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大智者大寿
□ 海霞 本报记者
邵经明,1911年出生。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针灸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是河南省针灸事业发展的奠基人和带头人。
今年5月,河南中医学院为邵经明教授举办了百岁寿辰庆典和学术思想研讨会。虽已是百岁老翁,但邵经明面色红润,思维清晰。会后,他将获赠的3万多元贺金全部捐赠给学院,其中的1万元注入到设立11年的“邵经明教学奖励基金会”中。人们再次看到这个百岁老教授的大仁大智,大德大寿。
大德者大寿
从医80余载,邵经明的人品性格、医德医风和高超的医术,让人们赞不绝口。邵经明16岁拜师学医,上世纪30年代悬壶乡里。1942年,正值河南兵荒天灾,他买来粮食分给乡亲,免费救治病人,方圆百里的百姓交口称赞。新中国成立后,他下乡医疗,病人排队几公里长,他笑眯眯地一个个耐心治疗;到基层讲课,诲人不倦,毫无保留;他视学生为儿女,学生有了思想问题他耐心开导,有学生病倒在床,他不顾年迈,拄着拐杖上五楼去看望和治疗。
“为人要厚道,心胸要开阔。”他经常教导学生、弟子和教研室的同事。《大医精诚》是他的座右铭,诊疗间隙常与学生们反复诵读。九十多岁时仍坚持出诊,上班拄拐杖,下班时徒弟用自行车推回家。远道来的病人登门求治,他在家中挤出一块地方给病人治疗用,遇到贫困患者还提供吃住。他的好人品、好脾气和乐善好施,在同事和病人中流传,几十年来,在老家、在学院,许多人都能举出一个个感人的例子。
1999年,他将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省吃俭用积攒的10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献给学院,设立了“邵经明教学奖励基金会”,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并反复叮嘱不要张扬。今年5月,他将在“邵经明教授百岁寿辰庆典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上获赠的3万多元贺金全部捐赠给学院,其中的1万元人民币,又注入到奖励基金中。1989年、1990年、2008年,多次一次性缴纳千元党费和千元各种捐款。
“邵老百岁,是大德者大寿呀!”得到邵经明帮助过的人提起他,都感激不尽。他淡泊名利,轻财重义,助人为乐。平时有同事、学生、弟子有困难,经常三百元、五百元地接济,即使年事已高,只要听到谁有困难,他都让学生、弟子送去资助。
百年岁月,虽经历了世纪的风雨沧桑,但无论是兵荒马乱年月的生计奔波,还是壮年时教学、临床的不辞辛苦,以及古稀之后克服病痛的传承医术,他始终博爱仁慈,朴实谦虚,对待一切人和事都能豁达宽容,心平气和。
大智者大寿
邵经明医术高明,手到病除,学生遍及海内外,在全国针灸界德高望重,久负盛名。他研创的“三穴五针一火罐”治疗哮喘技术已在全国推广,用火针和三棱针治疗瘰疬、流痰等可谓一绝,其“热感手法”让人叹服。他的才智不但使他成就为著名中医专家,而且在生活中也处处体现他的胸怀和睿智。
智者乐观、谦逊。他常说:“己愈予人己愈有,己愈教人己愈多。”他为人善良,乐于助人,这在亲朋好友中有口皆碑。
“乐悠悠,无忧虑,不生闲气,多吃红烧肉。”有病人向邵经明请教长寿之道,他笑眯眯的回答让满屋的病人和学生笑成一团。
智者朴实、幽默。他生活节俭,饮食上基本不挑不捡,杂粮、蔬菜、肉都爱吃,但对红烧肉还是有点偏爱。老伴的手艺不错,他几十年来一直享受这个美味,只是高龄后有所减少。他喜欢喝茶,根据自己的体质主要喝红茶、花茶,有时少量喝点酒,每次只喝两小杯。
“邵老可逗了,爱开玩笑。”有些病人因为敬畏邵老的名气,初次找邵老看病时有些拘谨,接触几次后就被邵老逗乐了。邵经明爱笑,同事、学生、病人和邻居们熟悉的笑容总是挂在脸上,连玩耍的孩子们见了邵老都要喊几声“老爷爷”才离开。
邵老青壮年时不太注意身体,高强度的临床、教学工作,使他50多岁时患上了冠心病、高血压。年轻时由于吃饭快损伤了食道,晚年发展为食道癌(一直没手术、化疗、放疗,在家人细心照料下至今无大碍)。中年后,他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保健。他起床较早,之后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下午有空时练练书法。八九十岁后腿脚不灵便了,太极拳打得少了,但仍坚持练气功。他躺在床上或坐在沙发上,闭目似睡,其实这是在练静功和卧功。他独创的“热感手法”使患者或局部,或全身,或循经感传产生热感,甚至出汗。他的弟子、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针刺效果与老师有差距,可能与老师习练气功有关。
“脑子要用,手脚要动。”百岁的邵老虽然中风后说话不清,但他思维清晰,表情丰富,常熟练地操纵着轮椅,如孩童般在各个房间中穿行,有时还伸伸胳膊练练拳,拿起毛笔练练书法。
邵老的老伴90多岁了,性格温和,还在无微不至地照顾邵老。儿孙事业有成,孝顺老人,全家其乐融融,学生、弟子也经常来看望,正如邵老所说“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