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由之(全本)

调理气血 谨守病机--唐由之诊治老年黄斑变性思路

□ 周尚昆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唐由之治疗老年黄斑变性是以“气血理论”为指导,在充分利用现代检查仪器,扩大望诊范围的基础上,全身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调理气血,谨守病机,以专方为主,分期分型论治,最终达到气血调和,脉络通利的目的。

老年黄斑变性是一种常见的眼科致盲眼病。目前由于该病的确切病因不明,在治疗上较为棘手。中国中医科学院唐由之研究员从事中医眼科临床及科研60余年,在治疗该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

洋为中用 客观把握

中医看病重在辨证论治,准确的辨证来源于对疾病信息全面详细的采集,根据患者的全身和局部症状进行判断分析。“望闻问切”则是达到这一目的必不可少的桥梁及手段。

唐由之研究员对四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四诊固然重要,但不可平分均等。就眼科而言,应首推望诊。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古人对于眼病的诊治主要停留在肉眼观察上,因此对于外障眼病的描述较为确切,而对于内障眼病,由于眼底及相关组织的病变不能窥及,仅能从自觉症状进行记载。故古代文献中没有老年黄斑变性这一病名,只能根据该病的临床自觉症状进行推测,将其归属于“视瞻昏渺”范畴。治疗上则多从宏观上进行把握,根据全身症状进行辨证。

唐由之研究员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绝大多数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的全身症状并不明显。这给临床上准确辨证论治带来了困难。虽然中医“五轮”学说将瞳神疾病归属水轮,在脏为肾;《内经》中说“肝开窍于目”,“黄斑属脾”等理论,但是由于看不到眼底,在全身症状缺如的情况下,很难保证辨证的准确性。因此,唐由之研究员一再强调,中医眼科一定要积极吸收现代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洋为中用,充分利用现代的科学仪器,扩大望诊范围,通过检眼镜、眼底血管造影、OCT、视野等检查手段,对眼内的组织结构、病理改变以及视功能的损伤程度等进行客观、全面地把握。参照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做到中西互参,从宏观上把握,微观上分析,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并根据治疗效果,修正治疗方案。

调理气血 谨守病机

唐由之研究员认为,中医治病一定要寻根求源。对于老年黄斑变性来说,主要应当责之于“气血”。

《内经》中云:“气脱者,目不明”;“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古今医统大全·眼科》中云:“目得血而能视,故血为之主,血病则目病”。血乃阴液,有营养和滋润的作用,血为养目之源,但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关于两者的关系,唐容川在《血症论》中指出:“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母,气得血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正所谓“气血之体犹太极,气血之用犹阴阳。”血不能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目之所以能够视万物,全赖于气血调和。

从眼的解剖上看,眼底主要由视网膜和脉络膜组成,该组织内血管极为丰富,属多血多气之脏,气血的异常或机能的减退均会影响组织的正常功能。

从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病病理上看,病变早期主要是色素上皮吞噬、转运功能等机能下降,bruch膜的代谢产物沉积,随着病情的进展,bruch膜破裂脉络膜新生血管长入引起,最终导致眼底出现玻璃膜疣、出血、渗出、水肿等。

从该病患者的发病年龄来看,多为大于50岁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机能减退,气血日渐虚弱,全身精微物质不能充分上达,则目窍失养,代谢产物沉积,眼底出现色素紊乱,玻璃膜疣丛生;气虚推动无力,气滞运行不畅,均可导致血行受阻,脉络瘀滞,血液不循常道,则血溢脉外,导致眼底出血、渗出形成;精血同源,精亏血少,则不能濡养目窍、全身,阴不制阳,阴虚火旺,则火灼脉络,眼部出血频发,严重影响患者视力。整个发病过程和气的推动、统摄功能,血液的充盈状态,脉道的通畅程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因此,唐由之研究员在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过程中,将“气血理论”应用于临床,从气血的关系入手,既重视凉血止血、活血养血,又不忘补气行气,固肾明目。最终达到气血调和,脉道通畅的目的。

专方为主 分型论治

针对患者全身症状不太明显的特点,唐由之研究员从眼底微观辨证入手,以“气血理论”为指导,采用经验方:蒲黄、姜黄、丹参、旱莲草、枸杞子、女贞子、黄芪等加减治疗老年黄斑变性。对于早期干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眼底以大量玻璃膜疣为主者,考虑为肾阴不足,精亏血少,气血不足引起,酌加楮实子、枸杞子、覆盆子、白术等补肾明目,健脾益气。

对于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若发病时间较短,眼底有大量新鲜出血者,考虑气有余,便是火,火伤脉络。在治疗上,急则治其标,在止血药生侧柏叶、茜草、大小蓟的基础上,酌加生地、丹皮、赤芍、槐花、炒栀子、连翘等清热凉血之品。

当眼底出血稳定,出血伴有大量渗出、黄斑水肿时,则已到活血化瘀,行气利水阶段,选用活血行气的药物如川芎、姜黄等进行治疗。考虑到脾主运化水湿的特点,在活血化瘀行气的基础上配合健脾利湿药如茯苓、地肤子、车前子等,以促进眼底出血渗出、黄斑水肿的吸收。

病至晚期,眼底瘢痕形成,根据本病久病多虚的特点,重用补肝肾明目药以恢复元气,酌加昆布、海藻、半夏、浙贝母以软坚散结,促进瘢痕吸收。

国医大师唐由之成才之路启示

□ 周尚昆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笔者有幸跟随唐由之学习,耳濡目染,被唐由之的人格魅力感染,深深地体会到唐由之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几十年来不懈努力的结果。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总结,希望能给同道以启发。

重医德 大医精诚

大医者,大德也。医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是这一行业的真实写照,责任重大。唐由之认为作为医者首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心系患者,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他经常教导学生要善待病人,因为“病人乃我们的衣食父母”。他常讲:解放前,医生悬壶济世,吃的用的以及所有的生活来源,均靠患者的接济,说病人乃衣食父母一点都不为过;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生活来源已不完全依靠他们,但是我们学习的知识,获得的经验,诊疗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他们。因此,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论贫富贵贱,都要认真地对待。在态度上,要热情、耐心;在业务上,要精益求精,要学会换位思考,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对于常年患病家庭困难的,唐由之总是想尽办法帮助他们减免挂号费节省医疗费用。高尚的医德是唐由之医术不断提高,成长为“国医大师”的源泉。

拜名师 勤学不辍

唐由之在少年时期拜江南眼科名家陆南山为师。陆南山教授是我国中医眼科中西医结合的先驱,医德医术均高,当时誉满江南,求医者众多。唐由之在《怀念我师陆南山教授》中谈到“随诊学习,时蒙教诲,历时五年余,得益颇多。……临诊学习中,深感我师对中医眼科学造诣颇深,知识渊博。更可贵者在于我师在继承祖传和古人中医药的过程中,能做到遵古而不泥古,对各种眼病随时有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对疑难眼病反复推敲,脉因诊治,处方用药,力求在古人识病辨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从良师,一方面能传道授业,指导学习,解疑答难,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另一方面,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能够树立高尚的医德,学会做人的道理。受陆老影响,唐由之在跟师学习和以后的临床过程中,一直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系统学习中医眼科《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目经大成》、《眼科金镜》等经典著作的同时,还注意吸收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在继承中发展创新,并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时至今日,唐由之在闲暇之时仍然勤学不辍。他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好大夫,除了要有好的老师之外,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多读书,读好书,勤临证,善思考,并在临床中不断总结,方有可能青出于蓝。

勇创新 锲而不舍

作为国医大师, 唐由之广为人知的是将失传上百年的“金针拨障术”找了回来,进行了研究改进和发扬,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白内障针拨套出术”,“白内障针拨吸出术”。他当年所选择的睫状体平坦部手术切口已成为现代玻璃体切除手术、玻璃体腔注药等手术的必选切口,他对该切口部位的应用比西方开展此类手术整整早了15年。1975年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选择他给毛泽东主席做手术也是历史的必然。创新是火花,而使其熊熊燃烧的则是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两者的完美结合则是成功的关键。

勤临证 中西合璧

唐由之认为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掌握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更要勤临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唐由之根据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眼科的研究成果,从生理、病理、解剖上进行了探讨。他发现该病的种种表现和老年人气血渐亏,目失所养有关。在治疗上从“调理气血”入手,结合中医眼科“五轮辨证”及“肝开窍于目”等理论,运用滋肾明目,补气活血法进行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唐由之每遇患者首先要辨病,清楚疾病的生理、病理,发展过程与转归;其次要辨证,明确患者属于中医的什么证,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为我所用。他在临床中发现经历过多次“小梁切除抗青光眼手术”等难治性青光眼的患者,治疗极为棘手,再按照常规进行的小梁切除术,从前房引流,很难收到好的疗效。唐由之反其道而行之,以中医“金针拨障术”手术切口的位置(睫状体平坦部)为突破口,发明了抗青光眼“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通过后房引流房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手术”的发明是唐由之中西医结合的又一成果。

从国医大师唐由之老师的成才之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要成为时代名医,需要有高尚的医德,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患者;需要拜名师,提高自身素质,多读书,读好书;需要多钻研,善思考,勇于创新,锲而不舍地奋斗;需要勤临证,中西医结合,做到“中医要领先,西医不滞后”;需要淡名利,戒除急躁情绪,潜下心来做学问。最后,强健的体魄,事业上互相支持,生活上相互照料,和睦的家庭氛围也很重要。

唐由之治“中浆”思路

□ 周尚昆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EC)简称“中浆”,相当于中医“视瞻有色”、“视直为曲”、“视大为小”等范畴。患病后常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物变形、变小,有的还伴有中心或旁中心相对或绝对暗点等。中国中医科学院唐由之研究员在治疗该病方面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跟师学习的体会总结如下:

内虚为本 邪犯为标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人体脏腑功能低下或亢进,正气相对虚弱,或人体阴阳失调的情况下,病邪容易乘虚侵入人体,导致人体脏腑组织经络官窍等功能紊乱,进而发生各种疾病。从“中浆”的诱因上看,常在劳累,熬夜,过量饮酒,精神压力过大,或情绪激动之后发生,这些不良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消耗正气,御邪之力减退,风邪等乘虚而入,内外合邪,肺脾肾功能受阻,水湿内停,上泛于目,眼底水肿,渗出,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形成。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和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功能,脾主运化水湿功能以及肾主水等功能有关。因此唐由之认为,“中浆”的病机应以内虚为本,虚者肺、脾、肾;邪犯为标,标者风热、风寒。

局部辨证 兼顾全身

中医之所以能生生不息,辨证论治是关键;在现代检查仪器的帮助下,我们能够看到眼底,并对黄斑部的水肿面积等定量观察。因此唐由之采用局部辨证为主,兼顾全身的方法进行治疗。

若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则以局部辨证为主。如:眼底以黄斑部神经上皮层或色素上皮层浆液性脱离、水肿为主要表现者,考虑为水湿潴留,多从脾肺论治,采用宣肺化饮,健脾利水的方法治疗;眼底水肿基本消失,以渗出为主者,则在健脾利水的基础上增加活血药及化痰散结药,以促进渗出吸收;对于病情迁延,眼底症状不明显,但视物变形、变色症状犹存的患者,则考虑病久必虚。根据肝开窍于目,瞳神属肾水的五轮理论等,重在补肝肾明目。若患者全身症状明显,或有明显诱因者,则在局部辨证的基础上兼顾全身。如:患者失眠较重有纳差者,考虑为心脾两虚,选用归脾汤加减;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劳累后引起,有神疲乏力等症状者,则要考虑为气血不足,应重用黄芪等补气药。

唐由之认为用药如用兵,正所谓“兵无长势,水无常形”,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应根据疾病的不同诱因,所处的不同阶段,参照全身和眼部情况,辨证治疗。

分型论治 有所偏重

根据该病所处的不同阶段以及眼部及全身表现,唐由之将该病分为脾虚水泛,风邪侵袭;脾虚水泛,气血瘀滞;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三个基本证型。

对于初发患者,眼底常以黄斑部盘状水肿脱离为主要表现,根据《黄帝内经》中“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风者,百病之长”(《素问·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的论断,辨证为脾虚水泛,风邪侵袭。采用健脾利水,疏风清热的治疗方法,健脾胃固护正气,疏风清热利水,祛内外之邪。选用生黄芪、炒白术、猪茯苓、泽泻、车前子、栀子、连翘、荆防风、葶苈子等治疗。

当眼底水肿基本消失,残留少量渗出时则减少疏风清热药物的用量,选用健脾利湿,化瘀软坚的方法,在健脾利湿药的基础上选用蒲黄、姜黄、丹参、赤芍等。

病至晚期,眼底渗出水肿已消,但患者眼前暗影仍在,视物变形尚存,则辨证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治疗上以补肝肾明目为主,适当选用活血利水之剂,重用菟丝子、枸杞子、楮实子、金樱子等以巩固疗效,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对于反复发作或陈旧性“中浆”患者,多从虚论治,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若患者全身症状明显,则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参考诱因,观察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灵活运用,不可拘泥于一证、一方。

预防为主 起居有常

“中浆”患者大部分3~6个月内不需任何治疗也可自愈。恢复后大多数患者中心视力可恢复正常。但是多次复发、病程长的病例可能有轻-中度视力减退甚至视物变形不消退,视功能不能完全恢复正常。因此唐由之认为预防是关键,要以固护正气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地对待工作中的压力和挫折,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情,避免情绪的过分波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一旦发生该病要积极治疗,以缩短病程,防止复发。

唐由之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经验

唐由之为我国首批国医大师,著名的中西医眼科专家。笔者作为唐由之的博士研究生,有幸在北京临床学习期间,跟随其出门诊近一年,诊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多例,尝试将唐由之治疗该病的经验作一总结:

中医病因病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中医消渴目病的范畴。唐由之根据多年临床的经验,认为既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一个并发症,那么就和糖尿病有着相似的发病机理。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是消渴的表现。消渴目病的病机多为病久气阴两虚,气虚无力行血致血行瘀滞、目失濡养,阴虚火旺灼伤目络、血溢目络之外而成此病。故气阴两虚夹瘀为本病的主要病机。该病变在中医理论上仍然是一个本虚标实的眼病,气阴两虚为“本”,目络不通、血溢络外为“标”。消渴病久体衰,肾之精气渐亏,气血生化减少,且鼓动无力,眼底出现血瘀,日久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中医眼底病讲究局部辨证,血瘀形成也与西医上认为本病发病机制可能是毛细血管闭塞、微循环障碍相符合。

血证分期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眼科的血证。唐由之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主张分早、中、晚3期治疗。早期处于出血期,以清热凉血止血为主;中期因离经之血多为瘀血,治当加大活血化瘀之力;后期患病日久,正气多虚,应在活血化瘀药之中酌加扶正益气之药。故主要治法为补气养阴、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明目。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以凉血止血、补气养阴药物为主,佐以活血化瘀药物,慎用破血逐瘀药物,以防破血太过引起再次出血。此外,玻璃体混浊、眼底纤维增殖明显的可加软坚散结之品,肝肾亏虚明显加补肝肾药物,血虚明显还需加强补血。

常用经验方及方解

唐由之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经验方,多用生蒲黄汤合二至丸加减。药物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益气养阴的中药如黄芪、旱莲草、女贞子、山萸肉等,另一方面则是止血活血的中药如生蒲黄、姜黄、丹参等。玻璃体混浊、眼底纤维增殖明显的可加浙贝、法半夏;肝肾亏虚明显的可加生熟地黄、金樱子、楮实子、五味子等;血虚明显的加当归。方中黄芪甘、温, 归肺、脾、肝、肾经,为补气要药。唐由之治眼病喜欢重用黄芪,黄芪基本为每方必用之药,治疗本病重用黄芪则更加能发挥其益气扶正的功效;女贞子味甘苦性微寒,有补肝肾阴明目之功;旱莲草味甘酸性寒,凉血止血,补肾益阴。和女贞子合用主要起养阴的功用,兼能止血;山萸肉酸、涩,微温,归肝、肾经,能补益肝肾;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诸药合用共奏补肝肾之功。蒲黄味甘性平,止血化瘀,生用行瘀血更佳;姜黄味苦辛,性温,能行气破瘀,通经止痛。二方合用不但能止血,还起到化瘀血通目络的功用。此外,丹参味苦而性偏泄降,能破瘀血积聚使瘀血更快地消散。

西医治疗

唐由之认为,作为中医眼科医生,在诊疗眼病的过程中也一定要充分了解该病西医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新进展。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可能是由于高血糖对微小血管的损伤,使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与周围细胞受损,从而导致毛细血管失去正常的屏障功能,出现渗漏现象,造成周围组织水肿、出血,继而毛细血管闭塞、循环障碍引起视网膜缺血,血供与营养缺乏,导致组织坏死及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释放及因之而产生的新生血管,从而引起视网膜大量出血与玻璃体的大量积血,产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还有些观点认为可能与神经元病变、慢性低度炎症、早期细胞处于准凋亡状态有关。在治疗上,由于本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是原发病,故必须坚持降血糖治疗原则,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的稳定。对于4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应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进入增殖期存在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超过两个月不吸收、出现黄斑前膜等情况时可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

总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虽然是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但仍是一种可以防治的眼底病,早期治疗预后一般较好。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方面有一定的特色及优势,多可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钟舒阳)

唐由之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经验

□ 周尚昆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以夜盲、进行性视力下降、视野缩窄,眼底色素沉着、视网膜电流图显著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眼病,严重影响患者视力,治疗极为棘手。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专家唐由之教授从事该病研究已逾60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尝试将老师治疗该病的经验做一总结。

谨守病机 博采众长

对于视网膜色素变性,古人早在几百年前就对该病就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该病在《秘传眼科龙木论》中称之为“高风雀目内障”,认为该病“初患之时,肝有积热冲,肾脏虚劳,兼患后风冲,肝气不足”,“惟见顶上之物”。在治疗上,服用补肝散(人参、茯苓、车前子、大黄、黄芩、五味子、防风、黑参)、还睛丸(人参、细辛、茯苓、木香、知母、川芎)。

《目经大成》称之为“阴风障”,并有“大道行不去,可知世界窄,未晚草堂昏,几疑天地黑”的描述。认为该病“至晚不见,晓则复明,盖元阳不足致病”,认为“人而阳不胜阴,则气必下陷,阳气下陷,则阴气升腾,纵有不光月色,终不能睹”。治疗上选用春阳回春令(枸杞、白术、补骨脂、人参、花椒)、四神丸各一服,早晚服用。

《审视瑶函》称之为“高风内障”,认为该病“盖元阳不足致病,或曰既阳不足”,治疗上“食之以肝,治之以补气药”。 若因劳役所伤、饮食不节,导致内障昏暗者服人参补胃汤(黄芪、人参、蔓荆子、白芍、黄柏、甘草);若双目紧涩,不能瞻视,或由于劳作伤神,饥饱失常引起者服用补中益气汤;由肝虚导致者服转光丸(生熟地黄、白茯苓、山药、川芎、蔓荆子、白菊花、防风、细辛);小儿患者则服还明散(夜明砂、晚蚕沙、谷精草)、蛤蚧粉或决明夜灵散(决明子、夜明砂)。

《眼科金镜》也称之为“高风内障”,认为该病是“阳光不足,肾阴虚损所致,乃阳微阴盛”,宜服补肝散(羚羊角、细辛、羌活、防风、人参、茯苓、楮实子、石斛、玄参、车前子、夏枯草)、补中益气汤。

唐由之认为,要较为全面地把握该病的基本病机,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开阔视野,打开诊疗思路,对视网膜色素变性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寻找出该病“元阳不足,阳不胜阴”的基本病机。治疗上,则谨守病机选用“补肾阳,益气血”的方法,多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辨证论治 先别阴阳

唐由之在临床中发现,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患者除有眼部疾患外,很少有全身症状。在全身症状缺如的情况下,怎么才能提高辨证的准确率呢?

唐由之以阴阳理论为纲,从阴阳的属性入手进行辨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将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归属于阳;将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归属于阴,并将其引入到医学领域,用阴阳学说来概括分析错综复杂的各种证候。

就视网膜色素变性而言,古人由于条件所限看不到眼底,只能根据“两目至天晚不明,天晓则明”的症状上进行推测,寻找可能的病因病机,认为“天晚阴长,天时之阴助人身之阴,能视顶上之物,不能下视诸物;至天晓阳长,天时之阳助人身之阳,而眼复明矣”。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借助医疗器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眼底,不论从该病的眼底表现上,还是发病机理上都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从眼底上看,患者视网膜颜色晦暗,视乳头颜色蜡黄,视网膜血管一致性变细,视网膜色素上皮斑驳状,视网膜赤道部两侧色素沉着,典型者色素成骨细胞样位于视网膜血管之上;从视野看,早期可以见到环形暗点,晚期视野进行性缩小,最终成管状;从眼电生理上看,EOG峰谷比明显降低或熄灭,甚至ERGb波消失。所有的症状均和阴的特性相对,具有阴的属性。

因此,从阴阳的基本属性和表现形式入手,分析该病患者的自觉症状、眼底表现等,均能找到“阳不胜阴”之证据,和古人的论述基本一致,为阴阳理论的应用打下基础。

阴中求阳 活血通络

根据“阳不制阴”的病机,在治疗上唐由之常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的方法,培补肾阳,药用附子、肉桂、桂枝、肉苁蓉、巴戟天、补骨脂等,补先天阳气之不足。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新方八阵》中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从而达到增强疗效,限制纯补阳药物偏性的效果。根据阴阳互根理论,在上药的基础上,唐由之又选用制首乌、黄精、熟地黄、山萸肉等滋阴之品以阴中求阳。

现代临床研究表明,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发生常合并有视网膜血管进行性闭塞、脉络膜血管变细。这些都说明该病的发生和脉络运行不畅,目失所养有一定的关系。黄庭镜在《目经大成·血气体用说》中云:“太极之道,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使气血人体之两仪也。血为荣,气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使气血阴阳之体用也。……是故血虽静,欲使其行,不行则凝,宁则经络不通;气虽动,欲使其聚,不聚则散,散则经络不收。不通不收,邪则乘间而入,为阴病从本生也。”从眼底的解剖上来看,视网膜、脉络膜富含丰富的血管,如果气血运行不畅,则眼底变症丛生,色素上皮细胞功能减退,发生色素沉着、夜盲等症。因此,行气活血之药物在调理阴阳方面的作用不能忽视,酌情选用川芎、赤芍、当归、丹参等药以增强眼局部血液循环,并选用黄芪补脾益气,充养后天之本以增强疗效,最终达到“阴平阳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