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仁爱之路没有终结”--名老中医吉良晨弟子深切悼念恩师

本报记者 徐雪莉

帘幕低垂,哀乐声缓,1月16日上午9点,名老中医吉良晨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鲜花簇拥中,吉良晨的仪容安详,灵堂四周摆满了全国中医药界、武术界吊唁的花圈。

寒风萧瑟,参加遗体告别的人群默默排成长队,手持白菊缓缓走进灵堂,“天惊地动岐黄痛失真卫士,日昏月暗世间哪得老英雄”、“一身正气坦荡平生来去从容真君子,德馨仁厚慈怀广济得失无意写春秋”,黑色的挽联凝聚了吉良晨生前友人对他的思念与感怀。

吉良晨的弟子早早地赶来送别恩师,“噩耗突然传来,我们都不敢相信,恩师生前最关心医术传承,他的仁爱之路没有终结,因为我们还在”。

“我最后一次见到吉老是在去年10月份,临走的时候,他把我送到楼下,紧紧地拥抱了我一下,说:‘咱们还有时间,慢慢来,我一定要把我所有的东西都教给你。’没想到这么突然,他就走了。”说到此处,弟子陈海的眼泪重重地滑落下来。

“因为我在外地,遇到问题只能给他写信,每次他都非常认真地亲自复信,每一封信我都保留着,没想到却再也见不到老师了。”弟子曹毅渐渐哽咽起来。

“吉老从来不认为自己年龄大了应该休息了,他79岁时还成功地治疗了一位红斑狼疮患者。”弟子回忆说。

2007年,吉良晨接诊了一位消瘦、憔悴的年轻女孩,女孩头发大把脱落,手指及骨关节肿胀、疼痛。吉良晨细致地给她号脉问诊后,发现女孩湿毒已入血分,十分危急。

“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吉良晨发现患者胃气较强,可以采用内毒外发的方法,祛邪扶正,化腐生机。经过吉良晨的治疗,2008年6月女孩的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正常,身体也慢慢地复原。

“疗疾问病务必详全,处方遣药多以俭约,起沉疴于平淡之间,愈膏肓在常法之内”正是对吉良晨医术的中肯之言。

吉良晨1928年2月出生在北京一个满族贵族家庭,父亲是张作霖部旅长,皇姑屯事件中身亡。吉良晨成了遗腹子,可叹不足一年,他的母亲又因病而逝。年幼的吉良晨是由祖父和大伯抚养成人。祖父和大伯均是饱学之士,这给吉良晨营造了一个学习国学、医术的良好环境。小学毕业后,他正式拜师学医,先后拜在河北雄县袁鹤侪(晚清御医)、山东惠民韩琴轩(民间世医)、福建闽侯陈慎吾(伤寒大师)、北京大兴宗维新(金匮名家)门下,师从四位名医分别攻读内经、临床杂病、伤寒和金匮。1949年,21岁的吉良晨开始接诊病人,60年来拯救了无数患者,直到突然离世。

吉良晨在武术界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他自幼修习武术,追随南派形意拳,为河南买氏形意拳第四代传人。为了传承中国太极武术,他又拜太极拳一代宗师杨福魁为师,成为杨氏太极拳第五代弟子。武术界弟子在向吉良晨遗体告别时,跪拜叩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耳提父诲音常在,心存遗愿续华章。”吉良晨之子吉仲立这样送别慈父。吉良晨为弟子亲书的《师训》曰:“医乃仁术,以德行之。贫富不异,官民等齐。深研经典,把握今昔。临证切要,思辩有余。组方遣药,贵在灵机。幽冥一瞬,洞察毫厘。岐黄伟业,薪火传递,杏林沃土,急待耕犁。传承发展,前后为序,愿君努力,扬我中医。”践行师训是对吉良晨最好的纪念。