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13 陈××,男,40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初诊:1996年2月7 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数年,近一月来感肝区不适,口干,夜寐欠安,大便干燥,二日一行,舌红,苔黄腻,脉滑。

检查:HBV-M:HBsAg阳性,抗-HBc阳性,余均阴性,肝功能:ALT45、AST18、γ-GT65,余均正常,B超:肝区光点较密,增粗,脾不大。

辨证:湿热内蕴。治法:清热解毒,化湿为主。

虎杖30g 白花蛇舌草15 黄芩15g 苦参15g 车前子15g 制大黄15g 丹参15g 丹皮12g 米仁15g 天花粉15g 石斛15g 郁金15g 珍珠母30g 桑寄生15g 甘露消毒丹9g 14帖

复诊:肝区不适好转,唯感乏力,舌红,苔薄黄腻,脉滑,前方加党参15g 牛膝15g 枸杞子12g,改桑寄生30g,去制大黄、米仁、天花粉、夜交藤。其后在上方基础上化裁用药,其间肝功能ALT有轻度反复升高,仍守前方加减,服药3年,1999年5月24日复查肝功能γ-GT60,余均正常,HBV-M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