著。

十二经筋是随着十二经脉分布的,它循行于体表而不入内脏,故其发病症状偏于筋肉方面。杨上善说:“经筋是阴阳气之所资,邪入肌腠,袭筋为病,不能转输,遂以病居痛处为输穴”。父亲在临床上对于经筋之病常用“以痛为输”的方法治疗。如网球肘,中医属经筋之病范畴,在检查病病人肘部时可发现一局限的压痛拒按处,就在该点施以较强的合谷刺手法,以泄其邪,配以艾灸温针拔罐,常能缓解筋急而收到较好的疗效。又如腕踝部有硬结肿块突出,此种腱鞘囊肿,中医称为筋结,亦属经筋之病。常见父亲对大如鸽卵者用扬刺(中间一针,周围4针,针尖向中间方向)法,对小如黄豆者用齐刺(中间一针,两侧各一针,针尖向中间方向)法,针后加艾温针,出针后用加压法,筋结往往立即消失。如治金某,男,25岁。右手中指中节掌面数目前因骨缝合,致屈伸有障碍,伴疼痛,现右手中指中节略肿胀,屈不能伸,中节内侧有黄豆大肿块,压痛明显。舌薄白,脉细数。此损伤经筋,致气血瘀滞,络脉痹阻不通。症属筋结,治以祛瘀活血止痛。针灸:右中指中节内侧痛点,上都,中都,针后加艾温灸各三壮。二诊右中指能缓缓伸直,肿痛尚有;五诊右中指能伸直,肿痛减退;八诊中指黄豆大肿块已有缩小,压痛退尽;十二诊右手中指中节肿块已消失,中指能伸直,恢复正常。

五、针刺得气,气至病所,提高疗效。

针刺得气与否,是获得疗效的关键所在,如能针刺得气,气至病所,疗效往往更好。针刺得气感应的传导方向,一般来说是根据十二经脉的走向放散居多。如手之三阴,从胸走手,针刺得气,大多向末梢放散,如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功能宁心安神,和胃宽胸,降逆止呕,针刺时向中指放散,但在配合公孙穴治疗胃心胸疾患时可适当调整针刺迎随方向,留针置气,待气至重压远端,使针尖向近心端迎而夺之,可使针感传向肘臂,凡脘痛胸闷病人,当即产生嗳气,立即缓解原有病痛,效如鼓桴。又如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委中针感向远心端放散,可立即缓解腰脊疼痛。如徐某,男,32岁。三天前操劳时不慎腰部扭伤,俯仰转侧均感痛甚,咳嗽引痛,行走时腰部不能伸直,检十七椎下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左(±),右(┼┼┼),行动呈歪斜状。症属劳顿伤腰,气血瘀滞,筋脉不利,气机不通。根据“病在腰者取之奈”, “腰背委中求”的经旨,令患者取俯卧位,刺双委中,针感向足底放散,膀胱经气得以疏通,再取志室,大肠俞,膀胱俞,十七椎下痛点,温针加拔火罐,以舒筋通络,祛瘀活血,治疗结束后,患者从床上一跃而起,连呼:“腰不痛了,好了。”又如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合穴,针刺时酸麻感可传导到第二足趾,但在针刺治疗阑尾类时,足三里针感可向上传到腹股沟,这对缓解急性阑尾炎的腹痛及消除炎症,起到良好效果。再从针刺麻醉手术来看,阑尾摘除手术出现经络传感现象的患者,手术效果优良率比无传感的要提高30%。

六、十二皮部,分区治疗,效果明显。

《素问·皮部》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皮者脉之部也。”这就是说皮部是十二经脉在皮肤表面的分部。它是以十二经脉各自分布在体表的有穴部位范围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并相互吻合布满人体表面皮肤的十二个分部,形成由手足部经脉的根部和本部呈向心性分布的内外侧各三条面状分布向躯干和头面部的结部和标部延伸形成的十二个皮肤分区。这就是腕踝针法的以皮部分区作为治疗方法的理论根据。在临床上针刺手足部腕踝关节上方的刺激点,就可以对相应皮部范围内的急性痛症,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治杨某,男,63岁。自诉2个月前挑担不慎,被扁担头击伤右肩前(相当于肺经中府穴)部位,引起局部疼痛,以致右肩不能自动抬举,也不能后伸,内收,送经伤科治疗,服药,局封效果不显,曾摄片示右肩关节及构成骨无异常。苔薄白,脉滑数。右臂呈下垂体位,握力正常,被动活动因疼痛有抵抗,肩关节前压痛明显,有索状物扪及。诊为外伤性肩周炎。针刺右腕关节部3(相当于手太阴肺经经渠穴),2(相当于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4(相当于手阳明大阳经偏历穴),针尖呈15度角进皮后针体平置,沿皮下向病灶方向刺进2寸许,留针,当即开始被动活动,肩前无疼痛,亦无抵抗,上举,后伸,内收均便利,嘱依照上述三个动作自己活动10分钟;加针肩前痛点,温针加拔火罐10分钟,拿掉火罐后,嘱再次依照上法自己活动10分钟,无异常感觉,出腕踝针。嘱再进行自己活动,一切恢复正常。患者喜笑颜开,深深致谢而去。间隔二天复诊,诉回去后到下午4时又感肩前疼痛,但不影响活动,续用上法治疗后疼痛消失,活动正常。11天后再复诊,自述治后已痊愈,无不适,但昨天因用力翻田,右肩又有酸痛感觉,活动无影响。查肩前压痛不明显,未扪及索状物,被动活动无抵抗,再用前法续治,酸痛再次消失。嘱注意保暖,近期内避免剧烈劳动,患者满意而去。

七、药物归经,引经报使,执简驭繁,有条不紊。

药物归经,是在分经辨证的基础上,按照经络学说来归纳药物性能的一种理论,意思只是说明某种药物,对某经某脏有特殊作用,但并不是将药物的功能局限化。张元素编写分析药物性能的《珍珠囊》一书:“辨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六气、二十经及随症用药之法”,受到《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的赞誉,说他“大扬医理”。这是因为过去的《本草》只记载某药治某病,很少从理论上说明它的性能,只有金·元时期的医家才结合《内经》观念,运用经脉、脏腑的理论,以阐述药物性能,进行分类归纳,这对指导临床用药是有帮助的。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密切了人体内外组织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经络,把经脉和脏腑发生的病变加以系统归纳,说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各有主要证候。如“肺手太阴之脉……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这样的归纳既有利于诊断,也有利于针灸取穴治疗,同时对药物的运用,也可根据十二经脉的证候,加以归类。凡能治疗咳嗽的药物,如麻黄、杏仁、苏子、紫菀、麦冬、天冬、人参、桑白皮、葶苈子、桔梗、款冬花、贝母等归入肺经。在临床上如遇肺之病咳嗽,属寒的可用麻黄、杏仁、紫菀等温肺药;属热的可用黄芩、贝母、桔梗等清肺药;属实者可用葶苈子、苏子、桑白皮等泻肺药;属虚者可用人参、麦冬等养肺药。李东恒提出“引经报使”药,对太阳经症,以羌活为主,里症用黄柏;阳明经症,以白芷,升麻为主,里症用石膏;少阳经症,以柴胡为主,里症用青皮;太阴经症,以白芍为主;少阴经症,以知母为主;厥阴经症,以青皮、柴胡为主。

针药结合,内外同治,千方百计,提高疗效,这是杨氏针灸疯科流派的特色之一。我们在临床上治疗风寒湿痹之症,除了针灸之外,对顽痹痼疾,往往针药并用。用药以祛风定痛除寒蠲痹,舒筋活络,调养气血为主。对不同部位病痛,也用引经报使药,如太阳经部位多用羌活、桂枝;阳明经部位多用白芷、升麻;少阳经部位多用柴胡、青皮。对肩臂疼痛,也注意分经选药,如痛在前面的属阳明,选用升麻、白芷、防风、葛根;痛在后面的属太阳,选用羌活,桂枝、藁本;痛在外侧、内侧的属少阳、厥阴,选用川芎、柴胡、青皮;痛在内侧前面的属太阴,选用苍术、白芍、葱白;痛在内侧后面的属少阴,选用细辛、独活。对腰腿疼痛之症,重用独活寄生汤,这是寓有宣通太阳,少阴表里二经经气,可收搜风蠲痛之效。这些与李东恒的分经选药,也有某些吻合之处。总之药物归经,是一种用药的规律,我们掌握了药物归经,引经报使的方法,不但能根据经络所表现的症候,来适当地选用药物,并且能执简驭繁,有条不紊地处理复杂病变。如果不明分经用药的方法,就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八、用针之要,知调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父亲60年的针灸临床和针麻实践中,他深深地体会到针灸的作用主要是运用不同手法,使针法和灸法刺激俞穴,通过经络传导的有机结合从而产生双向性的调节作用,达到协调阴阳平衡的治病目的。在临床上针刺内关、中脘既能催吐,又能止呕;针灸关元、三阴交,既治遗尿,又治癃闭,这种调节作用就是使机体机能状态原来是抑制的,针刺使其兴奋;原来亢进的,针刺令其平静。在针麻实践中,进一步观察到针刺足三里,三阴交,既能使偏高的血压下降,又能使偏低的血压回升;同样针刺足三里、三阴交,既能使较快的心率减慢,又能使较慢的心率加快,都能恢复正常水平的双向性调整作用,曾总结成《从针麻阑尾摘除手术看针刺对血压和心率的调整作用》发表于《上海针灸杂志》,并转载于《上海针灸杂志》英文版选编,向国外公开发行而享誉国际。这种针刺对血压和心率的双向性调整作用,就是《内经》所说的“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经旨的体现。人之患病,是由于正邪交争,阴阳发生偏胜,好似天平失去平衡,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针刺就是通过经络调整阴阳气血的太过与不及,发挥“扶正祛邪”作用,使不平衡状态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保障健康的目的,使天平持平,平则不偏不倚,是谓无病。是故劳逸结合,冷暖协调,饥饱适度,起居有节,谨避六淫,七情,务使无太过与无不及,则阴阳协调,可保健康,此乃养生之道,治病之理,宜守勿失。

证治经验

一、针药并用,内外相扶,综合治疗,相得益彰。

在临床如何选用针、灸、药治病,是因人因病而施,决不千篇一律。选用原则是根据辨证论治的需要,病情的轻重缓急,病灶的部位大小等来决定。遇到全身性疾病或急重病症时,多以针灸和中药并用。如治徐某历节风案,男, 51岁,由儿子背上三楼针灸室诊治。左手腕指关节,双膝踝、趾关节肿胀、发热、疼痛,活动欠利,步履作痛,趔趄不前,病已十多年,反复发作,曾在上海××医院类风关专科门诊治疗多年无显效。患者神疲力乏,肌肤萎黄、关节肿胀强直,不能屈伸,苔薄黄腻,脉细数,体温37.6℃。针灸取风池、大椎、风门、足三里、商丘以祛风疏邪、化湿清热、调理脾胃、扶正培元,平衡阴阳气血,调整脏腑经络;加病灶局部取穴以消肿止痛,舒筋活络,内服中药以四炒丸加减,药用苍术、白术、黄柏、 米仁、牛膝、当归、防己、桂枝、侧柏叶、赤芍、白芍、老鹳草、地龙干、地骨皮、 山栀、银花等以清热化湿、驱寒通络、清利关节、消肿止痛。二诊时已能自己步入诊疗室,经治5月,以能骑自行车到处走亲访友告愈。随访五年未发。

如遇无全身症状而病程已久的慢性劳损性疾患,则使用针灸之外,诱导参加工间操,增强体育煅炼,逐步纠正不良体位,不用药物也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病在未消而又日久不愈者, 在针灸后再加外用中药煎汤薰洗之法,如治曹某,女,47岁,右膝内侧疼痛起于三月前、蹲踞操劳以后,现局部明显肿胀,压痛拒按,坐久起立或履梯时疼痛加剧,近二天气候变化膝痛更甚,日夜不休,影响睡眠,舌薄润、脉细数,症属劳伤经筋,气血运行不利,络脉瘀滞,不通则痛,复感寒邪,致疼痛加剧。拟针药并用,以取速效,取穴:痛点,用齐刺法、内膝眼、右阴陵泉后,均温针后加拔火罐10分钟、外用中药薰洗:制川乌、草乌、威灵仙、红花、透骨草、xi签草、桑枝。7帖,每日一帖,煎汤薰洗患2-3/每日。后曹某邻居来诊病,诉述:“曹某经针治后疼痛即缓介,经用中药薰洗,症已痊愈,活动如常,高兴万分。特介绍我前来诊治。”

又如指节顽硬、麻痛交作之症,针灸取曲池、外关、八邪等穴用温针灸,配合中药生香附,蚕砂、功劳叶、天仙藤、千年健、水浮萍、红花、川芎;落得打、稀签草煎汤薰洗,可提高疗效。

总之针灸与中药,虽有外治与内治的不同,但针药同源,都是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和治疗法则指导下,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调和阴阳气血,祛邪扶正,治愈疾病,这是没有分歧的,针药并用,内外同治只能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决无矛盾之理。

二、顽痹痼疾、久病必瘀,刺罐结全,活血化瘀。

在针灸治疗中结合拔罐以提高疗效,这是杨氏针灸疯科流派的师承衣钵,先祖父永璇公曾说过:“火罐疗法虽属外治法之一,但有全身作用,既能单独使用,利用拔罐时的负压作用,开豁毛窍,吸邪外出,能使血液溢出血管,流畅气血、祛邪镇痛,也可配合针刺后拔罐,更能从针孔中吸收病邪,从腠理外出,疏通经络、利气活血。先祖父在晚年时为了提高疗效,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痛苦,他孜孜不倦,悉心钻研,根据刺罐结合的治疗经验,创造了多针浅刺,活血化瘀的絮刺火罐疗法,经过辨证处方后运用七星针叩刺,微微出血,拔以火罐,吸出稠液汁沫或瘀血凝块,达到祛瘀生新,舒筋活络的目的,凡属气滞血瘀范畴的疾病,皆属治疗适应症,此必须明确辨证是否属于气滞血瘀。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检查筛选。首先要问清病史,必须是慢性久病,已经过多种治疗方法无效者。因为大多数慢性久病,往往会出现气滞血瘀之症。朱丹溪说“久病必瘀”,叶天士说:“久病血瘀”,普济方说:“人之一身不离乎气血,凡病经多日治不愈,须为之调血”。其次要切脉望舌,这是诊病必须的检查,特别是舌诊有否瘀斑、淡紫,舌下静脉有否充盈青紫,这是内有气滞血瘀郁结的明确诊断。,再则可从经络切诊查得,《灵枢.周痹》曰:“故刺痹者必先切循上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chi坚转引而行之。”这就是在病变部位和相应经络路线上切摸按压,凡有敏感点(视之或有血络色变,扪之或有硬结,或有条索状物,压之或酸或痛,或引胸膺,或放散至胁肋,或麻木不仁,灼热刺痛等现象)出现者,可诊断为气滞血瘀,不论病因风寒邪侵袭,或劳倦伤筋动骨,痹阻日久,必致气血受阻络脉闭塞,遂成气滞血瘀,不通则痛。《素问.气穴》所谓“积寒留舍,营卫不居,卷肉缩筋”也,遂有血络硬结,条索状物等压痛出现,其喜按属虚,拒按属实,压痛处当是气滞血瘀郁结的反应所在。最后作摄片或CT检查,(凡颅脑,颈胸腰椎及骨骼病变者均必须检查),以明确诊断。经过多年的实践,对气滞血瘀引起的颈胸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粘连型肩关节周围炎,复发性荨麻疹,股外侧皮神经炎,肱骨外上髁炎,神经性皮炎等顽痹痼疾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通过临床实践,父亲认为杨氏絮刺火罐疗法对气滞血瘀的顽痹固疾有较满意的疗效。经过治疗的患者立即感到舒适,开始治疗时可有3-4小时的轻松感觉,青、壮年患者舒适时间较长些,老年人较短,这与青壮年生气旺盛,而老年人机能衰退有关,《灵枢·论痛》说:“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就是这个道理,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舒适时间会逐渐延长,治疗间隔也可改为每周2次到每周1次。每次治疗时,可根据病情轻重转归,适当调整絮刺火罐的轻叩重刺,拔火罐一定要吸出汁沫稠液或瘀血凝块方有效果。

三、挫闪损腰,气滞郁结,咳嗽引痛,利气为先。

腰痛是针灸科常见病种,也是劳动人民多发病种。针灸治疗腰痛有较好疗效。忆昔年先祖父曾讲述有腰扭伤者,腰痛不能动弹,远在数十里外,请人用门板抬来就医,针后腰痛即愈,欣然自负门板,步行而归,一时传为美谈。家父认为腰痛原因不同,症状各异,病势有轻重,病程分久暂,故疗效亦有迟速。临诊务必鉴别。例如同样急性腰扭伤,要分别伤气还是伤形,伤气者必先利气,可以针药并用而快速治好;若是伤形,则疗效较慢,但只要积极治疗,还可缩短疗程;倘若延误时日,病久劳损,脊柱畸型者,则又当别论矣。

腰痛一症,凡急性发作者,大都是急性腰扭伤,欲称闪腰痛。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腰痛病有五……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此症皆因负重用力过度,举重呼吸失调,以致气机运行失常,流通发生障碍,而出现气滞郁结现象,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气伤痛”是也。因气本无形,郁滞则气聚,聚则似有形,而实无质,气机不通之处,即是伤病所在。如闪伤腰部,则出现腰部重坠胀痛,不能转侧俯仰,睡卧翻身困难,咳嗽打嚏引痛,大便迸气时牵掣作痛,自觉疼痛范围较广而痛无定处,外观既无漫肿紧张,检查示无明显压痛,此时治疗,以利气为先,气机通顺,即可缓解。

四、治疗丹毒,赞刺出血,清化泄毒,热退肿消。

丹毒是由风邪温热相搏,袭于肌肤,红肿热痛交作,患者甚为痛苦。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丹毒病诸候》说: “丹者,人身体忽然欣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于手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所为。”故名丹毒。此症因发生部位不同,名称亦因之各异,其发于胫踝者,欲称流火。其久病屡发者,小腿可呈肿胀,欲称“大脚风”。见父亲在临床上以针刺、赞刺、拔罐、中药内服四者并用,以收热退肿消的快速疗效。

五、一专多能,治法多样,择善而施,提高疗效

父亲继承祖业,幼承家学,在针灸业务上心领神会,耳熟能详,对学习先进经验孜孜不倦,敢于开拓创新,所以能以针、灸、拔火罐为主要治疗手段,针药并用,内外同治,温针艾灸,刺罐结合,则时也能熟练地运用七星针、耳针、头皮针、手针、腕踝针、电针、水针、鼻针、皮内埋针、磁盘贴敷、耳穴贴敷等多种治疗手段,临诊时通过诊脉察舌,详审病因,循按经络,辨证论治,因人因病择善而施。

1.应用钐钴合金磁盘贴敷治疗,对GPT长期不稳定的慢性迁延性肝炎病,取得GPT恢复正常,随访基本稳定的良好效果。曾撰写论文《磁盘贴敷疗法降低GPT的疗效观察》,参加全国磁疗会议交流,获得一致好评。

2.应用耳针治疗。从祖国医学理论中我们知道耳与全身经络的联系相当密切,《灵枢·口问》曰:“耳为宗脉之所聚”,这里所说的“宗脉”是指由很多经脉汇聚而形成的主脉和大脉,而经脉又与脏腑相通,所以耳与脏腑在生理、病理方面都是息息相关。在临床上耳部穴位既有治疗功效,又有诊断价值,还有防治作用。父亲运用耳针在临床上治疗胆囊炎、胆石症、各种急慢性疼痛及神官症、失眠、高血压、便秘、尿频、早搏、心绞痛、戒烟等等诸多慢性疾病,均能收到较好疗效。

3.齐刺法。有黄某,女,41岁。昨天下班回家途中买菜时,不慎被自行车倒下压痛腰部,回家感到腰部痛甚,痛处略肿,不能向右侧卧,检查:右侧大肠俞穴压痛(┼┼),漫肿,苔薄,舌下静脉有瘀紫,脉滑数。针灸:大肠俞(90度直刺)气海俞,关元俞(均45度斜刺),针尖向大肠俞)均右侧,泻法(提插补泻法),针后用WS频谱治疗30分钟,然后拔罐,起罐后,大肠俞穴处拔出紫黑色瘀血块,患者即感腰部疼痛消失,活动正常。此症属急性外伤性腰痛,受伤后局部漫肿压痛必有瘀血,所以取痛点大肠俞,再取上下气海俞、关元俞,即用齐刺法以治病之小深者,加强疏调筋络,通利腰腿的作用,再配合应用频谱治疗加强祛瘀活血作用,得到了祛瘀通经、活络止痛的效果。

4.刺络法。有顾某,男,59岁,素有老腰痛十余年,常因起居不当,气候变化而发病,曾服药,贴膏药无效,时愈时发。二月前晨起穿衣时腰部闪扭,当即转侧不利,咳嗽引痛,经针伤科治疗效果不显。双手扶腰步入诊室,检查:二侧志室穴压痛明显,17-18椎剧烈压痛,病在督脉,阳脉受损,病久入深,气滞血瘀,气血搏于腰脊,不通则痛,且诊得苔薄白腻,舌下静脉充盈,脉形细滑,同时又见委中静脉充盈,父亲认为此乃久病必瘀血凝于络脉,按《灵枢·始终》“病在腰者,取之奈”的治则,用三棱针在双侧委中点刺出血。这是符合《灵枢·针解篇》中所说:“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亦即出恶血之意。这就是用刺络泻血法排除血脉中郁积已久的病邪,使邪从血出,则瘀去新生,血活而络通。患者第二次来诊时,痛已大减,活动亦见便利,委中之血络充盈已减,但舌下静脉尚有青紫,故再作委中刺络出血治疗,二次后腰痛痊愈。

5.皮内埋针法,皮内埋针是毫针留针法的发展,可以延长留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特别对某些顽固性疼痛及久治不愈的慢性疾病,可以把留针时间从毫针的几小时,改用皮内埋针可留针到几天、甚至一个星期,这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

特色

取穴:大椎、合谷(双)。

主治功能:外感发热,恶寒,无汗;又治寒战鼓栗,寒热往来。

手法操作:用捻旋补泻法。

方义:大椎为手足三里、督脉之会,总督一身阳气,主表。效能升阳,益气,退热,补虚。凡外感六淫之邪在于表里者,皆能疏解。配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效能疏散风邪,开关通窍。二穴相配,以出助阳,用捻旋泻法,可解表发汗,疏泄腠理,能得汗出,即可热退身凉。

此二穴又能治寒战鼓栗,寒热往来。法当补大椎以振奋阳气,助阳御寒,泻合谷以疏泄解表,二者配合可调和营卫,固表解肌,即使症疾之寒栗鼓颔,寒热往来,只要提前施术,用之恰当,必有收获。二、取穴:人中,中冲(双),少冲(双)。

主治功能:晕厥,昏迷,休克。

手法操作:点刺出血,也可留针捻旋。

方义:这三个穴均是急救穴中的重点穴。特别是人中,是人人皆知的,在没有针的情况下,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指甲去掐人中,作为急救的第一个动作,因此有针的话,当然把人中作为急救的首选穴。一则位置暴露,取穴方便,二则此处比较敏感,进针后可适当提插捻旋,加强效应,促使苏醒。某次取中冲(双),这既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又是十宣穴之一,是开窍泄热的要穴。再取少冲(双),这是手少阴心经的井穴,经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说明心与神志和脑的关系密切,因此具有开心窍、清神志、苏厥逆,泄邪热的比较广泛的作用。经过这三个急救穴的配合处理,如果是急性而比较单纯的晕厥、昏迷、休克,一般均能清醒过来。如是急性重病,脑血管意外,中暑高热等则需要一定时间,作多次针刺和对症急救处理,方能慢慢苏醒,不能操之过急,务须注意。

杨氏絮刺火罐疗法

治疗工具:七星针、火罐。

检查方法:<灵枢·周痹》曰“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肤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chi坚转引而行之。”在病变部位和有关经脉循行路线上作循摸按压,凡有敏感点(视之或有血络,色变,扪之或有硬结,或有索条状物,压之或酸或痛,或引胸膺,或放散至胁肋,或麻木不仁、灼热刺痛等现象)出现时,这就是气滞血瘀郁结的反应点。当有颈胸腰椎等骨质病变时均须X光摄片或CT检查。

治疗常规:根据颈、胸、腰椎病变的部位不同,先作治疗常规,由颈项发际向下,分别督脉,侠脊之脉,足太阳膀胱经背俞之脉,分线分段叩打。颈椎病变自发际向下打到风门穴水平;胸椎病变自大椎穴向下打到胃俞水平;腰椎病变自悬枢穴向下打到腰俞水平;最后自脊椎沿肋间叩打到腋下线。

叩刺手法:

常规叩刺:先中间后旁边,均匀地由上而下,叩刺间距约0.5-1公分。

重点叩刺:①轻叩手法:对虚而脉陷空者,压酸压麻等喜按者,用轻叩手法,只及皮肤轻微叩打,每点叩击60-80次,结合拔火罐吸出汁沫稠液,取“揩摩分间”, “令无肉分”“以泻分气”之意,体现“刺卫者调气”之经旨。②重刺手法:对大络之血结而不通者,色变者,硬结,索条状物,压痛拒按者,麻木刺痛灼热者,用重刺手法,重叩加压,刺穿皮肤,适量出血,每点重刺100-120次,结合拔火罐吸出瘀血凝块,取“令可以泻热出血”之意,体现“刺营者出血”的经旨。

疗程:每周1-2次(个别可以隔日一次,被皮肤耐受程度而定),每10次为一疗程,休治二周(在休治期间,如继续好转者,可适当延长到休息壹月)如症状未消失者,继续作第二疗程,依法施治,必有收获。

适应症:专治气滞血瘀所引起的顽痹固疾,如颈,胸,腰椎骨质增生(含骨刺形成或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突出,肩关节周围炎粘连,顽固性面瘫,复发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肱骨上髁炎,股外侧皮神经炎等。

科研成果:《南汇县领先医疗特色专科》----杨氏絮刺火罐疗法的临床疗效和动物实验研究

杨氏絮刺火罐疗法是杨氏针灸疯科流派创始人、著名中医针灸学家杨永璇,在六十年代根据刺罐结合的临床治疗经验创造的一种多针浅刺,运用轻叩重刺手法,微微出血后加拔火罐以吸出汁沫稠液或瘀血凝块的一种治疗方法,经过杨氏三代人,几十年的临床使用疗效满意,尤其是因气滞血瘀所引起的顽痹固疾,如颈胸腰椎肥大症,粘连型肩关节周围炎,顽固性面瘫,复发性荨麻疹,网球肘等均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自1996年10月“杨氏絮刺火罐疗法治疗脊椎肥大症的临床研究”被列入“南汇县领先医疗特色专科”,并通过了南汇县第二年的特色专科建设的年度考核。二年中收集患者50例,年龄在29-75岁;男性24人,女性26人;病程最长者20年,最短者半年。病种为颈椎肥大24例,胸椎肥大5例,腰椎肥大11例,腰椎间盘突出9例,腰椎先天性缺损1例。这些患者大都经过针灸,推拿,牵引,局封,中西药物等各种方法治疗无效后,再接受杨氏絮刺火罐疗法治疗。治疗开始前均经摄片或CT检查确诊。一般经过1-2个疗程(1个疗程为10次,凡治疗不满一个疗程,无故中止治疗,随访无着,效果不明的有四例,未统计在内)治疗,临床治愈24例(52.2%),显效5例(10.9%),有效15例(32.6%),无效2例(4.3%),总有效率95.7%。病者经随访1-2年不等,疗效稳定,个别稍有复发,经絮刺火罐疗法治疗1-2次即可缓解。远期疗效满意,并在继续观察中。

由于杨氏絮刺火罐疗法在治疗过程中,每次要吸出不等量的瘀血,是否会影响身体健康,为此我们在每个疗程前后,观察了血常规,血小板的变化,经过9例患者的观察,发现血小板或红血球都略有增高,这就说明杨氏絮刺火罐疗法在治疗过程中,虽每次吸出瘀血,但对身体毫无影响,而且还能治好疾病,足以说明通过杨氏絮刺火罐疗法的治疗,的的确确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为了证实这一临床现象,我们特地委托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进行动物实验,以雄性健康豚鼠为动物模型,结果提示:豚鼠经过风寒湿环境造模后,测得神经纤维有严重的脱髓鞘现象,运动终板也有肿大现象,肌丝有紊乱,而通过絮刺火罐治疗后,以上的病理现象均见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客观地证实了杨氏絮刺火罐疗法,具有引邪外出的疏风祛寒化湿作用,能够疏经化瘀,发挥消炎退肿,修复神经肌肤组织,达到镇痛定痛,改善病理现象的功效。

通过检验室血常规,血小板检测和动物实验的结论,进一步说明杨氏絮刺火罐疗法的轻叩重刺,吸出汁沫稠液和瘀血凝块,能够促使气行则血行,血活则络通,瘀祛则新生,气机通利,血脉调和而达祛邪扶正,通则不痛,活血化瘀,蠲痛治病的目的。

医案

案一、奚某,女,50岁,农民。

初诊日期:1963年2月3日。

主诉:神志昏迷已七天。

病史:脑血管意外,神志昏迷已七天,经病房抢救处理未见显效,特邀针灸会诊。症见目合,口开,鼾声,舌卷,失语,二便失禁,右肢强直拘急,右手握团不能伸直。

四诊:苔白,质红,中光剥,脉骨数。

辨证:肝风内扰,逼血上菀,发为风中脏腑之候,闭脱二证参见,症情复杂,治疗殊为棘手。

诊断:风中脏腑(脑血管意外)。

治法:开窍宁神。

取穴:水沟、太冲双(均理法),合谷双,颊车双,廉泉(均补法)用迎随补泻法,先针左侧,后针右侧,不留针,印堂,十宣刺出血。

第二天:诸恙如前,尚无好转之兆。续用前法参治。取穴:水沟、百会、风池双(均泻法)太溪双,合谷双(均补法),中冲双,隐白双,大敦双,至阴双(刺出血),针法同上。

第三天:鼾声已止,口开已合,向左歪僻,眼能张开,神志渐清,已能理解旁人呼唤,有欲言不出之状,但仍神疲思睡,呈半昏迷状态。取穴:水沟,曲池双,昆仑双,涌泉双(均泻法),合谷双(补法),针法同上,印掌,少冲双刺出血。

第六天:神志清醒,语言已能对答,但仍舌强言语不清,口歪,二便失禁,右肢仍难活动,用舒筋活络法。取穴:地仓,解溪,肩?k,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均右侧,泻法),用迎随补泻法,留针5分钟,百会、哑门,单刺不留针。隔天针治一次。

第十天:诸恙均好转,右肢能活动,口歪渐正,舌能伸出,言语渐利,苔薄白,舌质淡,脉细滑。取穴:百会,肩?k右,曲池右,合谷双,外关右,足三里右,解溪右,内庭右,三阴交双(均泻法)针法同上。隔二天针治一次。

第十五天:右肢活动续见便利,已能扶持移步,大小便亦能自主,略感头胀不舒。取穴:肩?k,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均右泻法)用迎随补泻法,留针10分钟,印堂,太阳双刺出血,隔天针治一次。

第二十天:诸恙逐渐痊愈,已能独自步履,只右肢感少力而已,再用前法巩固。取穴:肩?k,肩内陵,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解溪,内庭(均右,泻法),百会,印堂,用迎随补泻法,留针15分钟。

次日出院,经随访已康复。

案二、张某,男,72岁,农民。

初诊日期:1994年5月3日。

主诉:右侧肢体麻木乏力。

病史:患者于一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觉右侧肢体麻木乏力,自行休息二天后,症状未见好转,即住当地卫生院,经查血压较高,右侧肢体肌力下降,CT示:左侧内囊区腔隙性脑梗塞,遂给予丹参静滴二十余天,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近日经人介绍来针灸科治疗,现右侧肢体麻木乏力,略有头晕,纳呆,口干,无其他不适。

四诊:苔白腻,质红,脉弦细。BP28/14Kpa,形体瘦小,肌肤少华,右侧肢体活动少力,余无异常发现。

辨证:年逾古稀,风痰交阻,蒙蔽清窍,头晕乏力,肢体麻木,久病必瘀,气行不畅,是为风中经络也。

诊断:风中经络(脑血管病,脑梗塞)。

治法:益气和营,豁痰通络。

取穴:百会 风池双 肩?k右 曲池右 列缺右 合谷右 环跳右 阳陵右 悬钟右 太冲右 丰隆右 补泻兼施,留针30分钟。

内服:以补阳还五汤加减

生黄芪20g 桃仁泥(打)10g 当归12g 赤白芍(各)10g 地龙干10g 炒淮牛膝12g 细桑枝20g 地鳖虫10g 广郁金10g 石菖蒲10g 炙远志12g 广陈皮6g 姜半夏6g 细川芎6g 原红花6g ×7贴

经治后,右侧肢体麻木渐见好转,特别是感到很舒服,活动也灵活许多,昨晚起无原因,睡眠不佳,头胀目眩,测BP28/15Kpa,苔薄白,质红,脉弦。仍用上法针治。原方除半夏,玉金,加合欢皮12 车前炭(包)12g ×7贴。续治二次,诸恙缓解,睡眠渐安,纳食增加,精神尚佳,右侧肢体麻木也见减退,BP25/12Kpa,再用上法续治,诸恙继续好转,自觉舒畅,共治14次痊愈。

案三、范某,女,19岁,工人。

初诊日期:1995年4月20日。

主诉:中风后右半身不遂三月余。

病史:患者于今年1月20日吃晚饭时,突然发现右手持碗无力,不能挟筷,渐而右下肢不能站立,立即呕吐。神清,无跌仆,急送周浦医院抢救,经脑CT头颅扫描见:左半脑囊内出血,即收入内科病区治疗三月。现语言不清,右侧肢体瘫痪,行走须人扶持入室。

四诊:苔薄,质暗红,脉细滑,BP150/96mmHg,右上肢抗肌力0°,下肢股四头肌抗力Ⅱ°,其他肌抗力低下,右面肌,口鼻向左偏瘫。

辨证:风中经络,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经筋失养,故筋弛肌软,不能自主,形成半身不遂。

诊断:风中经络(脑血管意外,脑溢血)。

治法:疏风通络,养血和营。

取穴:百会 风池双 肩髃右 曲池右 外关右 合谷右 外劳宫右 环跳右 秩边右 委中右 承山右 昆仑右 均平补平泻法。

内服:珍菊降压片 丹参片。

医嘱:控制血压,稳定情绪,逐步加强肌力锻炼。

经治五次,上肢开始活动,下肢站立有力,语言渐利。十次后上肢已能抬举过头,下肢能自行步履,言语清楚。共治五月,以肌力渐复,能独自生活而停止治疗。

案四、周某,女,69岁,退休工人。

初诊日期:1994年5月28日。

主诉:右半身麻木少力月余。

病史:自4月22日开始,感觉右侧肢体麻木乏力,二天后症状未见减轻,即住医院内科病房,BP23/15Kpa,经丹参静滴和降压药物治疗二十余天,麻木未见好转。目前感觉右侧肢体仍是麻木不仁,抬举少力,行动尚可,右口角稍有歪斜。有高血压病史。

四诊:舌薄质绛,舌下静脉瘀紫,脉滑数。右侧肢体肌力低下,右下肢行走呈跛行,由人陪扶来诊,外院CT报告:右侧脑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

辨证:风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肢体失养,麻木不用。

诊断:风中经络(脑血管意外,脑梗塞)。

治法:疏风通络,调和营卫。

取穴:地仓 风池 肩髃 曲池 合谷 环跳 委中 阳陵 悬钟 丘墟

均右侧,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5分钟捻转一次。

医嘱:保持情志平静,注意休息,适当锻炼。

经治三次后症状减轻,法已见效,续治,右侧肢体加用温针,十次后诸恙均缓,麻木消除,独自前来,巩固治疗,共治四月痊愈。

案五、季某,女,71岁,农民。

初诊日期:1995年7月13日。

主诉:头痛头眩耳鸣呕吐数年。

病史:常因劳累后头痛头昏加剧,急躁易怒,睡眠多梦,眩晕耳鸣时作,甚则房屋旋转,恶心呕吐。近日因农忙后上症又起,否认有高血压病史,素体尚健,能操持农田及家务,二便通调,纳食佳。

四诊:舌薄白,质红绛,舌下静脉呈瘀血斑状,色暗,脉弦细。BP134/86mmHg。

辨证:年老体虚,操守劳累,肝阳上亢,头昏头痛,眩旋耳鸣呕吐交作,不能动弹,稍动则房旋屋转,眩旋不休。

诊断:眩晕(美尼尔氏症)。

治法:平肝,熄风,潜阳,宁神。

针灸:印堂(1) 百会(1) 风池(1)双 听会(1)双 大椎(10) 肩井(10)双 风门(10)双 心俞(10)双 外关(1)双 合谷(1)双 太冲(1)双 均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中药内服:明天麻6g 纯钩藤(后入)12g 广玉金6g 淡黄芩10g 白甘菊10g 白僵蚕10g 生石决明(先)15g 灵磁石(先)15g 原茯神12g 细川芎6g 陈胆星(包)6g 赤芍白芍(各)10g 赤丹参12g 桃仁泥(打)10g 粉当归12g ×7贴

针药并用,症即减轻,经治3次,前方加减,症情稳定,改服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刺五茄片,缓缓图效,以冀减少发作,渐图弋获。

案六、龚某,女,27岁,工人。

初诊日期:1994年8月11日。

主诉:肢节疼痛半月。

病史:产后半月,因天气炎热,常吹电风扇取凉,渐感游走性肢节疼痛,肩膝关节酸楚,坐久则腰酸腰痛,右无名指中节肿胀不能伸直,偶作头痛。

四诊:舌薄白,质红,舌边有齿痕,脉浮细数。面色略显苍白,右手无名指中节略见肿胀,屈曲不利,其余关节活动正常,无肿胀。

辨证:产后气血亏损,复感风寒,外邪乘袭,筋脉不利,周身肢节疼痛,游走不定,《素问·风论》曰:“风者,善行而数变”,风邪为病,其性易动,故肢体疼痛流窜不定。

诊断:风痹(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期)。

治法:疏风活血,调和营卫。患者畏针,要求服用中药调治,所以老师采用蠲痹汤加减治之。

内服:生黄芪15g 细桑枝15g 片姜黄6g 伸筋草10g 宣木瓜10g 粉当归12g 荆芥防风(各)6g 细川芎6g 威灵仙10g 千年健10g 炒川续断12g 制狗脊15g 川桂枝6g 赤芍白芍(各)10g ×7贴

医嘱:保暖,不宜用冷水,千万不能用电风肩直接对着吹。

经治后肢节酸痛好转,右无名指肿胀亦减,续用前方,除威灵仙、木瓜加白僵蚕10g 白术10g ×7贴。再复诊时,诸症均瘥,右无名指屈伸便利,续治二次,即告康复。

案七、庄某,男,48岁,工人。

初诊日期:1994年5月14日。

主诉:腕踝关节肿痛6年。

病史:双足拇趾关节及足踝背肿胀发疼痛,流窜不定,渐延双手腕肿痛,此起彼伏,时发时止,近三年来发作愈频愈剧,步履艰难,经当地卫生院治疗,效果不显。

四诊:舌薄白,质淡紫,舌下静脉稍充盈,脉滑数88次/分,肿胀处均发热压痛,形肥体丰,有嗜酒史,有家族病史,其父共同生活,患此症亦已6年。血检报告:抗“O”333,血沉18,血尿酸1018。

辨证:酒湿壅滞化热,湿热久稽,循经下注,发为酒脚风,即痛风是也,病久经治不愈,滋蔓不已,流窜腕关节,久病不愈,当从血治。

诊断:酒脚风(痛风)。

治法:清热化湿,活血舒筋。

针灸:合谷 太冲 阳池 丘墟 行间 侠溪 商丘 足三里 三阴交 均双侧,用捻旋泻法,留针半小时。

内服中药:焦苍术、焦白术(各)10g 川黄柏10g 生侧柏叶12g 桑枝20g 防己10g 丹皮10g 淮牛膝12g 伸筋草10g 米仁12g 萆?Z10g 桂枝10g 赤芍白芍(各)12g 川芎6g 当归10g 桃仁泥10g ×7贴

医嘱:戒酒,饮食以清淡为主,严禁油脂,多饮开水,注意休息,节劳保暖,每周治疗一次。

一周后复诊,四肢肿胀发热疼痛均见减退,右手腕仍有作强感,针药续后,三次后诸恙平稳,无不适,取穴同上用补法,均加温针,中药除伸筋草,淮牛膝,丹皮,加赤丹参12g 生黄芪15g 六一散(包)12g ×14贴。每二周治疗一次。共治10次,无不适。适值公差外出1月,过度疲劳,推摩托车时不慎扭伤左膝踝足背肿痛,履地作痛。针灸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商丘、丘墟均双侧,膝眼、八风均左侧,全部用温针艾灸,中药内服:焦苍术白术(各)10g 川黄柏10g 米仁12g 防己10g 赤苓皮12g 冬瓜皮12g 淮牛膝12g 萆?Z10g 赤白芍(各)10g 丹参12g 桃仁泥10g 桑枝20g 川芎6g 生侧柏叶12g 车前子(包)12g ×7贴,壹周后复诊,左膝踝足背肿胀均退,其余诸恙稳定,针刺同上,中药除赤茯苓皮、冬瓜皮,加当归12g,泽泻10g,嘱复验血尿酸。一周后复诊,血尿酸382,诸恙稳定,同上巩固治疗。随访观察。已三年无复发。

案八、庄某,男,68岁,农民。

初诊日期:1994年6月11日。

主诉:四肢末梢关节肿痛6年。

病史:6年前夜间开始左拇趾趾踝关节肿痛,渐延四肢腕踝指趾关节肿胀作痛,此起彼伏,缠绵不痊,发作间歇频繁,甚则不能履步,素来体形偏胖,并有嗜酒史,每当酗酒后疼痛更甚。其子患此症治疗已见效,故亦来治。

四诊:舌黄腻,脉滑数,四肢关节肿胀发热触痛,不良于行,足背有按陷,左足拇趾核骨痛较厉害。化验报告:血尿酸804mmol/L,血沉74,抗“O”333,类风湿因子:阴性。

辨证:酒湿内稽,寒湿侵袭,郁久化热,络脉痹阻,发为酒脚风,历久不愈滋蔓腕指。

诊断:酒脚风(痛风)。

治法:清热化湿,渗利小便,舒筋活血。

针灸:合谷 阳池 阳溪 腕骨(左) 足三里 三阴交 商丘 丘墟 足临泣 太冲 太白(左) 均泻法(用捻旋补泻法)

内服药:焦苍术、焦白术(各)10g 川黄柏10g 焦米仁12g 炒淮牛膝12g 车前子(包)12g 地力梗10g 六一散(包)12g 生侧柏叶12g 粉丹皮10g 粉萆?Z10g 桑枝20g 地龙干10g 川桂枝6g 赤白芍(各)10g 粉当归12g ×7贴

医嘱:禁酒,低脂饮食,穿宽松鞋,保暖节劳。

经治2次后肿痛渐退,步履渐便,仍用上法续治3次,肿痛均见减退,舌苔黄腻渐化。针灸同上,中药原方除桑枝,桂枝,加赤猪苓12g,地骨皮12g,续治4次,经化验血尿酸221mmol/L,血沉:10,诸恙告愈,再予原方巩固治疗1周,门诊随访未见复发。

案九、陈某,男,72岁,农民。

初诊日期:1995年3月18日。

主诉:多个关节肿痛。

病史:素有类风湿病史十余年,全身诸关节酸痛,此起彼伏,常因天气变化而症状加剧,服抗风湿、激素类药物而得控制症状。今值初春时期,阴雨连绵,风寒湿邪交稽,右颈肩,双手指节,左膝,二踝关节肿痛又起作崇,不能履地,夜间疼痛不能入眠,纳食不香,有嗜酒史已40多年。

四诊:舌白腻,质淡,脉细数。双手指多个指间关节肿痛,屈伸受碍,左膝,二踝关节肿痛按陷。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抗“O”333,血沉30。

辨证:年逾古稀,精血亏损,风寒外袭,诸湿内稽,搏于关节,气血郁滞。关节肿痛,屈伸不利;风邪善行而数变,湿浊之邪留恋不化,迫于经络,日久不愈,遂成固疾。《诸病源候论》曰:“历节风之状,短气自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由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也。”

诊断:历节风(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法:疏风祛寒,化湿止痛。

针灸:新设(Ф右) 肩井(Ф右) 外关(Ф双) 合谷(Ф双) 外劳宫(Ф双) 膝眼(Ф左) 足三里(Ф双) 三阴交(Ф双) 丘墟(Ф双) 行间(Ф右) 承山(Ф右) 均平补平泻法。

中药内服:焦苍术、焦白术(各)10g 川黄柏10g 焦米仁12g 炒淮牛膝12g 追地风10g 炒福泽10g 车前子(包)10g 地力梗10g 粉防己10g 生侧柏12g 丝瓜络10g 细桑枝20g 淡附子10g 地龙干10g 制川乌、制草乌(各)10 ×7贴

医嘱:忌劳累,宜保暖,避风寒,少行步。

经治二次后,双踝关节肿势渐退,能履步,夜间已能安寐,舌苔白腻渐化,质淡,脉细数,再宗原意,续治,中药续服。又经3次治疗,诸症均缓,关节肿痛均退,步履便利,苔薄质淡,脉细数,取穴同上续治,服中药不便,改服雷公藤片,每次2片,一天3次。巩固治疗4次。告愈,患者满意。

案十、阮某,女,45岁,农民。

初诊日期:1994年6月4日。

主诉:肩肘膝踝关节肿痛。

病史:类风关6年,数经治疗,一再反复发作,肩、肘、腕、膝、踝关节均呈漫肿,强硬疼痛,活动受限制,二肘屈曲不能伸直,天气变化及劳累后症状加剧。

四诊:舌薄白,质淡,脉细数。肩、肘、腕、膝、踝关节皆见肿大,强硬,无红肿,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血沉65,抗“O”333。

辨证:风寒湿邪侵袭,正气阻遏,气血凝涩,运行不畅,《巢氏病源》曰: “风冷搏于筋,则不可屈伸,为历节风也。”

诊断:历节风(类风湿关节炎)。

治法:扶正祛邪,理气活血。

针灸:肩?k(Ф0双) 曲池(Ф双) 天井(Ф双) 阳池(Ф双) 合谷(Ф双) 膝眼(Ф0双) 足三里(Ф双) 商丘(Ф双) 丘墟(Ф双) 太冲(Ф双) 均平补平泻法。

内服药:雷公藤片,每次2片,一天3次。

医嘱:节劳,保暖。

每周治疗1次,经治2次,症状开始缓解;治疗5次,诸症稳定;治疗10次后,二肘关节能伸直;治疗15次,二膝关节亦能伸直;共治20次,肩肘腕膝踝肿痛均退,活动便利,告愈。

案十一、冯某,女,44岁,工人。

初诊日期:1994年6月25日。

主诉:四肢关节酸痛五年,近一年加剧。

病史:四肢关节酸痛肿胀五年,时轻时重,曾去上海类风炎专科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过“抗风湿”类药物,症状反复发作,近一年来肿痛加剧,愈发愈厉,以右侧为甚,持物无力,职业制冷经常与寒风为伍,致畏寒怯冷倍于常人而影响正常工作,不胜家务操持。

四诊:苔薄白,脉濡细。右手中、无名指间关节肿胀,屈曲持握活动欠佳,余四肢关节均见不同程度的压酸压痛。

辨证:人过中年,精气渐衰,外邪乘虚而入,留恋关节,肿痛交加。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亦有血气虚,受风邪而得之者,风历关节,与血气相搏交攻,故疼痛。”

诊断:历节风(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法:疏风祛寒,舒筋通络。

针灸:曲池(Ф双) 阳池(Ф双) 合谷(Ф双) 外劳宫(Ф双) 委中(1 2) 阳陵泉(Ф双) 足三里(Ф双) 昆仓(Ф双) 三阴交(Ф双) 丘墟(Ф双) 均平补平泻法。

经治二次,关节肿痛虽退未尽,活动渐利,续治加八邪(Ф双) 八风(Ф双);再治五次,诸恙均减,活动正常;又巩固治疗二次。建议保暖节劳,尽可能调离制冷工作,以免复发。

案十二、俞某,男,32岁,干部。

初诊日期:1962年5月9日。

主诉:失语、失明、失聪。

病史:10日前曾受惊恐,次日连续奔波旅途,隔二天即精神不正常,喜独自呆立,寡言笑,连续三天又自饮高梁酒,精神兴奋不能自制,一昼夜未睡,旋即睡,不进饮食渐致虽在醒时,双目视而不见,两耳听而不闻,不能言语。昨晨入院,检得体温36.8℃,脉搏70次/分,血压120/80mmHg,心肺正常,无特殊阳性体征,眼底无病变可见。检查小便,血液均属正常范围。初步诊断为癔病。给三溴合剂、冬眠灵、维生素丙及葡萄糖液等西药1天,无效,特请针灸科会诊。

四诊:舌质红,苔腻滑,脉弦细。

辨证:惊则气乱,心脾受邪,浊痰蒙蔽,神志失宁,邪郁气逆,逆气上走清窍,遂有失明、失聋、失语之症。

诊断:郁症(暴喑,暴盲,暴聋)(癔病性失明,失语,失聪)。

治法:安神,开窍,利咽。

取穴:中冲21(刺出血) 百会1 风池21 哑门1 心俞21 天鼎21 通里21 间使21 合谷21 均泻法,用迎随补泻法,哑门不留,其余留针15分钟,留针期间用捻旋补泻法泻之。

第2天查房,气乱痰蒙,心神欠宁,诸症如前,结予安神定志,豁痰为治。

针灸:上星1 合谷21 神门21 大陵21 太溪21 太冲21 中脘1 列缺21 丰隆21 均泻法,中脘,丰隆用提插补泻法,太溪用阴刺法,余穴针法如上方。

第3天查房,意识渐清,神志渐宁,语言已复正常,问话对答如流,自诉视力依然模糊,只能看到1尺距离,听力正常,耳鸣颇甚,舌质红,苔薄,脉细软。

针灸:同上方加太阳21 睛明21 两穴泻法,余依上方。

第4天查房,诸恙均见好转,精神恢复正常。自诉视远已较清,视近反而模糊。舌质淡红,苔薄,脉细软。湿痰渐降,气乱渐平,再以宁神和营。

针灸:上星1 风池2 1 神门2 1 太冲2 1(以上泻法) 大椎1 合谷2 1(以上补法)均用随补泻法,留针15分钟。

本例经针刺治疗迅即好转,第2次针治时即能呼痛,并能辨别疼痛部位,第3次针后视力即恢复。针治4天后观察2天,痊愈出院。

案十三、姚某,男,28岁,工人。

初诊日期:1964年5月9日。

主诉:语言错乱,精神失常。

病史:一周前心情抑郁,头痛胸闷,睡眠欠佳,渐致言语错乱,精神失常,突于今日昏倒而入院,经对症处理疗效不显,邀请针灸科会诊,现状,神志呆木,唉声叹气,不言不语,大便闭结不通。

四诊:舌苔黄腻,边尖红,脉滑大。

辨证:痰浊蒙蔽心包,邪入阴分,心神恍惚,精神错乱。

诊断:郁症(癔病)。

治法:开窍宁神。

取穴:印堂1 刺出血 人中1 风池2 1 合谷2 1 神门2 1 大陵2 1 太冲2 1 足三里2 1 心俞2 1 均泻法,用捻旋补泻法。

第四天查房,经治睡眠好转,大便已行,神志清晰,言语对答如常,但诉头痛,足麻,视物模糊,舌苔腻,脉弦细,再用前法出入,续用上方,加睛明2 光明2 以泻法,太溪2 补法,针法同前。针治后神志渐清,一切恢复正常,继续观察3天,痊愈出院。

案十四、唐某,男,73岁,农民。

初诊日期:1995年9月29日。

主诉:头眩耳鸣三天。

病史:近因劳累少寐,致头眩耳鸣,项背腰脊酸楚,鼻流清涕,晨起鼻塞耳胀,语音低微,感寒则四肢冰冷,发音嘶哑,稍事劳动或多步则肢体发软,神疲力乏,入夜尿频。

四诊:舌薄白,质淡胖,脉虚细。精神疲惫乏力,诉说病史时,语音低微无力。

辨证:症属中气虚衰,元阳不足。

诊断:虚损(身体虚弱)。

治法:益气和营,温养脾肾。

取穴:大椎(Ф0) 风门(Ф0双) 肩井(Ф0双) 肾俞(Ф0双) 命门(Ф0) 风池(1双) 印堂(1) 合谷(1双) 足三里(1双)均平补平泻法。

医嘱:节劳保暖,适当活动,多食牛、羊肉,以温养脾肾,益中气,助元阳,以达健康长寿之目的,谚云:“药补不如食补”,此之为食疗也。

患者遵嘱回去,日服羊肉粥。针灸先后诊治3次,取穴同上,治后诸恙均见好转,半日后神充实,精神大振,四肢温暖,发音清晰,诸恙霍然而愈。

案十五、杨某,男,34岁,教师。

初诊日期:1962年10月11日。

主诉:失眠。

病史:失眠2年,心中懊nao,彻夜不寐,间或多梦不宁,躁急易怒,头晕头痛,口苦纳呆,胸胁胀痛,神疲乏力。

四诊:脉弦细而数,舌质红尖绛,苔薄液少。

辨证:肝胆火炽,肝为风木之脏,木火内盛,风阳上扰,阳亢不得入于阴,故目不暝,神不安。

诊断:不寐(失眠)。

治法:潜阳熄风,清镇宁神。

取穴:百会 风池 合谷 神门 阳陵泉(以上泻法) 足三里 三阴交(以上补法) 均用迎随补泻法,留针30分钟。

第7天复诊:失眠有所改善,但仍多梦易怒,胸胁胀闷不舒,胃纳不佳,头晕健忘,精神不振,舌脉如前,同上加内关2(泻法),余依上方。

第10天三诊:睡眠饮食俱佳,夜梦渐安,精神转佳,然尚易于触怒,健忘,舌质微红,肝阳虽制,心神未宁,再予平肝宁神。百会 风池 肝俞 合谷 神门 阳陵泉 行间(均泻法) 心俞(补法),用迎随补泻法留针30分钟。

第15天四诊:迭经针治肝阳渐制,心神渐宁,睡眠已酣,多梦亦安,诸恙均减,脉转细软,舌质微红,仍用前法巩固治疗,针治后失眠已痊,停针。第2年初夏,因劳累紧张,情绪过度兴奋,失眠之症又作,但症状较前减轻,故仍用上法加减,治疗2次即愈,至今未发。

案十六、钱某,女,11岁,学生。

初诊日期:1994年9月8日。

主诉:腹肌阵阵抽动。

病史:一年前感觉腹肌不自觉阵发性抽动,逐渐加剧,后在上海儿童医院治疗,诊断为“多发性抽动”,曾用耳针疗法及内服西药,症状缓解,但疲劳后,抽动加剧,去上海因交通不便,故来本院针灸专家门诊治疗。

四诊:舌苔薄白,质淡,脉细软。腹肌抽动时整个身体抽动,伴瞬眼肢颤,面色恍白,肌肤消瘦。

辨证:阳气虚衰,津液暗耗,温养乏力,筋惕肉(目闰)shun。

诊断:多发性抽动。

治法:用耳穴探测仪测定耳穴----交感神门,上腹,下腹,脑点,手指,皮质下,过敏点,眼,心,心点。用王不留行子作耳穴贴压,每周治疗一次,左右两耳轮换。

医嘱:经常按压耳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经治后,shun动渐少,四次后基本控制,面色转红润,六次后精神活泼,学习成绩渐好,共治10次,痊愈。

案十七、冯某,女,32岁,农民。

初诊日期:1962年1月4日。

主诉:上腹痛。

病史:右上腹阵发性酸痛已5天,发作时呻吟不绝,坐卧不安,诊为胆道蛔虫症,收入病房,经对症治疗后,一度好转,但近二天剧痛又起,疼痛自胃部放散至脐周围,并牵连腰背疼痛,数用止痛,仅稍安片刻,特邀针灸会诊。

四诊:舌苔白燥,脉象滑大,腹痛拒按,按之膨满,无发热,无腹泻。

辨证:脏气虚弱,蛔虫虬结,动则作痛,伏则休止,今聚众发动,故攻撑来去上下,剧痛难忍,腹痛脉当沉弱,今反滑大,当为蛔虫作崇。

诊断:蛔虫腹痛(胆道蛔虫症)。

治法:行气舒络,驱虫止痛。

针灸:巨阙 足三里双 阳陵泉双 内庭双 均泻法,用捻旋补泻法,留针1小时。

针后疼痛立止,因大便不畅,给予肥皂水1000毫升灌肠,排出大量蛔虫,住院观察3天,治愈出院。

案十八、张某,女,48岁,医生。

初诊日期:1994年12月8日。

主诉:胆囊结石手术后便秘。

病史:患者于93年10月因胆囊结石手术治疗,术后二月感右胁胀痛,背胛酸沉不舒,神疲纳呆,大便干燥难解,常用开塞露,果导类药物帮助通大便,闻及耳穴能治病,故前来诊治,因患者本人是西医内科医生,已是动足脑筋,亦不能纠正症状,希望中医综合疗法能治好自己的便秘。

四诊:苔薄白,质红,舌下静脉充盈,脉细数。见右胁肋手术刀口一期愈合,腹平软。

辨证:胆道手术后,体虚未复,功能紊乱,津液暗耗,不能润肠,以致大便燥结。

诊断:大便燥结(胆囊术后综合症)。

治法:补脾健胃,润肠通便。

针灸:用耳穴探测仪测定耳穴----胆、胃、心、内分泌、肩背、神门、肾、大小肠、交感、便秘点。先取右耳,用王不留行子贴敷,一周后调左耳,自行按压穴位,一日数次,常有酸胀感为宜。

治疗一次后,大便二日一行,但较前轻松;治疗二次后,大便日行一次,三次后便行通畅,患者满意,坚持耳贴敷到恢复正常而告止。

案十九、赵某,男,10岁,学生。

初诊日期:1963年2月5日。

主诉:小便不通。

病史:因败血症住院治疗已4天,现尿闭,膀胱膨满,少腹作胀,经4次导尿,仍然欲尿不得。特邀针灸会诊。

四诊:苔薄质红,脉滑数。小腹膨满如皮球。

辨证:膀胱气化不利,水液运行失常,水道通调受阻,小便闭塞不通。

诊断:尿闭(尿潴留)。

治法:清热达邪,助肾利尿。

针灸:中极1 阴陵泉1 双 次liao1 双 均泻法,用捻旋补泻法,3小时后,小溲依然未解,续予针治,取百会1泻法,用迎随补泻法,大敦1双 刺出血;关元,阴陵泉双,太溪双均泻法,用捻旋结合提插补泻法,针后3小时,小便即能自解,以后恢复正常排尿,住院一星期后痊愈出院。

案二十、冯某,男,40岁,农民。

初诊日期:1994年10月22日。

主诉:右面瘫五天。

病史:五天前自觉口角向左歪斜,右眼不能闭合,右面部板滞不适,食物咀嚼时滞留于右颊和齿龈之间,喝水时有流涎。

四诊:舌薄白腻,质淡胖,脉细软,右侧额纹消失,右鼻唇沟浅机,口角左歪,耳后乳突区稍有压痛,不能鼓颊。

辨证:风邪中风于阳明经络,经气阻,筋脉失养,纵缓不收发为歪僻。

诊断:歪斜风(右面神经瘫痪)。

治法:祛风散寒,疏通经络。

针灸:风池右 1 听会右1 颊车右10 地仓右10 迎香右1 太阳右1 阳白右10 合谷双1 均平补平泻法(下同),人中1 承浆,单刺不留针,隔日针灸1次。

内服药:淡全蝎6g 纯钩藤12g 白僵蚕10g 白附子10g 明天麻6g 白甘菊花12g 香白芷6g 谷精珠10g 细川芎6g 荆芥防风(各)6g 桑枝15g 桑叶3g 赤芍白芍(各)10g 粉当归12g 淡黄芩10g 紫丹参12g

验方

跟骨骨刺浸洗方

主治:跟骨骨刺

药物组成:威灵仙40g,生川乌、生草乌各10g,骨碎补20g,山萘10g,椒目10g,马钱子10g,急性子10g,石见穿10g,醋2斤。煎汤浸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浸半小时,令则加热之,次日可加醋2两,再煎浸二次,连浸一周。

方用威灵仙,生川草乌祛风湿顽痹,破新旧积聚;马钱子,骨碎补,石见穿治折伤结肿,消痈肿恶瘤;急性子,川椒目,透骨软坚,解毒破瘀,山萘主开郁理气,辟瘴疠恶气;醋能消痈肿邪毒,除症块坚积。上药浓煎持续浸洗,使药力得热渗透足跟内部组织,消除无菌性炎症,解除局部肿痛,祛散风寒湿痹,透骨软坚,破瘀散结,连续浸洗,可望活血软坚,消肿止痛,屡试屡验。唯此方有毒性药物,只能外用。

闪腰痛经验方

主治:专治闪腰痛早期,无挟杂症者。

白芥子6g,浙贝母10g,延胡索12g,川芎6g,木香6g,香附10g煎服。

(按)闪腰痛以闪气为主,所谓“气伤痛”是也。主要症状为急性扭伤闪痛以后腰部呈弥漫性胀痛,不能转侧俯仰,睡卧时翻身困难,特别当咳嗽,打嚏,大便迸气时疼痛加剧,此时可以上方煎服,方以白芥子,浙贝母利气搜痰止咳,延胡索,川芎行气活血止痛,木香,香附调气散郁开胃,可以通调经气,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若能配合针刺人中,委中(双),气海俞(双)则更能有立竿见影之效。如己见“形伤肿”或“气形两伤”之候,出现疼痛固定,压痛拒按或肿块青紫,此方已非适应或宜增加活血祛瘀舒筋活络之剂,方可奏效。

福幼膏

主治:小儿麻痹症及痿症之肌无力者。

药物组成:龟版120g,盐水炒黄柏90g,盐水炒知母90g,生地熟地各90g,牛膝60g,白芍60g,锁阳90g,虎胫骨30g,当归90g,陈皮60g,干姜15g,党参90g,白术60g,茯苓90g,甘草30g,黄芪90g,川芎30g,紫河车60g,杜仲90g,鹿筋120g,菟丝子90g,五味子15g,山茱萸肉60g,建神曲30g,冰糖1000g,依法煎成膏滋药,一日二次,每次1食匙,开水送服。此方系先祖父永璇公积数十年治疗小儿麻痹症的经验良方,有补益肝肾,壮筋健骨,益气健脾,大补元气的功效。对小儿麻痹症的肌肉萎缩,萎软少力大有补益,持久服之,确有殊效。

此方以虎潜丸之补益肝肾为主,四君子汤益气健脾,四物汤之补血养血为辅,并以紫河车大补元气,鹿筋,虎骨壮筋健骨,以及其它如杜仲,牛膝,菟丝子的强壮筋骨,补肾益精,五味子,山茱萸肉,黄芪的滋阴养肺补气,用神曲以健脾开胃,冰糖调味和中,共同组成。对小儿麻痹症后遗肌肉瘫痪,萎软少力,确有殊功。但近年来由于防治工作积极开展,小儿麻痹症几近绝迹。父亲曾把此方用于萎症肌无力亦有殊效。但因保护野生动物,虎胫骨已难觅,曾用牛胫骨,鹿角胶代之,效果亦佳,未见不良反应。

论文

标题:针灸治验录

出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5年9月第1版

摘要:是作者最近几年来的部分临床治验记录,计病案107例,包括疾病47种,其中半数以上是农村常见多发疾病,编集时以传统的中医医案形式,逐例叙述简单的病史,症状,诊断,处方和针灸手法等。大部分病种附有按语,提出了作者的经验体会。书末附有针法浅谈和奇穴备查二篇,介绍作者经常运用的针法操作和书中所用经外奇穴的部位、针法和主治疾病等。本书所载治验病案的辨证施治,对进一步学习针灸疗法和提高临床疗效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可供从事针灸的中西医师作参考。

标题:关于经络感传与针麻效果关系的初步观察

出处:针刺麻醉 1977年第2-3期67页

摘要:为了探讨经络感传与针麻效果和镇痛的关系,本实验对409例针麻手术病员,在术前先进行针刺肘膝以下穴位和电脉冲刺激十二井穴二种不同方法,探测经络感传现象,随后对针麻手术的结果进行对照观察,从中看到经络感传阳性病例的手术优良率要比无经络感传的病例高出19%,从而说明要研究针麻原理,有必要先对经络学说作进一步研究。(1977年全国穴位和针感专题研究经验交流会于合肥)

标题:比较穴位电刺激和暗示对痛阈的影响

出处;针刺麻醉 1977年第4期38页

摘要:为了判定针刺镇痛的效果,是通过生理效应实现的还是取决于心理因素的作用,我们观察了年龄在18-42岁间的青壮年健康工人男女各24人,按性别随机分成①对照组,先测定受试者的基础痛阈和耐痛阈,休息半小时再测痛阈和耐痛阈,结果均有所下降。②针刺组(前后测试痛阈和耐痛阈相同)针刺右足三里,上巨虚,接G6805电麻仪,用连续波,输出以能耐受为度,诱导20分钟,结果均有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暗示组(前后测试相同),用手法仪(YQ-21型):用受试者右足三里穴上隔橡皮膏模拟运针,并启发受试者接受针刺暗示,结果也有所提高,但小于针刺组,与对照组相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针刺结合暗示组(前后测试同上),将针刺组与暗示组二种实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结果痛阈,耐痛阈提高的幅度最大,优于其他各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为显著差异P<0.001,与暗示组相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针刺结合暗示组,针刺组,暗示组都能提高痛阈和耐痛阈,其中针刺结合暗示组提高最多,针刺组次之,暗示组更次之。认为在针麻条件下,针刺镇痛起主要作用,精神因素起辅助作用。

标题:杨永璇中医针灸经验选

出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

摘要:本文详细叙述了著名中医针灸学杨永璇生平传奇,读书方法,学术思想,治疗方法,医案医话,论文选摘,验方采录等各个方面的业绩,他致力于中医针灸事业60年,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培养中医针灸人才作出了应有贡献。第一部分介绍杨老读书方法心得体会。第二部分学术思想和治疗方法共分8节,针药并用,内外同治;刺罐结合,活血化瘀,切脉望舌,四诊合参;重视经络,辨证施治;注重手法,善用补泻,调理脾胃,治病求本,擅治中风,通常达变,详审病因,善调情志。分别叙述了杨老60年临床经验和疗效卓著的特色。第三部分医案医语,运用中医理、法、方、药(穴)的传统记叙医案的方法,论述了治疗类中风等42个常见多发病种,每篇附有按语,提出了作者的经验体会,并有10多篇医话,有的写了治疗方法,有的谈了辨证论治,有的介绍验方效方是不可多得的独特之秘。第四部分论文选摘,都是从杨老生前发表的重要著作和珍藏的讲稿中精选而来。第五部分验方采录,记载了杨老笔记中治疗50多种常见多发病种的有效验方。第六部分附录,是由杨老的子弟门人遵从杨老教诲,发扬救死扶伤精神,所取得的成效,以此告慰杨老在天之灵。最后“可贵的心声”一文,记载了杨老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以解除病人痛苦作为自己莫大快慰的记实和杨老行医的汗水与病者的泪花交融,殊为动人的故事,对杨老生平作了恰当的评价。(本书荣获上海市1984年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三等奖)。

标题:杨永璇经验效方

出处:《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1994年3月710页

摘要:杨永璇独创经验效穴:①利咽穴-----天鼎穴之外旁8分处,进针5分----1寸,主治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喉咙痛,发音嘶哑。②颐中穴----颊颐部欲称“酒窝”处,可治口渴,并可横取寸许深,针尖向地仓或颊车。③肩内陵----肩前喙突处,针5分----8分,主治肩胛酸楚,上肢痹症。

杨永璇独创圆筒型套叠式铜质火罐,在学医时期,即大胆提出改革火罐的设想,把老师常用的鸟食罐,雪花膏瓶,乳腐甏,改制成圆筒型,每套由大小不等,高低依次递减的6只铜质火罐组成,使用时可任意挑选大小不等的火罐使用,不用时可套叠成壹筒,携带方便又不易破碎,深得业师赞许。

杨永璇独创絮刺火罐疗法:运用七星针加拔火罐相结合的多针浅刺的絮刺火罐疗法,是用七星针轻叩重刺两种手法,分别起到“员针”和“锋针”的不同作用。先在病变部位或有关经脉循行路线上进行触摸,若有血络,硬结,压痛点或索条状物,可用七星针重叩出血手法,每点叩打100-120次,再加拔火罐吸出瘀血凝块,起到“锋针”的“泻热出血”作用;若穴位反应痒麻酸冷或脉虚陷者,则用七星针轻叩不出血手法,每点叩打60-80次,再拔火罐吸出汁沫稠液,起到“员针”的“揩摩分间”, “今无伤肉分”, “以泻分气”的作用。所以絮刺火罐疗法,轻叩重刺,灵活运用,足以疏通营卫气血而调和阴阳,皮肉筋骨,顽痹固疾,诸恙悉治,特别对气滞血瘀之症,尤为适应。

杨永璇独创舌体震颤的诊断法,一是正常舌苔而尖端出现震颤的,可以测知该病员胆小如鼠,二是舌苔薄,质淡或绛而胖的舌尖端出现震颤者,可拟诊为心脏病态,三是在薄黄或白苔的舌端中间,出现微颤的,可以肯定是神经衰弱。

标题:急性阑尾炎的舌诊标志探索

出处:《中西结合杂志》1984年第7期(第4卷)398页

摘要:本文运用中医舌诊方法,从临床实践中摸索急性阑尾炎不同炎症程度的舌诊标志特征。①舌面红刺(菌状乳头明显充血肿胀):急性阑尾炎有86%的患者舌面红刺色泽鲜明,分布以舌尖及舌尖两侧为多,红刺粗大或隐约不显,则多见于阑尾化脓、坏疽或阑尾穿孔性腹膜炎。②舌面苔垢(丝状乳头变化):单纯性阑尾炎以薄白苔为多,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则以白滑或黄滑苔为多,腻苔次之;舌苔呈白滑或黄滑而舌质发胖者,应考虑为阑尾穿孔形成腹膜炎。③舌面紫斑:舌面或舌边出现散在性紫斑,多见于坏疽性阑尾炎或阑尾穿孔形成腹膜炎。④舌质色泽:偏红绛的多为单纯性阑尾炎;偏于淡绛的多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舌脉由充盈,稍充盈到不充盈,依次为阑尾化脓、坏疽或阑尾穿孔局限性腹膜炎;当阑尾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时,舌脉均呈淡紫色而无充盈现象。⑤特殊口臭:有腐臭味者,多见于阑尾穿孔腹膜炎时。临床曾观察153例,应用舌诊的术前临床诊断,其术后诊断符合率为93.5%;单纯用术前临床诊断的术后诊断符合率为54.9%。故认为应用舌诊对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有一定价值。(1983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会议于青岛)。

标题:杨永璇金针起沉疴

出处:《海上医林》----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中医专辑,1991年8月,193页

摘要:用传记式文体根据永璇公幼读诗书,长而习医,悬壶应诊,迁沪行医,迎来解放,著书立说等各个时期的经历编写而成。详细叙述学医时期刻苦攻读,大胆革新,独创每套6只圆筒型套叠式铜质火罐的全过程,1921年学成返回周浦悬壶应诊,为了方便病人,就近就医,先后在上海董家渡,浦东三林塘,新场等地设立分诊所,实行定期定点巡迥治疗;1937年抗战暴发,浦东沦陷,永璇公携家迁沪在八仙桥行医,以针药并用,治法多样,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业务迅速发展,门诊日达数百人次,奠定了杨氏针灸疯科流派的基业。上海解放后,永璇公即参加上海市中医门诊部担任特约医师,1954年参加国家医疗单位工作,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培养中医针灸人才作出了贡献。文中还结合介绍诊治大头天行,咳喘,环跳疽,周信芳发音嘶哑,软脚风,小儿麻痹症,脱发,热痹,尿闭,脊椎肥大症,胃小弯溃疡,中风等的治疗。永璇公行医早期,业务繁忙,无暇著述,自参加曙光医院工作后,才有机会利用业余时间,整理临床资料,总结经验体会,撰写学术论文,治验医案等陆续发表于医学杂志。并整理著作<,针灸治验录》、《杨永璇中医针灸经验选》等书籍,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这是永璇公留下的宝贵经验结晶,获得医界同仁一致称赞,誉为近代不可多得的针灸医案专著。《杨永璇中医针灸经验选》还获得上海市1984年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三等奖。

标题:中医针灸学家杨永璇学术经验简介

出处:《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1994年3月第2版,305页

摘要:本文详细叙述了杨老师生平小传和主要学术经验,如针药并用,内外同治,这是杨氏针灸疯科流派的特色经验之一。此针、灸、拔火罐为主要治疗手段,兼用汤药丸散,膏滋药酒,药熨熏洗,外敷搽擦等多种治疗方法,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疾苦。又如刺罐结合,本是针刺加拔火罐,这是师传经验,但经杨老师改进成为每套6只的圆筒形套叠式铜质火罐的推广使用和杨老师悉心研究运用七星针叩刺加拔火罐以吸出瘀血凝块,这种既多针浅刺又出血的专治由于气滞血瘀所致的顽痹固疾的“杨氏絮刺火罐疗法”。则是刺罐结合的一大飞跃。杨老师又以擅治中风闻名沪上,他对卒中的治疗是根据辨证论治,针药兼施,因病而异,灵活机动,特别是从过去的祛风通络法转为用大剂量黄芪的补阳还五汤以益气活血,通调瘀阻经脉,这是汇集了古代医家经验的结晶,可谓出神入化,通常达变。它如调理脾胃,治病求本;切脉望舌,四诊合参;重视经络,辨证施治;注重手法,善用补泻。都是中医针灸理论体系的阐发,最近介绍了详审病因,善调情志,这更是我国传统医疗方法的固有特色之一。老师为人忠厚淳朴,待人接物出以真诚,谆谆诱导后学孜孜不遗余力。生平以治病为己任,急病人所急,惟病人之乐而乐焉,贫病患者常免费治疗赠药,这些优良品质和高尚医德,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标题:针灸学家杨永璇学术经验简介

出处:《中国中医药最新研创大全》,1996年12月810页,《中国医药卫生学术文库》第1辑,1997年3月1123页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永璇公的生平简历,而以学术经验作为重点介绍,如急性腰扭伤,热痹,过敏性结肠炎,腱鞘炎,腱鞘囊肿的针药并用经验,特别对痛风病的针药并用治验医案作了全面介绍,其次介绍了杨氏絮刺火罐疗法治疗属于气滞血瘀引起的顽痹固疾,如脊椎肥大,肩关节周围炎粘连,顽固性面瘫,复发性荨麻疹,而对杨氏絮刺火罐疗法治疗顽椎病作了个案介绍。接着介绍治疗中风的经验列举了痰浊内盛蒙闭清窍的中脏腑和高年气血不足的中经络患者的治验病案;最近谈到调治情志之病,是我国传统医学治疗的固有特色,并介绍了永璇公对情志病的舌诊诊断经验和“心病心药医”的心理疗法及针药并用的独特疗效。

标题:杨依方针灸经验简介

出处:《现代中国针灸·マッサ一シ·气功100名人》1989年11月24页,日本东京谷书店发行日文版

摘要:首先简要介绍杨依方从父亲杨永璇学习针灸和上海中国医学院读书毕业及1946年国家高等考试全国第一届中医师考试及格到担任南汇县中医医院第一任院长的经历。随后重点报导杨氏治疗中风后遗半身不遂的针药并用经验,早期先针健侧用补法,后针患侧用泻法,以推动气血运行,中期则针患侧用补法及后期辨证论治内服中药益气活血通络以提高疗效,治愈好转率在91%以上。接着介绍杨氏絮刺火罐疗法以多针浅刺出血治疗颈、胸、腰椎骨质肥大症的治愈率较高,经同体自身对照统计学分析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并报导了夜尿,小儿麻痹症的治疗,最后介绍杨氏用磁片穴位贴敷疗法,降低慢性肝炎G.P.T的治疗获得近期有效率100%的满意疗效。

标题:从针麻阑尾摘除手术看针刺对血压和心率的调整作用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1983年3月21页

摘要:在临床上针刺既用于治疗高血压和低血压,也用于治疗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说明针刺对血压和心率均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538例针刺麻醉(常规取穴足三里、三阴交)和511例药物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进行阑尾摘除手术的观察比较结果:①在手术过程中因血压波动而经升压或降压对症处理的针麻27例,药麻146例,经统计学处理P<0.005,有非常显著意义。②血压过高过低不正常的针麻术前88例,术后31例,P<0.005而药麻术前79例,术后85例,P>0.5。③术前心率过快过慢不正常的针麻84例,术后40例P<0.005药麻术前92例,术后66例P<0.05。④术前血压偏低的,针麻5例,术后恢复到104/74毫米汞柱,药麻13例,术后仍处于96.15/64毫米汞柱偏低水平。⑤术前心率>101次/分的针麻82例,术后恢复到95.34次/分,而药麻91例,术后仍处于103.36次/分较快水平。由此可见,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的确具有对机体的不同机能状态发挥双向性调节生理平衡的调整作用。(1983年华东六省一市针灸学术交流会于浙江建德)。

标题:絮刺火罐疗法治疗颈胸椎病变的疗效观察和机理探讨

出处:《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学术论文摘编》,1987年第2卷第2期40页

摘要:絮刺火罐疗法是我国著名中医针灸学家杨永璇老先生在60年代倡用的一种活血化瘀治疗方法,专治气滞血瘀的顽痹固疾。我们运用此法治疗多种脊椎病变均获显蓍疗效。本组病例均经病史,临床检查和摄片三个步骤筛选,诊断明确。计颈椎病变11人,胸椎病变10人,腰椎病变17人,其中骨质增生(含骨刺形成)24人,退行性变4人,风湿样脊椎炎1人,腰椎管狭窄1人,腰椎间盘突出6人,腰椎骶化2人。38例病员均经推拿,牵引,理疗,局封,敷贴,中西药物,针灸等数种方法治疗,好转者12例,有效率31.6%;经絮刺火罐疗法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3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有效率97.4%。经同体自身对照统计学分析结果P<0.001,有非常显著意义,经随访1-6年效果稳定,个别偶有复发加治1-2次即可缓解,远期疗效满意。(1987年全国第一届针法灸法学术会议于哈尔滨)。

标题:上海郊县----南汇县开展针麻概况

出处:南汇县医学会《医学论文选编》1985-1989年104页

摘要:我们上海市郊区----南汇县的针刺麻醉手术是从县中心医院、周浦医院和东海乡卫生院燃起星星之火,当时在上海各大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协作下,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针麻手术业务。并组织针麻小分队面向农村,送医上门;又和各兄弟医院建立定期与急诊针麻手术的横向联系;在市九医院,曙光医院协作下,到全县大部分乡镇进行针麻手术示范,为我县针麻“遍地开花”打好基础。周浦医院针麻组获得上海市卫生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周浦医院和东海卫生院的针麻手术病例;在1972年出版的《针刺麻醉》中作为典型病例介绍,县中心医院《磁麻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获县医学会优秀论文奖;周浦医院《300例磁麻手术临床疗效观察》获县科研成果四等奖。

由于针麻的安全有效,对麻醉药物有过敏者、心肺功能不足者及在休g状态下的病员,皆可进行针麻手术,特别是足以弥补腰麻逾时后的继续手术问题。但针麻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提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把针刺与药物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复合麻醉方法,为时或许不会太久吧!(全国针麻针刺镇痛学术会议于上海)。

标题:以临床研究为主,从提高疗效出发,搞好农村基层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工作

出处:南汇县医学会《医学论文选编》1985-1989年104页

摘要: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科学的一大优势。回顾1957年护士傅某,颅顶骨折重度脑震伤昏迷,经院内外会诊采取多种抢救措施,历3小时仍昏迷不醒,直到深夜进行针刺抢救,只3分钟即清醒讲话。针刺抢救的成效,鼓动全院医务员工学习针灸疗法和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的热潮。嗣后我连续进行了针刺治疗急性阑尾炎,皮硝外敷治疗阑尾脓肿,针刺治疗破伤风等均获显效。并开展了针刺麻醉,磁穴麻醉,进一步对经络感传现象,针刺镇痛和针刺对血压和心率调整作用的研究,并总结出急性阑尾炎不同炎症程度的舌诊标志特征,术后符合率达93.5%,有显著意义。

以上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方法和经验,是脚踏实地,联系实际,以临床研究为主,从提高疗效出发,制订科研计划,要从多发病常见病着手,才能收集到大量临床资料,加以总结提高;实验设计更要做到周密详细,既要有客观指标作为依据,又要设立对照组,运用统计学分析,才能有说服力。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农村基层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工作,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作不懈努力。(全国首届农村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1985。镇江)。

标题:针刺对血压起调整作用的观察报导

出处:《1980年上海市针灸年会论文选编》100页

摘要:为了探索和证实针刺对血压的调整作用,我们根据手术记录3800例(针麻2628例,药麻1172例)的资料统计,从以下4个方面说明针刺的确具有调整血压的作用。①手术过程中因血压波动经对症处理的比例,药麻手术比针麻手术高5倍。②在麻醉、划刀、探查三个阶段,药麻手术血压波动的比例较针麻手术高6.5倍。③术前血压偏高的,术后血压针麻和药麻均有所下降,但术前血压偏低的,(收缩压<100)药麻病人在术后无明显回升现象,而针麻病人可平均回升21/13毫米汞柱,恢复正常水平。④耳针肾上腺点和麻黄素、新福林等药物升压有效率均为98%,耳针降压沟和利血平的降压有效率均为92%。由此可见,针刺对血压的确具有调整作用的效果。

标题:300例磁麻手术临床效果观察

出处:《南汇县医学会1979年年会资料选编》79页

摘要:从78年9月起开展磁麻手术,以钐钴合金磁片(规格Ф8×2毫米,每片2500-3000高斯)1-2对,分别极性,垫以盐水纱布,置于针麻用穴上,接通G6805电麻仪,逐步加强频率和输出,使贴磁穴位上发生轻度麻刺感,诱导10-20分钟,即可施行手术。辅助用药同针刺麻醉用药常规(术前可用镇痛药杜冷丁1毫g/每公斤体重,术中如镇痛不全,可酌加0.5%普罗卡因5毫升,凡用普罗卡因者均降一级评定)。到81年9月为止,先后施行磁麻手术300例,成功率99.7%,优良率88.3%,超过全国针麻统一评级要求优良率达85%的指标。有49%的病员不用杜冷丁等常规辅助用药。手术病种包括剖腹产,卵巢囊肿摘除,阴道前后壁修补,阑尾切除,鞘膜外反,疝修补,乳房及乳房肿块切除,甲状腺囊肿切除,骨科切开内固定,女子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等。磁麻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生理扰乱少,术后恢复快,对麻醉药物有过敏禁忌者,尤宜选用。本文荣获1981年南汇县科研成果四等奖。(1981年全国磁疗学术交流会于长沙)。

标题:钐钴合金磁穴疗法的临床应用

出处:《南汇县医学会1979年年会资料选编》83页

摘要:磁穴疗法是利用磁体的磁场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新疗法,具有镇静,安眠,消炎,止痛及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对常见的慢性多发病,如高血压,心绞痛,神官症,失眠,胃下垂,胆石症,迁肝,软组织损伤,痛经,听力减退,牙痛,头痛等病症总有效率达89%,特别对各种疼痛症状的镇痛有效率达94%,除了皮肤过敏和白血球减少患者慎用外,无其它禁忌症。

标题:耳针肾上腺点和降压沟点升降血压的效应观察

出处:《南汇县医学会1982、1983年年会资料选编》32页

摘要:在外科手术中,遇到血压波动时,常规处理方法:升压用麻黄素,降压用利血平。但有时用耳针肾上腺点升压,降压沟点降压,同样取得满意效果。现把因血压波动而用耳针进行对症处理的144例与用药进行对症处理的409例作对照观察如下:①耳针肾上腺点和降压沟点及药物麻黄素和利血平的对症前后血压差数的对比,经检验结果,均有非常显著差异(双侧检验P<0.001),说明两者的效果均是可以肯定的。②耳针肾上腺点和降压点的升降血压效应、有效程度、起效时间,均优于药物麻黄素和利血平;对症处理人次比例则低于药物麻黄素和利血平。其原因是耳针穴位的特异性,与经络系统的迅速传导促使机体保持协调平衡及耳针可以较长时间的留针,不断增强针感效应,保持较佳的持续效果。而药物必须经过机体吸收才能发挥作用,由于肌肉注射多于静脉注射,所以平均起效时间相对推迟。同时药物的作用时间与手术时间长短不成正比,所以手术时间长的就要多次用药。(1984年第一届全国耳针学术交流会于昆明)。

标题:磁麻手术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观察

出处:《南汇县医学会1982-1983年年会资料选编》35页

摘要:本文观察了钐钴合金磁片(规格Ф8×2毫米,每片2500-3000高斯)2对贴敷于体穴足三里、三阴交,连接G6805电麻仪连续波进行磁穴麻醉作阑尾摘除手术107例,与同期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进行阑尾切除手术511例作对照检验证明,磁麻手术不论术前血压偏高偏低、心率较快较慢,术后都能调整恢复正常水平。但药麻术前偏低血压均数术后仍偏低(96/64毫米汞柱),术前较快心率均数术后仍较快(103.36次/分);在手术过程中因血压波动而经升压或降压对症处理的病例数药麻要比磁麻高出2.6倍,经统计学分析均有非常显著差异。可以说明磁麻手术对血压和心率具有优异的双向性选择性调整作用,特别对高血压、心脏病、中毒性休g、身体极度衰弱、麻醉药物过敏等不宜于药物麻醉的患者,在选用磁麻的前提下,适当运用辅助药物是极为适宜的。

标题:针刺抢救颅顶线状骨折脑震荡后昏迷立效一例报导

出处:《南汇县中医研究工作资料汇编第1辑》1995年58页

摘要:患者傅某,女,24岁,医院护士,于7-8公尺高处跌下,头部着地,损伤头顶部引起血肿,当时神志尚清,半小时后以急诊入院,于7时45分抬入病房时即呈昏迷,呼吸不规则,脉搏迟缓,小便潴留,经本院及上海市卫生大队外科和骨科医师会诊,一致认为病况严重,诊断为颅顶骨折,脑震荡引起昏迷,立即进行抢救紧急处理,头部置冰袋,损伤部缠以弹力绷带,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冰水保留灌肠,氧气吸入,经过2小时以上抢救未见好转,呼吸每分钟3-6次,呈周期性呼吸,脉搏每分钟56次。于深夜11时进行针刺抢救,取穴双侧内关、合谷用捻旋泻法,中冲、少冲刺出血,针刺后呼吸立即好转,渐趋正常14-16次/分,历3-4分钟后神志清醒,能认识人及答话,三天后经X光摄片,报告为颅顶线状骨折。

(按)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法则,对于昏迷晕厥症状,在治疗上首先考虑心的问题,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而心包络为心之外卫,代心受邪,故针刺抢救中首先取穴于心包络经的内关穴,而起强心作用,取合谷穴一则通过手阳明大肠经路线直上头部,二则通过表里关系促使手太阴肺经的呼吸功能恢复,同时取手少阴心经井穴少冲和手厥阴心包经井穴中冲刺出血以资急救,获得了满意疗效。由此掀起了医院学习针灸的热潮,推动了医院中西医结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标题:针灸治疗子宫后屈不妊症一例报导

出处:《南汇县中医研究工作资料汇编第1辑》1959年62页

摘要:患者吴某,女,24岁,已婚,部队医院工作,16岁初潮即患痛经已8年,经期正常,每次临经前期腹痛甚剧,色紫而量不多,必待经行畅通后腹痛方缓解,结婚2年未孕,经医院检查为子宫后屈引起痛经,不可能手术矫正,怀孕希望很少,要求针灸治疗)①月经痛②子宫后屈。舌苔薄白,脉形细数,尺脉少力,腹部柔软,无压痛,督脉经阳关穴和腰俞穴之间有明显压痛点,取穴中脘、气海、子户、胞门、足三里、左阳池,每天艾条灸,连续10天,于临经前一星期进行针灸治疗,取穴关元,归来,次篌,三阴交,针后加艾条灸,每天一次。在督脉压痛点上置皮内埋针,用橡皮膏固定,加艾条灸,直至月经来潮共治6天,月经痛消失,隔1月即怀孕。

(按)本例诊断为痛经是无疑的,由于子宫后屈,临经前期月经排出困难,不通则痛,这是腹痛的主要原因,不论中药和针灸治疗痛经均是有较好疗效的。上述取穴均为常规,其中中脘和左阳池是纠正子宫位置异常所必不可少的取穴,特别是督脉经压痛点置皮内埋针,这是《灵枢·筋经》“以痛为输”的取穴方法,也是“静以久留”的置针法则,可以调整经络,疏通郁结,当压痛点消失之时,即达“通则不痛”的目的。因为经络诊法经验告诉我们,压痛点往往就是气滞血瘀郁结的集中反应点,用皮内埋针加艾条灸确能消散郁结,是屡试屡验的。

标题:皮硝外敷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脓肿疗效报导

出处:《南汇县中医研究工作资料汇编第二辑》1959年28页

摘要:由于周浦医院地处农村的集镇,所收阑尾炎病员大都已超过36小时,有的甚至在发病后5天包块已形成才来院治疗,早期手术已不适应,危急手术还须慎重考虑,对此我们采取保守治疗。针灸,皮硝外敷,支持疗法,必要时加抗菌素治疗。皮硝根据包块大小而定,每人从60-200g匀洒于纱布上,包成比包块稍大的纱布包,覆盖于包块上,用腹带固定,皮硝得热则熔化,潮湿时效果最好,如果干燥当即更换。经过8个月共治16人次(其中1人治愈1月后复发再入院时包块已形成)。包块小的2×3厘米,最大的12×15厘米,有的在抗菌素治疗期间继续增大恶化。包块形成为期1-10天不等。用皮硝外敷后在4-10天内消失的占62.5%,11-12天消失的约18.75%,17-24天消失的占18.75%,平均为10.75天,与一般记载阑尾脓肿局限好转后,肿块逐渐被组织吸收约需3-4个星期,甚致超过10个星期以上者相比较,则本疗法有缩短疗程达一半以上。

标题:针刺治疗破伤风的临床观察报导

出处:《南汇县中医研究工作资料汇编第三辑》1961年144页

摘要:破伤风大多是劳动人民在工作中不慎创伤感染破伤风杆菌而引发的,以一貌三态的破伤风特有的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舌咽困难,四肢抽搐,头项背板强直形成角弓反张,但神志清楚为主要症状。我院在中西医护团结和合作下,全部病员用针刺和支持疗法,75%用镇静剂62.5%用抗菌素综合治疗,取得治愈率87.5%的较好疗效,祖国医学认为破伤风主要是创伤感染风邪,深袭经络营卫所致,根据辨证论治和经络学说指导下循经取穴原则,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为主,配合全身重点穴位进行治疗,根据病人体位不同而灵活使用,每次取8-12穴,留针1-2小时,如病人能够合作,可留针4小时,少数病人留针达24小时,每天针刺2次,以多针久留为佳。(《针刺治疗破伤风27例效果分析》在1964年参加华东六省一市针灸学术交流会于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